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2806A - 一种用中速磨干燥裕量掺烧褐煤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中速磨干燥裕量掺烧褐煤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2806A
CN101912806A CN 201010220876 CN201010220876A CN101912806A CN 101912806 A CN101912806 A CN 101912806A CN 201010220876 CN201010220876 CN 201010220876 CN 201010220876 A CN201010220876 A CN 201010220876A CN 101912806 A CN101912806 A CN 1019128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speed pulverizer
brown coal
aperture
bu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208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月明
姚伟
陶洪才
蒙毅
王志权
吴鹏高
周龙
徐刚
赵庆春
王静
刘家利
杨忠灿
王桂芳
何红光
薛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 20101022087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128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12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28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一种用中速磨干燥裕量掺烧褐煤的方法,通过掺烧褐煤将中速磨出口温度降低到60℃-65℃,以及通过中速磨的冷风门关闭而中速磨的热风门全开,将中速磨入口温度增加到中速磨所能达到的最高值,即可充分利用中速磨的干燥出力,且避免了掺烧褐煤时中速磨爆炸的后果,同时在保证中速磨安全运行状态下,最大比例地掺烧褐煤来实现充分利用褐煤,致使中速磨的安全性、发电机组的负荷能力以及发电机组的经济性不下降。

Description

一种用中速磨干燥裕量掺烧褐煤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褐煤掺烧比例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中速磨干燥裕量掺烧褐煤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烟煤煤源紧缺的问题,国内电厂一般需要掺烧与烟煤煤质相差较大的褐煤煤种,由于褐煤具有高水分,电厂在掺烧时,通常考虑采用提高中速磨入口温度和降低中速磨出口温度的方法,以此来制造出中速磨入口和中速磨出口的温差,此温差产生出对褐煤的干燥裕量,这样达到提高中速磨干燥出力来干燥褐煤的高水分的目的。但是各电厂在掺烧时,往往把中速磨的出口温度调得过低或者过高,中速磨的出口温度过低,会降低中速磨形成送往锅炉的煤粉的燃烧利用率,由此导致发电机组的负荷能力以及发电机组的经济性下降;而中速磨的出口温度过高,由于褐煤还具有易自燃以及易爆炸的特点,这样容易导致爆炸和燃烧器烧损;这也直接导致了电厂降低褐煤掺烧比例来避免这些缺陷的发生,致使褐煤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中速磨干燥裕量掺烧褐煤的方法,通过掺烧褐煤将中速磨出口温度降低到60℃-65℃,以及通过中速磨的冷风门关闭而中速磨的热风门全开,将中速磨入口温度增加到中速磨所能达到的最高值,即可充分利用中速磨的干燥出力,且避免了掺烧褐煤时中速磨爆炸的后果,同时在保证中速磨安全运行状态下,最大比例地掺烧褐煤来实现充分利用褐煤,致使中速磨的安全性、发电机组的负荷能力以及发电机组的经济性不下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中速磨干燥裕量掺烧褐煤的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初步确定褐煤掺烧比例,褐煤和烟煤的比例在10%-40%范围内,并
按照该比例将褐煤和烟煤混合送入中速磨入口;
