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4250A - 一种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4250A
CN101984250A CN2010105768866A CN201010576886A CN101984250A CN 101984250 A CN101984250 A CN 101984250A CN 2010105768866 A CN2010105768866 A CN 2010105768866A CN 201010576886 A CN201010576886 A CN 201010576886A CN 101984250 A CN101984250 A CN 101984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
chamber
links
generate electricity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768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4250B (zh
Inventor
陈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57688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842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84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425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01960 priority patent/WO201207567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4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42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B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 F03B13/00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 F03B13/12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wave or tide energy
    • F03B13/14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wave or tide energy using wave energy
    • F03B13/141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wave or tide energy using wave energy with a static energy collector
    • F03B13/144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wave or tide energy using wave energy with a static energy collector which lifts water above sea lev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B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 F03B13/00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 F03B13/12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wave or tide energy
    • F03B13/14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wave or tide energy using wave energy
    • F03B13/22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wave or tide energy using wave energy using the flow of water resulting from wave movements to drive a motor or turbi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30Energy from the sea, e.g. using wave energy or salinity gradi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所述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中间板、内上板和第一腔室,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部分别与内上板密封相连,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部分别与中间板密封相连,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中间板和内上板围成第一侧开口,所述第一侧开口的一端朝向迎接海浪行进的方向,所述第一侧开口的另一端和第一腔室之间密封相连,所述第一侧开口和第一腔室相连通后内部设有利用侧向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本发明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充分利用海浪具有的动能、势能和侧拍力,海浪能利用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是摆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两大难题。中国也正处于供电较为紧张的时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寻求既环保又不堪忧的新型能源,是迫在眉睫,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开发利用海浪能发电是不错的选择,而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存在设计利用海浪能不充分,设备发电效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存在设计利用海浪能不充分,设备发电效率不高的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中间板、内上板和第一腔室,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部分别与内上板密封相连,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部分别与中间板密封相连,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中间板和内上板围成第一侧开口,所述第一侧开口的一端朝向迎接海浪行进的方向,所述第一侧开口的另一端和第一腔室密封相连,所述第一侧开口和第一腔室相连通后内部设有利用侧向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
所述第一腔室和内上板、左侧板、右侧板和中间板均密封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不仅充分利用了海浪所具有的上下起伏的竖向动能,更独具特色地突出利用了海浪所具有的侧向动能、势能和侧拍力,海浪能利用率特别高;中间板紧贴于海平面或略低于海平面,第一侧开口高于海平面用于有效捕捉海浪所具有的动能。同时独特的侧开口设计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和采集到海浪中水质点所具有的侧向动能和侧拍力,并利用此侧向动能和侧拍力推动水轮机运转并带动发电机发电,使侧向动能没有由于水质点的向上的竖向位移而转换为势能而损失掉;独特的侧开口设计还在于,海浪在第一侧开口内前进过程中,由于第一侧开口的横向口径是逐渐减小的,这样一个进入侧开口的海浪的浪高会自动升高,并且由于侧开口的竖向口径也是越来越小,从而使得进入的海浪得以自动封闭第一侧开口,使得第一腔室成为一个除第一通气孔以外的密闭容腔;其内也可以不安装水轮机仅靠海浪压缩空气带动汽轮机进行发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利用侧向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包括与内上板连接的第一水轮机,所述第一水轮机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连接有第一汽轮机,所述第一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与内上板连接的第一水轮机,所述第一水轮机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相连,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连接有第一汽轮机,所述第一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
进一步,所述内上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为弧形板或者平面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均垂直于海平面。
