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7325A - 异构网络融合的数据交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异构网络融合的数据交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7325A
CN101917325A CN 201010269879 CN201010269879A CN101917325A CN 101917325 A CN101917325 A CN 101917325A CN 201010269879 CN201010269879 CN 201010269879 CN 201010269879 A CN201010269879 A CN 201010269879A CN 101917325 A CN101917325 A CN 1019173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inter
port
data communica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6987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7325B (zh
Inventor
吴坚
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EAST WANG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EAST WANG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EAST WANGH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EAST WANG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698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173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17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7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7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73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构网络融合的数据交换方法,包括数据通讯网和广播电视网,在数据通讯网的汇聚层和广播电视网的分配层之间,设有一跨网局端设备;在数据通讯网和广播电视网的用户侧,设有一跨网终端设备;用户设备发出的请求经跨网终端设备,通过数据通讯网到达应用服务主机和跨网局端设备;跨网局端设备根据该请求确定内容下行的承载路径;应用服务主机响应该请求并输出相应的内容,根据跨网局端设备确定的承载路径,经跨网终端设备后到达用户设备。本发明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而基本不需要大的基础投资。

Description

异构网络融合的数据交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通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异构网络融合的数据交换方法。
背景技术
语音网、互联网、电视网的三网融合是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我国早在1998年提出了三网融合的概念,数据通信尤其是计算机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从电话线33Kbps的拨号上网到今天100M的光纤到户FTTH的宽带光通信接入,已经明确了固网宽带网络的最终发展轨道,基于FTTH光纤网络承载语音通讯、数据通讯和数字电视的三网融合技术实现趋于成熟。
网络的发展是沿着“光进铜退”趋势演进,而运营商网络建设和改造是考虑业务成长需要、可利用资源以及投资回报,网络改造是为更多业务承载需要、新业务和新应用促进网络改造。在目前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下,将会形成3+1运营商全面竞争的格局,网络的升级改造是一项为今后业务竞争奠定基础的重要工作,但涉及到千亿元数量级的网络改造投资,不同运营商网络基础不同其改造投资差异很大,可谓“贫富不均”。由于业务发展周期与网络改造并不同步或匹配,网络改造投资下去了可能业务发展并不如意或者有一定的滞后期,业务需求来得快而网络改造跟不上错失开展业务的机会,造成的结果是投资大效益低。
可见,如何以较少的成本,提高现有网络的利用效率,降低投资风险,是三网融合工程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如能在不改造现有基础网络的前提下,仅通过设备改造来实现各网络的互用,无疑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三网融合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此而提供一种异构网络融合的数据交换方法。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异构网络融合的数据交换方法,包括数据通讯网和广播电视网,其特征在于:在数据通讯网的汇聚层和广播电视网的分配层之间,设有一跨网局端设备;在数据通讯网和广播电视网的用户侧,设有一跨网终端设备;用户设备发出的请求经跨网终端设备,通过数据通讯网到达应用服务主机和跨网局端设备;跨网局端设备根据该请求确定内容下行的承载路径;应用服务主机响应该请求并输出相应的内容,根据跨网局端设备确定的承载路径,经跨网终端设备后到达用户设备。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跨网局端设备包括一外部总线;通过一以太网控制模块、以太网端口与数据通讯网连接,一射频控制模块、射频端口与广播电视网连接;一用户数据包控制模块通过总线向以太网控制模块或射频控制模块发布指令,选择承载路径;
跨网终端设备上联侧有射频接入端口(HFC Port)和第一数据收发端口(Uplink Port),分别用于跟广播电视网和数据通讯网连接;下联侧有第二数据收发端口(Downlink Port),用于跟用户设备连接。
跨网终端设备还包括一外部总线,射频接入端口(HFC Port)通过TS流解析模块(TS Module)与外部总线相连;上联侧的第一数据收发端口(Uplink Port)通过第一数据收发模块(Module 1)与外部总线相连;下联侧的第二数据收发端口(Downlink Port)通过第二数据收发模块(Module 2)与外部总线相连;
它还包括一个基于VPN技术的路由控制单元,与总线连接;在已有以太网连接的基础上,该路由控制单元再建立一个包含HFC下行通道的虚拟网络通道;该虚拟网络通道通过PPP协议,由远端服务器提供DHCP服务,分配IP地址,根据用户设备访问请求和应用服务的路由信息选择上联侧的承载通道。
本发明是在物理网络引入了数据通讯网和广播电视网这两种不同介质的异构网络,基于TCP/IP协议中的UDP协议(用户数据包协议)和IP协议,为应用层新增加了一个单向的传输通道,即广播电视网通道,其网络的物理特性决定了这个单向传输通道具有大容量高带宽的性能。在原有的TCP/IP网络数据通信传输的基础上,通过新增具有高带宽特征的广播电视网络,数据通信上下行可以在数据通讯网中传输,也可以单独使下行的数据在广播电视网中传输,即数据交换和路由可以在两个网络之间切换。其中跨网局端的作用是侦听用户请求、路由切换、数据下行发送等,通过网络跨接在网络局端侧建立网络下行的新通道连接;跨网终端的作用是根据用户的请求接收高速下行发送的数据,并解析数据转发给用户设备。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而基本不需要大的基础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包括数据通讯网1和广播电视网2,在数据通讯网的汇聚层和广播电视网的分配层之间,设有一跨网局端设备3;在数据通讯网和广播电视网的用户侧,设有一跨网终端设备4;用户PC 6发出的请求经跨网终端设备4,通过数据通讯网1到达应用服务主机5和跨网局端设备3;跨网局端设备3根据该请求确定由数据通讯网1和/或广播电视网2作为内容下行的承载路径;应用服务主机5响应该请求并输出相应的内容,根据跨网局端设备3确定的承载路径,经跨网终端设备4后到达用户PC 6。
其中,跨网局端设备3包括外部总线31;通过以太网(Ethernet)控制模块33、以太网端口(Ethernet Port)34与数据通讯网1连接,及通过射频(HFC)控制模块35、射频端口(HFC Port)36与广播电视网2连接;用户数据包(UDP)控制模块32通过总线向以太网控制模块33或射频控制模块35发布指令,选择承载路径;
跨网终端设备4包括外部总线41,其上联侧通过第一数据收发模块(Module1)44、第一数据收发端口(Uplink Port)45与数据通讯网1连接,及通过TS流解析模块(TS Module)42、射频接入端口(HFC Port)43与广播电视网2连接;其下联侧通过第二数据收发模块(Module 2)46、第二数据收发端口(DownlinkPort)47,用于跟用户PC 6连接。

