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4690A - 一种数据路由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路由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24690A
CN101924690A CN2009102037298A CN200910203729A CN101924690A CN 101924690 A CN101924690 A CN 101924690A CN 2009102037298 A CN2009102037298 A CN 2009102037298A CN 200910203729 A CN200910203729 A CN 200910203729A CN 101924690 A CN101924690 A CN 1019246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information
cluster
routing area
rou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37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24690B (zh
Inventor
施广宇
文刘飞
龙有水
张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037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246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24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46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246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46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数据路由方法及设备,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实时业务的数据路由方法是:两个节点建立实时业务的会话后;第一节点发送中继获取请求,由第三节点根据两个节点的默认路径、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的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的聚类中的节点到第二节点的时延,确定应用层的中继节点,这样使得实时业务数据就可以通过应用层的中继节点发送给第二节点,由于实时业务数据路由的多条路径与默认路径有差异性,可以减少因网络中的突发的业务流量,或者AS域内、AS域间的路由出现变化时导致的网络传输时延变化的几率,从而减少了实时业务中的时延抖动。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路由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路由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通信技术领域中,端到端的实时业务都是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如多人在线游戏、基于网络协议的语音传输(Voice over IP,VOIP)等,这些实时业务在通过承载网络-IP网络进行数据包传输时,两个进行数据通信的节点会建立实时业务的会话,并通过默认的网络路由路径进行实时业务数据的传输。
为了便于管理,网络在逻辑上被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管理区域,每个区域被称为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域,且在AS域下也有独立区域。自治系统使网络的路由系统具有了层次结构,维护和交换一个自治系统内部路由信息的路由协议称为域内路由协议;维护和交换自治系统之间路由信息的路由协议称为域间路由协议,例如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Protocol,BGP)。在每个AS中存在一个代理节点,可以为该域中的其他节点选择中继节点,主要是在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中继获取请求,探测节点,并将满足预置的时延约束的节点选择为中继节点。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在现有的实时业务中,当网络中存在突发的业务流量,或者AS域内、AS域间的路由出现变化时就会导致网络传输时延的变化,会出现时延抖动(Jitter),即由于各种延时的变化导致网络中的数据分组到达速率的变化,从而影响实时业务的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路由方法及设备,以减少时延抖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路由方法,包括:
接收中继获取请求,根据所述中继获取请求获取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所述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为应用层的节点;
根据所述默认路径信息、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时延确定所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为应用层的中继节点;
发送所述应用层的中继节点的信息至所述第一节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数据路由方法,包括:
建立实时业务的会话;
向第三节点发送中继获取请求;
接收所述第三节点根据所述中继获取请求中包括的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的聚类信息和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和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返回的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的信息,将所述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作为从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多个路由路径中的应用层的中继节点;
将实时业务数据从第一节点通过所述应用层的中继节点路由到所述第二节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网络节点,包括:
接收获取单元,用于接收中继获取请求,根据所述中继获取请求获取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所述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为应用层的节点;
确定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获取单元获取的默认路径信息,和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时延确定所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为应用层的中继节点,并发送所述应用层的中继节点的信息至所述第一节点以进行数据的路由。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节点,包括:
会话建立单元,用于建立实时业务的会话;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三节点发送中继获取请求;
中继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三节点根据所述请求发送单元发送的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的聚类信息和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返回的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的信息,将所述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作为从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多个路由路径中的应用层的中继节点;
