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7795B - 图像显示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7795B
CN101907795B CN 200910142741 CN200910142741A CN101907795B CN 101907795 B CN101907795 B CN 101907795B CN 200910142741 CN200910142741 CN 200910142741 CN 200910142741 A CN200910142741 A CN 200910142741A CN 101907795 B CN101907795 B CN 1019077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frame glue
image display
display system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4274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07795A (zh
Inventor
范胜钦
范胜男
丁岱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to CN 20091014274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077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07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7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07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77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图像显示系统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液晶材料、一框胶,以及多个非直线状电路图案。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对向设置。液晶材料设置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框胶设置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及其周围以接合该二基板。所述多个非直线状电路图案位于第一基板的一内面上,且位于框胶的对应位置,由此使一光线通过该些非直线电路图案之间的一间隙照射于框胶。本发明通过框胶涂布区内的非直线状电路图案,使框胶与液晶材料接触的界面在受到紫外光照射时,可有效接收到紫外光而固化,以避免框胶与液晶材料产生交互污染。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相比于传统利用毛细现象的液晶真空注入法来说,滴下式注入法具有简化工艺、缩短工艺时间,以及降低材料成本等优势。
滴下式注入法是先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其中一基板上涂布框胶,接着将液晶滴入于框胶在该基板上所围绕的区域内。然后将另一基板组装于此基板上。最后以紫外光线通过上述这些基板对框胶进行固化,以将液晶封装于两片基板之间。由于框胶未被硬化之前,液晶即已与框胶接触,容易使得液晶与框胶界面处之间会产生污染、渗透的情形。然而,已知框胶涂布的位置,会因为薄膜晶体管基板的电路图案,如数据线(data line)、扫描线(scan line),以及共同电极(common line)等,而使得紫外光的有效照射区域减小,进而使得框胶无法快速硬化而使液晶受到框胶污染、渗透的情形。尤其,传统的电路图案是与框胶涂布方向平行,以致更容易整条遮蔽框胶,使得框胶硬化不均匀。并且,这种情形在中小尺寸的面板的工艺中,更是难以解决上述问题。
已知技术中有许多硬化框胶的方式。美国专利第7061571号,如图1所示,从薄膜晶体管基板11及彩色滤光片14的侧面照射紫外光,并利用薄膜晶体管基板11及彩色滤光片14本身的导光特性将紫外光导引至框胶12处,以使框胶12固化。然而,框胶12的位置仍会因为薄膜晶体管基板11上的线路或彩色滤光片基板12的黑矩阵层的遮蔽,而阻碍紫外光的照射,使得框胶12的硬化程度不良。
或者,美国专利第7019800号,如图2所示,紫外光通过彩色滤光片基板24射入框胶22中,并通过薄膜晶体管基板21上的金属图案层25将部分穿透框胶22的紫外光反射回框胶22中,可以提高紫外光使用效率,增加框胶22的受光程度。然而,现行黑矩阵层23皆为有机材质,而一般有机物对紫外光较为敏感,在经过紫外光照射后,其材质恐将有衰退的现象,而造成漏光甚至与基板粘着性变差的情形。
为了解决上述框胶与液晶交互污染的问题,美国专利第7038751号,如图3所示,在薄膜晶体管基板31上设置一环绕面板可视区的金属屏障层36,以防止液晶33与尚未固化的框胶32接触。然而,其缺点是增加了工艺复杂度及成本,并使得框胶32的涂布精度必须提高,以免将框胶32误涂于金属屏障层36内侧而造成更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可在其制造时有效固化框胶接触液晶材料的界面,以防止液晶与框胶产生交互污染。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系统的制造方法,可有效固化框胶接触液晶材料的界面,以防止液晶与框胶产生交互污染。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图像显示系统,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液晶材料、一框胶,以及多个非直线状电路图案。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对向设置。液晶材料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框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及其周围以接合所述二基板。所述多个非直线状电路图案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内面上,且位于所述框胶的对应位置,由此使一光线通过所述多个非直线电路图案之间的一间隙照射于所述框胶。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图像显示系统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提供一第一基板及一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多个非直线状电路图案,所述多个非直线状电路图案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框胶涂布区上。其次,涂布一框胶于所述框胶涂布区中,以界定出一液晶滴入区。接着,于所述液晶滴入区内滴入液晶材料。然后,贴合所述第二基板及所述第一基板。最后,照射一光线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对所述框胶进行固化。
