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8227A - 基于表面重建的10-20及其扩展系统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表面重建的10-20及其扩展系统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8227A
CN101908227A CN 201010212744 CN201010212744A CN101908227A CN 101908227 A CN101908227 A CN 101908227A CN 201010212744 CN201010212744 CN 201010212744 CN 201010212744 A CN201010212744 A CN 201010212744A CN 101908227 A CN101908227 A CN 1019082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resurfacing
dimensional
head
samp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1274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朝喆
祝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01021274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082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08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82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重建的10-20及其扩展系统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借助三维定位仪,对头颅进行一些点采样,然后我们可以使用3D图形学技术根据这些采样到的点重构出可靠的头颅形状,通过得到的头部模型,根据已存在的10-20系统标记规则对模型进行自动化10-20系统算法标记。本发明的基于表面重建的10-20及其扩展系统定位方法,定位快速,对被试而言减少了等待时间,降低了因为不能保证绝对静止不动而导致的偏差,另外对于主试而言,无需掌握复杂的规则,仅仅需要按照一系列的标记在标记上使用仪器点一下即可。即提高了测量的可重复性与速度,同时也减轻了主试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基于表面重建的10-20及其扩展系统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10-20系统的定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表面重建的10-20及其扩展系统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10-20系统是一系列在颅上均匀分布的空间点集,其不同的扩展系统,如10-10与10-5系统,只是在10-20系统的基础上成比例的增加系统点的密度。这些点反映的是在人群中可重复的比较稳定的颅脑对应关系,不同的人头颅上被标定为相同名称的标记点,可以认为其对应的脑解剖区域是基本一致的。
参见附图1,10-20系统的空间点集是通过对头部的4个可观察点进行定位,以这四个点为基准,根据两个点之间的10%与20%来确定,并采用两条标志线:
参见附图2,一条称为矢状线,是从鼻凹到枕骨隆突的连线,从前向后标出五个点:Fpz、Fz、Cz、Pz、Oz,Fpz之前与Oz之后线段长度占全长的10%,其余各点间距离均占全长的20%。参见附图3,另一条称为冠状线,是由两外耳道之间的联系,从两外耳道之间的连线,从左到右也标出五个点,分别是:T3、C3、Cz、C4、T4。T3和T4外侧各占10%,其余各点间距离均占全长20%。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细一部的划分就可得到目标的19个点。
如果得到了一个被试的10-20系统或者一个扩展系统,我们就可以建立被试之间的所检测脑区的对应关系。10-20系统标记点的现有测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实验中需要得到比较精准的10-20标记点所使用的手工测量,也就是使用皮尺等柔软的测量工具在被试头上通过一步步测量最终获得10-20标记点。但是这种方式实现过程过长,大约需要30分钟左右。并且对主试的要求比较高,另外测量过程越长会导致该次测量误差可能越大,因为被试无法安静的保持不动很长时间。另一种是临床试验的方法,通过一顶标记好10-20系统点的有弹性的帽子,通过调整帽子来得到近似的10-20系统标记点。这种方法虽然比较快,但是得到的结果没有保障,并且完全不具备可重复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合理、准确的得到10-20系统或者其扩张系统标记点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基于表面重建的10-20及其扩展系统定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01:采用三维定位仪获取被试头颅表面采样点的位置信息数据;
S02:根据所述的位置信息数据采用表面重建技术获得被试头颅表面的三维模型。
S03:在所述的三维模型上标记10-20或者其扩展系统各点。
优选的,在所述的步骤S01中,采样点均匀分布。更优选的,采集均匀分布的采样点的位置信息数据的步骤如下:首先将一个分布有均匀的通孔的帽子戴在被试头颅上,然后使用三维定位仪通过所述的通孔对被试头颅上、所述通孔所在位置的位置信息数据进行记录,得到均匀的采样数据。
优选的,在所述的步骤S03中,在所述的三维图形上标记10-20系统各点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S11:将所述的三维模型离散采样为一个关于重建表面的数据点云;
