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5014A - 一种锁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5014A
CN101915014A CN 201010220371 CN201010220371A CN101915014A CN 101915014 A CN101915014 A CN 101915014A CN 201010220371 CN201010220371 CN 201010220371 CN 201010220371 A CN201010220371 A CN 201010220371A CN 101915014 A CN101915014 A CN 101915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moving wheel
connecting rod
driving member
oblique tong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2037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5014B (zh
Inventor
傅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AISUO INDUST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傅海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傅海 filed Critical 傅海
Priority to CN 20101022037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1501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01319 priority patent/WO201200360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915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5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50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50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3/00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E05B63/0013Locks with rotary bolt without provision for latch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3/00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 E05B13/005Disconnecting the hand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59/00Locks with latches separate from the lock-bolts or with a plurality of latches or lock-bol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9/00Arrangements of simultaneously actuated bolts or other securing devices at well-separated positions on the same wing
    • E05C9/02Arrangements of simultaneously actuated bolts or other securing devices at well-separated positions on the same wing with one sliding bar for fastening when moved in one direction and unfastening when moved in opposite direction; with two sliding bars moved in the same direction when fastening or unfastening
    • E05C9/026Arrangements of simultaneously actuated bolts or other securing devices at well-separated positions on the same wing with one sliding bar for fastening when moved in one direction and unfastening when moved in opposite direction; with two sliding bars moved in the same direction when fastening or unfastening comprising key-operated locks, e.g. a lock cylinder to drive auxiliary deadbolts or latch bol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锁体,包括锁壳、拨动件、连接杆、第一运动轮、第二运动轮、锁闭件、锁闭传动件以及复位件,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一用于推动第二运动轮的连接杆突起部,所述第二运动轮的一端与锁闭传动件可接触连接,所述锁闭传动件与锁勾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运动轮与连接杆的另一端可接触连接,所述第二推动部与锁闭传动件可接触连接。当锁体锁闭后,所述第二运动轮受到复位件的压力不再阻挡连接杆,所述第一运动轮不再与连接杆接触。再旋转执手,执手虽然可以带动第一运动轮运动,但不能带动连接杆进而带动锁勾运动,因此他人在锁体锁闭时可以旋转执手但无法解锁,解决了现有锁体存在的容易遭到人为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锁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锁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体。
