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97139A - 在无线网络中重传多播帧的方法及处理接收到的多播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网络中重传多播帧的方法及处理接收到的多播帧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97139A
CN101897139A CN2008801198671A CN200880119867A CN101897139A CN 101897139 A CN101897139 A CN 101897139A CN 2008801198671 A CN2008801198671 A CN 2008801198671A CN 200880119867 A CN200880119867 A CN 200880119867A CN 101897139 A CN101897139 A CN 1018971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cast frame
frame
multicast
address
retransm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98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97139B (zh
Inventor
石镛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897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7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97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7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9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in combination with wireles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在无线网络中重传多播帧的方法、以及一种确定接收到的多播帧是否是重复帧的方法。在确定接收到的多播帧是否是与之前接收到的多播帧相同的重复帧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播帧的接收机地址值和序列号。当允许对多播帧进行分段时,还可以使用多播帧的分段号的值,并且,如果多播帧包括业务ID时,还可以将业务ID的值用于确定该多播帧是否是重复帧。如果在无线网状网络中发送多播帧,则利用网状源地址、网状目的地地址、以及序列号来确定该多播帧是否是重复帧。在确定步骤中根据需要还可以使用分段号和/或业务ID。

Description

在无线网络中重传多播帧的方法及处理接收到的多播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无线网络中进行多播,更具体地说,涉及在无线网络中传输多播(multicast,MC)帧及处理接收到的MC帧。
背景技术
通常,无线局域网(WLAN)是一种典型的无线网络。与常规的有线LAN不同,WLAN使用无线介质作为数据传输的介质,而无需用于常规的有线LAN的线缆连接。当前,WLAN利用无线资源来发送和接收数据,因此,WLAN备受关注,以扩展或者替代常规的有线LAN。
WLAN基于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IEEE 802.11标准。当将多播应用于MSDU(Medium access control Service Data Unit:介质访问控制业务数据单元)时,这是将多播地址作为接收机地址(RA)或目的地地址(DA)的MSDU。当将多播地址应用于MPDU(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或控制帧时,这是将多播地址作为RA的MPDU或控制帧。这里,“多播地址”是指具有组比特集(group bit set)的MAC(介质访问控制)地址。“MSDU”是指传送给多个MAC业务接入点之间的单元的信息。“MPDU”是指利用物理层的服务而在两个相同的MAC层之间所交换的数据的单元。
在WLAN中,利用DCF(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分布式协调功能)来发送数据,DCF是IEEE 802.11的基本介质访问机制,DCF利用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带有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和随机回退时间来在多个终端之间共享介质。通过肯定确认(ACK)信号来对每个单播帧的传输进行检查,并且,如果在ACK信号等待时间内没有响应,则尝试进行重传。如果在多次(例如,5至21次)尝试了重传之后仍然没有接收到ACK信号,则丢弃该单播帧。这意味着传输失败。
