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5120A - 资源映射指示信息配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资源映射指示信息配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25120A
CN101925120A CN2009101494258A CN200910149425A CN101925120A CN 101925120 A CN101925120 A CN 101925120A CN 2009101494258 A CN2009101494258 A CN 2009101494258A CN 200910149425 A CN200910149425 A CN 200910149425A CN 101925120 A CN101925120 A CN 1019251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partition
indication information
sbi
indication
dc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94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25120B (zh
Inventor
宁丁
关艳峰
刘向宇
刘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4942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2512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3119 priority patent/WO201014540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925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5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25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51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资源映射指示信息配置方法,在其中的一种方法中,无线资源映射为Nmax个频率分区,设置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频率分区0的连续资源单元分配大小,将频率分区1至频率分区Nmax-1的连续资源单元分配大小配置为相同,并用第二指示信息指示,其中,Nmax为最大频率分区数。通过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节省资源映射指示的开销。

Description

资源映射指示信息配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资源映射指示信息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通过上/下行链路与终端进行通信,其中,系统无线资源的调度分配由基站完成,例如,可以由基站给出该基站进行下行传输时所使用的下行资源分配信息以及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时所使用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等。
在商用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在调度空口的无线资源时,通常以一个无线帧作为一个调度周期,并将无线资源分成若干个无线资源单元(例如,可以将一个时隙或一个码字作为一个资源单元)进行调度,基站通过调度无线资源单元向其覆盖的终端提供数据或多媒体服务。
在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简称为OFDM)或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简称为OFDMA)技术的通信系统中,例如,在IEEE 802.16m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资源虽然也被划分成帧进行管理,但每个OFDMA符号都包含多个相互正交的子载波,并且终端通常占用部分子载波,从而能够采用部分频率复用(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简称为FFR)等技术来降低干扰,提高覆盖;其次,由于无线信道环境变化频繁,基站为了获得频率分集增益和频率选择性调度增益,将可用物理子载波划分成物理资源单元(Physical Resource Unit,简称为PRU),进而将物理资源单元映射为连续资源单元(Contiguous Resource Unit,简称为CRU)和分布资源单元(Distributed Resource Unit,简称为DRU),以提高传输性能,其中,连续资源单元中的子载波是连续的,而分布资源单元中的子载波是完全不连续或不完全连续的;此外,随着频率资源日益稀少,基站需要支持多种不同带宽(例如,5MHz,10MHz或20MHz)或多载波操作,以利用不同的频率资源并满足不同运营商的需求。
由于以上原因,基于OFDM或OFDMA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资源映射过程比较复杂,从而导致用于控制资源映射过程的指示信令开销较大,终端解析基站的资源分配信息以确定其接收和发送数据的物理资源位置的过程的复杂度增加。为了降低资源映射的指示信令开销,需要进行合理的资源映射。
具体地,对于基于OFDM或OFDMA的无线通信系统,其无线资源映射主要依据该无线通信系统的帧结构,帧结构描述了无线资源在时域上的控制结构,帧结构将无线资源在时域上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单位,如超帧(Superframe)、帧(Frame)、子帧(Subframe)和符号(Symbol)。
例如,如图1所示,无线资源在时域上划分为超帧,每个超帧包含4个帧,每个帧包含8个子帧,子帧由6个基本的OFDM符号组成,实际系统根据需要支持的带宽和/或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等因素确定帧结构中各个等级单位中具体包含多少个OFDM符号;此外,系统可以在超帧中的第一个下行子帧内设置广播信道(由于位于超帧头部,也称作超帧头(Superframe Header))并发送资源映射等系统信息。此外,根据组网技术、干扰抑制技术和业务类型等因素,将频域上可用的带宽分成多个频率分区(FrequencyPartition,简称为FP),进而将频率分区内的频率资源分成连续资源单元和/或分布资源单元进行调度,连续资源单元用于频率选择性调度,而分布资源单元用于频率分集调度。
下行资源映射过程通常包括:子带划分(Subband Partitioning)、微带置换(Miniband Permutation)、频率分区划分(FrequencyPartitioning)、连续资源单元/分布资源单元分配(Contigous ResourceUnit/Distributed Resource Unit Allocation,简称为CRU/DRUAllocation)和子载波置换(Subcarrier Permutation),上行资源映射过程包括:子带划分、微带置换、频率分区划分、连续资源单元/分布资源单元分配和Tile置换(Tile Permutation)。Subband由N1个连续的PRU组成,例如N1=4,Miniband由N2个连续的PRU组成,例如N2=1。具体地,如图2所示,描述了5MHz OFDMA系统的下行子帧资源映射过程,其中包括连续资源单元/分布资源单元分配的过程。
图3至图5示出了子带划分至频率分区划分的处理过程,以下结合图3至图5,以5MHz带宽为例介绍物理资源映射的各个步骤:
(1)子带划分,即,以一个Subband为单位抽取一部分PRU映射为Subband。下行Subband的个数和上行Subband的个数分别由下行子带分配数(Downlink Subband Allocation Count,简称为DSAC)和上行子带分配数(Uplink Subband Allocation Count,简称为USAC)两个参数指示。以下行5MHz带宽为例,当DSAC指示的下行Subband的个数为3时,12个PRU被映射为3个Subband。如图3所示,基站用DSAC来指示Subband Partitioning,得到PRUSB(图中的无阴影部分),将剩余的部分映射为Miniband,如图中的PRUMB(图中的阴影部分)。
(2)微带置换,即,将没有映射为Subband的PRU映射为Miniband。在5MHz带宽且DSAC指示的下行Subband的个数为3时,有12个PRU映射为Miniband,如图4所示,对这12个PRU进行置换。该步骤不需要额外参数指示,根据DSAC完成。上行微带置换根据USAC完成。
(3)频率分区划分,即,将已划分了的Subband和置换后的Miniband划分到各个频率分区。该步骤需要两个参数,一个参数用于指示各个频率分区个数、大小和/或比例,下行和上行分别通过下行频率分区配置(Downlink Frequency Partition Configuration,简称为DFPC)和上行频率分区配置(Uplink Frequency PartitionConfiguration,简称为UFPC)指示;另一个参数则用于指示除第一个频率分区(即FP0)以外的频率分区中Subband的数目,下行和上行分别通过下行频率分区子带分配数(Downlink FrequencyPartition Subband Count,简称为DFPSC)和上行频率分区子带分配数(Uplink Frequency Partition Subband Count,简称为DFPSC)指示。图5表示除第一个频率分区大小为24个PRU,其它频率分区大小为0,且其它频率分区Subband数为0的频率分区划分情况。
(4)连续资源单元/分布资源单元分配,即,对每个频率分区分别进行连续资源单元/分布资源单元分配。下行频率分区通过下行连续资源单元分配大小(Downlink CRU Allocation Size,简称为DCAS)指示,上行频率分区通过上行连续资源单元分配大小(UplinkCRU Allocation Size,简称为UCAS)指示。如图2所示,在系统带宽为5MHz时,DSAC指示的下行Subband的个数为3,第一个频率分区大小为24个PRU,其它频率分区大小为0,第一个频率分区CRU数为12的示意图,其中最后一列上的无阴影部分表示CRU,阴影则表示DRU。
(5)子载波置换或Tile置换,即,对下行子帧中各个频率分区中用于映射为DRU的PRU进行子载波的置换,对上行子帧中各个频率分区中用于映射为DRU的PRU进行Tile置换。
图6示出了10MHz(也包括7MHz、8.75MHz)带宽时的具体映射情况,其中,Subband数为5,并且具有4个频率分区,每个频率分区大小为12个PRU,第一个频率分区包含8个CRU和4个DRU,其它频率分区均包含4个CRU和8个DRU。图7示出了20M带宽情况下的具体映射情况。
在图2~图7中,PRUSB是指用于Subband的PRU,PRUMB是指用于Miniband的PRU,PPRUMB是指经过Miniband Permutation的PRU。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资源映射过程中,除了需要确定带宽,还需要确定其它的一些参数,例如,需要确定Subband数、频率分区数、每个频率分区上的Subband和CRU数等。
在通信系统中,资源映射指示信息都是由基站通过广播信道或超帧头发送给终端,终端根据资源映射指示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接收和/或发送数据的资源位置。资源映射指示信息指示了频率资源的划分和映射,具体可以包括如下信息:下行子带分配数、上行子带分配数、下行频率分区配置、上行频率分区配置、下行频率分区子带分配数、上行频率分区子带分配数、下行连续资源单元分配的数目、上行连续资源单元分配的数目、下行基于Miniband的连续资源单元的数目、上行基于Miniband的连续资源单元的数目。
由于具体的资源映射过程分为多个步骤,因此,上述指示参数的设置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但是这同时会增加进行上述参数指示所需要的比特数,进而增加在传输这些比特时的控制信道开销,浪费信道资源。针对上述的参数指示以及传输信道开销大的问题,目前已有相关的解决方案。例如:资源映射方法一般需要支持5MHz、7MHz、8.75MHz、10MHz和20MHz系统带宽(简称带宽),而在5MHz、7MHz、8.75MHz、10MHz和20MHz带宽下,在不考虑多载波操作时的部分保护子载波用于映射PRU时,对应的PRU的数目为24、48、48、48和96,因此,资源映射的指示参数所需要的比特数可以根据系统带宽确定,从而节省开销。例如,下行频率分区的配置方法如下:
系统带宽为5MHz时,指示DFPC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2bits。对于5MHz,DFPC的可能配置的集合为ADFPC{}:
{(1个频率分区,频率分区的大小为NPRU),
(3个频率分区,每个频率分区的大小为NPRU*1/3),
(4个频率分区,且FPS0=NPRU*1/8,FPS1=FPS2=FPS3=NPRU*7/24),
(4个频率分区,且FPS0=NPRU*1/4,FPS1=FPS2=FPS3=NPRU*1/4),
(4个频率分区,且FPS0=NPRU*3/8,FPS1=FPS2=FPS3=NPRU*5/24),
(4个频率分区,且FPS0=NPRU*1/2,FPS1=FPS2=FPS3=NPRU*1/6),
(4个频率分区,且FPS0=NPRU*5/8,FPS1=FPS2=FPS3=NPRU*1/8),
(4个频率分区,且FPS0=NPRU*3/4,FPS1=FPS2=FPS3=NPRU*1/12),
(4个频率分区,且FPS0=NPRU*7/8,FPS1=FPS2=FPS3=NPRU*1/24)}。
用2bits表示4种不同的频率分区数目和频率分区大小,这4种不同的频率分区数目和频率分区大小取自集合ADFPC,共C9 4=126种组合。例如,表1.1描述了DFPC的取值与频率分区数目和频率分区大小的对应关系,其它组合不再一一列举。
表1.1
  DFPC   各频率分区比例(FP0∶FP1∶FP2∶FP3)   有效频率分区数FPCT   FP0的大小FPS0 其它分区大小FPSi(i>0)
  0   1∶0∶0∶0   1   NPRU 0
  1   0∶1∶1∶1   3   0 NPRU*1/3
  2   1∶1∶1∶1   4   NPRU*1/4 NPRU*1/4
  3   9∶5∶5∶5   4   NPRU*3/8 NPRU*5/24
或者,系统带宽为5MHz时,指示DFPC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3bits。3bits表示8种不同的频率分区数目和频率分区大小,这8种不同的频率分区数目和频率分区大小取自ADFPC,共C9 8=9种组合。例如,表1.2描述了DFPC的取值与频率分区数目和频率分区大小的对应关系,其它组合不再一一列举。
表1.2
  DFPC   各频率分区比例(FP0∶FP1∶FP2∶FP3)   有效频率分区数FPCT   FP0的大小FPS0 其它分区大小FPSi(i>0)
  0   1∶0∶0∶0   1   NPRU 0
  1   0∶1∶1∶1   3   0 NPRU*1/3
  2   3∶7∶7∶7   4   NPRU*1/8 NPRU*7/24
  3   1∶1∶1∶1   4   NPRU*1/4 NPRU*1/4
