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1598A - 通信参数设置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参数设置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1598A
CN101911598A CN2009801020156A CN200980102015A CN101911598A CN 101911598 A CN101911598 A CN 101911598A CN 2009801020156 A CN2009801020156 A CN 2009801020156A CN 200980102015 A CN200980102015 A CN 200980102015A CN 101911598 A CN101911598 A CN 1019115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ing parameter
terminal
network
establishment
pl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20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1598B (zh
Inventor
坂井达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911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15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15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15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04W8/245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from a network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06Configuration setting for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provisioning, e.g. plug-and-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28Restricting access to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s or functions, e.g. using authorisation function to access network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在通信参数自动设置中,根据设置方案来自动提供不同的通信参数。为了实现这一点,通信参数提供方识别作为通信参数的提供目的地的另一通信设备使用的通信参数设置方案,并且根据所识别的设置方案来选择并提供通信参数。

Description

通信参数设置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由符合IEEE802.11标准系列的无线LAN为代表的无线通信中,有许多要预先设置的设置项目。
这些设置项目包括无线通信所需的通信参数,诸如作为网络标识符的SSID(服务集标识符,Service Set IDentifier)、加密方法、加密密钥、认证方法和认证密钥。用户通过手动输入来设置这些参数很麻烦。
不同的制造商提出了用于在无线设备中容易地设置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方案。在这些自动设置方案中,一个设备使用在连接的设备之间预定的过程和消息向另一设备提供通信参数,由此自动设置通信参数。
WPS(Wi-Fi CERTIFIED(TM)for Wi-Fi Protected Setup:Easing theUser Experience for Home and Small Office Wi-Fi(R)Networks(用于Wi-Fi保护设定的Wi-Fi CERTIFIED(TM):方便家庭和小型办公室Wi-Fi(R)网络的用户体验),http://www.wi-fi.org/wp/wifi-protected-setup)标准公开了通信参数自动设置方案。
通信参数自动设置方案包括用户向设备输入认证码的方案(以下称为认证码方案)和用户不输入认证码的方案(以下称为非认证码方案)。
在认证码方案中,设备共享认证码,并且在各设备之间执行认证处理。当两个设备之间的认证处理成功时,这些设备执行设置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认证处理使得设备能够安全地传输通信参数。
在非认证码方案中,在检测到开始通信参数自动设置的终端时,向终端自动提供通信参数。作为非认证码方案的示例,有以下方案:通过按下设备的设置开始按钮来开始设置处理,并且在设置处理期间执行该设备与以相同的方式开始了设置处理的另一设备之间的自动设置。因为在非认证码方案中可能向不希望的设备提供通信参数,所以这种方案的安全级别低于认证码方案的安全级别。但是,用户不需要输入认证码,因此简化了操作。
如上所述,在认证码方案中,可以比在非认证码方案中更安全地传输通信参数。因此,期望能够根据要使用的通信参数自动设置方案来提供不同的通信参数。
但是,传统的通信参数自动设置方案没有用于根据设置方案来自动提供不同的通信参数的机制。
因此,当要在传统的通信参数自动设置中选择性地提供通信参数时,用户需要每次手动选择要提供的通信参数,由此影响了方便性。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通信参数;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对方设备使用的通信参数设置方案;选择单元,用于根据由所述识别单元识别的所述设置方案,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通信参数中选择通信参数;以及提供单元,用于向所述对方设备提供由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通信参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识别对方设备使用的通信参数设置方案;根据所识别的设置方案,选择通信参数;以及向所述对方设备提供所选择的通信参数。
根据本发明,可以根据通信参数自动设置方案自动并且选择性地提供通信参数,由此改善方便性。
通过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并入说明书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文字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终端中的块配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参数提供终端中的功能块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参数接收终端中的功能块的框图;
