CN101990306A - 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基站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基站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0306A
CN101990306A CN2009101618509A CN200910161850A CN101990306A CN 101990306 A CN101990306 A CN 101990306A CN 2009101618509 A CN2009101618509 A CN 2009101618509A CN 200910161850 A CN200910161850 A CN 200910161850A CN 101990306 A CN101990306 A CN 101990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fdm symbol
enb
repeated link
pdcch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18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0306B (zh
Inventor
栗忠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6185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90306B/zh
Priority to EP13194539.6A priority patent/EP2706675B1/en
Priority to CA2769590A priority patent/CA2769590C/en
Priority to PCT/CN2010/075595 priority patent/WO2011012088A1/zh
Priority to EP10803921.5A priority patent/EP2461492B1/en
Publication of CN101990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0306A/zh
Priority to US13/362,615 priority patent/US9160439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0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03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基站及系统。一种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的实施例包括:接收中继站RN上报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个数,所述OFDM符号由RN的中继链路所在多媒体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子帧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所用;根据OFDM符号个数、偏移量和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配置中继链路资源,偏移量为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量,且小于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长度与第一空闲时间的和。本发明实施例增加了中继链路资源,降低了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基站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基站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对通信速率和通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3GPPLTE-Advanced标准引入中继站(RN,Relay Node)后,通过使用RN进行回程传输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RN还可以进行小区的覆盖扩展、小区容量提升以及小区吞吐量的均匀化。
当使用RN作为网络节点进行小区覆盖时,RN使用时分的方式与基站(eNB,Evolved Node Base station)和其覆盖下的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进行通信。为了保证Release-8标准下的UE接入网络时不受影响,将RN与eNB的通信链路即中继链路所在的子帧配置为多媒体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子帧,在该MBSFN子帧的前面1~2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用于RN与其覆盖下UE进行通信,而剩下的OFDM符号可以用于RN与eNB进行通信。
然而,由于eNB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1~4个OFDM符号)给其覆盖下的UE时,RN同时也在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1~2个OFDM符号),导致RN无法接收eNB的PDCCH,且RN的PDCCH与eNB的PDCCH长度可以不同,这将影响eNB可以发送PDCCH或PDSCH给RN的时间或RN能够接收PDCCH或PDSCH的时间,进而影响到中继链路上的所用资源;此外,由于RN在从与其下的UE通信到与eNB进行通信需要进行收发或发收状态转换,且该状态转换时间范围内RN无法接收和发送下行信息,所以该状态转换时间属于空闲时间/保护时间,状态转换时间的存在也将影响中继链路上的所用资源。
现有技术中,为了使RN可以与eNB覆盖下UE共享eNB的PDCCH,一般RN会通过将RN帧相对eNB帧进行向前偏移来实现,如图1所示,RN帧相对eNB帧的偏移量为: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长度1+第一空闲时间2,其中,所述空闲时间2包含RN的状态转换时间,且RN帧将忽略eNB帧后面的几个OFDM符号(相当于RN帧相对eNB帧的偏移量)。
RN帧相对eNB帧进行偏移后中继链路上的所用资源(中继_物理下行数据信道R_PDSCH)为:子帧总长度-RN帧相对eNB帧的偏移量-中继_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_PDCCH-第二空闲时间3;这种方法中由于RN帧相对eNB帧的偏移量过大使得中继链路资源减少;此外eNB默认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长度为最大值(2个OFDM符号),使得RN帧相对eNB帧的偏移量进一步增大,使得中继链路资源进一步减小,资源存在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基站及系统,以增加中继链路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包括:
一种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包括:
接收中继站RN上报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个数,所述OFDM符号由所述RN的中继链路所在多媒体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子帧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所用;
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偏移量和基站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配置中继链路资源,所述偏移量为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量,且小于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长度与第一空闲时间的和;所述偏移量用于RN子帧在MBSFN的PDCCH后设置第一空闲时间,并保持第一空闲时间后的OFDM符号与eNB帧的OFDM符号同步,其中,所述第一空闲时间紧随RN子帧的PDCCH。
一种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中继站RN上报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个数,所述OFDM符号由所述RN的中继链路所在多媒体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子帧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所用;
资源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偏移量和基站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配置中继链路资源,所述偏移量为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量,且小于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长度与第一空闲时间的和;所述偏移量用于RN子帧在MBSFN的PDCCH后设置第一空闲时间,并保持第一空闲时间后的中继链路OFDM符号与eNB帧的中继链路OFDM符号同步,其中,所述第一空闲时间紧随RN子帧的PDCCH。
一种中继链路资源配置系统,包括中继站和上述基站;
所述中继站,用于与基站eNB进行初始同步定时,根据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量,将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进行偏移;向eNB上报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个数。
由以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根据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量、RN上报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和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来配置中继链路资源,所述偏移量小于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长度与第一空闲时间的和,相比较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偏移量减小了,从而增加了中继链路资源;且eNB不再默认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最大值,而是根据RN上报的实际PDCCH的长度来配置中继链路资源,进一步增加了中继链路资源,降低了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表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RN帧相对eNB帧向前偏移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N帧相对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定时偏移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第一实施例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第二实施例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第三实施例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链路资源配置系统的实施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基站及系统。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考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流程图,所述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流程包括:
S101:接收中继站RN上报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个数,所述OFDM符号由所述RN的中继链路所在多媒体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子帧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所用。
在实际应用中,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可以为1个或2个,RN可以在向eNB上报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之前,将RN的PDCCH长度均设置为2个OFDM符号,将设置后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2个)通过RN初始接入时进行上报。
或者,RN,将RN的PDCCH实际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向eNB上报,所述上报的方式可以为RN初始接入时上报、周期性/半静态上报或事件触发时上报。
S102: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偏移量和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配置中继链路资源,所述偏移量为RN帧相对于RN帧与基站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量,且小于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长度与第一空闲时间的和。
所述偏移量为RN帧相对于RN帧与基站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量,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偏移量也可以等同描述为RN帧的接入链路相对于RN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量,或RN帧的接入链路相对于RN帧的中继链路的时间偏移量,或RN帧的接入链路定时相对于RN帧的中继链路定时的时间偏移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偏移量可以由RN和eNB预先约定;也可以由eNB进行配置后,再由eNB发送通知信令至RN,所述通知信令中包含eNB配置的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量,所述RN帧与eNB帧初始同步的时间为RN帧与eNB帧初始同步时对应的本地时间,即RN接收eNB帧和其OFDM符号的定时时间。
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中的空闲时间为两个,按先后顺序分别称为第一空闲时间和第二空闲时间;所述空闲时间包含RN的状态转换时间,且在实际系统中所述状态转换时间取μs量级,例如十几μs、几十μs、0.5个OFDM符号或1个OFDM符号。
所述偏移量为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采样时间Ts的整数倍,且所述Ts的整数倍的下限值为0,上限值为1个OFDM符号,所述Ts的整数倍可以取所述上下限值,其中,30720×(LTE采样时间)=1ms。正常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下,1个OFDM符号为2192Ts;扩展CP下,1个OFDM符号为2560Ts。所述偏移量大于等于RN状态转换时间;所述偏移量与RN状态转换时间的和为1个OFDM符号;或所述偏移量与包含RN状态转换时间的第一空闲时间的和OFDM符号长度的整数倍。
