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0521B - 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 - Google Patents

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0521B
CN101950521B CN201010280153.8A CN201010280153A CN101950521B CN 101950521 B CN101950521 B CN 101950521B CN 201010280153 A CN201010280153 A CN 201010280153A CN 101950521 B CN101950521 B CN 1019505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ed
voltage
amplifier
push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801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50521A (zh
Inventor
林勇旭
钟竣帆
何宇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2801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505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50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05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05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05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于源极驱动器包含至少一源极驱动单元和一电压源产生电路。该电压源产生电路用以产生该至少一源极驱动单元所需的一第一电压,其中该电压源产生电路所包含的一第一放大器整合于该至少一源极驱动单元中的一源极驱动单元,以及该第一电压用以供应至该至少一源极驱动单元。本发明可减少源极驱动器的消耗功率,另外,源极驱动器整合放大器可以减少印刷电路板上电源的设计复杂度及减少组件,以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源极驱动器,尤指一种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
背景技术
液晶面板的图帧速率(Frame rate)、尺寸、分辨率及源极驱动器的输出负载,随着液晶面板发展而快速增加,导致源极驱动器的温度及功率消耗变为设计液晶面板的重要问题。
请参照图1A和图1B,图1A为现有技术说明源极驱动器100的示意图,图1B为现有技术说明具有额外半电压源的源极驱动器110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图1A中的源极驱动器100的放大器102和放大器104的跨压为高电压AVDD减去低电压AGND,其中放大器102用以驱动奇数数据线称为正极性输出(positive output stage)放大器,放大器104用以驱动偶数数据线称为负极性输出(negative output stage)放大器。如图1B所示,源极驱动器110具有额外的半电压源(可产生半电压VH)。因此,源极驱动器110的放大器1102的跨压是高电压AVDD减去半电压VH,而放大器1104的跨压是半电压VH减去低电压AGND。因为放大器1102和放大器1104的跨压降低,所以温度及功率消耗显著的减少。但是源极驱动器110需要额外的半电压源,因此,具有源极驱动器110的成本亦随之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该源极驱动器包含至少一源极驱动单元和一电压源产生电路。该至少一源极驱动单元中的每一源极驱动单元用以驱动一液晶面板上相对应的至少一条数据线;及该电压源产生电路用以产生该至少一源极驱动单元所需的一第一电压,其中该电压源产生电路所包含的一第一放大器整合于该至少一源极驱动单元中的一源极驱动单元。
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中,该电压源产生电路另包含:
一第一分压电路,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一高电压,一第二端,耦接于一低电压,及一第三端,耦接于该第一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以输出该第一电压;
一第一推挽式放大器,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一第二端,耦接于该高电压,一第三端,耦接于该低电压,及一第四端,耦接于该第一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以输出该第一电压;及
一第一电容,耦接于该第一推挽式放大器的第四端,用以稳定该第一电压其中该第一电压用以供应至该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单元。
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中,该第一分压电路包含:
一第一电阻,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三端;及
一第二电阻,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及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二端。
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中,该第一推挽式放大器包含:
一第一双载子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推挽式放大器的第二端,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推挽式放大器的第一端,及一第三端,耦接于该第一推挽式放大器的第四端;及
一第二双载子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推挽式放大器的第四端,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推挽式放大器的第一端,及一第三端,耦接于该第一推挽式放大器的第三端;
其中该第一双载子晶体管为一NPN型双载子晶体管以及该第二双载子晶体管为一PNP型双载子晶体管。
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中,该第一推挽式放大器位于该源极驱动单元之内。
