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8897A - 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 - Google Patents

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8897A
CN101988897A CN2009100417108A CN200910041710A CN101988897A CN 101988897 A CN101988897 A CN 101988897A CN 2009100417108 A CN2009100417108 A CN 2009100417108A CN 200910041710 A CN200910041710 A CN 200910041710A CN 101988897 A CN101988897 A CN 1019888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channel
exciting light
phase chip
spectroscope
conden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417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8897B (zh
Inventor
曾令文
熊业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Institute of Biomedicine and Health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Biomedicine and Health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Institute of Biomedicine and Health of CAS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Institute of Biomedicine and Health of CAS
Priority to CN2009100417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888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88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88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88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88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包括:液相芯片、激发光源、微流通道、光学成像系统、图像分析系统;所述液相芯片是量子点编码微球的液相芯片;所述的激发光源,以单一波长的光作为激发光,折射入微流通道的检测区域;所述的微流通道是宽度为0.1mm~5mm的宽鞘道微流通道;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是CCD或CMOS或光谱成像系统;所述的图像分析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和图像分析软件,接收和处理来自光学成像系统的数据。本发明所述的液相芯片检测仪具有荧光稳定、荧光强、不易光漂白等优点,具有激发带宽、发射谱窄等优势,稳定性、灵敏度和分辨率更高,检测速度和效率显著提高,每秒可检测几千个微球,整个结构变得简单而紧凑。

Description

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的液相芯片,具体是涉及一种全新设计的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
背景技术
随着分析诊断技术的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被誉为后基因时代的液相芯片是一种新型的蛋白质研究平台,它是将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和传统的芯片技术结合起来的新型蛋白质研究平台。该体系有机地整合了有色微球、现代免疫技术、激光技术、应用流体学、最新的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和计算机运算法则,造就的极高的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可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如检测细胞因子、过敏原和自身免疫反应、HLA分型、SNP检测、肿瘤特异抗原定量检测、多重微生物定量检测等;或用于基础研究方面,如:基因分型、蛋白表达分型、酶-底物分析、核酸研究等;还可运用到食品安全、农兽药残留多重定量检测和司法鉴定等方面。
