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0999A - 一种广聚萤叶甲冬季储存和大棚饲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广聚萤叶甲冬季储存和大棚饲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0999A
CN101960999A CN 201010260881 CN201010260881A CN101960999A CN 101960999 A CN101960999 A CN 101960999A CN 201010260881 CN201010260881 CN 201010260881 CN 201010260881 A CN201010260881 A CN 201010260881A CN 101960999 A CN101960999 A CN 101960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emisiifolia
diet
host
booth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6088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0999B (zh
Inventor
周忠实
万方浩
郭建英
陈红松
郑兴汶
罗敏
罗源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01026088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609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60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0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0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09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广聚萤叶甲冬季储存和大棚饲养方法:9月底~11月中旬,将广聚萤叶甲置于养虫室的豚草植株上自由繁殖;冬季用20~25cm高的豚草小苗成虫产卵,并至于温度在12~14℃的室内储存;4月初,将冬季储存的带有卵块的杯栽豚草苗转移种植于原生长于大棚内的两株豚草植株之间,每个大棚保证不低于1000~1500粒卵,待卵孵化后一直饲养2个世代,大棚内每晚补充3~4小时的光照,以保证每天光照明暗度达L∶D=16∶8,保障成虫产卵和幼虫生长速率;6月上旬,将蛹收集于养虫盒内,然后进行长途运输及田间释放可有效控制豚草的生长;该方法简易,较室内人工大规模饲养节省人力和成本低,且饲养的天敌数量远大于室内饲养。

Description

一种广聚萤叶甲冬季储存和大棚饲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敌昆虫冬季储存和大棚饲养方法,属于入侵恶性杂草豚草的专一性天敌广聚萤叶甲冬季储存和大棚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是菊科豚草属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恶性入侵杂草。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由于缺乏有效的天敌,其种群迅速扩散与蔓延,现已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均造成极大危害。为有效防除豚草,人们通常采用化学除草剂和人工拔除等方法。化学防治虽然见效快、方法简便,但由于豚草种子具有二次休眠的特性,需连年防治,因此耗资巨大,且污染环境。人工拔除费工费时,仅适用于住宅前后及市区或旅游区的豚草防除,但也难以根除,如辽宁省铁岭市自1985年连续多年组织上万人次参加的“豚草防除月”活动,但收效甚微。
