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8996A - 渗碳缓冷试样表层非平衡态复相组织碳含量快速鉴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渗碳缓冷试样表层非平衡态复相组织碳含量快速鉴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8996A
CN101948996A CN 201010518314 CN201010518314A CN101948996A CN 101948996 A CN101948996 A CN 101948996A CN 201010518314 CN201010518314 CN 201010518314 CN 201010518314 A CN201010518314 A CN 201010518314A CN 101948996 A CN101948996 A CN 101948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librium
carbon content
tissue
top layer
slow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51831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晓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shuy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R Qishuy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R Qishuy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R Qishuya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51831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489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48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89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Materials By Characteristic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工件的渗碳检测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渗碳缓冷试样表层非平衡态复相组织碳含量快速鉴别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在常规金相浸蚀条件下(试样抛光+4%硝酸乙醇浸蚀,X100或更高放大倍数)检测来识别平衡组织或准平衡组织或非平衡组织;二、所述钢铁工件的表面到心部不同部位在同样较低的冷速下并非完全显示出平衡组织,而会显示出平衡→非平衡→平衡或非平衡→平衡组织;通过对非平衡组织识别,判定其应产生的平衡或准平衡组织,从而揭示其本质的组织特性。本发明为具有一定淬透性的材料的渗碳组织准确判定开辟了一条简单实用的途径。

