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1839B - 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1839B
CN101931839B CN 200810190676 CN200810190676A CN101931839B CN 101931839 B CN101931839 B CN 101931839B CN 200810190676 CN200810190676 CN 200810190676 CN 200810190676 A CN200810190676 A CN 200810190676A CN 101931839 B CN101931839 B CN 1019318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ng diaphragm
loud speaker
extension
switch element
magnetic con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1906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1839A (zh
Inventor
叶能文
李柏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 20081019067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318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31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1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1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18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扬声器,包括具有一底部及连接该底部的一侧壁的一导磁外罩,该底部及该侧壁定义一容置空间及一开口;设置在该容置空间中的一磁铁;设置在该开口处的一振膜;及一开关元件,设置在该底部,该开关元件包括一延伸部,该延伸部贯穿该磁铁并与该振膜间隔一距离,借由按压该振膜使该振膜触及该延伸部以操作该开关元件。

Description

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扬声器,特别是一种集成开关元件的扬声器,其利用按压振膜触及开关元件,以操作该开关元件。
背景技术
图1为传统扬声器1的结构图,公开在美国专利公开号US2004/0159490A1中。扬声器1具有一开关单元11,由设在磁铁12背面的基座111及连接到基座111的轴杆112所组成。轴杆112贯穿磁铁12、振膜13及防尘罩14而突出在防尘罩14外,并在防尘罩14外形成一旋钮113。使用者借由旋转此旋钮113可开启或关闭扬声器1。
一般而言,扬声器的振膜形成一面状结构以推动空气发声。扬声器1以轴杆112突出在振膜13外,虽然这样的设置方便操作扬声器1上的开关元件,但因该扬声器的振膜13的面状结构因设置该开关元件而被破坏,也因此影响扬声器1的音质。这样的音质影响对于越小体积的扬声器越是明显。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上述结构进行改进,以改进传统扬声器的应用上的可能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其具有一开关元件设在扬声器内部,不突出在振膜外。利用按压振膜操作该开关元件,有效解决先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或缺点,也可使扬声器的外形设计变化不受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扬声器,包括一导磁外罩,具有一底部及连接该底部的一侧壁,该底部及该侧壁定义一容置空间及一开口;一磁铁,设置在该容置空间中;一振膜,设置在该开口处;及一开关元件,设置在该底部,该开关元件包括一延伸部,该延伸部贯穿该磁铁并与该振膜间隔一距离,借由按压该振膜使该振膜触及该延伸部以操作该开关元件。
本发明扬声器开关元件的延伸部贯穿磁铁或导磁壳体,不触及振膜,因而增加了扬声器设计上的弹性,不需再在振膜或防尘罩上加工钻孔,节省许多时间及成本;且可维持扬声器一定的音质,具有众多的功效。
以下详细叙述本发明的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以上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畴。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扬声器的结构图。
图2A为本发明扬声器上视图。
图2B为图2A沿c-c’剖面线横切的剖面结构分解图
图3A至3C为本发明扬声器发声动作示意图。
图4A为按压振膜以操作开关元件动作示意图。