图4是总体示出本实施例中的配置的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参数提供方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参数接受方的认证码方案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参数接受方的非认证码方案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A和终端B的操作的序列图;以及
图9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A和终端C的操作的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设备。虽然下面将说明使用符合IEEE802.11标准系列的无线LAN系统的情况,但是要使用的通信方法不必限于无线LAN。
将描述优选实施例中的硬件配置。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各终端(稍后描述)的配置的框图。附图标记101表示整个终端,附图标记102表示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103中的控制程序来控制整个终端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102还控制该终端与另一终端之间的通信参数设置。存储单元103存储由控制单元102执行的控制程序和诸如通信参数的各种信息。当控制单元102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103中的控制程序时,执行各种操作(稍后描述)。附图标记104表示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单元;附图标记105表示显示单元,其提供各种显示,显示单元105具有像LCD(液晶显示器)或者LED(发光二极管)一样能够输出在视觉上可感知的信息的功能,或者具有像扬声器一样能够输出声音的功能;附图标记106表示设置按钮,其触发通信参数设置的开始。控制单元102通过检测设置按钮106的用户操作来开始通信参数设置操作(稍后描述)。附图标记107表示天线控制单元;附图标记108表示天线;附图标记109表示输入单元,其输入要在通信参数设置操作(稍后描述)中使用的认证码。存储单元103存储输入的认证码。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执行的软件功能块的配置的框图,该终端在通信参数设置操作(稍后描述)中提供通信参数。
附图标记201表示整个终端;附图标记202表示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功能块。在本实施例中,自动设置无线通信所需的通信参数,诸如作为网络标识符的SSID、加密方法、加密密钥、认证方法和认证密钥。在本实施例中,存在两种通信参数自动设置方案,即认证码方案和非认证码方案。附图标记203表示包接收单元,其接收与各种通信相关联的包;附图标记204表示包发送单元,其发送与各种通信相关联的包;附图标记205表示搜索信号发送单元,其控制诸如Probe_Request(探测请求)信号的设备搜索信号的发送。注意,Probe_Request信号还可以称为用于搜索期望的网络的网络搜索信号。搜索信号发送单元205执行Probe_Request信号的发送处理(稍后描述)。搜索信号发送单元205还执行作为对接收的Probe_Request信号的响应信号的Probe_Response(探测响应)信号的发送处理。
附图标记206表示搜索信号接收单元,其控制对来自另一终端的、诸如Probe_Request信号的设备搜索信号的接收。搜索信号接收单元206执行Probe_Request信号的接收处理(稍后描述)。搜索信号接收单元206还执行Probe_Response信号的接收处理。注意,将发送设备搜索信号的设备的各种信息(自身信息)添加到设备搜索信号中。
附图标记207表示网络建立单元,其建立网络。网络建立单元207在无线参数设置操作(稍后描述)中建立无线LAN自组织(ad-hoc)网络。
在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功能块中,附图标记208表示通信参数提供单元,其向对方设备提供通信参数;附图标记209表示设置方案识别单元,其在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期间,通过参照从对方设备接收的消息,来识别对方设备要使用的通信参数自动设置方案;附图标记210表示通信参数选择单元,其基于设置方案识别单元209识别的通信参数自动设置方案,来选择要向对方设备提供的通信参数。用户预先通过操作输入单元109,设置通信参数选择单元210根据设置方案选择的通信参数。附图标记211表示自动设置控制单元,其在通信参数自动设置中控制各种协议。通信参数提供单元208、设置方案识别单元209和通信参数选择单元210在自动设置控制单元211的控制下执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稍后描述)。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执行的软件功能块的配置的框图,该终端在通信参数设置操作(稍后描述)中接收通信参数。
附图标记301表示整个终端;附图标记302表示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功能块。在本实施例中,自动设置无线通信所需的通信参数,诸如作为网络标识符的SSID、加密方法、加密密钥、认证方法和认证密钥。在本实施例中,存在两种通信参数自动设置方案,即认证码方案和非认证码方案。附图标记303表示包接收单元,其接收与各种通信相关联的包;附图标记304表示包发送单元,其发送与各种通信相关联的包;附图标记305表示搜索信号发送单元,其控制诸如Probe_Rdquest信号的设备搜索信号的发送。注意,Probe_Rdquest信号还可以称为用于搜索期望的网络的网络搜索信号。搜索信号发送单元305执行Probe_Request信号的发送处理(稍后描述)。搜索信号发送单元305还执行作为对接收的Probe_Request信号的响应信号的Probe_Response信号的发送处理。
附图标记306表示搜索信号接收单元,其控制对来自另一终端的、诸如Probe_Request信号的设备搜索信号的接收。搜索信号接收单元306执行Probe_Request信号的接收处理(稍后描述)。搜索信号接收单元306还执行Probe_Response信号的接收处理。
附图标记307表示网络加入单元,用于加入网络。网络加入单元307执行网络加入处理(稍后描述)。
在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功能块302中,附图标记308表示通信参数接收单元,其接收从通信参数提供方发送的通信参数。
