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7253B - 一种全键盘手机及其键盘的布局和连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键盘手机及其键盘的布局和连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7253B
CN101977253B CN201010518601.3A CN201010518601A CN101977253B CN 101977253 B CN101977253 B CN 101977253B CN 201010518601 A CN201010518601 A CN 201010518601A CN 101977253 B CN101977253 B CN 1019772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subregion
line
corresponding relation
position correspo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186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77253A (zh
Inventor
白剑
顾建良
李坚
汤宇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1860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772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77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725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6839 priority patent/WO201205187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77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72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62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ed keyboar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键盘手机及其键盘的布局和连线方法,根据位置相近原则对全键盘上的按键进行分区,使分区后的按键之间形成位置对应关系;同一分区内的按键分配在矩阵式原理图的同一条行线上,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按键分配在矩阵式原理图的同一条列线上;同一分区内的按键之间的连线布设在电路板的第一层,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按键之间的连线布设在电路板的第二层。由于采用了对相近位置的按键进行分区并在分区之间形成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手段,在行线上分配了同一分区内的按键,在列线上分配了对应位置关系的按键,从而在两层电路板层内实现了行线上和列线上所有按键之间的走线,节省了更多的电路板空间和层数,提高了手机的EMC、EMI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全键盘手机及其键盘的布局和连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全键盘的移动通讯终端领域,更具体的说,改进涉及的是一种全键盘手机及其键盘的布局和连线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的移动终端有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智能机中,很大一部分是全键盘手机,为的是给用户带来最佳的输入体验,同时智能移动终端也在向多功能、小型化方向发展,换言之,要在尽可能狭小的空间里面整合很多功能,例如大屏幕、WIFI、Bluetooth、GPS等功能。势必要求手机设计人员在有限的电路板上面设计完成越来越密集的布局和连线,而这些连线既需要完成功能,也必须能够满足EMC、EMI性能要求,可见,全键盘手机中键盘的设计将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但是,现有的全键盘手机半数以上都有39个键甚至更多的按键,以目前的键盘布局原理图方案,难以在两层电路板层内实现所有的按键走线。如果能够在最小的范围,利用最少的电路板层完成键盘走线,就能把更多的电路板空间和层数让给射频、WIFI、LCD、BT等模块,智能移动终端的整体性能必然能够获得很大的提升。
因此,现有技术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键盘手机及其键盘的布局和连线方法,可在两层电路板层内实现所有的按键走线,以节省更多的电路板空间和层数和提高手机的EMC、EMI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键盘手机,包括一具有全键盘功能的电路板,其中:电路板上位置相近的按键分区设置,分区之间按键形成位置对应关系;同一分区内的按键位于矩阵式原理图的同一条行线上,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按键位于矩阵式原理图的同一条列线上;电路板的第一层布设同一分区内的按键之间的连线,且同一分区内的按键之间的连线相互连接;电路板的第二层布设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按键之间的连线,且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按键之间的连线相互连接;具有至少两个以上整体形状相同的分区;至少两个以上的分区具有数量相同的按键;至少两个以上的分区成列设置;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按键成行设置。
所述的全键盘手机,其中:在电路板上的按键处设置有锅仔片。
所述的全键盘手机,其中:锅仔片包括外圈和内圈;外圈电连接在行线上,内圈电连接在列线上。
一种手机全键盘的布局和布线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位置相近原则对全键盘上的按键进行分区,使分区后的按键之间形成位置对应关系;
同一分区内的按键分配在矩阵式原理图的同一条行线上,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按键分配在矩阵式原理图的同一条列线上;
同一分区内的按键之间的连线相互连接且布设在电路板的第一层,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按键之间的连线相互连接且布设在电路板的第二层。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全键盘手机及其键盘的布局和连线方法,由于采用了对相近位置的按键进行分区并在分区之间形成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技术手段,在KROW行线上分配了同一分区内的按键,在KCOL列线上分配了对应位置关系的按键,从而在两层电路板层内实现了KROW行线上和KCOL列线上所有按键之间的走线,节省了更多的电路板空间和层数,提高了手机的EMC、EMI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某款全键盘手机的键盘布局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中某款全键盘手机上的按键分区图;
图3是本发明中某款全键盘手机按键的第一层走线图;
图4是本发明中某款全键盘手机按键的第二层走线图;
