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1204B - 适配卡的快速插拔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适配卡的快速插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1204B
CN101901204B CN 201010190529 CN201010190529A CN101901204B CN 101901204 B CN101901204 B CN 101901204B CN 201010190529 CN201010190529 CN 201010190529 CN 201010190529 A CN201010190529 A CN 201010190529A CN 101901204 B CN101901204 B CN 1019012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ie
connecting portion
adapter
quick plugging
f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9052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01204A (zh
Inventor
洪信荣
张程钧
郑雅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DING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DING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DING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DING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19052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012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01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1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012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12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适配卡的快速插拔装置,特别是一种可适用于PCIe适配卡的快速插拔装置,主要包括有一壳体及一固定单元,其中壳体可用以包覆一PCIe适配卡,而固定单元则设置于壳体和/或PCIe适配卡的侧边,当PCIe适配卡插入一PCIe插槽时,快速插拔装置将会对PCIe插槽进行夹持或扣合,藉此不仅可增加PCIe适配卡插合于PCIe插槽上的稳定性,又可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即可将PCIe适配卡在PCIe插槽上进行快速插拔及安装固定,也可因此而提高计算机系统制造者的电路设计弹性。

Description

适配卡的快速插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配卡的快速插拔装置,特别是一种可适用于PCIe适配卡或PCI适配卡的快速插拔装置。
背景技术
自英特尔(Intel)于1990年前后开发出PCI总线(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后,PCI总线已然成为计算机系统中最常见的扩充式总线。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更由PCI总线进一步发展至PCI-X总线或PCIe总线(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或简称PCI-E),PCIe总线具有更快的传输速度并具有支持热插拔的特性,使得PCIe总线取代传统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总线(如PCI及AGP)并成为主要的传输接口,且PCIe总线在未来还可能有其它更广泛的应用。
请参阅图1,为现有技术PCIe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PCIe装置11包括有一PCIe适配卡111及一挡板113,其中PCIe适配卡111可用以插设在一PCIe插槽131上。
对一般的计算机系统而言,主机板13上通常设置有至少一个PCIe插槽131,当PCIe适配卡111插设在主机板13上的PCIe插槽131时,主机板13将可透过PCIe插槽131与PCIe适配卡111进行数据或信号的传输,藉此以扩充主机板13的功能。
PCIe适配卡111的侧边设置有一挡板113,当PCIe适配卡111插设在PCIe插槽131后,挡板113将会与计算机机壳15接触,并可进一步透过螺丝17进行挡板113与机壳15的锁合,藉此PCIe装置11将会固定在PCIe插槽131上。
藉由挡板113与螺丝17的应用,虽然可将PCIe装置11固定在PCIe插槽131及机壳15上,但上述的构件在使用时仍有一定的不方便性。例如使用者在装设PCIe装置11时,首先要将PCIe适配卡111插设在PCIe插槽131,并微调PCIe装置11的位置,以使得PCIe装置11上的挡板113与机壳15的特定位置对齐,而后才可以透过螺丝17进行挡板113与机壳15的锁合。
在操作的过程中,使用者必须另外准备螺丝起子等工具以完成螺丝17的锁合。此外在拆卸PCIe装置11过程中使用者同样要利用工具将螺丝17卸下,而后才可以将PCIe装置11由PCIe插槽131拔出,在使用上并不方便。
此外,PCIe装置11的文件板113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格,例如一般标准挡板的高度是121mm,而短挡板则规定是79.5mm,并无法依据PCIe适配卡111的高度H来调整档板113的尺寸大小,因此也无法真正藉设计来缩小PCIe装置11的体积。PCIe装置11和/或机壳15的高度(H)无法弹性变化的限制,也是一般计算机机箱或计算机系统无法成为轻薄短小产品的设计障碍。
又,PCIe装置11只有在单一侧边靠挡板113来固定在机壳15上,如果PCIe装置11的长度W比较长时,容易因为计算机系统的不当震动而造成PCIe装置11产生摇晃或松脱的情形,甚至引起PCIe适配卡111的信息传输错误或计算机系统死机。