本发明通过框胶涂布区内的非直线状电路图案,使框胶与液晶材料接触的界面在受到紫外光照射时,可有效接收到紫外光而固化,以避免框胶与液晶材料产生交互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已知液晶封装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已知液晶封装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又一已知液晶封装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像显示系统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该实施例提供的一第一基板的俯视图;
图6为图5的A区域的放大图;
图7为图6的非直线状电路图案的局部放大图;
图8描绘了沿着图7的剖面线8~8’的剖面图;
图9至图12为该较佳实施例的各步骤的示意图;
图13是描绘了沿着图12中剖面线13-13’的剖面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系统的示意图;
图15为该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基板的俯视图;以及
图16为图15的B区域的放大图。
附图标号
现有技术
11薄膜晶体管基板        12框胶
14彩色滤光片            21薄膜晶体管基板
22框胶                  23黑矩阵层
24彩色滤光片基板        25金属图案层
31薄膜晶体管基板        32框胶
33液晶                  36金属屏障层
本发明
S100~S500步骤          40第一基板
42薄膜晶体管阵列        43周边电路区域
431电子元件             432电路图案
433第一线段             434第二线段
435间隙                 44框胶涂布区
45框胶                  46液晶滴入区
47液晶材料              48第二基板
49光线                  100液晶显示面板
200平面显示装置         300输入单元
400电子装置             S垂直距离
W宽度                   θ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将可清楚地说明:
请参考图4所示的本发明图像显示系统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例的一流程图,该图像显示系统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如步骤S100,提供一第一基板40,以及一第二基板(图未示),第一基板40如图5及图6所示,其中图6为图5的A区域的放大图。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40为低温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silicon)薄膜晶体管基板,且具有一薄膜晶体管阵列42与一周边电路区域43,该周边电路区域43是位于该薄膜晶体管阵列42的周围。
薄膜晶体管阵列42具有多个以矩阵方式排列的薄膜晶体管元件(图未示)。
第一基板40包括多个电子元件431及多个非直线状电路图案432(见图6),且均位于该周边电路区域43内,其中上述多个非直线状电路图案432为导电金属材质所制成,例如钼或铝,其种类包括数据电极、扫描电极,以及共同电极(common electrode)等,且不以此限。
周边电路区域43上定义有一环绕该薄膜晶体管阵列42的框胶涂布区44(如两虚线之间所围区域)。并且,如图6所示,位于该框胶涂布区44内的电路图案432是呈非直线状。具体来说,上述这些电路图案432是呈迂回状。另部分位于该框胶涂布区44外且邻近该框胶涂布区44的电路图案432也呈非直线状。本实施例所呈现的迂回状为一锯齿状,实际实施时,也可为正弦状、不规则曲线状,或不规则折线状。
如图7所示,图7为图6的非直线状电路图案432的局部放大图。接着对该锯齿状电路图案432进一歩说明,各电路图案432包括交错地连接的第一线段433及第二线段434。第一线段433及第二线段434具有不同的延伸方向,且两者之间夹有一夹角。该夹角是介于80至120度之间为佳。
此外,该等非直线电路图案432是相互平行,且上述多个电路图案432之间的间隙435的垂直距离S需大于0,并介于0~400μm之间。其中,该多个锯齿状电路图案432的间隙的垂直距离也可以是介于3微米~200微米之间。第一线段433或第二线段434的宽度W是介于3~200μm之间。此外,图8描绘了沿着图7的剖面线8~8’的剖面图。从剖面图可以得知电路图案432在X方向上为不连续的,因此并不会完全遮蔽,可使至少部分的光线通过。如此更可避免已知直线状电路图案整条遮蔽框胶的情况发生。其次,步骤S200,配合图9所示,沿框胶涂布区44涂布一框胶45,由此于该第一基板40上界定一液晶滴入区46。框胶45可为光固化型或光热固化型胶材。
接着,步骤S300,配合图10所示,于该液晶滴入区46内滴入液晶材料47。该液晶材料47可为TN型液晶、STN型液晶、MVA型液晶、IPS型液晶,或FFS型液晶,且不以上述种类为限。
然后,步骤S400,配合图11所示,将第二基板48通过框胶45贴合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40上,以将液晶材料47封装于第一基板40与第二基板48之间。
最后,步骤S500,请同时配合图12及图13所示,图13是描绘了沿着图12中剖面线13-13’的剖面图。一光线49照射于第一基板40上,光线49会通过电路图案432之间的间隙435(可参照图7及图8)照射于框胶45上,以使框胶45固化,其中光线49为紫外光。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主要包括有一第一基板40、一与该第一基板40对向设置的第二基板48、一设置于该第一基板40及该第二基板48之间的液晶材料47、一设置于该第一基板40及该第二基板48之间及其周围以接合该二基板40、48之框胶45,以及多个非直线状电路图案432,位于该第一基板40的一内面上且位于该框胶45的对应位置。
由于本发明使该框胶涂布区44内的电路图案432呈迂回状,可使涂布于该框胶涂布区44内的框胶45与液晶材料47接触的界面在受到紫外光照射时,可至少部分地接收到紫外光而固化,以有效避免框胶45与液晶材料47在两者的界面处产生交互污染。
如图14所示,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100可为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面板或非晶硅薄膜晶体管面板,并且,可与其他元件进一步组合为一平面显示装置200,甚至再将该平面显示装置200与一输入装置300组合为一电子装置400。该输入装置300是与该平面显示装置200耦接,以提供一输入信号至该平面显示装置200,使该平面显示装置200显示图像。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400系为一移动电话、数字相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笔记本型电脑、桌上型电脑、电视、车用显示器或便携式DVD播放机。
