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2601A - 一种消除工业大气污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除工业大气污染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72601A CN101972601A CN2010105157082A CN201010515708A CN101972601A CN 101972601 A CN101972601 A CN 101972601A CN 2010105157082 A CN2010105157082 A CN 2010105157082A CN 201010515708 A CN201010515708 A CN 201010515708A CN 101972601 A CN101972601 A CN 1019726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nt
- chinese
- tree
- enterprise
- dir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工业大气污染的方法,针对大型污染企业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进行有效的降低,通过确定企业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搭配种植具有吸收相应污染物能力的植物,利用所种植的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和清除,实现了对污染企业周边大气环境的改善,保障了企业员工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植物消除工业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文献CN 1127889C、CN1773019A、CN 1040480A等公开了多种利用植物改善环境质量的方法,既包括对交通设施周边的净化、降噪,也包括对人居空间的空气质量的改善。但尚未见到针对向大气排污的企业周边环境的净化方法。
目前,许多企业向大气排污致使周边环境和企业自身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侵害。虽然根据现阶段国家规定的排污标准衡量,这些企业的排污情况能够达标,但是由于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加之长期排放导致的污染物的积累,这类排污企业周边的环境往往得不到有效改善,空气质量等级仍然达不到应有的标准,仍然会严重影响企业员工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以火力发电厂为例,国家规定企业排放SO2的标准为400mg/m3以下,火电厂燃烧后的烟气会经过脱硫除尘处理,处理达标后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但由于SO2是烟气中较重的一种有害气体,在无风的或少风的气候下非常容易沉降一部分到电厂周围。假设企业按排放国标的最高限排放SO2,其中的1~5%沉降下来,那么空气中SO2的浓度值就是4~20mg/m3,而国家环境标准规定空气质量三级的标准为SO20.5mg/m3,显然这种“达标排放”后的空气污染还是严重超标的。此外,化工厂、化肥厂、冶炼厂、水泥厂等等企业也会有各种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如NOx、氨气、氯气、氯化氢、氟、氟化氢、铅蒸汽、粉尘等等。这些污染物都会严重威胁本企业的员工和周边居民的生活健康和生命安全。
基于上述背景,有必要提出一种利用植物对所述的污染企业周边的空气进行清洁净化的方法,有效地降低向大气排污的企业周边的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工业大气污染的方法,在绿化、美化环境的同时,更能有效降低排污企业周边的大气污染程度,提高环境质量。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消除工业大气污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降污指标
1.1)调查企业污染情况,确定主要污染物种类;
1.2)针对步骤1.1)确定的污染物选择相应的标准检测方法,检测排污企业周边空气中的相应污染物的浓度最大值A,单位取mg/m3;
1.3)根据步骤1.2)测定的污染物浓度最大值A计算出各种污染物的总量B,计算方法如下:
污染物的总量B=A×[(企业外围长×1.2)米×(企业外围宽×1.2)米×高度H]×天数D;