又,由于PCIe装置11主要是透过文件板113与机壳15进行固定,因此主机板13上的PCIe插槽131的位置将会被局限。PCIe插槽131需配合挡板113与机壳15的位置来设置,例如PCIe插槽131与机壳15之间的距离L就有严格规定,否则将无法进行PCIe装置11被锁固于机壳15上。如此一来,设计者在设计主机板13时将无法任意改变PCIe插槽131的位置,因此对于计算机系统的构件摆放位置及电路设计的自由度将造成很大的限制,即便对于主机板13上的空间运用也会受到相当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配卡的快速插拔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PCIe装置或PCI装置的前述缺点,不仅可增加PCIe适配卡插合于PCIe插槽上的稳定性,又可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即可将PCIe适配卡在PCIe插槽上进行快速插拔及定位动作,还可提高计算机系统制造者的设计弹性。或在PCI适配卡插合于PCI插槽时,对PCI插槽的侧边进行夹持或扣合,使得PCI适配卡可固定在PCI插槽上,以提高PCI适配卡与PCI插槽的插拔便利性、快速性及抗震动的结合可靠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配卡的快速插拔装置,其中,包括:
至少一固定件,经由一连接部而连设于一PCIe适配卡,该固定件及该连接部上侧端之间形成一活动空隙;及
一触接部,设于该固定件的底侧端,PCIe适配卡插设于一PCIe插槽时,该触接部对该PCIe插槽的一插槽侧边进行夹持或扣合。
上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中,该触接部为一扣合部,而该PCIe插槽的插槽侧边设置有至少一凸出部,该扣合部扣合于该PCIe插槽的凸出部。
上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中,还包括有一壳体,设置于该PCIe适配卡外部,并用以包覆部分PCIe适配卡,该固定件经由该连接部连接该壳体上,并藉此致使该固定件连设该PCIe适配卡。
上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中,该固定件设置于该壳体的一侧边,该壳体的另一侧边设置有至少一延伸部。
上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中,该连接部包括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设于该固定件,第二连接部连设于该壳体,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可经由一连接杆穿设而连接,连接杆上设有一弹性组件。
上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中,还包括一定位件,可置放于该活动空隙内,用以固定该固定件。
上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中,该触接部可为一扣合部、一垫片或一扣合部表面设有一垫片。
上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中,该连接部包括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设于该固定件,第二连接部连设于该PCIe适配卡,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可经由一连接杆穿设而连接,连接杆上设有一弹性组件。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配卡的快速插拔装置,其中,包括:
至少一固定件,经由一连接部而连设于一PCI适配卡,该固定件及该连接部上侧端之间形成一活动空隙;及
一触接部,设于该固定件的底侧端,PCI适配卡插设于一PCI插槽时,该触接部对该PCI插槽的一插槽侧边进行夹持或扣合。
上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中,还包括有一壳体,设置于该PCI适配卡外部,并用以包覆部分的PCI适配卡,而该固定件通过该连接部以连接该壳体上,并藉此致使固定件连设该PCI适配卡。
上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中,该固定件设置于该壳体的一侧边,该壳体的另一侧边设置有至少一延伸部。
上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中,该连接部包括有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连设于该固定件,该第二连接部连设于该壳体,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通过一连接杆穿设而连接,连接杆上设有一弹性组件。
上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中,还包括一定位件,可置放于该活动空隙内,用以固定该固定件。
上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中,该触接部可为一扣合部、一垫片或一扣合部表面设有一垫片。
上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中,该连接部包括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连设于该固定件,该第二连接部连设于该PCI适配卡,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之间可通过一连接杆穿设而连接,连接杆上设有一弹性组件。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的适配卡的快速插拔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PCIe装置或PCI装置的前述缺点,不仅可增加PCIe适配卡插合于PCIe插槽上的稳定性,又可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即可将PCIe适配卡在PCIe插槽上进行快速插拔及定位动作,还可提高计算机系统制造者的设计弹性。本发明在PCIe适配卡插合于PCIe插槽时,可对PCIe插槽进行夹持或扣合,不仅可增加PCIe适配卡与PCIe插槽之间的插合稳定性,也可提升插拔的便利性。
本发明可用以取代现有技术计算机挡板及挡板的固定作用,不仅可在不使用其它工具的情况下来进行PCIe适配卡的安装固定动作,以提高其使用方便性及快速性,又可选择不使用挡板而彻底解决因为使用挡板所带来的诸多缺憾。
PCIe适配卡主要不是透过现有技术的档板来与机壳进行固定连接,使得主机板上的PCIe插槽的位置可随意变化,藉此不仅有利于提高设计者在设计主机板时的电路布局自由度,又可达到计算机系统及PCIe装置成为轻薄短小产品的目标。
