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0322A - 一种可同时识别触摸屏多个触点的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同时识别触摸屏多个触点的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0322A
CN101930322A CN2010101372361A CN201010137236A CN101930322A CN 101930322 A CN101930322 A CN 101930322A CN 2010101372361 A CN2010101372361 A CN 2010101372361A CN 201010137236 A CN201010137236 A CN 201010137236A CN 101930322 A CN101930322 A CN 101930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ignal
receiving end
corresponding receiving
signal transmitting
transmitt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372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0322B (zh
Inventor
陈伟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anying United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13723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30322B/zh
Priority to US13/637,406 priority patent/US9024896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0/072104 priority patent/WO201111653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930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0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0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0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42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by interrupting or reflecting a light beam, e.g. optical touch-scre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4Multi-touch detection in digitiser, i.e. details about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 plurality of touching locations, e.g. multiple fingers or pen and fing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8Several contacts: gestures triggering a specific function, e.g. scrolling, zooming, right-click, when the user establishes several contacts with the surface simultaneously; e.g. using several fingers or a combination of fingers and p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同时识别触摸屏多个触点的识别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在现实表面四周设置若干光信号发射端以及若干光信号接收端,第二步、当该现实表面上出现若干个触点的时候,首先进行横向以及纵向的过滤扫描,第三步、对如上所述第二步中的该初步位置区域进行最大正倾斜角度修正,第四步、对如上所述第三步中的区域进行最大负倾斜角度修正,第五步、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依次发射该光信号,依次控制与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分别对应的该倾斜对应接收端处于接收状态,第六步、过滤第五步中的若干该触点的位置,过滤去掉其中的误点,最终确定出若干该触点的位置结果,完成整体识别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可同时识别触摸屏多个触点的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屏触点识别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可以同时识别多个触点且识别效率高识别速度快的触摸屏触点的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红外触摸屏作为一种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的交互设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现在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红外触摸屏的基本结构,是在一个适合安装的现实表面四周边缘按照一定的顺序安装若干对红外发射和红外接收元件。这些发射和红外接收元件按照一一对应的方式组成发射接收对,沿着现实表面的边缘构成一个相互垂直的发射接收阵列,在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别接通每一对发射和红外接收元件,检测每一对红外发射与接收元件之间的红外光线是否被阻断,以此来判定是否有触摸时间发生。 
现有的红外红外触摸屏系统,光线在现实表面构成栅格结构,检测到触摸时,确定触摸发生栅格节点位置就可以算出触摸事件发生的位置坐标。这种触摸检测模式使得现有的红外触摸屏在给定的时间段内,检测系统只能接受唯一一组位置坐标数据,因此当只有一个触摸点时,触摸屏可以正常工作,对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触摸点同时操作时,系统将计算错误的坐标。 
上述的检测方式其在结构上一般都设置有光信号发射装置1以及光信号接收装置2,其中,每一个该光信号发射装置1都唯一对应一个该光信号接收装置2,根据这样的原理在一个显示屏幕周边设置若干该光信号发射装置1以及该光信号接收装置2从而使该显示屏幕的显示范围中均匀的布满该光信号发射装置1所发射出的光线,此刻,当操作者利用手指或者其他物品比如笔尖,点触该显示屏幕中相关位置的时候,该手指或者其他物品就会遮挡由该光信号发射装置1所发出的光信号,使与其相对应的该光信号接收装置2接收不到该光信号,并通过相关数据处理平台计算出该手指或者其他物品所处的位置以达到确定该手指或者其他物品在该显示屏幕上所处位置的目的。但是当上述的该显示屏幕上同时出现多个触点位置的时候采用上述的技术进行定位其误读率都比较高,比如如图1、2、所示,如图1所示当有一个触点A的时候利用上述的技术可以比较准确的确定出位置,而如图2所示当出现两个触点的时候上述的技术不能分辨出该两个触点是处于A1、A1位置还是A2、A2位置从而出现误读。 
除了上述的技术现在也有些现有的红外触摸屏,除了垂直扫描的光栅外,还有一个斜方向的光栅扫描,这样能排除两点触摸时产生的另外两个伪点,但是这种方式当点数多时,判断失效,而且此方法也无法判断触摸点大小。 