附图标记309表示自动设置控制单元,其在通信参数自动设置中控制各种协议。通信参数接收单元308在自动设置控制单元309的控制下执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稍后描述)。
附图标记310是网络指定单元,其在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中指定通信参数提供方加入的网络。网络指定单元310执行网络指定处理(稍后描述)。
附图标记311是设置方案确定单元,其确定要在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中使用的设置方案。设置方案确定单元311确定存储单元103是否存储有从输入单元109输入的认证码。如果存储单元103存储有认证码,则设置方案确定单元311确定使用认证码方案;否则,单元311确定使用非认证码方案。
注意,所有软件功能块以软件或者硬件的方式彼此相关。上述功能块仅仅是示例。多个功能块可以构成一个功能块,或者功能块中的任何一个可以被划分为每个执行功能的多个块。
图4是示出终端A 401(以下称为终端A)、终端B 402(以下称为终端B)、终端C 403(以下称为终端C)和接入点404的视图。图4还示出了由终端A建立的无线LAN自组织网络405。此外,图4示出了由接入点404建立的无线LAN基础架构网络406。
终端A、终端B和终端C具有IEEE802.11无线LAN通信功能,其通过无线LAN自组织通信,彼此进行无线通信。终端A具有如上所述的图1和图2所示的配置。终端B和终端C中的各个具有图1和图3所示的配置。
各个终端可以通过将通信模式切换为基础架构通信模式,来与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
终端A的存储单元103预先存储用于网络405上的数据通信的第一通信参数。终端A的存储单元103还预先存储加入网络406所需的第二通信参数。
此外,终端A的存储单元103预先存储终端A执行认证码方案所需的认证码。
终端A是通信参数提供方,其向终端B和终端C提供通信参数。在这种情况下,终端B和终端C是通信参数接受方。
考虑如下情况:在终端C与终端A之间通过非认证码方案执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并且终端C在由终端A建立的网络405上执行数据通信。还考虑如下情况:在终端B与终端A之间通过认证码方案执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并且终端B加入由接入点404建立的网络406。
图5是用于说明终端A通过执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而提供通信参数时的处理的操作流程图。在以下说明中,假定接收通信参数的设备是接受方(接收设备)。当用户操作终端A的设置按钮时,图5所示的处理开始。
终端A的网络建立单元207确定是否建立了用于自组织通信的网络405。如果未建立网络405,则单元207建立网络(S501和S502)。
在建立了网络后,当终端A的搜索信号接收单元206接收到Probe_Request信号时,搜索信号发送单元205返回Probe_Response信号,Probe_Response信号包括表示通信参数自动设置的附加信息。
其后,终端A的自动设置控制单元211等待从接受方发送的通信参数自动设置的开始消息一段时间(S503)。如果直到经过一段时间为止,单元211未接收到开始消息,则处理结束(S511)。
如果终端A接收到通信参数自动设置的开始消息,则自动设置控制单元211向接受方返回响应消息,并且开始向接受方提供通信参数的处理(S504)。自动设置控制单元211使设置方案识别单元209识别接受方要使用的通信参数自动设置方案(S505)。开始消息包含用于识别接受方要使用的通信参数自动设置方案的信息。设置方案识别单元209查看该信息来识别接受方要使用的设置方案。
在识别设置方案后,自动设置控制单元211使通信参数选择单元210基于在步骤S505中识别的设置方案来选择要向接受方提供的参数。如果单元209识别出接受方使用非认证码方案,则通信参数选择单元210选择第一通信参数作为要向接受方提供的通信参数(S506和S507)。如果单元209识别出接受方使用认证码方案,则通信参数选择单元210选择第二通信参数作为要向接受方提供的通信参数(S506和S508)。
如果使用非认证码方案,则自动设置控制单元211使通信参数提供单元208通过非认证码方案向接受方提供第一通信参数(S510),并且结束处理。
如果使用认证码方案,则自动设置控制单元211与接受方交换消息,确定向接受方输入的认证码与存储在自身终端中的认证码是否一致(S509)。如果作为确定的结果,它们彼此一致,则自动设置控制单元211通过认证码方案向接受方提供第二通信参数(S510),并且结束处理。如果它们不一致,则自动设置控制单元211结束处理,而不提供通信参数。
在上述说明中,如果接受方使用非认证码方案,则选择第一通信参数。如果接受方使用认证码方案,则选择第二通信参数。在非认证码方案的情况下选择第一通信参数的原因是:禁止接入与接入点404连接的有线网络。这是因为非认证码方案的安全级别低于认证码方案的安全级别(非认证码方案较不安全)。另一方面,在认证码方案的情况下,因为安全级别较高(认证码方案更安全),所以允许接入与接入点404连接的有线网络。但是,关于要提供的通信参数,可以反转上述说明。即,如果使用非认证码方案,则可以选择第二通信参数。如果使用认证码方案,则可以选择第一通信参数。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只有输入了预定认证码的终端可以在网络405上进行通信,所以可以将网络405用作可以仅由知道认证码的用户使用的网络。
图6是用于说明终端B通过执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而接收通信参数时的处理的操作流程图。当用户在终端B中输入认证码,然后操作设置按钮时,图6所示的处理开始。
在处理开始后,终端B的设置方案确定单元311查看存储单元103,并且确定使用认证码方案(S601)。
在确定后,终端B的搜索信号发送单元305发送Probe_Request信号(S602)。
然后,终端B的搜索信号接收单元306等待要从提供方发送的Probe_Response信号,Probe_Response信号包含表示通信参数自动设置的附加信息(S603)。如果直到经过一段时间为止,未发送包含表示通信参数自动设置的附加信息的Probe_Response信号,则终端B重复Probe_Request信号的发送。
如果单元306接收到Probe_Response信号,则终端B的网络指定单元310基于在Probe_Response信号中包含的信息,来指定由提供方建立的网络的网络标识符(S604)。
在指定网络标识符时,终端B的网络加入单元307加入由提供方建立的网络(S605)。在这种情况下,终端B设置在步骤S604中指定的网络标识符,并且加入由提供方建立的网络。因此,可以进行用于通信参数自动设置的通信。但是,因为未设置加密方法和加密密钥,所以不可能在网络上进行数据通信。
在加入网络后,终端B的自动设置控制单元309使通信参数接收单元308发送通信参数自动设置的开始消息,并且开始从提供方接收通信参数的处理(S606)。终端B的自动设置控制单元309向要发送给提供方的消息中添加表示使用认证码方案作为设置方案的信息。