Description

渗碳缓冷试样表层非平衡态复相组织碳含量快速鉴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工件的渗碳检测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渗碳缓冷试样表层非平衡态复相组织碳含量快速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渗碳生产现场一线检测过程中,一般要求试样缓冷以获得平衡态的组织,这种珠光体类的平衡组织(不同的平衡组织具有不同的晶界特征)较直观地反映出碳化物的形态。然而,在渗碳过程中检测过程活样时,经常出现一些具有一定淬透性的材料(如20CrNiMo、12Cr2Ni4A),即使在缓冷状态下试样表面也会产生非平衡态的相变组织(局部呈现针叶状组织)。这种非期望得到的非平衡相变组织长期困扰对表面碳浓度的判明,由于缺乏准确的经验数据(缺乏此类相变组织变化的文献资料),常造成误判或延误检测判断时间,导致多种重要渗碳淬火产品反复返工或误返工,不仅浪费能耗,甚至产生一定数量的变形、磨削裂纹等废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渗碳淬火产品反复返工或误返工、浪费能耗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渗碳缓冷试样表层非平衡态复相组织碳含量快速鉴别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渗碳缓冷试样表层非平衡态复相组织碳含量快速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常规金相浸蚀条件下(试样抛光+4%硝酸乙醇浸蚀,X100或更高放大倍数)检测来识别平衡组织或准平衡组织或非平衡组织;
二、所述钢铁工件的表面到心部不同部位在同样较低的冷速下并非完全显示出平衡组织,而会显示出平衡→非平衡→平衡或非平衡→平衡组织;通过对非平衡组织识别,判定其应产生的平衡或准平衡组织,从而揭示其本质的组织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钢铁工件的材质包括各种渗碳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钢铁工件含有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意义在于突破了非期望得到的非平衡相变组织长期对表面碳浓度判明的困扰,同时为具有一定淬透性的材料的渗碳组织准确判定开辟了一条简单实用的途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成本低,检测速度快,检测精度高:采用简单的检测设备条件(普通金相显微镜)即可实现。
2、渗层质量稳定:经长期多种材质、多种结构、多种产品实际生产证明,可得到理想的浅层渗碳深度与有效淬硬层深度。
3、适用广泛:适用于一切常规的渗碳钢,提高合金化可加快渗速。
4、设备利用率高:经生产实践验证可应用于大中小不同炉体设备渗碳。
本发明应用于生产现场一线检测并指导生产,检测精度提高,减少大量返工、减少重复取样制样等工作,节约大量能耗,避免产生变形、磨削裂纹等废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一定淬透性的低碳合金钢渗碳后从表面到心部的金相组织过渡图;
图2为实施例的组织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渗碳缓冷试样表层非平衡态复相组织碳含量快速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常规金相浸蚀条件下(试样抛光+4%硝酸乙醇浸蚀,X100或更高放大倍数)检测来识别平衡组织或准平衡组织或非平衡组织;
二、所述钢铁工件的表面到心部不同部位在同样较低的冷速下并非完全显示出平衡组织,而会显示出平衡→非平衡→平衡或非平衡→平衡组织;通过对非平衡组织识别,判定其应产生的平衡或准平衡组织,从而揭示其本质的组织特性。
所述钢铁工件的材质包括各种渗碳钢。
所述钢铁工件含有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
平衡组织主要指在缓慢冷却或平衡条件下获得的珠光体类组织,以渗碳体或铁素体为晶界析出,可直接作为渗碳各过程进展状态的检测依据。准平衡组织指在冷速较慢或接近平衡条件下获得的以珠光体类组织为主的组织。
非平衡组织主要指在较快冷速(非平衡)条件下冷却获得的马氏体组织+残余奥氏体组织或(一定冷速条件下出现的少量)贝氏体组织,及部分珠光体组织。马氏体组织+残余奥氏体组织含量较多,可达80%以上,贝氏体组织大多10%以下或很少量,珠光体组织一般0~50%。
上述组织的识别均可在常规金相浸蚀条件下(试样抛光+4%硝酸乙醇浸蚀,X100或更高放大倍数)检测。
一种渗碳缓冷试样表层非平衡态复相组织碳含量快速鉴别方法,在材质合金成分(即淬透性)一定的条件下,C曲线的偏移主要受含碳量的影响,在共析点两侧呈现出不同的偏移方向;而钢铁工件的表面正是经历了从高碳到低碳的变化,因此,从所述钢铁工件的表面到心部不同部位在同样较低的冷速下并非完全显示出平衡组织,而会显示出平衡→非平衡→平衡或非平衡→平衡组织;通过对非平衡组织识别,判定其应产生的平衡或准平衡组织,从而揭示其本质的组织特性;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判定非平衡态组织。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是表示不同温度下过冷奥氏体转变量与转变时间关系的曲线。由于通常不需要了解某时刻转变量的多少,而比较注重转变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因此常常将这种曲线绘制成温度—时间曲线,简称C曲线。
如图1为一种具有一定淬透性的低碳合金钢渗碳后从表面到心部的金相组织过渡图;从表面到心部依次为平衡(少量过共析组织,黑色)→非平衡(以共析组织为主,白亮色)→平衡(以亚共析为主,灰黑色)组织。由于白亮区的共析组织易于相变产生马氏体+残余奥氏体而形成非平衡态组织,而低于或超过该成分的组织则均易于形成平衡组织,由此根据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的相对比例以及马氏体的形态可较为准确地判明该组织前后的碳含量水平。
将渗碳试样缓冷后经过常规的制样步骤,以常用浸蚀剂浸蚀(如4%硝酸乙醇),当材质含有一定合金成分或具有一定淬透性时,即可显示出如图1的分层组织:从表面到心部依次为平衡(过共析组织,黑色)→非平衡(以共析组织为主,白亮色)→平衡(以亚共析为主,灰黑色)组织,或从表面到心部依次为非平衡(以共析组织为主,白亮色)→平衡(以亚共析为主,灰黑色)组织。由于白亮区的共析组织易于相变产生马氏体+残余奥氏体而形成非平衡态组织,而低于或超过该成分的组织则均易于形成平衡组织,由此根据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的相对比例以及马氏体的形态可较为准确地判明该组织前后的碳含量水平。因此,应用了C曲线漂移这一长期易于被忽视的规律可有效解释(平衡→)非平衡→平衡组织产生的成因并揭示了组织的实际本质。
根据准确可信的过程检测,可得到期望的渗层深度与组织,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并经长期实践证实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以下结合实例说明:
实施例:
以20CrNiMo制作的钢制零件
零件名称:活塞销
材质:20CrNiMo 
技术要求:渗碳层深1.8~2.2mm
表面硬度:56~63HRC
淬深处硬度:550HV1
经渗碳约15h后检测过程试样,从表面到心部呈现变化与组织分布见附图2,由图示分析,可判定图2左侧(即从试样表面起)为过共析组织(碳含量约≥0.8%),左中部白亮区为共析组织,可判定出附图中部白亮区消失后的右向区域为亚共析组织(碳含量约≤0.7%并逐渐降低),该组织逐渐向心部组织过渡。虽然晶界不明显,过共析、共析以及亚共析组织的成分及深度仍可据此为判。该判断经过不同加热冷却方案进行组织还原,证实准确可信,并有效指导了一线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Claims (4)

1.一种渗碳缓冷试样表层非平衡态复相组织碳含量快速鉴别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在常规金相浸蚀条件下检测来识别平衡组织或准平衡组织或非平衡组织;
B、所述钢铁工件的表面到心部不同部位在同样较低的冷速下并非完全显示出平衡组织,而会显示出平衡→非平衡→平衡或非平衡→平衡组织;通过对非平衡组织识别,判定其应产生的平衡或准平衡组织,从而鉴别渗碳缓冷试样表层非平衡态复相组织的碳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碳缓冷试样表层非平衡态复相组织碳含量快速鉴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A中常规金相浸蚀条件是指试样抛光+4%硝酸乙醇浸蚀,X100或更高放大倍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碳缓冷试样表层非平衡态复相组织碳含量快速鉴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钢铁工件的材质包括各种渗碳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碳缓冷试样表层非平衡态复相组织碳含量快速鉴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钢铁工件含有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
CN 201010518314 2010-10-26 2010-10-26 渗碳缓冷试样表层非平衡态复相组织碳含量快速鉴别方法 Pending CN1019489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18314 CN101948996A (zh) 2010-10-26 2010-10-26 渗碳缓冷试样表层非平衡态复相组织碳含量快速鉴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18314 CN101948996A (zh) 2010-10-26 2010-10-26 渗碳缓冷试样表层非平衡态复相组织碳含量快速鉴别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8996A true CN101948996A (zh) 2011-01-19

