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1374A - 一种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1374A
CN101941374A CN2009100885470A CN200910088547A CN101941374A CN 101941374 A CN101941374 A CN 101941374A CN 2009100885470 A CN2009100885470 A CN 2009100885470A CN 200910088547 A CN200910088547 A CN 200910088547A CN 101941374 A CN101941374 A CN 101941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oacoustic engine
acoustic energy
energy
automobile
driven vehi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85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家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08854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413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41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13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包括热声发动机和底盘,此外该汽车还包括一个燃烧室、一个声能转换系统和一个汽车传动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个储能系统,该汽车利用热声发动机将燃烧室产生的热能传换为声能(压力波动),再通过声能转换器将声能转换为压力能、机械能或电能;压力能再通过气动马达来驱动汽车,而电能通过电动马达来驱动汽车。该汽车有以下的优势:(1)解决了纯气动或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问题;(2)由于热声发动机采用外燃式燃烧,对燃料的要求比采用内燃式要低很多,而且燃烧的条件可以很好控制,从减低燃料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3)由于热声发动机在高温下没有运动部件,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可以做到高可靠性和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具体地说是一种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调查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2亿,主要增幅来自发展中国家。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全球57%的石油消费在交通领域(其中美国达到67%)。预计到2020年交通用油将占到全球石油总消耗的62%以上。美国能源部预测,2020年以后,全球石油需求与常规石油供给之间将出现净缺口,2050年的供需缺口几乎相当于2000年世界石油总产量的两倍。与此同时,交通能源消耗也是造成局部环境污染和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此,全球已达成共识:交通能源转型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国汽车业迅猛发展。2005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570万,分别居世界第三位和第二位,自主品牌轿车和汽车出口均出现大幅增长。预计2020年前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和主要的汽车出口国之一。但是,当我国刚刚到达汽车社会门槛,车用石油消费在石油总消费中的比例(1/3以下)还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时(1/2以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石油供应的日益紧张。同时,车用石油消耗所产生的空气污染和CO2排放也正在变成愈来愈严重的问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CO2排放大国,由此产生的国际政治和经济争端将会愈演愈烈。这充分表明,我国所面临的石油安全与交通能源问题将来势更猛,影响更大,挑战更加严峻。按传统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发展下去,不可持续,实现我国交通能源动力系统转型是大势所趋。
中国专利文献CN101367329A公开了一种气动汽车,该发明用双螺杆动力机通过高压空气的膨胀做功来驱动气动汽车行驶。该气动汽车由双螺杆动力机、储气罐、进气控制阀、驱动轮、从动轮、离合器、发电机、蓄电瓶、压气机及一些管道组成;其利用储气罐中的高压空气通过排气管和排气控制阀驱动双螺杆发动机,双螺杆发动机带动驱动轮,驱动轮带动从动轮通过传动轴和离合器使气动汽车行驶,同时驱动发电机发电向蓄电瓶充电。发电机也可以作为电动机由蓄电瓶中的电来驱动,通过驱动轮带动从动轮驱动压气机将高压空气通过进气管压入储气罐。
在该专利技术的气动汽车中它没有设置内燃机和油箱,无需采用燃料作为能量源,对环境没有污染。但由于该气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有能量损耗,因此在行驶一定的距离之后必须对该气动汽车的储气罐进行充气,以便于整个循环能得以持续。但是,当储气罐中没有足以驱动汽车的气压或是蓄电瓶中没有足够的电能足以驱动压气机给储气罐充气时,诸如在野外行驶时,也没有充气装置给该气动汽车充气,此时该气动汽车将无法启动和行驶。
电动汽车是采用蓄电池作为汽车的动力源,采用蓄电池作为动力源时不会有尾气产生,汽车动力过程比较稳定,但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的供电时间不是很长久,用完后需要对其充电,且充电时间较长,不能满足长途运输的需要,且在野外行驶时,也没有充电装置给该电动汽车充电时,该电动汽车将无法启动和行驶。
热声发动机是一种新型的发动机,它能够将热能转化成声能,即压力波动形式的机械能。