通信参数接收单元308使用预先输入的认证码,通过认证码方案从提供方接收通信参数(S607)。注意,在接收到通信参数后,自动设置控制单元309删除存储在存储单元103中的、从输入单元109输入的认证码。
图7是用于说明终端C通过执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而接收通信参数时的处理的操作流程图。注意,当用户操作终端C的设置按钮时,图7所示的处理开始。
在处理开始后,终端C的设置方案确定单元311查看存储单元103,并且确定使用非认证码方案(S701)。
在确定后,终端C的搜索信号发送单元305发送Probe_Request信号(S702)。
然后,终端C的搜索信号接收单元306等待要从提供方发送的Probe_Response信号,Probe_Response信号包含表示通信参数自动设置的附加信息(S703)。如果直到经过一段时间为止,未发送包含表示通信参数自动设置的附加信息的Probe_Response信号,则终端C重复发送Probe_Request信号。
如果单元306接收到Probe_Response信号,则终端C的网络指定单元310基于在Probe_Response信号中包含的信息来指定由提供方建立的网络的网络标识符(S704)。
在指定了网络标识符时,终端C的网络加入单元307加入由提供方建立的网络(S705)。在这种情况下,终端C设置在步骤S704中指定的网络标识符,并且加入由提供方建立的网络。因此,可以进行用于通信参数自动设置的通信。但是,因为未设置加密方法和加密密钥,所以不能在网络上进行数据通信。
在加入网络后,终端C的自动设置控制单元309使通信参数接收单元308发送通信参数自动设置的开始消息,并且开始从提供方接收通信参数的处理(S706)。终端C的自动设置控制单元309向要发送给提供方的消息中添加表示使用非认证码方案作为设置方案的信息。
通信参数接收单元308通过非认证码方案从提供方接收通信参数(S707)。
图8是示出终端B从终端A接收网络406的通信参数并且加入网络406时的处理的序列图。在图8中,假定处理在终端A未建立网络405的状态下开始。
当用户操作终端A的设置按钮时,终端A开始图5的处理。在处理开始时,终端A建立网络405(F801)。
当用户向终端B输入与存储在终端A中的认证码相同的认证码,然后操作设置按钮时,终端B开始图6的处理。其后,终端B确定使用认证码方案,发送Probe_Request信号(F802),并且搜索提供方。
接收到在F802中发送的Probe_Request信号的终端A,向终端B返回添加了表示终端A具有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功能的标识符的Probe_Response信号(F803)。
接收到添加了表示终端A具有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功能的标识符的Probe_Response信号的终端B,检测并指定由终端A建立的网络405,然后加入网络(F804)。在加入网络后,终端B发送通知终端B使用认证码方案用于通信参数自动设置的消息(F805)。
在网络405上,终端A识别出终端B使用认证码方案用于通信参数自动设置(F806),并且选择在认证码方案的情况下提供的第二通信参数。然后,终端A通过认证码方案向终端B提供第二通信参数(F807)。
在接收到通信参数时,终端B使用所接收的第二通信参数加入网络406,并且结束处理(F808)。
图9是示出终端C从终端A接收网络405的通信参数并且加入网络405时的处理的序列图。在图9中,假定处理在终端A未建立网络405的状态下开始。
当用户操作终端A的设置按钮时,终端A开始图5的处理。在处理开始时,终端A建立网络405(F901)。
当用户操作终端C的设置按钮时,终端C开始图7的处理。然后,终端C确定使用非认证码方案,发送Probe_Request信号(F902),并且搜索提供方。
接收到在F902中发送的Probe_Request信号的终端A,向终端C返回添加了表示终端A具有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功能的标识符的Probe_Response信号(F903)。
接收到添加了表示终端A具有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功能的标识符的Probe_Response信号的终端C,检测并指定由终端A建立的网络405,然后加入网络(F904)。
在加入网络后,终端C发送通知终端C使用非认证码方案用于通信参数自动设置的消息(F905)。
在网络405上,终端A识别出终端C使用非认证码方案用于通信参数自动设置(F906),并且选择在非认证码方案的情况下提供的第一通信参数。然后,终端A通过非认证码方案向终端C提供第一通信参数(F907)。
在接收到通信参数时,终端C将所接收的第一通信参数设置在其自身中,并且进入可以与终端A进行数据通信的状态(F908)。
注意,虽然说明了第一通信参数用于自组织网络并且第二通信参数用于基础架构网络的情况,但是可以将第一和第二参数两者用于基础架构网络或者自组织网络。虽然将认证码方案和非认证码方案描述为要识别的设置方案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它们,而可以使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消息识别出的任何设置方案。例如,可以识别由各个制造商提供的各种设置方案之一,并且可以根据所识别的设置方案来选择和提供通信参数。
如上所述,当向接受方提供通信参数时,提供方基于接受方要使用的通信参数自动设置方案来自动选择要提供的通信参数。这使得提供方能够容易并且迅速地选择适合于接受方的通信参数。因此,可以有效并且容易地执行用于提供和接收通信参数的通信参数自动设置。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它们仅仅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示例,而不意欲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型。
例如,在上述对实施例的说明中,使用Probe_Request信号和Probe_Response信号。但是,要发送的信号不限于它们,而可以使用起相同作用的其他信号。
作为示例描述了IEEE802.11无线LAN。但是,可以以诸如无线USB、MBOA、Bluetooth
Figure BPA00001182516400121
UWB(超宽带,Ultra Wide Band)或者ZigBee的其他无线介质,来实现本发明。还可以以诸如有线LAN的有线通信介质,来实现本发明。
注意,MBOA是Multi Band OFDM Alliance(多频带OFDM联盟)的缩写。UWB包括无线USB、无线1394和WINET。
虽然使用网络标识符、加密方法、加密密钥、认证方法和认证密钥作为通信参数的示例,但是可以使用其他信息,并且其他信息包括在通信参数中。