本发明在PCI适配卡插合于PCI插槽时,对PCI插槽的侧边进行夹持或扣合,使得PCI适配卡可固定在PCI插槽上,藉此以提高PCI适配卡与PCI插槽之插拔便利性、快速性、及抗震动之结合可靠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PCIe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A及图2B分别为本发明适配卡的快速插拔装置及其PCIe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剖面示意图;
图3A及图3B分别为本发明适配卡快速插拔装置又一实施例在插合前及插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适配卡快速插拔装置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适配卡快速插拔装置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适配卡快速插拔装置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适配卡快速插拔装置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适配卡快速插拔装置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适配卡快速插拔装置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1     PCIe装置      111    PCIe适配卡
113    挡板          13     主机板
131    PCIe插槽      15     机壳
17     螺矩          20     PCIe装置
21     PCIe适配卡    25     快速插拔装置
251    固定件        252    压持部
253    扣合部        254    活动空隙
255    连接部        257    壳体
29     PCIe插槽      291    凸出部
293    插槽侧边      30     PCIe装置
351    延伸部        354    定位轨
357    定位件        40     PCIe装置
45     快速插拔装置    451    固定件
452    压持部          453    扣合部
455    第一连接部      457    壳体
458    第二连接部      459    连接杆
49     弹性组件        50     PCI装置
51     PCI适配卡       55     快速插拔装置
556    垫片            59     PCI插槽
593    插槽侧边        60     PCIe装置
61     PCIe适配卡      65     快速插拔装置
651    固定件          652    压持部
653    扣合部          654    活动空隙
655    连接部          656    垫片
658    接合件          70     PCIe装置
71     PCIe适配卡      75     快速插拔装置
758    第二连接部      80     PCI装置
81     PCI适配卡       85     快速插拔装置
90     PCI装置         91     PCI适配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参阅图2A及图2B,分别为本发明适配卡快速插拔装置及其PCIe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适配卡的快速插拔装置25适用于一PCIe适配卡21,并与PCIe适配卡21形成为一PCIe装置20。
快速插拔装置25设置于PCIe适配卡21的外部,包括有一固定件251,当PCIe适配卡21插合于一PCIe插槽29上时,可透过固定件251来夹持或扣合于PCIe插槽29的插槽侧边293,藉此以增加PCIe适配卡21与PCIe插槽29之间的插合稳定性。
在此实施例中,快速插拔装置25尚包括有一壳体257,壳体257可用以包覆PCIe适配卡21,且有部分底侧的PCIe适配卡21设置在壳体257的外部,在使用时,可将外露的PCIe适配卡21插设在PCIe插槽29上,以使得PCIe适配卡21可透过PCIe插槽29进行数据或信号的传输。
快速插拔装置25的固定件251设置于壳体257外部,两者间可透过一连接部255进行连接,而连接部255则可经由一焊接、锁固、粘接、卡扣或一体成形等方式来分别与固定件251和/或壳体257连接。连接部255设置于固定件251的中段位置,一压持部252,而固定件251的底侧端则设有一触接部253,例如在此实施例所示的可向PCIe适配卡21方向凸出的扣合部291。又,在压持部252、连接部255的上侧端与壳体257之间将形成一活动空隙254。
在使用时,使用者可按压快速插拔装置25的压持部252往活动空隙254移动,以张开固定件251的倾斜角度,如虚线所示。待PCIe适配卡21插入PCIe插槽29后,再松开快速插拔装置25的压持部252,藉此快速插拔装置25的扣合部253将会对PCIe插槽29的插槽侧边293进行夹持或扣合。
当然在实际应用时,使用者亦可不用按压快速插拔装置25的压持部252,而是直接将PCIe适配卡21插入PCIe插槽29,经由固定件251/扣合部253与PCIe插槽293的挤压,同样可以让快速插拔装置25对PCIe插槽29进行夹持或扣合。
一般PCIe插槽29的插槽侧边293通常设置有至少一凸出部291,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即可善用该PCIe插槽29的凸出部291。当PCIe适配卡21插入PCIe插槽29后,快速插拔装置25上的扣合部253将会对PCIe插槽29的插槽侧边293的凸出部291进行扣合,使得PCIe装置20不会轻易由PCIe插槽29上松脱。反之,要将PCIe适配卡21由PCIe插槽29卸下时,亦仅需要按压快速插拔装置25的压持部252,而后再将PCIe适配卡21拔出即可。由于本发明快速插拔装置25不需要另外使用螺丝起子等工具即可让PCIe适配卡21快速自PCIe插槽29上反复进行插拔动作或安装固定,因此可确实增加PCIe适配卡21的插拔快速性及使用便利性。
请参阅图3A及图3B,分别为本发明适配卡快速插拔装置又一实施例在插合前及插合后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此实施例中,快速插拔装置25的壳体257的一侧边连接固定件251,而壳体257的另一底侧边则增设有至少一延伸部351。当PCIe适配卡21插入PCIe插槽29时,快速插拔装置25的固定件251及延伸部351即可触接PCIe插槽29的两侧边,并将PCIe装置30安稳固定在PCIe插槽29上,藉此可进一步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