其中,高度H是指空间高度,因为现有最高的树木就约50米高,所以此处高度H取10~50米;天数D根据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取值不同,企业处于北方时D取200,企业处于南方时D取280天;
2)选择、搭配降污植物品种
目前,大气中含有的工业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氯气、氟、汞、铅、粉尘等等。根据现有技术中记载的各种植物对空气中污染物的吸收性能,选择适合的降污植物品种。具体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选择:
北方地区的降污植物可以选自以下植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垂柳、刺槐、石榴、山楂、加拿大白杨、槐树、稠李、紫穗槐、木槿、丁香花、卫矛、悬铃木、石楠、松叶牡丹、白榆、海棠、皂荚、楝树、三角枫、紫椴、梧桐、白蜡树、君迁子、柿树、楸树、大叶黄杨、华北卫矛、毛泡桐、银杏、板栗、麻栎、紫薇、紫藤、爬山虎、蔓胡颓子或白桦。
南方地区的降污植物可以选自以下植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柳杉、樟叶槭、柑橘、蝴蝶果、油茶、紫薇、杧果、高山榕、橡皮树、蓝桉、棕榈、女贞、桂花、广玉兰、蚊母树、栀子、雪松、枸橘、红果仔、海桐、无花果、石栎、青冈栎、朴树、红皮云杉、苦槠、榕树、香橼、凤尾兰、蜈蚣草、玉兰、樱花、梓树、金橘、瓜子黄杨、山茶、厚皮香、珊瑚树、香龙血树、水杉、丝棉木、柽柳、龙柏、构树、乌桕树、玫瑰或扁桃。
北方地区优选以下植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垂柳、石榴、刺槐、毛泡桐、加拿大白杨、石楠、柿树、槐树、木槿、卫矛、紫穗槐、紫薇、山楂、紫藤、爬山虎或蔓胡颓子。
南方地区优选以下植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柳杉、樟叶槭、柑橘、蝴蝶果、紫薇、杧果、高山榕、橡皮树、蓝桉、棕榈、桂花、女贞、广玉兰、栀子、红果仔、雪松、香橼、厚皮香或丝棉木。
上述植物中,能够有效吸收二氧化硫的植物包括:垂柳、刺槐、石榴、山楂、加拿大白杨、槐树、稠李、紫穗槐、木槿、丁香花、卫矛、悬铃木、石楠、柿树、楸树、毛泡桐、麻栎等;
能够有效吸收氯气的植物包括:加拿大白杨、丁香花、卫矛、悬铃木、石楠、松叶牡丹、紫椴、君迁子、银杏、白桦等;
能够有效吸收氟的植物包括:石榴、加拿大白杨、悬铃木、石楠、海棠、梧桐、毛泡桐、板栗等;
能够有效吸收铅的植物包括:石榴、白榆、皂荚、华北卫矛等;
能够有效吸收汞的植物包括:加拿大白杨、白蜡树等;
能够有效吸收粉尘的植物包括:石榴、木槿、悬铃木、白榆、楝树、三角枫、楸树、大叶黄杨、毛泡桐等;
另外,蜈蚣草能够有效清除砷污染;香龙血树可以有效分解三氯乙烯。
根据污染物种类选择植物种类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应当注意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特性,避免植物之间互相影响;
其次,应当保证所有种类的植物都能够抵抗任意一种污染物的毒害而生存。
3)确定植物种植位置、面积和数量
3.1)选择种植位置:在除建筑物、道路和大型露天设备之外的其他厂区空间内种植;
3.2)测算植物吸污指数C:
通过测量得到密闭空间内单棵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吸收各种污染物的量,然后再估算出该种植物的吸污指数C;所述的吸污指数C是单株植物的吸污能力或每公顷植物每年的吸污量;
3.3)按照以下方法计算植物种植数量或面积:
其中,B即步骤1.3)得出的各种污染物的体积总量B;C是步骤3.2)测算得到的植物吸污指数;
4)种植相应植物并养护
按照步骤3)确定的种植位置、面积和数量,种植相应的植物,优选种植树龄在4~8年的树木,然后按照现有方法进行合理的养护。
步骤3.2)中,优选采用图1所示的简易估测装置测量密闭空间内单棵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吸收各种污染物的量。如图1所示,该简易估测装置由一个骨架塑料棚1、污染物发生装置3、小型电扇4和污染气体浓度监测仪5组成;其中,骨架塑料棚1用于罩住待测植物2的树冠部分,使待测植物2处于密闭空间中;污染物发生装置3配有减压阀,并通过带开关的软管连接到骨架塑料棚1内,为塑料棚内提供污染气体源;小型电扇4安装在骨架塑料棚1内部的下方用于扇风搅拌,使棚内空气和污染气体混合后的浓度尽量均匀;污染气体浓度监测仪5通过带开关的软管与骨架塑料棚1内连通,用于抽测棚内气体,通过开关控制可随时抽测棚内有害气体浓度。测量时将骨架塑料棚处于完全密封状态。