在本发明中,可以向系统或者设备提供存储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系统或者设备的计算机(或者CPU或者MPU)可以读出并执行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在这种情况下,从存储介质中读出的程序代码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存储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本发明。
用于提供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包括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和DVD。
当计算机执行读出的程序代码时,实现上述功能。此外,当在计算机上运行的OS基于程序代码的指令来执行部分或者全部实际处理时,可以实现上述功能。OS是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的缩写。
此外,当将从存储介质中读出的程序代码写入插入到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展板的存储器、或者连接到计算机的功能扩展单元的存储器,并且功能扩展板或者功能扩展单元的CPU基于程序代码的指令来执行部分或者全部实际处理时,可以实现上述功能。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等同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08年1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8-005810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Claims (7)

1.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通信参数;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对方设备使用的通信参数设置方案;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由所述识别单元识别的所述设置方案,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通信参数中选择通信参数;以及
提供单元,用于向所述对方设备提供由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通信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识别单元基于包含在来自所述对方设备的信号中的信息来识别所述设置方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识别单元识别所述设置方案是否使用认证码来执行认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用于经由接入点建立的网络来进行通信的通信参数、或者用于经由所述设备建立的网络来进行通信的通信参数。
5.一种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
识别对方设备使用的通信参数设置方案;
根据所识别的设置方案,选择通信参数;以及
向所述对方设备提供所选择的通信参数。
6.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用于使通信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
CN200980102015.6A 2008-01-15 2009-01-06 通信参数设置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19115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05810 2008-01-15
JP2008005810A JP4891268B2 (ja) 2008-01-15 2008-01-15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PCT/JP2009/050261 WO2009090925A2 (en) 2008-01-15 2009-01-06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1598A true CN101911598A (zh) 2010-12-08
CN101911598B CN101911598B (zh) 2014-09-03

Family

ID=40885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2015.6A Active CN101911598B (zh) 2008-01-15 2009-01-06 通信参数设置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49930A1 (zh)
EP (1) EP2235879B1 (zh)
JP (1) JP4891268B2 (zh)
CN (1) CN101911598B (zh)
WO (1) WO2009090925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6599A (zh) * 2014-02-06 2015-08-12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32344A (zh) * 2017-12-22 2019-07-19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88486B2 (ja) * 2009-09-24 2013-09-11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携帯情報端末システム及び該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通信方法
JPWO2011039836A1 (ja) * 2009-09-29 2013-02-21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無線lan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832147B2 (ja) * 2010-06-15 2015-1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469555B2 (ja) * 2010-07-15 2014-04-16 株式会社メガチップス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装置の動作方法
US8831568B2 (en) * 2011-09-27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a wireless device