路由单元,用于将实时业务数据从第一节点通过所述中继接收单元接收的应用层的中继节点路由到所述第二节点。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根据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的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的据类中的节点到第二节点的时延,确定应用层的中继节点,这样使得实时业务数据就可以通过应用层的中继节点发送给第二节点,可以减少因网络中的突发的业务流量,或者AS域内、AS域间的路由出现变化时导致的网络传输时延变化的几率,从而减少了实时业务中的时延抖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路由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路由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二中提供的网络中AS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二中提供的第一节点获取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设备实施例一提供的网络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设备实施例二提供的网络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设备实施例三提供的网络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路由方法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数据路由方法,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接收中继获取请求,根据所述中继获取请求获取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
根据所述默认路径信息、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时延确定所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为应用层的中继节点;
发送所述应用层的中继节点的信息至所述第一节点以进行数据的路由。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数据路由方法的实现方法:
方法实施例一
一种数据路由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实时业务的会话中,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两个节点建立实时业务的会话;
两个节点(以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为例说明)建立会话后,会话的网络路由路径即为默认的路由路径,默认路径中可以包括多个路由层的中继节点如基站、接入网节点等。
步骤102、发送数据的节点(即第一节点)向第三节点发送中继获取请求,所述中继获取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的聚类信息和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
可以理解,中继获取请求中包括从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也可以包括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如AS域或AS域下的独立区域)的聚类信息和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默认路径信息包括:默认路径中经过的中继节点,第一、第二节点的网络协议地址、时延坐标,在默认路径中传输实时业务数据的时延等信息,默认路径信息具体可以通过数据的路由来获取;
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是指在基于路由区域的聚类之后,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所在聚类的信息,而基于路由区域的聚类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实现:获取多个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标识,将相同路由区域的标识对应的多个节点进行合并,形成同一类路由区域的聚类,还可以在一类路由区域的聚类中选择一个代理节点,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可以包括:该路由区的聚类中的节点的数目、代理节点的信息、节点的时延坐标等信息。
这里的第一、第二、第三节点并不代表顺序的关系,而是为了区别发送数据的节点(第一节点)和接收数据的节点(第二节点),及区别于第一、第二节点的其他节点(第三节点)。这里第三节点可以是单独的选择中继的节点,还可以是其他具有类似功能的节点等,如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据类中的代理节点。
步骤103、第三节点接收到中继获取请求,根据中继获取请求获取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
若中继获取请求中包括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则第三节点通过解析中继获取请求来获取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
若中继获取请求中包括: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和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第三节点可以通过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向第二节点发送请求,来获取第二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第二节点向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中的代理节点获取第二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并发送给第三节点;第三节点根据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获取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中代理节点到第二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中代理节点的路径信息,并作为第一节点路由到所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
若中继获取请求中包括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和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和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第三节点可以按照预置的设置,可以直接解析,也可以根据解析的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和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获取默认路径信息。
步骤104、第三节点获取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所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为应用层的节点;
可以理解,在获取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时,第三节点可以先通过路由探测的方法,进行探测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由于在路由区域聚类中存在一个代理节点,可以获取该路由区域聚类中的信息如:节点数目,节点的地址信息,节点的时延坐标等,因此第三节点可以向各个路由区域聚类中的代理节点进行探测,即可得到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然后第三节点根据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选择其中应用层的节点,可以通过路由探测的方法,获得第三节点到该应用层的节点的路径信息,作为第一节点路由到该应用层的节点的路径信息,也可以通过向第一节点进行请求获取得到。
在获取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时,可以通过各个节点的时延坐标,如全球网络位置(GNP)、Vivaldi等,来获取,而各个节点时延坐标可以在中继获取请求中解析的信息中查询得到,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获取。
步骤105、第三节点根据所述默认路径信息、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时延确定所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为应用层的中继节点,并发送所述应用层的中继节点的信息至所述第一节点以进行数据的路由;
这里选择的应用层的中继节点可以是多个,这样使得从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就有多条路径。