图4B为按压状态下及震动发生状态下振膜的相对移动位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集成开关元件的扬声器做为笔记本电脑的电源开关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扬声器
11  开关单元
111 基座
112 轴杆
113 旋钮
12  磁铁
13  振膜
14  防尘罩
2   扬声器
21  导磁外罩
211 底部
2111外表面
2112穿孔
212 侧壁
22  框架
221 开口
23  容置空间
24  磁铁
241 穿孔
25  导磁壳体
251 穿孔
26  振膜
27  悬边
28  环状音圈
29  开关元件
291 基座
292 延伸部
30  第一位置
31  第二位置
32  第三位置
4   笔记本电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现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2A为本发明扬声器2上视图。图2B为图2A沿c-c’剖面线横切的剖面结构分解图,其中导磁外罩21与框架22可相互连结如虚线所示。为清楚显示,图2B显示导磁外罩21与框架22以分离结构加以显示。参阅图2A及2B,扬声器2包括具有一导磁外罩21,该外罩包括底部211及连接该底部211的侧壁212;该导磁外罩21的底部211及侧壁212定义一容置空间23及一开口221。该框架22设置在开口221。扬声器2还包括设置在该容置空间23中的磁铁24及一导磁壳体25,以及环绕于该磁铁周围的环状音圈28。另外,在该导磁外罩21的开口221处设置一振膜26,该振膜26通过悬边27而架设在该框架22上。另外,本发明的扬声器还设置有一开关元件29,该开关元件29包括一基座291及连接该基座291的延伸部292,其中该基座291系设置在该导磁外罩21的底部211的外表面2111,而该延伸部292则贯穿该导磁外罩21的底部211、磁铁24及导磁壳体25。优选地,该开关元件29的延伸部292在本实施例中,为一轴杆。
再请参阅图2B,扬声器2的组装,是在导磁外罩21底部211设置该磁铁24及导磁壳体25,此时再将开关元件29的基座291设置在导磁外罩21底部211的外表面2111上,其延伸部292则通过穿孔2112、241、251分别贯穿导磁外罩21底部211、磁铁24及导磁壳体25,并延伸至与该振膜26间隔一特定距离处。另外,该振膜26通过悬边27装设在框架22上,而环状音圈28在组装之后则环绕在该磁铁24的周围。
图3A至3C为本发明扬声器2发声动作示意图。扬声器2发声时,需供给交流电,通过交流电驱动磁铁24与该环状音圈28的相对运动而造成容置空间23中的压力变化,驱动振膜26的振动。振膜26通过悬边27的弹性而可在框架22上产生震动,以推动空气产生声音。参阅图3A,当供给扬声器2正的交流电时,振膜26朝扬声器2前方作动,推动空气向前;此时悬边27承受着振膜26向前的力量。参阅图3B,当供给扬声器2零交流电时,振膜26维持其在扬声器2的原始位置。参阅图3C,当供给扬声器2负的交流电时,振膜26朝扬声器2后方作动,此时悬边27承受着振膜26向后的力量。如图3A至3C显示扬声器2的振膜26可来回振动而发出声波。
图4A为按压振膜26以操作开关元件29动作示意图。图4B为按压状态下及震动发生状态下振膜26的相对移动位置的示意图。参阅图4A及图4B,扬声器2未使用时,振膜26位于第一位置30,此时开关元件29的延伸部292与振膜26间隔一第一距离a。而扬声器2发声时,振膜26的振动有一最大振幅;第二位置31即为振膜26振动至最大振幅时的位置。此时振膜26与延伸部292间隔一第二距离b。由图中可知,第一距离a大于第二距离b,如此于振膜26在振动产生声波时,不会触及延伸部292而操作开关元件29。本发明扬声器2开关元件29的操作,通过按压振膜26以达成(如图4A所示)。使用者借由按压振膜26,使振膜26的一部分(本实施例显示振膜26整体)向容置空间内部延伸至第三位置32,触及开关元件29的延伸部292,如此可操作开关元件29。值得注意的是,当按压振膜26,使振膜26位于第三位置32触及延伸部292时,承受振膜26拉力的悬边27并未达永久形变。在按压力消失后,悬边27的张力仍可使振膜26回复至第一位置30。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集成开关元件的扬声器2做为笔记本电脑4的电源开关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扬声器2内建在笔记本电脑4内,扬声器4的开关元件(图未显示)作为笔记本电脑的电源开关。使用者可通过按压扬声器2的振膜26而开关此电源。
传统扬声器开关的轴杆突出在防尘罩外,不仅对扬声器外形设计造成限制,扬声器制作也较费工费时。本发明扬声器开关元件的轴杆贯穿磁铁或导磁壳体,不触及振膜,增加了扬声器设计上的弹性;且扬声器制作上较简单方便,可节省许多时间成本。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为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范围。关于本发明所界定的保护范围请参考权利要求书。

Claims (13)