S12:根据所述的数据点云,使用在头颅MRI像上得到10-20系统的算法计算得到被试头颅的10-20系统各点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在被试头颅的三维图形上标记出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基于表面重建的10-20及其扩展系统定位方法,定位快速,对被试而言减少了等待时间,降低了因为不能保证绝对静止不动而导致的偏差,另外对于主试而言,无需掌握复杂的规则,仅仅需要按照一系列的标记在标记上使用仪器点一下即可。即提高了测量的可重复性与速度,同时也减轻了主试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10-20系统标记点的大概分布位置示意图;
图2为10-20系统的冠状线位置图;
图3为10-20系统的矢状线位置图;
图4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标记10-20系统点得到的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一步进行说明。
参见附图3,本发明的基于表面重建的10-20及其扩展系统定位方法通过借助三维定位仪,对头颅进行一些点采样,然后我们可以使用3D图形学技术根据这些采样到的点重构出可靠的头颅形状,通过得到的头部模型,根据已存在的10-20系统标记规则对模型进行自动化10-20系统算法标记。在2005年7月份出版的第26卷、第四期的医学杂志NeuroImage上的第1184-1192页的文章Virtual 10-20 measurement on MR images for inter-modal linking of transcranial and tomographic neuroimaging methods(用于模态之间颅对应以及层析成象神经影像技术的虚拟10-20标记方法)上记载了这样一种在头颅的MRI像上得到10-20算法,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通过此方法实现,具体的,先将得到的头部模型离散采样为一个关于重建表面的数据点云,然后,根据所述的数据点云,使用在头颅MRI像上得到10-20系统的算法计算得到被试头颅的10-20系统各点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在被试头颅的三维图形上标记出来,在此步骤之后就可以得到个体的10-20系统点,具体结果参见附图5。
关于头颅上的采样我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因为我们最终是需要重建出部分的头皮表面,所以我们采样的点的覆盖范围应该比10-20系统点略大。具体应该表现在采样点应该包含在鼻凹,两耳耳侧,枕骨隆突及其以上的区域,并在采样时,对鼻凹,枕骨隆突,两耳耳侧的位置进行特别记录,这四个点分别是图一中的Nz,Iz,AL,AR。连接鼻凹和两耳耳侧以及枕骨隆突与两耳耳侧得到4条曲线,在曲线以上的就是我们所关注的采样区域。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发明的方法,对此区域的采样尽可能的均匀。我们可以通过使用的带有均匀的小洞的帽子,比如EEG(Electroencephalography脑电图描记器)的帽子,将帽子戴上被试,使得帽子最下沿的洞向下超过上述四个基准点:鼻凹,两耳耳侧,枕骨隆突,然后用三维定位仪去对每个小洞进行记录就可得到均匀的采样。采样点的个数越多,最终得到的结果越逼近理论。
本发明的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三维定位仪及与其连接的计算机,三维定位仪采样得到的数据直接输入计算机用于构建被试的头颅模型。其中所述的三维定位仪可以是各种厂商或型号的立体定位仪。立体定位仪一般包含天线一个,标定用探头3个,定位探头1个。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内容仅仅是使用了特殊的过程用于举例,实际上可对其中过程进行更改,在不偏离本发明构思的条件下,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基于表面重建的10-20及其扩展系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01:采用三维定位仪获取被试头颅表面采样点的位置信息数据;
S02:根据所述的位置信息数据采用表面重建技术获得被试头颅表面的三维模型。
S03:在所述的三维模型上标记10-20或者其扩展系统各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面重建的10-20及其扩展系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S01中,采样点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表面重建的10-20及其扩展系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均匀分布的采样点的位置信息数据的步骤如下:首先将一个分布有均匀的通孔的帽子戴在被试头颅上,然后使用三维定位仪通过所述的通孔对被试头颅上、所述通孔所在位置的位置信息数据进行记录,得到均匀的采样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面重建的10-20及其扩展系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S03中,在所述的三维图形上标记10-20系统各点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S11:将所述的三维模型离散采样为一个关于重建表面的数据点云;
S12:根据所述的数据点云,使用在头颅MRI像上得到10-20系统的算法计算得到被试头颅的10-20系统各点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在被试头颅的三维图形上标记出来。
CN 201010212744 2010-06-30 2010-06-30 基于表面重建的10-20及其扩展系统定位方法 Pending CN1019082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12744 CN101908227A (zh) 2010-06-30 2010-06-30 基于表面重建的10-20及其扩展系统定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12744 CN101908227A (zh) 2010-06-30 2010-06-30 基于表面重建的10-20及其扩展系统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8227A true CN101908227A (zh) 2010-12-08