但是,广播帧及多播帧的传输并不是利用这种ACK信号来进行检查的。也就是说,IEEE 802.11标准的MAC基本上支持单播帧,但是并不支持广播帧及多播帧。
结果,由于邻道干扰、多径衰落等原因而导致传输广播帧及多播帧的传输失败的概率较高,而且,由于没有重传,所以一次失败会使得该帧被丢弃。这意味着该多播帧的无线(无线)传输失败。那是无线(无线)环境与有线环境相比的特性,在无线环境中,多播帧的传输会由于传输失败而导致几乎不能保证稳定接收,并且,QoS(服务质量)会根据信道状态而不规律。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多播帧的无线传输的失败概率较高,并且使得QoS劣化。
发明内容
设计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果之前的多播帧没有正确地进行发送则重传多播帧的方法,由此来提高多播帧的接收可靠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传新的类型的多播帧的方法,从而只对支持重传的站点进行重传,而不允许将多播帧重传到不支持多播帧重传的传统站点(legacy station)。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接收到的多播帧进行处理的方法,以确定支持重传的站点所接收到的多播帧是否是由重传所产生的重复帧(duplicated frame)。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在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重传多播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已经发送了第一多播帧的发射机设备来确定是否需要重传该第一多播帧;并且,如果需要重传所述第一多播帧,则仅当存在支持重传的站点(STA)时,才由所述发射机设备来发送第二多播帧。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重传多播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已经发送了包括序列号字段和接收机地址(RA)字段在内的第一多播帧的发射机设备来确定是否需要重传该第一多播帧;并且,如果需要重传所述第一多播帧,则由所述发射机设备来形成第二多播帧,该第二多播帧具有与所述第一多播帧相同的序列号字段的值和发射机地址字段的值、但与所述第一多播帧的类型不同;以及发送所述第二多播帧。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重传多播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已经发送了具有第一发射机地址(TA1)的第一多播帧的发射机设备来确定是否需要重传该第一多播帧;并且,如果需要重传所述第一多播帧,则由所述发射机设备来形成具有与所述第一发射机地址(TA1)不同的第二发射机地址(TA2)的第二多播帧;以及发送所述第二多播帧。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重传多播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已经发送了第一多播帧的发射机设备来确定是否需要重传该第一多播帧,该第一多播帧将第一多播群地址作为接收机地址(RA);并且,如果需要重传所述第一多播帧,则由所述发射机设备来形成将与所述第一多播群地址不同的第二多播群地址作为接收机地址(RA)的第二多播帧;以及发送所述第二多播帧。
在本发明中,当需要重传多播帧时,支持重传的站点能再次接收到该多播帧。当站点重复接收到已经接收到的帧时,该站点能利用接收机地址和序列号这两者来识别多播帧的重传,因此,该站点能丢弃重复接收到的帧(重复帧)。不支持重传的传统站点不能识别出新的类型的多播帧(设置了新的多播群地址和/或重传比特),因此,传统站点将丢弃该多播帧,从而防止了重复地接收到该帧。当站点支持重传并且重传比特被设置为1时,该站点能按照一对一的方式将接收机地址中的新的多播群地址集映射到原始的多播群地址,然后,至少利用接收机地址和多播群地址信息来区分相应的多播帧是否是重复帧。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了作为无线网络的一个例子的WLAN(无线局域网)的设置的图。
图2是例示了在该无线网络中正常发送多播帧的过程的图。
图3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在无线网络中重传多播帧的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4是例示了作为多播帧的例子的数据帧的设置的图。