在确定中继节点时,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实现:第三节点将默认路径信息,与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路径信息进行比较,若比较的结果符合预置的路径信息,且确定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满足预置的时延信息时,第三节点选择该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为应用层的中继节点,所述预置的路径信息包括:路径差异度信息;其中,预置的时延信息可以包括:第一节点将实时业务数据通过探测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不能大于400ms,和/或第一节点将实时业务数据通过探测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不能大于将实时业务数据从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2倍等;预置的路径信息可以包括:路径差异度信息,如两个路径间相似的节点个数小于某个值,两个路径中包括的节点数目不同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默认路径信息,和与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路径信息比较,可以将两个路径中各自包含的节点数目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为节点数目不同,则符合预置的路径差异度信息(两个路径中包括的节点数目不同);还可以将两个路径间包含的节点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为相似的节点个数为小于N,则符合预置的路径差异度信息(两个路径间相似的节点个数小于N),这里的节点相似是指在路由过程中的作用等。可见,将两个路径信息中的哪些信息进行比较得出比较结果,是根据预置的差异度信息进行比较的。
步骤106、第一节点将实时业务数据从第一节点通过所述应用层的中继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
可以理解,第三节点返回的应用层的中继节点可以是多个,这样从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即可有多条路径。
可见,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实时业务的数据路由方法是:两个节点建立实时业务的会话后;发送数据的第一节点发送中继获取请求,当第三节点在接收到中继获取请求后,获取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并与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的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比较,若符合预置的差异度信息,且满足预置的时延信息时,即将该路由区域的聚类中的节点确定为应用层的中继节点,这样使得实时业务数据就可以通过应用层的中继节点发送给第二节点,由于本实施例中实时业务数据路由的多条路径与默认路径有一定的差异性,可以减少因网络中的突发的业务流量,或者AS域内、AS域间的路由出现变化时导致的网络传输时延变化的几率,从而减少了实时业务中的时延抖动;
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三节点在选择中继节点时,是通过检测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并与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对比进行选择,这样可以向各个路由区域聚类中的代理节点进行探测,减少了探测节点的规模。
方法实施例二
一种数据路由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实时业务的会话中,本实施例的
方法是实施例一的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两个节点建立实时业务的会话;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建立实时业务的会话。
步骤202、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分别获取各自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
这里的路由区域是指AS域或AS域下的独立区域。位于路由区域内的路由器之内进行传输数据时,时延比较小,位于路由区域间的路由器之间的时延比较大,参考图3,R3-R4、R5-R6之间的时延明显大于其他路由器之间的时延,因此可以认为R1、R2、R3属于同一路由区域,R4、R5属于另一个路由区域,而R3为R1所属路由区域的边界路由节点。
可以理解,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在获取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时方法相似,以第一节点获取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为例来说明,参考图4中所示的流程图,可以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A、第一节点按照二分聚类方法,将多个节点的时延信息分为大时延聚类和小时延聚类;
第一节点可以随机选取或指定若干个节点进行路由探测,探测这若干个节点的时延信息和路由信息,以图4中的路由节点为例说明,假设R1为第一节点,它探测到R1可以路由到R2,且时延为5ms,而R2可以路由到R3,且时延为10ms,R3可以路由到R4,且时延为100ms等;第一节点再按照二分聚类(Traceroute and 2-Means Classification,T2MC)方法,将所述若干个节点的时延信息分为大时延聚类和小时延聚类,比如可以将R2的时延信息5ms和10ms分为小时延聚类,并将R3的时延信息100ms分为大时延聚类等。
B、第一节点将所述大时延聚类的时延信息对应的路由器中,离第一节点的距离最近的路由器的位置标识,作为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标识;
例如通过上述的二分聚类方法,将时延信息分为大小时延聚类,在大时延聚类中的时延信息为R3和R4的时延100ms,R5和R6的时延150ms等。而这些时延对应的路由器中,R3离第一节点最近,则将R3的位置标识(Positionidentity,PID)作为第一节点所属AS域的标识。
C、第一节点将所属路由区域的标识注册到聚类服务器中,进行路由区域的聚类;
D、聚类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多个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标识,对所述多个节点进行基于路由区域的标识的聚类,形成不同的路由区域的聚类;
在对多个节点进行基于路由区域的标识的聚类时,首先需要将相同路由区域的标识即PID的节点聚成一类,归属于同一路由区域的聚类;将形成的路由区域的聚类中包括的节点数与预置的值K相比较,若小于预置的值时,可以将形成的路由区域的聚类中的节点合并到最近的路由区域的聚类中,使得形成的所有路由区域的聚类中包括的节点数目与预置的节点数目一致。这样每一个路由区域的聚类也是用路由区域的标识PID来唯一表示,通过路由区域的标识PID即可查找到相应的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
在对多个节点进行聚类之后,聚类服务器可以在每一个路由区域的聚类中选取一个或者多个到PID对应路由器节点的时延较小或者带宽较大的节点作为该路由区域的聚类的代理节点。
E、第一节点按照步骤B中获得的所属路由区域的标识,通过在所述聚类服务器中查询,来获得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
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可以包括:该路由区域的聚类中的节点数目,节点的地址,代理节点等。
步骤203、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分别向各自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中的代理节点发送中继获取请求,在中继获取请求中分别包括各自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和对端节点的标识信息;
下面以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中的代理节点(以下简称第一代理节点)接收到第一节点发送的中继获取请求之后的处理方法为例说明,与第二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中的代理节点(第二代理节点)接收到第二节点发送的中继获取请求之后的处理方法相似:
步骤204、第一代理节点接收到中继获取请求,根据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和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获得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并将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与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进行比较;