杂草生物防治的方法是利用寄主范围较为专一的植食性动物或植物病原微生物,将杂草种群控制在经济上、生态上或环境美化上可以容许的水平。19世纪末以来,从原产地引进和释放寄主专一性天敌的传统生物防治方法被视为防治入侵植物的有效方法,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国际上,豚草的生物防治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大量工作集中于在原产地北美搜寻豚草的本地天敌。在豚草有效天敌的筛选过程中,昆虫由于体型小、易于培养和研究、繁殖力高、专化性较高等特点而备受重视。我国于1987~1990年从加拿大、前苏联及澳大利亚等国引进了豚草条纹叶甲[Zygogramma suturalis(F.)]、豚草卷蛾(Epiblema strenuana Walker)、豚草蓟马(Liothips sp.)、豚草实蝇[Euaresta bella(Loew)]及豚草夜蛾[Tarachidia candefacta(Hübner)]等5种天敌昆虫进行研究,揭开了我国豚草生物防治的序幕。其中,豚草卷蛾可通过蛀干取食形成虫瘿,抑制豚草开花和结实,从而有效减少豚草种子量,抑制豚草扩散速率,是豚草的有效天敌。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 LeSage),起源于北美洲,以幼虫和成虫取食豚草叶片,是豚草的一种有效天敌,现已在美国、墨西哥、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用于防治豚草。我国于2001年7月在江苏省南京市郊首次发现广聚萤叶甲,研究表明,其寄主专一性强,在野外对豚草可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一项成功的生物防治项目通常建立在特效生物防治作用物人工大规模饲养技术的基础之上。因此,豚草专一性天敌的大棚规模化饲养是实现豚草持续治理目标的关键性技术。针对此,本申请人在建立广聚萤叶甲室内人工大规模饲养技术的基础上而提供的广聚萤叶甲冬季储存和大棚饲养方法;这方法可克服室内经常需要人员管理、更换寄主、饲养量不够大、耗费较高成本等缺点,从而实现广聚萤叶甲进一步简易化繁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广聚萤叶甲冬季储存和大棚饲养技术。所饲养的广聚萤叶甲作为恶性入侵杂草豚草的理想天敌,施放于豚草发生区,能有效地杀死豚草植株,根治豚草这种恶性入侵杂草滋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广聚萤叶甲冬季储存和大棚饲养方法,其步骤如下:
1)播种:将0-4℃冰柜冷冻处理的豚草种子用浓度为1~2wt%的赤霉酸丙酮液浸泡24~48小时,之后,在每年的6月初至12月底进行播种;每隔20~30天播种一次:
6月初~8月底播种于露天空地;
9月初~12月底播种于大棚内;
待豚草寄主幼苗长至10~15cm时用于移栽;
2)豚草寄主植株的标准化培育:
2.1)用于广聚萤叶甲秋季饲养的豚草寄主植株的培育:
将步骤1.1)长至10~15cm豚草寄主幼苗移栽至规格为Φ16cm的营养杯中,营养杯内的基质由蛭石、花卉营养土和土组成,所述蛭石∶花卉营养土∶土的体积比为1~1.5∶2~4∶3~5,每天下午浇水一次,待豚草寄主幼苗长至20~25cm高时,灌施300~500ml浓度为0.7g/L的尿素液,同时进行打顶,去除顶端优势,再对每株豚草寄主幼苗叶面喷施15~20ml浓度为4000~5000mg/L的矮壮素液,将长至株高40~45cm的豚草寄主植株用于广聚萤叶甲的秋季饲养,所述秋季位为每年的9月底至11月初中旬;
2.2)用于广聚萤叶甲的冬季成虫产卵的豚草寄主植株的培育:
将步骤1.1)长至10~15cm豚草寄主幼苗移栽至规格为Φ16cm的营养杯中,营养杯内的基质由蛭石、花卉营养土和土组成,所述蛭石∶花卉营养土∶土的体积比为1~1.5∶2~4∶3~5,每天下午浇水一次,将长至株高35~40cm的豚草寄主植株用于广聚萤叶甲的冬季成虫产卵;
2.3)用于广聚萤叶甲大棚饲养的豚草寄主植株的培育:
将步骤1.1)长至10~15cm的豚草寄主幼苗移植至大棚中,株距和行距均为50~55cm,每个大棚合计种植豚草寄主幼苗800~900株;至3月中旬每株施复合肥30~50g;4月上旬,待豚草寄主幼苗长至株高20~25cm时,对每株豚草寄主幼苗灌施300~500ml浓度为0.9g/L的尿素液,并进行打顶,去除顶端优势,再对每株豚草寄主幼苗叶面喷施15~20ml浓度为4~5g/L的矮壮素液;将长至株高70~90cm的豚草寄主植株用于广聚萤叶甲大棚饲养;
所述复合肥中N、P、K含量均为15wt%;所述矮壮素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类;
