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5246A - 一种人体可直接触摸的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体可直接触摸的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25246A
CN101925246A CN 201010252421 CN201010252421A CN101925246A CN 101925246 A CN101925246 A CN 101925246A CN 201010252421 CN201010252421 CN 201010252421 CN 201010252421 A CN201010252421 A CN 201010252421A CN 101925246 A CN101925246 A CN 1019252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resistance
power supply
temperature plasma
low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5242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25246B (zh
Inventor
卢新培
吴淑群
潘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isplai Lif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01025242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252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25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52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252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52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可直接触摸的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法,应用一种低温等离子体产生装置产生人体可直接触摸的低温等离子体,其中,该低温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包括高压直流电源(1)、电阻(2)、电容(3)和高压电极(4),高压电极(4)通过串联电阻(2)与高压直流电源(1)相连,并通过并联电容(3)接地。产生的人体可直接触摸的低温等离子体的长度、粗细和温度可通过调节电阻(2)的阻值、电容(3)的电容值和/或高压直流电源(1)的电压值而调整。本发明易制作、好维护、使用方便、成本低、易于携带,具有多种实际应用,比如材料表面处理、食物处理、生物医学消毒杀菌、牙齿清洗以及根管治疗等。

Description

一种人体可直接触摸的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放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体可直接触摸的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气体放电技术中,等离子体可根据气体温度与电子温度的不同分为两类:热平衡等离子体与非热平衡等离子体。在非热平衡等离子体中,电子的温度可高达数万摄氏度,而离子和气体的温度远小于电子的温度甚至可保持在室温。这种非热平衡等离子体中富含活性粒子,这些活性粒子在杀菌消毒,废气处理,材料表面处理等诸多领域中起关键作用。
等离子体源可以根据气体放电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电晕放电、辉光放电、电弧放电、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源还可以分为低气压等离子体源和高气压等离子体源。考虑到能直接在外界空气中产生等离子体的经济性和方便性,最近的关于低温大气压非热平衡等离子体研究备受关注。
以下是几种现有的产生低温大气压非热平衡等离子体的装置:
(1)交流非热平衡等离子体射流装置,见文献1(Yong CheolHong etal.“Microplasma jet at atmospheric pressure”Appl Physics Letter89,221504(2006)),其中描述了一种大气压下以氮气为工作气体产生等离子体射流的装置,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电极4、接地电极6、介质圆片14、介质容器10和(交流)电源1,电极4和接地电极6由介质圆片14隔开,并共同置于介质容器10中,(交流)电源1连接电极4和接地电极6;工作时,(交流)电源1调至高压,频率20千赫兹,以3升/秒的流量速度向介质容器10输入工作气体13(氮气),在电极4和接地电极6间进行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并从气体输出口15以约255米/秒的速度喷射出等离子体射流5,等离子体射流5长度6.5厘米,温度接近室温。电极4和接地电极6都与等离子体射流5直接接触,易发生弧光放电,对于牙齿清洗、根管治疗以及伤口辅助愈合等一些实际应用不安全。
(2)射频非热平衡等离子体射流装置,见文献2(E stoffelsetal.“Plasma needle for in vivo medical treatment:recent developmentsand perpectives”Plasma Source Sci.Technol.15(2006)),其中描述了一种射频等离子体针装置,该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电极4、介质容器10、绝缘介质层16、电源(射频)1。绝缘介质层16为直径4毫米的陶瓷管。电源1为10兆赫兹的射频电源,与电极4相连。电极4为直径0.3毫米的钨丝,放置于绝缘介质层16中央,顶端不包含于绝缘介质层16内,裸露于外部空间中,并与绝缘介质层16一起由固定架17固定于介质容器10中央,工作气体13从气体输入口18输入。操作时能产生相应直径为2.5毫米的等离子体射流5。该装置的电极4顶端部分暴露于外部空间中,并与等离子体射流5直接接触,产生的等离子体射流5长度短、温度较高,距离电极4尖端1.5毫米和2.5毫米处的等离子体射流5温度分别为90摄氏度和50摄氏度。
(3)脉冲直流非热平衡等离子体射流装置,见文献3(Xinpei Luetal.“Dynamics of an atmopheric pressure plasma generated bysubmicrosecond voltage pulses”JAppl.Phys 100.063302(2006)),其中描述了一种等离子体笔装置,该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电极4、接地电极6、介质容器10、介质圆片14、介质圆环19、电源1。电极4和接地电极6均为相同尺寸的金属圆环,分别粘贴于两块介质圆片14上,之间隔有介质圆环19,并一起位于介质容器10前端。工作气体13为氦气,电源1为脉冲直流电源。操作时能产生5厘米长的等离子体射流5,等离子体射流5温度接近室温。该装置不足之处在于一定条件下,比如电压脉宽高于10us时电极4和接地电极6间可能发生电弧放电。