又,在发明又一实施例中,快速插拔装置25尚可包括有一定位件357,定位件357可被置放于快速插拔装置25的活动空隙254内或与定位件251分离置放。
在将PCIe适配卡21插入PCIe插槽29时,必须使得定位件357与快速插拔装置25分离,并离开活动空隙254,使用者才可以按压快速插拔装置25的压持部252,并使得快速插拔装置25的定位件251倾斜及张开,再将PCIe适配卡21插入PCIe插槽29,如图3A所示。
当PCIe适配卡21插入PCIe插槽29后,快速插拔装置25将会对PCIe插槽29进行夹持或扣合,此时可进一步将定位件357推入快速插拔装置25与壳体257之间的活动空隙254内,并以定位件357固定快速插拔装置25,藉此将可进一步提高PCIe适配卡21与PCIe插槽29之间连接的稳定度,如图3B所示。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于壳体257相对于活动空隙254的位置上设有一定位轨354,定位件357则可在定位轨354上移动。当PCIe适配卡21插入PCIe插槽29后,可将定位件357顺着定位轨354往下推,使得定位件357位于快速插拔装置25与壳体257之间的活动空隙254内。反之,如果要将PCIe适配卡21由PCIe插槽29拔出时,则要先将定位件357沿着定位轨354往上推,之后再按压快速插拔装置25的压持部252,以使得PCIe适配卡21与PCIe插槽29分离。当然,在不同实施例中亦可将定位件357和/或定位轨354设置于快速插拔装置25/固定件251的左右侧边,而非如图式所示的上侧,同样也可以达到定位件357对快速插拔装置25或固定件251进行锁固的目的。
此外,请配合参阅图1,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具有快速插拔装置25的PCIe装置30亦可增设有如现有技术所述的档板(113),使得PCIe装置30可进一步透过档板113与机壳15相连接,藉此PCIe装置30将可更加稳固的设置在PCIe插槽29上。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适配卡快速插拔装置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PCIe装置40包括有一PCIe适配卡21及一快速插拔装置45,其中快速插拔装置45可用以对PCIe插槽29进行夹持,并以快速插拔装置45上的扣合部453对PCIe插槽29的凸出部291进行扣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快速插拔装置45的固定件451及壳体457并不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其中固定件451上设置有一第一连接部455,而壳体457上则设置有一相对的第二连接部458,并可将一连接杆459穿设于第一连接部455及第二连接部458上,以完成固定件451与壳体457的连接。
此外,连接杆459上还缠绕有一弹性组件49,例如一压缩弹簧或压缩弹片,弹性组件49将位于活动空隙254内,并分别与固定件451(或压持部452)及壳体457接触,使得快速插拔装置45具有恢复夹合力。此外,PCIe装置40亦可选择包括有一定位件357,并可用以固定该固定件451。
接续,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适配卡快速插拔装置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快速插拔装置55亦可适用于各种型态的适配卡,例如PCI适配卡51。快速插拔装置55可连接PCI适配卡51以成为一PCI装置50,PCI适配卡51可用以插设在一PCI插槽59上,并可透过快速插拔装置55以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PCI插槽59并没有如PCIe插槽(29)上的凸出部(291),因此,在快速插拔装置55底端的触接部556即设计为一垫片,以取代先前实施例扣合部(253),垫片556可由各种防滑材质所制成,例如橡胶等。快速插拔装置55可透过垫片556而对PCI插槽59的插槽侧边593进行夹持,并藉由垫片556的防滑特性以致使PCI装置50不易于PCI插槽59脱落,而增加两者的结合可靠度。
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适配卡快速插拔装置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适配卡快速插拔装置65设于一PCIe适配卡61的侧边,快速插拔装置65与PCIe适配卡61组成为一PCIe装置60。PCIe适配卡61可用以插设在PCIe插槽29上,而快速插拔装置65则设置PCIe适配卡61上,并用以对PCIe插槽29的插槽侧边293进行夹持或扣合。
本实施例中,其快速插拔装置65并不包括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壳体257/457,而是将固定件651直接经由连接部655而与PCIe适配卡61相连接。固定件651、连接部655与PCIe适配卡61之间可形成或设有一活动空隙654。
快速插拔装置65的固定件651中段位置设有该连接部655,而固定件651的底侧端则设置有一扣合部653。PCIe插槽29上则设置有一凸出部291,当PCIe适配卡61插设于PCIe插槽29时,快速插拔装置65的扣合部653将会扣合在PCIe插槽29的凸出部291上。
在又一实施中,固定件651底侧端的触接部除了扣合部653以外,亦可在扣合部653的表面可设有一具有防滑功效的垫片656,以致使快速插拔装置65不仅可与PCIe插槽29的凸出部291相互扣合,也可夹持插槽侧边293,且利用垫片656的防滑作用以增加其夹持力。
固定件651的顶侧端可以设有一压持部652,而压持部652可为一凸出物以方便使用者推压,也可为一与固定件651同一板面的平整物。换言之,压持部652不过是固定件651的顶侧部位,并非另外设置,固定件651与压持部652为一体。
连接部655可与PCIe适配卡61一体成形,亦或是可经由一接合件658而让快速插拔装置65与PCIe适配卡61相互连接。而接合件658可为一焊接件、锁固件(例如螺丝)、粘接件(例如粘结剂)或卡扣件(例如卡钩/卡槽)等接合物。
请参阅图7,为本发明适配卡快速插拔装置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与前述图4实施例比较,在此实施例中,适配卡的快速插拔装置75并不包括有如图4实施例的壳体(457)。快速插拔装置75的固定件451设有一第一连接部455,而第二连接部758则直接设于PCIe适配卡71上,与图4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458)设于壳体(457)的结构并不相同。经由一连接杆459穿设于第一连接部455及第二连接部758,以完成快速插拔装置75与PCIe适配卡71的连接,并形成一PCIe装置70。