  4   9∶5∶5∶5   4   NPRU*3/8 NPRU*5/24
  5   3∶1∶1∶1   4   NPRU*1/2 NPRU*1/6
  6   5∶1∶1∶1   4   NPRU*5/8 NPRU*1/8
  7   9∶1∶1∶1   4   NPRU*3/4 NPRU*1/12
或者,尽管3bits能够表示8种不同的频率分区数目和频率分区大小,但由于有些频率分区大小基本不会被使用,所以可以从ADFPC选出经常使用的频率分区大小来表示,比如,5种、6种或7种,共C9 5=126种组合、C9 6=84种组合、C9 7=36种组合。例如,表1.3所示,其它组合不再一一列举。
表1.3
  DFPC   各频率分区比例(FP0∶FP1∶FP2∶FP3)   有效频率分区数FPCT   FP0的大小FPS0 其它分区大小FPSi(i>0)
  0   1∶0∶0∶0   1   NPRU 0
  1   0∶1∶1∶1   3   0 NPRU*1/3
  2   1∶1∶1∶1   4   NPRU*1/4 NPRU*1/4
  3   9∶5∶5∶5   4   NPRU*3/8 NPRU*5/24
  4   3∶1∶1∶1   4   NPRU*1/2 NPRU*1/6
  5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6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7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带宽为10MHz和20MHz时与5MHz类似。
可见,可以根据带宽确定资源映射指示信令中的部分或全部参数所需的比特数,对于多个不同的带宽,指示所述参数所需的比特数彼此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并且同一参数在不同带宽下进行指示的比特数可以部分相同,也可以完全完全不同。但是,上述的资源映射指示方法不够优化。
发明内容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目前的资源映射指示方法不够优化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资源映射指示方法,以进一步地节省指示开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映射指示信息配置方法。
在该方法中,无线资源映射为Nmax个频率分区,设置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频率分区0的连续资源单元分配大小,将频率分区1至频率分区Nmax-1的连续资源单元分配大小配置为相同,并用第二指示信息指示,其中,Nmax为最大频率分区数。
优选地,系统使用512点FFT时,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占用n1个比特,其中,n1=1、2或3;和/或,系统使用1024点FFT时,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占用n2个比特,其中,n2=2、3或4;和/或,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占用n3个比特,其中,n3=3、4或5。
优选地,对于不同的系统带宽,n1、n2、n3三者中的至少两个不相等。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广播控制信道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另一种资源映射指示信息配置方法。
在该方法中,无线资源映射为N个频率分区,设置N个第一指示信息,每个第一指示信息均用于指示对应的频率分区中的连续资源单元分配大小信息,其中,N为小于最大频率分区数的正整数。
优选地,第一指示信息为以子带为单位指示频率分区中映射为连续资源单元的物理资源单元的数目。
其中,当N等于1时,优选地,系统使用512点FFT时,第一指示信息占用n1个比特,其中,n1=1、2或3;和/或,系统使用1024点FFT时,第一指示信息占用n2个比特,其中,n2=2、3或4;和/或,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第一指示信息占用n3个比特,其中,n3=3、4或5。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广播控制信道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优选地,对于使用M点FFT的系统,当N不等于1时,对应于不同频率分区的第一指示信息所使用的比特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M为以下之一:512、1024或2048。
优选地,当N不等于1时,还设置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系统中的子带总数Kmax,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的取值K满足:N能被K整除,且0≤K≤Kmax。优选地,N等于3。
优选地,系统使用512点FFT时,第二指示信息占用n1个比特,其中,n1=1或2;和/或,系统使用1024点FFT时,第二指示信息占用n2个比特,其中,n2=2或3;和/或,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第二指示信息占用n3个比特,其中,n3=2,3或4。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广播控制信道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优选地,在指示信息中不包括以微带为单位指示频率分区中映射为连续资源单元的物理资源单元的数目的信息。优选地,在指示信息中不包括指示分配给频率分区i的子带数的信息,其中,i为频率分区索引,且0<i<Nmax,Nmax为最大频率分区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另一种资源映射指示信息配置方法。
在该方法中,设置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子带映射为连续资源单元,并且将微带映射为分布资源单元;通过广播控制信道发送指示信息。
优选地,广播控制信道不发送如下信息之一或组合:以微带为单位指示映射为连续资源单元的物理资源单元数目的信息,指示分配给频率分区i的子带数的信息,其中,i为频率分区索引,且0<i≤Nmax-1,Nmax为最大频率分区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另一种资源映射指示信息配置方法。
在该方法中,根据频率分区数,确定资源配置信息;其中,当频率分区数N=1时,资源配置信息为:SAC、FPC、CASSBi,其中,i为频率分区的索引,且i=0;当频率分区数N满足1<N<Nmax时,资源配置信息为:SAC、FPC、CASSBi,其中,i为频率分区的索引,且0<i≤N,Nmax为最大频率分区数;当频率分区数N=Nmax时,资源配置信息为以下之一或组合:SAC、FPC、CASSBi、FPSC、CASMB,且0≤i<Nmax。
优选地,当频率分区数N=1时,资源配置信息还包括CASMB。优选地,CASMB以一个微带或子带作为指示单位。
优选地,当频率分区数N满足1<N<Nmax时,i=1,且CASSB1用于指示频率分区1至频率分区N的连续资源单元分配大小,其中,频率分区1至频率分区N的连续资源单元分配大小相同。
优选地,当频率分区数N满足N=Nmax时,i=0或1,其中,CASSB0用于指示频率分区0的连续资源单元分配大小,CASSB1用于指示频率分区1至频率分区Nmax-1的连续资源单元分配大小,其中,频率分区1至频率分区Nmax-1的连续资源单元分配大小相同。
优选地,该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至少之一:SAC包括USAC和DSAC;FPC包括UFPC和DFPC;CASSBi包括UCASSBi和DCASSBi;FPSC包括UFPSC和DFPSC;CASMB包括UCASMB和DCASMB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资源映射指示信息配置方法。
在该方法中,设置一个或多个指示信息,每个指示信息都用于指示一种上行和下行资源配置信息,其中,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FPC、SAC、CASSB、FPSC、CASMB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通过根据频率分区数目来配置指示信息或子帧配置信息,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节省信令开销。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5MHz带宽情况下无线通信系统的资源映射过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相关技术的5MHz带宽情况下无线通信系统的子带划分过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相关技术的5MHz带宽情况下无线通信系统的微带置换过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相关技术的5MHz带宽情况下无线通信系统的频率分区划分示意图;
图6是根据相关技术的10MHz(可以为7MHz或8.75MHz)带宽情况下无线通信系统的资源映射过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相关技术的20MHz带宽情况下无线通信系统的资源映射过程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映射指示信息的配置方法对于10MHz系统带宽采用不同数量的比特指示参数时信令DCASSBi的应用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映射指示信息的配置方法对于10MHz系统带宽采用不同数量的比特指示参数时信令UCASSBi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如果不冲突,本申请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文中所使用的缩略语如下:
DFPC/UFPC(Downlink/Uplink Frequency PartitionConfiguration):下行/上行频率分区配置,指示频率分区的数量以及分配给频率分区的PRU数量;
DCASSB/UCASSB(Downlink/Uplink subband-based CRUAllocation Size):下行/上行基于子带的连续资源单元分配大小,具体地,用于指示分配给频率分区的基于SB的连续资源单元的数目;
DCASMB/UCASMB(Downlink/Uplink miniband-based CRUAllocation Size):下行/上行基于微带的连续资源单元分配大小,具体地,用于以微带大小为单位指示分配给频率分区的连续资源单元的数目,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以微带或子带为单位进行指示;
DFPSC/UFPSC(Downlink/Uplink Frequency Partition SubbandCount):下行/上行频率分区子带分配数,指示分配给FPi(i>0)的子带数;
DSAC/USAC(Downlink/Uplink Subband Allocation Count):系统中的下行/上行子带总数;
PRU:物理资源单元
LRU:逻辑资源单元
CRU:连续资源单元
DRU:分布资源单元
FPS(Frequency Partition Size):频率分区大小
FPC(Frequency Partition Configuration):频率分区配置
CAS:连续资源单元分配大小
在目前的资源映射指示信息中,至少要携带如下的信息:DSAC、DFPC、DFPSC、DCASSBi(i≥0)、DCASMB、USAC、UFPC、UFPSC、UCASSBi(i≥0)、UCASMB。实际上,上述信息中存在大量的冗余信息,系统开销较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广播控制信道(BroadcastControl Channel,简称为BCCH),在阐述控制信道的条件下可以简称为广播信道(Broadcast Channel,简称为BCH)。此外,由于广播控制信道通常在超帧的头部或者超帧中的第一个子帧中发送,广播控制信道也被称作超帧头(Superframe Header,简称为SFH),主广播控制信道也被称作主超帧头(Primary Superframe Header,简称为P-SFH),辅广播控制信道也被称作辅超帧头(Secondary SuperframeHeader,简称为S-SFH)。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要提供了一种改进的资源映射指示方法,该方法主要基于频率分区个数对指示信令进行优化,优选地,根据系统带宽确定指示信息所占用的比特数,进一步优选地,根据频率分区数目确定所需要实际传输的子帧配置信息(配置参数),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子帧配置信息。对于通过指示信息来指示子帧配置信息的操作,可以这样理解,建立指示信息与子帧配置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指示信息的不同取值来指示不同的子帧配置信息。
在相关技术中,指示信息存在多种取值,实际上,有些取值存在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进一步优选地,除了根据频率分区数来确定实际传输的子帧配置信息,还可以通过删除一些不可能的取值情况来降低指示信息的开销。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方面,当频率分区数目小于最大允许的频率分区数目(NMAX)时,可以省去一部分指示信令;另一方面,可以将某些频率分区的配置参数取值设置为相同,这样可以只用一个指示信令进行指示,从而减少信令开销;其中,对于多个支持不同FFT点数的系统,用于指示配置参数的指示信息所需的比特数彼此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对于支持相同FFT点数的系统,指示不同频率分区的同一配置参数的指示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一般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频率分区数,确定配置的资源配置信息;优选地,当频率分区数N=1时,配置的资源配置信息为:SAC、FPC、CASSBi,还可以包括CASMB其中,i为频率分区的索引,且i=0;作为一种可选方案,还可以配置CASMB,当频率分区数N满足:1<N<Nmax时,配置的资源配置信息为:SAC、FPC、CASSBi,其中,i为频率分区的索引,且N>i>0,Nmax为最大频率分区数;当频率分区数N=Nmax时,配置的资源配置信息为以下之一或组合:SAC、FPC、CASSBi、FPSC、CASMB,且N>i≥0。以下将分别结合实施例进行说明。鉴于上行/下行的相似性,对于上述的每个参数,例如,FPC,可以设置为同时指示上行和下行的子帧配置,以进一步节省开销。
实施例一:频率分区数(Prequency Partition Count,简称为FPCT)为1