图5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在无线网络中重传多播帧的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在无线网络中重传多播帧的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7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在无线网络中重传多播帧的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8是例示了以太网地址格式的例子的设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例示了作为无线网络的一个例子的WLAN(无线局域网)的设置的图。图1涉及根据IEEE 802.11标准的WLAN,并且,WLAN仅是无线网络的一个例子。因此,本发明可应用于通用无线网络以及WLAN。
参照图1,WLAN系统100包括接入点(AP)110和210、以及站点(STA)120a、…、220b。AP 110和210具有无线站的功能,并且是通过用于相关站点的无线介质来提供针对分布式业务的连接的功能实体。AP 110和210是发射机设备的例子,并具有如下功能:发送多播帧;确定该多播帧是否已经被正确地发送;和/或如果该多播没有被正确地发送,则形成新的类型的多播帧并将其发出。除了“AP”的名称,AP 110和210还可以被称作“集中控制器”、“基站(BS)”、“节点B”、“站点控制器”等。站点120a、…、220b是包含符合IEEE 802.11标准的、相对于无线介质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和物理层接口在内的任意设备。站点120a、…、220b的功能是接收多播帧。不支持重传的传统站点不能识别出重传的多播帧,而支持重传的站点能识别出重传的多播帧。除了“无线站”的名称,站点120a、…、220b还可以被称作“无线发送/接收单元(WTRU)”、“用户设备(UE)”、“移动台(MS)”、“移动用户单元”等。
根据是否包括AP 110和210,可以将WLAN系统100分为两种类型。也就是说,一种包括AP 110和210的WLAN系统被称作基础架构基本服务集(IBSS:infrastructure basic service set),而另一种不具有这种AP 110和210的WLAN系统被称作ad-hoc网络(未图示)。
由单个AP 110所提供的服务区被称作基本服务区(BSA),并且,连接到AP 110的移动终端被称作基本服务集(BSS)。
“将移动终端连接到AP 110以接收服务”被称作站点服务(stationservice:SS)。SS包括由多个站点在ad-hoc网络中所交换的服务。如图1所示,BSA(即,服务区)可以彼此交迭。两个或更多个AP 110和210可交互工作,以允许与一个AP 110连接的站点120a、120b及120c能够同与另一个AP 210连接的站点220a及220b进行通信。此时,AP 110和210的连接被称作分布式系统(DS),而且,通过该DS所提供的服务被称作分布式系统服务(DSS)。
能够提供有DSS的区域被称作扩展的服务区(ESA),并且,在ESA中接收DSS的全部站点120a、…220b以及AP 110和210全体被称作扩展的业务集(ESS)。通常,ESS与WLAN中的一个或更多个AP 110和210连接,因此,可以通过ESSID来区分多个网络。
图2是例示了在无线网络中正常发送多播帧的过程的图。这里,MC帧是指多播帧。
参照图2,在WLAN中正常发送多播帧。也就是说,发送第一MC帧,出现分布式帧间空间(CIFS:distributed inter-frame space),执行回退算法而不进行接收肯定确认(ACK)信号的过程,然后,发送第二MC帧。
图3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在无线网络中重传多播帧的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并且,图4是例示了作为多播帧的例子的数据帧的设置。
参照图3,首先,发射机设备发送第一多播帧(S11)。这里,第一多播帧是AP期望发送给目的地设备的消息,该多播帧可以是例如图4所示的数据帧300。
数据帧300包括帧控制字段、连续性/ID字段、地址字段、序列控制字段、QoS(服务质量)控制字段、帧主体字段和/或FCS(Frame CheckSequence:帧校验序列)字段。
帧控制字段是MAC报头的一部分,帧控制字段包括协议的版本和类型。帧控制字段用于控制帧。连续性/ID字段是MAC报头的一部分,并且长度为16比特。连续性/ID字段的范围根据帧类型而变化。地址字段是MAC报头的一部分。地址字段是MAC报头的一部分,这些地址字段包括两个地址字段,该两个字段用于指示BSSID、源地址(SA)、目的地地址(DA)、发射机地址(TA)、和/或接收机地址(RA)。序列控制字段是MAC报头的一部分,其长度为16比特,并且包括分段号(fragmentnumber)以及序列号。QoS控制字段是MAC报头的一部分,长度为16比特,并且控制QoS。数据帧300的帧类型取决于QoS控制字段,因此,数据帧300有时也被称作QoS数据帧。帧主体字段是包括各个帧类型的特定信息的可变长字段。帧主体字段的长度起始于最小的0八元组。FCS字段是32比特长度的字段,包含32比特的循环冗余校验(CRC)。通过MAC报头和帧主体字段这两者来计算FCS字段。因此,FCS字段被称作计算字段。
参照图3,确定是否需要重传已经在步骤S11中发送的第一多播帧(S12)。