若不垂直而是向内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也可以,但聚浪的效果则不如垂直于海平面的设计;若向外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也可以,但却多占用材料造成成本提高。
进一步,所述第一侧开口的横向口径沿着海浪涌入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所述内上板正对于海浪涌入的一端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内上板远离海浪涌入的一端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这使得第一侧开口的竖向口径也是沿着海浪涌入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第一水轮机可以采取贯流式水轮机和发电机通过联动装置的分离式安排,也可以采取灯泡式水轮机将发电机设置于灯炮式水轮机体内,所述第一水轮机转轮既可以设计成定桨式,也可以设计成转桨式。
所述第一水轮机的叶轮可以采用韦尔斯叶轮,从而使得经过叶轮的水流无论是顺海浪行进方向还是逆海浪行进方向即无论水流是流入第一腔室还是流出第一腔室,水流都将带动叶轮朝同一个方向旋转,并带动发电机发电。所述第一腔室的高度和阔度的具体尺寸大小应根据装置用于当地的海浪平均浪高和浪速,以及装置设计的迎接海浪面的宽度等因素来综合决定。所述第一通气孔的高度和位置应以不溢水为原则来确定,并根据装置用于当地的海浪平均浪高和浪速,以及装置设计的迎接海浪面的宽度等因素来综合决定。
海浪侧向移动,低于侧开口高度的海浪进入第一侧开口并被导向进入第一腔室内,在此过程中水质点推动第一水轮机做功并带动发电机发电;同时该海浪在第一侧开口内的前进过程中,由于第一侧开口的口径是逐渐减小的,这样进入的海浪会自动封闭第一侧开口,使得第一腔室成为一个除第一通气孔以外的密闭容腔,向第一腔室运动的海水以及透过第一水轮机叶片部分的水质点及其具有的动能再进一步压缩第一腔室内的空气,压缩空气经第一腔室上部所设第一通气孔排出并推动第一汽轮机做功,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先由水流带动第一水轮机发电,再由压缩空气带动第一汽轮机发电的这种双重组合使得采集海浪能发电的成效很高。 
所述第一侧开口部分的独特设计还在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靠近海浪涌入的一端距离第一水轮机的叶轮的长度大于左侧板和右侧板靠近海浪涌入的一端距离中间板靠近海浪涌入的一端的长度,这使得在前一个浪涌过后下一个浪到来前的浪与浪间隙由于第一腔室内所积海水在自重作用下自动向下并向第一侧开口方向运动,并再次经过第一水轮机叶轮而后流向第一侧开口向外排水,使得进入第一腔室内的海水质点在向外做排水运动时再一次推动第一水轮机做功并带动发电机发电。
与此同时第一腔室内海水在自重作用下自动向下并向第一侧开口运动的过程中使得第一腔室成为真空负压状态,外界大气经由第一汽轮机的外面经由汽轮机叶轮,而后经由第一腔室上部的第一通气孔进入第一腔室,在此过程中外界大气推动第一汽轮机的叶轮做功并带动第一汽轮机所连动的发电机发电。所述第一汽轮机的叶轮可以均采用韦尔斯叶轮,这样可以使得经过叶轮的气流无论是流入第一腔室还是流出第一腔室,气流都将带动叶轮朝同一个方向旋转,并带动发电机发电。
进一步,所述中间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与左侧板/右侧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之间有一定的水平距离。
所述中间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与左侧板/右侧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之间有一定的水平距离,即中间板比内上板的水平投影尺寸要短。此独特设计所带来的效果是使得中间板下的海水在一个海浪涌来时更容易涌入第一侧开口和第一腔室,同时也使得第一腔室在一个海浪过后的快速排水成为可能。这是因为第一腔室内的积水可以经由比内上板水平投影短的水平距离,经由中间板这一第一侧开口的短边排入海中,排水速度快。在下一个浪到来前,第一腔室内的积水已经排空,使得下一个浪继续推动第一水轮机做功发电,并且进入第一侧开口内的海浪再一次压缩第一腔室内的空气,压缩空气再一次经由第一腔室上部所设第一通气孔排出并推动第一汽轮机做功而后带动发电机发电。如此循环往复。
进一步,所述利用侧向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包括与内上板连接的第一水轮机,所述第一水轮机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连接有第一汽轮机,所述第一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与内上板连接的第一水轮机,所述第一水轮机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相连,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连接有第一汽轮机,所述第一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所述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还包括底板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依次顺海浪行进方向前后排列,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底部分别与底板密封相连,所述中间板位于内上板和底板之间,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中间板和底板围成第二侧开口,所述第二侧开口的一端朝向迎接海浪行进的方向,所述第二侧开口的另一端和第二腔室之间密封相连,所述第二侧开口和第二腔室相连通后内部设有利用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
所述第二腔室和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中间板均密封相连。
进一步,所述利用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包括连接在第二腔室内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连接有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一端和第二水轮机相连,另一端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连接有第二汽轮机,所述第二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连接在第二腔室内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连接有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一端和第二水轮机相连,另一端和发电机相连,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连接有第二汽轮机,所述第二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
进一步,所述第二侧开口的口径沿着海浪涌入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第二水轮机可以采取贯流式水轮机和发电机通过联动装置的分离式安排,也可以采取灯泡式水轮机将发电机设置于灯炮式水轮机体内,所述第二水轮机转轮既可以设计成定桨式,也可以设计成转桨式。所述第二水轮机的叶轮可以采用韦尔斯叶轮,从而使得经过叶轮的水流无论是流入第二腔室还是流出第二腔室,水流都将带动叶轮朝同一个方向旋转,并带动发电机发电。所述第二腔室的高度和阔度的具体尺寸大小应根据装置用于当地的海浪平均浪高和浪速,以及装置设计的迎接海浪面的宽度等因素来综合决定。所述第二通气孔的高度和位置应以不溢水为原则来确定,并根据装置用于当地的海浪平均浪高和浪速,以及装置设计的迎接海浪面的宽度等因素来综合决定。
海面下的海水的水质点的运动方向和规律同海面上的海浪很相似,在一个浪到来时,低于中间板部分的海水会随之有更多的海水涌入第二侧开口并被导向进入第二腔室内,在此过程中运动的水质点推动第二水轮机做功并带动发电机发电;同时向第二腔室内运动的海水以及透过第二水轮机叶片部分的水质点及其具有的动能再进一步压缩第二腔室内的空气,压缩空气经第二腔室上部所设第二通气孔排出并推动第二汽轮机做功,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先由水流带动第二水轮机做功发电,再由压缩空气带动第二汽轮机做功发电的这种双重组合使得采集海浪能发电的成效很高。 
所述第二侧开口部分的独特设计还使得在前一个浪涌过后下一个浪到来前的浪与浪间隙由于第二腔室内所积的高于海平面的海水在自重作用下自动向下并向第二侧开口方向运动,并经第二侧开口向外排水,这使得进入第二腔室内的海水质点在向下向外做排水运动时再一次推动第二水轮机叶轮做功并带动发电机发电。
与此同时第二腔室内海水在自重作用下自动向下并向第二侧开口运动的过程中使得第二腔室成为真空负压状态,外界大气经由第二汽轮机的外面经汽轮机叶轮,而后经由第二腔室上部的第二通气孔进入第二腔室,在此过程中外界大气推动第二汽轮机的叶轮做功并带动第二汽轮机所连动的发电机发电。所述第二汽轮机的叶轮可以均采用韦尔斯叶轮,这样可以使得经过叶轮的气流无论是流入第二腔室还是流出第二腔室,气流都将带动叶轮朝同一个方向旋转,并带动发电机发电。
在下一个浪到来前,第二腔室内的高于海平面高度的积水已经排空,使得下一个浪继续推动第二水轮机做功发电,并且进入第二腔室内的海水再一次压缩第二腔室内的空气,压缩空气再一次经由第二腔室上部所设第二通气孔排出并推动第二汽轮机做功而后带动发电机发电。如此循环往复。