当频率分区数为1时,即,仅有频率分区FP0时,4个频率分区对应的正常数据资源单元的比例为1∶0∶0∶0,可以对5M、10M(包括7MHz和8.75MHz)、20M或其他带宽系统分别进行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如果有些频率分区的大小为0,则可以不需要携带该频率分区的DCAS或UCAS参数。对于下行的情况而言,首先,DCASSBi(i>0)为零,此时仅仅需要一个DCASSB0来表示相应的第0个频率分区中基于subband长度的CRU的数目,此时不需要DFPSC信令指示。或者,用DFPSC代替DCASSB0来表示第一个频率分区有多少个以Subband为单位的PRU做了CRU。即,如果FPCT=1,则下行资源指示可以通过(DSAC、DCASSB0)或(DFPSC、DCASMB)来完成。
对于上行的情况,与下行类似,这里不再赘述。以下,通过具体实例来描述CASSBi(包括DCASSBi,UCASSBi,)、CASMB(包括DCASMB,UCASMB)、FPSC(包括DFPSC、UFPSC)的配置。
实例1:下行资源映射指示
首先,DCASSBi(i>0)必然全部为零,此时,仅需要一个DCASSB0来表述相应的第0个频率分区中基于subband长度的CRU的数目,此时,DCASSBi(i>0)可以不需要,同样,因为没有FPi(i>0),因此,用于指示后三个频率分区中有多少个资源块是来自subband的DFPSC可以不需要,这样,对DCASSB0的表格进行了缩减,来表示第一个频率分区有多少个以N1为单位的PRU做了CRU。因为DCASSB0的取值范围已经更加明确,但是不使用DFPSC代替DCASSB0,而是仍用DCASSB0来指示。
因此,当FPCT=1,在进行下行资源映射指示时,只需要DCASSB0的表格,不需要DFPSC和DCASSBi(i>0)的表格。根据系统带宽,可以进行如下的配置:
(1)系统使用512点FFT时,指示信息可以占用1、2、或3bits。
此时,有6个subband长度的分组,其中,尚需要拿出相当数量的LRU作为控制信道,而控制信道必须是DRU,所以,使用2bits表示DCASSB0。DCASSB0可能的数目集合为: A DCA S SB 0 = { 0,1,2,3,4,5,6 } . 2bits表示4个不同的数目,这4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182
共C7 4=35种组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183
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2.1~表2.4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2.1
  DCASSB0   FP0对应CRU(subband)数 DCASSB0   FP0对应CRU subband数
  0   0 2   2
  1   1 3   3
表2.2
  DCASSB0   FP0对应CRU(subband)数 DCASSB0   FP0对应CRU subband数
  0   0 2   3
  1   2 3   4
表2.3
  DCASSB0   FP0对应CRU(subband)数 DCASSB0   FP0对应CRU subband数
  0   1 2   3
  1   2 3   4
表2.4
  DCASSB0   FP0对应CRU(subband)数 DCASSB0   FP0对应CRU subband数
  0   0 2   2
  1   1 3   4
或者,系统使用512点FFT时,指示DCASSB0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3bits。3bits表示8个不同的数目,可以表示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184
中所有的数值。如表2.5所示:
表2.5
  DCASSB0   FP0对应CRU数 DCASSB0   FP0对应CRU数
  0   0 4   4
  1   1 5   5
  2   2 6   6
  3   3   7   保留
(2)系统使用1024点FFT时,指示信息占用2、3、或4bits。
此时,有12个Subband长度的分组,其中一部分用作控制信道,而控制信道必须是DRU,所以,使用3bits表示DCASSB0。DCASSB0数目可能的数目集合为: B DCAS SB 0 = { 0,1,2,3,4,5,6,7,8,9,10,11,12 } . 3bits表示8个不同的数目,这8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193
共C13 8=1287种组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194
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2.6~表2.9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2.6
  DCASSB0   FP0对应CRU(SB)数 DCASSB0   FP0对应CRU数
  0   0 4   4
  1   1 5   5
  2   2 6   6
  3   3 7   7
表2.7
  DCASSB0   FP0对应CRU(SB)数 DCASSB0   FP0对应CRU数
  0   0 4   4
  1   1 5   5
  2   2 6   6
  3   3 7   8
表2.8
  DCASSB0   FP0对应CRU(SB)数 DCASSB0   FP0对应CRU数
  0   1 4   5
  1   2 5   6
  2   3 6   7
  3   4 7   8
表2.9
  DCASSB0   FP0对应CRU(SB)数 DCASSB0   FP0对应CRU数
  0   0   4   4
  1   1   5   6
  2   2   6   8
  3   3   7   12
或者,系统使用1024点FFT时,指示DCASSB0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4bits。4bits表示16个不同的数目,可以表示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201
中所有的数值。例如,如表2.10所示。
表2.10
  DCASSB0   FP0对应CRU(SB)数 DCASSB0   FP0对应CRU数
  0   0 8   8
  1   1 9   9
  2   2 10   10
  3   3 11   11
  4   4 12   12
  5   5 13   保留
  6   6 14   保留
  7   7 15   保留
(3)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指示信息占用3、4、或5bits。
此时,有24个Subband的长度的分组,其中一部分用作控制信道,而控制信道必须是DRU,所以,使用4bits表示DCASSB0。DCASSB0可能的数目集合为: C DCA S SB 0 = { 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 19,20,21,22,23,24 } . 4bits表示16个不同的数目,这16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204
共C25 16=2042975种组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205
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2.11~表2.14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2.11
  DCASSB0   FP0对应CRU(SB)数 DCASSB0   FP0对应CRU数
  0   0 8   10
  1   1   9   12
  2   2   10   14
  3   3   11   16
  4   4   12   18
  5   5   13   20
  6   6   14   22
  7   8   15   24
表2.12
  DCASSB0   FP0对应CRU(SB)数 DCASSB0   FP0对应CRU数
  0   0 8   8
  1   1 9   9
  2   2 10   10
  3   3 11   11
  4   4 12   12
  5   5 13   13
  6   6 14   14
  7   7 15   15
表2.13
  DCASSB0   FP0对应CRU(SB)数 DCASSB0   FP0对应CRU数
  0   1 8   9
  1   2 9   10
  2   3 10   11
  3   4 11   12
  4   5 12   13
  5   6 13   14
  6   7 14   15
  7   8 15   16
表2.14
  DCASSB0   FP0对应CRU(SB)数 DCASSB0   FP0对应CRU数
  0   1 8   10
  1   2 9   12
  2   3 10   14
  3   4 11   16
  4   5   12   18
  5   6   13   20
  6   7   14   22
  7   8   15   24
(4)在1024点FFT系统和2048点FFT系统使用同一张表格进行下行资源映射指示时,可以使用4bits表示DCASSB0
DCASSB0可能的数目集合为: C DCA S SB 0 = { 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 19,20,21,22,23,24 } . 4bits表示16个不同的数目,这16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共C25 16=2042975种组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224
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2.11~表2.14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指出:在上述的DCASSB0配置方法中,针对每一个表格,其中的DCASSB0的值与DCASSB0的值指示的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改变,在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形方式时,只要一个表格中包含的DCASSB0的值与指示的意义相同,均被视为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表格相同,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如上所述的资源映射过程中,DCASSB0指示第一个频率分区中基于Subband的连续资源单元数,DCASMB指示第一个频率分区中基于Miniband的连续资源单元数,因此,指示第一个频率分区的连续资源单元数可以使用以下参数的之一或组合:DCASSB0和DCASMB
实例2:上行资源映射指示
首先,UCASSBi(i>0)必然全部为零,此时,仅需要一个UCASSB0来表述相应的第0个频率分区中基于subband长度的CRU的数目,此时,UCASSBi(i>0)可以不需要,同样,因为没有FPi(i>0),因此,用于指示后三个频率分区中有多少个资源块是来自subband的UFPSC可以不需要,这样,对UCASSB0的表格进行了缩减,因为UCASSB0的取值范围已经更加明确,但是不使用UFPSC代替UCASSB0,而是仍用UCASSB0来指示。
所以,当FPCT=1,在进行上行资源映射指示时,只需要UCASSB0的表格,不需要UFPSC和UCASSBi(i>0)的表格。根据系统带宽,可以进行如下的配置:
(1)系统使用512点FFT时,指示信息占用1、2、或3bits。
此时,有6个subband长度的分组,其中,尚需要拿出相当数量的LRU作为控制信道,而控制信道必须是DRU,所以,使用2bits表示UCASSB0。UCASSB0可能的数目集合为: A UCA S SB 0 = { 0,1,2,3,4,5,6 } . 2bits表示4个不同的数目,这4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233
共C7 4=35种组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234
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3.1~表3.4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3.1
  UCASSB0   FP0对应CRU(subband)数 UCASSB0   FP0对应CRU subband数
  0   0 2   2
  1   1 3   3
表3.2
  UCASSB0   FP0对应CRU(subband)数 UCASSB0   FP0对应CRU subband数
  0   0 2   3
  1   2 3   4
表3.3
  UCASSB0   FP0对应CRU(subband)数 UCASSB0   FP0对应CRU subband数
  0   1 2   3
  1   2 3   4
表3.4
  UCASSB0   FP0对应CRU(subband)数 UCASSB0   FP0对应CRU subband数
  0   0 2   2
  1   1 3   4
或者,系统使用512点FFT时,指示UCASSB0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3bits。3bits表示8个不同的数目,可以表示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241
中所有的数值。如表3.5所示:
表3.5
  UCASSB0   FP0对应CRU数   UCASSB0   FP0对应CRU数
  0   0   4   4
  1   1   5   5
  2   2   6   6
  3   3   7   保留
(2)系统使用1024点FFT时,指示信息占用2、3、或4bits。
此时,有12个Subband长度的分组,其中一部分用作控制信道,而控制信道必须是DRU,所以,使用3bits表示UCASSB0。UCASSB0数目可能的数目集合为: B U CAS SB 0 = { 0,1,2,3,4,5,6,7,8,9,10,11,12 } . 3bits表示8个不同的数目,这8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244
共C13 8=1287种组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245
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3.6~表3.9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3.6
  UCASSB0   FP0对应CRU(SB)数 UCASSB0   FP0对应CRU数
  0   0 4   4
  1   1 5   5
  2   2 6   6
  3   3 7   7
表3.7
UCASSB0   FP0对应CRU(SB)数 UCASSB0   FP0对应CRU数
0   0 4   4
1   1 5   5
2   2 6   6
3   3 7   8