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中,该第一推挽式放大器位于该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单元之外的一印刷电路板上,其中该印刷电路板利用多个软性印刷电路板和该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单元所在的一基板电性连接。
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中,该电压源产生电路另包含一第二放大器,且该第二放大器整合于该源极驱动单元。
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中,该电压源产生电路另包含:
一第二分压电路,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高电压,一第二端,耦接于该低电压,及一第三端,耦接于该第二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以输出一第二电压;
一第二推挽式放大器,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一第二端,耦接于该高电压,一第三端,耦接于该低电压,及一第四端,耦接于该第二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以输出该第二电压;及
一第二电容,耦接于该第二推挽式放大器的第四端,用以稳定该第二电压;
其中该第二电压用以供应至该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单元。
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中,该第二分压电路包含:
一第三电阻,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分压电路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分压电路的第三端;及
一第四电阻,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及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分压电路的第二端。
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中,该第二推挽式放大器包含:
一第三双载子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推挽式放大器的第二端,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推挽式放大器的第一端,及一第三端,耦接于该第二推挽式放大器的第四端;及
一第四双载子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推挽式放大器的第四端,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推挽式放大器的第一端,及一第三端,耦接于该第二推挽式放大器的第三端;
其中该第三双载子晶体管为一NPN型双载子晶体管以及该第四双载子晶体管为一PNP型双载子晶体管。
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中,该第二推挽式放大器位于该源极驱动单元之内。
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中,该第二推挽式放大器位于印刷电路板上。
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中,该电压源产生电路另包含:
一第五电阻,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一高电压,及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以输出该第一电压;及
一第六电阻,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及一第二端,耦接于一低电压;及
一第三电容,耦接于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用以稳定该第一电压;
其中该第一电压用以供应至该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单元。
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中,该电压源产生电路另包含一第三放大器,且该第三放大器整合于该源极驱动单元。
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中,该电压源产生电路另包含:
一第七电阻,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高电压,及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三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以输出该第二电压;
一第八电阻,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及一第二端,耦接于该低电压;及
一第四电容,耦接于该第七电阻的第二端,用以稳定该第二电压;
其中该第二电压用以供应至该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单元。
本发明提供的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利用电压源产生电路产生每一源极驱动单元内的奇数级放大器与偶数级放大器所需的半电压。因此,本发明可减少源极驱动器的消耗功率,另外,源极驱动器整合放大器可以减少印刷电路板上电源的设计复杂度及减少组件,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说明源极驱动器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说明具有额外半电压源的源极驱动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说明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说明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说明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说明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说明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说明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110、200、300、400、500源极驱动器
、600、700