此外,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步骤100中所提供的第一基板40也可为非晶硅(amorphous silicon)型式。如图15及图16所示,其中图16为图15的B区域的放大图。非晶硅型式的第一基板的周边电路区域的电子元件及电路图案的构成与布局与低温多晶硅型式的构成与布局略有不同。然而,相似地,本发明也使部分框胶涂布区44内的电路图案432呈非直线状。较佳地,也可使另部分位于框胶涂布区44外且邻近框胶涂布区44的电路图案432也呈非直线状,以达成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功效。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所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显示系统包括:
一液晶显示面板(100),其包括:
一第一基板(40);
一第二基板(48),与所述第一基板(40)对向设置;
一液晶材料(47),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40)及所述第二基板(48)之间;
一框胶(45),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40)及所述第二基板(48)之间及其周围,以接合所述第一基板(40)及所述第二基板(48);以及
多个锯齿状电路图案(432),位于所述第一基板(40)的一内面上,且位于所述框胶(45)的对应位置并沿着该框胶(45)的方向延伸,由此使一光线通过所述多个锯齿状电路图案(432)之间的一间隙(435)照射于所述框胶(4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40)包括一薄膜晶体管阵列(42),以及一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42)周围的周边电路区域(43),其中所述多个锯齿状电路图案(432)位于所述周边电路区域(43)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锯齿状电路图案(432)包括交错连接的一第一线段(433)及一第二线段(434),所述第一线段(43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线段(434)的延伸方向具有一夹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介于80至120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锯齿状电路图案是相互平行,且所述多个锯齿状电路图案之间的一垂直距离是大于0微米,且小于等于400微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距离是介于3微米~200微米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显示系统还包括:
一平面显示装置(200),包括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0),其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0)为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面板或非晶硅薄膜晶体管面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显示系统还包括:
一电子装置(400),包括:
所述平面显示装置(200);以及
一输入单元(300),其是与所述平面显示装置(200)耦接,用以提供一输入信号至所述平面显示装置(200),使所述平面显示装置(200)显示图像,其中所述电子装置为一移动电话、数字相机、个人数字助理、笔记本型电脑、桌上型电脑、电视、车用显示器或便携式DVD播放机。
9.一种图像显示系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一第一基板(40)及一第二基板(48),其中所述第一基板(40)包括多个锯齿状电路图案(432),所述多个锯齿状电路图案(432)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40)的一框胶涂布区(44)内;
涂布一框胶(45)于所述框胶涂布区(44)中,以界定出一液晶滴入区(46),所述多个锯齿状电路图案(432)位于所述框胶(45)的对应位置并沿着该框胶(45)的方向延伸;
于所述液晶滴入区(46)内滴入液晶材料(47);
贴合所述第一基板(40)及所述第二基板(48);以及
照射一光线于所述第一基板(40)上,通过所述多个锯齿状电路图案(432)之间的一间隙(435)照射于所述框胶(45),对所述框胶(45)进行固化。
CN 200910142741 2009-06-02 2009-06-02 图像显示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19077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42741 CN101907795B (zh) 2009-06-02 2009-06-02 图像显示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42741 CN101907795B (zh) 2009-06-02 2009-06-02 图像显示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7795A CN101907795A (zh) 2010-12-08
CN101907795B true CN101907795B (zh) 2013-08-07

Family

ID=43263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42741 Active CN101907795B (zh) 2009-06-02 2009-06-02 图像显示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077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3971B (zh) * 2013-07-12 2015-09-0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贴合玻璃面板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真空贴合机
CN109116637A (zh) * 2018-09-20 2019-01-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3568206B (zh) * 2020-08-21 2022-12-2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9880A (en) * 1995-12-01 1998-04-14 Hitachi,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shielding film for shielding light from a light source
CN1338712A (zh) * 2000-07-25 2002-03-06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装置