进一步,所述中间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和左侧板/右侧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之间的水平长度小于底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和左侧板/右侧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之间的水平长度。
所述中间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和左侧板/右侧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之间的水平长度小于底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和左侧板/右侧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之间的水平长度。此独特设计所带来的效果是使得底板下的海水在一个海浪到来时更容易涌入第二侧开口和第二腔室,同时也有利于在一个海浪过后第二腔室内高于海平面的积水的自动快速排出。这是因为第二腔室内的积水在向外排水时,可以经由第二侧开口的短边排入海中。
所述第一侧开口和第二侧开口所具有的快速排水的独特设计保证了当一个新的海浪涌来时,海浪所具有的动能没有浪费在推动容腔内高于海平面的积水的位移所带来的做功衰减和动能损耗上,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海浪动能来直接推动水轮机转子做功和发电机发电,并且随后最大限度地用来压缩容腔内空气做功并带动汽轮机运转和发电机发电,使得最终获得的发电效率非常高。
进一步,还包括顶板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依次顺海浪行进方向前后排列,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部分别与顶板相连,所述内上板位于中间板和顶板之间,所述内上板在正对于海浪涌入的一端和顶板密封相连,所述内上板正对于海浪涌入的一端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内上板远离海浪涌入的一端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一腔室贯穿顶板,所述第一侧开口和第一腔室相连通后内部设有利用侧向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所述利用侧向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包括与内上板连接的第一水轮机,所述第一水轮机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连接有第一汽轮机,所述第一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与内上板连接的第一水轮机,所述第一水轮机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相连,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连接有第一汽轮机,所述第一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所述第三腔室贯穿顶板且其顶部具有一向上的开口,其底部与底板相连并贯穿底板且其底部具有一向下的开口,所述第三腔室内连接有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上连接有第三传动装置,所述第三传动装置一端和第三水轮机相连,另一端和发电机相连。
进一步,所述顶板上除正对于海浪涌入方向的那个边以外其余边上连接有挡水板。
所述挡水板高度应足以防止所盛海水的溢出。
进一步,所述顶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到达海平面的高度大于顶板远离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到达海平面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腔室位于顶板上面的部分介于顶板上面的挡水板之间,并同挡水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所述第一腔室和挡水板之间留有空隙,这样顶板上面的海水能够顺着浪行进方向从第一腔室的前面经过第一腔室的侧面与挡水板之间所述的距离空隙流向第三容腔贯穿顶板的向上开口,并最终流进第三腔室。
所述顶板的高度和阔度的具体尺寸大小应根据装置用于当地的海浪平均浪高和浪速,以及装置被设计的迎接海浪面的宽度等因素来综合决定。
高度大于顶板的海浪部分被顶板所承载,由于顶板的设计特点是顺海浪行进方向由高到低,所以顶板上的海水由自身重力作用,在顶板上向第三腔室方向流动,最终经第三腔室贯穿顶板的开口流入第三腔室。水流进入第三腔室,从上往下流,形成从顶板到海平面距离的水头差。水头差越大所产生的水压越大,水流推动第三水轮机叶轮做功越好,发电效果越好。
所述第三水轮机可以采取贯流式水轮机和发电机通过联动装置的分离式安排,也可以采取灯泡式水轮机将发电机设置于灯炮式水轮机体内,所述第三水轮机转轮既可以设计成定桨式,也可以设计成转桨式。所述第三水轮机的叶轮可以采用韦尔斯叶轮,这样使得经过叶轮的水流即使方向相反,叶轮也会朝同一个方向旋转,并带动发电机发电。这样即使是在顶板上无海水时期,也就是说即使当海浪的高度低于顶板时,也会发生: 涌过来的海浪所带动的水流也会经第三腔室贯穿底板的下开口涌入第三腔室使得第三腔室内的水位升高,高于海平面,在水位升高的过程中,海水推动叶轮做功并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一涌浪过后,第三腔室内的水位会由于海水自重的作用随之降低,海水经第三腔室贯穿底板的下开口流入海中,在水位降低的过程中,海水再次推动叶轮朝同一个方向旋转做功并带动发电机发电。
进一步,还包括顶板、底板、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部分别与顶板密封相连,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底部分别和底板密封相连,所述中间板位于内上板和底板之间并与左侧板和右侧板密封相连,所述内上板位于顶板和中间板之间并与左侧板和右侧板密封相连,内上板在正对海浪涌入的一端与顶板密封相连,所述内上板正对于海浪涌入的一端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内上板远离海浪涌入的一端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一腔室贯穿顶板,所述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依次顺海浪行进方向前后排列;所述第一侧开口和第一腔室相连通后内部设有利用侧向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所述利用侧向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包括与内上板连接的第一水轮机,所述第一水轮机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连接有第一汽轮机,所述第一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与内上板连接的第一水轮机,所述第一水轮机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相连,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连接有第一汽轮机,所述第一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中间板和底板围成第二侧开口,所述第二侧开口的一端朝向迎接海浪行进的方向,所述第二腔室贯穿顶板,所述第二侧开口的另一端和第二腔室之间密封相连,所述第二侧开口和第二腔室相连通后内部设有利用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所述利用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包括连接在第二腔室内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连接有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一端和第二水轮机相连,另一端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连接有第二汽轮机,所述第二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连接在第二腔室内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连接有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一端和第二水轮机相连,另一端和发电机相连,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连接有第二汽轮机,所述第二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所述第三腔室贯穿顶板且其顶部具有一向上开口,其底部与底板相连并贯穿底板且其底部具有一向下开口,所述第三腔室内连接有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上连接有第三传动装置,所述第三传动装置一端和第三水轮机相连,另一端和发电机相连。
所述顶板距离中间板的高度由设计需求并参考装置所被安装应用于所在地的年平均海浪高度以及装置所被具体设计的迎接海浪的宽度而综合决定。
进一步,所述第二腔室位于顶板上面的部分介于顶板上面的挡水板之间,并同挡水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顶板上面具有第一分流结构和第二分流结构,所述第一分流结构位于第一腔室前侧并和第一腔室相连;所述第二分流结构位于第二腔室后侧并和第二腔室相连;所述第一分流结构顺着海浪前进方向前窄后宽;所述第二分流结构顺着海浪前进方向前宽后窄。