202、302、402、502、602、702电压源产生电路
102、104、1102、1104        放大器
2022         第一放大器
4022         第二放大器
6022         第三放大器
7022         第四放大器
2024         第一分压电路
4024         第二分压电路
2026         第一推挽式放大器
4026         第二推挽式放大器
2028         第一电容
4028         第二电容
6028         第三电容
7028         第四电容
20242        第一电阻
20244        第二电阻
40242        第三电阻
40244        第四电阻
60242        第五电阻
60244        第六电阻
70242        第七电阻
70244        第八电阻
20262        第一双载子晶体管
20264        第二双载子晶体管
40262        第三双载子晶体管
40264        第四双载子晶体管
204          液晶面板
206          印刷电路板
208          基板
S1-Sn        源极驱动单元
FPC1-FPCn    软性印刷电路板
V1           第一电压
V2      第二电压
AVDD    高电压
AGND    低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说明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200的示意图。源极驱动器200包含多个源极驱动单元S1-Sn及电压源产生电路202。多个源极驱动单元S1-Sn中的每一源极驱动单元有多个用以驱动液晶面板204上相对应的数据线的放大器;电压源产生电路202用以产生多个源极驱动单元S1-Sn内放大器所需的第一电压V1,电压源产生电路202包含第一放大器2022、第一分压电路2024、第一推挽式放大器2026及第一电容2028,其中第一放大器2022整合于源极驱动单元S1内,用以输出第一电压V1。因为源极驱动单元S2-Sn中亦有多个放大器,因此本发明并不受限于将第一放大器2022整合于源极驱动单元S1之内,第一放大器2022亦可分别整合于其它源极驱动单元之内。
第一分压电路2024具有第一端,耦接于高电压AVDD,第二端耦接于低电压AGND,及第三端耦接于第一放大器2022的第一输入端,用以输出第一电压V1。第一分压电路2024包含第一电阻20242及第二电阻20244。第一电阻20242具有第一端耦接于第一分压电路2024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耦接于第一分压电路2024的第三端。第二电阻20244具有第一端,耦接于第一电阻20242的第二端,及第二端耦接于第一分压电路2024的第二端。因为在图2的实施例中,第一电阻20242和第二电阻20244的阻值相同,所以第一电压V1为高电压AVDD与低电压AGND之和的一半。但本发明并不受限于第一电阻20242和第二电阻20244的阻值相同,第一电阻20242和第二电阻20244的阻值亦可不同。第一电压V1用以供给每一源极驱动单元中的多个放大器,其中每一放大器用以驱动一条数据线(data line)。
第一推挽式放大器2026位于多个源极驱动单元S1-Sn之外的印刷电路板206上,其中印刷电路板206利用多个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ing circuitboard,FPCB)FPC1-FPCn和多个源极驱动单元S1-Sn所在的基板208电性连接。第一推挽式放大器2026具有第一端,耦接于第一放大器2022的输出端,第二端耦接于高电压AVDD,第三端耦接于低电压AGND,及第四端耦接于第一放大器2022的第二输入端,用以输出第一电压V1。第一推挽式放大器2026包含第一双载子晶体管20262与第二双载子晶体管20264,其中第一双载子晶体管20262为NPN型双载子晶体管,以及第二双载子晶体管20264为PNP型双载子晶体管。第一双载子晶体管20262具有第一端,耦接于第一推挽式放大器2026的第二端,第二端耦接于第一推挽式放大器2026的第一端,及第三端耦接于第一推挽式放大器2026的第四端。第二双载子晶体管20264具有第一端,耦接于第一推挽式放大器2026的第四端,第二端耦接于第一推挽式放大器2026的第一端,及第三端耦接于第一推挽式放大器2026的第三端。第一电容2028耦接于第一推挽式放大器2026的第四端,用以稳定第一电压V1。
如图2所示,第一分压电路2024通过第一电阻20242和第二电阻20244,产生第一电压V1,并输出至第一放大器2022的第一输入端。而因为第一推挽式放大器2026的第四端耦接于第一放大器2022的第二输入端,所以第一推挽式放大器2026的第四端亦输出第一电压V1,且第一电压V1通过多个软性印刷电路板FPC1-FPCn给多个源极驱动单元S1-Sn内的多个放大器使用。
请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说明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300的示意图。源极驱动器300和源极驱动器200的差别在于源极驱动器300内的电压源产生电路302将第一推挽式放大器2026整合于源极驱动单元S1内,但本发明并不受限将第一推挽式放大器2026整合于源极驱动单元S1之内,第一推挽式放大器2026亦可整合于其它源极驱动单元之内。另外,源极驱动器300其余的操作原理皆和源极驱动器20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说明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400的示意图。源极驱动器400和源极驱动器200的差别在于源极驱动器400内的电压源产生电路402另包含第二放大器4022、第二分压电路4024、第二推挽式放大器4026及第二电容4028,其中第二放大器4022整合于源极驱动单元S1之内。但本发明并不受限于将第二放大器4022整合于源极驱动单元S1之内,第二放大器4022亦可整合于其它源极驱动单元之内。
第二分压电路4024具有第一端,耦接于高电压AVDD,第二端耦接于低电压AGND,及第三端耦接于第二放大器4022的第一输入端,用以输出第二电压V2。第二分压电路4024包含第三电阻40242及第四电阻40244。第三电阻40242具有第一端耦接于第二分压电路4024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耦接于第二分压电路4024的第三端。第四电阻40244具有第一端,耦接于第三电阻40242的第二端,及第二端耦接于第二分压电路4024的第二端。因为在图4的实施例中,第三电阻40242和第四电阻40244的阻值相同,所以第二电压V2为高电压AVDD与低电压AGND之和的一半。但本发明并不受限于第三电阻40242和第四电阻40244的阻值相同,第三电阻40242和第四电阻40244的阻值相同亦可不同。而第一电压V1用以供给每一源极驱动单元中的驱动奇数数据线的放大器和第二电压V2用以供给每一源极驱动单元中的驱动偶数数据线的放大器,其中每一放大器用以驱动一条数据线(data line)。
