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7217A - 选择协作点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选择协作点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7217A
CN101917217A CN2010102629448A CN201010262944A CN101917217A CN 101917217 A CN101917217 A CN 101917217A CN 2010102629448 A CN2010102629448 A CN 2010102629448A CN 201010262944 A CN201010262944 A CN 201010262944A CN 101917217 A CN101917217 A CN 101917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peration point
zone
cooperation
user side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629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7217B (zh
Inventor
魏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26294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172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17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721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8610 priority patent/WO201202226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7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7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7Selecting a data network PoA [Point of Attach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协作点的方法和装置,属于无线通信网络。该方法包括:设置用户端的区域划分参数及其阈值,以及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及其阈值;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区域划分参数测量值以及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测量值;将区域划分参数测量值与所述区域划分参数阈值进行比对,得到第一比对结果,将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测量值与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阈值进行比对,得到第二比对结果;根据第一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用户端所在的区域,根据第二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用户端在所在的区域内的位置;根据所述所在的位置确定协作点选择策略,根据确定的协作点选择策略选择协作点。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资源,降低小区间干扰。

Description

选择协作点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网络,特别涉及一种选择协作点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一代的宽带无线通信网络中,解决无线通信网络中小区间用户端(User Equipment,UE)吞吐量及平均用户端吞吐量特别是小区边缘用户端的吞吐量及峰值速率的一个关键因素并面临严峻的挑战。
目前,在IEEE 802.16j、IMT-Advanced、WINNER中都提出采用多点协作多点(Collaborative Multiple Point,CoMP)发送/接收的方法来解决该问题。
CoMP发送/接收的基本概念是在相同的无线资源上多个协作的基站(Base Station,BS)和单一用户端之间的联合发送和接收。有两个基本特征:
(1)每个用户端能够在相同的无线资源上通过基站协作被多个基站联合服务。通过这样的做法,小区间干扰能够被缓解,或改变为有用的信号功率。
(2)每个基站能够在相同的无线资源上服务多个用户端。通过这样的做法。所有扇区吞吐量被改善。
但是,在CoMP发送/接收实施过程中,在协作的多个基站中使用相同的资源为一个用户端服务,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在存在小区间干扰的上行链路中,当选择同时在小区边缘的用户端进行CoMP发送/接收时,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小区间干扰,进而使小区边缘吞吐量、峰值速率及平均小区吞吐量显著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充分利用资源,降低小区间干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选择协作点的方法和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选择协作点的方法,包括:
设置用户端的区域划分参数及其阈值,以及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及其阈值;
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区域划分参数测量值以及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测量值;
将所述区域划分参数测量值与所述区域划分参数阈值进行比对,得到第一比对结果,将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测量值与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阈值进行比对,得到第二比对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用户端所在的区域,根据所述第二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用户端在所在的区域内的位置;
根据所述所在的位置确定协作点选择策略,根据确定的协作点选择策略选择协作点。
进一步地,所述所在的区域为小区内区域;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所在的位置确定协作点选择策略,包括:静态选择频谱效率最高的协作点为协作点选择策略。