所述偏移量可以为正值也可以为负值,当所述偏移量为正值时表示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初始同步的时间向前进行偏移;当所述偏移量为负值时表示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初始同步的时间向后进行偏移;当所述偏移量为0时表示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初始同步的时间不进行偏移。
所述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和偏移量配置中继链路所所用资源包括:
A: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偏移量和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获取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所述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与RN实际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和偏移量获取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根据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起始的时间;再取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时间和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中的最大值作为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即RN实际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
B:根据所述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获取中继链路资源。
所述中继链路资源为中继链路上RN与eNB之间通信的时域资源,所述中继链路资源用于传输中继链路信息;
其中,所述中继链路信息包括:中继_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_PDCCH,Relay_PDCCH)、中继_物理下行数据信道(R_PDSCH,Relay_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或中继_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R_PCFICH,Relay_Physical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或中继_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R_PHICH,Relay_Physical hybrid indicator channel)所承载的信息;所述R_PDCCH为eNB发送给RN的PDCCH,R_PDSCH、R_PCFICH和R_PHICH也是eNB发送给RN的下行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eNB在接收所述OFDM符号之前可以预先约定或配置RN的第一空闲时间,以保证第一空闲时间后面的OFDM符号与eNB帧的OFDM符号时间同步或RN帧的中继链路部分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保持不变。
所述第一空闲时间包括:
当所述偏移量的大小介于0和1个OFDM符号之间(不包含0个OFDM符号和1个OFDM符号),且当所述偏移量为正值时,所述第一空闲时间的长度为所述偏移量;当所述偏移量为负值时,所述第一空闲时间的长度为(1个OFDM符号-偏移量);
当所述偏移量的大小为0或1个OFDM符号时,所述第一空闲时间的长度为1个OFDM符号。
eNB根据所述OFDM符号和所述第一空闲时间获取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eNB根据eNB子帧的PDCCH长度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
所述获取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之后,eNB可以根据所述OFDM符号、所述偏移量及eNB子帧的PDCCH长度对所述第一空闲时间进行重新配置,使得RN实际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时间和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时间相同。所述第一空闲时间可以动态变化或半静态变化。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空闲时间进行重新设置的动作与所述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的动作没有先后顺序,两动作的执行顺序可任意互换。
所述第一空闲时间的重新配置包括:
当所述偏移量的大小介于0和1个OFDM符号之间(不包含0个OFDM符号和1个OFDM符号)时,且当所述偏移量为正值,RN子帧的PDCCH的长度>=eNB子帧的PDCCH的长度时,在RN用于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PDCCH后面设置偏移量长度的第一空闲时间;
当所述偏移量的大小介于0和1个OFDM符号之间(不包含0个OFDM符号和1个OFDM符号)时,且当所述偏移量为正值,RN子帧的PDCCH的长度<eNB子帧的PDCCH的长度时,在RN用于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PDCCH后面设置[偏移量的大小+(eNB子帧的PDCCH的长度-RN子帧的PDCCH的长度)]长度的第一空闲时间;
当所述偏移量的大小介于0和1个OFDM符号之间(不包含0个OFDM符号和1个OFDM符号)时,且当所述偏移量为负值,RN子帧的PDCCH的长度>=eNB子帧的PDCCH的长度时,在RN用于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PDCCH后面设置(1个OFDM符号-偏移量的大小)长度的第一空闲时间;
当所述偏移量的大小介于0和1个OFDM符号之间(不包含0个OFDM符号和1个OFDM符号)时,且当所述偏移量为负值,RN子帧的PDCCH的长度<eNB子帧的PDCCH的长度时,在RN用于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PDCCH后面设置[(1个OFDM符号-偏移量的大小)+(eNB子帧的PDCCH的长度-RN子帧的PDCCH的长度)-1个OFDM符号]长度的第一空闲时间;
当所述偏移量的大小介于0和1个OFDM符号之间时,按照上述方法重新配置第一空闲时间后,使得RN能够有效的接收eNB发送的中继链路信息。并保持所述第一空闲时间后的OFDM符号保持与eNB OFDM符号定时同步,或该部分OFDM符号定时与RN与eNB初始同步的OFDM符号定时对齐;第二空闲时间位于RN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末端,当所述偏移量为负值时,所述第二空闲时间的长度为所述偏移量的大小;当所述偏移量为正值时,所述第二空闲时间的长度为(1个OFDM符号-偏移量的大小);如图3所示,其中,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N帧相对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偏移示意图,图3中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偏移向后偏移0.5个OFDM符号。
当所述偏移量为0个OFDM符号时,在RN用于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PDCCH后面设置1个OFDM符号的第一空闲时间,所述第一空闲时间后的OFDM符号保持与eNB OFDM符号定时同步,或该部分OFDM符号定时与RN与eNB初始同步的OFDM符号定时对齐;第二空闲时间位于RN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末端,其长度为1个OFDM符号。
当所述偏移量的大小为1个OFDM符号时,且当所述偏移量为正值,RN子帧的PDCCH的长度>=eNB子帧的PDCCH的长度时,在RN用于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PDCCH后面设置偏移量长度的第一空闲时间;
当所述偏移量的大小为1个OFDM符号时,且当所述偏移量为正值,RN子帧的PDCCH的长度<eNB子帧的PDCCH的长度时,在RN用于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PDCCH后面设置[偏移量的大小+(eNB子帧的PDCCH的长度-RN子帧的PDCCH的长度)]长度的第一空闲时间;
当所述偏移量的大小为1个OFDM符号时,且当所述偏移量为负值,RN子帧的PDCCH的长度>=eNB子帧的PDCCH的长度时,在RN用于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PDCCH后面设置偏移量长度的第一空闲时间;
当所述偏移量的大小为1个OFDM符号时,且当所述偏移量为负值,RN子帧的PDCCH的长度<eNB子帧的PDCCH的长度时,如果RN用于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PDCCH为1个OFDM符号,eNB的PDCCH为4个OFDM符号,那么在RN用于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PDCCH后面设置2个OFDM符号长度的第一空闲时间;如果是其它情况,就在RN用于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PDCCH后面设置1个OFDM符号长度的第一空闲时间;
当所述偏移量的大小为1个OFDM符号时,按照上述方法重新配置第一空闲时间后,使得所述第一空闲时间后的OFDM符号保持与eNB OFDM符号定时同步,或该部分OFDM符号定时与RN与eNB初始同步的OFDM符号定时对齐;第二空闲时间位于RN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末端,其长度为1个OFDM符号。
如果设备部署商在网络设备部署时预先考虑到相邻RN间可能存在的潜在干扰,会预先对RN的部署进行相应处理,这时eNB就无需考虑相邻RN间的干扰情况,直接根据RN上报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及所述偏移量,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及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如果设备部署商在网络设备部署时没有预先考虑到相邻RN间可能存在的潜在干扰时,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及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之前可以进一步包括:
根据相邻RN间的干扰情况对所述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进行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相邻RN间的干扰大于干扰预定值且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1个时,将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配置为2个;如果相邻RN间的干扰小于干扰预定值,或相邻RN间的干扰大于干扰预定值且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2个时,将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保持不变;所述干扰预定值由eNB进行设置,可以由eNB根据网络内RN的部署情况来确定,所述干扰预定值的设置并不局限于由eNB根据网络内RN的部署情况来确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eNB可以根据所述配置后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生成指示信息,发送所述指示信息至RN;其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修改信息或确认信息,所述修改信息表示将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配置为2个;所述确认信息表示将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保持不变。
相应地,RN可以根据由eNB发送的指示信息对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进行确认或修改。
网络也可以预先将潜在的相邻RN间的干扰大于干扰预定值的RN分为一组,eNB对属于该组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配置为2个。
eNB在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及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之前,也可以根据所述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对eNB子帧的PDCCH的个数进行优先级配置;eNB确定eNB子帧的PDCCH的个数时将所述优先级配置信息作为参考因素。其中,所述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可以为RN上报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也可以为所述配置后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
本实施例根据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量、RN上报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和eNB子帧的PDCCH长度来配置中继链路资源,所述偏移量小于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长度与第一空闲时间的和,相比较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偏移量减小了,从而增加了中继链路资源;且eNB不再默认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最大值,而是根据RN上报的实际PDCCH的长度来配置中继链路资源,进一步增加了中继链路资源,降低了资源浪费。
在LTE系统中,1个帧包含10个子帧,1个子帧包含14个OFDM符号(正常CP下)或12个OFDM符号(扩展CP下)。下面的实施例都是以正常CP下中继链路资源为例来进行说明,因为扩展CP下中继链路资源的情况与正常CP下的情况类似,所以对于扩展CP下中继链路资源的情况在说明书中不做过多描述,可以参考正常CP下中继链路资源情况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正常CP下,对于1个子帧中的14个OFDM符号从0开始计数,其中第1个OFDM符号为OFDM符号0,以此类推,第14个OFDM符号为OFDM符号13。
实施例二
参考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的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所述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流程包括:
S201:RN向eNB上报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
RN向eNB上报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之前,RN可以将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设置为2个,将设置后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2个)通过RN初始接入时进行上报。
或者,RN可以不设置RN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将RN的PDCCH实际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向eNB上报,所述上报的方式可以为RN初始接入时上报、周期性/半静态上报或事件触发时上报。
S202:eNB根据RN上报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以及相邻RN间的干扰情况,对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进行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eNB需要根据网络内部署的相邻RN间可能的干扰情况来确定各个RN是否可以具有不同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从而确定是否对RN上报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进行确认或修改,从而对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进行配置。相邻RN间干扰情况取决于网络内部署的相邻的RN个数,RN之间的距离,RN的天线配置全向/定向,是否下倾,1套或2套天线,RN之间的信道条件(如是否有遮挡造成的阴影衰落,或穿透损耗等)。
实际应用中,eNB设置干扰预定值,通过所述干扰预定值和所述由RN上报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来对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进行配置,进一步生成指示信息,来确定是否对由RN上报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进行确认或修改;其中,所述指示信息可以为确认信息或修改信息;所述干扰预定值可以由eNB根据网络内RN的部署情况来确定,但是所述干扰预定值的设置并不局限于由eNB根据网络内RN的部署情况来确定。
如果相邻RN间的干扰大于干扰预定值且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1个时,将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配置为2个,此时生成的指示信息为修改信息,所述修改信息表示将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配置为2个;如果相邻RN间的干扰小于干扰预定值,或相邻RN间的干扰大于干扰预定值且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2个时,将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保持不变,此时生成的指示信息为确认信息,所述确认信息表示将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保持不变。
例如,当网络中存在多个RN时,如果距离较近的两个RN中,RN1用于中继链路/回程(backhaul)传输的MBSFN子帧有1个OFDM符号长度的PDCCH,RN2用于中继链路/回程(backhaul)传输的MBSFN子帧有2个OFDM符号长度的PDCCH,那么当RN2的第2个OFDM符号在向RN2的UE发送PDCCH时,其会对RN1的第1个中继链路接收的OFDM符号造成干扰,当两个RN之间信道条件较好如视距下,会严重影响RN1中继链路上第1个OFDM符号的接收。为了避免这种干扰,在这种情况下,eNB需要将这两个潜在造成干扰的RN PDCCH都配置为2个,此时eNB需要发送修改信息告知相应的RN用于中继链路传输的MBSFN子帧的PDCCH使用2个OFDM符号。
相应地,RN接收所述指示信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对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进行确认或修改。
所述指示信息可以显式地用1比特来指示所述指示信息为确认信息还是修改信息,其中,所述确认信息表示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保持不变;所述修改信息表示将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由1个修改为2个。所述确认信息用1表示,所述修改信息用0表示;或所述确认信息用0表示,所述修改信息用1表示。
或者,所述指示信息也可以隐式地包含在eNB发送给RN的其他消息/信令里,如包含在初始接入响应消息、下行导频或下行控制信道或下行数据中。
S203:eNB根据所述配置后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量,及eNB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及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
所述偏移量可以由RN和eNB预先约定;也可以由eNB进行配置后,再由eNB发送通知信令至RN,所述通知信令中包含eNB配置的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eNB根据所述偏移量可以预先约定或配置RN的第一空闲时间,以保证第一空闲时间后面的OFDM符号与eNB帧的OFDM符号时间同步或RN帧的中继链路部分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保持不变。
所述第一空闲时间包括:
当所述偏移量的大小介于0和1个OFDM符号之间(不包含0个OFDM符号和1个OFDM符号),且当所述偏移量为负值时,所述第一空闲时间的长度为(1个OFDM符号-偏移量的大小)。
eNB根据所述配置后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和所述第一空闲时间,获取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eNB根据eNB子帧的PDCCH长度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和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的最大值作为eNB实际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即RN实际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其中,所述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的时间基准为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定时的时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偏移量为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定时偏移负0.5个OFDM符号,即RN帧相对于RN与eNB帧的初始同步定时向后偏移0.5个OFDM符号,或RN帧的接入链路相对于RN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向后偏移0.5个OFDM符号,或RN帧的接入链路相对于RN帧的中继链路向后偏移0.5个OFDM符号。
相应地,RN与eNB进行初始同步定时后,RN将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定时向后偏移0.5个OFDM符号,或RN帧的接入链路相对于RN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向后偏移0.5个OFDM符号,或RN帧的接入链路相对于RN帧的中继链路向后偏移0.5个OFDM符号。
所述将RN与eNB进行初始同步定时(包含时域和频域同步),即,将RN帧与eNB帧进行初始同步定时,或RN子帧与eNB子帧进行初始同步定时,或RN OFDM符号与eNB OFDM符号进行初始同步定时。
在LTE系统中,eNB子帧的PDCCH长度可以为1、2、3或4个OFDM符号,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长度可以为1个或2个OFDM符号,所以0.5个OFDM符号一定小于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长度与第一空闲时间之和。
eNB根据所述配置后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所述偏移量及eNB子帧的PDCCH长度,对所述第一空闲时间进行重新配置,使得RN实际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时间和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时间相同。所述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时间为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时间和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中的最大值。
所述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向后偏移0.5个OFDM符号时,所述RN帧中PDCCH后的第一空闲时间的重新配置包括:
当RN子帧的PDCCH的长度>=eNB子帧的PDCCH的长度时,在RN用于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PDCCH后面设置(1个OFDM符号-偏移量的大小)长度的第一空闲时间;
当RN子帧的PDCCH的长度<eNB子帧的PDCCH的长度时,在RN用于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PDCCH后面设置[(1个OFDM符号-偏移量的大小)+(eNB子帧的PDCCH的长度-RN子帧的PDCCH的长度)-1个OFDM符号]长度的第一空闲时间;
重新配置第一空闲时间后,使得所述第一空闲时间后的OFDM符号保持与eNB OFDM符号定时同步或该部分OFDM符号定时与RN与eNB初始同步的OFDM符号定时对齐;第二空闲时间位于RN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末端,其长度为所述偏移量的大小,如图3所示。
S204:eNB根据所述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及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获取中继链路资源。
假设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用a表示,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用b表示,中继链路资源用f表示,则所述中继链路资源为:f=14-max(a,b)。其中,max(a,b)的值为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所述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与RN实际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相同。
所述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从0开始计数,0表示从OFDM符号0可以开始发送中继链路信息,以此类推;所述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是相对eNB子帧而言的,其时间基准取eNB子帧的OFDM符号0,1,2,......,13。
当RN上报的所述OFDM符号个数为2个时,中继链路资源的情况见表1所示:
表1
Figure B2009101618509D0000161
从表1中可知,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为3(以eNB子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为时间基准)。
当RN上报的所述OFDM符号个数为2个时,相比较现有技术中eNB设置其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最大值4个而言,不仅增加了中继链路资源,而且降低了系统的资源浪费,提高了系统资源使用效率。
当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为可变的OFDM符号个数时,中继链路资源的情况见表2所示。
表2
Figure B2009101618509D0000162
eNB在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及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之前,可以根据所述配置后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对eNB子帧的PDCCH的个数进行优先级配置,生成优先级配置信息。
当需要增加中继链路资源或eNB在该子帧不需要发送较多的PDCCH时,eNB确定eNB子帧的PDCCH的个数时将所述优先级配置信息作为参考因素。例如,从表2可以看出,当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1个时,eNB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优先顺序为1=2>3>4;当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2个时,eNB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优先顺序为1=2=3>4。
从表2可以看出,当RN上报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实际用的OFDM符号个数给eNB时,在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1个,且eNB在该中继链路所在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1个或2个时,中继链路资源为12,大于RN设置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2个的情况下中继链路资源,进一步提高了中继链路资源。
如果设备商在网络部署时预先考虑到相邻RN间可能存在的潜在干扰,会预先对RN的部署进行相应处理,这时eNB就无需考虑相邻RN间的干扰情况,直接根据RN上报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及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执行后续流程,相应的后续流程中的所述配置后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即为RN上报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
本实施例根据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定时的偏移量、RN上报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和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来配置中继链路资源;其中所述偏移量的大小为0.5个OFDM符号,小于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长度与第一空闲时间的和,相比较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偏移量减小了,从而增加了中继链路资源;且eNB不再默认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最大值,而是根据RN上报的实际PDCCH的长度来配置中继链路资源,进一步增加了中继链路资源,降低了资源浪费。