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挡水板之间留有空隙,并且前后拥有第一分流结构和第二分流结构,这样顶板上面的海水能够顺着浪行进方向从第一和第二容腔的前面经过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两侧与挡水板之间所述的空隙流向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后面,并最终流进第三腔室,带动第三水轮机做功和发电机发电。
进一步,所述中间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和左侧板/右侧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之间的水平长度大于或者等于底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和左侧板/右侧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之间的水平长度。
所述中间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和左侧板/右侧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之间的水平长度大于或者等于底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和左侧板/右侧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之间的水平长度,虽然这使得底板下的海水在一个海浪到来时不容易涌入第二侧开口和第二腔室,同时也不利于在一个海浪过后第二腔室内高于海平面的积水的自动快速排出,但还算能够使海浪通过第二侧开口涌入第二腔室从而带动第二水轮机或者第二汽轮机进行发电。
进一步,所述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腔室,所述第四腔室位于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第二、第四和第三腔室顺着海浪行进的方向前后依次排列,所述第四腔室和第三侧开口相连通并且开口朝向迎接海浪行进方向,所述第四腔室贯穿顶板;所述第四腔室的上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三通气孔,所述第三通气孔连接有第三汽轮机,所述第三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所述第四腔室内连接有第四支撑架,所述第四支撑架连接有第四传动装置,所述第四传动装置一端和第四水轮机相连,另一端和发电机相连。
所述第四水轮机可以采取贯流式水轮机和发电机通过联动装置的分离式安排,也可以采取灯泡式水轮机将发电机设置于灯炮式水轮机体内,所述第四水轮机转轮既可以设计成定桨式,也可以设计成转桨式。所述第四水轮机的叶轮可以采用韦尔斯叶轮,从而使得经过叶轮的水流无论是流入第四腔室还是流出第四腔室,水流都将带动叶轮朝同一个方向旋转,并带动发电机发电。所述第四腔室的高度和阔度的具体尺寸大小应根据装置用于当地的海浪平均浪高和浪速,以及装置设计的迎接海浪面的宽度等因素来综合决定。所述第三通气孔的高度和位置应以不溢水为原则来确定,并根据装置用于当地的海浪平均浪高和浪速,以及装置设计的迎接海浪面的宽度等因素来综合决定。
进一步,多个所述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可以相互并联起来形成一排发电结构,所述发电结构的两端各连接有浮体,或者远离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连接有浮体。
进一步,所述至少两个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可以共用一个第三腔室。
所述至少两个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之间共用的挡水板可以去掉。
所述浮体可以是空心的并可采取向浮体内注入或排出海水的方式以调节浮力大小,这使得整体装置浮于水面并使得整体装置的水平位置高度上下可调节,可升降。
进一步,还包括锚和锚链,所述锚和锚链连接在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上。
所述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安装锚链和锚可以使其固定于海中某位置,使其不侧翻并保持位置稳定。
以上所述浮体和锚及锚链使得调整所述发电装置和所述发电结构的重心位置成为可能。
进一步,所述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装置的至少一个在海水拍击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淡化海水的逆渗透膜过滤装置,所述在海水拍击的位置处包括内上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逆渗透膜处对应设有一空腔,所述空腔用于盛放经逆渗透膜过滤后的淡水,所述空腔通过管道和泵与储水罐相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利用的海浪能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海浪能采集发电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海浪能采集发电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海浪能采集发电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淡化海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由于风的作用和其它因素的综合作用,自然界的真实海浪中的水质点除具有竖向的上下波动的能量以外,更具有侧向动能,而且自然界的真实的近海海浪往往由于吸收了风的能量和其它因素比如潮汐的综合作用而使得其海浪中的水质点所具有的侧向动能往往大于其上下波动的能量。 但所有已公知利用海浪能发电的技术都忽略了采集利用海浪中的水质点所蕴藏的侧向动能来发电,因此所有已公知技术的海浪能采集利用率都不高。如何高效采集和利用海浪能来发电尤其是高效采集利用海浪中的水质点所具有的侧向动能同时也兼顾采集利用竖向动能和势能来高效发电是本发明可以解决的问题。本发明也有效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根据近海海浪中水质点的运动特性及所蕴含的动能特性和势能特性,本发明独特设计了高效综合采集海浪所蕴含的侧向位移动能、竖向位移动能和势能的高效发电装置和系统,并独特发明利用了海浪的侧拍力来进行海水淡化生产淡水的组合装置和系统。
浪在自然界普遍存在,近海海浪中质点的运动特性,较好地由艾里理论描述。自然界的海浪中质点的运动,艾里波浪理论描述的较透彻。图1为本发明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利用的海浪能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沿海浪传播的方向a,近岸处海中对象水粒子的运动是经历一个椭圆形的轨迹。从中可看出例如在椭圆形轨迹上b体现水质点具有侧向动能,椭圆形轨迹上c体现水质点具有竖向动能。
图2为本发明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为本发明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左视图。如图2-3所示,所述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中间板3、内上板17和第一腔室15,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部分别与内上板17密封相连,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底部分别与中间板3密封相连,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中间板3和内上板17围成第一侧开口,所述第一侧开口的一端正对于海浪涌入的方向,所述第一腔室15靠近第一侧开口的一侧与内上板17密封相连,远离第一侧开口的一侧和中间板3密封相连,所述第一腔室15还和左侧板、右侧板之间密封相连,使得所述第一侧开口和第一腔室之间密封相连,所述第一侧开口和第一腔室15相连通后内部设有利用侧向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所述利用侧向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包括与内上板通过第一支撑架18连接的第一水轮机19,所述第一水轮机19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和发电机20相连;或者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5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11,所述第一通气孔11连接有第一汽轮机,所述第一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与内上板17通过第一支撑架18连接的第一水轮机19,所述第一水轮机19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和发电机20相连,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5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11,所述第一通气孔11连接有第一汽轮机,所述第一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