第二推挽式放大器4026位于多个源极驱动单元S1-Sn之外的印刷电路板206上,其中印刷电路板206利用多个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ing circuitboard,FPCB)FPC1-FPCn和多个源极驱动单元S1-Sn所在的基板208电性连接。第二推挽式放大器4026具有第一端,耦接于第二放大器4022的输出端,第二端耦接于高电压AVDD,第三端耦接于低电压AGND,及第四端耦接于第二放大器4022的第二输入端,用以输出第二电压V2。第二推挽式放大器4026包含第三双载子晶体管40262与第四双载子晶体管40264,其中第三双载子晶体管40262为NPN型双载子晶体管,以及第四双载子晶体管40264为PNP型双载子晶体管。第三双载子晶体管40262具有第一端,耦接于第二推挽式放大器4026的第二端,第二端耦接于第二推挽式放大器4026的第一端,及第三端耦接于第二推挽式放大器4026的第四端。第四双载子晶体管40264具有第一端,耦接于第二推挽式放大器4026的第四端,第二端耦接于第二推挽式放大器4026的第一端,及第三端耦接于第二推挽式放大器4026的第三端。第二电容4028耦接于第二推挽式放大器4026的第四端,用以稳定第二电压V2。
如图4所示,第二分压电路4024通过第三电阻40242和第四电阻40244,产生第二电压V2,并输出至第二放大器4022的第一输入端。而因为第二推挽式放大器4026的第四端耦接于第二放大器4022的第二输入端,所以第二推挽式放大器4026的第四端亦输出第二电压V2,且第二电压V2通过多个软性印刷电路板FPC1-FPCn给多个源极驱动单元S1-Sn内的多个放大器使用。
另外,源极驱动器400其余的操作原理皆和源极驱动器20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说明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500的示意图。源极驱动器500和源极驱动器400的差别在于源极驱动器500内的电压源产生电路502将第一推挽式放大器2026和第二推挽式放大器4026整合于源极驱动单元S1内,但本发明并不受限将第二推挽式放大器4026整合于源极驱动单元S1之内,第二推挽式放大器4026亦可整合于其它源极驱动单元之内。另外,源极驱动器500其余的操作原理皆和源极驱动器40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说明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600的示意图。源极驱动器600包含多个源极驱动单元S1-Sn及电压源产生电路602。电压源产生电路602包含第三放大器6022、第五电阻60242、第六电阻60244及第三电容6028,其中第三放大器6022整合于多个源极驱动单元S1-Sn中的源极驱动单元S1内,但本发明并不受限于将第三放大器6022整合于源极驱动单元S1之内,第三放大器6022亦可整合于其它源极驱动单元之内。第五电阻60242的第一端耦接到高电压AVDD,第二端与第六电阻60244的第一端耦接,而第六电阻60244的第二端则耦接到低电压AGND,另有第三电容6028的第一端耦接到第五电阻60242的第二端以提供稳压的功能,第二端则耦接到低电压AGND,该电压源产生电路602用以产生第一电压V1,且第一电压V1输入至第三放大器6022的第一输入端和源极驱动单元S2-Sn中的每一源极驱动单元之内的放大器OP2-OPn的第一输入端。但本发明并不受限于第五电阻60242和第六电阻60244的阻值相同,第五电阻60242和第六电阻60244的阻值相同亦可不同。放大器OP2-OPn的输出端则输出第一电压V1,第一电压V1用以供给源极驱动单元S1-Sn中的多个放大器。另外,源极驱动器600其余的操作原理皆和源极驱动器20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7,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说明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700的示意图。源极驱动器700和源极驱动器600的差别在于源极驱动器700内的电压源产生电路702另包含第四放大器7022、第七电阻70242、第八电阻70244及第四电容7028,其中第四放大器7022整合于源极驱动单元S1之内。但本发明并不受限于将第四放大器7022整合于源极驱动单元S1之内,第四放大器7022亦可整合于其它源极驱动单元之内。
第七电阻70242的第一端耦接到高电压AVDD,第二端与第八电阻70244的第一端耦接,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则耦接到低电压AGND,另有第四电容7028的第一端耦接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以提供稳定第二电压的功能,第二端则耦接到低电压AGND,该电压源产生电路702用以产生第二电压V2,且第二电压V2输入至第四放大器7022的第一输入端和源极驱动单元S2-Sn的每一源极驱动单元之内的放大器AOP2-AOPn的第一输入端。但本发明并不受限于第七电阻70242和第八电阻70244的阻值相同,第七电阻70242和第八电阻70244的阻值亦可不同。放大器AOP2-AOPn的输出端则输出第二电压V2,而第一电压V1用以供给每一源极驱动单元中的驱动奇数数据线的放大器和第二电压V2用以供给每一源极驱动单元中的驱动偶数数据线的放大器。另外,源极驱动器700其余的操作原理皆和源极驱动器60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利用电压源产生电路产生每一源极驱动单元内的正输出级放大器与负输出级放大器所需的半电压。因此,本发明可减少源极驱动器的消耗功率,另外,源极驱动器整合放大器可以减少印刷电路板上电源的设计复杂度及组件,以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至少一源极驱动单元,每一源极驱动单元用以驱动一液晶面板上相对应的至少一条数据线;及
一电压源产生电路,用以产生该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单元所需的一第一电压,其中该电压源产生电路所包含的一第一放大器整合于该至少一源极驱动单元中的一源极驱动单元;
该电压源产生电路另包含:
一第一分压电路,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一高电压,一第二端,耦接于一低电压,及一第三端,耦接于该第一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以输出该第一电压;
一第一推挽式放大器,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一第二端,耦接于该高电压,一第三端,耦接于该低电压,及一第四端,耦接于该第一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以输出该第一电压;及
一第一电容,耦接于该第一推挽式放大器的第四端,用以稳定该第一电压,其中该第一电压用以供应至该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单元;