步骤2:根据中速磨出口温度对冷风门和热风门的开度进行调整,如果中速磨出口温度大于65℃,则将冷风门开度开大,热风门开度关小;反之,如果中速磨出口温度小于60℃,则将冷风门开度关小,热风门开度开大,直至保持中速磨出口温度在60℃-65℃的范围;
步骤3:按照一次10%的添加褐煤比例掺烧褐煤,重复步骤2,直至冷风门开度关至0,热风门开度开至100%,提高中速磨入口温度到最大,此时总共掺烧的褐煤比例即为最大褐煤掺烧比例。
通过该方法步骤即可将中速磨入口温度增加到中速磨所能达到的最高值,以便充分利用中速磨的干燥出力,且避免了掺烧褐煤时中速磨出口温度过高,导致褐煤引发中速磨爆炸的后果,同时添加褐煤比例,在保证中速磨的安全运行状态下,最大比例地掺烧褐煤来实现充分利用褐煤,保证中速磨的安全性、发电机组的负荷能力以及发电机组的经济性不下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用中速磨干燥裕量掺烧褐煤的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初步确定褐煤掺烧比例为30%,并按照该比例将褐煤和烟煤混合送入中速磨入口;
此时冷风门开度为30%,热风门开度开至70%,中速磨入口温度为280℃;
步骤2:根据中速磨出口温度对冷风门和热风门的开度进行调整,此时中速磨出口温度为68℃,表明中速磨出口温度过高,将冷风门开度开大至35%,热风门开度关小至65%,直至保持中速磨出口温度在63℃;
此时中速磨入口温度为270℃,中速磨出口温度在63℃,表明中速磨安全;
步骤3:按照一次10%的添加褐煤比例掺烧褐煤,重复步骤2,直至冷风门开度关至0,热风门开度开至100%,中速磨的入口温度为最大值320℃,总共掺烧的褐煤比例为最大褐煤掺烧比例50%;
此时中速磨入口温度为320℃,中速磨出口温度为63℃,总共掺烧的褐煤比例为50%。
按照该实施例步骤运行时,通过掺烧褐煤将中速磨出口温度降低到63℃,以及通过中速磨的冷风门关闭而中速磨的热风门全开,将中速磨入口温度增加到中速磨所能达到的最高值320℃,可以充分利用中速磨的干燥出力,避免了掺烧褐煤时中速磨爆炸的后果,同时在保证中速磨的安全运行状态下,达到50%的最大比例地掺烧褐煤来实现充分利用褐煤,致使中速磨的安全性得以保证,另外该实施例的性能参数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掺烧褐煤掺烧前仅有烟煤的性能数据如下:
发电机组负荷为600MW,未燃碳热损失:0.7%,干烟气热损失:6.05%,锅炉效率:92.28%;
掺烧褐煤后的性能数据如下:
发电机组负荷为600MW,未燃碳热损失:0.07%,干烟气热损失:6.35%,锅炉效率:92.45%;
掺烧褐煤后和掺烧前仅有烟煤的发电机组的负荷能力以及发电机组的经济性总体并不下降。
Figure BSA00000177365500041
表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用中速磨干燥裕量掺烧褐煤的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初步确定褐煤掺烧比例为10%,并按照该比例将褐煤和烟煤混合送入中速磨入口;
此时冷风门开度为40%,热风门开度开至60%,中速磨入口温度为250℃;
步骤2:根据中速磨出口温度对冷风门和热风门的开度进行调整,此时中速磨出口温度为58℃,表明中速磨出口温度过低,将冷风门开度关小至35%,热风门开度开大至65%,直至保持中速磨出口温度在62℃;
此时中速磨入口温度为265℃,中速磨出口温度在62℃,表明中速磨安全;
步骤3:按照一次10%的添加褐煤比例掺烧褐煤,重复步骤2,直至冷风门开度关至0,热风门开度开至100%,中速磨的入口温度为最大值310℃,总共掺烧的褐煤比例为最大褐煤掺烧比例40%;
此时中速磨入口温度为310℃,中速磨出口温度为62℃,总共掺烧的褐煤比例为40%。
按照该实施例步骤运行时,通过掺烧褐煤将中速磨出口温度降低到62℃,以及通过中速磨的冷风门关闭而中速磨的热风门全开,将中速磨入口温度增加到中速磨所能达到的最高值310℃,可以充分利用中速磨的干燥出力,避免了掺烧褐煤时中速磨爆炸的后果,同时在保证中速磨的安全运行状态下,达到50%的最大比例地掺烧褐煤来实现充分利用褐煤,致使中速磨的安全性得以保证,另外该实施例的性能参数数据结果如表2所示,掺烧褐煤掺烧前仅有烟煤的性能数据如下:
发电机组负荷为600MW,未燃碳热损失:0.19%,干烟气热损失:5.07%,锅炉效率:93.84%;
掺烧褐煤后的性能数据如下:
发电机组负荷为600MW,未燃碳热损失:0.17%,干烟气热损失:4.9%,锅炉效率:93.98%;
掺烧褐煤后和掺烧前仅有烟煤的发电机组的负荷能力以及发电机组的经济性总体并不下降。
Figure BSA00000177365500051
表2