步骤3.2)优选先测量密闭空间内单棵树苗在单位时间内吸收各种污染物的量,然后再根据所测植物生长规律估算出成年的该种植物的吸污指数C。
步骤4)所述的种植完成后,也可以先养护1~3个月,然后于种植半年后对企业周边的大气污染程度进行测试评估,根据评估结论对先前的种植进行调整和补充。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通常适用于大型污染企业;步骤1)所述的污染物种类及其总量的计算,对于已经开工投产的企业来说,可以直接进行实测和计算,对于新规划投建的企业来说,可以根据相当规模和同等类型的现有企业进行估算。
本发明的方法利用的是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特性,同时针对大型污染企业的具体排污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了吸污植物的种植,使企业周围的大气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和清除,空气质量等级可以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测量密闭空间内单棵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吸收各种污染物的量的装置示意图。图1中,1是骨架塑料棚,2是待检测的植物,3是污染物发生装置,4是小型电扇,5是污染气体浓度监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对北方某省一家已开工投产的化工企业周围的大气环境进行净化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1)确定降污指标
1.1)调查企业污染情况,确定主要污染物种类为氯气和粉尘;
1.2)针对步骤1.1)确定的污染物选择相应的标准检测方法,检测排污企业周边空气中的氯气的浓度最大值A1=1mg/m3和粉尘的浓度最大值A2=1.98mg/m3;
1.3)根据步骤1.2)测定的污染物浓度最大值A1和A2计算出氯气的总量B1和粉尘的总量B2,计算方法如下:
氯气的总量B1=A1×[(企业外围长×1.2)米×(企业外围宽×1.2)米×高度H1]×200天
粉尘的总量B2=A2×[(企业外围长×1.2)米×(企业外围宽×1.2)米×高度H2]×200天
其中,高度H取20米,企业外围长为1000米,企业外围宽为500米;
最终计算得到B1=2880kg;B2=5702.4kg。
2)选择、搭配降污植物品种
根据现有技术中记载的各种植物对空气中污染物的吸收性能,以及企业所处地理位置,选择悬铃木作为针对氯气和粉尘污染的降污植物。
3)确定植物种植位置、面积和数量
3.1)种植位置:在除建筑物、道路和大型露天设备之外的其他厂区空间内种植;
3.2)测算植物吸污指数C:
采用图1所示的简易估测装置测量密闭空间内单棵悬铃木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氯气的量。选择悬铃木树苗作为实测对象,如图1所示,该装置由一个骨架塑料棚1、污染物(氯气)发生装置3、小型电扇4和污染气体(氯气)浓度监测仪5组成;其中,骨架塑料棚1用于罩住悬铃木树苗的树冠部分;污染物(氯气)发生装置3配有减压阀,并通过带开关的软管连接到骨架塑料棚1内;小型电扇4安装在骨架塑料棚1内部的下方;污染气体(氯气)浓度监测仪5通过带开关的软管与骨架塑料棚1内连通。
测量时将骨架塑料棚处于完全密封状态,然后开启氯气发生装置3,通过减压阀调节氯气通入量,开启小型电扇4搅拌棚内空气使其尽量混合均匀,通过氯气浓度监测仪测量棚内氯气浓度达到1mg/m3时,即停止通入氯气,并开始计时,直至棚内氯气浓度为0mg/m3时结束测量,收集树苗的树叶,烘干后称量计算得出干叶重量与吸污指数C之间的关系,再根据悬铃木成年树木干叶的大概重量,估算得出成年悬铃木对氯气的吸污指数C1约为435g/棵。
采用与上述同样的方法测算得到悬铃木对粉尘的吸污指数C2约为671kg/公顷·年。
3.3)按照以下方法计算植物种植数量和面积:
由此计算得到吸氯所需悬铃木的数量约为6620棵,吸粉尘所需悬铃木的面积约为8.5公顷,按照每公顷625棵的种植密度,吸粉尘的悬铃木数量约需要5313棵。
由于悬铃木属于同一种树木既可以吸收氯气又可以吸收粉尘的情况,因此在分别计算出吸收两种污染物所需的种植数量后,取其中的最大值即可。此处就可以按照上述原则确定悬铃木的种植数量为6620棵。
4)种植相应植物并养护
按照步骤3)确定的种植位置、面积和数量,种植相应的植物,选择树龄在4~5年的悬铃木直接移栽至步骤3.1)指定的区域内。然后按照现有方法进行合理的养护。
经过上述绿化方法的降污处理,半年后实测该企业周边空气质量,测得氯气浓度降至0.3mg/m3,粉尘浓度降至0.8mg/m3,空气质量已基本达到三级标准。
实施例2.