Family

ID=43263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12744 Pending CN101908227A (zh) 2010-06-30 2010-06-30 基于表面重建的10-20及其扩展系统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08227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6053A (zh) * 2005-04-29 2005-10-26 乔恩珍 数控立体定位方法及其系统
CN2902190Y (zh) * 2006-03-24 2007-05-23 北京毫纳心脑测试诊断技术研究所 一种电极帽套、电极小基座及其相应的脑电电极帽
CN201365920Y (zh) * 2008-12-23 2009-12-23 江西蓝天学院 脑电极式耳麦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6053A (zh) * 2005-04-29 2005-10-26 乔恩珍 数控立体定位方法及其系统
CN2902190Y (zh) * 2006-03-24 2007-05-23 北京毫纳心脑测试诊断技术研究所 一种电极帽套、电极小基座及其相应的脑电电极帽
CN201365920Y (zh) * 2008-12-23 2009-12-23 江西蓝天学院 脑电极式耳麦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euroImage》 20050715 Valer Jurcak, Masako Okamoto, Archana Singh, Ippeita Dan Virtual 10-20 measurement on MR images for inter-modal linking of transcranial and tomographic neuroimaging methods 1184 - 1192 第26卷, 第4期 2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60331 徐光宙 ,周正炎 ,丁国伟 颅颌面硬组织的数字化三维重建 270-272页 , 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etter et al. Optical Co-registration of MRI and On-scalp MEG
Ganslandt et al. Neuronavigation: concept,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Ooi et al. Prospective real‐time correction for arbitrary head motion using active markers
US9241657B2 (en) Medical image registration using a rigid inner body surface
US10591570B2 (en) Method for 3D motion tracking in an MRI scanner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microcoils
Le et al. A rapi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tandard 10/10 electrode positions for high resolution EEG studies
CN106344153A (zh) 一种柔性穿刺针针尖自动跟踪装置及方法
CN1326092C (zh) 手术导航中基于基准面膜的多模式医学图像配准方法
JP5967605B2 (ja) 経頭蓋脳機能解析方法
Brinkmann et al. Scalp-recorded EEG localization in MRI volume data
Richards et al. Evaluating methods for constructing average high-density electrode positions
CN110353775A (zh) 一种连续扫描截面升维空间定位方法
CN204909618U (zh) 一种双陀螺仪辅助医用定向装置
CN205268162U (zh) 一种eeg或meg电极帽
Pang et al. Localization of auditory N1 in children using MEG: source modeling issues
CN101908227A (zh) 基于表面重建的10-20及其扩展系统定位方法
US3364352A (en) Apparatus for locating anatomic sites in brains of animals by radiography including means for holding the animals' heads
Hämäläinen Anatomical correlates for magnetoencephalography: integration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JPH031839A (ja) 脳磁計測装置
Pang et al. Co-registration error analysis and array calibration for OPM-MEG system
Nimsky Fiber tracking—a reliable tool for neurosurgery?
JPH04109929A (ja) 生体磁気計測法
CN114288560A (zh) 经颅磁刺激导航过程的三维配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
CN103300925B (zh) 快速立体定位固定系统
US20200242727A1 (en) Image Measuring and Register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