美国Luminex公司在1997年最早开发出商业化应用的液相芯片,代表产品主要为Luminex 100和Luminex 200液相芯片检测仪。目前市场上的液相芯片检测仪都采用相同或类似的原理。该液相芯片检测仪的原理为:由许多大小均一的圆形微球(通常直径为5.6um)为主要基质构成,微球由两种有机荧光染料进行编码,每种微球上固定有不同的探针分子,将这些微球悬浮于一个液相体系中,就构成了一个液相芯片,加入待测物和报告荧光分子,进行免疫反应或核酸杂交反应,通过两束激光激发微球上编码荧光和报告荧光,通过激光阅读器和计算机的运算得到检测物种类和数量。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系统以及同类产品存在以下一些缺陷:(1)用于微球编码的的荧光染料在光学特征上具有一些固有缺点,如:激发带窄,发射谱宽,光不稳定,容易光漂白等,在应用中限制了其高通量、高灵敏度和精确分辨率;(2)该液相芯片系统采用了两束激光,其中,红色激光用来激发微球上编码分类荧光,通过激光阅读器进行检测种类分辨;绿色激光则针对报告分子的枣红蛋白荧光,通过激光阅读器进行检测报告荧光分子。该设计是针对于两种荧光染料来配套设计的,因此造成其光学系统复杂,体积大,成本高,也限制了其检测速度;(3)由于采用单个微球通过的微鞘道系统,该设计制约了其检测的速度,每秒种只能读取几十个微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液相芯片检测仪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液相芯片检测仪,即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包括:液相芯片、激发光源、微流通道、光学成像系统、图像分析系统,所述液相芯片是量子点编码微球的液相芯片,包括:表面被化学修饰的高分子聚合物微球,所述微球中包埋有量子点纳米材料;探针分子,偶联在被化学修饰的微球表面;以及用特定荧光蛋白标记的报告分子;所述的激发光源,以单一波长的光作为激发光,折射入微流通道检测区域;所述的微流通道是宽度为0.1mm~5mm的宽鞘道微流通道;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是CCD或CMOS或光谱成像系统;所述的图像分析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和图像分析软件,接收和处理来自光学成像系统的数据。
所述液相芯片的优选方案是:微球是由以下材料制成: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微球的直径范围是1-10μm。量子点的发射波长范围是100-720nm。在微球中包埋的量子点可以是同一种发射波长的量子点,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发射波长的量子点。微球表面的化学修饰包括:氨基化、羧基化、巯基化、醛基化、羟基化等。探针分子可选自核酸、蛋白、抗体、抗原、生物素、亲和素。
所述的激发光源可选自:氙灯、高压汞灯、金属卤素灯、LED或激光。
所述宽鞘道微流通道的优选方案是:宽度为0.1mm~5mm、长度为5mm~50mm、深度为5μm~200μm的微通道,可由玻璃或石英或高分子聚合物加工而成的。
优选地,所述的宽微流通道是由步进电机控制的微量进样器。
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实施方式:
(一)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是由物镜、聚光镜、双色束分离器、阻断滤波片、分光镜、带通滤光片、CCD装置、计算机组成;其中,在微流通道检测区域上方设置物镜,用作激发光落射到微流通道检测区域的聚光器,以及用作聚集从微流通道检测区域发出的激发荧光的聚光器;在激发光入射的光路上设置与光轴成45°的双色束分离器,将激发光反射到所述物镜中,同时允许经所述物镜聚集的激发荧光通过,以致使激发光与激发荧光分开;在所述双色束分离器之后设置阻断滤波片,吸收透过双色束分离器的残余激发光,允许激发荧光通过至第一聚光镜;第一分光镜将由第一聚光镜聚集的报告分子激发荧光反射到第一CCD装置,在第一分光镜与第一CCD装置之间的光路中设置第一带通滤光片;第二分光镜将穿过第一分光镜透射的微球编码荧光反射到第CCD装置,在第二分光镜与第二CCD装置之间的光路中设置第二带通滤光片;第三CCD装置接收穿过第二分光镜透射的微球编码荧光,在第二分光镜与第三CCD装置之间的光路中设置第三带通滤光片;第四CCD装置在微流通道检测区域下方获取激发光通过检测区域向前散射的光以及激发光通过微球探针间隙的直射光,在微流通道检测区域与第四CCD装置之间的光路中依次设置第二聚光镜、第三分光镜和第四带通滤光片;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CCD装置分别与计算机连通,所述计算机通过图像采集卡获取来自四台CCD装置的图像数据。
(二)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是由若干聚光镜、双色束分离器、阻断滤波片、分光镜、带通滤光片、CMOS装置、计算机组成;其中,在微流通道检测区域上方设置物镜,用作激发光落射到微流通道检测区域的聚光器,以及用作聚集从微流通道检测区域发出的激发荧光的聚光器;在激发光入射的光路上设置与光轴成45°的双色束分离器,将激发光反射到所述物镜中,同时允许经所述物镜聚集的激发荧光通过,以致使激发光与激发荧光分开;在所述双色束分离器之后设置阻断滤波片,吸收透过双色束分离器的残余激发光,允许激发荧光通过至第一聚光镜;第一分光镜将由第一聚光镜聚集的报告分子激发荧光反射到第一CMOS装置,在第一分光镜与第一CMOS装置之间的光路中设置第一带通滤光片;第二分光镜将穿过第一分光镜透射的微球编码荧光反射到第二CMOS装置,在第二分光镜与第二CMOS装置之间的光路中设置第二带通滤光片;第三CMOS装置接收穿过第二分光镜透射的微球编码荧光,在第二分光镜与第三CMOS装置之间的光路中设置第三带通滤光片;第四CMOS装置在微流通道检测区域下方获取激发光通过检测区域向前散射的光以及激发光通过微球探针间隙的直射光,在微流通道检测区域与第四CMOS装置之间的光路中依次设置第二聚光镜、第三分光镜和第四带通滤光片;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CMOS装置分别与计算机连通,所述计算机通过图像采集卡获取来自四台CMOS装置的图像数据。