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对南方某钢铁企业周围的大气环境进行净化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1)确定降污指标
1.1)调查企业污染情况,确定主要污染物种类为SO2;
1.2)针对步骤1.1)确定的污染物选择相应的标准检测方法,检测该企业周边空气中的SO2浓度最大值A=1.01mg/m3;
1.3)根据步骤1.2)测定的SO2浓度最大值A计算出SO2的总量B如下:
SO2的总量B=A×[(企业外围长×1.2)米×(企业外围宽×1.2)米×高度H]×280天;
其中,高度H取20米,企业外围长为1225米,企业外围宽为880米;
最终计算得到B=8780kg。
2)选择、搭配降污植物品种
选择柳杉作为对抗SO2污染的降污植物。
3)确定植物种植位置和数量
3.1)种植位置:在除建筑物、道路和大型露天设备之外的其他厂区空间内种植;
3.2)测算植物吸污指数C:
采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估算得出成年柳杉对SO2的吸污指数约为2.4kg/棵。
3.3)按照以下方法计算植物种植数量:
由此确定所要种植柳杉的数量约为3659棵,可以按照植物之间间隔3~4m的疏密程度进行种植。
4)种植相应植物并养护
按照步骤3)确定的种植位置、面积和数量,种植相应的植物,选择树龄在5~8年的柳杉直接移栽至步骤3.1)指定的区域内。然后按照现有方法进行合理的养护。
经过上述绿化方法的降污处理,半年后实测该企业周边空气质量,测得二氧化硫浓度降至0.4mg/m3,空气质量已基本达到三级标准。
实施例3.
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对北方某省一家已投产的火电厂周围的大气环境进行净化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1)确定降污指标
1.1)调查企业污染情况,确定主要污染物种类为SO2和粉尘;
1.2)针对步骤1.1)确定的污染物选择相应的标准检测方法,检测排污企业周边空气中的SO2的浓度最大值A1=1.05mg/m3和粉尘的浓度最大值A2=2.25mg/m3;
1.3)根据步骤1.2)测定的污染物浓度最大值A1和A2计算出SO2的总量B1和粉尘的总量B2,计算方法如下:
SO2的总量B1=A1×[(企业外围长×1.2)米×(企业外围宽×1.2)米×高度H]×200天;
粉尘的总量B2=A2×[(企业外围长×1.2)米×(企业外围宽×1.2)米×高度H]×200天
其中,高度H取30米,企业外围长为826米,企业外围宽为508米;
最终计算得到B1=3807kg,B2=8157kg。
2)选择、搭配降污植物品种
选择夹竹桃作为针对SO2的降污植物;选择白榆作为针对粉尘的降污植物。
3)确定植物种植位置、面积和数量
3.1)种植位置:在除建筑物、道路和大型露天设备之外的其他厂区空间内种植;
3.2)测算植物吸污指数C:
采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估算得出成年夹竹桃对SO2的吸污指数约为276g/棵;成年白榆对粉尘的吸污指数为960kg/公顷·年。
3.3)按照以下方法计算植物种植数量和面积:
由此计算确定所要种植夹竹桃的数量约为13794棵;白榆种植4.4公顷,按400棵/公顷的疏密程度种植,共种植白榆约1760棵。
4)种植相应植物并养护
按照步骤3)确定的种植位置、面积和数量,种植相应的植物,选择树龄在5~8年的夹竹桃和白榆直接移栽至步骤3.1)指定的区域内,其中,种植时要按照在不同污染物集中排放点附近种植相应的降污植物的原则合理安排。然后按照现有方法进行合理的养护。
经过上述绿化方法的降污处理,半年后实测该企业周边空气质量,测得二氧化硫浓度降至0.4mg/m3,粉尘浓度降至0.9mg/m3,空气质量已基本达到三级标准。
实施例4.