TWI462554B (zh) * 2011-11-18 2014-11-2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通訊參數偵測的方法與相關裝置
US9031050B2 (en) 2012-04-17 2015-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a mobile device to enable another device to connect to a wireless network
JP7266727B2 (ja) * 2017-12-22 2023-04-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5124A (zh) * 2000-12-21 2004-07-21 ��˹��ŵ�� 移动通信系统内的空中(ota)业务提供
WO2007090560A1 (de) * 2006-02-03 2007-08-16 Hurra Communications Gmbh Verfahren zur auswahl und darstellung mindestens einer zusatzinform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2570B1 (en) * 1998-04-29 2001-04-03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device selection system
EP1523129B1 (en) * 2002-01-18 2006-11-0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 control of a wireless terminal device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293071B2 (en) * 2002-05-27 2007-11-0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process and program, image data output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04078392A (ja) * 2002-08-13 2004-03-11 Seiko Epson Corp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の自動設定
JP4305087B2 (ja) * 2003-07-28 2009-07-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セキュリティ自動設定方法
US10417298B2 (en) * 2004-12-02 2019-09-17 Insignio Technologies, Inc. Personalized content processing and delivery system and media
US7283507B2 (en) * 2004-05-06 2007-10-1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WLAN selection by a mobile node
JP2006180095A (ja) * 2004-12-21 2006-07-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ゲートウェイ及びWebサーバのアクセス制御方法
US7546632B2 (en) * 2005-02-17 2009-06-09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configure a network device via an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KR100704677B1 (ko) 2005-03-17 2007-04-0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휴대 인터넷 시스템에서의 단말 보안 관련 파라미터협상 방법
JP4689339B2 (ja) * 2005-04-27 2011-05-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通信用パラメータの設定方法
US7398545B2 (en) * 2005-06-03 2008-07-08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User data management device having a notification determination device that determines who is provided with identity data, storage medium which stores a control program, and control method
JP4455418B2 (ja) * 2005-06-13 2010-04-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パラメータ設定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US7653037B2 (en) * 2005-09-28 2010-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parameters
US7783041B2 (en) * 2005-10-03 2010-08-24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uthenticating a data agreement between network entities
JP4865454B2 (ja) * 2005-10-17 2012-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設定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JP4781139B2 (ja) * 2006-03-20 2011-09-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07110090A1 (en) 2006-03-24 2007-10-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Generic access performance abstraction for access selection
JP2007295084A (ja) * 2006-04-21 2007-11-08 Oki Data Corp 無線端末管理システム
JP4863465B2 (ja) * 2006-07-27 2012-0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基地局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7831246B1 (en) * 2006-12-08 2010-11-09 At&T Mobility Ii, Llc Mobile merchant