现有技术中,日本专利文献2006-9579公开了一种热声装置,该技术以汽油或柴油发动机的尾气为驱动力,利用汽油或柴油发动机排出的汽车尾气作为该热声装置的能量来源,利用该装置将尾气中所带有的余热转换成电能应用于汽车的辅助装置中,给汽车打火系统或是电气系统提供电能,从而实现对尾气的利用。该热声装置利用了汽车尾气中所带的余热,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进而减少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但该热声装置仍有如下缺点:一、在该专利文献中汽车的动力仍以汽油或柴油发动机的尾气为驱动力,而这些尾气余热的产生依赖汽车的主发动机;二、该热声装置所产生的电能用于汽车辅助系统中,其将内燃机所产生的尾气作为该热声装置的能量来源,而尾气的输出的热能是非常有限的,尤其在现今对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的前提下用汽车尾气来对热声装置的高温段加热,其所能提供的热能是极其有限的。因此,该热声装置的输出功率与主发动机的功率相比非常低并不能作为驱动汽车的动力,只能用于汽车中的辅助系统;三、该热声装置只能利用汽车尾气作为该热声装置的高温热能来源,限制了该热声装置的高温热能来源的途径,汽车在没有用汽油或柴油的主发动机时就不能产生尾气,没有尾气的热能供应,该热声装置将不能工作,也就无法对汽车的辅助系统进行供电。
目前,现有技术中采有的气体压缩机都是由常规机械部件驱动,还没有采用无运动部件的热声发动机作为驱动力的气体压缩系统。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纯气动或纯电动汽车能源来源很单一,必需要有预先补充好的能源,当储气罐没气或是蓄电瓶中没有电时,该气动汽车就无法启动和行驶;尤其在野外行驶的时候,也没有装置给该气动车充气或电动车充电,行驶的范围将受到限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仍以内燃式发动机驱动汽车,因此汽车对燃料的要求很高,由于汽车行驶条件的变化,如:速度、路况等,使得发动机的转速等工作条件也随之变化,进而使得燃油在发动机的汽缸中燃烧的条件变化,从而造成精炼的燃油不完全燃烧,使得每升燃油所开的里程数降低和造成发动机废气中的污染物增加,既增加了购油成本,又增加了环境污染。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热声发动机只是对辅助系统供应能量,且只能利用汽车尾气作为热声装置的高温热能来源,不能作为汽车驱动的主动力,在减少汽油或柴油消耗量上的程度也有限。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采有的气体压缩机都是由常规机械部件驱动,还没有采用无运动部件的热声发动机作为驱动力的气体压缩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包括热声发动机和底盘,其中热声发动机置于底盘上,所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还包括一个燃烧室、一个声能转换系统和一个汽车传动系统,所述燃烧室、所述声能转换系统和汽车传动系统都置于底盘上,且所述燃烧室与所述热声发动机相连通,所述热声发动机与所述声能转换系统连接,所述声能转换系统与所述汽车传动系统连接。
所述声能转换系统为声能压力能转换器;所述汽车传动系统包括气动马达和主轴变速箱,所述气动马达介于所述声能压力能转换器与所述主轴变速箱之间,由所述主轴变速箱驱动汽车车轮转动。
所述声能转换系统为声能压力能转换器;所述汽车传动系统为气动马达,由所述气动马达直接驱动汽车车轮转动。
所述声能转换系统为声能机械能转换器;所述汽车传动系统为主轴变速箱,所述声能机械能转换器与所述主轴变速箱连接,由所述主轴变速箱驱动汽车车轮转动。
所述声能转换系统为声能电能转换器;所述汽车传动系统包括电动机和主轴变速箱,所述声能电能转换器与主轴变速箱连接,所述电动机介于所述声能电能转换器与所述主轴变速箱之间,由所述主轴变速箱驱动汽车车轮转动。
所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还包括一个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为高压储气罐,所述高压储气罐联接在所述声能压力能转换器与所述气动马达之间。
所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还包括一个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为飞轮或扭矩弹簧,所述飞轮或扭矩弹簧联接在所述声能机械能转换器与所述主轴变速箱之间。
所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还包括一个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为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联接在所述声能电能转换器与所述电动机之间。
所述声能压力能转换器为膜片式气体压缩机或活塞式气体压缩机;所述气动马达为活塞式气体膨胀机、螺杆式气体膨胀机或叶片式气体膨胀机。
所述声能机械能转换器为曲柄连杆机构。
所述的声能电能转换器为直线电机。
一种气体压缩系统,所述气体压缩系统包括一个燃烧室、一个热声发动机和一个气体压缩机,热声发动机连接于燃烧室和气体压缩机之间。所述气体压缩机为膜片式气体压缩机或活塞式气体压缩机;所述气体压缩系统还包括一个高压储气罐,所述高压储气罐与气体压缩机连接。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汽车用的热声发动机所产生的能量将通过一个储能系统存储起来,这些能量再被用来驱动汽车。所以能量的产生可以不受汽车行驶条件的影响,不受何时使用和使用多少的限制,这样就可以将燃烧室一直维持到最佳的燃烧状态,得到最佳的效率和最小的污染,即使在汽车不需要行驶时也可以由热声发动机为汽车储能系统补充能量。
3)本发明的汽车用的热声发动机采用外燃式方案,可以适用多种燃料,只要燃烧室能达到足够的温度和提供足够的热量,就可以产生足够的动力驱动汽车。这里的燃料可以采用氢气所作为燃料,所燃烧后的产物为水,不会对环境和空气造成任何污染;也可以在用天然气或其他生物燃料等。
4)本发明的汽车用的热声发动机在高温下没有运动部件,可以做到高可靠性和较低的成本
5)本发明所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利用热声发动机将热能转换成声能,利用声能压力能转换器将声能转换成压力能,或是将压力能进行储存后,再将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驱动汽车运动,既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需要外部充气装置对储气罐进行充气,而且将压力能进行储存后再转换成机械能来驱动汽车可保证汽车平稳驾驶。