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对北方某家已投产的化肥厂周围的大气环境进行净化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1)确定降污指标
1.1)调查企业污染情况,确定主要污染物种类为氯气和SO2;
1.2)针对步骤1.1)确定的污染物选择相应的标准检测方法,检测排污企业周边空气中的SO2的浓度最大值A1=1.2mg/m3和氯气的浓度最大值A2=0.8mg/m3;
1.3)根据步骤1.2)测定的污染物浓度最大值A1和A2计算出SO2的总量B1和氯气的总量B2,计算方法如下:
SO2的总量B1=A1×[(企业外围长×1.2)米×(企业外围宽×1.2)米×高度H]×200天;
氯气的总量B2=A2×[(企业外围长×1.2)米×(企业外围宽×1.2)米×高度H]×200天
其中,高度H取30米,企业外围长为489米,企业外围宽为317米;
最终计算得到B1=1607kg,B2=1072kg。
2)选择、搭配降污植物品种
选择单一的悬铃木作为针对氯气和SO2的降污植物。
3)确定植物种植位置和数量
3.1)种植位置:在除建筑物、道路和大型露天设备之外的其他厂区空间内种植;
3.2)测算植物吸污指数C:
采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估算得出成年悬铃木对SO2的吸污指数约为405g/棵,对氯气的吸污指数约为435g/棵。
3.3)按照以下方法计算植物种植数量:
由于悬铃木属于同一种树木既可以吸收氯气又可以吸收二氧化硫的情况,因此在分别计算出吸收两种污染物所需的种植面积后,取其中的最大值即可。此处就可以按照上述原则确定悬铃木的种植数量为3968棵。
4)种植相应植物并养护
按照步骤3)确定的种植位置、面积和数量,种植相应的植物,选择树龄在3~6年的悬铃木直接移栽至步骤3.1)指定的区域内。然后按照现有方法进行合理的养护。
经过上述绿化方法的降污处理,半年后实测该企业周边空气质量,测得氯气浓度降至0.4mg/m3,二氧化硫浓度降至0.5mg/m3,空气质量已基本达到三级标准。
实施例5.
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对北方某规划中化工企业周围的大气环境进行净化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1)确定降污指标
1.1)根据规划情况,确定主要污染物种类为氯气和粉尘;
1.2)针对步骤1.1)确定的污染物选择相应的标准检测方法,检测排污企业周边空气中的氯气的预计浓度最大值A1=0.5mg/m3和粉尘的预期浓度最大值A2=2.5mg/m3;
1.3)根据规划规模和步骤1.2)测定的污染物浓度最大值A1和A2计算出氯气的总量B1和粉尘的总量B2,计算方法如下:
氯气的总量B1=A1×[(企业外围长×1.2)米×(企业外围宽×1.2)米×高度H1]×200天
粉尘的总量B2=A2×[(企业外围长×1.2)米×(企业外围宽×1.2)米×高度H2]×200天
其中,高度H取25米,企业外围长为1068米,企业外围宽为477米;
最终计算得到B1=1834kg,B2=9170kg。
2)选择、搭配降污植物品种
选择银杏作为针对氯气污染的降污植物;选择白榆作为粉尘污染的降污植物。
3)确定植物种植位置、面积和数量
3.1)种植位置:在除建筑物、道路和大型露天设备之外的其他厂区空间内种植;
3.2)测算植物吸污指数C:
采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估算得出成年银杏对氯气的吸污指数约为108g/棵;成年白榆对粉尘的吸污指数为1840kg/公顷。
3.3)按照以下方法计算植物种植数量和面积:
由此计算确定所要种植银杏的数量约为16981棵;白榆5公顷,按照625棵/公顷的疏密程度种植,共种植白榆3125棵。
4)种植相应植物并养护
按照步骤3)确定的种植位置、面积和数量,种植相应的植物,选择树龄在5~8年的银杏和白榆直接移栽至步骤3.1)指定的区域内,其中,种植时要按照在不同污染物集中排放点附近种植相应的降污植物的原则合理安排。然后按照现有方法进行合理的养护。
经过进行上述绿化,该企业开工半年后实测该企业周边空气质量,测得氯气浓度约为0.3mg/m3,粉尘浓度约为0.8mg/m3,空气质量基本达到三级标准。
实施例6.