3)广聚萤叶甲的秋季饲养:
在每年9月底~11月中旬,将步骤2.1)的长至株高40~45cm的豚草寄主植株放入50cm×35cm×15cm的白色塑料盆内,每盆5株;将广聚萤叶甲成虫直接接种于白色塑料盆内的豚草寄主植株上,然后置于养虫保种室的养虫架上进行广聚萤叶甲成虫的自由繁育;在发现豚草寄主植株叶片完全被广聚萤叶甲成虫取食或枯萎时,及时更换新鲜豚草寄主植株;通过空调和加湿器保持养虫保种室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70~75%,并维持养虫保种室光照敏感明暗度为L∶D=16∶8;
4)广聚萤叶甲卵的冬季贮存:
在每年的冬季,将上述步骤2.2)长至35~40cm高的豚草寄主幼苗作为健壮豚草寄主植株,放到40cm×40cm×60cm的养虫笼中,每笼放3盆;每笼接广聚萤叶甲成虫10-15对;逐日检查并更换新鲜健壮豚草寄主植株,将带有卵块的健壮豚草寄主植株放进50cm×35cm×15cm的白色塑料盆内,每盆放5株,然后置于保种室的养虫架上;用空调维持室内温度在12~14℃,以保证卵不孵化;注意检查健壮豚草寄主植株不要缺水,每天提供明暗度为L∶D=16∶8的光照条件,以维持豚草寄主植株正常生长;在此条件下,广聚萤叶甲卵储存5~6个月;
5)广聚萤叶甲的大棚规模化饲养:
在每年的4月初,采取多点均匀散放的方法,将冬季贮存的带有卵块的豚草寄主植株转移至规模化饲养大棚内,种植于原生长于大棚内的两株豚草植株之间,每个大棚保证不低于1000~1500粒卵,待卵孵化后,幼虫在移到大棚的豚草苗上发育至成虫,由成虫自由扩散至大棚内其它高大的豚草植株叶片上产卵,继续繁育后代,一直饲养2个世代,一般历时50~60天;大棚内每晚补充3~4小时的光照,以保证每天光照明暗度达L∶D=16∶8,保障成虫产卵和幼虫生长速率;6月上旬,将蛹收集于养虫盒内,然后进行长途运输及田间释放。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广聚萤叶甲冬季储存和大棚饲养方法,其流程简易,易于掌握,无需特殊的专业知识,普通工人也可在短期内掌握;与室内大规模饲养相比,大棚内的饲养密度大、常规水肥管理、无需更换寄主、较节约人力和成本、天敌产出量大,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冬季养虫室设计简单,饲养寄主种子采自野外,培养寄主的基质原料价格低廉。
(3)本发明的广聚萤叶甲冬季储存和大棚饲养方法可实现广聚萤叶甲冬季储存和大棚饲养饲养,为我国有豚草发生的各省份(地区)提供大量虫源,以实现以生物防治为主的豚草持续治理的目标。
与广聚萤叶甲室内人工大规模饲养方法相比,本发明的广聚萤叶甲冬季储存和大棚饲养方法可克服室内经常需要人员管理、更换寄主、饲养量不够大、耗费较高成本等缺点,从而实现广聚萤叶甲进一步简易化繁育。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大棚规模化饲养的具体技术
(1)天敌饲养的基本设施
大棚:规格为30m×8m(240m2)的标准简易大棚。大棚的土壤肥力适中、不板结,土壤平整成两畦,中间保留约1~1.2m的通道。顶部安装10~15盏100W的白炽灯或60~80W的日光灯管。
养虫室:面积视饲养规模而定,一般20~30m2,窗户安装不锈钢质纱窗,并安装一台排风扇作通风用和一台1.5匹冷暖空调控制养虫室内温度;由KG316微电脑时控开关自动控制养虫室所有养虫架上灯管的开关时间;
油汀加热器:在市场上购买,品牌和厂家自选。
(2)广聚萤叶甲饲养的适宜条件
大棚饲养的寄主条件:70~90cm的豚草植株。
(3)虫源的准备
每年9月初~中旬,自野外豚草植株上采集广聚萤叶甲蛹或成虫,饲养于养虫室内。
(4)寄主的标准化培育
草苗培育所需肥料和植物调节剂包括:尿素(含N量≥46.3%),85%赤霉酸结晶粉,50%矮壮素水剂。上述材料均为市售产品,品牌和厂家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定。
播种:野外采回的豚草种子置于4℃冰柜中60天以上可用于播种,播种前用浓度为1~2wt%的赤霉酸丙酮液浸泡24~48小时。6月初至12月底,每隔20~30天播种一次,以保障养虫所需寄主植物,6月初~8月底可播种于露天空地,9月初~12月底播种于大棚内。幼苗长至10~15cm时进行移栽。
寄主的培育:
秋季(每年的9月底至11月中旬)寄主的培养:当幼苗长至10~15cm时移栽至规格为Φ16cm的营养杯中,营养杯内的基质为蛭石∶花卉营养土∶土=1~1.5∶2~4∶3~5(体积比),每天下午浇一次水,植株长至20~25cm高时灌施300~500ml浓度为0.7g/L的尿素液;同时进行打顶,去除顶端优势,再对每株豚草幼苗株叶面喷施15~20ml浓度为4000~5000mg/L的矮壮素液,待移栽苗长培育至株高为40~45cm的健壮寄主用于广聚萤叶甲的秋季饲养;
冬季寄主的培养:当幼苗长至10~15cm时移栽至规格为Φ16cm的营养杯中,营养杯内的基质为蛭石∶花卉营养土∶土=1~1.5∶2~4∶3~5(体积比),每天下午浇一次水,植株长至20~25cm高时,供冬季广聚萤叶甲成虫产卵;
大棚饲养寄主的培育:2月底,将12~15cm的豚草幼苗移植至上述标准简易大棚中,株距和行距均为50~55cm,每大棚合计种植豚草800~900株。3月中旬每株施复合肥(N、P、K含量均为15%)30~50g,4月上旬株高20~25cm时每株灌施300~500ml浓度为0.9g/L的尿素液,打顶,并在每株豚草幼苗株叶面喷施15~20ml浓度为4~5g/L的矮壮素液。豚草株高达70~90cm时,可用于广聚萤叶甲的大棚规模化饲养。由于春季日照会逐渐变长,因此育苗可不用补充光照。v(5)广聚萤叶甲秋季至初冬的饲养
将豚草寄主植株放进50cm×35cm×15cm的白色塑料盆内,每盆放5株,然后置于保种室的养虫架上饲养。将成虫直接接种于豚草植株上,让其自由繁育,如果发现叶片完全被取食或枯萎的植株,及时进行更换。通过空调和加湿器保持养虫室温度在25~28℃、相对湿度在70~75%,并维持光照明暗度为L∶D=16∶8。秋季饲养时间为9月底~11月中旬。
(6)广聚萤叶甲卵的冬季贮存
将35~40cm高的豚草小苗放到40cm×40cm×60cm的养虫笼中,每笼放3盆,接入成虫,每笼接10-15对。逐日检查和更换新鲜寄主,将带有卵块的植株放进50cm×35cm×15cm的白色塑料盆内,每盆放5株,然后置于保种室的养虫架上。用空调维持室内温度在12~15℃,以保证卵不孵化。注意检查豚草杯载小苗是否缺水,每天提供明暗度为L∶D=16∶8的光照条件,以维持寄主的正常生长。在这样的条件下,卵可储存5~6个月。
(7)广聚萤叶甲的大棚规模化饲养
4月初,采取多点均匀散放的方法,将冬季带有卵块的杯栽豚草苗移栽到规模化饲养的大棚内,每个大棚保证不低于1000~1500粒卵,待卵孵化后一直饲养2个世代,一般历时50~60天。大棚内每晚补充3~4小时的光照(以保证每天光照明暗度达L∶D=16∶8),保障成虫产卵和幼虫生长速率。6月上旬,将蛹收集于上述养虫盒内,然后进行长途运输和田间释放。
2.广聚萤叶甲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经测定,广聚萤叶甲卵、幼虫、蛹及卵-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1℃、15.9℃、9.0℃和13.3℃,有效积温分别为72.5日·度、107.1日·度、123.9日·度和307.2日·度。因此,在我国南方,4月初即可在大棚内进行叶甲的扩大繁殖。
表1广聚萤叶甲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Figure BSA00000241056000061
2.广聚萤叶甲的低温储存结果
经低温储存试验结果表明:在12-14℃均适宜卵块储存(表2),但一定保持卵块在新鲜的豚草植株上,并饲养于12-14℃的室内。
表2广聚萤叶甲卵在不同低温下的储存结果
Figure BSA00000241056000062
注:所有卵块均保持在豚草植株上,16℃和对照温度下,卵块在30天前已经孵化,达不到储存效果。
4.广聚萤叶甲对豚草的控制效果
2008年6月30日,在湖南省长沙市进行广聚萤叶甲对豚草控制效果的田间小区笼罩试验,此时豚草株高约90cm;试验设6个处理,即广聚萤叶甲成虫的释放量分别为:1头/株,2头/株,4头/株,6头/株,12头/株和0头/株(对照);7月12日~8月16日,测定各处理豚草的株高、分蘖数、叶面积控制指数和死亡率,每5天1次;9月29日测定豚草的种子量。
(1)广聚萤叶甲对豚草叶面积的抑制作用
广聚萤叶甲对豚草的叶面积控制指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升高;至8月16日,12头叶甲/株和6头叶甲/株的生防区,豚草的叶面积控制指数分别达1.0和0.936,远高于其它处理区,对豚草表现出极强的控制效果(表3)。
表3不同处理区豚草的叶面积控制指数
Figure BSA00000241056000071
(2)广聚萤叶甲不同释放量对豚草的致死作用