6)本发明所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利用热声发动机将热能转换成声能,利用声能机械能转换器将声能转换成机械能驱动汽车运动,或是用飞轮或扭矩弹簧将机械能进行储存后再用于驱动汽车,既环保又高效,而且用飞轮或扭矩弹簧将机械能进行储存后再用于驱动汽车既保证汽车的平衡驾驶,也可以减少对燃料的消耗。
7)本发明所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利用热声发动机将热能转换成声能,利用声能电能转换器将声能转换成电能,再由电能转换成机械能驱动汽车运动,或是用蓄电池对所产生的电能进行储存后再用于驱动汽车,既环保又高效,而且用蓄电池对所产生的电能进行储存后再用于驱动汽车既保证汽车的平衡驾驶,也可以减少对燃料的消耗。
8)本发明所述的气体压缩系统,将热声发动机和气体压缩机整合于一体,成为热驱动的气体压缩机,即利于系统的稳定,也可节约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声能转换系统为活塞式气体压缩机、气动马达为活塞式气体膨胀机的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示意图;
图2为声能转换系统为膜片式气体压缩机、气动马达为螺杆式气体膨胀机的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示意图;
图3为在图1的基础上去掉主轴变速箱的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示意图;
图4为在图2的基础上去掉主轴变速箱的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示意图;
图5为声能转换系统为曲柄连杆机构的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示意图;
图6为声能转换系统为直线电机的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示意图;
图7为声能转换系统为活塞式气体压缩机且并联有高压储气罐的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示意图;
图8声能转换系统为活塞式气体压缩机且串联有高压储气罐的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示意图;
图9为声能转换系统为曲柄连杆机构且带有飞轮的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示意图;
图10为声能转换系统为曲柄连杆机构且带有扭矩弹簧的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示意图;
图11为声能转换系统为直线电机且并联有蓄电池的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示意图;
图12为声能转换系统为直线电机且串联有蓄电池的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示意图;
图13为气体压缩系统;
图14为带有储气罐的气体压缩系统。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声能转换系统,11-膜片式气体压缩机,12-曲柄连杆机构,13-直线电机,14-活塞式气体压缩机,2-汽车传动系统,21-活塞式气体膨胀机,22-主轴变速箱,23-电动机,24-螺杆式气体膨胀机,25-叶片式气体膨胀机,3-热声发动机,4-燃烧室,5-底盘,6-储能装置,61-高压储气罐,62-飞轮,63-扭矩弹簧,64-蓄电池,7-气体压缩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进行详细的描述。
具体实施例中所示各个示意框中的箭头从左端开始指向右端,定义箭头左端为左边示意框的输出端,箭头右端为右边示意框的输入端。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声能转换系统为膜片式气体压缩机的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示意图,该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包括热声发动机和底盘,其中热声发动机置于底盘上,所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还包括一个燃烧室、一个活塞式气体压缩机、一个气体膨胀机和一个主轴变速箱,所述燃烧室、所述活塞式气体压缩机、活塞式气体膨胀机、主轴变速箱都置于底盘上,且所述燃烧室与所述热声发动机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热声发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活塞式气体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活塞式气体压缩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活塞式气体膨胀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活塞式气体膨胀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轴变速箱的输入端连接,由所述主轴变速箱的输出端驱动汽车车轮转动。