(三)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是由物镜、双色束分离器、阻断滤波片、聚光镜、滤光闸、面阵CCD探测器与计算机组成;其中,在微流通道检测区域上方设置物镜,用作激发光落射到微流通道检测区域的聚光器,以及用作聚集从微流通道检测区域发出的激发荧光的聚光器;在激发光入射的光路上设置与光轴成45°的双色束分离器,将激发光反射到所述物镜中,同时允许经所述物镜聚集的激发荧光通过,以致使激发光与激发荧光分开;在所述双色束分离器之后设置阻断滤波片,吸收透过双色束分离器的残余激发光,允许激发荧光通过至聚光镜;所述滤光闸由计算机控制其速度至少比微球流速快4倍,将由聚光镜聚集的微球编码荧光和报告分子荧光、以及激发光的散射光和直射光投射到面阵CCD探测器上;所述面阵CCD探测器与计算机连通,所述计算机通过图像采集卡获取来自面阵CCD探测器的图像数据。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在于:
(1)将微球中包埋的两种有机荧光染料换成了量子点包埋,具有荧光稳定、荧光强、不容易光漂白等优点,并且具有激发带宽、发射谱窄的优势,因此稳定性、灵敏度和分辨率更高。只需使用一束光源(而不需要采用两束激光)即可激发所有量子点不同的荧光色,达到一元激发、多元发射的特点,可以完全改变传统两束激光,降低仪器成本。
(2)基于液相芯片的改进,将传统的单通道改为宽微流通道,将微球多排、连续、均匀、平稳、匀速地通过宽微流通道系统,使检测速度和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每秒可检测几千个微球。
(3)将激光阅读器和复杂的光学系统设计改为使用固定截面一台或多台高像素CCD或CMOS或光谱成像等摄取不同波长的荧光,通过一个高分辨率图像采集卡对图像进行分辨和处理,交给计算机和图像处理软件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启动打印系统打印出分析报告。这样,整个结构变得简单而紧凑,并且体积比传统液相芯片检测仪小很多,据此可以开发出小体积以适应不同环境下使用的量子点液相芯片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的制备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在液相芯片方面采用直径10μm以下微球,用量子点进行编码;在传输设计方面采用宽微流通道多微球传输设计,结合CCD或CMOS或光谱等成像系统,以及图像采集卡、大型软件处理系统和数据处理模块等。
本实施例所述的液相芯片检测仪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1)液相芯片:该液相芯片是量子点编码微球的液相芯片,包括:表面被化学修饰的高分子聚合物微球,所述微球中包埋有量子点纳米材料;探针分子,偶联在被化学修饰的微球表面;以及用特定荧光蛋白标记的报告分子。
微球可以由以下材料制成: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微球的直径范围是1-10μm。量子点的发射波长范围是100-720nm。在微球中包埋的量子点可以是同一种发射波长的量子点,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发射波长的量子点。微球表面的化学修饰包括:氨基化、羧基化、巯基化、醛基化、羟基化等。探针分子可选自核酸、蛋白、抗体、抗原、生物素、亲和素等。
(2)宽微流通道:是由玻璃或石英或高分子聚合物加工的宽度为0.1mm~5mm、长度为5mm~50mm、深度为5μm~200μm的微通道。优选地,所述的宽微流通道是由步进电机控制的微量进样器,能使微球多排、连续、均匀、平稳、匀速地通过宽微流通道系统。
(3)激发光源:选自氙灯、高压汞灯、金属卤素灯、LED或激光。氙灯、金属卤素灯和高压汞等使用单色滤光片分离出单一波长的光作为激发光,LED或激光可直接选用合适的单一波长。
(4)光学成像系统:
如图2所示,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是由物镜、聚光镜、双色束分离器、阻断滤波片、分光镜、带通滤光片、CCD装置、计算机组成;其中,在微流通道1的检测区域2上方设置物镜L1,用作激发光落射到微流通道检测区域的聚光器,以及用作聚集从微流通道检测区域发出的激发荧光的聚光器;激发光源5发出的激发光经单色滤光片6过滤后入射到与光轴成45°的双色束分离器3,将激发光反射到所述物镜L1中,同时允许经所述物镜L1聚集的激发荧光通过,以致使激发光与激发荧光分开;在所述双色束分离器3之后设置阻断滤波片4,吸收透过双色束分离器3的残余激发光,允许激发荧光通过至第一聚光镜L2;
第一分光镜D1将由第一聚光镜L2聚集的报告分子激发荧光反射到第一CCD装置7(CCD1),在第一分光镜D1与第一CCD装置7(CCD1)之间的光路中设置第一带通滤光片F1;
第二分光镜D2将穿过第一分光镜D1透射的微球编码荧光反射到第二CCD装置8(CCD2),在第二分光镜D2与第二CCD装置8(CCD2)之间的光路中设置第二带通滤光片F2;
第三CCD装置9(CCD3)接收穿过第二分光镜D2透射的微球编码荧光,在第二分光镜D2与第三CCD装置9(CCD3)之间的光路中设置第三带通滤光片F3;