实施例三
参考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中继链路资源的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所述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流程包括:
S301:RN向eNB上报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
S301与S201类似,在此不做过多描述,可以参考S201。
S302:eNB根据RN上报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以及相邻RN间的干扰情况,对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进行配置。
S302与S202类似,在此不做过多描述,可以参考S202。
S303:eNB根据所述配置后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量,及eNB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及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eNB根据所述偏移量可以预先约定或配置RN的第一空闲时间,所述第一空闲时间包括:
当所述偏移量为0个OFDM符号时,所述第一空闲时间的长度为1个OFDM符号。
eNB根据所述OFDM符号和所述第一空闲时间获取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eNB根据eNB子帧的PDCCH长度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偏移量为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定时偏移0个OFDM符号,即RN帧相对于RN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不进行偏移,或RN帧的接入链路相对于RN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不进行偏移,或RN帧的接入链路相对于RN帧的中继链路不进行偏移。
相应地,RN与eNB进行初始同步后,将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偏移0个OFDM符号。
eNB根据所述OFDM符号、所述偏移量及eNB子帧的PDCCH长度对所述第一空闲时间进行重新配置,使得RN实际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时间和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时间相同。
所述第一空闲时间的重新配置包括:
在RN用于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PDCCH后面设置1个OFDM符号的第一空闲时间,所述第一空闲时间后的OFDM符号保持与eNB OFDM符号定时同步或该部分OFDM符号定时与RN与eNB初始同步的OFDM符号定时对齐;第二空闲时间位于RN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末端。
本实施例中,正常CP下,如果1次状态转换时间为0.5个OFDM符号,这种对齐帧下RN的状态转换占用了0.5个OFDM符号后,使得RN无法接收eNB发送的另外0.5个OFDM符号,所以可以将RN的状态转换时无法发送或接收的时间取为1个OFDM,且为了描述方便,将RN的空闲时间等价于RN的状态转换时间。
S304:eNB根据所述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及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获取中继链路资源。
假设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用a表示,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用b表示,中继链路资源用f表示,则所述中继链路资源为:f=14-max(a,b)-1。其中,max(a,b)的值为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所述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与RN实际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相同。
所述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从0开始计数,0表示从OFDM符号0可以开始发送中继链路信息,以此类推;所述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是相对eNB子帧而言的,其时间基准取eNB子帧的OFDM符号0,1,2,......,13;公式f=14-max(a,b)-1中的“1”为RN的状态转换时间,单位为OFDM符号。
当RN上报的所述OFDM符号个数为2个时,中继链路资源的情况见表3所示:
表3
当RN上报的所述OFDM符号个数为2个时,相比较现有技术中eNB设置其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最大值4个而言,不仅增加了中继链路资源,而且降低了系统的资源浪费,提高了系统资源使用效率;因为eNB正常子帧的控制信道长度变化范围比MBSFN子帧的控制符号长度变化的动态范围要大,所以现有技术中eNB设置其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最大值4个的方法,影响了eNB下UE所用的资源,增加了系统的资源浪费。
当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为可变的OFDM符号个数时,中继链路资源的情况见表4所示:
表4
Figure B2009101618509D0000201
eNB在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及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之前,可以根据所述配置后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对eNB子帧的PDCCH的个数进行优先级配置,生成优先级配置信息。
当需要增加中继链路资源或eNB在该子帧不需要发送较多的PDCCH时,eNB确定eNB子帧的PDCCH的个数时将所述优先级配置信息作为参考因素。例如,从表4可以看出,当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1个时,eNB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优先顺序为1=2>3>4;当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2个时,eNB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优先顺序为1=2=3>4。
从表4可以看出,当RN上报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实际用的OFDM符号个数给eNB时,在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1个,且eNB在该中继链路所在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1个或2个时,中继链路资源为11,大于RN设置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2个的情况下中继链路资源,进一步提高了中继链路资源。
本实施例根据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定时的偏移量、RN上报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和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来配置中继链路资源;其中所述偏移量的大小为0个OFDM符号,小于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长度与第一空闲时间的和,相比较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偏移量减小了,从而增加了中继链路资源;且eNB不再默认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最大值,而是根据RN上报的实际PDCCH的长度来配置中继链路资源,进一步增加了中继链路资源,降低了资源浪费。
实施例四
参考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所述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流程包括:
S401:RN向eNB上报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
S401与S201类似,在此不做过多描述,可以参考S201。
S402:eNB根据RN上报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以及相邻RN间的干扰情况,对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进行配置。
S402与S202类似,在此不做过多描述,可以参考S202。
S403:eNB根据所述配置后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RN帧相对于RN帧与基站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量,及eNB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及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eNB根据所述偏移量可以预先约定或配置RN的第一空闲时间,所述第一空闲时间包括:
当所述偏移量的大小介于0和1个OFDM符号之间(不包含0个OFDM符号和1个OFDM符号),且当所述偏移量为正值时,所述第一空闲时间的长度为所述偏移量;
eNB根据所述OFDM符号和所述第一空闲时间获取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eNB根据eNB子帧的PDCCH长度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偏移量为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偏移正0.5个OFDM符号,即RN帧相对于RN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向前偏移0.5个OFDM符号,或RN帧的接入链路相对于RN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向前偏移0.5个OFDM符号,或RN帧的接入链路相对于RN帧的中继链路向前偏移0.5个OFDM符号。
相应地,RN与eNB进行初始同步后,将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向前偏移0.5个OFDM符号。
eNB根据所述OFDM符号、所述偏移量及eNB子帧的PDCCH长度对所述第一空闲时间进行重新配置,保证eNB发送中继链路的时间为RN接收中继链路的接收时间,同时保持偏移后的RN帧的中继链路OFDM符号与eNB帧的中继链路OFDM符号同步或保持第一空闲时间后的OFDM符号与eNB的OFDM符号同步。
所述第一空闲时间的重新配置包括:
当RN子帧的PDCCH的长度<eNB子帧的PDCCH的长度时,在RN用于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PDCCH后面设置[偏移量的大小+(eNB子帧的PDCCH的长度-RN子帧的PDCCH的长度)]长度的第一空闲时间;
当RN子帧的PDCCH的长度>=eNB子帧的PDCCH的长度时,在RN用于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PDCCH后面设置(1个OFDM符号-偏移量的大小)长度的第一空闲时间;
第一空闲时间重新配置后,使得所述第一空闲时间后的OFDM符号保持与eNB OFDM符号定时同步或该部分OFDM符号定时与RN与eNB初始同步的OFDM符号定时对齐;第二空闲时间位于RN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末端。
S404:eNB根据所述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及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获取中继链路资源。
假设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用a表示,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用b表示,中继链路资源用f表示,则所述中继链路资源为:f=14-max(a,b)-1。其中,max(a,b)的值为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所述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与RN实际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相同。
所述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从0开始计数,0表示从OFDM符号0可以开始发送中继链路信息,以此类推;所述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是相对eNB子帧而言的,其时间基准取eNB子帧的OFDM符号0,1,2,......,13;公式f=14-max(a,b)-1中的“1”为RN的状态转换时间,单位为OFDM符号。
当RN上报的所述OFDM符号个数为2个时,中继链路资源的情况见表5所示:
表5
Figure B2009101618509D0000231
从表5中可以看出来,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为2,即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对应于eNB子帧的OFDM符号2。
当RN上报的所述OFDM符号个数为2个时,相比较现有技术中eNB设置其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最大值4个而言,不仅增加了中继链路资源,而且降低了系统的资源浪费,降低了错误概率。
当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为可变的OFDM符号个数时,中继链路资源的情况见表6所示,
表6
Figure B2009101618509D0000232
eNB在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及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之前,可以根据所述配置后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对eNB子帧的PDCCH的个数进行优先级配置,生成优先级配置信息。
当需要增加中继链路资源或eNB在该子帧不需要发送较多的PDCCH时,eNB确定eNB子帧的PDCCH的个数时将所述优先级配置信息作为参考因素。例如,从表6可以看出,当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1个时,eNB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优先顺序为1>2>3>4;当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2个时,eNB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优先顺序为1=2>3>4。