1.一种扬声器,包括:
一导磁外罩,具有一底部及连接该底部的一侧壁,该底部及该侧壁定义一容置空间及一开口;
一磁铁,设置在该容置空间中;
一振膜,设置在该开口处;及
一开关元件,设置在该底部,该开关元件包括一延伸部,该延伸部贯穿该磁铁并与该振膜间隔一距离,借由按压该振膜使该振膜触及该延伸部,以操作该开关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还包括一框架,设置在该导磁外罩的开口,用以载设该振膜,其中,该框架借由一悬边而将该振膜架设在该框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按压该振膜使该振膜触及该延伸部时,该悬边不产生永久形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中该延伸部为一轴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中该开关元件包括一基座,该延伸部延伸自该基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其中该基座位于该底部的一外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中该延伸部贯穿该底部及该磁铁,而与该振膜间隔该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中按压该振膜使该振膜的一部分向该容置空间内部延伸以触及该延伸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中该扬声器在声波输出时,该振膜的最大振幅小于该距离而不会触及该延伸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还包括一导磁壳体设置在该磁铁及该振膜间,该导磁壳体与该磁铁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扬声器,其中该开关元件的该延伸部贯穿该磁铁及该导磁壳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该开关元件为一电源开关。
13.一种扬声器,包括:
一导磁外罩,具有一底部及连接该底部的一侧壁,该底部及该侧壁定义一容置空间及一开口;
一磁性单元,设置在该容置空间中;
一振膜,装设在该导磁外罩的该开口中;
一音圈,围绕在该磁性单元周围,并通过电流流经该音圈造成该磁性单元与该音圈的相对运动,借以造成该容置空间中的压力变化,以造成该振膜的振动;以及
一开关元件,其设置在该导磁外罩的该底部一外表面,而该开关元件还包括一延伸部贯穿该导磁外罩与该磁性单元而延伸至该容置空间并与该振膜间隔一距离,其中,该振膜的振动幅度小于该距离,且其中,借由按压该振膜使该振膜推动该延伸部以操作该开关元件。
CN 200810190676 2008-12-26 2008-12-26 扬声器 Active CN1019318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90676 CN101931839B (zh) 2008-12-26 2008-12-26 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90676 CN101931839B (zh) 2008-12-26 2008-12-26 扬声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1839A CN101931839A (zh) 2010-12-29
CN101931839B true CN101931839B (zh) 2013-05-22

Family

ID=43370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190676 Active CN101931839B (zh) 2008-12-26 2008-12-26 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3183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3578Y (zh) * 2002-03-08 2003-05-28 赵旭 一种将扬声器和音量控制开关结合的构造
KR100726397B1 (ko) * 2006-06-13 2007-06-11 에스텍 주식회사 트위터 스피커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3578Y (zh) * 2002-03-08 2003-05-28 赵旭 一种将扬声器和音量控制开关结合的构造
KR100726397B1 (ko) * 2006-06-13 2007-06-11 에스텍 주식회사 트위터 스피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1839A (zh) 201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11648B2 (en) Moving magnet audio transducer
CN202799128U (zh) 扬声器
CN103141122B (zh) 具有改进音频的电子装置
CN203574855U (zh) 扬声器模组
CN101227764A (zh) 提供由声音生成的触觉反馈的装置、方法和程序产品
WO2018233396A1 (zh) 一种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TWM508177U (zh) 具透明揚聲器的電子裝置
WO2022062125A1 (zh) 移动终端
CN204069323U (zh) 发声器件
EP3247133A1 (en) Composite structure of piezoelectric receiver and ultrasonic wave generator
US20220417648A1 (en) Speaker modul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3096226A (zh) 压电扬声器
CN204069319U (zh) 发声器件
CN208285530U (zh)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3574851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5491122U (zh) 振动系统及应用所述振动系统的扬声器
CN205754831U (zh) 振动系统及应用所述振动系统的扬声器
WO2021168870A1 (zh) 一种扬声器箱及终端设备
CN101931839B (zh) 扬声器
CN209390334U (zh) 扬声器
CN102946581B (zh) 扬声器装置
CN202957970U (zh) 扬声器装置
CN213586260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
CN216086947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语音智能屏
CN103747397A (zh) 微型动铁式骨传导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