图5是本发明中某款全键盘手机按键所用的锅仔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全键盘手机,包括一具有全键盘功能的电路板,其具体实施方式之一,电路板上位置相近的按键分区设置,分区之间按键形成位置对应关系;同一分区内的按键位于矩阵式原理图的同一条KROW行线上,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按键位于矩阵式原理图的同一条KCOL列线上;电路板的第一层布设同一分区内的按键之间的连线,电路板的第二层布设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按键之间的连线。
基于全键盘手机,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手机全键盘的布局和布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位置相近原则对全键盘上的按键进行分区,使分区后的按键之间形成位置对应关系;
同一分区内的按键分配在矩阵式原理图的同一条KROW行线上,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按键分配在矩阵式原理图的同一条KCOL列线上;
同一分区内的按键之间的连线布设在电路板的第一层,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按键之间的连线布设在电路板的第二层。
具体的,以某款智能手机上39键具有全键盘功能的电路板100为例,如附图2所示,首先,可根据这39个按键的方位和摆放先分成以下6个分区:
第0分区:依次包括按键S1132、S1124、S1133、S1126、S1135、S1128和S1120;
第1分区:依次包括按键S1139、S1117、S1104、S1118、S1106、S1121和S1113;
第2分区:依次包括按键S1137、S1130、S1111、S1107、S1114、S1129和S1136;
第3分区:依次包括按键S1101、S1108、S1105、S1134、S1102、S1116和S1131;
第4分区:依次包括按键S1122、S1119、S1112、S1127、S1109、S1123和S1138;
剩下的4个按键S1103、S1110、S1115和S1100为第5分区。
其中,6个分区中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按键共有7组,分别如下:
第0组:第0分区的S1132、第1分区的S1139、第2分区的S1137、第3分区的S1101、第4分区的S1122和第5分区的S1103;
第1组:第0分区的S1124、第1分区的S1117、第2分区的S1130、第3分区的S1108、第4分区的S1119和第5分区的S1110;
第2组:第0分区的S1133、第1分区的S1104、第2分区的S1111、第3分区的S1105、第4分区的S1112和第5分区的S1115;
第3组:第0分区的S1126、第1分区的S1118、第2分区的S1107、第3分区的S1134、第4分区的S1127;
第4组:第0分区的S1135、第1分区的S1114、第2分区的S1107、第3分区的S1102、第4分区的S1109;
第5组:第0分区的S1128、第1分区的S1121、第2分区的S1129、第3分区的S1116、第4分区的S1123;
第6组:第0分区的S1120、第1分区的S1113、第2分区的S1136、第3分区的S1131、第4分区的S1138。
如附图1所示,矩阵式原理图的同一条KROW行线上和同一条KCOL列线上的按键可布局如下:
KROW0线上的按键设置为第0分区的按键,KROW1线上的按键设置为第1分区的按键,KROW2线上的按键设置为第2分区的按键,KROW3线上的按键设置为第3分区的按键,KROW4线上的按键设置为第4分区的按键,KROW5线上的按键设置为第5分区的按键;
KCOL0线上的按键设置为第0组的按键,KCOL1线上的按键设置为第1组的按键,KCOL2线上的按键设置为第2组的按键,KCOL3线上的按键设置为第3组的按键,KCOL4线上的按键设置为第4组的按键,KCOL5线上的按键设置为第5组的按键,KCOL6线上的按键设置为第6组的按键。
由此,如附图3所示,可在电路板100的第一层布设同一分区内的按键之间的连线Layer1,即同一分区内的按键之间的连线相互连接;具体将附图1中位于KROW行线上的按键以行为单位相互连接的走线布设在电路板100的第一层。
如附图4所示,可在电路板100的第二层布设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按键之间的连线Layer2,即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按键之间的连线相互连接;具体可将附图1中位于KCOL列线上的按键以列为单位相互连接的走线布设在电路板100的第二层。
在本发明全键盘手机及其键盘的布局和连线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如附图2所示,虚线代表各个分区的框线,较好的是,整体形状大致相同的分区至少有两个以上,从而可简化走线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除第5分区外,整体形状大致相同的分区有4个。进一步地,至少两个以上的分区具有数量相同的按键,从而可使布线更加规则,在本实施例中,除第5分区外,具有数量相同按键的分区也有4个。
如附图3所示,较宽的实线代表KROW行线上的按键之间的走线,优选地,至少两个以上的分区成列设置,由此可使第一层电路板层的走线Layer1更加规则,在本实施例中,除第5分区外,成列设置的分区有4个。
如附图4所示,较宽的实线代表KCOL列线上的按键之间的走线,优选地,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按键成行设置,由此可简化第二层电路板层的走线Layer2,在本实施例中,除第5分区外,第0至4分区的按键均已按其位置对应关系成行设置。
进一步地,在电路板100上的按键处还设置有锅仔片,所谓的锅仔片,也称锅仔片按键(Metal dome array),它是一块包含金属弹片(锅仔片)的PET薄片,用在PCB或FPC等线路板上作为开关使用,在使用者与仪器之间起到一个重要的触感型开关的作用。与传统的硅胶按键相比,锅仔片按键的导电膜具有更好的手感、更长的寿命。锅仔片按键上的金属弹片位于PCB板上的导电部位,当受到按压时,金属弹片的中心点下凹,接触到PCB上的线路,从而形成回路,使电流通过,当没有按压时,金属弹片因弹性恢复至中心点微鼓状态,离开PCB板上的电路,从而断开回路,电流无法通过。
较好的是,如附图5所示,锅仔片包括外圈210和内圈220;外圈210电连接在KROW行线上,内圈220电连接在KCOL列线上。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足以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例如全键盘按键的数量变化等,而所有这些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后的技术方案,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全键盘手机,包括一具有全键盘功能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电路板上位置相近的按键分区设置,分区之间按键形成位置对应关系;同一分区内的按键位于矩阵式原理图的同一条行线上,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按键位于矩阵式原理图的同一条列线上;电路板的第一层布设同一分区内的按键之间的连线,且同一分区内的按键之间的连线相互连接;电路板的第二层布设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按键之间的连线,且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按键之间的连线相互连接;具有至少两个以上整体形状相同的分区;至少两个以上的分区具有数量相同的按键;至少两个以上的分区成列设置;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按键成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键盘手机,其特征在于:在电路板上的按键处设置有锅仔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键盘手机,其特征在于:锅仔片包括外圈和内圈;外圈电连接在行线上,内圈电连接在列线上。