第四CCD装置10(CCD4)在微流通道检测区域2下方获取激发光通过检测区域2向前散射的光以及激发光通过微球探针间隙的直射光,在微流通道检测区域2与第四CCD装置10(CCD4)之间的光路中依次设置第二聚光镜L3、第三分光镜D3和第四带通滤光片F4;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CCD装置分别与计算机连通,所述计算机通过图像采集卡获取来自四台CCD装置的图像数据。
计算机根据从第四CCD装置获取的图像数据重建微球的全息影像图,包括微球的三维位置和尺寸等,该全息影像图是激发光通过向前散射光和通过微球探针间隙的直射光产生。计算机根据从其他CCD装置获取的图像数据分析微球编码数据和探针结合数据。
(5)图像分析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如电脑主机、图像采集卡等,以及特定图像分析软件,接收和处理来自CCD装置的光学影像数字信号。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的原理为: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出聚苯乙烯微球,再将量子点通过化学工艺包埋于聚苯乙烯微球中,从而使微球具有可寻址和示踪的颜色编码。由于量子点的激发光谱宽,呈连续分布,而发射光谱窄,单色性好,并且通过改变量子点的粒径即可发出不同的荧光色,据此可以对微球进行百种以上的颜色编码,每种编码代表一种分析物。因此采用同一波长激发光即可实现对不同颜色量子点同时激发,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可构成上百种的可分辨颜色。包埋量子点的微球经过修饰处理后,根据需要在微球表面偶联上不同的探针分子,并封闭处理。分析时将不同编码的微球混合(或采用多分析物检测试剂盒),加入待检物样本和报告分子,置于流体模块系统中杂交反应结合。反应结合后的微球通过一特殊推进器系统,将微球均匀、平稳、匀速、连续的通过宽微流通道,此时通过一束与CCD同步的激发光激发微球的颜色编码和报告荧光信号,信号通过光学系统处理,被CCD等成像系统分别采集,CCD的拍摄速度与微流场微球流过的截面速率同步,保证每个微球只被CCD记录一次信息,CCD1、CCD2、CCD3分别记录报告分子荧光、微球的两种分辨荧光,CCD4采集全息干涉条纹图像,图像信息通过一个高分辨率的图像采集卡对图像进行数字重建,整合处理后传输给计算机,并且CCD1~CCD3预先采集无荧光微球时的微流场通道图像作为背景噪音。将荧光微球的微球通道图像与背景噪音图像通过相关计算,获得除去噪音后的微球荧光信号,利用单个微球荧光信号模板匹配,确定图像上微球的位置。利用电脑的强大分析能力,确定检测物的种类和浓度,然后激活打印系统,打印出报告。
本实施例中的CCD装置可用CMOS装置代替。CCD(Charge 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和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是两种图像传感器,都是组成数字摄像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发明所述的CCD装置是指含有CCD图像传感器的装置;所述的CMOS装置是指含有CMOS图像传感器的装置。在上述光学系统中将CCD装置更换为CMOS装置,也可达到相当的光学成像效果。
实施例二、采用光谱成像系统的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
本实施例将实施例一中的CCD或CMOS光学成像系统改进为光谱成像系统,使得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结构更为紧凑,并且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优点。
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是由物镜、双色束分离器、阻断滤波片、聚光镜、滤光闸、面阵CCD探测器与计算机组成;其中,在微流通道检测区域上方设置物镜,用作激发光落射到微流通道检测区域的聚光器,以及用作聚集从微流通道检测区域发出的激发荧光的聚光器;在激发光入射的光路上设置与光轴成45°的双色束分离器,将激发光反射到所述物镜中,同时允许经所述物镜聚集的激发荧光通过,以致使激发光与激发荧光分开;在所述双色束分离器之后设置阻断滤波片,吸收透过双色束分离器的残余激发光,允许激发荧光通过至聚光镜;所述滤光闸由计算机控制其速度至少快于微球流速的4倍,将由聚光镜聚集的微球编码荧光和报告分子荧光、以及激发光的散射光和直射光投射到面阵CCD探测器上;所述面阵CCD探测器与计算机连通,所述计算机通过图像采集卡获取来自面阵CCD探测器的图像数据。
图像采集卡完成单幅图像采集、光谱序列图像采集和时间序列图像采集,然后将图像信息传输给计算机处理,以获取微球编码信息和报告荧光数据。
实施例三: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将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运用于血液中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毒和梅毒螺旋体等4项的多重检测,以验证该液相芯片检测仪的技术效果。
首先,按现有方法制备直径为5μm的聚苯乙烯微球,采用溶胀法将发射波长为540nm和620nm的CdSe/ZnS量子点包埋到聚苯乙烯微球中。