由于上述原因,现有的红外触摸屏技术在一些需要使用到多点触摸的场合就会失效,比如多人游戏,多个手指画画,等等,这样就极大的限制了红外触摸屏的使用领域。鉴于目前触摸屏系统存在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多点精准定位,减少误判,并且能收识别触摸点的大小的方法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同时识别触摸屏多个触点的识别方法其识别效率高识别速度快,能方便操作者在短时间内准确的识别出多个触摸屏的触点,而此是为本发明的主要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同时识别触摸屏多个触点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现实表面四周设置若干光信号发射端以及若干光信号接收端,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排列形成光信号发射单元,若干该光信号接收端排列形成光信号接收单元,该光信号发射单元设置在该现实表面的边缘位置处,该光信号接收单元与该光信号发射单元相对应设置在该现实表面的边缘位置处。 
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同时对应至少三个该光信号接收端,也就是说该光信号发射端发射出的光信号可以同时被至少三个该光信号接收端所接收,任意两个相邻的该光信号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相等,与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相对应的该光信号接收端包括竖直对应接收端以及倾斜对应接收端,其中,该竖直对应接收端与该光信号发射端竖直对应,而该倾斜对应接收端对称分布在该竖直对应接收端两侧。 
第二步、当该现实表面上出现若干个触点的时候,若干该触点位于该信号发射单元与该信号接收单元之间,该触点是由接触物接触到该现实表面所形成的,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依次发射该光信号,依次控制与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 分别对应的竖直对应接收端处于接收状态,而其他的倾斜对应接收端都处于非接收状态。 
在上述第二步的过程中,当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与和其相对应的该竖直对应接收端之间不存在该触点的时候,该竖直对应接收端可以接收到该光信号发射端所发射的该光信号,从而得到在该光信号发射端与该竖直对应接收端之间不存在该触点的结果,而当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与和其相对应的该竖直对应接收端之间存在该触点的时候,该竖直对应接收端不可以接收到该光信号发射端所发射的该光信号,从而得到在该光信号发射端与该竖直对应接收端之间存在该触点的结果,通过如上的步骤得到若干该触点在该现实表面上的初步位置区域。 
第三步、对如上所述第二步中的该初步位置区域进行第一次修正,得到最大正倾斜角度修正后区域,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依次发射该光信号,依次控制与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分别对应的倾斜对应接收端处于接收状态,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位于竖直对应接收端一侧,且距离竖直对应接收端最远。 
在上述第三步的过程中,当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与和其相对应的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之间不存在该触点的时候,该倾斜对应接收端可以接收到该光信号发射端所发射的该光信号,从而得到在该光信号发射端与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之间不存在该触点的结果,而当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与和其相对应的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之间存在该触点的时候,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不可以接收到该光信号发射端所发射的该光信号,从而得到在该光信号发射端与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之间存在 该触点的结果,通过如上的步骤对如上所述第二步中的该初步位置区域进行修正,并缩小该初步位置区域的范围。 
第四步、对如上所述第三步中的该最大正倾斜角度修正后区域进行第二次修正,得到最大负倾斜角度修正后区域,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依次发射该光信号,依次控制与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分别对应的倾斜对应接收端处于接收状态,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位于该竖直对应接收端的另外一侧,且距离该竖直对应接收端最远。 
在上述第四步的过程中,当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与和其相对应的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之间不存在该触点的时候,该倾斜对应接收端可以接收到该光信号发射端所发射的该光信号,从而得到在该光信号发射端与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之间不存在该触点的结果,而当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与和其相对应的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之间存在该触点的时候,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不可以接收到该光信号发射端所发射的该光信号,从而得到在该光信号发射端与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之间存在该触点的结果,通过如上的步骤对如上所述第三步中的该最大正倾斜角度修正后区域进行修正,并缩小该最大正倾斜角度修正后区域的范围。 
第五步、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依次发射该光信号,依次控制与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分别对应的该倾斜对应接收端处于接收状态,在第五步的过程中,依次控制该倾斜对应接收端处于接收状态的控制方式按照如下顺序进行。 
A步骤、在该竖直对应接收端一侧,除了第三步中的距离竖直对应接收端最远的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之外,逐一控制倾斜对应接收端处于接收状态,该倾斜对应接收端的位置逐渐靠近该竖直对应接收端。 
B步骤、在该竖直对应接收端的另外一侧,除了第四步中的距离竖直对应接收端最远的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之外,逐一控制倾斜对应接收端处于接收状态,该倾斜对应接收端的位置逐渐靠近该竖直对应接收端。 
上述步骤、B步骤循环进行,每循环一次得到一次若干该触点的位置面积信息,该位置面积信息随着A步骤、B步骤循环的进行,其位置面积逐渐减小,如此循环往复,对如上所述第四步中的该最大负倾斜角度修正后区域进行修正,并缩小其范围,得到若干该触点的位置,对如上所述第四步中的该最大负倾斜角度修正后区域进行修正,并缩小其范围,得到若干该触点的位置。 
第六步、过滤第五步中的若干该触点的位置,过滤去掉其中的误点,其过滤的方式为,首先设定标准触点的几何面积数值,而后将几何面积小于该设定标准触点的几何面积数值的该触点去掉,最终确定出若干该触点的位置结果完成整体识别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触摸屏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 
2、本发明既可实现单点触摸,也可实现多点触摸,还可以识别各个触点的大小,粗略形状; 