背景技术
锁体是常用锁具中的一种,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门窗之中。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锁体琳琅满目,较为常见的有两种,现分别加以介绍。
第一种锁体包括执手、方舌、斜舌和锁芯,所述方舌为锁闭件,所述执手控制斜舌的运动,所述锁芯控制方舌运动。由于这种锁体的锁芯不直接控制执手,因此可防止他人通过下压执手等手段破坏执手和锁芯。但是当这种锁体需增加锁点为多点锁闭时,由于锁芯直接控制方舌和锁点的运动,而锁芯的转动一般是由钥匙所控制,由于钥匙的旋转半径较小,所产生的力矩也偏小,因此带动方舌及多锁点的运动较为困难,经常有钥匙由于用力过度而变形甚至折断以及锁勾和锁点由于开启或关闭力量过小不能有效开启或锁闭的情况发生。
第二种锁体也包括执手、方舌、斜舌和锁芯,其中执手用于控制方舌和斜舌的运动,当使用者锁闭锁体时,向上旋转执手,执手带动方舌和斜舌以及其它多锁点完成锁闭动作;锁体在完成锁闭动作后,执手被锁体上的锁闭装置固定无法下旋。当使用者开启锁体时,用钥匙开启锁芯,锁芯开启锁闭装置使其不再固定执手,下旋转执手,执手带动方舌和斜舌以及其它多锁点完成开启动作。
上述锁体上的执手可以产生较大的扭矩,能较好的实现锁闭和开启的功能。但是该锁体在锁闭时,执手被锁闭装置所固定,他人容易通过强力下压执手等手段,破坏执手与锁闭装置之间的连接,使锁闭装置不再固定执手,达到开启锁体的目的。同时在锁闭状态时,经常性的误操作会使锁闭装置被磨损破坏,降低锁体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体,旨在解决现有锁体存在的容易遭到人为损坏以及不能有效带动锁闭件运动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锁体,包括锁壳、连接杆、第一运动轮、第二运动轮、锁闭件、用于拨动连接杆运动的拨动件、用于带动锁闭件运动的锁闭传动件以及用于第二运动轮复位的复位件,所述拨动件、连接杆、第一运动轮、第二运动轮、锁闭件、锁闭传动件以及复位件均安装于锁壳内,其中,所述连接杆可滑动运动的安装于锁壳之内,所述第一运动轮和第二运动轮可转动的安装于锁壳之内;所述拨动件与连接杆的一端可接触连接,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一用于推动第二运动轮的连接杆突起部,所述连接杆突起部与第二运动轮的一端可接触连接,所述第二运动轮的另一端与锁闭传动件可接触连接,所述锁闭传动件与锁闭件连接;所述第一运动轮设有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所述第一推动部与连接杆的另一端可接触连接,所述第二推动部与锁闭传动件可接触连接;该复位件与第二运动轮接触连接。
其中,所述锁闭件为一锁勾,所述拨动件为一锁芯,所述锁芯包括一用于拨动连接杆运动的锁芯转动部,所述锁芯转动部与连接杆的一端可接触连接。
其中,还包括一斜舌单元,所述斜舌单元装置于锁壳内,该斜舌单元包括斜舌本体、带动斜舌本体运动的斜舌传动件和带动斜舌传动件运动的第三运动轮;所述第三运动轮可转动的安装于锁壳内,其一端与第一运动轮连接,另一端与斜舌传动件连接,所述斜舌传动件与斜舌本体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斜舌单元还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安装于斜舌本体与斜舌传动件之间,所述第二弹簧安装于斜舌传动件与锁壳之间。
其中,还包括一用于带动第一运动轮运动的执手以及用于执手复位的复位单元,所述执手与第一运动轮相连接,所述复位单元包括一复位杆和第三弹簧,所述复位杆可滑动运动的安装于锁壳之内,其与第一运动轮相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安装于复位杆与锁壳之间。
其中,还包括一锁点单元,所述锁点单元包括锁点本体以及用于带动锁点本体运动的锁点传动件,所述锁点传动件一端与锁闭传动件连接,另一端与锁点本体连接。
其中,所述锁点传动件包括第一锁点传动杆、第二锁点传动杆和第三锁点传动杆,其中,所述第一锁点传动杆与第二锁点传动杆之间、第二锁点传动杆与第三锁点传动杆之间均为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推动部包括用于推动锁闭传动件的第一推动齿和第二推动齿,所述第一推动齿与第二推动齿均与锁闭传动件可接触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运动轮包括用于推动锁闭传动件的第三推动齿和第四推动齿,所述第三推动齿与第四推动齿均与锁闭传动件可接触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用于连接杆复位的复位弹簧。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当要锁闭锁体时,旋转拨动件,拨动件拨动连接杆上移,当连接杆上的连接杆突起部通过第二运动轮时,第二运动轮受复位件的止挡,卡住连接杆使其不再向下移动;这时,旋转执手带动第一运动轮运动,第一运动轮通过带动连接杆、第二运动轮、锁闭传动件以及锁闭件运动,从而实现锁体的锁闭。
当锁体锁闭后,所述第二运动轮受到复位件的压力而不再阻挡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向下复位,所述第一运动轮不再与连接杆接触。此时,再旋转执手,执手虽然可以带动第一运动轮运动,但不能带动连接杆进而带动锁闭件运动,因此,所述锁体在锁闭时可以旋转执手但无法解锁,解决了现有锁体存在的锁体锁闭时执手固定不动、容易遭到人为损坏的问题。