第一代理节点可以通过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可以向第二节点发送请求来获取第二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第二节点向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中的代理节点获取第二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并发送给第一代理节点;第一代理节点根据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获取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中代理节点到第二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中代理节点的路径信息,并作为第一节点路由到所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
可以理解,若比较的结果符合预置的路径信息,且确定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满足预置的时延信息时,选择该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为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所述预置的路径信息包括:路径差异度信息;并发送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的信息发送给第一节点。具体比较的过程如实施例一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中的代理节点(第二代理节点)接收到第二节点发送的中继获取请求,如上述的方法,根据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获取第二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中代理节点到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中代理节点的路径信息,并作为第二节点路由到所述第一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并进行比较得到第二候选节点的信息,发送给第二节点。具体过程不再赘述,与上述方法类似。
步骤205、第一节点接收到第一代理节点返回的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的信息,向第二节点获取第二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中代理节点(第二代理节点)为第二节点选择的应用层的第二候选节点的信息;
第二候选节点的信息包括:第二候选节点的网络协议地址,时延坐标等信息。
步骤206、第一节点根据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和第二候选节点的信息,选择应用层的中继节点,并将第一节点发送的实时业务数据,通过选择的应用层的中继节点中继转发给第二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考虑到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路径可能与第二节点路由到第一节点的路径不同,则需要向第二节点获取应用层的第二候选节点的信息,根据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和第二候选节点的信息来选择应用层的中继节点。
具体地,在选择应用层的中继节点时,第一节点可以在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和第二候选节点的交集中选择;如果没有交集,可以按照时延或路径差异的标准进行选择,比如第一候选节点为a、b、c三个节点,而第二候选节点为d、e两个节点,其中从第一节点通过a(或d,或c)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为70ms,从第一节点通过b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为80ms,从第一节点通过e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为100ms,则选择a、d、c三个节点为从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多个路径中的应用层的中继节点,这样第一节点可以通过节点a(或d,或c)将数据路由到第二节点。
可以理解,第一节点确定的应用层的中继节点可以是多个,这样从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即可有多条路径,且这多条路径与默认路径不相同。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实时业务的数据路由方法是:两个节点建立实时业务的会话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向各自所属路由区域聚类中的代理节点(第一代理节点、第二代理节点)发送中继获取请求,当第一代理节点和第二代理节点在接收到中继获取请求后,获取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默认路径信息,并分别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的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比较,若符合预置的差异度信息,且满足预置的时延信息时,即将该路由区域的聚类中的节点分别确定为第一和第二候选节点,最后由第一节点根据第一、第二候选节点选择应用层的中继节点,这样使得实时业务数据就可以通过应用层的中继节点发送给第二节点,由于本实施例中实时业务数据路由的多条路径与默认路径不同,可以减少因网络中的突发的业务流量,或者AS域内、AS域间的路由出现变化时导致的网络传输时延变化的几率,从而减少了实时业务中的时延抖动;
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三节点在选择中继节点时,是通过检测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并与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对比进行选择,这样可以向各个路由区域聚类中的代理节点进行探测,减少了探测节点的规模。
设备实施例一
一种网络节点,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
接收获取单元10,用于接收中继获取请求,根据所述中继获取请求获取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
在获取默认路径信息时,可以根据中继获取请求中包括的信息进行获取,如可以通过解析中继获取请求来默认路径信息,或通过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和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获得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中代理节点到第二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中代理节点的路径信息,并作为第一节点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
信息获取单元11,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所述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为应用层的节点;
确定发送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获取单元10获取的默认路径信息,和所述信息获取单元11获取的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时延确定所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为应用层的中继节点,并发送所述应用层的中继节点的信息至所述第一节点以进行数据的路由。
可选地,确定发送单元12可以包括:比较单元120,用于将所述接收获取单元10获取的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与所述信息获取单元11获取的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进行比较;中继选择发送单元121,用于当所述比较单元120比较的结果符合预置的路径信息,且确定所述信息获取单元11获取的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满足预置的时延信息时,选择该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为应用层的中继节点;所述预置的路径信息包括:路径差异度信息;并发送所述应用层的中继节点的信息以进行数据的路由。