表3.8
  UCASSB0   FP0对应CRU(SB)数 UCASSB0   FP0对应CRU数
  0   1 4   5
  1   2 5   6
  2   3 6   7
  3   4 7   8
表3.9
  UCASSB0   FP0对应CRU(SB)数 UCASSB0   FP0对应CRU数
  0   0 4   4
  1   1 5   6
  2   2 6   8
  3   3 7   12
或者,系统使用1024点FFT时,指示UCASSB0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4bits。4bits表示16个不同的数目,可以表示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251
中所有的数值。例如,如表3.10所示。
表3.10
  UCASSB0   FP0对应CRU(SB)数 UCASSB0   FP0对应CRU数
  0   0 8   8
  1   1 9   9
  2   2 10   10
  3   3 11   11
  4   4 12   12
  5   5 13   保留
  6   6 14   保留
  7   7 15   保留
(3)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指示信息占用3、4、或5bits。
此时,有24个Subband的长度的分组,其中一部分用作控制信道,而控制信道必须是DRU,所以,使用4bits表示UCASSB0。UCASSB0可能的数目集合为: C UCA S SB 0 = { 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 19,20,21,22,23,24 } . 4bits表示16个不同的数目,这16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263
共C25 16=2042975种组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264
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3.11~表3.14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3.11
  UCASSB0   FP0对应CRU(SB)数 UCASSB0   FP0对应CRU数
  0   0 8   10
  1   1 9   12
  2   2 10   14
  3   3 11   16
  4   4 12   18
  5   5 13   20
  6   6 14   22
  7   8 15   24
表3.12
  UCASSB0   FP0对应CRU(SB)数 UCASSB0   FP0对应CRU数
  0   0 8   8
  1   1 9   9
  2   2 10   10
  3   3 11   11
  4   4 12   12
  5   5 13   13
  6   6 14   14
  7   7 15   15
表3.13
  UCASSB0   FP0对应CRU(SB)数 UCASSB0   FP0对应CRU数
  0   1   8   9
  1   2   9   10
  2   3   10   11
  3   4   11   12
  4   5   12   13
  5   6   13   14
  6   7   14   15
  7   8   15   16
表3.14
  UCASSB0   FP0对应CRU(SB)数 UCASSB0   FP0对应CRU数
  0   1 8   10
  1   2 9   12
  2   3 10   14
  3   4 11   16
  4   5 12   18
  5   6 13   20
  6   7 14   22
  7   8 15   24
(4)1024点FFT和2048点FFT系统使用同一张表格进行上行资源映射指示时,可以使用4bits表示UCASSB0
UCASSB0可能的数目集合为: C UCA S SB 0 = { 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 19,20,21,22,23,24 } . 4bits表示16个不同的数目,这16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273
共C25 16=2042975种组合。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3.11~表3.14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指出:在上述的UCASSB0配置方法中,针对每一个表格,其中的UCASSB0的值与UCASSB0的值指示的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改变,在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形方式时,只要一个表格中包含的UCASSB0的值与指示的意义相同,均被视为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表格相同,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如上所述的资源映射过程中,UCASSB0指示第一个频率分区中基于Subband的连续资源单元数,UCASMB指示第一个频率分区中基于Miniband的连续资源单元数,因此,指示第一个频率分区的连续资源单元数可以使用以下参数的之一或组合:UCASSB0和UCASMB
实施例二:频率分区数(FPCT)为3
当频率分区数大于1且小于最大频率分区数(NMAX,例如4)时,例如,有3个频率分区:FP1、FP2、FP3,4个频率分区对应的正常数据资源单元的比例为0∶1∶1∶1。可以对5M、10M(包括7MHz和8.75MHz)、20M或其他带宽系统分别进行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除第一个频率分区以外的频率分区的大小和包含的Subband的数目相等的条件下,能够进行一定的冗余删减,去掉一些不可能的取值。以下,将以该实施例中FPCT=3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对于下行的情况而言,首先,由于三个频率分区的Subband数是相等的,所以指示系统总Subband数的信令DSAC优选地是3的倍数,这样,可以减少DSAC的取值可能,从而降低指示DSAC需要的比特数目。同时,由于三个频率分区的Subband数是相等的,因此,不需要DFPSC。此外,由于只有3个频率分区FP1、FP2、FP3,则不需要DCASSB0
即,当FPCT=3时,只需要DSAC和DCASMB、DCASSBi(i=1、2、3)的指示,以降低指示信令所需比特数目。
类似地,上行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优化,这里不再赘述。
以下将结合实例来进一步描述该实施例。其中,CASSBi(包括DCASSBi,UCASSBi),CASMB(包括DCASMB,UCASMB)、SAC(包括DSAC,USAC)、FPSC(包括DFPSC,UFPSC)的配置将发生变化:
实例3:下行资源映射指示
首先,如上所述,由于三个频率分区的Subband数是相等的,所以指示系统总Subband数的信令DSAC优选地是3的倍数,这样可以减少DSAC的取值可能,进一步优化DSAC的表格。同时,由于三个频率分区的Subband数是相等的,每个频率分区的subband数等于总subband数除以3,因此,不再需要DFPSC。另外,由于只有三个频率分区,因此,对应的DCASSBi只需要3个,而不是像现有技术那样需要4个,在该实施例中,相比于现有技术,DCASMB还是保持不变。
所以,当FPCT=3时,只需要DCASMB和DCASSBi(i=0、1、2)的表格,不需要DFPSC的表格,DSAC也可以大大简化。依据系统带宽,可以分别进行如下配置:
(1)系统使用512点FFT
此时,有6个subband长度的分组,DSAC的配置表可以设置为1比特或2比特的表格,DSAC可能的数目集合为:ADSAC={0,3,6}。
使用1bit表示DSAC时,1bit表示2个不同的数目,这2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ADSAC,共C3 2=3种组合。ADSAC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4.1~表4.3所示中的一种。
表4.1
  DSAC 对应Subband数   D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1 3
表4.2
  DSAC 对应Subband数   DSAC 对应Subband数
  0   3   1   6
表4.3
  DSAC 对应Subband数   D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1 6
使用2bits表示DSAC时,2bits表示4个不同的数目,这4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ADSAC={0,3,6},只有一种组合。如表4.4
表4.4
  DSAC 对应Subband数   D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2 6
  1 3   3 保留
(2)系统使用1024点FFT,指示信息可以占用1、2、或3bits。
此时,有12个subband长度的分组,DSAC的配置表可以设置为1比特或2比特的表格,DSAC可能的数目集合为:BDSAC={0,3,6,9,12}。
使用1bit表示DSAC时,1bit表示2个不同的数目,这2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BDSAC,共C5 2=10种组合。BDSAC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4.5~表4.8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4.5
  DSAC 对应Subband数   D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1 3
表4.6
  DSAC 对应Subband数   D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1 6
表4.7
  DSAC 对应Subband数   D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1   9
表4.8
  DSAC 对应Subband数   DSAC   对应Subband数
  0 3   1   9
使用2bits表示DSAC时,2bits表示4个不同的数目,这4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BDSAC,共C5 4=5种组合。BDSAC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4.9~表4.11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4.9
  DSAC 对应Subband数   D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2 6
  1 3   3 9
表4.10
  DSAC 对应Subband数   D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2 6
  1 3   3 12
表4.11
  DSAC 对应Subband数   DSAC 对应Subband数
  0 3   2 9
  1 6   3 12
(3)系统使用2048点FFT,指示信息可以占用2、3、或4bits。
此时,有24个subband长度的分组,DSAC的配置表可以设置为2比特或3比特的表格,DSAC可能的数目集合为:CDSAC={0,3,6,9,12,15,18,21,24}。
使用2bits表示DSAC时,2bits表示4个不同的数目,这4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CDSAC,共C9 4=126种组合。CDSAC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4.12~表4.15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4.12
  DSAC 对应Subband数   D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4 6
  1 3   5 9
表4.13
  DSAC 对应Subband数   D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4 9
  1 3   5 12
表4.14
  DSAC 对应Subband数   D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4 6
  1 3   5 15
表4.15
  DSAC 对应Subband数   D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4 12
  1 3   5 18
使用3bits表示DSAC时,3bits表示8个不同的数目,这8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CDSAC,共C9 8=9种组合。CDSAC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4.16~表4.18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4.16
  DSAC 对应Subband数   D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4 12
  1   3   5   15
  2   6   6   18
  3   9   7   21
表4.17
  DSAC 对应Subband数   D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4 12
  1 3   5 15
  2 6   6 18
  3 9   7 24
表4.18
  DSAC 对应Subband数   D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4 12
  1 3   5 15
  2 6   6 21
  3 9   7 24