在多种情况下可以重传第一多播帧。例如,如果第一多播帧由于冲突而未能发送,则可以将其重传。这里,在确定第一多播帧是否发生冲突的方面没有限制,并且,例如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首先,在发送了第一多播帧之后,通过物理载波检测(侦听)来检查信道状态。如果信道不是处于空闲状态,则可以确定为多播帧发生了冲突。并不是能够检测到每次多播冲突。这里,物理载波检测是由物理层所提供的、用来检测载波的方法之一。
接着,在发送了第一多播帧之后,如果在扩展的帧间空间(EIFS)时段内没有发生信道访问,则可以认为出现了冲突。并不是每个多播帧都可以被确定为发生冲突。当在基于DCF(分布式协调功能)的基站的帧传输中发生错误时,EIFS可为接收站点提供用于发送ACK帧的足够时间。
参照图3,当确定为需要重传第一多播帧时,确定BSS是否只包括支持重传的站点(S13)。
如果第一多播帧的目的地设备只包括支持重传的站点,则发送第二多播帧(S14)。这里,第二多播帧的类型可以与第一多播帧的类型相同,或者与第一多播帧的类型不同。尽管第二多播帧的类型与第一多播帧的类型不同,但是帧主体可以相同。
如果目的地设备只包括不支持重传的传统站点,则无需发送第二多播帧。如果目的地设备包括不支持重传的传统站点以及支持重传的站点这两者、并且如果第二多播帧与第一多播帧相同,则不发送第二多播帧。这是因为,如果第二多播帧与第一多播帧相同、并且发送了第二多播帧,则已经接收到了第一多播帧的传统站点将接收到该第二多播帧、并且将该第二多播帧传送到应用层,从而会导致接收和处理同一帧的问题。但是,如果第二多播帧与第一多播帧不相同,则由于传统站点不能识别出该第二多播帧,所以传统站点会将该第二多播帧丢弃,从而不会造成问题。
图5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在无线网络中重传多播帧的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这里,除了将第二多播帧更改为新的类型的多播帧以外,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与图3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将重点介绍这个差异。
参照图5,首先,发射机设备发送第一多播帧(S21)。该第一多播帧可以是具有图4所示形式的多播帧。
接着,发射机设备确定是否需要重传第一多播帧(S22)。在多种情况下可以重传第一多播帧。例如,如果第一多播帧由于冲突而未能发送,则需要重传该第一多播帧。这里,在确定第一多播帧是否发生冲突的方面没有限制,可以使用上述方法。
当确定为需要重传第一多播帧时,形成不同于第一多播帧的类型的、新的类型的第二多播帧(S23)。第二多播帧包括与第一多播帧相同的序列号和接收机地址。
序列号可指示MSDU(MAC业务数据单元)或MPDU(MAC协议数据单元)的序列号。
接着,发射机设备发送不同于第一多播帧的、新的类型的第二多播帧(S24)。相应地,不支持重传的传统站点不能识别出新的类型的第二多播帧,因此,传统站点丢弃接收到的帧。同时,支持重传的站点可以识别出该新的类型的第二多播帧,因此,支持重传的站点能利用接收到的第二多播帧的序列号和接收机地址值来确定该第二多播帧是否是重复的多播帧。如果确定为该接收到的多播帧是重复的多播帧,则支持重传的站点将其丢弃。也就是说,该终端将重传的多播帧的序列号及接收机地址与存储在缓存等中的信息进行比较,并且,如果是相同的信息,则该终端将接收到的帧视为重复的多播帧,并将其丢弃。
图6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在无线网络中重传多播帧的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
参照图6,首先,发射机设备发送具有第一发射机地址的第一多播帧(S31)。该第一多播帧可以是具有图4所示形式的多播帧。
接着,发射机设备确定是否需要重传第一多播帧(S32)。在多种情况下可以重传第一多播帧。例如,如果第一多播帧由于冲突而未能发送,则需要重传该第一多播帧。这里,在确定第一多播帧是否发生冲突的方面没有限制,可以使用上述的方法。
当确定为需要重传第一多播帧时,发射机设备形成具有与第一发射机地址不同的第二发射机地址的第二多播帧(S33)。这里,虽然第一发射机地址与第二发射机地址分别具有不同的值,但是,第一发射机地址与第二发射机地址可具有如下关系:支持重传的站点能将它们识别为相同。例如,第一发射机地址可以是发射机设备的实际MAC地址,即,实际的BSSID,而第二发射机地址可以是发射机设备的虚拟MAC地址,即,虚拟的BSSID。BSSID是BSS(基本服务集)的唯一ID。
接着,发射机设备发送具有第二发射机地址的第二多播帧(S34)。此时,由于第二多播帧的第二发射机地址与第一发射机地址不同,所以不支持重传的传统站点将该第二多播帧丢弃。同时,支持重传的站点可以将该第二多播帧的第二发射机地址识别为第一多播帧的地址(例如,当支持重传的站点识别出已知的虚拟BSSID对应于发射机设备的BSSID时),因此,支持重传的站点能利用接收到的第二多播帧的序列号和接收机地址来确定该第二多播帧是否是重复的多播帧。如果该帧被确定为是重复帧,则该站点将其丢弃。也就是说,该终端将重传的多播帧的序列号及接收机地址与存储在缓存等中的信息进行比较,并且,如果是相应的信息或者相同的信息,则该终端将接收到的帧视为重复的多播帧,并将其丢弃。