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对南方某在生产水泥厂周围的大气环境进行净化处理。
具体方法如下:
1)确定降污指标
1.1)调查企业污染情况,确定主要污染物种类为粉尘;
1.2)针对步骤1.1)确定的污染物选择相应的标准检测方法,检测排污企业周边空气中粉尘的浓度最大值A=5.06mg/m3;
1.3)根据步骤1.2)测定的污染物浓度最大值A计算出粉尘的总量B,计算方法如下:
粉尘的总量B=A×[(企业外围长×1.2)米×(企业外围宽×1.2)米×高度H]×280天;
其中,高度H取20米,企业外围长为968米,企业外围宽为423米;
最终计算得到B=16708kg。
2)选择、搭配降污植物品种
选择广玉兰和女贞作为针对粉尘污染的降污植物。
3)确定植物种植位置、面积和数量
3.1)种植位置:在除建筑物、道路和大型露天设备之外的其他厂区空间内种植;
3.2)按照以下方法计算种植数量和面积:
采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估算得出成年广玉兰对粉尘的吸污指数约为1065kg/公顷;成年女贞对粉尘的吸污指数为945kg/公顷;两种植物的平均吸污指数C为1005kg/公顷。
由此计算得到的种植广玉兰和女贞的面积共16公顷,按照400棵/公顷的疏密程度,广玉兰和女贞总种植6400棵;
4)种植相应植物并养护
按照步骤3)确定的种植位置、面积和数量,种植相应的植物,选择树龄在3~6年的广玉兰和女贞直接移栽至步骤3.1)指定的区域内。然后按照现有方法进行合理的养护。
经过上述绿化方法的降污处理,半年后实测该企业周边空气质量,测得粉尘浓度降至0.9mg/m3,空气质量已基本达到三级标准。
Claims (8)
1.一种消除工业大气污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降污指标
1.1)调查企业污染情况,确定主要污染物种类;
1.2)针对步骤1.1)确定的污染物选择相应的标准检测方法,检测排污企业周边空气中的相应污染物的浓度最大值A,单位取mg/m3;
1.3)根据步骤1.2)测定的污染物浓度最大值A计算出各种污染物的总量B,计算方法如下:
污染物的总量B=A×[(企业外围长×1.2)米×(企业外围宽×1.2)米×高度H]×天数D;
其中,高度H取20~50米;天数D取200天或280天;
2)根据现有资料记载的植物吸污性能选择、搭配降污植物品种;
3)确定植物种植位置、面积或数量
3.1)选择种植位置:在除建筑物、道路和大型露天设备之外的其他厂区空间内种植;
3.2)测算植物吸污指数C:
通过测量得到密闭空间内单棵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吸收各种污染物的量,然后再估算出该种植物的吸污指数C;所述的吸污指数C是单株植物的吸污能力或每公顷植物每年的吸污量;
3.3)按照以下方法计算植物种植数量或面积:
其中,B即步骤1.3)得出的各种污染物的体积总量B;C是步骤3.2)测算得到的植物吸污指数;
4)种植相应植物并养护。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工业大气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选择、搭配降污植物品种,方法如下:
北方地区的降污植物选自以下植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垂柳、刺槐、石榴、山楂、加拿大白杨、槐树、稠李、紫穗槐、木槿、丁香花、卫矛、悬铃木、石楠、松叶牡丹、白榆、海棠、皂荚、楝树、三角枫、紫椴、梧桐、白蜡树、君迁子、柿树、楸树、大叶黄杨、华北卫矛、毛泡桐、银杏、板栗、麻栎、紫薇、紫藤、爬山虎、蔓胡颓子或白桦;
南方地区的降污植物选自以下植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柳杉、樟叶槭、柑橘、蝴蝶果、油茶、紫薇、杧果、高山榕、橡皮树、蓝桉、棕榈、女贞、桂花、广玉兰、蚊母树、栀子、雪松、枸橘、红果仔、海桐、无花果、石栎、青冈栎、朴树、红皮云杉、苦槠、榕树、香橼、凤尾兰、蜈蚣草、玉兰、樱花、梓树、金橘、瓜子黄杨、山茶、厚皮香、珊瑚树、香龙血树、水杉、丝棉木、柽柳、龙柏、构树、乌桕树、玫瑰或扁桃。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除工业大气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北方地区的降污植物选择以下植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垂柳、石榴、刺槐、毛泡桐、加拿大白杨、石楠、柿树、槐树、木槿、卫矛、紫穗槐、紫薇、山楂、紫藤、爬山虎或蔓胡颓子。
4.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除工业大气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南方地区的降污植物选择以下植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柳杉、樟叶槭、柑橘、蝴蝶果、紫薇、杧果、高山榕、橡皮树、蓝桉、棕榈、桂花、女贞、广玉兰、栀子、红果仔、雪松、香橼、厚皮香或丝棉木。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工业大气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2)中,采用简易估测装置测量密闭空间内单棵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吸收各种污染物的量;所述的简易估测装置由一个骨架塑料棚(1)、污染物发生装置(3)、小型电扇(4)和污染气体浓度监测仪(5)组成;其中,骨架塑料棚(1)用于罩住待测植物(2)的树冠部分,使待测植物(2)处于密闭空间中;污染物发生装置(3)配有减压阀,并通过带开关的软管连接到骨架塑料棚(1)内,为塑料棚内提供污染气体源;小型电扇(4)安装在骨架塑料棚(1)内部的下方用于扇风搅拌,使棚内空气和污染气体混合后的浓度尽量均匀;污染气体浓度监测仪(5)通过带开关的软管与骨架塑料棚(1)内连通,用于抽测棚内气体,通过开关控制可随时抽测棚内有害气体浓度;测量时将骨架塑料棚处于完全密封状态。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工业大气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2)是先测量密闭空间内单棵树苗在单位时间内吸收各种污染物的量,然后再根据所测植物生长规律估算出成年的该种植物的吸污指数C。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工业大气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种植相应的植物是直接移植树龄在4~8年的树木。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工业大气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种植完成后,先养护1~3个月,然后于种植半年后对企业周边的大气污染程度进行测试评估,根据评估结论对先前的种植进行调整和补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157082A CN101972601A (zh) | 2009-10-23 | 2010-10-22 | 一种消除工业大气污染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80986.4 | 2009-10-23 | ||