JP5125304B2 (ja) * 2007-08-13 2013-01-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接続システ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5124A (zh) * 2000-12-21 2004-07-21 ��˹��ŵ�� 移动通信系统内的空中(ota)业务提供
WO2007090560A1 (de) * 2006-02-03 2007-08-16 Hurra Communications Gmbh Verfahren zur auswahl und darstellung mindestens einer zusatzinformation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6599A (zh) * 2014-02-06 2015-08-12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9491791B2 (en) 2014-02-06 2016-11-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9974104B2 (en) 2014-02-06 2018-05-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amlessly communicating data by setting up and switching between multiple networks
CN104836599B (zh) * 2014-02-06 2018-11-27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32344A (zh) * 2017-12-22 2019-07-19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US11481165B2 (en) 2017-12-22 2022-10-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that provides a communication paramet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10032344B (zh) * 2017-12-22 2023-08-01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US11816370B2 (en) 2017-12-22 2023-11-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that provides a communication paramet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71124A (ja) 2009-07-30
JP4891268B2 (ja) 2012-03-07
EP2235879B1 (en) 2018-10-10
WO2009090925A2 (en) 2009-07-23
US20110149930A1 (en) 2011-06-23
EP2235879A2 (en) 2010-10-06
WO2009090925A3 (en) 2009-12-10
CN101911598B (zh) 2014-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1598B (zh) 通信参数设置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7697932B2 (en) Method for efficiently setting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via real time indexing and selection of algorithm for setting the parameters
EP3461225B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3369638B (zh) 通信装置
EP2645812A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080240068A1 (en)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And Wireless Device Included In The System
US20170070951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779416B (zh) 通信装置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2428746A (zh)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KR20100131211A (ko) 무선 랜 환경에서의 인증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474716A (zh) 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US20120106396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CN102172061A (zh)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11597A (zh) 通信参数设置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53206B (zh) 通信设备和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
US8547944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CN101953190B (zh) 通信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CN102577464B (zh)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JP5784068B2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5619255B2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97274B2 (ja)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