Claims (3)

1.异构网络融合的数据交换方法,包括数据通讯网和广播电视网,其特征在于:在数据通讯网的汇聚层和广播电视网的分配层之间,设有一跨网局端设备;在数据通讯网和广播电视网的用户侧,设有一跨网终端设备;用户设备发出的请求经跨网终端设备,通过数据通讯网到达应用服务主机和跨网局端设备;跨网局端设备根据该请求确定内容下行的承载路径;应用服务主机响应该请求并输出相应的内容,根据跨网局端设备确定的承载路径,经跨网终端设备后到达用户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网络融合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网局端设备包括一外部总线;通过一以太网控制模块、以太网端口与数据通讯网连接,一射频控制模块、射频端口与广播电视网连接;一用户数据包控制模块通过总线向以太网控制模块或射频控制模块发布指令,选择承载路径;跨网终端设备上联侧有射频接入端口(HFC Port)和第一数据收发端口(Uplink Port),分别用于跟广播电视网和数据通讯网连接;下联侧有第二数据收发端口(Downlink Port),用于跟用户设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网络融合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网终端设备还包括一外部总线,射频接入端口(HFC Port)通过TS流解析模块(TS Module)与外部总线相连;上联侧的第一数据收发端口(Uplink Port)通过第一数据收发模块(Module 1)与外部总线相连;下联侧的第二数据收发端口(Downlink Port)通过第二数据收发模块(Module 2)与外部总线相连;
它还包括一个基于VPN技术的路由控制单元,与总线连接;在已有以太网连接的基础上,该路由控制单元再建立一个包含HFC下行通道的虚拟网络通道;该虚拟网络通道通过PPP协议,由远端服务器提供DHCP服务,分配IP地址,根据用户设备访问请求和应用服务的路由信息选择上联侧的承载通道。
CN2010102698791A 2010-09-02 2010-09-02 异构网络融合的数据交换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73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98791A CN101917325B (zh) 2010-09-02 2010-09-02 异构网络融合的数据交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98791A CN101917325B (zh) 2010-09-02 2010-09-02 异构网络融合的数据交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7325A true CN101917325A (zh) 2010-12-15
CN101917325B CN101917325B (zh) 2012-11-14