Claims (3)

1.一种用中速磨干燥裕量掺烧褐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初步确定褐煤掺烧比例,褐煤和烟煤的比例在10%-40%范围内,并按照该比例将褐煤和烟煤混合送入中速磨入口;
步骤2:根据中速磨出口温度对冷风门和热风门的开度进行调整,如果中速磨出口温度大于65℃,则将冷风门开度开大,热风门开度关小;反之,如果中速磨出口温度小于60℃,则将冷风门开度关小,热风门开度开大,直至保持中速磨出口温度在60℃-65℃的范围;
步骤3:按照一次10%的添加褐煤比例掺烧褐煤,重复步骤2,直至冷风门开度关至0,热风门开度开至100%,提高中速磨入口温度到最大,此时总共掺烧的褐煤比例即为最大褐煤掺烧比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用中速磨干燥裕量掺烧褐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初步确定褐煤掺烧比例为30%,并按照该比例将褐煤和烟煤混合送入中速磨入口;
此时冷风门开度为30%,热风门开度开至70%,中速磨入口温度为280℃;
步骤2:根据中速磨出口温度对冷风门和热风门的开度进行调整,此时中速磨出口温度为68℃,表明中速磨出口温度过高,将冷风门开度开大至35%,热风门开度关小至65%,直至保持中速磨出口温度在63℃;
此时中速磨入口温度为270℃,中速磨出口温度在63℃,表明中速磨安全;
步骤3:按照一次10%的添加褐煤比例掺烧褐煤,重复步骤2,直至冷风门开度关至0,热风门开度开至100%,中速磨的入口温度为最大值320℃,总共掺烧的褐煤比例为最大褐煤掺烧比例50%;
此时中速磨入口温度为320℃,中速磨出口温度为63℃,总共掺烧的褐煤比例为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用中速磨干燥裕量掺烧褐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初步确定褐煤掺烧比例为10%,并按照该比例将褐煤和烟煤混合送入中速磨入口;
此时冷风门开度为40%,热风门开度开至60%,中速磨入口温度为250℃;
步骤2:根据中速磨出口温度对冷风门和热风门的开度进行调整,此时中速磨出口温度为58℃,表明中速磨出口温度过低,将冷风门开度关小至35%,热风门开度开大至65%,直至保持中速磨出口温度在62℃;
此时中速磨入口温度为265℃,中速磨出口温度在62℃,表明中速磨安全;
步骤3:按照一次10%的添加褐煤比例掺烧褐煤,重复步骤2,直至冷风门开度关至0,热风门开度开至100%,中速磨的入口温度为最大值310℃,总共掺烧的褐煤比例为最大褐煤掺烧比例40%;
此时中速磨入口温度为310℃,中速磨出口温度为62℃,总共掺烧的褐煤比例为40%。
CN 201010220876 2010-07-06 2010-07-06 一种用中速磨干燥裕量掺烧褐煤的方法 Pending CN1019128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20876 CN101912806A (zh) 2010-07-06 2010-07-06 一种用中速磨干燥裕量掺烧褐煤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20876 CN101912806A (zh) 2010-07-06 2010-07-06 一种用中速磨干燥裕量掺烧褐煤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2806A true CN101912806A (zh) 2010-12-15

Family

ID=43320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20876 Pending CN101912806A (zh) 2010-07-06 2010-07-06 一种用中速磨干燥裕量掺烧褐煤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1280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2593A (zh) * 2015-07-09 2015-11-11 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煤粉细度的方法
CN106709208A (zh) * 2017-01-17 2017-05-24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mb型风扇磨提升压头的简便方法
CN108387569A (zh) * 2018-01-09 2018-08-10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计量生物质掺混量的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2593A (zh) * 2015-07-09 2015-11-11 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煤粉细度的方法
CN106709208A (zh) * 2017-01-17 2017-05-24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mb型风扇磨提升压头的简便方法
CN106709208B (zh) * 2017-01-17 2020-03-24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mb型风扇磨提升压头的简便方法
CN108387569A (zh) * 2018-01-09 2018-08-10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计量生物质掺混量的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方法
CN108387569B (zh) * 2018-01-09 2020-07-14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计量生物质掺混量的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50700A (zh) 一种锅炉宽负荷脱硝与提高一次风温一体化系统
CN101912806A (zh) 一种用中速磨干燥裕量掺烧褐煤的方法
CN104180384A (zh) 燃煤电站锅炉掺烧低灰熔点煤种的系统与方法
CN103206716B (zh) 多煤种适应型低NOx 燃烧系统
CN104048308A (zh) 用于磨煤机的低负载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CN115164226A (zh) 提高燃煤机组运行灵活性和煤种适应性的风温调节系统
CN201028615Y (zh) 逆燃式多用燃煤锅炉
CN202253598U (zh) 一种燃用高水分褐煤的锅炉系统
CN213287247U (zh) 一种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系统
CN205482289U (zh) 一种适用于变工况运行的电厂原煤蒸汽干燥系统
CN204240386U (zh) 过热蒸汽干燥制粉型燃煤发电系统
CN204240384U (zh) 过热蒸汽干燥制粉型燃煤发电系统
CN103438474A (zh) 锅炉制粉系统部分乏气参与热风送粉综合利用系统
CN203771438U (zh) 煤气燃烧加热一次风的高水分褐煤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
CN202814134U (zh) 干法水泥生产线煤磨窑尾取风烟气温度调节系统
CN208418705U (zh) 一种热解装置
CN206001445U (zh) 一种磨煤机入口掺炉烟系统
CN217154226U (zh) 抽高温炉烟提高中储式制粉系统送粉介质温度的改造系统
CN215637122U (zh) 一种燃煤锅炉掺烧生物质系统
CN218001561U (zh) 邻炉热烟气提高scr入口烟温和加热一次风节能系统
CN217635721U (zh) 一种提高中储式制粉系统送粉风温的改造系统
CN118049636A (zh) 燃料锅炉耦合燃煤机组的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783077U (zh) 煤粉锅炉微油点火系统
CN104329666A (zh) 过热蒸汽干燥制粉型燃煤发电系统
CN204240385U (zh) 过热蒸汽干燥制粉型燃煤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