可以理解,这里预置的时延信息可以包括:第一节点将实时业务数据通过探测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不能大于400ms,和/或第一节点将实时业务数据通过探测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不能大于将实时业务数据从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2倍等;预置的路径信息可以包括:路径差异度信息,如两个路径间相似的节点个数小于某个值,两个路径中包括的节点数目不同等。
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节点的确定发送单元12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获取单元10获取的默认路径信息,和所述信息获取单元11获取的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时延确定所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为应用层的中继节点,并发送所述应用层的中继节点的信息至所述第一节点以进行数据的路由,这样使得实时业务数据就可以通过应用层的中继节点发送给第二节点,由于本实施例中实时业务数据通过应用层的中继节点路由的多条路径与默认路径有一定的差异性,可以减少因网络中的突发的业务流量,或者AS域内、AS域间的路由出现变化时导致的网络传输时延变化的几率,从而减少了实时业务中的时延抖动;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网路节点在选择中继节点时,是通过检测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并与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对比进行选择,这样可以向各个路由区域聚类中的代理节点进行探测,减少了探测节点的规模。
设备实施例二
一种网络节点,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
会话建立单元20,用于建立实时业务的会话;
请求发送单元21,用于向第三节点发送中继获取请求;
中继接收单元22,用于接收所述第三节点根据所述请求发送单元21发送的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的聚类信息和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返回的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的信息,将所述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作为从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多个路由路径中的应用层的中继节点;
路由单元23,用于将实时业务数据从第一节点通过所述中继接收单元22接收的应用层的中继节点路由到所述第二节点。
路由单元23还可以根据会话建立单元20建立的默认路径路由实时业务数据。
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节点的会话建立单元20在建立会话后,如果网络传输中出现堵塞时,请求发送单元21可以发送到中继获取请求,在其中包括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的聚类信息和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使得第三节点在接收到中继获取请求后,可以选择应用层的中继节点,在路由单元23将实时业务数据从第一节点通过应用层的中继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时,与通过默认路径路由有一定的差异性,由于本实施例中实时业务数据通过应用层的中继节点路由的多条路径与默认路径有一定的差异性,可以减少因网络中的突发的业务流量,或者AS域内、AS域间的路由出现变化时导致的网络传输时延变化的几率,从而减少了实时业务中的时延抖动。
设备实施例三
一种网络节点,本实施例中的网络节点是设备实施例二中网络节点的具体实现,增加了聚类获取单元24、第二中继获取单元25和路由中继选择单元26,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其中:
所述聚类获取单元24,用于获取网络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所述请求发送单元21发送的中继获取请求中包括所述网络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
可选地,聚类获取单元24可以包括:二分聚类单元240,用于按照二分聚类方法,将多个节点的时延信息分为大时延聚类和小时延聚类;标识确定单元241,用于将所述二分聚类单元240分为的大时延聚类的时延信息对应的路由器中,离所述网络节点的距离最近的路由器的位置标识,作为所述网络节点所属自治系统路由区域的标识;注册单元242,用于将所述标识确定单元241确定的网络节点所属自治系统路由区域的标识注册到聚类服务器中,进行自治系统路由区域的聚类;查找单元243,用于根据所述标识确定单元241确定的网络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标识,在所述聚类服务器中查询所述网络节点所属自治系统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
所述第二中继获取单元25,用于当所述中继接收单元22接收到所述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的信息,获取为所述第二节点选择的应用层的第二候选节点的信息;
所述路由中继选择单元26,用于根据所述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和第二候选节点的信息,选择应用层的中继节点。
参照图8所示,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路由方法的系统,包括:
第一节点100,用于建立实时业务的会话;向第三节点300发送中继获取请求,所述中继获取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的聚类信息和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
第三节点200,用于接收中继获取请求,根据所述中继获取请求获取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获取所述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所述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为应用层的节点;根据所述默认路径信息、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时延确定所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为应用层的中继节点;发送所述应用层的中继节点的信息至所述第一节点100;
所述第一节点100接收所述第三节点300返回的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的信息,将所述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作为从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多个路由路径中的应用层的中继节点;将实时业务数据从第一节点100通过所述应用层的中继节点路由到所述第二节点200。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实时业务的数据路由方法是:两个节点建立实时业务的会话后;发送数据的第一节点发送中继获取请求,当第三节点在接收到中继获取请求后,根据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的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的据类中的节点到第二节点的时延,确定应用层的中继节点,这样使得实时业务数据就可以通过应用层的中继节点发送给第二节点,由于本实施例中实时业务数据路由的多条路径与默认路径不同,可以减少因网络中的突发的业务流量,或者AS域内、AS域间的路由出现变化时导致的网络传输时延变化的几率,从而减少了实时业务中的时延抖动;
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三节点在选择中继节点时,是通过检测路由区域的聚类的信息,并与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进行对比进行选择,这样可以向各个路由区域聚类中的代理节点进行探测,减少了探测节点的规模。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路由方法及设备,其中网络节点包括用户设备和服务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数据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中继获取请求,根据所述中继获取请求获取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所述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为应用层的节点;