进一步地,所述所在的区域为小区间区域;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所在的位置确定协作点选择策略,包括:首先,选择满足用户端最好性能的协作点,如果协作点数目没有达到要求,则选择频谱效率较高的协作点;其次,选择干扰状况较少的协作点及协作点负载较小的协作点,同时,采用动态选择的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区域划分参数或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包括至少以下参数之一或其组合:服务质量、长期频谱效率、短期频谱效率、基站负载、干扰状况、干扰测量值和路损。
进一步地,在所述根据确定的协作点选择策略选择协作点的步骤后,还包括:通知所述用户端和其他所有的协作点。
进一步地,在通知用户端和其他所有的协作点的步骤后,还包括:所述其他协作点的协作控制器根据不同的协作点及用户端的性能的测量动态选择协作点。
一种选择协作点的装置,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用户端的区域划分参数及其阈值,以及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及其阈值;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区域划分参数测量值以及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测量值;
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区域划分参数测量值与所述区域划分参数阈值进行比对,得到第一比对结果,将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测量值与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阈值进行比对,得到第二比对结果;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用户端所在的区域,根据所述第二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用户端在所在的区域内的位置;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所在的位置确定协作点选择策略,根据确定的协作点选择策略选择协作点。
进一步地,所述所在的区域为小区内区域;相应地,所述选择模块,具体用于静态选择频谱效率最高的协作点为协作点选择策略。
进一步地,所述所在的区域为小区间区域;相应地,所述选择模块,具体用于,首先选择满足用户端最好性能的协作点,如果协作点数目没有达到要求,则选择频谱效率较高的协作点;其次,选择干扰状况较少的协作点及协作点负载较小的协作点,同时,采用动态选择的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区域划分参数或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包括至少以下参数之一或其组合:服务质量、长期频谱效率、短期频谱效率、基站负载、干扰状况、干扰测量值和路损。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通知模块,用于通知所述用户端和其他所有的协作点。
进一步地,所述协作点为宏基站、微蜂窝型基站、中继器或家庭基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用户端的区域划分参数及其阈值,以及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及其阈值;接收该用户端发送的区域划分参数测量值以及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测量值;将该区域划分参数测量值与该区域划分参数阈值进行比对,得到第一比对结果,将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测量值与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阈值进行比对,得到第二比对结果;根据该第一比对结果确定该用户端所在的区域,根据该第二比对结果确定该用户端在所在的区域内的位置;根据该所在的位置确定协作点选择策略,根据确定的协作点选择策略选择协作点,可以有效的协作点的覆盖区域进行划分,对需要CoMP技术的区域进行了有限的限定,显著降低了CoMP时需要在所有协作点间交互的信息的开销,能够充分利用资源,降低小区间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选择协作点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选择协作点的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选择协作点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选择协作点的装置的另一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选择协作点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设置用户端的区域划分参数及其阈值,以及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及其阈值。
步骤102,接收该用户端发送的区域划分参数测量值以及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测量值。
步骤103,将该区域划分参数测量值与该区域划分参数阈值进行比对,得到第一比对结果,将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测量值与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阈值进行比对,得到第二比对结果。
步骤104,根据该第一比对结果确定该用户端所在的区域,根据该第二比对结果确定该用户端在所在的区域内的位置。
步骤105,根据该所在的位置确定协作点选择策略,根据确定的协作点选择策略选择协作点。
进一步地,该所在的区域为小区内区域;相应地,根据该所在的位置确定协作点选择策略,包括:静态选择频谱效率最高的协作点为协作点选择策略。
进一步地,该所在的区域为小区间区域;相应地,根据该所在的位置确定协作点选择策略,包括:首先,选择满足用户端最好性能的协作点,如果协作点(数目没有达到要求(例如,根据选择策略需要选择3个协作点,但满足最好性能的协作点选择时只能选择2个,此时称为数目没有达到要求),则选择频谱效率较高的协作点;其次,选择干扰状况较少的协作点及协作点负载较小的协作点,同时,采用动态选择的方式。
进一步地,该区域划分参数或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包括至少以下参数之一或其组合:
服务质量、长期频谱效率、短期频谱效率、基站负载、干扰状况、干扰测量值和路损。
进一步地,在根据确定的协作点选择策略选择协作点的步骤后,还包括:
通知该用户端和其他所有的协作点。
进一步地,在通知用户端和其他所有的协作点的步骤后,还包括:
该其他协作点根据不同的协作点及用户端的性能的测量动态选择协作点。
其中,该协作点可以是宏基站、微蜂窝型基站、中继器、家庭基站等类似装置。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但该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限制。在实施例中,协作点以宏基站为例,其他类型的协作点的工作原理与此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选择协作点的方法,包括:
步骤201,服务基站设置用于划分覆盖区域的区域划分参数及其阈值,以及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及其阈值。
其中,区域划分参数可以与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相同或不同,包括以下参数之一或其组合:
服务质量、长期频谱效率、短期频谱效率、基站负载、干扰状况、干扰测量值和路损。
进一步地,服务基站可以根据区域划分参数对其覆盖的区域进行划分,例如可以划分为小区间区域、小区内区域,但不限于此。例如,一、可以划分为小区间区域、过渡区域、小区内区域,对这三个区域使用不同的策略;二,可以对每个大区域划分不同的小区域,例如,对小区间区域划分为3个不同的层次,而这3个不同层次的区域有显著的差异,如,小区间干扰从高到低等。划分的原理上,有多种,例如,根据参数划分(、也可以按照覆盖尺寸划分,例如,100米覆盖范围内是小区内区域,超过100米为小区间区域,以下会有描述。在使用CoMP的时候,都需要考虑所有的协作点与用户端之间的信令交互,并且,信令交互必须要在所有的协作点与用户端之间进行,如果小区覆盖范围内,大量的用户端使用CoMP,在协作点和用户端之间交互的信令数量显然会成比例的增加,同时,不同的协作点和用户端之间信令交互类型是有差异的,大量信令类型在网络上交互系统开销必然增大。如果进行区域划分,只在确定的区域例如,可以是本发明举例中的小区间区域进行CoMP,那么,首先,在该区域中容纳的用户端数量会减少,同时,为相同策略的用户端使用同一类型的信令,大大降低了信令类型数量,据此,在引入区域划分之后会减少开销。进一步地,服务基站可以根据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确定用户端在某一区域内的具体位置,以下会有详细描述。
步骤202,服务基站设置不同位置的协作点选择策略。
具体地,服务基站为不同的位置选择不同的协作点选择策略:
1)对于小区内区域,由于小区间干扰状况较小、服务质量较好,因此,除非有特殊需求,例如,服务基站负载较重、需要高的频谱效率、用户端性能需求大幅度提高,否则,不采用协作多点发送/接收,如果采用CoMP技术,那么,选择频谱效率最高的协作点,并且是静态的,即,选择后不发生变化。
2)对于小区间区域,由于在异构网络中,不同类型的基站、微蜂窝型基站(Femto)、家庭基站或家庭信息机等的发射功率、性能等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选择协作点时要考虑到用户端性能需求、频谱效率、基站负载、干扰状况等的折中,例如,具体方法如下,但不限于此方法,首先选择满足用户端最好性能的协作点,如果协作点数目没有达到要求,那么选择频谱效率较高的协作点;其次为干扰状况较少的协作点及基站负载较小的协作点,同时,采用动态的方式,即选择后根据用户端及协作点状况可以动态的变更。
步骤203,用户端测量邻基站确定的划分其覆盖区域的该区域划分参数测量值,并上报服务基站。
步骤204,服务基站将区域划分参数测量值与区域划分参数阈值进行对比,得到第一对比结果,并根据第一对比结果确定用户端所在的区域。
例如,以小区间干扰为例,当小区间干扰测量值大于阈值时,对应于小区间区域,否则,为小区内区域。
步骤205,用户端测量服务基站确定的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测量值,并上报服务基站。
步骤206,服务基站将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测量值与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阈值进行比对,得到第二比对结果,根据第二比对结果确定用户端在某一区域内的具体位置。
以小区间干扰为例,步骤206只是对位置进行细化,当小区间干扰测量值大于阈值,根据步骤204,确定用户端处在小区间区域;在步骤206中,根据小区间干扰确定位置信息对比阈值,该阈值显然要大于步骤204的区域划分阈值。
步骤207:服务基站根据用户端的位置确定协作点选择策略。
具体地,对于小区内区域,由于小区间干扰状况较小、服务质量较好,因此,除非有特殊需求,例如,服务基站负载较重、需要高的频谱效率、用户端性能需求大幅度提高,否则,不采用协作多点发送/接收,如果采用CoMP技术,那么,选择频谱效率最高的协作点,并且是静态的,即,选择后不发生变化。
对于小区间区域,由于在异构网络中,不同类型的宏基站、微蜂窝型基站中继器、家庭基站等的发射功率、性能等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选择协作点时要考虑到用户端性能需求、频谱效率、基站负载、干扰状况等的折中,例如,具体方法如下,但不限于此方法,首先选择满足用户端最好性能的协作点,如果协作点数目没有达到要求,那么选择频谱效率较高的协作点;其次为干扰状况较少的协作点及基站负载较小的协作点,同时,采用动态的方式,即选择后根据用户端及协作点状况可以动态的变更。
步骤208,服务基站根据协作点选择策略选择协作点,并通知所有的协作点及用户端。
步骤209:不同类型的协作点中设置协作控制器。
步骤210:协作点根据对不同的协作点及用户端性能的测量动态选择协作点,并通知其他的协作点及用户端完成协作点的选择与切换。
具体地,不同类型的协作点中设置不同的协作控制器,协作控制器可以调协不同的协作点选择策略,当服务基站确定用户端的协作点之后,会通知所有的协作点,协作点中的协作控制器会根据其预先设置的选择策略确定是否还需要增加或减少协作点,如果需要增加新协作点以达到用户端的性能需求,那么,协作点的协作控制器会增加新的协作点,如果不需要增加新协作点,那么协作点会通知用户端完成协作点的选择与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01和步骤202的顺序可以互换。步骤203和步骤205,用户端可以将测量的区域划分参数测量值以及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测量值一起向服务基站上报,然后由服务基站进行对比。
基于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选择协作点的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
设置模块301,用于设置用户端的区域划分参数及其阈值,以及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及其阈值;
接收模块302,用于接收该用户端发送的区域划分参数测量值以及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测量值;
比对模块303,用于将该区域划分参数测量值与该区域划分参数阈值进行比对,得到第一比对结果,将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测量值与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阈值进行比对,得到第二比对结果;
确定模块304,用于根据该第一比对结果确定该用户端所在的区域,根据该第二比对结果确定该用户端在所在的区域内的位置;
选择模块305,用于根据该所在的位置确定协作点选择策略,根据确定的协作点选择策略选择协作点。
进一步地,该所在的区域为小区内区域;
相应地,该选择模块305,具体用于静态选择频谱效率最高的协作点为协作点选择策略。
进一步地,该所在的区域为小区间区域;
相应地,该选择模块305,具体用于,首先选择满足用户端最好性能的协作点,如果协作点数目没有达到要求,则选择频谱效率较高的协作点;其次,选择干扰状况较少的协作点及协作点负载较小的协作点,同时,采用动态选择的方式。