从表6可以看出,当RN上报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实际用的OFDM符号个数给eNB时,在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1个,且eNB在该中继链路所在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1个时,中继链路资源为12,大于RN设置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2个的情况下中继链路资源,进一步提高了中继链路资源。
本实施例根据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定时的偏移量、RN上报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和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来配置中继链路资源;其中所述偏移量的大小为0.5个OFDM符号,小于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长度与第一空闲时间的和,相比较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偏移量减小了,从而增加了中继链路资源;且eNB不再默认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最大值,而是根据RN上报的实际PDCCH的长度来配置中继链路资源,进一步增加了中继链路资源,降低了资源浪费。
实施例五
参考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所述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流程包括:
S501:RN向eNB上报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
S501与S201类似,在此不做过多描述,可以参考S201。
S502:eNB根据RN上报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以及相邻RN间的干扰情况,对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进行配置。
S502与S202类似,在此不做过多描述,可以参考S202。
S503:eNB根据所述配置后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RN帧相对于RN帧与基站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量,及eNB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及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eNB根据所述偏移量可以预先约定或配置RN的第一空闲时间,所述第一空闲时间包括:
当所述偏移量的大小为1个OFDM符号时,所述第一空闲时间的长度为1个OFDM符号。
eNB根据所述OFDM符号和所述第一空闲时间获取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eNB根据eNB子帧的PDCCH长度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偏移量为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偏移正1个OFDM符号,即RN帧相对于RN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向前偏移1个OFDM符号,或RN帧的接入链路相对于RN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向前偏移1个OFDM符号,或RN帧的接入链路相对于RN帧的中继链路定时向前偏移1个OFDM符号。
相应地,RN与eNB进行初始同步后,将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向前偏移1个OFDM符号,或RN帧的接入链路相对于RN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向前偏移1个OFDM符号,或RN帧的接入链路相对于RN帧的中继链路定时向前偏移1个OFDM符号。
根据LTE规定,eNB子帧的PDCCH长度可以为1、2、3或4个OFDM符号,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长度可以为1个或2个OFDM符号,所以1个OFDM符号一定小于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长度与第一空闲时间的和。
eNB根据所述OFDM符号、所述偏移量及eNB子帧的PDCCH长度对所述第一空闲时间进行重新配置,使得RN实际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时间和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时间相同。
所述第一空闲时间的重新配置包括:
当RN子帧的PDCCH的长度>=eNB子帧的PDCCH的长度时,在RN用于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PDCCH后面设置偏移量长度的第一空闲时间;
当RN子帧的PDCCH的长度<eNB子帧的PDCCH的长度时,在RN用于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PDCCH后面设置[偏移量的大小+(eNB子帧的PDCCH的长度-RN子帧的PDCCH的长度)]长度的第一空闲时间;
所述第一空闲时间重新配置后,使得所述第一空闲时间后的OFDM符号保持与eNB OFDM符号定时同步或该部分OFDM符号定时与RN与eNB初始同步的OFDM符号定时对齐;第二空闲时间位于RN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末端。
S504:eNB根据所述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及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获取中继链路资源。
假设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用a表示,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用b表示,中继链路资源用f表示,则所述中继链路资源为:f=14-max(a,b)-2。其中,max(a,b)的值为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所述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与RN实际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相同。
所述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从0开始计数,0表示从OFDM符号0可以开始发送中继链路信息,以此类推;所述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是相对eNB子帧而言的,其时间基准取eNB子帧的OFDM符号0,1,2,......,13。
当RN上报的所述OFDM符号个数为2个时,中继链路资源的情况见表7所示:
表7
Figure B2009101618509D0000271
当RN上报的所述OFDM符号个数为2个时,相比较现有技术中eNB设置其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最大值4个而言,不仅增加了中继链路资源,而且降低了系统的资源浪费,降低了错误概率。
当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为可变的OFDM符号个数时,中继链路资源的情况见表8所示:
表8
Figure B2009101618509D0000272
eNB在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及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之前,可以根据所述配置后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对eNB子帧的PDCCH的个数进行优先级配置,生成优先级配置信息。
当需要增加中继链路资源或eNB在该子帧不需要发送较多的PDCCH时,eNB确定eNB子帧的PDCCH的个数时将所述优先级配置信息作为参考因素。例如,从表8可以看出,当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1个时,eNB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优先顺序为1>2>3>4;当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2个时,eNB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优先顺序为1=2>3>4。
从表8可以看出,当RN上报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实际用的OFDM符号个数给eNB时,在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1个,且eNB在该中继链路所在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1个时,中继链路资源为11,大于RN设置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2个的情况下中继链路资源,进一步提高了中继链路资源。
本实施例根据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定时的偏移量、RN上报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和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来配置中继链路资源;其中所述偏移量的大小为1个OFDM符号,小于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长度与第一空闲时间的和,相比较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偏移量减小了,从而增加了中继链路资源;且eNB不再默认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最大值,而是根据RN上报的实际PDCCH的长度来配置中继链路资源,进一步增加了中继链路资源,降低了资源浪费。
实施例六
参考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所述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流程包括:
S601:RN向eNB上报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
S601与S201类似,在此不做过多描述,可以参考S201。
S602:eNB根据RN上报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以及相邻RN间的干扰情况,对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进行配置。
S602与S202类似,在此不做过多描述,可以参考S202。
S603:eNB根据所述配置后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RN帧相对于RN帧与基站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量,及eNB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及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eNB根据所述偏移量可以预先约定或配置RN的第一空闲时间,所述第一空闲时间包括:
当所述偏移量的大小为1个OFDM符号时,所述第一空闲时间的长度为1个OFDM符号。
eNB根据所述OFDM符号和所述第一空闲时间获取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eNB根据eNB子帧的PDCCH长度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偏移量为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偏移负1个OFDM符号,即RN帧相对于RN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向后偏移1个OFDM符号,或RN帧的接入链路相对于RN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向后偏移1个OFDM符号,或RN帧的接入链路相对于RN帧的中继链路定时向后偏移1个OFDM符号。
相应地,RN与eNB进行初始同步后,将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向后偏移1个OFDM符号,或RN帧的接入链路相对于RN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向后偏移1个OFDM符号,或RN帧的接入链路相对于RN帧的中继链路定时向后偏移1个OFDM符号。
eNB根据所述OFDM符号、所述偏移量及eNB子帧的PDCCH长度对所述第一空闲时间进行重新配置,使得RN实际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时间和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时间相同。
所述第一空闲时间的重新配置包括:
RN子帧的PDCCH的长度>=eNB子帧的PDCCH的长度时,在RN用于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PDCCH后面设置偏移量长度的第一空闲时间;
RN子帧的PDCCH的长度<eNB子帧的PDCCH的长度时,如果RN用于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PDCCH为1个OFDM符号,eNB的PDCCH为4个OFDM符号,那么在RN用于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PDCCH后面设置2个OFDM符号长度的第一空闲时间;如果是其它情况,就在RN用于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PDCCH后面设置1个OFDM符号长度的第一空闲时间;设置第一空闲时间后,使得所述第一空闲时间后的OFDM符号保持与eNBOFDM符号定时同步或该部分OFDM符号定时与RN与eNB初始同步的OFDM符号定时对齐;第二空闲时间位于RN中继链路的MBSFN子帧的末端。
S604:eNB根据所述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及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获取中继链路资源。
假设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用a表示,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用b表示,中继链路资源用f表示,则所述中继链路资源为:f=14-max(a,b)。其中,所述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从0开始计数,0表示从OFDM符号0可以开始发送中继链路信息,以此类推;所述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是相对eNB子帧而言的,其时间基准取eNB子帧的OFDM符号0,1,2,......13。