图4为本发明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图6为本发明第一海浪能采集发电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二海浪能采集发电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第三海浪能采集发电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8所示,所述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包括左侧板2、右侧板1、顶板5、中间板3、底板4、内上板17、第一腔室15、第二腔室16和第三腔室25。所述左侧板2和右侧板1的顶部与顶板5密封相连,所述左侧板2和右侧板1的底部和底板4密封相连,所述内上板17位于顶板5和中间板3之间并与左侧板2和右侧板1密封相连,所述中间板3位于内上板17和底板4之间并与左侧板2和右侧板1密封相连。所述左侧板2、右侧板1、中间板3和内上板17围成第一侧开口13,所述第一侧开口13正对于海浪涌入的方向。所述左侧板2、右侧板1、中间板3和底板4围成第二侧开口14,所述第二侧开口14正对于海浪涌入的方向。所述顶板5距离中间板3的高度为装置所被安装应用于所在地的年平均海浪高度。所述顶板5上具有第一分流结构8和第二分流结构9,所述第一分流结构8和第一腔室15相连,所述第二分流结构9和第二腔室16相连,所述顶板5上还具有通水孔6,所述通水孔6和第三腔室25相贯通。所述内上板17位于顶板5和中间板3之间,所述内上板17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架18,所述第一支撑架18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水轮机19,所述第一水轮机19通过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有发电机20。所述第一腔室15贯穿顶板5, 所述第一腔室15靠近第一侧开口13的一侧与内上板17密封相连,远离第一侧开口13的一侧和中间板3密封相连,所述第一腔室15的上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11,所述第一通气孔11连接有第一汽轮机,所述第一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所述第二腔室16贯穿顶板5,所述第二腔室16靠近第一腔室15的一侧和中间板3密封相连,所述第二腔室16远离第一腔室15的一侧和底板4密封相连,所述第二腔室16的上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12,第二通气孔12连接有第二汽轮机,所述第二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所述第二腔室16内具有第二支撑架33,所述第二支撑架33上固定有一个第二传动装置34,所述第二传动装置34的一端和第二水轮机29相连,另一端和发电机28相连。所述第三腔室25贯穿顶板5且其顶部在顶板上向上开口成为通水口6,底部与底板4相连并贯穿底板向下开口,所述第三腔室25内具有第三支撑架35,所述第三支撑架35上固定有一个第三传动装置36,所述第三传动装置36的一端和第三水轮机22相连,另一端和发电机21相连。所述左侧板2、右侧板1、内上板17、第一支撑架、第一传动装置、第一水轮机19、发电机20、中间板3和第一腔室15构成第一海浪能采集发电部分,用于采集海浪中高度小于或者等于装置所被安装应用于所在地的年平均最大海浪高度的海水进行发电,如某地的年平均最大海浪高度为2米,则第一海浪能采集发电部分用于采集小于或者等于2米的浪高。所述左侧板2、右侧板1、中间板3、底板4、第二水轮机29、第二支撑装置33、第二传动装置34、发电机28和第二腔室16构成第二海浪能采集发电部分,用于采集海平面下的海水能量进行发电。所述左侧板2、右侧板1、顶板5、挡水板7、第三水轮机22、第三支撑装置35、第三传动装置36、发电机21和第三腔室25构成第三海浪能采集发电部分,用于采集海浪中高度大于装置所被安装应用于所在地的年平均最大海浪高度的海水进行发电,如某地的年平均最大海浪高度为2米,则第三海浪能采集发电部分用于采集大于2米的浪高中高度大于2米的海水。
所述内上板17上在迎接海水冲击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海水淡化装置30,所述第一海水淡化装置30包括位于正对海浪行进的迎接海水冲击的位置处的逆渗透膜,所述逆渗透膜处对应设有一空腔37,所述空腔用于盛放经逆渗透膜过滤后的淡水,所述空腔通过管道和泵与储水罐相连。所述第一腔室15正对海浪行进的迎接海水冲击的位置处设有第二海水淡化装置31,所述第二海水淡化装置31包括位于正对海浪行进的迎接海水冲击的位置处的逆渗透膜,所述逆渗透膜处对应设有一空腔23,所述空腔用于盛放经逆渗透膜过滤后的淡水,所述空腔通过管道和泵与储水罐相连。所述第二腔室16正对海浪行进的迎接海水冲击的位置处设有第三海水淡化装置32,所述第三海水淡化装置32包括位于正对海浪行进的迎接海水冲击的位置处的逆渗透膜,所述逆渗透膜处对应设有一空腔24,所述空腔用于盛放经逆渗透膜过滤后的淡水,所述空腔通过管道和泵与储水罐相连。
所述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腔室,所述第四腔室位于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并顺着海浪涌入的方向前后依次排列,所述第四腔室贯穿顶板,所述第四腔室和第三侧开口相连通;所述第四腔室的上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三通气孔,所述第三通气孔连接有第三汽轮机,所述第三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所述第四腔室内连接第四支撑架,所述第四支撑架连接有第四传动装置,所述第四传动装置一端和第四水轮机相连,另一端和发电机相连。
所述第一侧开口13和第二侧开口14还可以各包括至少一个金属网,以遮蔽海中的海带、海藻等杂物,保护水轮机及叶轮,并阻挡屏蔽它们进入第一腔室15和第二腔室16。同样地,也可以在顶板5上的通水孔6处设置金属网,如果还有第四腔室形成的第三侧开口,则也可以在第三侧开口处设置金属网。
所述第一腔室15和第二腔室16可以共用一个腔室的侧壁,以及第二腔室16和第三腔室25可以共用一个腔室的侧壁,若还包括位于第二腔室16和第三腔室25之间的至少一个第四腔室,则第二腔室16可以和第四腔室之间共用一个腔室的侧壁,多个第四腔室之间也可以共用一个腔室的侧壁,第四腔室和第三腔室25之间同样也可以共用一个腔室的侧壁。
所述内上板17、左侧板2和右侧板1为弧形板或者平面板,所述内上板17正对于海浪涌入的一端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内上板17远离海浪涌入的一端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一侧开口13和第二侧开口14的横向口径沿着海浪涌入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左侧板2和右侧板1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均垂直于海平面,这样左侧板2和右侧板1形成一个喇叭口的结构,使得涌入该装置后的海水进行汇集。所述中间板3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和左侧板2/右侧板1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有一定的距离,所述中间板3的长度在能装下第一支撑架18和第一水轮机19并保证过流能推动水轮机叶轮做最大效率的能量转换的前提下,越短越好,使得涌入的海浪动能损失尽可能小,并使得海平面下的海水更容易涌入第一侧开口13,同时也有利于在一个海浪涌过后第一腔室15内的海水在自重作用下的自动快速排出。所述中间板3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和左侧板2/右侧板1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之间的长度小于底板4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和左侧板2/右侧板1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之间的长度,使得底板4下的海水在一个海浪到来时更容易涌入第二侧开口14和第二腔室16,同时也有利于在一个海浪过后第二腔室16内高于海平面的积水在自重作用下的自动快速排出。这是因为第二腔室16内的积水在向外排水时,可以经由第二侧开口14的短边排入海中。所述顶板5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到海平面的高度大于顶板5远离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到海平面的高度,使得涌上顶板5上的海水在自重作用下更容易流入第三腔室25。所述顶板5上连接有挡水板7,防止涌上顶板5上的海水溢出。
图9为本发明淡化海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内上板17、第一腔室15或者第二腔室16在迎接海水冲击的方向上设置有用于淡化海水的逆渗透膜26,所述逆渗透膜26处对应有一空腔27,所述空腔27用于盛放经逆渗透膜淡化后的淡水。所述空腔27通过管道和泵与储水罐相连。