进一步地,该区域划分参数或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包括至少以下参数之一或其组合:
服务质量、长期频谱效率、短期频谱效率、基站负载、干扰状况、干扰测量值和路损。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该装置还包括:通知模块306,用于通知该用户端和其他所有的协作点。
进一步地,该协作点为宏基站、微蜂窝型基站、中继器、家庭基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用户端的区域划分参数及其阈值,以及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及其阈值;接收该用户端发送的区域划分参数测量值以及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测量值;将该区域划分参数测量值与该区域划分参数阈值进行比对,得到第一比对结果,将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测量值与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阈值进行比对,得到第二比对结果;根据该第一比对结果确定该用户端所在的区域,根据该第二比对结果确定该用户端在所在的区域内的位置;根据该所在的位置确定协作点选择策略,根据确定的协作点选择策略选择协作点,可以有效的协作点的覆盖区域进行划分,对需要CoMP技术的区域进行了有限的限定,显著降低了CoMP时需要在所有协作点间交互的信息的开销,能够充分利用资源,降低小区间干扰;协作点的动态/静态选择的联合使用,进一步降低了系统开销;同时,由于异构网络中不同类型协作点设置协作控制器,有效减少了在协作点需要重新选择与切换时在相关协作点上需要交互的信息的开销。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力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选择协作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用户端的区域划分参数及其阈值,以及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及其阈值;
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区域划分参数测量值以及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测量值;
将所述区域划分参数测量值与所述区域划分参数阈值进行比对,得到第一比对结果,将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测量值与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阈值进行比对,得到第二比对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用户端所在的区域,根据所述第二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用户端在所在的区域内的位置;
根据所述所在的位置确定协作点选择策略,根据确定的协作点选择策略选择协作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在的区域为小区内区域;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所在的位置确定协作点选择策略,包括:
静态选择频谱效率最高的协作点为协作点选择策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在的区域为小区间区域;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所在的位置确定协作点选择策略,包括:
首先,选择满足用户端最好性能的协作点,如果协作点数目没有达到要求,则选择频谱效率较高的协作点;
其次,选择干扰状况较少的协作点及协作点负载较小的协作点,同时,采用动态选择的方式。
4.如权利要求1到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划分参数或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包括至少以下参数之一或其组合:
服务质量、长期频谱效率、短期频谱效率、基站负载、干扰状况、干扰测量值和路损。
5.如权利要求1到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确定的协作点选择策略选择协作点的步骤后,还包括:
通知所述用户端和其他所有的协作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知用户端和其他所有的协作点的步骤后,还包括:
所述其他协作点的协作控制器根据不同的协作点及用户端的性能的测量动态选择协作点。
7.一种选择协作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用户端的区域划分参数及其阈值,以及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及其阈值;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区域划分参数测量值以及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测量值;
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区域划分参数测量值与所述区域划分参数阈值进行比对,得到第一比对结果,将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测量值与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阈值进行比对,得到第二比对结果;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用户端所在的区域,根据所述第二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用户端在所在的区域内的位置;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所在的位置确定协作点选择策略,根据确定的协作点选择策略选择协作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在的区域为小区内区域;
相应地,所述选择模块,具体用于静态选择频谱效率最高的协作点为协作点选择策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在的区域为小区间区域;
相应地,所述选择模块,具体用于,首先选择满足用户端最好性能的协作点,如果协作点数目没有达到要求,则选择频谱效率较高的协作点;其次,选择干扰状况较少的协作点及协作点负载较小的协作点,同时,采用动态选择的方式。
10.如权利要求7到9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划分参数或区域内位置确定参数包括至少以下参数之一或其组合:
服务质量、长期频谱效率、短期频谱效率、基站负载、干扰状况、干扰测量值和路损。
11.如权利要求7到9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知模块,用于通知所述用户端和其他所有的协作点。