发明内容
针对于直流空气电晕放电中出现的人体不能直接触摸等离子体、射流装置的高压电极不安全和高压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会发生弧光放电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人体可直接触摸的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人体可直接触摸的低温等离子体产生方法,利用一种低温等离子体产生装置产生人体可直接触摸的低温等离子体,其中,该低温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包括高压直流电源、电阻、电容和高压电极,高压电极通过串联电阻与高压直流电源相连,并通过并联电容接地,所述电阻起限流作用,高压直流电源通过电阻对并联电容充电,当高压电极达到放电间隙处的工作气体的击穿电压时,工作气体电晕放电,即产生人体可直接接触的低温等离子体;
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工作气体;
(2)调节电阻的阻值,使其阻值在1兆欧到3000兆欧之间;并调节并联电容的电容值,使其电容值在0到100皮法之间。
(3)启动高压直流电源,调节高压直流电源电压,使电压的范围为0.2千伏到100千伏。
(4)将要处理的人体或动物的部位或要处理的物品放在距高压电极一定距离处,形成放电间隙,在该放电间隙中的气体发生电晕放电,即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从而能够对要处理的人体或动物的部位或要处理的物品进行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人体可直接触摸的低温等离子体的长度、粗细和温度可通过调节电阻的阻值、电容的电容值和/或高压直流电源的电压值而调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工作气体可以为单质气体或其混合物,也可以为空气、气态化合物或气态有机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高压电极为单个呈针形、棒状或片状的导体;高压电极的材料可为铜、铝、不锈钢及其他导电材料。
本发明高压电极可以裸露在空气中,高压电极安全,手指可以安全接触,无电击的感觉;同时在放电过程中,不会出现弧光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温度接近室温,人体可以安全的与之接触;工作的气体可以是氦气、氩气、氮气、氧气等单质气体或混有其他气体的混合气体,也可以是空气、气态化合物或气态有机物,有利于增加等离子体中活性成分的种类和数量。
本发明易制作、好维护、使用方便、成本低、易于携带,具有多种实际应用,比如刻蚀、沉积、材料表面处理、表面清洗、净化、食物处理、生物医学消毒杀菌、牙齿清洗以及根管治疗等。根据不同的具体应用,选择不同阻值的电阻和不同电容值的电容,以及选择不同的工作气体和高压电极,调节高压直流电源的电压,产生的等离子体长度、粗细、温度可以不同;等离子体温度接近室温时,人体可以与之安全接触;等离子体中含有的活性成分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进行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交流非热平衡等离子体射流装置示意图;
图2为现有射频等离子体针示意图;
图3为现有脉冲直流等离子体射流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人体可触摸的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人体可触摸的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装置包括高压直流电源1、电阻2、电容3和高压电极4。高压电极4通过串联电阻2与高压直流电源1相连,并通过并联电容3接地。高压电极4为单根不锈钢针,在不锈钢针的前端与要处理的人体或动物的部位或要处理的物品之间产生的等离子体5的形状为细长的针形状。
电阻2为100兆欧,电容3为3皮法,高压正极性直流电源电压为9千伏。由于高压电极4的尖端场强很高,会发生气体电晕放电,产生等离子体5,其温度接近室温,人体可以直接与之安全接触,并且也可以触摸针头,不会有电击的疼痛感。
本发明工作时,高压电极4通过串联电阻2与高压直流电源1相连,通过并联电容3接地。其中电阻2起主要的限流作用。高压直流电源1通过所串电阻2对并联电容3充电,高压电极4的电压不断增大,当高压电极4尖端的场强足够击穿周围的气体,并能使得流柱贯穿于高压电极4与要处理的人体或动物的部位或要处理的物品之间的整个放电间隙,这样就形成了一次击穿,这时的电压为击穿电压。但空气击穿后的场强降到很小,由于空间电荷的影响,放电通道将会被阻断,此时流过放电间隙的电流将会很快降到零,电容3上的电荷已经释放一部分,电压较低,这时高压直流电源1又一次通过串联电阻2对电容3进行充电。这样如此循环,就形成了周期的脉冲放电,实验测量到的电流为周期性的脉冲电流。通过选择不同阻值的电阻和不同电容值的电容,以及选择不同的工作气体和高压电极,调节高压直流电源的电压,气体电晕放电产生等离子体5的长度、粗细、温度均可调整。
通过选择不同阻值的电阻2和不同电容值的电容,以及选择不同的工作气体和高压电极4,调节高压直流电源1的电压,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5可以与人体直接安全接触,并且高压电极4很安全,用手可触摸高压电极4,不会有电击的感觉,同时气体放电不会出现电弧。
应用上述实施例中的低温等离子体产生装置产生人体可直接触摸的等离子体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工作气体;
(2)调节电阻2的阻值,使其阻值在1兆欧到3000兆欧之间;并调节并联电容3的电容值,使其电容值在0到100皮法之间。
(3)启动高压直流电源1,调节高压直流电源1电压,使电压的范围为0.2千伏到100千伏。
(4)将要处理的人体或动物的部位或要处理的物品放在距高压电极4一定距离处,形成放电间隙,在该放电间隙中的气体发生电晕放电,即产生低温等离子体5,从而能够对要处理的人体或动物的部位或要处理的物品进行处理。
所述工作气体可为氦气、氩气、氮气、氧气等单质气体或混有其他气体的混合气体,也可以是空气、气态化合物或气态有机物。
所述高压电极4可以为单个呈针形、棒状或片状的导体,高压电极的材料可为铜、铝、不锈钢及其他导电材料。
以上的实施例中,高压直流电源电压范围可在0.2千伏到100千伏之间,电阻范围可在1兆欧到3000兆欧之间,电容范围可在0到100皮法之间,产生的等离子体长度可在0.1毫米到100毫米之间变化,产生的等离子体可接近室温或高于室温,并且气体放电不会出现弧光放电。当产生的等离子体接近室温时,人体可以与之直接安全接触,人体可以直接触摸高压电极,而无电击的疼痛感。