释放广聚萤叶甲36天(8月6日)后,在两种高密度释放量(12头/株和6头/株)的小区,豚草的死亡率迅速上升,至8月16日,释放量为12头/株的小区豚草死亡率达100%,6头/株的小区则达60.0%(表5);由此可见,以6~12头/株的高密度进行释放,广聚萤叶甲经过1~2代的繁殖,可对豚草起到显著的致死效果。
表4不同处理区豚草的死亡率
Figure BSA00000241056000072
Figure BSA00000241056000081
(3)广聚萤叶甲对豚草种子的抑制作用
以不同的密度释放广聚萤叶甲,均可显著降低豚草的种子量;其中,以12头/株的密度进行释放,豚草100%死亡,种子量为0;以6头/株的密度释放,豚草种子量为每10株74.4粒,仅为对照的5‰左右;其他密度释放量也可显著降低豚草种子量(表6)。
表5不同处理对豚草种子量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241056000082

Claims (2)

1.一种广聚萤叶甲冬季储存和大棚饲养方法,其步骤如下:
1)播种:将0-4℃冰柜冷冻处理的豚草种子用浓度为1~2wt%的赤霉酸丙酮液浸泡24~48小时,之后,在每年的6月初至12月底进行播种;每隔20~30天播种一次:
6月初~8月底播种于露天空地;
9月初~12月底播种于大棚内;
待豚草寄主幼苗长至10~15cm时用于移栽;
2)豚草寄主植株的标准化培育:
2.1)用于广聚萤叶甲秋季饲养的豚草寄主植株的培育:
将步骤1.1)长至10~15cm豚草寄主幼苗移栽至规格为Φ16cm的营养杯中,营养杯内的基质由蛭石、花卉营养土和土组成,所述蛭石∶花卉营养土∶土的体积比为1~1.5∶2~4∶3~5,每天下午浇水一次,待豚草寄主幼苗长至20~25cm高时,灌施300~500m1浓度为0.7g/L的尿素液,同时进行打顶,去除顶端优势,再对每株豚草寄主幼苗叶面喷施15~20ml浓度为4000~5000mg/L的矮壮素液,将长至株高40~45cm的豚草寄主植株用于广聚萤叶甲的秋季饲养,所述秋季位为每年的9月底至11月初中旬;
2.2)用于广聚萤叶甲的冬季成虫产卵的豚草寄主植株的培育:
将步骤1.1)长至10~15cm豚草寄主幼苗移栽至规格为Φ16cm的营养杯中,营养杯内的基质由蛭石、花卉营养土和土组成,所述蛭石∶花卉营养土∶土的体积比为1~1.5∶2~4∶3~5,每天下午浇水一次,将长至株高35~40cm的豚草寄主植株用于广聚萤叶甲的冬季成虫产卵;
2.3)用于广聚萤叶甲大棚饲养的豚草寄主植株的培育:
将步骤1.1)长至10~15cm的豚草寄主幼苗移植至大棚中,株距和行距均为50~55cm,每个大棚合计种植豚草寄主幼苗800~900株;至3月中旬每株施复合肥30~50g;4月上旬,待豚草寄主幼苗长至株高20~25cm时,对每株豚草寄主幼苗灌施300~500ml浓度为0.9g/L的尿素液,并进行打顶,去除顶端优势,再对每株豚草寄主幼苗叶面喷施15~20ml浓度为4~5g/L的矮壮素液;将长至株高70~90cm的豚草寄主植株用于广聚萤叶甲大棚饲养;
所述复合肥中N、P、K含量均为15wt%;所述矮壮素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类;
3)广聚萤叶甲的秋季饲养:
在每年9月底~11月中旬,将步骤2.1)的长至株高40~45cm的豚草寄主植株放入50cm×35cm×15cm的白色塑料盆内,每盆5株;将广聚萤叶甲成虫直接接种于白色塑料盆内的豚草寄主植株上,然后置于养虫保种室的养虫架上进行广聚萤叶甲成虫的自由繁育;在发现豚草寄主植株叶片完全被广聚萤叶甲成虫取食或枯萎时,及时更换新鲜豚草寄主植株;通过空调和加湿器保持养虫保种室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70~75%,并维持养虫保种室光照敏感明暗度为L∶D=16∶8;
4)广聚萤叶甲卵的冬季贮存:
在每年的冬季,将上述步骤2.2)长至35~40cm高的豚草寄主幼苗作为健壮豚草寄主植株,放到40cm×40cm×60cm的养虫笼中,每笼放3盆;每笼接广聚萤叶甲成虫10-15对;逐日检查并更换新鲜健壮豚草寄主植株,将带有卵块的健壮豚草寄主植株放进50cm×35cm×15cm的白色塑料盆内,每盆放5株,然后置于保种室的养虫架上;用空调维持室内温度在12~14℃,以保证卵不孵化;注意检查健壮豚草寄主植株不要缺水,每天提供明暗度为L∶D=16∶8的光照条件,以维持豚草寄主植株正常生长;在此条件下,广聚萤叶甲卵储存5~6个月;
5)广聚萤叶甲的大棚规模化饲养:
在每年的4月初,采取多点均匀散放的方法,将冬季贮存的带有卵块的豚草寄主植株转移至规模化饲养大棚内,种植于原生长于大棚内的两株豚草植株之间,每个大棚保证不低于1000~1500粒卵,待卵孵化后,幼虫在移到大棚的豚草苗上发育至成虫,由成虫自由扩散至大棚内其它高大的豚草植株叶片上产卵,继续繁育后代,一直饲养2个世代,一般历时50~60天;大棚内每晚补充3~4小时的光照,以保证每天光照明暗度达L∶D=16∶8,保障成虫产卵和幼虫生长速率;6月上旬,将蛹收集于养虫盒内,然后进行长途运输及田间释放。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聚萤叶甲冬季储存和大棚饲养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冬季卵储存温度为12~14℃,储存期为5-6个月;所述大棚饲养每日需补充3~4小时的光照。
CN2010102608812A 2010-08-23 2010-08-23 一种广聚萤叶甲冬季储存和大棚饲养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609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08812A CN101960999B (zh) 2010-08-23 2010-08-23 一种广聚萤叶甲冬季储存和大棚饲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08812A CN101960999B (zh) 2010-08-23 2010-08-23 一种广聚萤叶甲冬季储存和大棚饲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0999A true CN101960999A (zh) 2011-02-02
CN101960999B CN101960999B (zh) 2011-12-28

Family

ID=43514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088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60999B (zh) 2010-08-23 2010-08-23 一种广聚萤叶甲冬季储存和大棚饲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099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2353A (zh) * 2012-11-29 2013-03-20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立体式规模化混和饲养的方法
CN103125449A (zh) * 2012-12-10 2013-06-05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利用广聚萤叶甲生物防治入侵杂草豚草的方法
CN104756956A (zh) * 2015-03-26 2015-07-08 宜昌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 工厂化繁育莲草直胸跳甲设施建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5857A (zh) * 2009-05-08 2009-12-09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广聚萤叶甲的人工大规模饲养方法
CN101720725A (zh) * 2010-01-22 2010-06-09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豚草卷蛾的人工饲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5857A (zh) * 2009-05-08 2009-12-09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广聚萤叶甲的人工大规模饲养方法