12.如权利要求7到9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协作点为宏基站、微蜂窝型基站、中继器或家庭基站。
CN201010262944.8A 2010-08-20 2010-08-20 选择协作点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9172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2944.8A CN101917217B (zh) 2010-08-20 2010-08-20 选择协作点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11/078610 WO2012022268A1 (zh) 2010-08-20 2011-08-18 选择协作点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2944.8A CN101917217B (zh) 2010-08-20 2010-08-20 选择协作点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7217A true CN101917217A (zh) 2010-12-15
CN101917217B CN101917217B (zh) 2014-04-30

Family

ID=43324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2944.8A Active CN101917217B (zh) 2010-08-20 2010-08-20 选择协作点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17217B (zh)
WO (1) WO2012022268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6274A (zh) * 2010-12-13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网络中协作点选择方法和装置
WO2012022268A1 (zh) * 2010-08-20 2012-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选择协作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38260A (zh) * 2011-09-19 2012-05-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协作区域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2833755A (zh) * 2011-06-16 2012-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多点协作传输小区协作集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70706A (zh) * 2011-08-29 2013-03-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协同反馈集的选择方法及基站
CN103298132A (zh) * 2013-05-08 2013-09-11 东南大学 基于多点协作的发送点选择方法
CN103415020A (zh) * 2013-07-26 2013-11-2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中继系统中基于频率划分的干扰解决方法
CN104506292A (zh) * 2014-12-30 2015-04-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4604150A (zh) * 2012-07-23 2015-05-06 苹果公司 用于协作多点传输簇中锚定的向下选择的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81700A1 (en) * 2006-06-06 2007-12-06 Noritaka Deguchi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1577929A (zh) * 2008-05-09 2009-1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区域状态的判断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1697628A (zh) * 2009-10-23 2010-04-2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宏蜂窝和家庭基站混合网络中下行链路动态资源分配的方法
CN101702830A (zh) * 2009-10-28 2010-05-05 北京邮电大学 无线中继系统的网络编码用户协同配对的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9891B (zh) * 2008-06-25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过载指示器报告发送方法及物理资源块干扰状态编码方法
CN101355409B (zh) * 2008-09-04 2011-02-09 北京邮电大学 结合位置信息的伙伴选择与协作传输的实现方法
CN101772038B (zh) * 2009-01-06 2013-12-2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小区分簇方法及其通信网络和资源调度系统
CN101511107A (zh) * 2009-03-23 2009-08-1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协同多点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频率规划方法
CN101917217B (zh) * 2010-08-20 2014-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选择协作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26274A (zh) * 2010-12-13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网络中协作点选择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81700A1 (en) * 2006-06-06 2007-12-06 Noritaka Deguchi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1577929A (zh) * 2008-05-09 2009-1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区域状态的判断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1697628A (zh) * 2009-10-23 2010-04-2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宏蜂窝和家庭基站混合网络中下行链路动态资源分配的方法