又,连接杆459上还缠绕有一弹性组件49,且弹性组件49位于活动空隙254内,并分别与固定件451(或压持部452)及PCIe适配卡71接触,以使得快速插拔装置75具有夹合力。当然,快速插拔装置75亦可包括有一可移动并可卡合于活动空隙254内的定位件357。
本发明图6及图7中主要以PCIe适配卡及PCIe插槽作为说明时的实施例,然而上述的构造亦可应用在PCI适配卡及PCI插槽上。如图8所示,PCI适配卡81可用以插设在PCI插槽59上,而快速插拔装置85则直接设置在PCI适配卡81上,以成为一PCI装置80,并用以对PCI插槽59的侧边进行夹持或扣合。
又,请参阅图9,为本发明适配卡快速插拔装置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本发明所述的快速插拔装置85的数量并不局限为一个,例如可于PCI适配卡91或PCIe适配卡上设置有两个快速插拔装置85,并分别对PCI插槽59或PCIe插槽的两插槽侧边593进行夹持,以成为一PCI装置90或PCIe装置。
为了提高说明时的便利性,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主要以PCIe适配卡(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及PCI适配卡(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进行说明。就一般的规范而言PCIe适配卡属于PCI适配卡的一种,此外PCI适配卡还包括有其它各种不同的型式,因此在实际应用时亦可将本发明所述的构造应用在其它不同的PCI适配卡上,例如PCIX等。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适配卡的快速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固定件,经由一连接部而连设于一PCIe适配卡,该固定件及该连接部上侧端之间形成一活动空隙;及
一触接部,设于该固定件的底侧端,PCIe适配卡插设于一PCIe插槽时,该触接部对该PCIe插槽的一插槽侧边进行夹持或扣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接部为一扣合部,而该PCIe插槽的插槽侧边设置有至少一凸出部,该扣合部扣合于该PCIe插槽的凸出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壳体,设置于该PCIe适配卡外部,并用以包覆部分PCIe适配卡,该固定件经由该连接部连接该壳体上,并藉此致使该固定件连设该PCIe适配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设置于该壳体的一侧边,该壳体的另一侧边设置有至少一延伸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包括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设于该固定件,第二连接部连设于该壳体,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可经由一连接杆穿设而连接,连接杆上设有一弹性组件。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定位件,可置放于该活动空隙内,用以固定该固定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接部可为一扣合部、一垫片或一扣合部表面设有一垫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包括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设于该固定件,第二连接部连设于该PCIe适配卡,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可经由一连接杆穿设而连接,连接杆上设有一弹性组件。
9.一种适配卡的快速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固定件,经由一连接部而连设于一PCI适配卡,该固定件及该连接部上侧端之间形成一活动空隙;及
一触接部,设于该固定件的底侧端,PCI适配卡插设于一PCI插槽时,该触接部对该PCI插槽的一插槽侧边进行夹持或扣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壳体,设置于该PCI适配卡外部,并用以包覆部分的PCI适配卡,而该固定件通过该连接部以连接该壳体上,并藉此致使固定件连设该PCI适配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设置于该壳体的一侧边,该壳体的另一侧边设置有至少一延伸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包括有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连设于该固定件,该第二连接部连设于该壳体,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通过一连接杆穿设而连接,连接杆上设有一弹性组件。
13.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定位件,可置放于该活动空隙内,用以固定该固定件。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接部可为一扣合部、一垫片或一扣合部表面设有一垫片。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速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包括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连设于该固定件,该第二连接部连设于该PCI适配卡,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之间可通过一连接杆穿设而连接,连接杆上设有一弹性组件。
CN 201010190529 2010-05-27 2010-05-27 适配卡的快速插拔装置 Active CN1019012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90529 CN101901204B (zh) 2010-05-27 2010-05-27 适配卡的快速插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90529 CN101901204B (zh) 2010-05-27 2010-05-27 适配卡的快速插拔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1204A CN101901204A (zh) 2010-12-01