Claims (5)

1.一种人体可直接触摸的低温等离子体产生方法,利用一种低温等离子体产生装置产生人体可直接触摸的低温等离子体,其中,该低温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包括高压直流电源(1)、电阻(2)、电容(3)和高压电极(4),所述高压电极(4)通过串联电阻(2)与高压直流电源(1)相连,并通过并联电容(3)接地,所述电阻(2)起限流作用,高压直流电源(1)通过电阻(2)对并联电容(3)充电,当高压电极(4)达到放电间隙处的工作气体的击穿电压时,工作气体电晕放电,即产生人体可直接触摸的低温等离子体(5);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工作气体;
(2)调节电阻(2)的阻值,使其阻值在1兆欧到3000兆欧之间;并调节并联电容(3)的电容值,使其电容值在0到100皮法之间;
(3)启动高压直流电源(1),调节该高压直流电源(1)电压,使电压的范围为0.2千伏到100千伏;
(4)将要处理的人体或动物部位或要处理的物品放在距高压电极(4)一定距离处,形成放电间隙,在该放电间隙中的气体发生电晕放电,即产生人体可直接触摸的低温等离子体(5),从而能够对要处理的人体或动物部位或要处理的物品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温等离子体(5)的长度、粗细和温度可通过调节电阻(2)的阻值、电容(3)的电容值和/或高压直流电源(1)的电压值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电极(4)为呈针形、棒状或片状的导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极(4)的材料可为铜、铝、不锈钢及其他导电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气体可以为单质气体或其混合物,也可以为空气、气态化合物或气态有机物。
CN2010102524215A 2010-08-13 2010-08-13 一种人体可直接触摸的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法 Active CN1019252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524215A CN101925246B (zh) 2010-08-13 2010-08-13 一种人体可直接触摸的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524215A CN101925246B (zh) 2010-08-13 2010-08-13 一种人体可直接触摸的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5246A true CN101925246A (zh) 2010-12-22
CN101925246B CN101925246B (zh) 2012-05-09