根据所述默认路径信息、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时延确定所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为应用层的中继节点;
发送所述应用层的中继节点的信息至所述第一节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默认路径信息、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时延确定所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为中继节点包括:
将所述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与所述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进行比较;
若比较的结果符合预置的路径信息,且确定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满足预置的时延信息时,选择所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为应用层的中继节点;所述预置的路径信息包括:路径差异度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中继获取请求中包括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和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则根据所述中继获取请求获取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中代理节点到所述第二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中代理节点的路径信息,并作为所述第一节点路由到所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
4.一种数据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实时业务的会话;
向第三节点发送中继获取请求;
接收所述第三节点根据所述中继获取请求中包括的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的聚类信息和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和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返回的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的信息,将所述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作为从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多个路由路径中的应用层的中继节点;
将实时业务数据从第一节点通过所述应用层的中继节点路由到所述第二节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接收到所述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的信息之后还包括:
获取为所述第二节点选择的应用层的第二候选节点的信息;
根据所述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和第二候选节点的信息,选择应用层的中继节点。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三节点发送中继获取请求之前还包括:获取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
所述发送的中继获取请求中包括所属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包括:
按照二分聚类方法,将多个节点的时延信息分为大时延聚类和小时延聚类;
将所述大时延聚类的时延信息对应的路由器中,离所述第一节点距离最近的路由器的位置标识,作为所述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标识;
将所述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标识注册到聚类服务器中,进行路由区域的聚类;
根据所述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标识,在所述聚类服务器中查询所述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
8.一种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获取单元,用于接收中继获取请求,根据所述中继获取请求获取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所述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为应用层的节点;
确定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获取单元获取的默认路径信息,和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时延确定所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为应用层的中继节点,并发送所述应用层的中继节点的信息至所述第一节点以进行数据的路由。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发送单元包括: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与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进行比较;
中继选择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比较单元比较的结果符合预置的路径信息,且确定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满足预置的时延信息时,选择该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为应用层的中继节点;所述预置的路径信息包括:路径差异度信息;并发送所述应用层的中继节点的信息以进行数据的路由。
10.一种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会话建立单元,用于建立实时业务的会话;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三节点发送中继获取请求;
中继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三节点根据所述请求发送单元发送的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默认路径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节点所属路由区的聚类信息和第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节点路由到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及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探测的路由区域聚类中的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时延返回的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的信息,将所述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作为从第一节点路由到第二节点的多个路由路径中的应用层的中继节点;
路由单元,用于将实时业务数据从第一节点通过所述中继接收单元接收的应用层的中继节点路由到所述第二节点。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中继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中继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的信息,获取为所述第二节点选择的应用层的第二候选节点的信息;
路由中继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应用层的第一候选节点和第二候选节点的信息,选择应用层的中继节点。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聚类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网络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
所述请求发送单元发送的中继获取请求中包括所述网络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类获取单元包括:
二分聚类单元,用于按照二分聚类方法,将多个节点的时延信息分为大时延聚类和小时延聚类;
标识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二分聚类单元分为的大时延聚类的时延信息对应的路由器中,离所述网络节点的距离最近的路由器的位置标识,作为所述网络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标识;