由于所述锁体的锁闭件以及锁点本体的运动是由执手所控制的,所述执手能够有效的带动锁闭件和锁点本体的运动,有效解决了使用钥匙控制锁闭件以及锁点本体的运动所产生的钥匙由于用力过度而发生变形甚至折断以及钥匙不能有效带动锁勾实现锁闭或开锁的功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体内部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第一运动轮带动锁勾锁闭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锁体锁闭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锁体解锁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斜舌单元的运动状态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体内部零件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锁壳的主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锁壳的主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杆的主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位杆的主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运动轮的主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运动轮的主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运动轮的主视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体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14,本发明提供一种锁体,包括锁壳1,拨动件、连接杆21、第一运动轮23、第二运动轮22、锁闭件、复位件27和锁闭传动件,所述锁壳1包括上锁壳11和下锁壳12,所述上锁壳11和下锁壳12螺钉连接,形成一个用于安装其他零部件的腔体。所述拨动件、连接杆21、第一运动轮23、第二运动轮22、锁闭件、复位件27和锁闭传动件均安装于锁壳1之内。其中,所述锁闭传动件包括传动连接部24和传动片25,所述传动连接部24和传动片25可拆卸连接。
请参阅图1-14,所述拨动件的主要作用是为锁体的开启和锁闭提供动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拨动件为锁芯20。所述锁闭件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与安装在门窗框上的锁座(图中未示出)相互配合,实现门窗的开启与锁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闭件为锁勾26。
请参阅图1-4以及图6-13,所述锁芯20安装于锁壳1的一端,该锁芯20一侧设有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可滑动运动的安装于锁壳1内,所述锁芯20与连接杆21可接触连接。具体来说,所述锁芯20包括一钥匙孔201和锁芯转动部202,当使用者将钥匙插入钥匙孔201旋转锁芯转动部202时,所述锁芯转动部202可推动连接杆21向上移动,详见图4。
请参阅图1-4以及图6-13,所述连接杆21上设有一复位弹簧211和连接杆突起部212,所述复位弹簧211安装于连接杆21的下方,用于连接杆21的复位。所述连接杆突起部212与第二运动轮22的下端可接触连接,所述第二运动轮22的上端与传动连接部24可接触连接,所述传动连接部24和传动片25可拆卸连接,所述传动片25与锁勾26相互连接。
请参阅图1-4以及图6-13,所述第一运动轮23中间开设有一方孔235,所述方孔235用于安装执手(图中未示出),所述执手一般处于与地面平行的状态,以方便使用者的使用。请参阅图1-4以及图6-13,所述第一运动轮23还设有第一推动部233和第二推动部,所述第一推动部233与连接杆21的上端可接触连接,所述第二推动部与传动连接部24可接触连接,该第二推动部包括第一推动齿231和第二推动齿232。所述复位件27安装于第二运动轮22的一侧,该复位件27与第二运动轮22接触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21主要起到桥接作用,第一运动轮23通过连接杆21的桥接才能带动第二运动轮22运动。具体来说,使用者将钥匙插入钥匙孔201旋转锁芯时,所述锁芯转动部202可推动连接杆21的下端并使连接杆21向上移动,所述连接杆突起部212挤压并通过第二运动轮22的下端221;当连接杆突起部212通过第二运动轮22的下端221时,由于复位件27的压力,所述连接杆突起部212卡在第二运动轮22的上方,不再向下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27为一扭簧,其安装于第二运动轮22的一侧并与第二运动轮22接触连接,该复位件27始终对第二运动轮22的上端保持一定的压力。当然,所述复位件27还可为其他弹性件,安装方式还可为其他方式,只要其能实现本实施例中扭簧所起的作用即可。
当使用者旋转执手带动第一运动轮23逆时针旋转时,第一运动轮23上的第一推动部233推动连接杆21向下运动,所述连接杆突起部212向下推动第二运动轮22的下端221并使第二运动轮22转动,所述第二运动轮22上端推动传动连接部24和传动片25运动,所述传动片25带动锁勾26逆时针旋转,从而实现推拉锁体的解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体的工作过程如下:
请参阅图2和图3,当需要锁闭锁体时,将执手顺时针旋转,执手带动第一运动轮23顺时针旋转,所述第一运动轮23上的第一推动齿231和第二推动齿232推动传动连接部24和传动片25向下运动并带动锁勾26顺时针旋转,锁勾顺时针旋转至门窗框上的锁座中,从而实现锁体的锁闭。锁体锁闭后,所述执手还可旋转,并且所述执手还可带动第一运动轮23旋转,但这时第一运动轮23的旋转不会与连接杆21接触,不会对传动连接部24和传动片25产生传动作用,也不会将锁体解锁。
由于锁体在锁闭时执手可以自由转动并且对锁体的锁闭不产生任何影响,有效解决了现有锁体在锁闭时执手固定不动,他人容易通过下压执手等手段,破坏执手与锁芯之间的连接,使锁芯不再固定执手,从而实现解锁的问题。
请参阅图4,当需要开启锁体时,将钥匙插入钥匙孔201并旋转锁芯,所述锁芯转动部202推动连接杆21的下端并使连接杆21向上移动,所述连接杆突起部212挤压通过第二运动轮22的下端221并卡在第二运动轮22的上方。此时旋转执手,所述执手带动第一运动轮23逆时针旋转,第一运动轮23上的第一推动部233推动连接杆21向下运动,所述连接杆突起部212向下推动第二运动轮22的下端221并使第二运动轮22转动,所述第二运动轮22上端推动传动连接部24、传动片25运动,并带动锁勾26逆时针旋转,从而实现推拉锁体的解锁。解锁完成后,所述复位件27上顶第二运动轮22的上端,所述第二运动轮22的下端221不再卡住连接杆突起部212,复位弹簧211带动连接杆22向下复位,所述第一运动轮又处于不能接触连接杆22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运动轮23上的第二推动部包括两个推动齿,即第一推动齿231和第二推动齿232,同样,所述第二运动轮22的上端亦设有两个推动齿,即第三推动齿222和第四推动齿223,与采用一个推动齿相比,采用两个推动齿能在确保推动齿运动行程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下,能有效减小推动齿的高度,减少了对锁壳1内部空间的占用。另外,由于推动齿高度较小,强度亦得到相应的提高。
实施例2
请结合参阅图1-4以及图5,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斜舌单元。所述斜舌单元装置于锁壳1内,其包括第三运动轮30、斜舌传动件31和斜舌本体32,所述第三运动轮30一端与第一运动轮23连接,另一端与斜舌传动件31连接,所述斜舌传动件31与斜舌本体32连接。
请参阅图5、图11和图13,所述第一运动轮23上设有第一传动齿234,所述第三运动轮30的两侧设有第二传动齿301和第三传动齿302,所述斜舌传动件31上设有第四传动齿311,所述第一传动齿234与第二传动齿301相啮合,所述第三传动齿302与第四传动齿311啮合,所述斜舌本体32活动安装于斜舌传动件31上。
请参阅图5,所述斜舌本体32设有一连接轴321,所述连接轴321安装在斜舌传动件31设有的圆孔中,在连接轴321的下端设有一固定件322,由于固定件322的直径大于圆孔的直径,因此所述斜舌本体32只能在连接轴321范围内在斜舌传动件31上运动。请参阅图5,斜舌本体32和斜舌传动件31上还设有第一弹簧33和第二弹簧34,所述第一弹簧33安装于连接轴321上,所述第二弹簧34安装在斜舌传动件31与锁壳之间。
当关闭门窗时,所述斜舌本体32撞击门窗框并受压回缩,所述第一弹簧33也随之被压缩,当门窗关闭后,所述第一弹簧33复位带动斜舌本体32插入门窗框上的锁座内。当然,门窗关闭后,使用者也可将执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锁闭钩锁,具体请参见实施例1。
当需要打开门窗时,使用者将执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所述第一传动齿234带动第三运动轮30上的第二传动齿302顺时针旋转,所述第三传动齿302带动斜舌传动件31向里运动,所述斜舌本体32也随之回缩,所述第二弹簧34也随之压缩,这时所述锁体处于开启状态。
当然,如果此时锁勾26为锁闭状态时,先用钥匙旋转锁芯20,使连接杆21处于桥接状态,后将执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一运动轮23的第一推动部233推动第二运动轮22开启锁勾26,具体请参阅实施例1。此外,所述第一运动轮23在旋转的过程中,其上的第一传动齿234带动第三运动轮30、斜舌传动件31运动,所述斜舌本体32随之回缩,所述第二弹簧34被压缩,这时整个锁体处于开启状态。
当门窗打开后,松开执手,所述第二弹簧34复位,并带动斜舌传动件31、第三运动轮30、第一运动轮23和执手沿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执手以及斜舌本体32的复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簧33可起到使斜舌本体32复位的作用,所述第二弹簧34可起到使执手以及斜舌本体32复位的作用。
请参阅图1、图5、图10和图14,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述锁体还包括一复位单元,所述复位单元主要用于执手的复位,其包括一复位杆40和第三弹簧41,所述复位杆40上设有一第五传动齿43和弹簧安装槽42,所述第五传动齿43与第一传动齿234啮合连接,所述第三弹簧41安装于弹簧安装槽42之中。当使用者顺时针旋转执手锁闭锁勾26时,第一传动齿234通过第五传动齿43带动复位杆40向上运动,所述第三弹簧41受力拉伸;当锁勾26处于锁闭状态时,第三弹簧41复位,所述复位杆40带动执手复位并且回复到水平状态。
请参阅图1-4和图14,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述锁体还包括一锁点单元,所述锁点单元包括第一锁点传动杆50、第二锁点传动杆51和第三锁点传动杆52和锁点本体,其中所述第一锁点传动杆50与传动连接部24连接,所述第二锁点传动杆51与第一锁点传动杆50活动连接,所述第三锁点传动杆52与第二锁点传动杆51活动连接,所述第三锁点传动杆52与锁点杆53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点本体为锁点杆53,所述锁点杆53上设有若干用于锁闭门窗的锁点(图中未示出)。