图7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在无线网络中重传多播帧的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
参照图7,首先,发射机设备发送将第一多播群地址作为接收机地址的第一多播帧(S41)。该第一多播帧可以是具有图4所示形式的多播帧。
接着,发射机设备确定是否需要重传第一多播帧(S42)。在多种情况下可以重传第一多播帧。例如,如果第一多播帧由于冲突而未能发送,则需要重传该第一多播帧。这里,在确定第一多播帧是否发生冲突的方面没有限制,可以使用上述的方法。
当确定为需要重传第一多播帧时,发射机设备形成将不同于第一多播群地址(原始的多播群地址)的第二多播群地址作为接收机地址的第二多播帧(S43)。
第二多播群地址可以是按照一对一的方式映射到第一多播群地址的MAC地址,并且,当重传具有第一多播群地址的多播帧时,将相应的第二多播群地址用作接收机地址,并且进行重传。
作为第二多播群地址的一个示例,可以使用本地多播群地址。例如,可以将通过将图8所示的以太网地址格式的MSB(最高有效位)的b7位设置为“1”而得到的本地多播群地址,用作第二多播群地址。此时,本地多播地址不会导致与在全局上唯一的多播群地址冲突。
接着,发射机设备发送第二多播帧(S44)。相应地,由于不支持重传的传统站点没有加入第二多播群地址,所以传统站点将该第二多播帧丢弃。同时,一旦接收到第二多播帧,支持重传的站点可以将第二多播群地址(接收机地址)识别为第一多播群地址,因此,支持重传的站点能利用接收到的第二多播帧的序列号和接收机地址来确定该第二多播帧是否是重复的多播帧。如果该帧被确定为是重复帧,则该站点将其丢弃。也就是说,该终端将重传的多播帧的序列号及接收机地址与存储在缓存等中的信息进行比较,并且,如果是相同的信息,则该终端将接收到的帧视为重复的多播帧,并将其丢弃。
如果允许将多播帧分段并进行发送,则可以对单个多播帧分段并进行发送。此时,包括各个分段在内的帧可具有相同的序列号,但是具有不同的分段号。因此,当允许对多播帧进行分段时,利用地址接收机、序列号以及分段号来确定多播帧是否是重复帧。为此,将接收到的多播帧的发射机地址、接收机地址、序列号以及分段号存储或保持在缓存中。
如果接收到QoS数据类型的多播帧,则可以根据业务ID(TID)依次将序列号分配给多播帧。此时,如果这些帧具有相同的序列号、但是具有不同的TID,则它们是不同的帧,而如果这些帧具有相同的序列号和TID,则它们是相同的帧。因此,当接收到QoS数据类型的多播帧时,可以将发射机地址、接收机地址、序列号和TID存储或保持在缓存中。并且,利用全部的所存储或保持的信息来确定接收到的多播帧是否是已经接收到的多播帧的重复帧。
如果在无线网状网络中重传多播帧,则终端在缓存中存储或保持接收到的多播帧的目的地多播地址、源地址以及序列号。目的地多播地址也被称作网状目的地多播地址,源地址也被称作网状源地址。如果允许对多播帧进行分段,则还可以将分段号保持或存储在缓存中。或者,当接收到QoS数据类型的多播帧时,还可以将TID保持或存储在缓存中。
因此,当接收到多播帧时,首先,终端确定重传比特是否为“1”。如果重传比特被设置为“1”,则该终端至少将接收到的多播帧的发射机地址、接收机地址以及序列号与缓存中所保持的值进行比较。如果允许对多播帧进行分段,则该终端还可以比较分段号。如果该终端接收到QoS数据类型的多播帧,则该终端还可以比较TID。
在无线网状网络中,当接收到多播帧时,首先,终端确定重传比特是否为“1”。如果重传比特被设置为“1”,则该终端至少将接收到的多播帧的目的地多播地址、源地址以及序列号与缓存中所保持的值进行比较。如果允许对多播帧进行分段,则该终端还可以比较分段号。如果接收到QoS数据类型的多播帧,则该终端还可以比较TID。
下面将介绍当重传多播帧时要存储在缓存中的、用于终端来对所重传的多播帧是否是重复帧进行检测的数据。
在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的、在无线网络中重传多播帧的方法中,第一多播帧与第二多播帧具有相同的序列号。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多播帧与第二多播帧具有相同的接收机地址。在第四实施方式中,支持重传的站点具有用于识别该站点的接收机地址。
因此,为了检测所重传的帧是否是重复帧,至少需要将已接收到的多播帧的序列号和接收机地址作为元组(tuple)而存储在接收站点的缓存中。当允许对多播帧进行分段时,还应在将分段号与序列号以及接收机地址一起作为元组存储在缓存中。这是因为,当终端接收到包括分段号的多播帧时,为了确定所重传的帧是否是重复帧,该终端应当一起比较序列号和分段号。当该终端支持QoS、并接收到QoS类型的多播帧时,该终端应当将TID与序列号及接收机地址一起作为元组存储在缓存中。QoS数据类型的多播帧的序列号由TID来限定,因此,为了检测所重传的帧是否是重复帧,应当一起比较TID和序列号。
此外,为了检测接收到的帧的重传帧是否是重复帧,终端可以将发射机地址、接收机地址以及序列号全部存储在缓存中,以使用它们(例如,IBSS中的多播)。当该终端接收到包含分段号的多播帧时,该终端可以另外地存储该分段号。当该终端接收到QoS类型的多播帧时,该终端可以另外地存储TID。