注册单元,用于将所述标识确定单元确定的网络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标识注册到聚类服务器中,进行路由区域的聚类;
查找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标识确定单元确定的网络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标识,在所述聚类服务器中查询所述网络节点所属路由区域的聚类信息。
CN200910203729A 2009-06-10 2009-06-10 一种数据路由方法及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246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03729A CN101924690B (zh) 2009-06-10 2009-06-10 一种数据路由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03729A CN101924690B (zh) 2009-06-10 2009-06-10 一种数据路由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4690A true CN101924690A (zh) 2010-12-22
CN101924690B CN101924690B (zh) 2012-10-03

Family

ID=43339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37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24690B (zh) 2009-06-10 2009-06-10 一种数据路由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24690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8018A (zh) * 2011-12-16 2012-05-02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自治域的P2P-VoIP 网络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WO2012092899A2 (zh) * 2012-02-10 2012-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端到端覆盖网中转方法和系统
CN102769605A (zh) * 2011-05-05 2012-11-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中继电路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98053A (zh) * 2013-05-23 2013-09-11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多源AS 最大连通度的覆盖网Relay 选择方法
CN105282031A (zh) * 2015-11-24 2016-01-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装置
WO2019137394A1 (zh) * 2018-01-12 2019-07-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无线回程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传输设备、基站及终端
US10825001B2 (en) 2011-08-18 2020-11-03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Multi-directional wallet connector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US10983960B2 (en) 2012-02-02 2021-04-20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Multi-source, multi-dimensional, cross-entity, multimedia centralized personal information database platform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US11010753B2 (en) 2011-07-05 2021-05-18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Electronic wallet checkout platform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US11010756B2 (en) 2011-08-18 2021-05-18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Remote decoupled application persistent state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US11023886B2 (en) 2011-02-22 2021-06-01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Universal electronic payment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US11288661B2 (en) 2011-02-16 2022-03-29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Snap mobile payment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US11354723B2 (en) 2011-09-23 2022-06-07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Smart shopping cart with E-wallet store injection searc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7492A (zh) * 2004-10-29 2006-05-03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灵活路由的voip网关及其路由的方法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88661B2 (en) 2011-02-16 2022-03-29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Snap mobile payment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US11023886B2 (en) 2011-02-22 2021-06-01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Universal electronic payment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CN102769605B (zh) * 2011-05-05 2015-04-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中继电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69605A (zh) * 2011-05-05 2012-11-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中继电路的方法及装置