其能量转换过程如下:燃料在所述燃烧室中燃烧,用产生的热量加热所述热声发动机的高温端,在热声发动机中通过热声效应原理产生声能(压力波动),产生的声能推动活塞式气体压缩机工作,即将声能转换成压力能,当活塞式气体压缩机中的气体的压力达到气体压缩机所设定的阀值时,活塞式气体压缩机推动所述气体膨胀机做功,即将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转动的活塞式气体膨胀机带动主轴变速箱转动,转动的主轴变速箱驱动汽车主动轮转动,从而实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的运动。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中的活塞式气体压缩机替换成膜片式气体压缩机,活塞式气体膨胀机替换成螺杆式气体膨胀机,如图2所示,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为声能转换系统为活塞式气体压缩机的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示意图,该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包括热声发动机和底盘,其中热声发动机置于底盘上,所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还包括一个燃烧室、一个活塞式气体压缩机、一个活塞式气体膨胀机,所述燃烧室、所述活塞式气体压缩机、活塞式气体膨胀机都置于底盘上,且所述燃烧室与所述热声发动机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热声发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活塞式气体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活塞式气体压缩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活塞式气体膨胀机的输入端连接,由所述活塞式气体膨胀机的输出端驱动汽车车轮转动。
其能量转换过程如下:燃料在所述燃烧室中燃烧,用产生的热量加热所述热声发动机的高温端,在热声发动机中通过热声效应原理产生声能,产生的声能推动活塞式气体压缩机工作,即将声能转换成压力能,当活塞式气体压缩机中的气体的压力达到气体压缩机所设定的阀值时,活塞式气体压缩机推动所述气体膨胀机做功,即将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转动的活塞式气体膨胀机带动汽车主动轮转动,从而实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的运动。
实施例4
将实施例3中的活塞式气体压缩机替换成膜片式气体压缩机,活塞式气体膨胀机替换成螺杆式气体膨胀机,如图4所示,其他同实施例3。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为声能转换系统为曲柄连杆机构的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示意图,该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包括热声发动机和底盘,其中热声发动机置于底盘上,所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还包括一个燃烧室、一个曲柄连杆机构和一个主轴变速箱,所述燃烧室、曲柄连杆机构和主轴变速箱都置于底盘上,且所述燃烧室与所述热声发动机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热声发动机的输出端驱动一个活塞与曲柄连杆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曲柄连杆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主轴变速箱的输入端连接,由所述主轴变速箱的输出端驱动汽车车轮转动。
其能量转换过程如下:燃料在所述燃烧室中燃烧,用产生的热量加热所述热声发动机的输入端,在热声发动机中通过热声效应原理产生声能,产生的声能推动曲柄连杆机构中的活塞工作,即将声能转换成机械能,曲柄连杆机构的输出端带动主轴变速箱转动,转动的主轴变速箱驱动汽车主动轮转动,从而实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的运动。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为声能转换系统为直线电机的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示意图,该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包括热声发动机和底盘,其中热声发动机置于底盘上,所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还包括一个燃烧室、一个直线电机、一个电动机和一个主轴变速箱,所述燃烧室、直线电机、电动机和主轴变速箱都置于底盘上,且所述燃烧室与所述热声发动机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热声发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端与电动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轴变速箱的输入端连接,由所述主轴变速箱的输出端驱动汽车车轮转动。
其能量转换过程如下:燃料在所述燃烧室中燃烧,用产生的热量加热所述热声发动机的输入端,在热声发动机中通过热声原理产生声能,产生的声能推动直线电机中的转子工作,转子切割磁力线产生电能,即将声能转换成电能,直线电机产生的电能驱动电动机转动,即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转动的电动机带动主轴变速箱转动,转动的主轴变速箱驱动汽车主动轮转动,从而实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的运动。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中的活塞式气体膨胀机替换为叶片式气体膨胀机,在活塞式气体压缩机和叶片式气体膨胀机之间并联一个储能装置,所述的储能装置为高压储气罐,见图7所示。其余同实施例1。
其能量转换过程如下:在燃料充足时,燃料在所述燃烧室中燃烧,用产生的热量加热所述热声发动机的输入端,在热声发动机中通过热声效应原理产生声能,产生的声能推动活塞式气体压缩机工作,即将声能转换成压力能,同时,活塞式气体压缩机将产生的一部分压力能储存在高压储气罐中,一部分压力能推动所述叶片式气体膨胀机做功,即将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转动的叶片式气体膨胀机带动主轴变速箱转动,转动的主轴变速箱驱动汽车主动轮转动,从而实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的运动。在需要更多能量时(如汽车加速或爬坡时),由储存在高压储气罐中的压力能推动所述叶片式气体膨胀机做功,即将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转动的叶片式气体膨胀机带动主轴变速箱转动,转动的主轴变速箱驱动汽车主动轮转动,从而实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的运动。在需要较少能量时(如汽车减速或下坡时),活塞式气体压缩机将产生的压力能储存在高压储气罐中以被后续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高压储气罐也可串联在活塞式气体压缩机和叶片式气体膨胀机之间,如图8所示。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5的曲柄连杆机构和主轴变速箱之间增加一个储能装置,所述的储能装置为飞轮,见图9所示。其余同实施例5。