Family

ID=43452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18314 Pending CN101948996A (zh) 2010-10-26 2010-10-26 渗碳缓冷试样表层非平衡态复相组织碳含量快速鉴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4899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9960A (zh) * 2011-07-01 2012-02-22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鉴别奥氏体不锈钢和高锰钢的方法
CN102374991A (zh) * 2011-09-22 2012-03-14 首钢总公司 汽车板中渗碳体的定量分析方法
CN102901708A (zh) * 2012-09-29 2013-01-30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检查钢件渗碳表面加工缺陷的化学方法
CN104949769A (zh) * 2015-06-23 2015-09-30 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不依靠测温系统快速发现渗碳温度场变化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6539A (zh) * 2009-12-29 2010-07-14 江苏一汽铸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球墨铸铁碳量精确定量的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6539A (zh) * 2009-12-29 2010-07-14 江苏一汽铸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球墨铸铁碳量精确定量的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9960A (zh) * 2011-07-01 2012-02-22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鉴别奥氏体不锈钢和高锰钢的方法
CN102359960B (zh) * 2011-07-01 2013-06-12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鉴别奥氏体不锈钢和高锰钢的方法
CN102374991A (zh) * 2011-09-22 2012-03-14 首钢总公司 汽车板中渗碳体的定量分析方法
CN102374991B (zh) * 2011-09-22 2013-04-17 首钢总公司 汽车板中渗碳体的定量分析方法
CN102901708A (zh) * 2012-09-29 2013-01-30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检查钢件渗碳表面加工缺陷的化学方法
CN104949769A (zh) * 2015-06-23 2015-09-30 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不依靠测温系统快速发现渗碳温度场变化的方法
CN104949769B (zh) * 2015-06-23 2018-04-03 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不依靠测温系统快速发现渗碳温度场变化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1230B (zh) M‑a岛中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分类显示和定量检测方法
CN107177797B (zh) 油气田用130ksi、135ksi级别耐蚀钻具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43563B (zh) 一种利用相变热膨胀防止65Mn热轧板卷塌卷的方法
Hashimoto et al. Effect of inclusion/matrix interface cavities on internal-fracture-type rolling contact fatigue life
CN102181793A (zh) 深海采油设备输送立管用钢锻件制造工艺
CN104651858B (zh) 一种提高氮碳共渗强化层表面致密性的复合热处理工艺
CN101948996A (zh) 渗碳缓冷试样表层非平衡态复相组织碳含量快速鉴别方法
CN108277449A (zh) 一种对低碳合金钢工件进行渗碳淬火的热处理方法
Zhang et al. Effect of micro-shot peening on fatigue properties of precipitate strengthened Cu-Ni-Si alloy in air and in salt atmosphere
CN104007244A (zh) 测定低碳微合金钢材料中Fe3C溶解量及析出量的方法
CN110457834B (zh) 一种表征渗碳钢渗层碳浓度的方法
CN104655465A (zh) 一种硅钢氧化铁皮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
CN109465566A (zh) 改善高强耐候气保焊丝用盘条同圈性能的生产方法
CN106755854A (zh) 4145h锻件的热处理方法及生产的锻件
Luo et al. Effect of undercooled austenite ausforming on the role of the M–A constituents in the CGHAZ toughness of the HSLA steels with bainite structure
Kalkhof et al. Influence of PbBi environment on the low-cycle fatigue behavior of SNS target container materials
Chu et al. Fatigue properties improvement of low-carbon alloy axle steel by induction hardening and shot peening: a prospective comparison
CN110749467A (zh) 一种高锰高钛微合金化钢铸坯低倍检验方法
Min et al. Oxidation and thermal fatigue behaviors of two type hot work steels during thermal cycling
CN103018271A (zh) 一种测定C-Mn系贝氏体轨CCT曲线的方法
Li et al. Austenite formation during intercritical annealing in C-Mn cold-rolled dual phase steel
Strobl et al. New steel combinations produced by the Damascus technique
Schissler et al. Abrasive wear resistance of austempered ductile iron at room temperature
CN103627880B (zh) 模数在50mm≤m≤150mm的重载齿条的中频感应淬火工艺
CN106244773A (zh) 一种p92钢回火硬度的预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