本发明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通过浮体浮于海平面上并保持合适的重心位置,并通过锚和锚链的固定使其不侧翻并保持位置稳定,其中,高度大于装置所被安装应用于所在地的年平均最大海浪高度的海水被顶板所承接并通过顶板流入第三腔室,从上往下流,形成最大平均浪高的水头差,水头差越大所产生的水压越大,从而往下作用于第三水轮机做功越好,发电效果越好;高度小于或者等于装置所被安装应用于所在地的年平均最大海浪高度的海水通过中间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内上板围成的第一侧开口涌入到第一腔室中,在此过程中冲击第一水轮机做功从而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海水涌入第一侧开口并封闭第一侧开口后,压缩空气,压缩后空气通过第一通气孔,从而带动第一汽轮机做功和发电机发电;海平面下的海水通过中间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围成的第二侧开口涌入到第二腔室中,冲击第二水轮机做功从而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海水涌入第二腔室后,压缩空气,压缩后空气通过第二通气孔,从而带动第二汽轮机做功和发电机发电。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高度和腔径的大小应取决于当地的海浪平均浪高和浪速,以及装置被设计应用的迎接海浪面的宽度等综合决定。所发电能经电缆输送上岸。
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四腔室和第三腔室的前后联排排列除了可以复合多重采集海浪和海平面以下部分海水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还可以增加整体结构在水中的稳定性和抗风浪的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中间板、内上板和第一腔室,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部分别与内上板密封相连,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部分别与中间板密封相连,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中间板和内上板围成第一侧开口,所述第一侧开口的一端朝向迎接海浪行进的方向,所述第一侧开口的另一端和第一腔室之间密封相连,所述第一侧开口和第一腔室相连通后内部设有利用侧向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侧向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包括与内上板连接的第一水轮机,所述第一水轮机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连接有第一汽轮机,所述第一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与内上板连接的第一水轮机,所述第一水轮机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相连,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连接有第一汽轮机,所述第一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侧向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包括与内上板连接的第一水轮机,所述第一水轮机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连接有第一汽轮机,所述第一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与内上板连接的第一水轮机,所述第一水轮机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相连,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连接有第一汽轮机,所述第一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所述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还包括底板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依次顺海浪行进方向前后排列,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底部分别与底板密封相连,所述中间板位于内上板和底板之间,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中间板和底板围成第二侧开口,所述第二侧开口的一端朝向迎接海浪行进的方向,所述第二侧开口的另一端和第二腔室之间密封相连,所述第二侧开口和第二腔室相连通后内部设有利用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包括连接在第二腔室内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连接有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一端和第二水轮机相连,另一端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连接有第二汽轮机,所述第二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连接在第二腔室内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连接有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一端和第二水轮机相连,另一端和发电机相连,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连接有第二汽轮机,所述第二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板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依次顺海浪行进方向前后排列,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部分别与所述顶板相连,所述内上板位于中间板和顶板之间,所述内上板在正对于海浪涌入的一端和顶板密封相连,所述第一腔室贯穿顶板,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依次顺海浪行进方向前后排列,所述第一侧开口和第一腔室相连通后内部设有利用侧向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所述利用侧向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包括与内上板连接的第一水轮机,所述第一水轮机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连接有第一汽轮机,所述第一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与内上板连接的第一水轮机,所述第一水轮机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相连,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连接有第一汽轮机,所述第一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所述第三腔室贯穿顶板且其顶部具有一向上的开口,其底部与底板相连并贯穿底板且其底部具有一向下的开口,所述第三腔室内连接有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上连接有第三传动装置,所述第三传动装置一端和第三水轮机相连,另一端和发电机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板、底板、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部分别与顶板密封相连,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底部分别和底板密封相连,所述中间板位于内上板和底板之间并与左侧板和右侧板密封相连,所述内上板位于顶板和中间板之间并与左侧板和右侧板密封相连,所述内上板在正对海浪涌入的一端与顶板密封相连;所述第一腔室贯穿顶板,所述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依次顺海浪行进方向前后排列;所述第一侧开口和第一腔室相连通后内部设有利用侧向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所述利用侧向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包括与内上板连接的第一水轮机,所述第一水轮机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连接有第一汽轮机,所述第一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与内上板连接的第一水轮机,所述第一水轮机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相连,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连接有第一汽轮机,所述第一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中间板和底板围成第二侧开口,所述第二侧开口的一端朝向迎接海浪行进的方向,所述第二腔室贯穿顶板,所述第二侧开口的另一端和第二腔室之间密封相连,所述第二侧开口和第二腔室相连通后内部设有利用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所述利用海浪能进行发电的结构包括连接在第二腔室内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连接有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一端和第二水轮机相连,另一端