其能量转换过程如下:燃料在所述燃烧室中燃烧,用产生的热量加热所述热声发动机的输入端,在热声发动机中通过热声原理产生声能,产生的声能推动曲柄连杆机构中的活塞工作,即将声能转换成机械能,曲柄连杆机构输出端带动飞轮转动,由飞轮带动主轴变速箱转动,转动的主轴变速箱驱动汽车主动轮转动,从而实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的运动。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为将实施例8中的储能装置飞轮替换为扭矩弹簧,见图10所示。其余同实施例8。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6的直线电机和电动机之间并联一个储能装置,所述的储能装置为蓄电池,见图11所示。其余同实施例6。
其能量转换过程如下:在燃料充足时,燃料在所述燃烧室中燃烧,用产生的热量加热所述热声发动机的输入端,在热声发动机中通过热声原理产生声能,产生的声能推动直线电机中的转子工作,转子切割磁力线产生电能,即将声能转换成电能,同时,直线电机产生的一部分电能在蓄电池中储存,另一部分电能驱动电动机转动,即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转动的电动机带动主轴变速箱转动,转动的主轴变速箱驱动汽车主动轮转动,从而实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的运动。在燃料不充足时,由储存在蓄电池中的电能驱动所述电动机转动,即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转动的电动机带动主轴变速箱转动,转动的主轴变速箱驱动汽车主动轮转动,从而实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的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蓄电池也可串联在直线电机和电动机之间,如图12所示。
实施例11
如图13所示为气体压缩系统,所述气体压缩系统包括一个燃烧室、一个热声发动机和一个活塞式气体压缩机,热声发动机连接于燃烧室和气体压缩机之间。
燃料在所述燃烧室中燃烧,用产生的热量加热所述热声发动机的高温端,在热声发动机中通过热声效应原理产生声能(压力波动),产生的声能推动活塞式气体压缩机工作,即将声能转换成压力能,当活塞式气体压缩机中的气体的压力达到气体压缩机所设定的阀值时,活塞式气体压缩机对外做功。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为气体压缩系统,如图14所示,所述气体压缩系统包括一个燃烧室、一个热声发动机、一个膜片式气体压缩机和一个高压储气罐,热声发动机连接于燃烧室和气体压缩机之间,所述高压储气罐与气体压缩机连接。
燃料在所述燃烧室中燃烧,用产生的热量加热所述热声发动机的输入端,在热声发动机中通过热声效应原理产生声能,产生的声能推动膜片式气体压缩机工作,即将声能转换成压力能,膜片式气体压缩机将产生的压力能储存在高压储气罐中,高压储气罐在工作需要时对外做功。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4)

1.一种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包括热声发动机和底盘,其中热声发动机置于底盘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还包括一个燃烧室、一个声能转换系统和一个汽车传动系统,所述燃烧室、所述声能转换系统和汽车传动系统都置于底盘上,且所述燃烧室与所述热声发动机相连通,所述热声发动机与所述声能转换系统连接,所述声能转换系统与所述汽车传动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声能转换系统为声能压力能转换器;所述汽车传动系统包括气动马达和主轴变速箱,所述气动马达介于所述声能压力能转换器与所述主轴变速箱之间,由所述主轴变速箱驱动汽车车轮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声能转换系统为声能压力能转换器;所述汽车传动系统为气动马达,由所述气动马达直接驱动汽车车轮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声能转换系统为声能机械能转换器;所述汽车传动系统为主轴变速箱,所述声能机械能转换器与所述主轴变速箱连接,由所述主轴变速箱驱动汽车车轮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声能转换系统为声能电能转换器;所述汽车传动系统包括电动机和主轴变速箱,所述声能电能转换器与主轴变速箱连接,所述电动机介于所述声能电能转换器与所述主轴变速箱之间,由所述主轴变速箱驱动汽车车轮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还包括一个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为高压储气罐,所述高压储气罐联接在所述声能压力能转换器与所述气动马达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还包括一个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为飞轮或扭矩弹簧,所述飞轮或扭矩弹簧联接在所述声能机械能转换器与所述主轴变速箱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还包括一个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为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联接在所述声能电能转换器与所述电动机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声能压力能转换器为膜片式气体压缩机或活塞式气体压缩机;所述气动马达为活塞式气体膨胀机、螺杆式气体膨胀机或叶片式气体膨胀机。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声能机械能转换器为曲柄连杆机构。