3、因为本发明采用红外触摸框方式,与红外摄像方式实现的多点触控相比,具有性能稳定,成本低廉,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可以用在液晶,等离子,等平板显示设备中。 
4、本发明实现多点定位的算法效率高,触摸点位置坐标计算方便、准确、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技术一个触点的识别原理示意图; 
图2为传统技术多个触点的识别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光信号发射端以及光信号接收端的位置示意图; 
图4A、图4B、图4C为本发明的光信号发射端以及光信号接收端的对应位置示意图; 
图5A、图5B、图5C为本发明第二步的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步的动作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步的动作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五步的动作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六步的动作示意图; 
图10至图14为实现本发明方法的具体算法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至9所示,一种可同时识别触摸屏多个触点的识别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如图3所示,在现实表面100四周设置若干光信号发射端10以及若干光信号接收端20。 
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10排列形成光信号发射单元200,若干该光信号接收端20排列形成光信号接收单元300。 
该光信号发射单元200设置在该现实表面100的边缘位置处,该光信号接收单元300与该光信号发射单元200相对应设置在该现实表面100的边缘位置处。 
该现实表面100为数码产品的触摸屏,比如,该现实表面100可以为移动电话的触摸屏也可以为电脑的触摸屏或者其他数码产品的触摸屏。 
如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现实表面100为矩形,其中,该光信号发射单元200设置在该现实表面100的一条横边以及一条竖边上,该光信号接收单元300与该光信号发射单元200相对应设置在该现实表面100的另外一条横边以及另外一条竖边上。 
如图4A、图4B、图4C所示,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10同时对应至少三个该光信号接收端20,也就是说该光信号发射端10发射出的光信号L可以同时被至少三个该光信号接收端20所接收,任意两个相邻的该光信号接收端20之间的距离相等。 
该光信号发射端10的发光角度大于等于30度。 
与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10相对应的该光信号接收端20包括竖直对应接收端21以及倾斜对应接收端22,其中,该竖直对应接收端21与该光信号发射端10竖直对应,而该倾斜对应接收端22对称分布在该竖直对应接收端21两侧。 
如上所述,借助该光信号发射端10与该光信号接收端20的设置方式并根据光学原理,该光信号发射端10所发射出的该光信号L在该现实表面100上扫过的形状为以该光信号发射端10为顶点,以至少一个该光信号接收端20排列形成的直线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其中该竖直对应接收端21位于该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点上,该光信号L布满在该等腰三角形中。 
第二步、如图5A所示,当该现实表面100上出现若干个触点A的时候,若干该触点A位于该信号发射单元200与该信号接收单元300之间,该触点A是由接触物接触到该现实表面100所形成的,该接触物可以是人体的手指或者触摸笔类物体。 
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10依次发射该光信号L,依次控制与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10分别对应的该竖直对应接收端21处于接收状态,而其他的该倾斜对应接收端22都处于非接收状态。 
在上述第二步的过程中,当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10与和其相对应的该竖直对应接收端21之间不存在该触点A的时候,该竖直对应接收端21可以接收到该光信号发射端10所发射的该光信号L,从而得到在该光信号发射端10与该竖直对应接收端21之间不存在该触点A的结果。 
而当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10与和其相对应的该竖直对应接收端21之间存在该触点A的时候,该竖直对应接收端21不可以接收到该光信号发射端10所发射的该光信号L,从而得到在该光信号发射端10与该竖直对应接收端21之间存在该触点A的结果。 
如图5C所示,通过如上的步骤得到若干该触点A在该现实表面100上的初步位置区域。 
通过如上的方式只可以确定在特定的该光信号发射端10与该竖直对应接收端21之间的一个竖直区域内存在该触点A,但是不能确定该触点A在竖直区域内的具体位置。 
如图5A、图5B、图5C所示,当该现实表面100为矩形的时候,首先,由位于该现实表面100横边上的该光信号发射单元200之光信号发射端10发射该光信号L,此刻由位于该现实表面100横边上的该光信号接收单元300之竖直对应接收端21接收该光信号L。 
而后,由位于该现实表面100竖边上的该光信号发射单元200之光信号发射端10发射该光信号L,此刻由位于该现实表面100竖边上的该光信号接收单元300之竖直对应接收端21接收该光信号L。 
第三步、对如上所述第二步中的该初步位置区域进行第一次修正,得到最大正倾斜角度修正后区域。 
如图6所示,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10依次发射该光信号L,依次控制与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10分别对应的该倾斜对应接收端22处于接收状态,该倾斜 对应接收端22位于竖直对应接收端21一侧,且距离竖直对应接收端21最远。 
在上述第三步的过程中,当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10与和其相对应的该倾斜对应接收端22之间不存在该触点A的时候,该倾斜对应接收端22可以接收到该光信号发射端10所发射的该光信号L,从而得到在该光信号发射端10与该倾斜对应接收端22之间不存在该触点A的结果。 
而当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10与和其相对应的该倾斜对应接收端22之间存在该触点A的时候,该倾斜对应接收端22不可以接收到该光信号发射端10所发射的该光信号L,从而得到在该光信号发射端10与该倾斜对应接收端22之间存在该触点A的结果。 
通过如上的步骤对如上所述第二步中的该初步位置区域进行修正,并缩小该初步位置区域的范围。 
第四步、对如上所述第三步中的该最大正倾斜角度修正后区域进行第二次修正,得到最大负倾斜角度修正后区域。 
如图7所示,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10依次发射该光信号L,依次控制与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10分别对应的该倾斜对应接收端22处于接收状态,该倾斜对应接收端22位于该竖直对应接收端21的另外一侧,且距离该竖直对应接收端21最远。 
在上述第四步的过程中,当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10与和其相对应的该倾斜对应接收端22之间不存在该触点A的时候,该倾斜对应接收端22可以接收 到该光信号发射端10所发射的该光信号L,从而得到在该光信号发射端10与该倾斜对应接收端22之间不存在该触点A的结果。 
而当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10与和其相对应的该倾斜对应接收端22之间存在该触点A的时候,该倾斜对应接收端22不可以接收到该光信号发射端10所发射的该光信号L,从而得到在该光信号发射端10与该倾斜对应接收端22之间存在该触点A的结果。 