(4)1024点FFT和2048点FFT系统使用同一张表格进行下行资源映射指示时,可以使用3bits表示DSAC。DSAC可能的数目集合为:CDSAC={0,3,6,9,12,15,18,21,24}。3bits表示8个不同的数目,这8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DSAC,共C9 8=8种组合。DSAC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4.16~表4.18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这样,相对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DCASSBi的表格只需要保留DCASSBi(i=0、1、2),不需要DCASSB3和指示信令DFPSC,而DCASMB保持不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DSAC配置方法中,针对每一个表格,DSAC的值与DSAC的值所指示的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变化,在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形方式时,只要所使用的表格中包含的DSAC的值与指示的意义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任一表格相同,均被视为相同的表格,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如上所述的资源映射过程中,DCASSB0指示第一个频率分区中基于Subband的连续资源单元数,DCASMB指示第一个频率分区中基于Miniband的连续资源单元数,因此,指示第一个频率分区的连续资源单元数可以使用以下参数的之一或组合:DCASSB0和DCASMB
实例4:上行资源映射指示
首先,如上所述,由于三个频率分区的Subband数是相等的,所以,指示系统总Subband数的信令USAC优选地是3的倍数,这样可以减少USAC的取值可能,进一步优化USAC的表格。同时,由于三个频率分区的Subband数是相等的,即,每个频率分区的subband数等于总subband数除以3,因此,不再需要UFPSC。另外,由于只有三个频率分区,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使用4个UCASSBi的的情况,在本发明实施例中,UCASSBi只需要3个,而UCASMB还是保持不变。
所以,当FPCT=3时,在进行上行资源映射指示时,只需要UCASMB和UCASSBi(i=0、1、2)的表格,而不需要UFPSC的表格,可以简化USAC的配置。具体地,根据系统带宽,可以进行如下配置。
(1)系统使用512点FFT
此时,有6个subband长度的分组,USAC的配置表可以设置为1比特或2比特的表格,USAC可能的数目集合为:AUSAC={0,3,6}。
使用1bit表示USAC时,1bit表示2个不同的数目,这2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AUSAC,共C3 2=3种组合。AUSAC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5.1~表5.3所示的一种。
表5.1
  USAC 对应Subband数   U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1   3
表5.2
  USAC 对应Subband数   USAC 对应Subband数
  0 3   1 6
表5.3
  USAC 对应Subband数   U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1 6
使用2bits表示USAC时,2bits表示4个不同的数目,这4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AUSAC={0,3,6},只有一种组合。如表5.4
表5.4
  USAC 对应Subband数   U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2 6
  1 3   3 保留
(2)系统使用1024点FFT
此时,有12个subband长度的分组,USAC的配置表可以设置成1比特或2比特的表格,USAC可能的数目集合为:BUSAC={0,3,6,9,12}。
使用1bit表示USAC时,1bit表示2个不同的数目,这2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BUSAC,共C5 2=10种组合。BUSAC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5.5~表5.8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5.5
  USAC 对应Subband数   U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1 3
表5.6
  USAC 对应Subband数   U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1 6
表5.7
  USAC 对应Subband数   U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1 9
表5.8
  USAC 对应Subband数   USAC 对应Subband数
  0 3   1 9
使用2bits表示USAC时,2bits表示4个不同的数目,这4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BUSAC,共C5 4=5种组合。BUSAC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5.9~表5.11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5.9
  USAC 对应Subband数   U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2 6
  1 3   3 9
表5.10
  USAC 对应Subband数   U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2 6
  1 3   3 12
表5.11
  USAC 对应Subband数   USAC 对应Subband数
  0 3   2 9
  1 6   3 12
(3)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
此时,有24个subband长度的分组,USAC的配置表可以设置成2比特或3比特的表格,USAC可能的数目集合为:CUSAC={0,3,6,9,12,15,18,21,24}。
使用2bits表示USAC时,2bits表示4个不同的数目,这4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CUSAC,共C9 4=126种组合。CUSAC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5.12~表5.15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5.12
  USAC 对应Subband数   U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4 6
  1 3   5 9
表5.13
  USAC 对应Subband数   U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4   9
  1 3   5   12
表5.14
  USAC 对应Subband数   U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4 6
  1 3   5 15
表5.15
  USAC 对应Subband数   U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4   12
  1   3   5   18
使用3bits表示USAC时,3bits表示8个不同的数目,这8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CUSAC,共C9 8=9种组合。CUSAC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5.16~表5.18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5.16
  USAC 对应Subband数   U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4 12
  1 3   5 15
  2 6   6 18
  3 9   7 21
表5.17
  USAC 对应Subband数   U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4 12
  1 3   5 15
  2 6   6 18
  3 9   7 24
表5.18
  USAC 对应Subband数   USAC 对应Subband数
  0 0   4 12
  1 3   5 15
  2 6   6 21
  3 9   7 24
(4)1024点FFT和2048点FFT系统使用同一张表时,可以使用3bits表示USAC。USAC数目可能的数目集合为:CUSAC={0,3,6,9,12,15,18,21,24}。3bits表示8个不同的数目,这8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USAC,共C9 8=8种组合。USAC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5.16~表5.18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这样,UCASSBi的表格只需要保留UCASSBi(i=0、1、2),相比于现有技术,不再需要UCASSB3和UFPSC,但是UCASMB保持不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USAC配置方法中,针对每一个表格,USAC的值与USAC的值所指示的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变化,在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形方式时,只要所使用的表格中包含的USAC的值与指示的意义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任一表格相同,均被视为相同的表格,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如上所述的资源映射过程中,UCASSB0指示第一个频率分区中基于Subband的连续资源单元数,UCASMB指示第一个频率分区中基于Miniband的连续资源单元数,因此,指示第一个频率分区的连续资源单元数可以使用以下参数的之一或组合:UCASSB0和UCASMB
实施例三:频率分区数为4
此时,有4个频率分区FP0、FP1、FP2、FP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系统的最后三个频率分区的DCASSB设置为相同,那么,在所有需要DCASSBi(i=0、1、2、3)的地方都只需要DCASSBi(i=0、1),其中,DCASSB0用来指示第一个频率分区FP0,而DCASSB1则指示剩下的三个频率分区FP1、FP2、FP3,这样下行只需要两个DCASSBi。关于DCASSB1的设置方法如下:
实例5
DCASSBi以Subband为单位指示了第i(i=0、1)个频率分区中CRU和/或DRU的数目。DCASSBi取不同的值时,下行CRU/DRU分配(Allocation)过程是不同的,如图8所示。
下面以系统使用512点、1024点和2048点FFT为例,并将其分成三类带宽对DCASSBi的配置情况进行说明。
(1)系统使用512点FFT
系统使用512点FFT,指示DCASSBi参数所需的比特数可以为1bit、2bits、3bits。
对于512点FFT系统,DCASSBi以Subband为单位指示了第i个频率分区中CRU和/或DRU的数目,可能的数目集合为: A DCAS SBi = { 0,1,2,3,4,5,6 } . 例如,2bits表示4个不同的数目,这4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403
共C7 4=35种组合。DCASSBi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6.1~表6.6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6.1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2 2
  1 1 3 3
表6.2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2 4
  1 2 3 6
表6.3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2 3
  1   2   3   4
表6.4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1 2 3
  1 2 3 4
表6.5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2 2
  1 1 3 6
表6.6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2 2
  1 1 3 4
或者,系统使用512点FFT时,指示DCASSBi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3bits。3bits表示8个不同的数目,可以表示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411
中所有的数值。如表6.7所示。
表6.7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4 4
  1 1   5 5
  2 2   6 6
  3 3   7 保留
(2)系统使用1024点FFT,指示信息可以占用2、3、或4bits。
例如,系统使用1024点FFT时,指示DCASSBi参数所需的比特数可以为2bits。
对于使用1024点FFT系统,DCASSBi以Subband为单位指示了第i个频率分区中CRU和/或DRU的数目,可能的数目集合为: B DCA S SBi = { 0,1,2,3,4,5,6,7,8,9,10,11,12 } . 2bits表示4个不同的数目,这4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422
共C13 4=715种组合。DCASSBi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6.8~表6.9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6.8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2 2
  1 1 3 4
表6.9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2 4
  1 2 3 6
或者,系统使用1024点FFT时,指示DCASSBi参数所需的比特数可以为3bits。3bits表示8个不同的数目,这8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423
共C13 8=1287种组合。DCASSBi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6.10~表6.13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6.10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4 4
  1 1 5 5
  2 2 6 6
  3 3 7 7