CN200910180986 | 2009-10-23 | ||
CN2010105157082A CN101972601A (zh) | 2009-10-23 | 2010-10-22 | 一种消除工业大气污染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72601A true CN101972601A (zh) | 2011-02-16 |
Family
ID=43572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157082A Pending CN101972601A (zh) | 2009-10-23 | 2010-10-22 | 一种消除工业大气污染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72601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23648A (zh) * | 2017-01-18 | 2017-06-13 | 合肥杰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工业空气环境治理系统及其方法 |
CN106942002A (zh) * | 2017-03-29 | 2017-07-14 | 长沙县奥景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 | 中华蚊母树容器苗木的培植方法 |
CN108170069A (zh) * | 2017-12-22 | 2018-06-15 | 林昌民 | 工矿环境监控方法及工矿环境监控系统 |
CN114600693A (zh) * | 2022-01-21 | 2022-06-10 | 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升固态白酒品质的酿造环境植物组合栽培方法 |
CN118111049A (zh) * | 2024-02-19 | 2024-05-31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室内主动式植物过滤空气净化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8022756A1 (en) * | 1996-11-18 | 1998-05-28 | Lars Thofelt | A devi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door air |
CN2550047Y (zh) * | 2002-05-31 | 2003-05-14 | 北京世纪赛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人工湿地植物床空气净化装置 |
CN101041083A (zh) * | 2007-04-19 | 2007-09-26 | 江西师范大学 | 浪涌场能绿色植物空气清新净化法 |
DE102006043427A1 (de) * | 2006-09-15 | 2008-03-27 | Thomas Rotter | 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und Befeuchten von Luft |
CN101284210A (zh) * | 2008-05-20 | 2008-10-15 | 浙江大学 | 微生物和植物复合液相净化臭气废气的方法及系统 |
-
2010
- 2010-10-22 CN CN2010105157082A patent/CN10197260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8022756A1 (en) * | 1996-11-18 | 1998-05-28 | Lars Thofelt | A devi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door air |
CN2550047Y (zh) * | 2002-05-31 | 2003-05-14 | 北京世纪赛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人工湿地植物床空气净化装置 |
DE102006043427A1 (de) * | 2006-09-15 | 2008-03-27 | Thomas Rotter | 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und Befeuchten von Luft |
CN101041083A (zh) * | 2007-04-19 | 2007-09-26 | 江西师范大学 | 浪涌场能绿色植物空气清新净化法 |
CN101284210A (zh) * | 2008-05-20 | 2008-10-15 | 浙江大学 | 微生物和植物复合液相净化臭气废气的方法及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930 李寒娥等 佛山市抗大气污染应用植物的选择 , 第03期 2 * |
《大自然探索》 汪嘉熙 植物对大气污染物质的吸收与净化 , 第04期 2 * |
《植物学通报》 20011030 刘艳菊等 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与城市绿化 , 第05期 2 * |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1225 符气浩,杨小波,吴庆书,陈业群 海口市大气污染的特点与主要绿化植物对大气SO_2等污染物的净化效益研究 , 第04期 2 * |
《生态学报》 19860330 唐述虞 不同环境下植物的净化能力与绿地定额的关系 , 第02期 2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23648A (zh) * | 2017-01-18 | 2017-06-13 | 合肥杰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工业空气环境治理系统及其方法 |
CN106942002A (zh) * | 2017-03-29 | 2017-07-14 | 长沙县奥景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 | 中华蚊母树容器苗木的培植方法 |
CN108170069A (zh) * | 2017-12-22 | 2018-06-15 | 林昌民 | 工矿环境监控方法及工矿环境监控系统 |
CN114600693A (zh) * | 2022-01-21 | 2022-06-10 | 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升固态白酒品质的酿造环境植物组合栽培方法 |