通过如上的步骤对如上所述第三步中的该最大正倾斜角度修正后区域进行修正,并缩小该最大正倾斜角度修正后区域的范围。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按上述第二步至第四步中的方式逐步缩小确定该触点A的位置的方式其效率最高,可以大大提升在实施过程中的识别效率,有效的减少运算次数,达到利用较少运算次数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得出该触点A的位置的效果。 
第五步、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10依次发射该光信号L,依次控制与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10分别对应的该倾斜对应接收端22处于接收状态。 
如图8所示,在第五步的过程中,依次控制该倾斜对应接收端22处于接收状态的控制方式按照如下顺序进行。 
A步骤、在该竖直对应接收端21一侧,除了第三步中的距离竖直对应接收端21最远的倾斜对应接收端22之外,逐一控制倾斜对应接收端22处于接收状态,该倾斜对应接收端22的位置逐渐靠近该竖直对应接收端21。 
B步骤、在该竖直对应接收端21的另外一侧,除了第四步中的距离竖直对应接收端21最远的倾斜对应接收端22之外,逐一控制倾斜对应接收端22处于接收状态,该倾斜对应接收端22的位置逐渐靠近该竖直对应接收端21。 
上述A步骤、B步骤循环进行,每循环一次得到一次若干该触点A的位置面积信息,该位置面积信息随着A步骤、B步骤循环的进行,其位置面积逐渐减小。 
如此循环往复,对如上所述第四步中的该最大负倾斜角度修正后区域进行修正,并缩小其范围,得到若干该触点A的位置。 
在进行上述A步骤、B步骤循环进行的过程中进行区域优化,逐步减少发射该光信号L的该光信号发射端10的数量,以提升识别效率,缩短识别时间。 
当A步骤、B步骤循环进行得到若干该触点A的位置面积信息之后,以该位置面积之上边缘为基础确定上边界,以该位置面积之下边缘为基础确定下边界,以该位置面积之左边缘为基础确定左边界,以该位置面积之右边缘为基础确定右边界,该上边界、该下边界、该左边界以及该右边界围绕形成优化区,该优化区的面积小于该现实表面100的面积,若干该触点A全部落在该优化区中。 
此刻,光信号发射端10发射的该光信号L不经过该优化区的光信号发射端10停止工作,只有光信号发射端10发射的该光信号L经过该优化区的光信号发射端10继续工作,并进行上述A步骤、B步骤的循环。 
对如上所述第四步中的该最大负倾斜角度修正后区域进行修正,并缩小其范围,得到若干该触点A的位置。 
第六步、如图9所示,过滤第五步中的若干该触点A的位置,过滤去掉其中的误点W。 
其过滤的方式为,首先设定标准触点的几何面积数值,而后将几何面积小于该设定标准触点的几何面积数值的该触点A去掉,最终确定出若干该触点A的位置结果完成整体识别过程。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硬件平台完成上述步骤的运算时间非常短所以可以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快速准确的定义出在现实表面上触点的位置,上述的该光信号发射端发射的该光信号为红外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为了硬件上实现简单,硬件电路响应快速,可以采用一发,N个管同时一并接收,而且这个关系在硬件上就是固定的,也就是说一个管发,只能对应的N干个管接收,因此,扫描时,只需所有发射管扫描一次,并记录下每个发射管,所对应的N个接收管的状态,可以用一个数组在描述这些状态,数组的每个元素记录了N个状态,屏幕所有范围每扫描一次,就会更新一次这个数组。 
具体计算的时候,为了优化算法,可以先从数组提取每个发射管垂直方向对应的接收管的状态,用排除法进行区域确定,然后再提取每个发射管最大斜率方向的接收管,用排除法进行区域修正,然后再依次修正,直到所有对应的接收管方状态都修正完。 
如上所述利用本发明的技术除了可以同时识别多个触点的位置,同时也可以大概确定触点的轮廓形状,概括本发明的方法,利用本发明的技术主要是在触点的周边作若干条切线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触点的轮廓逐步清晰界定出来。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高效快速相对准确的确定出触点的轮廓形状。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比较容易开发出实现上述步骤的一种方法就是构建一个分辨率为红外发射管分辨率大小的一张图,然后根据每一步填充,对图像进行填充,最后再用图像识别来寻找有效的触点。但是上述的算法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很占内存,而且很占时间,图形处理也很麻烦。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提供一种在实施的过程中比较有效快速的算法。 
首先,采用多边形来描述区域,这里的区域是指本发明步骤中所形成的各种区域,多边形采用用存储顶点的方法来进行描述。 
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得知所说的区域无非是由一个个多边形组成的,然后再被一个个有宽度的线段切割,其中多边形为本发明步骤中所形成的各种区域,而有宽度的线段是指该光信号发射端10所发射该光信号L,(有宽度的线段可以看做平行四边形,当然矩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其次,这种算法归结为一个多边形集合减去一个平行四边形集合,最后得到的多边形集合即为触点的集合。 
多边形集合最初为一个矩形,即整个屏幕,而平行四边形集合,为一个个有斜率的,有宽度的线段,用循环语句,将A这个集合依次减去平行四边形集合里面的所有平行四边形集合。 
现在,所有算法归结为从一个多边形集合A里面减去一个平行四边形区域b,得到一个多边形集合。剩下的只是重复这一步骤而已。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一个多边形区域减去另外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算法如下: 
计算从多边形集合A里面减去多边形b。c为多边形集合A里面的一个多边形。那么按多边形顶点的布局来分,有三种情况: 
1、c的所有顶点都不在b里(分两种情况) 
1)如图10所示,在b外面的点如果都在b的右边或者左边,此刻,无需改动c,什么都不做,A集合无需改动。 
2)如图11所示,在b外面的点如果都左边跟右边都有。此刻,计算出b跟c相交的四个点,将c分成两个多边形,集合A增加一个多边形。 
2、c的部分定点在b里面(分两种情况) 
1)如图12所示,在b外面的点如果都在b的右边或者左边,此刻,计算出b跟c相交的两个点,更新c区域的顶点值,A集合多边形数目不变。 
2)如图13所示,在b外面的点如果都左边跟右边都有,此刻,计算出b跟c相交的四个点,将c分成两个多边形,A集合增加一个多边形元素。
3、如图14所示,c的全部顶点在b里面,那么c从A集合中移除,A集合减少一个多边形元素。 

Claims (7)

1.一种可同时识别触摸屏多个触点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现实表面四周设置若干光信号发射端以及若干光信号接收端,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排列形成光信号发射单元,若干该光信号接收端排列形成光信号接收单元,该光信号发射单元设置在该现实表面的边缘位置处,该光信号接收单元与该光信号发射单元相对应设置在该现实表面的边缘位置处,
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同时对应至少三个该光信号接收端,也就是说该光信号发射端发射出的光信号可以同时被至少三个该光信号接收端所接收,任意两个相邻的该光信号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相等,与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相对应的该光信号接收端包括竖直对应接收端以及倾斜对应接收端,其中,该竖直对应接收端与该光信号发射端竖直对应,而该倾斜对应接收端对称分布在该竖直对应接收端两侧,