US11900359B2 (en) 2011-07-05 2024-02-13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Electronic wallet checkout platform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US11010753B2 (en) 2011-07-05 2021-05-18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Electronic wallet checkout platform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US11397931B2 (en) 2011-08-18 2022-07-26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Multi-directional wallet connector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US11803825B2 (en) 2011-08-18 2023-10-31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Multi-directional wallet connector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US11763294B2 (en) 2011-08-18 2023-09-19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Remote decoupled application persistent state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US11010756B2 (en) 2011-08-18 2021-05-18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Remote decoupled application persistent state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US10825001B2 (en) 2011-08-18 2020-11-03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Multi-directional wallet connector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US11354723B2 (en) 2011-09-23 2022-06-07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Smart shopping cart with E-wallet store injection search
CN102438018A (zh) * 2011-12-16 2012-05-02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自治域的P2P-VoIP 网络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US11036681B2 (en) 2012-02-02 2021-06-15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Multi-source, multi-dimensional, cross-entity, multimedia analytical model sharing database platform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US10983960B2 (en) 2012-02-02 2021-04-20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Multi-source, multi-dimensional, cross-entity, multimedia centralized personal information database platform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US11074218B2 (en) 2012-02-02 2021-07-27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Multi-source, multi-dimensional, cross-entity, multimedia merchant analytics database platform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WO2012092899A2 (zh) * 2012-02-10 2012-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端到端覆盖网中转方法和系统
CN102714632A (zh) * 2012-02-10 2012-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端到端覆盖网中转方法和系统
WO2012092899A3 (zh) * 2012-02-10 2013-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端到端覆盖网中转方法和系统
CN103298053B (zh) * 2013-05-23 2016-03-30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多源AS最大连通度的覆盖网Relay选择方法
CN103298053A (zh) * 2013-05-23 2013-09-11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多源AS 最大连通度的覆盖网Relay 选择方法
CN105282031B (zh) * 2015-11-24 2020-04-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5282031A (zh) * 2015-11-24 2016-01-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装置
WO2019137394A1 (zh) * 2018-01-12 2019-07-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无线回程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传输设备、基站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4690B (zh) 2012-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4690B (zh) 一种数据路由方法及设备
CN1491507B (zh) 用于多个主机任意播放路由选择的方法和系统
US10027623B2 (en)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resolution
US8009615B2 (en) Multi-hop ad-hoc wireless networks that support non-multi-hop wireless terminals
CN101459614B (zh) 一种网络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KR101177203B1 (ko) 애니캐스트를 통한 맵리스 글로벌 트래픽 로드 밸런싱
EP245112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network topology discovery
KR101486418B1 (ko) 또 다른 쌍에 가깝게 위치한 쌍들의 그룹을 결정하는 방법, 연관된 서버, 및 분석 디바이스
RU2009149102A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обильностью и эффективного поиска информации в сети связи
CN109547348A (zh) 一种通信、路由建立方法和装置
WO2001041378A1 (en) Broadcast as a triggering mechanism for route discovery
CN102143164B (zh) 报文中继方法、装置及基站
US20100027555A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link state advertisement and routing device
Kalogeiton et al. Infrastructure-assisted communication for NDN-VANETs
US20070147313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a service requester (client) and a service provider (server) in a decentralized mobile wireless network
CN102664811B (zh) 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1584192B (zh) 节点注册方法
US20080181237A1 (en) Building communities of interest and selecting borders between them based on relative motion
CN106375489A (zh) 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494849B (zh) 一种通信方法、系统及设备
KR101445047B1 (ko) 토폴로지 서버의 지원으로 통신 아키텍처에 분산된 노드의 네트워크에 대한 기밀 또는 보호 액세스
US20060133387A1 (en) Route trac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1753419B (zh) 发送数据、转发数据的方法、设备和多地址空间移动网络
CN102655473A (zh)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6033486B (zh) 一种iab宿主节点的切换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