Family

ID=43339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524215A Active CN101925246B (zh) 2010-08-13 2010-08-13 一种人体可直接触摸的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25246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3264A (zh) * 2011-12-01 2012-07-11 西安交通大学 大气压下开放式单极射频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CN103260328A (zh) * 2013-04-10 2013-08-21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一种大气压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微射流灭菌的方法
CN104001274A (zh) * 2014-05-13 2014-08-27 宏远创建有限公司 等离子排毒系统
CN104282527A (zh) * 2013-07-11 2015-01-14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稳定的直流放电负离子源
CN107333376A (zh) * 2017-04-21 2017-11-0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大气压极微等离子体射流产生装置
CN107750087A (zh) * 2017-10-27 2018-03-0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裸电极和介质阻挡两用的等离子体射流发生装置
EP3524204A1 (en) * 2018-02-07 2019-08-14 Albert-Ludwigs-Universität Freiburg Plasma jet devic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45669A1 (en) * 2002-02-06 2004-03-11 Tomohiro Okumura Plasm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4253275A (ja) * 2003-02-20 2004-09-09 Iwasaki Electric Co Ltd プラズマ生成方法およびプラズマ生成装置
CN1708204A (zh) * 2005-04-06 2005-12-14 大连理工大学 电容耦合大气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CN101227789A (zh) * 2008-01-29 2008-07-23 华中科技大学 电容器阻挡放电电路
CN101426327A (zh) * 2008-12-02 2009-05-06 华中科技大学 等离子体射流装置
CN101587813A (zh) * 2008-05-21 2009-11-25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载置台机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和电压施加方法
CN101702865A (zh) * 2009-10-27 2010-05-05 华中科技大学 等离子体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45669A1 (en) * 2002-02-06 2004-03-11 Tomohiro Okumura Plasm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4253275A (ja) * 2003-02-20 2004-09-09 Iwasaki Electric Co Ltd プラズマ生成方法およびプラズマ生成装置
CN1708204A (zh) * 2005-04-06 2005-12-14 大连理工大学 电容耦合大气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CN101227789A (zh) * 2008-01-29 2008-07-23 华中科技大学 电容器阻挡放电电路
CN101587813A (zh) * 2008-05-21 2009-11-25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载置台机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和电压施加方法
CN101426327A (zh) * 2008-12-02 2009-05-06 华中科技大学 等离子体射流装置
CN101702865A (zh) * 2009-10-27 2010-05-05 华中科技大学 等离子体针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lasma Sources Sci.Technol.》 20061231 E Stoffels et.al. Plasma needle for in vivo medical treatment: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perspectives 第15(2006)卷, 2 *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061231 张禹涛等 空气中交流针_板大气压辉光放电 第26卷, 第4期 2 *
《电工与电路基础》 19961130 王明庄等 RC电路的过渡过程 , 1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3264A (zh) * 2011-12-01 2012-07-11 西安交通大学 大气压下开放式单极射频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CN103260328A (zh) * 2013-04-10 2013-08-21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一种大气压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微射流灭菌的方法
CN104282527A (zh) * 2013-07-11 2015-01-14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稳定的直流放电负离子源
CN104001274A (zh) * 2014-05-13 2014-08-27 宏远创建有限公司 等离子排毒系统
CN107333376A (zh) * 2017-04-21 2017-11-0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大气压极微等离子体射流产生装置
CN107750087A (zh) * 2017-10-27 2018-03-0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裸电极和介质阻挡两用的等离子体射流发生装置
EP3524204A1 (en) * 2018-02-07 2019-08-14 Albert-Ludwigs-Universität Freiburg Plasma jet device
WO2019154897A1 (en) * 2018-02-07 2019-08-15 Albert-Ludwigs-Universität Freiburg Plasma jet device
US11779436B2 (en) 2018-02-07 2023-10-10 Freiburger Medizintechnik Gmbh Plasma jet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5246B (zh) 2012-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89680U (zh) 一种人体可直接触摸的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装置
CN101426327B (zh) 等离子体射流装置
CN101925246B (zh) 一种人体可直接触摸的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法
CN101702865B (zh) 等离子体针装置
CN101227790B (zh) 等离子体喷流装置
CN105848399B (zh) 一种辉光放电射流等离子体生成结构
CN106973482B (zh) 一种花瓣式辉光放电射流等离子体生成结构
CN201518555U (zh) 等离子体针装置
CN201303456Y (zh) 等离子体射流装置
Cho et al. Cold plasma jets made of a syringe needle covered with a glass tube
CN109121278A (zh) 一种等离子体活化油处理装置
CN102523674B (zh) 手持式等离子体电筒
CN113490322B (zh) 一种便携式大面积等离子体射流装置、系统
CN104918402A (zh) 一种常压高压协同射频辉光射流放电的装置及其放电方法
CN201167433Y (zh)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喷流装置
CN106658931A (zh) 一种便捷式大气压常温等离子体射流产生装置
CN103327722B (zh) 介质阻挡增强型多电极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刷阵列发生装置
Fang et al. Discharge processes and an electrical model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ets in argon
CN109922748A (zh) 用于处理皮肤病况的装置和方法
CN202551483U (zh) 手持式等离子体电筒
CN103052250A (zh) 大气压弥散型冷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Sun et al. Research on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and dielectric barrier corona discharge
CN101437352B (zh) 等离子体接力装置
Kostov et al. Generation of cold argon plasma jet at the end of flexible plastic tube
Georgescu High voltage pulsed, cold atmospheric plasma jets: electrical characteriz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10

Address after: 430200 No. C001, building B4, biological innovation park, No. 666, Gaoxin Avenue, East Lake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Patentee after: Wuhan hisplai Lif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74 Hubei Province, Wuhan city Hongshan District Luoyu Road No. 1037

Patentee befor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