第二步、当该现实表面上出现若干个触点的时候,若干该触点位于该信号发射单元与该信号接收单元之间,该触点是由接触物接触到该现实表面所形成的,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依次发射该光信号,依次控制与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分别对应的竖直对应接收端处于接收状态,而其他的倾斜对应接收端都处于非接收状态,
在上述第二步的过程中,当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与和其相对应的该竖直对应接收端之间不存在该触点的时候,该竖直对应接收端可以接收到该光信号发射端所发射的该光信号,从而得到在该光信号发射端与该竖直对应接收端之间不存在该触点的结果,而当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与和其相对应的该竖直对应接收端之间存在该触点的时候,该竖直对应接收端不可以接收到该光信号发射端所发射的该光信号,从而得到在该光信号发射端与该竖直对应接收端之间存在该触点的结果,通过如上的步骤得到若干该触点在该现实表面上的初步位置区域,
第三步、对如上所述第二步中的该初步位置区域进行第一次修正,得到最大正倾斜角度修正后区域,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依次发射该光信号,依次控制与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分别对应的倾斜对应接收端处于接收状态,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位于竖直对应接收端一侧,且距离竖直对应接收端最远,
在上述第三步的过程中,当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与和其相对应的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之间不存在该触点的时候,该倾斜对应接收端可以接收到该光信号发射端所发射的该光信号,从而得到在该光信号发射端与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之间不存在该触点的结果,而当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与和其相对应的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之间存在该触点的时候,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不可以接收到该光信号发射端所发射的该光信号,从而得到在该光信号发射端与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之间存在该触点的结果,通过如上的步骤对如上所述第二步中的该初步位置区域进行修正,并缩小该初步位置区域的范围,
第四步、对如上所述第三步中的该最大正倾斜角度修正后区域进行第二次修正,得到最大负倾斜角度修正后区域,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依次发射该光信号,依次控制与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分别对应的倾斜对应接收端处于接收状态,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位于该竖直对应接收端的另外一侧,且距离该竖直对应接收端最远,
在上述第四步的过程中,当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与和其相对应的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之间不存在该触点的时候,该倾斜对应接收端可以接收到该光信号发射端所发射的该光信号,从而得到在该光信号发射端与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之间不存在该触点的结果,而当一个该光信号发射端与和其相对应的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之间存在该触点的时候,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不可以接收到该光信号发射端所发射的该光信号,从而得到在该光信号发射端与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之间存在该触点的结果,通过如上的步骤对如上所述第三步中的该最大正倾斜角度修正后区域进行修正,并缩小该最大正倾斜角度修正后区域的范围,
第五步、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依次发射该光信号,依次控制与若干该光信号发射端分别对应的该倾斜对应接收端处于接收状态,在第五步的过程中,依次控制该倾斜对应接收端处于接收状态的控制方式按照如下顺序进行,
A步骤、在该竖直对应接收端一侧,除了第三步中的距离竖直对应接收端最远的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之外,逐一控制倾斜对应接收端处于接收状态,该倾斜对应接收端的位置逐渐靠近该竖直对应接收端,
B步骤、在该竖直对应接收端的另外一侧,除了第四步中的距离竖直对应接收端最远的该倾斜对应接收端之外,逐一控制倾斜对应接收端处于接收状态,该倾斜对应接收端的位置逐渐靠近该竖直对应接收端,
上述步骤、B步骤循环进行,每循环一次得到一次若干该触点的位置面积信息,该位置面积信息随着A步骤、B步骤循环的进行,其位置面积逐渐减小,如此循环往复,对如上所述第四步中的该最大负倾斜角度修正后区域进行修正,并缩小其范围,得到若干该触点的位置,对如上所述第四步中的该最大负倾斜角度修正后区域进行修正,并缩小其范围,得到若干该触点的位置,
第六步、过滤第五步中的若干该触点的位置,过滤去掉其中的误点,其过滤的方式为,首先设定标准触点的几何面积数值,而后将几何面积小于该设定标准触点的几何面积数值的该触点去掉,最终确定出若干该触点的位置结果完成整体识别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同时识别触摸屏多个触点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现实表面为数码产品的触摸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同时识别触摸屏多个触点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现实表面为矩形,其中,该光信号发射单元设置在该现实表面的一条横边以及一条竖边上,该光信号接收单元与该光信号发射单元相对应设置在该现实表面的另外一条横边以及另外一条竖边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同时识别触摸屏多个触点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步中当该现实表面为矩形的时候,首先,由位于该现实表面横边上的该光信号发射单元之光信号发射端发射该光信号,此刻由位于该现实表面横边上的该光信号接收单元之竖直对应接收端接收该光信号,而后,由位于该现实表面竖边上的该光信号发射单元之光信号发射端发射该光信号,此刻由位于该现实表面竖边上的该光信号接收单元之竖直对应接收端接收该光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同时识别触摸屏多个触点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光信号发射端的发光角度大于等于30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同时识别触摸屏多个触点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中在进行A步骤、B步骤循环进行的过程中进行区域优化,逐步减少发射该光信号的该光信号发射端的数量,当A步骤、B步骤循环进行得到若干该触点的位置面积信息之后,以该位置面积之上边缘为基础确定上边界,以该位置面积之下边缘为基础确定下边界,以该位置面积之左边缘为基础确定左边界,以该位置面积之右边缘为基础确定右边界,该上边界、该下边界、该左边界以及该右边界围绕形成优化区,该优化区的面积小于该现实表面的面积,若干该触点全部落在该优化区中,此刻,光信号发射端发射的该光信号不经过该优化区的光信号发射端停止工作,只有光信号发射端发射的该光信号经过该优化区的光信号发射端继续工作,并进行上述A步骤、B步骤的循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同时识别触摸屏多个触点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光信号发射端发射的该光信号为红外线。