编码方法:将540nm的CdSe/ZnS量子点包埋到聚苯乙烯微球中,代表乙肝病毒检测项,编码为“1号”;将620nm的CdSe/ZnS量子点包埋到聚苯乙烯微球中,代表丙肝病毒检测项,编码为“2号”;将50%的620nm的CdSe/ZnS量子点和50%的540nmCdSe/ZnS量子点包埋到聚苯乙烯微球中,代表艾滋病毒检测项,编码为“3号”;将30%的620nm的CdSe/ZnS量子点和70%的540nmCdSe/ZnS量子点包埋到聚苯乙烯微球中,代表梅毒螺旋体检测项,编码为“4号”。
修饰与偶联:编码后对聚苯乙烯微球进行封闭处理,然后对包埋量子点后的微球进行氨基化修饰,将乙肝病毒的特异性核酸片段作为探针分子偶联到1号微球上;将丙肝病毒的特异性核酸片段作为探针分子偶联到2号微球上;将艾滋病毒的特异性核酸片段作为探针分子偶联到3号微球上;将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核酸片段作为探针分子偶联到4号微球上。将偶联后的微球进行封闭处理。
核酸提取与扩增:对待测样本进行核酸提取,并进行PCR扩增,扩增中使用荧光蛋白对扩增物进行荧光标记。
检测:将4种微球混合加入鞘流缓冲液,同时将扩增物加入鞘流缓冲液中与微球进行杂交反应,运用本发明的量子点液相芯片检测仪进行检测。
结果:共检测临床传染科血清样本200份,其中检测出乙肝阳性30份、丙肝阳性16份、梅毒螺旋体阳性11份、艾滋病毒阳性1份,其中血清样本中乙肝病毒与丙肝病毒联合感染的有1份;乙肝与梅毒联合感染1份。使用临床常用的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和ELISA试剂盒进行复检,结果完全一致。
使用本发明产品进行检测时,杂交需要20min,检测时间1min,合计21min即可出结果,而采用现有的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和ELISA试剂盒,每项指标的检测均需要3小时以上。因此,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可以实现快速多重定量检测,而且液相芯片的灵敏度也比现有方法高。
本发明所述的液相芯片检测仪与现有Luminex公司产品的比较如下表:
Figure B2009100417108D0000091
Figure B2009100417108D0000101
如上表可见,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在检测成本、特异性、准确率、重复性、灵敏度等各方面均达到或超过与现有的基于有机荧光染料的液相芯片检测仪的水平,而在许多方面如仪器结构、设备成本、操作简便性等方面都明显优于现有的基于有机荧光染料的液相芯片检测仪。

Claims (10)

1.一种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包括:液相芯片、激发光源、微流通道、光学成像系统、图像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相芯片是量子点编码微球的液相芯片,包括:表面被化学修饰的高分子聚合物微球,所述微球中包埋有量子点纳米材料;探针分子,偶联在被化学修饰的微球表面;以及用特定荧光蛋白标记的报告分子;
所述的激发光源,以单一波长的光作为激发光,折射入微流通道检测区域;
所述的微流通道是宽度为0.1mm~5mm的宽鞘道微流通道;
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是CCD或CMOS或光谱成像系统;
所述的图像分析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和图像分析软件,接收和处理来自光学成像系统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芯片的微球的直径范围是1-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芯片的量子点的发射波长范围是100-72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发光源选自:氙灯、高压汞灯、金属卤素灯、LED或激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宽鞘道微流通道是宽度为0.1mm~5mm、长度为5mm~50mm、深度为5μm~200μm的微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宽微流通道由玻璃或石英或高分子聚合物加工而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宽微流通道是由步进电机控制的微量进样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是由物镜、聚光镜、双色束分离器、阻断滤波片、分光镜、带通滤光片、CCD装置、计算机组成;
其中,在微流通道检测区域上方设置物镜,用作激发光落射到微流通道检测区域的聚光器,以及用作聚集从微流通道检测区域发出的激发荧光的聚光器;
在激发光入射的光路上设置与光轴成45°的双色束分离器,将激发光反射到所述物镜中,同时允许经所述物镜聚集的激发荧光通过,以致使激发光与激发荧光分开;
在所述双色束分离器之后设置阻断滤波片,吸收透过双色束分离器的残余激发光,允许激发荧光通过至第一聚光镜;
第一分光镜将由第一聚光镜聚集的报告分子激发荧光反射到第一CCD装置,在第一分光镜与第一CCD装置之间的光路中设置第一带通滤光片;
第二分光镜将穿过第一分光镜透射的微球编码荧光反射到第二CCD装置,在第二分光镜与第二CCD装置之间的光路中设置第二带通滤光片;
第三CCD装置接收穿过第二分光镜透射的微球编码荧光,在第二分光镜与第三CCD装置之间的光路中设置第三带通滤光片;