当RN上报的所述OFDM符号个数为2个时,中继链路资源的情况见表9所示:
表9
Figure B2009101618509D0000301
从表9中可以看出来,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为4,即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对应于eNB子帧的OFDM符号4。
当RN上报的所述OFDM符号个数为2个时,相比较现有技术中eNB设置其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最大值4个而言,不仅增加了中继链路资源,而且降低了系统的资源浪费,降低了错误概率。
当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为可变的OFDM符号个数时,中继链路资源的情况见表10所示:
表10
Figure B2009101618509D0000302
eNB在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及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之前,可以根据所述配置后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对eNB子帧的PDCCH的个数进行优先级配置,生成优先级配置信息。
当需要增加中继链路资源或eNB在该子帧不需要发送较多的PDCCH时,eNB确定eNB子帧的PDCCH的个数时将所述优先级配置信息作为参考因素。例如,从表10可以看出,当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1个时,eNB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优先顺序为1=2=3>4;当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2个时,eNB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优先顺序为1=2=3=4。
从表10可以看出,当RN上报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实际用的OFDM符号个数给eNB时,在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1个,且eNB在该中继链路所在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1个、2个或3个时,中继链路资源为11,大于RN设置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2个的情况下中继链路资源,进一步提高了中继链路资源。
本实施例根据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定时的偏移量、RN上报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和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来配置中继链路资源;其中所述偏移量的大小为1个OFDM符号,小于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长度与第一空闲时间的和,相比较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偏移量减小了,从而增加了中继链路资源;且eNB不再默认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最大值,而是根据RN上报的实际PDCCH的长度来配置中继链路资源,进一步增加了中继链路资源,降低了资源浪费。
在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中,eNB还可以进一步根据所述配置后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RN的中继链路映射/分配数据信息(R_PDSCH所承载的信息)或控制信息(以下信道中至少一种信道所承载的信息:R_PDCCH、R_PCFICH和/或R_PHICH等)。
当所述控制信息为所有RN复用在一起时,控制信息的开始时间位于所有RN可以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的最晚时间值或开始时间位于eNB小区特定的天线端口导频所在的位置,如第2个时隙(slot)的开始时间上,此时可以充分利用eNB的小区特定的天线端口进行信道估计;当所述控制信息为RN特定的控制信息即各个RN控制信息相分离/独立,此时根据各个RN可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开始时间作为其开始时间为其分配控制信息(可以是R_PDCCH、R-PCFICH和R-PHICH中的1个或2个或全部);或者开始时间位于eNB小区特定的天线端口导频所在的位置,如第2个时隙(slot)的开始时间上,此时可以充分利用eNB的小区特定的天线端口进行信道估计;或者eNB选取中继链路所在子帧中第0个时隙的倒数第3个OFDM符号或第1个时隙的第一个OFDM符号作为时域开始位置放置R_PDCCH/R_PCFICH。各个RN的位于中继链路的R_PDCCH则从RN可以接收的时间上开始映射。eNB为RN分配的R_PDCCH和R_PDSCH可以为时分、频分或者既有时分又有频分的情况。若eNB和RN预先约定将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设置为1个或2个,RN就无需上报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eNB就可以根据预先预定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进行后续处理。
在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中,eNB可以不直接将偏移值告知RN,而是告诉RN接入链路(RN到其覆盖下UE的通信链路)的发送起始时间到RN中继链路接收结束时间之间的时间,从而间接得到接入链路相对中继链路或相对中继与基站帧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值,即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值。
在上述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和一种中继链路资源配置系统。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第一实施例框图,所述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中继站RN上报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个数,所述OFDM符号由所述RN的中继链路所在多媒体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子帧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所用。
资源配置模块902,用于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和偏移量配置中继链路资源,所述偏移量为RN帧相对于RN帧与基站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量,且小于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长度与第一空闲时间的和;且所述偏移量用于RN子帧在MBSFN的PDCCH后设置第一空闲时间,并保持第一空闲时间后的中继链路OFDM符号与eNB帧的中继链路OFDM符号同步,其中,所述第一空闲时间紧随RN子帧的PDCCH。
所述资源配置模块902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9021,用于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偏移量和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获取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所述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与RN实际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相同;
第二获取子模块9022,用于根据所述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获取中继链路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9021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90211,用于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和偏移量获取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
第二获取单元90212,用于根据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起始的时间;
计算单元90213,用于取所述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和所述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起始的时间中的最大值作为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即RN实际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
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基站可以进一步包括优先级配置模块903和映射模块904,参见图10所示,其中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第二实施例框图;
所述优先级配置模块903,用于根据所述RN上报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对eNB子帧的PDCCH的个数进行优先级配置,生成优先级配置信息,将所述优先级配置信息发送至资源配置模块902。
所述映射模块904,用于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为RN的中继链路映射或分配数据信息,或者映射或分配控制信息,所述数据信息包括中继_物理下行数据信道R_PDSCH所承载的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三种信道中的至少一种信道所承载的信息:中继_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_PDCCH、中继_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R_PCFICH和中继_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R_PHICH。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基站可以进一步包括配置模块905、生成模块906、优先级配置模块907和映射模块908,参见图11所示,其中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第三实施例框图;
所述配置模块905,用于根据相邻RN间的干扰情况对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进行配置,将所述配置后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发送至资源配置模块902。
其中,所述配置模块905可以包括修改单元9051或确认单元9052;
所述修改单元9051,用于如果相邻RN间的干扰大于干扰预定值且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1个时,将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配置为2个。
所述确认单元9052,用于如果相邻RN间的干扰小于干扰预定值或相邻RN间的干扰大于干扰预定值且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2个时,将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保持不变。
所述生成模块906,用于根据所述配置后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生成指示信息,发送所述指示信息至RN。
其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修改信息或确认信息,所述修改信息表示将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配置为2个;所述确认信息表示将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保持不变。
所述优先级配置模块907,用于根据所述配置后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对eNB子帧的PDCCH的个数进行优先级配置,生成优先级配置信息,将所述优先级配置信息发送至获取模块901。
所述映射模块908,用于根据所述配置后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RN的中继链路映射或分配数据信息,或者映射或分配控制信息,所述数据信息包括中继_物理下行数据信道R_PDSCH所承载的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中继_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_PDCCH、中继_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R_PCFICH和/或中继_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R_PHICH所承载的信息。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链路资源配置系统的实施例框图,所述中继链路资源配置系统包括:
基站1201,用于接收中继站RN上报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个数,所述OFDM符号由所述RN的中继链路所在多媒体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子帧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所用;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和偏移量配置中继链路资源,所述偏移量为RN帧相对于RN帧与基站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量,且小于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长度与第一空闲时间的和;且所述偏移量用于RN子帧在MBSFN的PDCCH后设置第一空闲时间,并保持第一空闲时间后的中继链路OFDM符号与eNB帧的中继链路OFDM符号同步,其中,所述第一空闲时间紧随RN子帧的PDCCH。