JP2002082341A (ja) * 2000-09-07 2002-03-22 Kyodo Printing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電極基材
JP2004233836A (ja) * 2003-01-31 2004-08-19 Chuka Eikan Kofun Yugenkoshi 液晶ディスプレーの構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523427A (zh) * 2002-11-27 2004-08-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9880A (en) * 1995-12-01 1998-04-14 Hitachi,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shielding film for shielding light from a light source
CN1338712A (zh) * 2000-07-25 2002-03-06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装置
JP2002082341A (ja) * 2000-09-07 2002-03-22 Kyodo Printing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電極基材
CN1523427A (zh) * 2002-11-27 2004-08-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04233836A (ja) * 2003-01-31 2004-08-19 Chuka Eikan Kofun Yugenkoshi 液晶ディスプレーの構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7795A (zh) 201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43926B (en) Seal dispenser for fabricat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discontinuous portion of seal pattern using the same
CN100495157C (zh) 遮光结构、彩色滤光基板、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及液晶面板
CN102109702B (zh) 平板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CN102541353B (zh) 电子装置
CN102004356B (zh) 制造液晶显示器取向层的装置和方法
US1084564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4155796A (zh) 液晶显示面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US20170285819A1 (en)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293774A (zh) Tft阵列基板、tft液晶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CN100424560C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35956A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321346C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9933646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907795B (zh) 图像显示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39166A (zh) 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251009C (zh) 液晶显示屏面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103775A5 (zh)
KR101416768B1 (ko) 플렉서블 인쇄회로기판이 연결된 디스플레이 장치에 유리 기판을 부착하는 방법
TWI379131B (en) System for displaying imag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US8792077B2 (en) Color filter,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panel with the same
CN103913875A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自动粘合系统以及自动粘合方法
CN1475848A (zh) 液晶装置、液晶装置的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US20160370619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0381916C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密封剂图形的形成方法
CN100416360C (zh) 液晶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QIMEI ELECTRONI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ONGBAO OPTO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7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Hsinchu Science Park, Taiwan, China

Applicant after: INNOLUX DISPLAY CORP.

Address before: Hsinchu Science Park, Taiwa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QIMEI ELECTRONIC CO LTD TO: INNOLUX DISPLAY CORPOR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709

Address after: Hsinchu Science Park, Taiwan, China

Applicant after: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Address before: Miaoli County, Taiwa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