CN118111049A (zh) * | 2024-02-19 | 2024-05-31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室内主动式植物过滤空气净化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eth et al. | The effect of soil water content, soil temperature, soil pH-value and the root mass on soil CO 2 efflux–a modified model | |
Braun et al. | Growth losses in Swiss forests caused by ozone: Epidemiological data analysis of stem increment of Fagus sylvatica L. and Picea abies Karst. | |
Kosugi et al. |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in soil respiration in a Southeast Asian tropical rainforest | |
Pihlatie et al. | Gas concentration driven fluxes of nitrous oxide and carbon dioxide in boreal forest soil | |
Rocha et al. | Photosynthetic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responses to diffuse radiation by an aspen-dominated northern hardwood forest | |
Luo et al. | Decadal variability of soil CO 2, NO, N 2 O, and CH 4 fluxes at the Höglwald Forest, Germany | |
Kutsch et al. | Soil carbon dynamics: an integrated methodology | |
Bekku et al. | Examination of four methods for measuring soil respiration | |
Jones et al. |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from managed grassland: a comparison of eddy covariance and static chamber measurements | |
CN101972601A (zh) | 一种消除工业大气污染的方法 | |
Kitzler et al. | Nitrogen oxides emission from two beech forests subjected to different nitrogen loads | |
Ngao et al. | Estimation of autotrophic and heterotrophic components of soil respiration by trenching is sensitive to corrections for root decomposition and changes in soil water content | |
Hutchin et al. | Elevated concentrations of CO2 may double methane emissions from mires | |
Ouyang et al. | Effect of simulated acid rain on potential carbon and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in forest soils | |
Paul-Limoges et al. | Below-canopy contributions to ecosystem CO2 fluxes in a temperate mixed forest in Switzerland | |
Teklemariam et al. |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inter-annual meteorological variability on ecosystem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at a temperate ombrotrophic bog | |
Noe et al. | Ecosystem-scale biosphere–atmosphere interactions of a hemiboreal mixed forest stand at Järvselja, Estonia | |
Fang et al. | Soil–atmosphere exchange of N 2 O, CO 2 and CH 4 along a slope of a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southern China | |
Ouimet et al. | Critical loads and exceedances of acid deposition and associated forest growth in the northern hardwood and BorealConiferous forests in Québec, Canada | |
Yu-Chun et al. |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oil nutrients and respiration in the desertified grasslands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 |
Lucash et al. | Estimating nutrient uptake by mature tree roots under field condition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 |
CN104535714B (zh) | 通过控制生长条件评估植物对灰霾空气净化作用的装置 | |
Paull et al. | Active botanical biofiltration of air pollutants using Australian native plants | |
Sugai et al. | Nitrogen loading increases the ozone sensitivity of larch seedlings with higher sensitivity to nitrogen loading | |
Chen et al. | Emissions of nitric oxide from 79 plant species in response to simulated nitrogen deposi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