该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单元中的多个源极驱动单元通过共用该第一电压,以减少的消耗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分压电路包含:
一第一电阻,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三端;及
一第二电阻,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及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二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推挽式放大器包含:
一第一双载子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推挽式放大器的第二端,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推挽式放大器的第一端,及一第三端,耦接于该第一推挽式放大器的第四端;及
一第二双载子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推挽式放大器的第四端,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推挽式放大器的第一端,及一第三端,耦接于该第一推挽式放大器的第三端;
其中该第一双载子晶体管为一NPN型双载子晶体管以及该第二双载子晶体管为一PNP型双载子晶体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推挽式放大器位于该源极驱动单元之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推挽式放大器位于该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单元之外的一印刷电路板上,其中该印刷电路板利用多个软性印刷电路板和该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单元所在的一基板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压源产生电路另包含一第二放大器,且该第二放大器整合于该源极驱动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压源产生电路另包含:
一第二分压电路,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高电压,一第二端,耦接于该低电压,及一第三端,耦接于该第二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以输出一第二电压;
一第二推挽式放大器,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一第二端,耦接于该高电压,一第三端,耦接于该低电压,及一第四端,耦接于该第二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以输出该第二电压;及
一第二电容,耦接于该第二推挽式放大器的第四端,用以稳定该第二电压;
其中该第二电压用以供应至该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单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分压电路包含:
一第三电阻,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分压电路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分压电路的第三端;及
一第四电阻,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及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分压电路的第二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推挽式放大器包含:
一第三双载子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推挽式放大器的第二端,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推挽式放大器的第一端,及一第三端,耦接于该第二推挽式放大器的第四端;及
一第四双载子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推挽式放大器的第四端,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推挽式放大器的第一端,及一第三端,耦接于该第二推挽式放大器的第三端;
其中该第三双载子晶体管为一NPN型双载子晶体管以及该第四双载子晶体管为一PNP型双载子晶体管。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推挽式放大器位于该源极驱动单元之内。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推挽式放大器位于印刷电路板上。
12.一种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至少一源极驱动单元,每一源极驱动单元用以驱动一液晶面板上相对应的至少一条数据线;及
一电压源产生电路,用以产生该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单元所需的一第一电压,其中该电压源产生电路所包含的一第一放大器整合于该至少一源极驱动单元中的一源极驱动单元;
该电压源产生电路另包含:
一第五电阻,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一高电压,及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以输出该第一电压;及
一第六电阻,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及一第二端,耦接于一低电压;及
一第三电容,耦接于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用以稳定该第一电压;
其中该第一电压用以供应至该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单元中的多个源极驱动单元。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压源产生电路另包含一第三放大器,且该第三放大器整合于该源极驱动单元。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压源产生电路另包含:
一第七电阻,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高电压,及一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三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以输出一第二电压;
一第八电阻,具有一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及一第二端,耦接于该低电压;及
一第四电容,耦接于该第七电阻的第二端,用以稳定该第二电压;
其中该第二电压用以供应至该至少一个源极驱动单元。
CN201010280153.8A 2010-09-09 2010-09-09 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 Active CN1019505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80153.8A CN101950521B (zh) 2010-09-09 2010-09-09 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80153.8A CN101950521B (zh) 2010-09-09 2010-09-09 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0521A CN101950521A (zh) 2011-01-19
CN101950521B true CN101950521B (zh) 2014-03-26

Family

ID=43454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80153.8A Active CN101950521B (zh) 2010-09-09 2010-09-09 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505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9817B (zh) * 2021-09-03 2023-08-0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3623B1 (en) * 2000-10-30 2001-12-2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mplementary follower output stage circuitry and method for low dropout voltage regulator
CN101310322A (zh) * 2005-11-18 2008-11-19 Nxp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以降低的功耗来驱动lcd显示器的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3623B1 (en) * 2000-10-30 2001-12-2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mplementary follower output stage circuitry and method for low dropout voltage regulator
CN101310322A (zh) * 2005-11-18 2008-11-19 Nxp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以降低的功耗来驱动lcd显示器的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0521A (zh) 2011-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717406A (en) Electronic circuit,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of driving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101611387B1 (ko) 전원 회로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6251772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の駆動回路
CN101572068B (zh) 公共电压发生器、包括该发生器的显示设备及其生成方法
CN204302618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1872093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117592A (zh) 数据传输设备和使用该数据传输设备的平板显示器
CN102013235B (zh) Tft-lcd驱动电路
CN106991946B (zh) 显示装置及其数据驱动器
CN101950521B (zh) 整合放大器的源极驱动器
CN106057138B (zh) 电源电路、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模块
CN101727864B (zh) 显示系统
CN103700351B (zh) 负载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7595658B2 (en) Voltage divider circuit
CN101800021B (zh) 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与其源极驱动器
TWI423729B (zh) 整合放大器的源級驅動器
US8063314B2 (en) Pin definition layout of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screen
CN103544924A (zh) 可编程伽玛校正缓冲电路及相关的方法和驱动电路
CN104935161A (zh) 一种用于机载显示屏的tcon电源管理电路
CN107799072B (zh) 电子纸显示器装置
CN112992064B (zh) 一种发光电路、发光组件和显示装置
KR101398092B1 (ko) 칩 온 글래스형 액정 디스플레이
US1097685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touch display 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 of touch-sensitive display panel
CN103943087B (zh) 一种显示器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US20110148848A1 (en) Output driver of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