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连接有第二汽轮机,所述第二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或者包括连接在第二腔室内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连接有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一端和第二水轮机相连,另一端和发电机相连,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连接有第二汽轮机,所述第二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所述第三腔室贯穿顶板且其顶部具有一向上开口,其底部与底板相连并贯穿底板且其底部具有一向下开口,所述第三腔室内连接有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上连接有第三传动装置,所述第三传动装置一端和第三水轮机相连,另一端和发电机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上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为弧形板或者平面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均垂直于海平面;所述内上板正对于海浪涌入的一端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内上板远离海浪涌入的一端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开口的口径沿着海浪涌入的方向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3、4或6所述的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开口的口径沿着海浪涌入的方向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与左侧板/右侧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之间有一定的水平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靠近海浪涌入的一端距离第一水轮机的叶轮的长度大于左侧板和右侧板靠近海浪涌入的一端距离中间板靠近海浪涌入的一端的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3、4或6所述的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和左侧板/右侧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之间的水平长度小于底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和左侧板/右侧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之间的水平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3、4或6所述的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和左侧板/右侧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之间的水平长度大于或者等于底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和左侧板/右侧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之间的水平长度。
14.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除正对于海浪涌入方向的那个边以外其余边上连接有挡水板。
15.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靠近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到达海平面的高度大于顶板远离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到达海平面的高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位于顶板上面的部分介于顶板上面的挡水板之间,并同挡水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位于顶板上面的部分介于顶板上面的挡水板之间,并同挡水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面具有第一分流结构和第二分流结构,所述第一分流结构位于第一腔室前侧并和第一腔室相连;所述第二分流结构位于第二腔室后侧并和第二腔室相连;所述第一分流结构顺着海浪前进方向前窄后宽;所述第二分流结构顺着海浪前进方向前宽后窄。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腔室,所述第四腔室位于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并顺着海浪行进的方向前后依次排列,所述第四腔室和第三侧开口相连通并且开口朝向迎接海浪行进方向,所述第四腔室贯穿顶板;所述第四腔室的上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三通气孔,所述第三通气孔连接有第三汽轮机,所述第三汽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所述第四腔室内连接有第四支撑架,所述第四支撑架连接有第四传动装置,所述第四传动装置一端和第四水轮机相连,另一端和发电机相连。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相互并联起来形成一排发电结构,所述发电结构的两端各连接有浮体,或者远离海浪涌入方向的一端连接有浮体。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共用一个第三腔室。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和锚链,所述锚和锚链连接在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上。
23.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6任一所述的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装置的至少一个在海水拍击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淡化海水的逆渗透膜过滤装置,所述在海水拍击的位置处包括内上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逆渗透膜处对应设有一空腔,所述空腔用于盛放经逆渗透膜过滤后的淡水,所述空腔通过管道和泵与储水罐相连。
CN201010576886.6A 2010-12-07 2010-12-07 一种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42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76886.6A CN101984250B (zh) 2010-12-07 2010-12-07 一种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
PCT/CN2011/001960 WO2012075674A1 (zh) 2010-12-07 2011-11-25 一种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76886.6A CN101984250B (zh) 2010-12-07 2010-12-07 一种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4250A true CN101984250A (zh) 2011-03-09
CN101984250B CN101984250B (zh) 2014-07-16

Family

ID=43641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7688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4250B (zh) 2010-12-07 2010-12-07 一种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84250B (zh)
WO (1) WO2012075674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8641A (zh) * 2011-04-22 2011-08-31 绍兴文理学院 海洋波能水轮机式发动机
WO2012075674A1 (zh) * 2010-12-07 2012-06-14 Chen He 一种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
CN102705143A (zh) * 2012-06-06 2012-10-03 浪能电力科研有限公司 用于集浪发电系统的浮板装置
CN106762356A (zh) * 2017-03-07 2017-05-31 深圳市中科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可靠且性能优良的智能型贯流式水轮机