4.一种手机全键盘的布局和布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位置相近原则对全键盘上的按键进行分区,使分区后的按键之间形成位置对应关系;
同一分区内的按键分配在矩阵式原理图的同一条行线上,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按键分配在矩阵式原理图的同一条列线上;
同一分区内的按键之间的连线相互连接且布设在电路板的第一层,具有位置对应关系的按键之间的连线相互连接且布设在电路板的第二层。
CN201010518601.3A 2010-10-19 2010-10-19 一种全键盘手机及其键盘的布局和连线方法 Active CN1019772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18601.3A CN101977253B (zh) 2010-10-19 2010-10-19 一种全键盘手机及其键盘的布局和连线方法
PCT/CN2011/076839 WO2012051871A1 (zh) 2010-10-19 2011-07-05 具有全键盘功能的电路板、全键盘手机及其键盘的布局和连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18601.3A CN101977253B (zh) 2010-10-19 2010-10-19 一种全键盘手机及其键盘的布局和连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7253A CN101977253A (zh) 2011-02-16
CN101977253B true CN101977253B (zh) 2014-01-22

Family

ID=43577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18601.3A Active CN101977253B (zh) 2010-10-19 2010-10-19 一种全键盘手机及其键盘的布局和连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77253B (zh)
WO (1) WO20120518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7253B (zh) * 2010-10-19 2014-01-2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全键盘手机及其键盘的布局和连线方法
CN105929971A (zh) * 2016-05-10 2016-09-0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识别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59676A1 (en) * 2001-02-06 2003-11-05 NEC Corporation Portable telephone
CN2919362Y (zh) * 2005-12-01 2007-07-04 华中科技大学 嵌入式鼠标键盘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88982Y1 (ko) * 1999-12-10 2000-07-15 김영애 회로기판
CN100392566C (zh) * 2003-10-23 2008-06-04 蒋弘山 小键盘按键扩充方法
CN101645947A (zh) * 2009-05-15 2010-02-10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全键盘的实现方法
CN101977253B (zh) * 2010-10-19 2014-01-2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全键盘手机及其键盘的布局和连线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59676A1 (en) * 2001-02-06 2003-11-05 NEC Corporation Portable telephone
CN2919362Y (zh) * 2005-12-01 2007-07-04 华中科技大学 嵌入式鼠标键盘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松等.键盘电路的PCB设计.《Protel 2004电路设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3-114. *
程路等.多层PCB设计基础.《Protel 99SE多层电路板设计与制作》.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69-7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7253A (zh) 2011-02-16
WO2012051871A1 (zh) 2012-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538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9663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425318B (zh) 触摸面板及具有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
CN103246422B (zh) 一种触摸屏设备及其触摸屏体
CN104850289B (zh) 无线控制系统、触控感应电极整合模块、触控感应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WO2017069114A1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デバイス
EP2175367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ating idle screen of portable terminal
CN102272700A (zh) 使用不同触摸区域控制电子装置的特定操作的设备和方法
CN104571770B (zh) 内嵌式触摸屏、触控检测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5760033A (zh) 一种触控屏以及触控显示电子设备
CN103376940A (zh) 触控装置
EP2530567B1 (en) Electromagnetic resonance sensing apparatus using small number of channels
KR101628090B1 (ko) 집중 조작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5453009A (zh) 位置检测构件
CN203812224U (zh) 一种触摸屏设备及其单层互电容触摸屏体和电子装置
CN101977253B (zh) 一种全键盘手机及其键盘的布局和连线方法
CN107124191A (zh) 一种天线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4951128A (zh) 具有用于感测图案的交叉结构的触摸面板
KR100661584B1 (ko) 네비게이션키 기능이 구비된 이동통신단말기 및 그제어방법
CN104412202B (zh) 控制单元、输入装置和用于信息和通信系统的方法
CN113157150B (zh) 一种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6020696A (zh) 一种状态栏位置切换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US9201550B2 (en) Mutual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touch control system
CN103326703A (zh) 按键模块及具有该按键模块的触摸电子设备
CN206628591U (zh) 一种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