所述基站1201可以进一步用于根据相邻RN间的干扰情况对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进行配置;根据所述配置后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生成指示信息,发送所述指示信息至RN;根据所述RN上报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对eNB子帧的PDCCH的个数进行优先级配置,生成优先级配置信息;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为RN的中继链路映射或分配数据信息,或者映射或分配控制信息,所述数据信息包括中继_物理下行数据信道R_PDSCH所承载的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三种信道中的至少一种信道所承载的信息:中继_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_PDCCH、中继_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R_PCFICH和中继_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R_PHICH。
中继站1202,用于与基站eNB进行初始同步定时,根据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量,将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进行偏移;向eNB上报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个数。
所述中继站1202可以进一步用于接收由eNB发送的通知信令,所述通知信令中包含预置的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定时的偏移量;设置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2个。
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实施例根据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定时的偏移量、RN上报的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和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来配置中继链路资源;所述偏移量小于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长度与第一空闲时间的和,相比较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偏移量减小了,从而增加了中继链路资源;且eNB不再默认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OFDM符号个数为最大值,而是根据RN上报的实际PDCCH的长度来配置中继链路资源,进一步增加了中继链路资源,降低了资源浪费。
通过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24)

1.一种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中继站RN上报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个数,所述OFDM符号由所述RN的中继链路所在多媒体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子帧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所用;
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偏移量和基站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配置中继链路资源,所述偏移量为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量,且小于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长度与第一空闲时间的和;所述偏移量用于RN子帧在MBSFN的PDCCH后设置第一空闲时间,并保持第一空闲时间后的OFDM符号与eNB帧的OFDM符号同步,其中,所述第一空闲时间紧随RN子帧的PDCC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偏移量和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配置中继链路资源包括:
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偏移量和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获取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所述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与RN实际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相同;
根据所述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获取中继链路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偏移量和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获取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和偏移量获取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
根据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起始的时间;
取所述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和所述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起始的时间中的最大值作为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的时间基准为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定时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由eNB和RN预先约定,或由eNB进行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包括长期演进LTE系统中采样时间的整数倍,且所述LTE系统中采样时间的整数倍的下限值为0,上限值为1个OFDM符号;其中,30720×(LTE采样时间)=1m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与RN状态转换时间的和为1个OFDM符号;
或,所述偏移量与包含RN状态转换时间的第一空闲时间的和为OFDM符号长度的整数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为正值时表示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定时向前进行偏移;所述偏移量为负值时表示RN帧相对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定时向后进行偏移。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站RN上报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个数包括:
所述OFDM符号个数为2个,由所述RN设置;
或,所述OFDM符号个数是可变的,为1个或2个。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偏移量和基站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配置中继链路资源之前进一步包括:
根据相邻RN间的干扰情况对所述OFDM符号个数进行配置;
其中,如果相邻RN间的干扰大于干扰预定值且所述OFDM符号个数为1个时,将所述OFDM符号个数配置为2个;
如果相邻RN间的干扰小于干扰预定值或相邻RN间的干扰大于干扰预定值,且所述OFDM符号个数为2个时,将所述OFDM符号个数保持不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后的所述OFDM符号个数生成指示信息,发送所述指示信息至RN;
其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修改信息或确认信息,所述修改信息表示将所述OFDM符号个数配置为2个;所述确认信息表示将所述OFDM符号个数保持不变。
12.根据权利要求2-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偏移量为负0.5个OFDM符号,或当所述偏移量为负1个OFDM符号时,所述中继链路资源为:子帧总长度-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
13.根据权利要求2-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偏移量为0,或当所述偏移量为正0.5个OFDM符号时,所述中继链路资源为:子帧总长度-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1个OFDM符号时间。
14.根据权利要求2-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偏移量为正1个OFDM符号时,所述中继链路资源为:子帧总长度-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2个OFDM符号时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和偏移量配置中继链路资源之前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对eNB子帧的PDCCH的个数进行优先级配置,生成优先级配置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为RN的中继链路映射或分配数据信息,或者映射或分配控制信息,所述数据信息包括中继_物理下行数据信道R_PDSCH所承载的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三种信道中的至少一种信道所承载的信息:中继_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_PDCCH、中继_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R_PCFICH和中继_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R_PHICH。
1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中继站RN上报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个数,所述OFDM符号由所述RN的中继链路所在多媒体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子帧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所用;
资源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偏移量和基站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配置中继链路资源,所述偏移量为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量,且小于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长度与第一空闲时间的和;所述偏移量用于RN子帧在MBSFN的PDCCH后设置第一空闲时间,并保持第一空闲时间后的中继链路OFDM符号与eNB帧的中继链路OFDM符号同步,其中,所述第一空闲时间紧随RN子帧的PDCCH。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偏移量和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获取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所述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与RN实际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相同;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获取中继链路资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和偏移量获取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eNB子帧中PDCCH的长度获取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起始的时间;
计算单元,用于取所述RN预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和所述eNB预发送中继链路信息起始的时间中的最大值作为eNB实际发送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即RN实际接收中继链路信息的起始时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相邻RN间的干扰情况对所述OFDM符号个数进行配置;
其中,所述配置模块包括:修改单元,用于如果相邻RN间的干扰大于干扰预定值且所述OFDM符号个数为1个时,将所述OFDM符号个数由1个配置为2个;
或,确认单元,用于如果相邻RN间的干扰小于干扰预定值或相邻RN间的干扰大于干扰预定值且所述OFDM符号个数为2个时,将所述OFDM符号个数保持不变。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后的所述OFDM符号个数生成指示信息,发送所述指示信息至RN;
其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修改信息或确认信息,所述修改信息表示将所述OFDM符号个数由1个配置为2个;所述确认信息表示将所述OFDM符号个数保持不变。
22.根据权利要求17-21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优先级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对eNB子帧的PDCCH的个数进行优先级配置,生成优先级配置信息,将所述优先级配置信息发送至获取模块。
23.根据权利要求17-21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映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OFDM符号个数,为RN的中继链路映射或分配数据信息,或者映射或分配控制信息,所述数据信息包括中继_物理下行数据信道R_PDSCH所承载的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三种信道中的至少一种信道所承载的信息:中继_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_PDCCH、中继_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R_PCFICH和中继_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R_PHICH。
24.一种中继链路资源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继站和如权利要求17-23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所述中继站,用于与基站eNB进行初始同步定时,根据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的偏移量,将RN帧相对于RN帧与eNB帧的初始同步的时间进行偏移;向eNB上报RN的中继链路所在MBSFN子帧的PDCCH所用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个数。