CN101702830A (zh) * 2009-10-28 2010-05-05 北京邮电大学 无线中继系统的网络编码用户协同配对的传输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22268A1 (zh) * 2010-08-20 2012-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选择协作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26274A (zh) * 2010-12-13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网络中协作点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2833755A (zh) * 2011-06-16 2012-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多点协作传输小区协作集的方法及装置
WO2012171362A1 (zh) * 2011-06-16 2012-1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多点协作传输小区协作集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70706A (zh) * 2011-08-29 2013-03-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协同反馈集的选择方法及基站
CN102438260A (zh) * 2011-09-19 2012-05-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协作区域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2438260B (zh) * 2011-09-19 2017-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协作区域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4604150A (zh) * 2012-07-23 2015-05-06 苹果公司 用于协作多点传输簇中锚定的向下选择的方法和系统
CN104604150B (zh) * 2012-07-23 2018-01-30 苹果公司 用于协作多点传输簇中锚定的向下选择的方法和系统
CN103298132B (zh) * 2013-05-08 2016-03-02 东南大学 基于多点协作的发送点选择方法
CN103298132A (zh) * 2013-05-08 2013-09-11 东南大学 基于多点协作的发送点选择方法
CN103415020A (zh) * 2013-07-26 2013-11-2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中继系统中基于频率划分的干扰解决方法
CN104506292A (zh) * 2014-12-30 2015-04-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WO2016107232A1 (zh) * 2014-12-30 2016-07-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22268A1 (zh) 2012-02-23
CN101917217B (zh) 201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7217B (zh) 选择协作点的方法和装置
US10028279B2 (en)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for carrier selection and switching
CN102316510B (zh) 一种协作发送点的选择方法及选择装置
US20130217402A1 (en) Method,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for Resource Coordination Processing
CN102932927B (zh) 无线通信方法、基站和终端
KR101391838B1 (ko) 펨토셀 간섭을 고려한 핸드오버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3109558B (zh) 提高物理扇区用户容量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US20110086641A1 (en) Methods for Enhancing Performance of Open-Access and Closed-Access Femtocells
CN105430659A (zh) 用于动态资源交易和减轻干扰的方法
CN106131926A (zh) 异类网络中的小区搜索与测量
KR20140033657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매크로 기지국과 소형 셀 기지국 간 협력 통신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WO2012168816A1 (en) Determining a coordinating set of cells for multipoint reception of uplink transmission from a mobile terminal
CN102625336B (zh) 异构网络中干扰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3369611A (zh) 随机接入处理方法、切换处理方法及装置
JP2018011249A (ja)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Akbudak et al. Distributed power control and scheduling for decentralized OFDMA networks
CN104254081A (zh) 一种集中式组网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1998441A (zh) 一种动态协作的方法和系统、一种数据交换设备
CN103379647B (zh) 一种异构网的小区载波调整方法和异构网
Ghosh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efficiency and spectral efficiency in cognitive femtocell networks: A survey
JPWO2013080409A1 (ja) 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基地局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2030763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Processing in a Network
KR20120007997A (ko) 소형 셀 커버리지 확장을 위한 기지국 및 단말의 간섭 제어 방법
CN103228014A (zh) 小区联合调度方法和小区联合调度系统
CN102625368A (zh) 一种异构网络中小区的切换方法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