CN2010101372361A 2010-03-26 2010-03-26 一种可同时识别触摸屏多个触点的识别方法 Active CN101930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72361A CN101930322B (zh) 2010-03-26 2010-03-26 一种可同时识别触摸屏多个触点的识别方法
US13/637,406 US9024896B2 (en) 2010-03-26 2010-04-23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simultaneously identifying multiple touch points on touch screens
PCT/CN2010/072104 WO2011116538A1 (zh) 2010-03-26 2010-04-23 一种可同时识别触摸屏多个触点的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72361A CN101930322B (zh) 2010-03-26 2010-03-26 一种可同时识别触摸屏多个触点的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0322A true CN101930322A (zh) 2010-12-29
CN101930322B CN101930322B (zh) 2012-05-23

Family

ID=43369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372361A Active CN101930322B (zh) 2010-03-26 2010-03-26 一种可同时识别触摸屏多个触点的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24896B2 (zh)
CN (1) CN101930322B (zh)
WO (1) WO2011116538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2439A (zh) * 2013-02-21 2013-05-08 盐城工学院 一种改进的红外交互触点识别方法
CN103853390A (zh) * 2012-12-05 2014-06-11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红外触摸屏触摸精度的方法
CN104182091A (zh) * 2014-08-04 2014-12-03 深圳市浪涛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多点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4978078A (zh) * 2014-04-10 2015-10-14 上海品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触摸屏幕的触摸点识别方法
CN106354344A (zh) * 2016-09-14 2017-01-2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中检测触摸位置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504272A (zh) * 2016-09-23 2017-03-15 北京仁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修复触控系统触点轨迹错误的方法
CN104423730B (zh) * 2013-09-11 2018-02-1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输入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
CN107943340A (zh) * 2017-11-07 2018-04-2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扫描检测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6404B (zh) * 2013-04-28 2016-04-27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运动识别的两点触摸轨迹纠正方法及装置
TWI529583B (zh) * 2014-12-02 2016-04-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系統與觸控偵測方法
WO2016122385A1 (en) 2015-01-28 2016-08-04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Dynamic touch quarantine frames
EP3537269A1 (en) 2015-02-09 2019-09-11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Optical touch system
EP3387516B1 (en) 2015-12-09 2022-04-20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Improved stylus identification
PL3667475T3 (pl) 2016-12-07 2022-11-21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Zakrzywione urządzenie dotykowe
CN106843567B (zh) * 2016-12-29 2022-03-15 北京汇冠触摸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触摸屏触摸点确定方法及装置
EP3458946B1 (en) 2017-02-06 2020-10-21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Optical coupling in touch-sensing systems
EP3602258B1 (en) 2017-03-22 2024-05-08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Pen differentiation for touch displays
CN110663015A (zh) 2017-03-28 2020-01-07 平蛙实验室股份公司 触摸感应装置和用于组装的方法
GB201706362D0 (en) * 2017-04-21 2017-06-07 Peratech Holdco Ltd Detecting multiple manual interactions
US11256371B2 (en) 2017-09-01 2022-02-22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Optical component
US11567610B2 (en) 2018-03-05 2023-01-31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Detection line broadening
CN109542276B (zh) * 2018-11-22 2022-02-08 青岛海信商用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点识别方法及装置和显示设备
WO2020153890A1 (en) 2019-01-25 2020-07-30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A videoconferencing terminal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JP2023512682A (ja) 2020-02-10 2023-03-28 フラットフロッグ ラボラトリーズ アーベー 改良型タッチ検知装置