当使用者沿顺时针旋转执手带动传动连接部24、传动片25向下运动时,所述传动连接部24同时带动第一锁点传动杆50、第二锁点传动杆51、第三锁点传动杆52和锁点杆53向下运动。所述锁点杆53向下运动时,其上的锁点与门窗框上的锁座(图中未示出)实现锁闭。同样的道理,当使用者沿逆时针旋转执手实现锁体解锁时,所述传动连接部24也会同时带动第一锁点传动杆50、第二锁点传动杆51、第三锁点传动杆52和锁点杆53向上运动,实现锁点与门窗框上锁座的解锁。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三个锁点传动杆(第一锁点传动杆50、第二锁点传动杆51和第三锁点传动杆52)的设置能够较好的实现传动连接部24能在极狭窄的空间内带动锁点杆53上下运动,实现锁点与锁座之间的锁闭与解锁。另外,所述第一锁点传动杆50、第二锁点传动杆51、第三锁点传动杆52之间为活动连接,能够保证锁点单元在运动过程中平稳、顺畅。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锁体的锁闭和解锁动作都是通过执手来实现,与现有技术中使用钥匙来实现锁体的锁闭与解锁相比,执手的强度较大、力臂较长、旋转半径也较大,能较好的带动锁体上零部件的运转,有效的避免了使用钥匙时出现的由于用力过度而变形甚至折断,以及钥匙不能有效的带动锁勾和锁点运动、钩锁和锁点不能较好实现开启或锁闭功能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锁体,包括锁壳、连接杆、第一运动轮、第二运动轮、锁闭件、用于拨动连接杆运动的拨动件、用于带动锁闭件运动的锁闭传动件以及用于第二运动轮复位的复位件,所述拨动件、连接杆、第一运动轮、第二运动轮、锁闭件、锁闭传动件以及复位件均安装于锁壳内,其中,所述连接杆可滑动运动的安装于锁壳之内,所述第一运动轮和第二运动轮可转动的安装于锁壳之内;所述拨动件与连接杆的一端可接触连接,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一用于推动第二运动轮的连接杆突起部,所述连接杆突起部与第二运动轮的一端可接触连接,所述第二运动轮的另一端与锁闭传动件可接触连接,所述锁闭传动件与锁闭件连接;所述第一运动轮设有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所述第一推动部与连接杆的另一端可接触连接,所述第二推动部与锁闭传动件可接触连接;所述复位件与第二运动轮接触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闭件为一锁勾,所述拨动件为一锁芯,所述锁芯包括一用于拨动连接杆运动的锁芯转动部,所述锁芯转动部与连接杆的一端可接触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锁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斜舌单元,所述斜舌单元装置于锁壳内,该斜舌单元包括斜舌本体、带动斜舌本体运动的斜舌传动件和带动斜舌传动件运动的第三运动轮;所述第三运动轮可转动的安装于锁壳内,其一端与第一运动轮连接,另一端与斜舌传动件连接,所述斜舌传动件与斜舌本体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单元还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安装于斜舌本体与斜舌传动件之间,所述第二弹簧安装于斜舌传动件与锁壳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锁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带动第一运动轮运动的执手以及用于执手复位的复位单元,所述执手与第一运动轮相连接,所述复位单元包括一复位杆和第三弹簧,所述复位杆可滑动运动的安装于锁壳之内,其与第一运动轮相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安装于复位杆与锁壳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锁点单元,所述锁点单元包括锁点本体以及用于带动锁点本体运动的锁点传动件,所述锁点传动件一端与锁闭传动件连接,另一端与锁点本体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点传动件包括第一锁点传动杆、第二锁点传动杆和第三锁点传动杆,其中,所述第一锁点传动杆与第二锁点传动杆之间、第二锁点传动杆与第三锁点传动杆之间均为活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动部包括用于推动锁闭传动件的第一推动齿和第二推动齿,所述第一推动齿与第二推动齿均与锁闭传动件可接触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动轮包括用于推动锁闭传动件的第三推动齿和第四推动齿,所述第三推动齿与第四推动齿均与锁闭传动件可接触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用于连接杆复位的复位弹簧。
CN 201010220371 2010-07-06 2010-07-06 一种锁体 Active CN1019150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20371 CN101915014B (zh) 2010-07-06 2010-07-06 一种锁体
PCT/CN2010/001319 WO2012003608A1 (zh) 2010-07-06 2010-08-30 一种锁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20371 CN101915014B (zh) 2010-07-06 2010-07-06 一种锁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5014A true CN101915014A (zh) 2010-12-15
CN101915014B CN101915014B (zh) 2012-06-27