CN109667701A (zh) * 2019-01-25 2019-04-23 湖北和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海洋、风能、水能无干扰蓄能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79950A (en) * 1971-06-01 1975-04-29 Kiichi Yamada Special power generating unit using compressed air produced by ocean wave together with super-heated steam
CN2213869Y (zh) * 1994-09-30 1995-11-29 宫亚立 漂浮式发电站
CN2310168Y (zh) * 1996-12-17 1999-03-10 马勤 一种微型水利发电机
CN201068839Y (zh) * 2007-06-10 2008-06-04 杜章伟 无落差半潜水力发电船
CN101196157A (zh) * 2007-12-24 2008-06-11 常州市绿空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利用波浪能发电的方法
US20090096214A1 (en) * 2007-08-27 2009-04-16 Donald Sternitzke Flow power converter apparatus employing a flow-controlled duct to capture flow energy
CN201874737U (zh) * 2010-12-07 2011-06-22 陈鹤 一种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58403B2 (ja) * 2005-03-15 2012-06-20 財団法人災害科学研究所 波力発電方法
CN101372937B (zh) * 2007-08-21 2010-06-09 林作东 利用海浪的发电装置
CN101832217A (zh) * 2009-03-13 2010-09-15 戴春毅 波浪能收集装置
CN201443460U (zh) * 2009-04-03 2010-04-28 郭强 波浪能、风能、太阳能集成发电系统
CN101984250B (zh) * 2010-12-07 2014-07-16 陈鹤 一种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79950A (en) * 1971-06-01 1975-04-29 Kiichi Yamada Special power generating unit using compressed air produced by ocean wave together with super-heated steam
CN2213869Y (zh) * 1994-09-30 1995-11-29 宫亚立 漂浮式发电站
CN2310168Y (zh) * 1996-12-17 1999-03-10 马勤 一种微型水利发电机
CN201068839Y (zh) * 2007-06-10 2008-06-04 杜章伟 无落差半潜水力发电船
US20090096214A1 (en) * 2007-08-27 2009-04-16 Donald Sternitzke Flow power converter apparatus employing a flow-controlled duct to capture flow energy
CN101196157A (zh) * 2007-12-24 2008-06-11 常州市绿空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利用波浪能发电的方法
CN201874737U (zh) * 2010-12-07 2011-06-22 陈鹤 一种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75674A1 (zh) * 2010-12-07 2012-06-14 Chen He 一种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
CN102168641A (zh) * 2011-04-22 2011-08-31 绍兴文理学院 海洋波能水轮机式发动机
CN102705143A (zh) * 2012-06-06 2012-10-03 浪能电力科研有限公司 用于集浪发电系统的浮板装置
CN106762356A (zh) * 2017-03-07 2017-05-31 深圳市中科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可靠且性能优良的智能型贯流式水轮机
CN106762356B (zh) * 2017-03-07 2020-06-05 杨滋垚 一种安全可靠且性能优良的智能型贯流式水轮机
CN109667701A (zh) * 2019-01-25 2019-04-23 湖北和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海洋、风能、水能无干扰蓄能装置
CN109667701B (zh) * 2019-01-25 2020-07-07 湖北和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海洋、风能、水能无干扰蓄能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4250B (zh) 2014-07-16
WO2012075674A1 (zh) 201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4243B (zh) 波浪能汲水装置
CN103573541B (zh) 可发电的海洋平台
CN104960636A (zh) 一种能集聚的多功能组合式海洋发电平台及集聚群
US11566610B2 (en) Wave-powered generator
CN103895823A (zh) 潜浮聚能导向式波浪能发电平台
CN204802038U (zh) 一种能集聚的多功能组合式海洋发电平台及集聚群
US20130089410A1 (en) Hydro-electric tube generation
CN101984250B (zh) 一种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
CN108603481B (zh) 宽波浪谱波能回收装置
US10883470B2 (en) Wave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CN203756425U (zh) 一种潜浮式海上波浪能发电装置
US20100059999A1 (en) Sea Floor Pump Tailrace Hydraulic Generation System
CN108552097A (zh) 一种便于移动托运的带有波浪能发电的抗浪封闭式深海网箱
CN102828892A (zh) 聚能型浪涌水流发电装置
CN203362386U (zh) 一种可发电的浮式防护堤装置
CN105711764B (zh) 一种平台
CN108179726B (zh) 一种具有发电功能可升降式防波堤
CN207566944U (zh) 一种适用于南海的兼具养殖和海水淡化功能的装置
CN201874737U (zh) 一种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
CN203463220U (zh) 越浪式波能发电装置
CN206144702U (zh) 一种利用波浪能的漂浮摆式海洋人工下降流装置
KR20100114875A (ko) 조류, 해류 및 파력을 이용한 해수압축기
CN101970856B (zh) 将波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
CN107120224A (zh) 高效聚能多联体多通道海浪、潮汐、洋流、风力发电系统
JP2011196361A (ja) 水上発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41012 No. 147, Diecai,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District, Guilin, Zhongshan North Road

Patentee after: Chen He

Address before: 100025 No. 302, building 2, room 1, No. 1, eight North Li village,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Chen He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25 No. 302, building 2, room 1, No. 1, eight North Li village,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Chen He

Address before: 541012 No. 147, Diecai,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District, Guilin, Zhongshan North Road

Patentee before: Chen He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25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Wanhong No. 9 West Hospital (the Milky Way Bay) No. 6 Building 2 room 103

Patentee after: Chen He

Address before: 100025 No. 302, building 2, room 1, No. 1, eight North Li village,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Chen H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Termination date: 201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