第四CCD装置在微流通道检测区域下方获取激发光通过检测区域向前散射的光以及激发光通过微球探针间隙的直射光,在微流通道检测区域与第四CCD装置之间的光路中依次设置第二聚光镜、第三分光镜和第四带通滤光片;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CCD装置分别与计算机连通,所述计算机通过图像采集卡获取来自四台CCD装置的图像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是由若干聚光镜、双色束分离器、阻断滤波片、分光镜、带通滤光片、CMOS装置、计算机组成;
其中,在微流通道检测区域上方设置物镜,用作激发光落射到微流通道检测区域的聚光器,以及用作聚集从微流通道检测区域发出的激发荧光的聚光器;
在激发光入射的光路上设置与光轴成45°的双色束分离器,将激发光反射到所述物镜中,同时允许经所述物镜聚集的激发荧光通过,以致使激发光与激发荧光分开;
在所述双色束分离器之后设置阻断滤波片,吸收透过双色束分离器的残余激发光,允许激发荧光通过至第一聚光镜;
第一分光镜将由第一聚光镜聚集的报告分子激发荧光反射到第一CMOS装置,在第一分光镜与第一CMOS装置之间的光路中设置第一带通滤光片;
第二分光镜将穿过第一分光镜透射的微球编码荧光反射到第二CMOS装置,在第二分光镜与第二CMOS装置之间的光路中设置第二带通滤光片;
第三CMOS装置接收穿过第二分光镜透射的微球编码荧光,在第二分光镜与第三CMOS装置之间的光路中设置第三带通滤光片;
第四CMOS装置在微流通道检测区域下方获取激发光通过检测区域向前散射的光以及激发光通过微球探针间隙的直射光,在微流通道检测区域与第四CMOS装置之间的光路中依次设置第二聚光镜、第三分光镜和第四带通滤光片;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CMOS装置分别与计算机连通,所述计算机通过图像采集卡获取来自四台CMOS装置的图像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是由物镜、双色束分离器、阻断滤波片、聚光镜、滤光闸、面阵CCD探测器与计算机组成;
其中,在微流通道检测区域上方设置物镜,用作激发光落射到微流通道检测区域的聚光器,以及用作聚集从微流通道检测区域发出的激发荧光的聚光器;
在激发光入射的光路上设置与光轴成45°的双色束分离器,将激发光反射到所述物镜中,同时允许经所述物镜聚集的激发荧光通过,以致使激发光与激发荧光分开;
在所述双色束分离器之后设置阻断滤波片,吸收透过双色束分离器的残余激发光,允许激发荧光通过至聚光镜;
所述滤光闸由计算机控制其速度至少比微球流速快4倍,将由聚光镜聚集的微球编码荧光和报告分子荧光、以及激发光的散射光和直射光投射到面阵CCD探测器上;
所述面阵CCD探测器与计算机连通,所述计算机通过图像采集卡获取来自面阵CCD探测器的图像数据。
CN2009100417108A 2009-08-07 2009-08-07 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88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17108A CN101988897B (zh) 2009-08-07 2009-08-07 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17108A CN101988897B (zh) 2009-08-07 2009-08-07 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8897A true CN101988897A (zh) 2011-03-23
CN101988897B CN101988897B (zh) 2012-11-21

Family

ID=43745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4171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8897B (zh) 2009-08-07 2009-08-07 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88897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6219A (zh) * 2011-06-09 2011-10-26 广州益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染色体6q23区段多态性检测特异性引物和液相芯片
CN104668002A (zh) * 2014-05-22 2015-06-03 Imec非营利协会 紧凑流体分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6796177A (zh) * 2014-10-10 2017-05-31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液中荧光检测装置以及液中荧光的检测方法
CN107991486A (zh) * 2017-11-17 2018-05-04 深圳大学 一种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8226036A (zh) * 2017-12-06 2018-06-29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基于双光栅剪切干涉的一体化激光材料热效应测量装置
CN108344720A (zh) * 2018-01-16 2018-07-31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液相芯片解码分析系统的量化结果校正方法