11.根据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声能电能转换器为直线电机。
12.一种气体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压缩系统包括一个燃烧室、一个热声发动机和一个气体压缩机,热声发动机连接于燃烧室和气体压缩机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气体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压缩机为膜片式气体压缩机或活塞式气体压缩机。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气体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压缩系统还包括一个高压储气罐,所述高压储气罐与气体压缩机连接。
CN2009100885470A 2009-07-09 2009-07-09 一种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 Pending CN1019413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85470A CN101941374A (zh) 2009-07-09 2009-07-09 一种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85470A CN101941374A (zh) 2009-07-09 2009-07-09 一种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1374A true CN101941374A (zh) 2011-01-12

Family

ID=43433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85470A Pending CN101941374A (zh) 2009-07-09 2009-07-09 一种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4137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1398A (zh) * 2011-11-18 2013-05-2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系统及车辆
CN103485931A (zh) * 2013-09-21 2014-01-01 冯智勇 一种热声驱动的斯特林发动机
CN105020017A (zh) * 2014-04-28 2015-11-04 徐建宁 内燃电磁空气发动机
CN107905912A (zh) * 2017-10-31 2018-04-13 浙江大学 一种带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
CN111206989A (zh) * 2020-01-15 2020-05-29 浙江大学 一种热声发动机耦合的自由活塞直线发电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1398A (zh) * 2011-11-18 2013-05-2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系统及车辆
CN103485931A (zh) * 2013-09-21 2014-01-01 冯智勇 一种热声驱动的斯特林发动机
CN105020017A (zh) * 2014-04-28 2015-11-04 徐建宁 内燃电磁空气发动机
CN107905912A (zh) * 2017-10-31 2018-04-13 浙江大学 一种带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
CN111206989A (zh) * 2020-01-15 2020-05-29 浙江大学 一种热声发动机耦合的自由活塞直线发电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319345A1 (en) Multifunctional Vehicle Wheel System
CN202557273U (zh) 气动车辆
US20100005802A1 (en) System for Producing Mechanical Energy from Electrical Energy
CN101941374A (zh) 一种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
CN102501752A (zh) 压缩空气和液压混合动力系统
CN103342098A (zh) 气动车辆
CN201027595Y (zh) 液压发动机
Mistry Manish et al.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compressed air engine-single cylinder: a review study
CN201457022U (zh) 一种节能环保混合动力汽车
CN101954853A (zh) 一种节能环保混合动力汽车
JP2010151064A (ja) 複合サイクル・ハイブリッドレシプロエンジン
CN201511801U (zh) 一种用热声发动机驱动的汽车
CN202528973U (zh) 气动车辆的控制装置
CN103381828B (zh) 气动车辆的控制装置
CN202641361U (zh) 具有电控系统的压缩空气动力汽车
CN1295940A (zh) 气电混合动力发动机
BRPI0805028A2 (pt) sistema para movimentação de motores em geral, com utilização de ar comprimido
CN100430581C (zh) 一种降低车辆能耗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1367329A (zh) 气动汽车
CN103407364A (zh) 发动机发电机齿轮箱驱动的汽车混合动力系统及混合方法
CN2581228Y (zh) 空气环保气动车
CN203344732U (zh) 发动机发电机齿轮箱驱动的汽车混合动力系统
CN202499008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
CN101746252B (zh) 空气动力汽车
CN1994774A (zh) 无燃料的采用液态气体压力转子发动机的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