表6.11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4   4
  1   1   5   5
  2   2   6   6
  3   3   7   8
表6.12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1 4   5
  1 2 5   6
  2 3 6   7
  3 4 7   8
表6.13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4 4
  1 1 5 6
  2 2 6 8
  3 3 7 12
或者,系统使用1024点FFT时,指示DCASSBi参数所需的比特数可以为4bits。4bits表示16个不同的数目,可以表示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431
中所有的数值。例如,如表6.14所示。
表6.14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8 8
  1 1 9 9
  2 2 10 10
  3 3 11 11
  4 4 12 12
  5 5 13 保留
  6 6 14 保留
  7 7 15 保留
(3)系统使用2048点FFT,指示信息可以占用3、4、或5bits。
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指示DCASSBi参数所需的比特数可以为3bits。
对于使用2048点FFT的系统,DCASSBi以Subband为单位指示了第i个频率分区中CRU和/或DRU的数目,可能的数目集合为: C DCA S SBi = { 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 19,20,21,22,23,24 } . 3bits表示8个不同的数目,这8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443
共C25 8=1081575种组合。DCASSBi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6.15~表6.21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6.15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4 4
  1 1   5 5
  2 2   6 6
  3 3   7 7
表6.16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4 4
  1 1   5 6
  2 2   6 8
  3 3   7 10
表6.17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4 6
  1 1 5 8
  2 2 6 10
  3 4 7 12
表6.18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4   8
  1   2   5   10
  2   4   6   12
  3   6   7   14
表6.19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4 8
  1 2   5 10
  2 4   6 12
  3 6   7 24
表6.20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1 4 5
  1 2 5 6
  2 3 6 7
  3 4 7 8
表6.21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1 4 6
  1   2 5 8
  2   3 6 10
  3   4 7 12
或者,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指示DCASSBi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也可以为4bits。4bits表示16个不同的数目,这16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451
共C25 16=2042975种组合。DCASSBi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6.22~表6.25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6.22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8   10
  1   1   9   12
  2   2   10   14
  3   3   11   16
  4   4   12   18
  5   5   13   20
  6   6   14   22
  7   8   15   24
表6.23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8 8
  1 1 9 9
  2 2 10 10
  3 3 11 11
  4 4 12 12
  5 5 13 13
  6 6 14 14
  7 7 15 15
表6.24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1 8 9
  1 2 9 10
  2 3 10 11
  3 4 11 12
  4 5 12 13
  5 6 13 14
  6 7 14 15
  7 8 15 16
表6.25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1   8 10
  1 2   9 12
  2 3   10 14
  3   4   11   16
  4   5   12   18
  5   6   13   20
  6   7   14   22
  7   8   15   24
或者,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指示DCASSBi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5bits。5bits表示32个不同的数目,这32个不同的数目可以表示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471
中所有的数值。例如,表6.26所示。
表6.26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D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1 16 17
  1 2 17 18
  2 3 18 19
  3 4 19 20
  4 5 20 21
  5 6 21 22
  6 7 22 23
  7 8 23 24
  8 9 24 保留
  9 10 25 保留
  10 11 26 保留
  11 12 27 保留
  12 13 28 保留
  13 14 29 保留
  14 15 30 保留
  15 16 31 保留
对于各个带宽下指示DCASSBi参数所需的比特数,可以从上述方法中确定,但对于不同的带宽,指示DCASSBi参数所需的比特数彼此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具体可以参照下表的描述。例如,对于第二行,系统使用512点FFT时,指示DCASSBi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1bit;系统使用1024点FFT时,指示该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2bits;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指示该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2bits。对于其他行,参照对第二行的描述来理解。
  系统使用512点FFT 系统使用1024点FFT 系统使用2048点FFT
  1bit 2bits 2bits
  1bit 2bits 3bits
  1bit 2bits 4bits
  1bit 3bits 3bits
  1bit 3bits 4bits
  1bit 4bits 4bits
  2bits 2bits 3bits
  2bits 2bits 4bits
  2bits 3bits 3bits
  2bits 3bits 4bits
  2bits 4bits 4bits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DCASSBi的配置方法中,如果两个不同的带宽使用了相同的比特数指示DCASSBi参数,则对应的表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例如,以上述表格中第7行的情况为例,系统使用1024点FFT时,指示该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4bits,对应的表格为前述的表6.14;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指示该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4bits,但对应的表格为表6.23,即,虽然都使用4bits来指示DCASSBi参数,但是使用1024点FFT的系统和使用2048点FFT的系统对应的表格并不相同。
由于系统使用1024点FFT和系统使用2048点FFT的情况比较相似,因此,可以考虑将系统使用1024点FFT和2048点FFT的特点统一,可以将系统使用1024点FFT和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设置为采用相同的DCASSBi的取值及对应关系,即,系统使用1024点FFT和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采用相同的表格,例如,可以采用表6.22~表6.25中的一个,或者按照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的配置方法产生。或者,按照下面的方法产生:
表6.27
  DCAS 占PRU总数的 系统使用1024点FFT时对 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对
  份数 应CRU数 应CRU数
  0   0/48 0 0
  1   1/48 1 2
  2   2/48 2 4
  3   3/48 3 6
  4   4/48 4 8
  5   5/48 5 10
  6   6/48 6 12
  7   7/48 7 14
  8   8/48 8 16
  9   9/48 9 18
  10   10/48 10 20
  11   11/48 11 22
  12   12/48 12 24
  13   13/48 13 26
  14   14/48 14 28
  15   15/48 15 30
此外,使用512点FFT系统、使用1024点FFT系统,可以均采用2比特或3比特。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DCASSBi的配置方法中,针对每一个表格,DCASSBi的值与DCASSBi的值指示的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变化,在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形方式时,只要所使用的表格中包含的DCASSBi的值与指示的意义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任一表格相同,均被视为相同的表格,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例中的DCASSB0和DCASSB1所用的比特数和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512点FFT系统时,DCASSB0-可以使用3bit,对应的表格为表6.7,DCASSB1可以使用2bit,对应的表格为表6.1。
通过上述实例5,可以看出,系统分别使用512点FFT、1024点FFT、2048点FFT时,指示DCASSBi的比特数分别需要2bits、3bits、3bits,在DCASSBi的可能取值减少的情况下,删减了冗余和不必要的信息指示,节约了比特开销,且保证了一定的灵活性。
在如上所述的资源映射过程中,DCASSB0指示第一个频率分区中基于Subband的连续资源单元数,DCASMB指示第一个频率分区中基于Miniband的连续资源单元数,因此,指示第一个频率分区的连续资源单元数可以使用以下参数的之一或组合:DCASSB0和DCASMB
实例6
UCASSBi以Subband为单位指示了第i(i=0、1)个频率分区中CRU和/或DRU的数目。UCASSBi取不同的值时,上行CRU/DRUAllocation过程是不同的,如图9所示。
下面以系统使用512点、1024点和2048点FFT为例,并将其分成三类带宽对UCASSBi的配置情况进行说明。
(1)系统使用512点FFT时,指示UCASSBi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2bits。
对于512点FFT系统,UCASSBi以Subband为单位指示了第i个频率分区中CRU和/或DRU的数目,可能的数目集合为: A UCAS SBi = { 0,1,2,3,4,5,6 } . 2bits表示4个不同的数目,这4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503
共C7 4=35种组合。UCASSBi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7.1~表7.6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7.1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2 2
  1 1 3 3
表7.2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2 4
  1 2 3 6
表7.3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2 3
  1 2 3 4
表7.4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1 2 3
  1 2 3 4
表7.5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2 2
  1 1 3 6
表7.6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2 2
  1 1 3 4
或者,系统使用512点FFT时,指示UCASSBi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3bits。3bits表示8个不同的数目,可以表示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511
中所有的数值。如表7.7所示。
表7.7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4 4
  1 1 5 5
  2 2 6 6
  3   3   7   保留
(2)系统使用1024点FFT时,指示UCASSBi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2bits。