Family

ID=43324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987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7325B (zh) 2010-09-02 2010-09-02 异构网络融合的数据交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1732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0117A (zh) * 2012-01-19 2013-07-24 上海芯域微电子有限公司 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
CN104135409A (zh) * 2014-08-13 2014-11-05 南宁市锋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网融合系统
CN110278181A (zh) * 2019-01-29 2019-09-24 广州金越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关于跨网数据交换的即时协议转换技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2924B (zh) * 2013-03-07 2016-12-28 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数字通信系统、信息分发方法及接收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4976A (zh) * 1999-02-24 2000-08-30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数字视频广播的数据广播系统
CN1564597A (zh) * 2004-04-10 2005-01-12 华中科技大学 端到端视频服务方法及其装置
CN101252496A (zh) * 2008-04-01 2008-08-27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网络传输系统、终端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4976A (zh) * 1999-02-24 2000-08-30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数字视频广播的数据广播系统
CN1564597A (zh) * 2004-04-10 2005-01-12 华中科技大学 端到端视频服务方法及其装置
CN101252496A (zh) * 2008-04-01 2008-08-27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网络传输系统、终端和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0117A (zh) * 2012-01-19 2013-07-24 上海芯域微电子有限公司 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
CN103220117B (zh) * 2012-01-19 2017-07-28 芯域通信有限公司 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ap终端装置的多业务承载方法
CN104135409A (zh) * 2014-08-13 2014-11-05 南宁市锋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网融合系统
CN110278181A (zh) * 2019-01-29 2019-09-24 广州金越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关于跨网数据交换的即时协议转换技术
CN110278181B (zh) * 2019-01-29 2021-09-17 广州金越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关于跨网数据交换的即时协议转换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7325B (zh) 2012-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7714B (zh)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实现内容分发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AU2013351670B2 (en) Business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nvergence device
CN105119787B (zh)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公共互联网接入系统和方法
CN100544367C (zh) 一种基于传输网络的流媒体业务传输平台系统
EP3614626A1 (en) Potn system, potn inter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packet inter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9525489A (zh) 一种融合网关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3780585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多线路多ip服务器数据交换方法
CN101917325B (zh) 异构网络融合的数据交换方法
CN109302642A (zh) 数据采集方法和装置
CN110049341A (zh) 视频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1304387B (zh) 一种实现二层隧道协议隧道转换的方法
CN101577841B (zh) 实现光纤同轴电缆接入网终端设备snmp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3220194A (zh) 一种HiNOC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CN202957840U (zh) 一种跨网加速系统
CN109936563A (zh) 一种同声传译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1621528B (zh) 基于以太交换机集群管理的会话系统及会话通道实现方法
FI112757B (fi) Tiedonsiirto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CN101917650B (zh) 用于异构网络融合的用户前置设备
CN109842630A (zh) 视频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2611591A (zh) 取代onu的光纤同轴混合接入系统
CN202551077U (zh) 三网融合家庭网关及三网融合系统
CN201878183U (zh) 用于异构网络融合的用户前置设备
CN203406875U (zh) 一纤多网全业务接入系统
CN102710501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在隧道通信模式下的带宽动态调整方法
CN207010726U (zh) 一种利用udp隧道技术实现非对称业务的分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14

Termination date: 2017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