WO2019010897A1 (zh) * 2017-07-14 2019-01-1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微纳米纤维素的动态表征方法
CN110618114A (zh) * 2019-08-09 2019-12-27 苏州百源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相芯片工作站
CN111060482A (zh) * 2019-12-09 2020-04-24 彩科(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球和微孔板的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1742208A (zh) * 2017-11-28 2020-10-02 阿兰蒂克微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在近场成像中对微珠进行分类
CN111795950A (zh) * 2019-04-03 2020-10-20 梅克文斯股份公司 用于生物标志物的同时、多重、超灵敏和高通量光学检测的生物传感器平台和方法
CN113376146A (zh) * 2020-02-25 2021-09-10 上海交通大学 适于生物分子多重检测的检测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137324A (zh) * 2021-11-19 2022-03-04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检测量子点电场效应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39698C (zh) * 2004-11-18 2007-09-26 上海交通大学 激光荧光关联谱单分子分析仪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6219B (zh) * 2011-06-09 2014-01-01 益善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染色体6q23区段多态性检测特异性引物和液相芯片
CN102226219A (zh) * 2011-06-09 2011-10-26 广州益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染色体6q23区段多态性检测特异性引物和液相芯片
CN104668002A (zh) * 2014-05-22 2015-06-03 Imec非营利协会 紧凑流体分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68002B (zh) * 2014-05-22 2016-03-16 Imec非营利协会 紧凑流体分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6796177B (zh) * 2014-10-10 2020-03-13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液中荧光粒子检测装置以及液中荧光粒子的检测方法
CN106796177A (zh) * 2014-10-10 2017-05-31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液中荧光检测装置以及液中荧光的检测方法
EP3206018A4 (en) * 2014-10-10 2018-03-28 Azbil Corporation Device for detection of fluorescence in liquid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fluorescence in liquid
WO2019010897A1 (zh) * 2017-07-14 2019-01-1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微纳米纤维素的动态表征方法
CN107991486A (zh) * 2017-11-17 2018-05-04 深圳大学 一种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1742208A (zh) * 2017-11-28 2020-10-02 阿兰蒂克微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在近场成像中对微珠进行分类
CN108226036A (zh) * 2017-12-06 2018-06-29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基于双光栅剪切干涉的一体化激光材料热效应测量装置
CN108344720A (zh) * 2018-01-16 2018-07-31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液相芯片解码分析系统的量化结果校正方法
CN108344720B (zh) * 2018-01-16 2020-10-30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液相芯片解码分析系统的量化结果校正方法
CN111795950A (zh) * 2019-04-03 2020-10-20 梅克文斯股份公司 用于生物标志物的同时、多重、超灵敏和高通量光学检测的生物传感器平台和方法