对于使用1024点FFT的系统,UCASSBi以Subband为单位指示了第i个频率分区中CRU和/或DRU的数目,可能的数目集合为: B UCAS SBi = { 0,1,2,3,4,5,6,7,8,9,10,11,12 } . 2bits表示4个不同的数目,这4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共C13 4=715种组合。UCASSBi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7.8~表7.9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7.8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2 2
  1 1 3 4
表7.9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2 4
  1   2 3 6
或者,系统使用1024点FFT时,指示UCASSBi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3bits。3bits表示8个不同的数目,这8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共C13 8=1287种组合。UCASSBi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7.10~表7.13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7.10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4 4
  1 1 5 5
  2 2 6 6
  3   3   7   7
表7.11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4 4
  1   1 5 5
  2   2 6 6
  3   3 7 8
表7.12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1 4 5
  1 2 5 6
  2 3 6 7
  3 4 7 8
表7.13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4 4
  1 1 5 6
  2 2 6 8
  3 3 7 12
或者,系统使用1024点FFT时,指示UCASSBi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4bits。4bits表示16个不同的数目,可以表示集合中所有的数值。例如,如表7.14所示。
表7.14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8 8
  1 1 9 9
  2 2 10 10
  3 3 11 11
  4 4 12 12
  5 5 13 保留
  6   6   14   保留
  7   7   15   保留
(3)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指示UCASSBi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3bits。
对于使用2048点FFT的系统,UCASSBi以Subband为单位指示了第i个频率分区中CRU和/或DRU的数目,可能的数目集合为: C UCA S SBi = { 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 19,20,21,22,23,24 } . 3bits表示8个不同的数目,这8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543
共C25 8=1081575种组合。UCASSBi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7.15~表7.21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7.15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4 4
  1 1 5 5
  2 2 6 6
  3 3 7 7
表7.16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4 4
  1 1 5 6
  2 2 6 8
  3 3 7 10
表7.17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4 6
  1   1 5 8
  2   2 6 10
  3   4 7 12
表7.18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4 8
  1 2 5 10
  2 4 6 12
  3 6 7 14
表7.19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4 8
  1   2 5 10
  2   4 6 12
  3   6 7 24
表7.20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1 4 5
  1 2 5 6
  2 3 6 7
  3 4 7 8
表7.21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1 4 6
  1 2 5 8
  2 3 6 10
  3 4 7 12
或者,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指示UCASSBi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4bits。4bits表示16个不同的数目,这16个不同的数目取自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551
共C25 16=2042975种组合。UCASSBi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组合,例如,表7.22~表7.25所示的一种,其它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表7.22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8 10
  1 1 9 12
  2 2 10 14
  3 3 11 16
  4 4 12 18
  5 5 13 20
  6 6 14 22
  7 8 15 24
表7.23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8 8
  1 1   9 9
  2 2   10 10
  3 3   11 11
  4 4   12 12
  5 5   13 13
  6 6   14 14
  7 7   15 15
表7.24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1 8   9
  1 2 9   10
  2 3 10   11
  3 4 11   12
  4 5 12   13
  5 6 13   14
  6 7 14   15
  7 8 15   16
表7.25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1   8   10
  1   2   9   12
  2   3   10   14
  3   4   11   16
  4   5   12   18
  5   6   13   20
  6   7   14   22
  7   8   15   24
或者,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指示UCASSBi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5bits。5bits表示32个不同的数目,这32个不同的数目可以表示集合
Figure G2009101494258D00571
中所有的数值。例如,表7.26所示。
表7.26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U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1 16 17
  1 2 17 18
  2 3 18 19
  3 4 19 20
  4 5 20 21
  5 6 21 22
  6 7 22 23
  7 8 23 24
  8 9 24 保留
  9 10 25 保留
  10 11 26 保留
  11 12 27 保留
  12 13 28 保留
  13 14 29 保留
  14 15 30 保留
  15 16 31 保留
对于各个带宽下指示UCASSBi参数所需的比特数可以从上述方法中确定,但对于不同的带宽,指示UCASSBi参数所需的比特数彼此部分相同,也可以完全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例如,对于第二行而言,系统使用512点FFT时,指示UCASSBi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1bit;系统使用1024点FFT时,指示该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2bits;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指示该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2bits。表格中所示的其他行的数据可以参照对第二行的描述来理解。
  系统使用512点FFT 系统使用1024点FFT 系统使用2048点FFT
  1bit 2bits 2bits
  1bit 2bits 3bits
  1bit 2bits 4bits
  1bit 3bits 3bits
  1bit 3bits 4bits
  1bit 4bits 4bits
  2bits 2bits 3bits
  2bits 2bits 4bits
  2bits 3bits 3bits
  2bits 3bits 4bits
  2bits 4bits 4bits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UCASSBi的配置方法中,当两个不同的带宽使用了相同的比特数指示UCASSBi参数时,所对应的表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系统使用1024点FFT时,指示该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4bits,对应的表格为表7.14;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指示该参数所需的比特数为4bits,但对应的表格为表7.23。
由于系统使用1024点FFT和系统使用2048点FFT的情况比较相似,因此可以考虑将系统使用1024点FFT和2048点FFT的特点统一,可以将系统使用1024点FFT和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设置为采用相同的UCASSBi的取值及对应关系,即,系统使用1024点FFT和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采用相同的表格,例如,可以采用表7.22~表7.25中的一个,或者按照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的配置方法产生。或者,按照下面的方法产生:
表7.27
  UCAS 占PRU总数的 系统使用1024点FFT时对 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对
  份数 应CRU数 应CRU数
  0   0/48 0 0
  1   1/48 1 2
  2   2/48 2 4
  3   3/48 3 6
  4   4/48 4 8
  5   5/48 5 10
  6   6/48 6 12
  7   7/48 7 14
  8   8/48 8 16
  9   9/48 9 18
  10   10/48 10 20
  11   11/48 11 22
  12   12/48 12 24
  13   13/48 13 26
  14   14/48 14 28
  15   15/48 15 30
此外,使用512点FFT的系统、使用1024点FFT的系统,可以均采用2比特或3比特。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UCASSBi的配置方法中,针对每一个表格,UCASSBi的值与UCASSBi的值指示的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变化,在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形方式时,只要所使用的表格中包含的UCASSBi的值与指示的意义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任一表格相同,均被视为相同的表格,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例中的UCASSB0和UCASSB1所用的比特数和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512点FFT系统时,UCASSB0-可以使用3bit,对应的表格为表7.7,UCASSB1可以使用2bit,对应的表格为表7.1。
通过上述实例6,可以看出,系统分别使用512点FFT、1024点FFT、2048点FFT时,指示UCASSBi的比特数分别需要2bits、3bits、3bits,在UCASSBi的可能取值减少的情况下,删减了冗余和不必要的信息指示,节约了比特开销,且保证了一定的灵活性。
另外,对于频率分区数为3或4的情况,可以规定DCASSBi和UCASSBi(i=1、2、3)相等,即,用同一个值指示DCASSBi和UCASSBi(i=1、2、3)。
此外,对于任何频率分区数目,通过1个比特指示是否将Subband默认作为CRU,而将Miniband默认作为DRU,此时,可以不发送DCASMB和/或UCASMB、DFPSC和/或UFPSC,以进一步节省开销。
在如上所述的资源映射过程中,UCASSB0指示第一个频率分区中基于Subband的连续资源单元数,UCASMB指示第一个频率分区中基于Miniband的连续资源单元数,因此,指示第一个频率分区的连续资源单元数可以使用以下参数的之一或组合:UCASSB0和UCASMB
实例7
由于上/下行系统有相似性,可以将部分上/下行信令设为一致,即,使用一个信令即表示上行也表示下行。根据上述实例可以将部分上/下行信令进行合并,使用一个信令来同时表示上行和下行,例如在实例5、6中,表6.1指示DCASSBi,表7.1指示UCASSBi。可以用一个参数CASSBi同时表示DCASSBi和UCASSBi,这样得到表8.1:
表8.1
  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CASSBi FPi(i=0、1)对应CRU数
  0 0   2 2
  1 1   3 3
优选地,实例5中提到的所有系统条件下的表格和系统配置方法都可以用CASSBi来指示DCASSBi和UCASSBi