CN101720725A (zh) * 2010-01-22 2010-06-09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豚草卷蛾的人工饲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 20100630 Zhou Zhong-Shi et.al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Survival,Development,Longevity,and Fecundity of Ophraella communa(Coleoptera:Chrysomelidae),a Potential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 Against Ambrosia artemisiifolia(Asterales:Asteraceae) 第1021-1027页 1-2 第39卷, 第3期 2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2353A (zh) * 2012-11-29 2013-03-20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立体式规模化混和饲养的方法
CN102972353B (zh) * 2012-11-29 2014-09-2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立体式规模化混合饲养的方法
CN103125449A (zh) * 2012-12-10 2013-06-05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利用广聚萤叶甲生物防治入侵杂草豚草的方法
CN104756956A (zh) * 2015-03-26 2015-07-08 宜昌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 工厂化繁育莲草直胸跳甲设施建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0999B (zh) 201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1868B (zh) 一种小花蝽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3168751B (zh) 一种扩繁烟蚜茧蜂的方法
CN102172231B (zh) 烟蚜越冬保种繁育方法
CN102301982B (zh) 豌豆蚜繁殖烟蚜茧蜂的方法
CN104663200B (zh) 一种蕨类植物规模繁殖方法
CN1918960A (zh) 一种药用石蒜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CN106258755B (zh) 一种红橡树林下套种白芨的种植方法
CN103155906A (zh) 食蚜瘿蚊批量繁殖工艺及应用技术
CN104585137A (zh) 田间利用茴香蚜虫繁殖瓢虫防治烟草害虫的方法
CN102870742A (zh) 一种海氏桨角蚜小蜂的人工大规模饲养方法
CN106613903B (zh) 一种利用家蝇辅助杂交茎瘤芥授粉的方法
CN107616066A (zh) 一种稻虾综合种养的方法
KR101432471B1 (ko) 천마 재배용 상토,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천마 재배방법
CN102450151A (zh) 一种黄陂西瓜的栽植技术
CN109757274B (zh) 罗汉果组培苗高产高效移栽方法
CN106900538A (zh) 一种利用苍蝇进行洋葱制种的方法
CN101960999B (zh) 一种广聚萤叶甲冬季储存和大棚饲养方法
CN101720725B (zh) 一种豚草卷蛾的人工饲养方法
CN204837586U (zh) 一种菜蛾绒茧蜂田间增殖扩繁网罩
CN112385608A (zh) 一种蠋蝽的饲养方法
CN103210881A (zh) 加州新小绥螨规模化人工饲养的方法
CN104303765B (zh) 石斛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3444520A (zh) 一种新型草莓脱毒苗的繁育技术
CN106718925B (zh) 一种金线莲田间快速繁殖方法
CN109757231A (zh) 一种山药种质资源快速繁殖与保存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

Termination date: 201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