US11709568B2 (en) 2020-02-25 2023-07-25 Promethean Limited Convex interactive touch display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1450A (zh) * 2008-02-25 2008-07-30 陈伟山 多点及物体触摸屏装置及多点触摸的定位方法
US20080291177A1 (en) * 2007-05-25 2008-11-27 Foxsemicon Integrated Technology, Inc. Touch controlled display device
CN201191355Y (zh) * 2008-02-25 2009-02-04 陈伟山 多点及物体触摸屏装置
CN101930306A (zh) * 2010-02-10 2010-12-29 陈伟山 一种多点触控装置及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9857B1 (en) * 1999-12-02 2002-08-06 Elo Touchsystem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improve resolution of infrared touch systems
US8902196B2 (en) * 2002-12-10 2014-12-02 Neonode Inc.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 touch location on a touch screen
EP1859339A2 (en) * 2005-03-10 2007-11-2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location, size and shape of multiple objects that interact with a touch screen display
US8970501B2 (en) * 2007-01-03 2015-03-03 Apple Inc. Proximity and multi-touch sensor detection and demodulation
CN101075168B (zh) * 2007-06-22 2014-04-02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红外触摸屏上多个触摸点的方法
CN101320307B (zh) * 2007-06-04 2011-08-10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红外触摸屏上多个触摸点的方法
WO2008154792A1 (fr) * 2007-06-15 2008-12-24 Vtron Technologies Ltd. Ecran tactile infrarouge et procédé de positionnement tactile multipoint
CN101149656A (zh) * 2007-10-26 2008-03-26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线触摸屏及多点触摸定位方法
US8125458B2 (en) * 2007-09-28 2012-02-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Detecting finger orientation on a touch-sensitive device
TWI403926B (zh) * 2007-12-28 2013-08-01 Ibm 光學接觸面板
CN102171637B (zh) * 2008-08-07 2015-08-12 拉普特知识产权公司 用于检测光学触摸敏感装置中的多触摸事件的方法和设备
WO2010024008A1 (ja) * 2008-08-29 2010-03-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座標センサ、電子機器、表示装置、受光ユニット
KR101009278B1 (ko) * 2008-10-02 2011-01-18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광 인식 사용자 입력 장치 및 사용자 입력 인식 방법
WO2010056177A1 (en) * 2008-11-12 2010-05-20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Integrated touch-sens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20100201637A1 (en) * 2009-02-11 2010-08-12 Interacta, Inc. Touch screen display system
KR20120094929A (ko) * 2009-10-16 2012-08-27 알피오 피티와이 리미티드 터치 오브젝트를 감지하고 추적하는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91177A1 (en) * 2007-05-25 2008-11-27 Foxsemicon Integrated Technology, Inc. Touch controlled display device
CN101231450A (zh) * 2008-02-25 2008-07-30 陈伟山 多点及物体触摸屏装置及多点触摸的定位方法
CN201191355Y (zh) * 2008-02-25 2009-02-04 陈伟山 多点及物体触摸屏装置
CN101930306A (zh) * 2010-02-10 2010-12-29 陈伟山 一种多点触控装置及检测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3390A (zh) * 2012-12-05 2014-06-11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红外触摸屏触摸精度的方法
CN103092439A (zh) * 2013-02-21 2013-05-08 盐城工学院 一种改进的红外交互触点识别方法
CN103092439B (zh) * 2013-02-21 2015-06-10 盐城工学院 一种改进的红外交互触点识别方法
CN104423730B (zh) * 2013-09-11 2018-02-1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输入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
CN104978078B (zh) * 2014-04-10 2018-03-02 上海品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触摸屏幕的触摸点识别方法
CN104978078A (zh) * 2014-04-10 2015-10-14 上海品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触摸屏幕的触摸点识别方法
CN104182091B (zh) * 2014-08-04 2017-02-15 深圳市浪涛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多点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4182091A (zh) * 2014-08-04 2014-12-03 深圳市浪涛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多点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6354344A (zh) * 2016-09-14 2017-01-2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中检测触摸位置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354344B (zh) * 2016-09-14 2019-04-16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中检测触摸位置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504272A (zh) * 2016-09-23 2017-03-15 北京仁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修复触控系统触点轨迹错误的方法