优选地,对于其他指示信令如:DSAC和USAC、DFPC和UFPC、DFPSC和UFPSC、DCASMB和UCASMB都可以用一个指示信令表示上行和下行,即用SAC同时表示DSAC和USAC,用FPC同时表示DFPC和UFPC,用FPSC同时表示DFPSC和UFPSC,用CASMB同时表示DCASMB和UCASMB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资源映射指示信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资源映射为Nmax个频率分区,设置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频率分区0的连续资源单元分配大小,将频率分区1至频率分区Nmax-1的连续资源单元分配大小配置为相同,并用第二指示信息指示,其中,Nmax为最大频率分区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系统使用512点FFT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占用n1个比特,其中,n1=1、2或3;和/或
系统使用1024点FFT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占用n2个比特,其中,n2=2、3或4;和/或
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占用n3个比特,其中,n3=3、4或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不同的系统带宽,n1、n2、n3三者中的至少两个不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广播控制信道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5.一种资源映射指示信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无线资源映射为N个频率分区,设置N个第一指示信息,每个第一指示信息均用于指示对应的频率分区中的连续资源单元分配大小信息,其中,N为小于最大频率分区数的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以子带为单位指示频率分区中映射为连续资源单元的物理资源单元的数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等于1;
系统使用512点FFT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n1个比特,其中,n1=1、2或3;和/或
系统使用1024点FFT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n2个比特,其中,n2=2、3或4;和/或
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n3个比特,其中,n3=3、4或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广播控制信道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使用M点FFT的系统,当N不等于1时,对应于不同频率分区的第一指示信息所使用的比特数不同,其中,M为以下之一:512、1024或2048。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使用M点FFT的系统,当N不等于1时,对应于不同频率分区的第一指示信息所使用的比特数相同,其中,M为以下之一:512、1024或2048。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不等于1时,还设置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系统中的子带总数Kmax,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取值K满足:N能被K整除,且0≤K≤Kmax。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等于3。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系统使用512点FFT时,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占用n1个比特,其中,n1=1或2;和/或
系统使用1024点FFT时,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占用n2个比特,其中,n2=2或3;和/或
系统使用2048点FFT时,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占用n3个比特,其中,n3=2,3或4。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广播控制信道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8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指示信息中不包括以微带为单位指示频率分区中映射为连续资源单元的物理资源单元的数目的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8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指示信息中不包括指示分配给频率分区i的子带数的信息,其中,i为频率分区索引,且0<i<Nmax,Nmax为最大频率分区数。
17.一种资源映射指示信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子带映射为连续资源单元,并且将微带映射为分布资源单元;
通过广播控制信道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广播控制信道不发送如下信息之一或组合:以微带为单位指示映射为连续资源单元的物理资源单元数目的信息,指示分配给频率分区i的子带数的信息,其中,i为频率分区索引,且0<i≤Nmax-1,Nmax为最大频率分区数。
19.一种资源映射指示信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频率分区数,确定资源配置信息;
其中,当频率分区数N=1时,资源配置信息为:系统中的子带总数信息SAC、频率分区配置FPC、以子带为单位指示分配给频率分区的连续资源单元的数目CASSBi,其中,i为频率分区的索引,且i=0;
当频率分区数N满足1<N<Nmax时,资源配置信息为:SAC、FPC、CASSBi,其中,i为频率分区的索引,且0<i≤N,Nmax为最大频率分区数;
当频率分区数N=Nmax时,资源配置信息为以下之一或组合:SAC、FPC、CASSBi、频率分区子带分配数FPSC、以微带为单位指示分配给频率分区的连续资源单元的数目CASMB,且0≤i<Nmax。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频率分区数N=1时,资源配置信息还包括CASMB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ASMB以一个微带或子带作为指示单位。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频率分区数N满足:1<N<Nmax时,i=1,CASSB1用于指示频率分区1至频率分区N的连续资源单元分配大小,其中,频率分区1至频率分区N的连续资源单元分配大小相同。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频率分区数N满足:N=Nmax时,i=0或1,其中,CASSB0用于指示频率分区0的连续资源单元分配大小,CASSB1用于指示频率分区1至频率分区Nmax-1的连续资源单元分配大小,其中,频率分区1至频率分区Nmax-1的连续资源单元分配大小相同。
24.根据权利要求19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上行资源配置信息和下行资源配置信息,其中,
SAC包括USAC和DSAC;和/或
FPC包括UFPC和DFPC;和/或
CASSBi包括UCASSBi和DCASSBi;和/或
FPSC包括UFPSC和DFPSC;和/或
CASMB包括UCASMB和DCASMB
25.一种资源映射指示信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一个或多个指示信息,每个指示信息都用于指示一种上行和下行资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FPC、SAC、CASSB、FPSC、CASMB
CN200910149425.8A 2009-06-16 2009-06-16 资源映射指示信息配置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251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49425.8A CN101925120B (zh) 2009-06-16 2009-06-16 资源映射指示信息配置方法
PCT/CN2010/073119 WO2010145409A1 (zh) 2009-06-16 2010-05-24 资源映射指示信息配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49425.8A CN101925120B (zh) 2009-06-16 2009-06-16 资源映射指示信息配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5120A true CN101925120A (zh) 2010-12-22
CN101925120B CN101925120B (zh) 2014-11-05

Family

ID=43339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942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25120B (zh) 2009-06-16 2009-06-16 资源映射指示信息配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25120B (zh)
WO (1) WO201014540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7189A (zh) * 2016-01-30 2017-08-0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07465B2 (ja) * 2004-10-25 2010-02-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CN101123805A (zh) * 2006-08-11 2008-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接入系统及其设备、传输方法和终端
US8625568B2 (en) * 2007-09-21 2014-01-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mapping physical resource to logical resour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7189A (zh) * 2016-01-30 2017-08-0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7027189B (zh) * 2016-01-30 2019-12-24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45409A1 (zh) 2010-12-23
CN101925120B (zh) 2014-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2170A (zh) 通信系统中的系统信息管理及传输方法
CN101820584B (zh) 一种资源划分及资源映射的方法和装置
KR10160878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멀티캐스트 및/또는 브로드캐스트 서비스 데이터를 위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1399800A (zh)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资源分配信息表示方法
CN103178948B (zh) 通信系统中控制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1383657A (zh) 一种下行信道控制信令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US886152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selection in OFDMA systems
CN101132608A (zh) 指示信道资源分配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CN100479548C (zh) 一种传送系统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123805A (zh) 正交频分复用接入系统及其设备、传输方法和终端
CN102014509A (zh) 一种调度终端反馈信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24221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设备和方法
CN101365231A (zh) 控制接入终端接入小区的方法、系统、基站和接入终端
CN102196574B (zh) 分配资源的指示方法及基站
CN101895821B (zh) 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逻辑信道的承载方法与装置
CN101132598B (zh) 无线资源的指配方法和指配系统
CN101998647B (zh) 资源分配指示方法
CN101742668B (zh) 一种资源单元映射方法
CN101854727B (zh) 资源映射指示信息的配置方法
JP560075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リソースインテックスのコーディング方法及び基地局
CN101925120B (zh) 资源映射指示信息配置方法
CN101959137A (zh) 一种物理多播信道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1778339A (zh) 多播广播业务资源的配置方法及其配置信息的发送方法
CN102255841A (zh) 广播控制信道、数据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01330484B (zh)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混合资源分配及其信令表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