Family

ID=43322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20371 Active CN101915014B (zh) 2010-07-06 2010-07-06 一种锁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15014B (zh)
WO (1) WO201200360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6633A (zh) * 2014-01-11 2014-04-02 傅海 一种平开门锁体
CN112983160A (zh) * 2021-04-01 2021-06-18 胡彬福 一种齿轮式插销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59A (zh) * 1993-07-26 1995-02-01 林瑞章
US20080116699A1 (en) * 2006-11-22 2008-05-22 Ulrich Karcher Universal three-part rosette
CN201314164Y (zh) * 2008-11-17 2009-09-23 李金谦 一种门锁
CN101725275A (zh) * 2009-11-24 2010-06-09 李宝强 杆式执手锁
CN201730389U (zh) * 2010-07-06 2011-02-02 傅海 一种锁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59402Y (zh) * 1999-01-13 2000-01-19 沈木林 外把手可空转的圆柱形残疾人用锁
CN2480492Y (zh) * 2001-05-28 2002-03-06 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锁
CN201092759Y (zh) * 2007-07-30 2008-07-30 固力保安制品有限公司 执手可空转的插芯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59A (zh) * 1993-07-26 1995-02-01 林瑞章
US20080116699A1 (en) * 2006-11-22 2008-05-22 Ulrich Karcher Universal three-part rosette
CN201314164Y (zh) * 2008-11-17 2009-09-23 李金谦 一种门锁
CN101725275A (zh) * 2009-11-24 2010-06-09 李宝强 杆式执手锁
CN201730389U (zh) * 2010-07-06 2011-02-02 傅海 一种锁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6633A (zh) * 2014-01-11 2014-04-02 傅海 一种平开门锁体
CN112983160A (zh) * 2021-04-01 2021-06-18 胡彬福 一种齿轮式插销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03608A1 (zh) 2012-01-12
CN101915014B (zh) 2012-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61166B2 (en) Door lock with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N105507664A (zh) 推拉安全锁
CN201074430Y (zh) 一种新型防盗门锁
CA2776088C (en) Passive door lock device
CN101915014B (zh) 一种锁体
CN105927057B (zh) 一种触发式锁具
CN201730389U (zh) 一种锁体
CN201486275U (zh) 一种门锁
CN105442944A (zh) 一种带双向缓冲功能的门锁把手
CN203475962U (zh) 一种大门防盗锁
CN208329931U (zh) 一种带反向锁栓的锁门装置
CN207211984U (zh) 一种半自动自弹锁体
CN102936983B (zh) 一种卫生间用门锁
CN209942403U (zh) 一种双向锁具结构
CN101384786A (zh) 插锁组件
CN205476914U (zh) 双电机软联动无锁孔智能框锁
CN213710684U (zh) 一种新型的耐用锁体结构
CN201416343Y (zh) 便于开门的保险箱
CN201391116Y (zh) 能空转的手柄及具有该手柄的保险门
CN204552300U (zh) 一种静音滚轮锁体
CN106761165B (zh) 一种带全副实心板式门栓的金库门
CN203769467U (zh) 一种平开门锁体
CN202509947U (zh) 一种用于保险箱柜门板锁定的旋转机构
CN210483273U (zh) 一种新型移门锁
CN113152995B (zh) 一种用于气膜建筑通道门的锁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25

Address after: 518000 area L, 4th floor, building a, Xijun Xiangda building, Zhongshan Garden Road, Tongle village, Nantou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PAISUO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anshan building, 5 Kirin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303

Patentee before: Fu Ha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