CN106504272B (zh) * 2016-09-23 2019-03-15 北京仁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修复触控系统触点轨迹错误的方法
CN107943340A (zh) * 2017-11-07 2018-04-2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扫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943340B (zh) * 2017-11-07 2020-12-04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扫描检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0322B (zh) 2012-05-23
WO2011116538A1 (zh) 2011-09-29
US9024896B2 (en) 2015-05-05
US20130033449A1 (en) 2013-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0322B (zh) 一种可同时识别触摸屏多个触点的识别方法
US11099688B2 (en) Eraser for touch displays
CN103003778B (zh) 交互式输入系统和用于其的笔工具
US11301089B2 (en) Stylus identification
CN102364415B (zh) 红外触摸屏多触摸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3824282A (zh) 使用表面映射图、物体阴影和一个相机的触摸及运动检测
CN102096530A (zh) 一种多点触摸轨迹跟踪方法
JP2011243181A (ja) タッチパネルにおけるタッチポイントの判断方法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
CN103365492A (zh) 红外触摸屏多点触摸识别方法
CN101916152A (zh) 一种多点触摸的红外定位装置及方法
CN104598082B (zh) 一种确定候选触摸点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93276A (zh) 基于红外触控的笔锋确定方法、装置和触摸屏系统
CN102778978A (zh) 基于红外光识别的触摸系统
CN104142739A (zh) 一种基于光学鼠标传感阵列的激光点追踪系统及方法
CN103984445A (zh) 红外线触摸屏及其触摸点定位方法
CN102270071B (zh) 多点触摸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2339172B (zh) 一种红外触摸系统的多轴信号扫描计算方法和系统
CN102339171B (zh) 一种红外触摸系统及多点信号扫描计算方法
CN103092439B (zh) 一种改进的红外交互触点识别方法
CN103744559B (zh) 红外触摸屏的多点定位方法
CN103699254A (zh) 一种多点触摸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75714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识别操作的方法
CN109975769A (zh) 一种用于显示交互的雷达模块及其显示交互方法
CN110569799B (zh) 一种指纹模组的位移量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3345339A (zh) 一种基于红外触摸屏多点触控识别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TIMELINK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EN WEISHAN

Effective date: 201111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102

Address after: 518000 cotton tree in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Futian Free Trade Zone Road No. 8, Yingdali Technology Digital Park (C301 D) (only offi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Tianshit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Yitian road wongtee century Lijing Pavilion 29E

Applicant before: Chen Weisha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ansh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in Shenzhe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No. 1001 Nanshan Chi Park C2 building 14 floo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TIMELINK 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Shenzhen city Nansh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1001 Nanshan Chi Park C2 building 14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ian To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after: 518000 Shenzhen city Nansh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1001 Nanshan Chi Park C2 building 14 floo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Tian To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518000 cotton tree in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Futian Free Trade Zone Road No. 8, Yingdali Technology Digital Park (C301 D) (only offi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ianshitong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4 / F, building C2, Nanshan wisdom Park, 1001 Xueyu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Tianying Unit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4 / F, building C2, Nanshan wisdom Park, 1001 Xueyu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IMELINK 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