CN110618114A (zh) * 2019-08-09 2019-12-27 苏州百源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相芯片工作站
CN111060482A (zh) * 2019-12-09 2020-04-24 彩科(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球和微孔板的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3376146A (zh) * 2020-02-25 2021-09-10 上海交通大学 适于生物分子多重检测的检测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137324A (zh) * 2021-11-19 2022-03-04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检测量子点电场效应的方法
CN114137324B (zh) * 2021-11-19 2023-09-29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检测量子点电场效应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8897B (zh) 2012-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8897B (zh) 基于量子点的液相芯片检测仪
CN108431575B (zh) 基于双重图像的生物成像装置和技术
JP6691053B2 (ja) 無線周波数多重化を用いた並行フローサイトメーター
US9228898B2 (en) Scalable spectroscopic detection and measurement
US7943397B2 (en) Methods and algorithms for cell enumeration in low-cost cytometer
CN105051538B (zh) 用于检测生物状况的系统和方法
US20060063146A1 (en) Method for assessment of particles
CN101435764B (zh) 一种粒子分析仪及粒子分析方法
EP359813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quantifying species with nanopores, using complexes of nanoparticles with carrier particles
Bally et al. A virus biosensor with single virus-particle sensitivity based on fluorescent vesicle labels and equilibrium fluctuation analysis
WO2021216958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wo-dimension (2d)-based protein and particle detection
CN112852925A (zh) 一种同时检测多种目标物的生化分析方法
CN105388131A (zh)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荧光检测仪器及系统
Yuan et al. Microchip imaging cytometer: making healthcare available, accessible, and affordable
CN207816824U (zh) 基于上转换纳米颗粒标记和线光源激发的抗原检测装置
US2019002516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rallel processing of biological samples
CA2881316C (en) Protein specific optical detection
CN105241855B (zh) 微通道电泳定量分析装置及方法
CN212674775U (zh) 微流控芯片检测系统
JP5873183B2 (ja) 画像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Lin et al. A High-throughput, Inertial-microfluidic, Digital, Radiofrequency-encoded Array (HIDRA) Parallel Flow Cytometer
WO2004109283A1 (ja) 生化学検出装置及び検出方法
CN113552041A (zh) 一种基于单颗粒成像的外泌体亚型分析方法
JPH1183853A (ja) 大気中の浮遊微小物質の測定装置及びその測定方法
Holm Diagnoses of disease states by fluorescent measurements utilizing scanning laser beams.[laser radiation fluorescence of dyes in cel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Termination date: 201408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