CN101901204B true CN101901204B (zh) 2013-03-13

Family

ID=43226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90529 Active CN101901204B (zh) 2010-05-27 2010-05-27 适配卡的快速插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012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4362B (zh) * 2015-04-16 2018-10-09 宜鼎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介面卡的固定结构
CN105206960A (zh) * 2015-09-10 2015-12-30 宜鼎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M.2介面连接器及其插设的m.2介面连接座
TWI671000B (zh) * 2018-12-20 2019-09-0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擴充卡固定結構及擴充卡模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44635B1 (ja) * 1998-05-19 1999-09-06 甲府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拡張カードの挿抜機構
CN200953111Y (zh) * 2006-08-25 2007-09-26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适配卡固定装置
CN101192085A (zh) * 2006-11-30 2008-06-04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扩充卡的弹性夹持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87004Y (zh) * 2006-12-05 2007-12-05 泰安电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适配卡的压卡结构
CN101201664B (zh) * 2006-12-11 2011-06-29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适配卡固定件
CN101431874B (zh) * 2007-11-07 2010-11-17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扩充卡固定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44635B1 (ja) * 1998-05-19 1999-09-06 甲府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拡張カードの挿抜機構
CN200953111Y (zh) * 2006-08-25 2007-09-26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适配卡固定装置
CN101192085A (zh) * 2006-11-30 2008-06-04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扩充卡的弹性夹持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1204A (zh) 201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49967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Mini PCI-E equipment and a computer using the same
US8366468B2 (en) Connector isolator system
KR102367586B1 (ko) 전자 장치
TWI553443B (zh) 擴充卡
CN101901204B (zh) 适配卡的快速插拔装置
JP5283730B2 (ja) 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カードの高速挿抜装置
CN102147781A (zh) 具有多重版本通用串行总线的主机板及其相关的方法
CN103187660A (zh) 电子装置及其芯片卡装取装置
CN201252254Y (zh) 用于扩充卡的卡固机构
US11543866B2 (en) M.2 interface module and server including the same
CN101217222A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可伸出的连接器结构
WO2014058573A1 (en) Concurrent host operation and device debug operation with single port extensible host interface (xhc1) host controller
TWM503601U (zh) 介面卡固定模組
US7583499B2 (en) Holder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WO2016011807A1 (zh) 可安装Nano-SIM卡的TF卡连接器及手机
CN210630173U (zh) 一种模块通用化的车载娱乐系统主机
CN208985066U (zh) 用于固定适配卡的机壳结构
CN101420831B (zh) 电路板的定位结构
CN105573440A (zh) 伺服器主机及其界面卡固定装置
TWI329253B (en) Function expansion card
US7505277B2 (en) System comprising a slot configurable to receive a device having an interface type that differs from the interface type of the slot
CN104571269A (zh) 快拆扣合组件
CN102768556A (zh) 具有扩充pci-e通道信号的电子装置
CN114116564A (zh) 一种桥接PCIE总线与Raid卡的PCIE带宽资源拓展方法与装置
CN102437861A (zh) 电子装置及其蓝牙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