CN200910161850.9A 2009-07-31 2009-07-31 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基站及系统 Active CN1019903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1850.9A CN101990306B (zh) 2009-07-31 2009-07-31 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基站及系统
EP13194539.6A EP2706675B1 (en) 2009-07-31 2010-07-30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of configuring relay link resources
CA2769590A CA2769590C (en) 2009-07-31 2010-07-30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of configuring relay link resources
PCT/CN2010/075595 WO2011012088A1 (zh) 2009-07-31 2010-07-30 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基站及系统
EP10803921.5A EP2461492B1 (en) 2009-07-31 2010-07-30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relay link resources
US13/362,615 US9160439B2 (en) 2009-07-31 2012-01-31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of configuring relay link resourc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1850.9A CN101990306B (zh) 2009-07-31 2009-07-31 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基站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0306A true CN101990306A (zh) 2011-03-23
CN101990306B CN101990306B (zh) 2014-07-09

Family

ID=43528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1850.9A Active CN101990306B (zh) 2009-07-31 2009-07-31 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基站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60439B2 (zh)
EP (2) EP2706675B1 (zh)
CN (1) CN101990306B (zh)
CA (1) CA2769590C (zh)
WO (1) WO201101208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58417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110365855A (zh) * 2018-04-09 2019-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状态的提示方法、ip电话机和语音交换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2978A (zh) * 2009-05-04 2010-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站下行协作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95925B (zh) 2009-05-22 2014-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中继站下行协作重传的方法及中继站
US9509417B2 (en) * 2011-10-13 2016-11-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in which a terminal transceives a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US10849112B2 (en) 2012-10-04 2020-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cessing PMCH and EPDCCH in LTE
WO2015089745A1 (zh) * 2013-12-17 2015-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配置子帧结构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US10334533B2 (en) 2016-11-02 2019-06-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Non-orthogonal design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 for a 5G air interface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interfaces
US10237032B2 (en) 2017-01-06 2019-03-1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daptiv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s for a 5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US10320512B2 (en) 2017-01-08 2019-06-1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terference cancelation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US10841052B2 (en) 2017-03-21 2020-11-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numerology based data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apable of frequency hopping in OFDM system
CN110831187B (zh) * 2018-08-10 2022-04-22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57864A1 (en) * 2006-09-06 2008-03-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lay system and method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212516A1 (en) * 2007-03-02 2008-09-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tus and method for negotiating frame offset between base station and relay station in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hop relay scheme
CN101291473A (zh) * 2007-04-20 2008-10-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跳中继网络资源调度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01734B (en) 1995-05-31 1999-10-20 Motorola Ltd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JP4910574B2 (ja) 2006-08-31 2012-04-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20100008284A1 (en) * 2006-10-13 2010-01-14 Su-Chang Chae Relaying method of relay station(rs) using a direct relaying zone in multihop relay system
US8649281B2 (en) * 2009-04-27 2014-02-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ntrol design for backhaul relay to support multiple HARQ processes
KR101305861B1 (ko) * 2009-07-17 2013-09-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중계국을 포함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57864A1 (en) * 2006-09-06 2008-03-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lay system and method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212516A1 (en) * 2007-03-02 2008-09-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tus and method for negotiating frame offset between base station and relay station in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hop relay scheme
CN101291473A (zh) * 2007-04-20 2008-10-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跳中继网络资源调度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NOKIA: "《Control Channel for Relay Backhaul link》",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7 R1-091763》 *
ZTE: "《Control Channel of Backhaul Link》", 《TSG-RAN WG1 #57BIS R1-092468》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58417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110365855A (zh) * 2018-04-09 2019-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状态的提示方法、ip电话机和语音交换机
CN110365855B (zh) * 2018-04-09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状态的提示方法、ip电话机和语音交换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06675A2 (en) 2014-03-12
US20120127910A1 (en) 2012-05-24
EP2461492A1 (en) 2012-06-06
CA2769590A1 (en) 2011-02-03
EP2461492A4 (en) 2012-06-20
EP2706675B1 (en) 2018-09-05
EP2461492B1 (en) 2014-03-12
US9160439B2 (en) 2015-10-13
CA2769590C (en) 2015-12-01
CN101990306B (zh) 2014-07-09
WO2011012088A1 (zh) 2011-02-03
EP2706675A3 (en) 201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0306B (zh) 中继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基站及系统
US10863516B2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US11006345B2 (en)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672343A1 (en) Resource using method of n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using same method
CN103339894B (zh) 在通信系统中将虚拟载波插入传统ofdm主载波
CN102714532B (zh) 通信站、中继站、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和控制方法
CN101741452B (zh) 中继传输方法和网络节点
CN106231677A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及基站
CN105934917A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设备
US10123308B2 (en) Mitigation of control channel interference
CN102938690B (zh) 应答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06465139A (zh) 信息发送方法、信息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070619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网络元件及用网络元件通信的方法
CN103503536A (zh)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处理上行链路控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US20160157235A1 (en) Carrier Configur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4038311B (zh) 一种pmch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155617A (zh) 子帧设置方法、宏基站、移动终端以及通信系统
CN104080187A (zh) 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方法和使用所述方法的基站
CN101800569A (zh) 一种参考符号的发送方法及基站
CN102209392A (zh) 一种下行控制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323

Assignee: Apple Computer, Inc.

Assignor: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99000075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relay link resources,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0827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