按照这种方式,终端将接收到的多播数据帧的接收机地址和序列号(根据所发送的多播帧的类型,可能包括分段号和TID中的一个或者这两者)存储在缓存中。因此,当该终端接收到重试比特(retry bit)被设置为“1”的多播数据帧时,该终端能将接收到的多播数据帧识别为重传的多播帧,并将重传的多播帧的接收机地址、序列号等与缓存中所存储的信息进行比较,由此来确定该帧是否已经被接收。
在将传统站点不能识别的新的多播群地址用作重传的多播帧的接收机地址的情况下,当终端接收到重传比特被设置为“1”的多播帧时,该终端需要用现有的多播群地址值来取代接收机地址值。用现有的多播群地址来取代新的多播群地址的方法并没有限制。例如,可以采用按照一对一的方式来对新的多播群地址与现有的多播群地址进行映射的表的方法,或者,可以采用根据特定规则来转换新的多播群地址值的方法等。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而提供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上述描述。本说明并不是旨在穷尽的,也不是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获得。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于无线网络的多播业务中。

Claims (17)

1.一种在无线网络中重传多播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是否需要重传之前发送的第一多播帧;以及
如果确定为需要重传所述第一多播帧,则仅当所述第一多播帧的目的地设备只包括支持重传的站点时,才发送第二多播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确定为需要重传所述第一多播帧时,如果所述第一多播帧的目的地设备包括不支持重传的一个或更多个传统站点,则不发送所述第二多播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多播帧的类型与所述第一多播帧的类型相同或者不同。
4.一种在无线网络中重传多播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是否需要重传之前发送的第一多播帧,该第一多播帧包括序列号字段和发射机地址字段;
如果确定为需要重传所述第一多播帧,则形成第二多播帧,该第二多播帧具有与所述第一多播帧相同的序列号字段的值和发射机地址字段的值、但与所述第一多播帧的类型不同;以及
发送所述第二多播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不支持重传的传统站点不能识别所述第二多播帧,而支持重传的站点能识别所述第二多播帧。
6.一种在无线网络中重传多播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已经发送了具有第一发射机地址的第一多播帧的发射机设备来确定是否需要重传该第一多播帧;
如果确定为需要重传所述第一多播帧,则由所述发射机设备来形成具有与所述第一发射机地址不同的第二发射机地址的第二多播帧;以及
发送所述第二多播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不支持重传的传统站点不能识别所述第二多播帧,而支持重传的站点能识别所述第二多播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发射机设备是所述发射机设备的实际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并且,所述第二发射机地址是所述发射机设备的虚拟MAC地址。
9.一种在无线网络中重传多播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已经发送了第一多播帧的发射机设备来确定是否需要重传该第一多播帧,该第一多播帧将第一多播群地址作为接收机地址;
如果确定为需要重传所述第一多播帧,则由所述发射机设备来形成将第二多播群地址作为接收机地址的第二多播帧;以及
发送所述第二多播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不支持重传的传统站点不能识别所述第二多播帧,而支持重传的站点能识别所述第二多播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按照一对一的方式来将所述第二多播群地址映射到所述第一多播群地址。
12.一种在无线网络中处理多播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多播帧;以及
利用所述多播帧的接收机地址值和序列号值来确定该多播帧是否与之前接收到的多播帧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播帧包括分段号,并且,在确定所述多播帧是否与之前接收到的多播帧相同的步骤中,还使用该分段号的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播帧包括业务ID,并且,在确定步骤中,还使用所述业务ID的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之前接收到的多播帧的接收机地址值与当前接收到的多播帧的接收机地址值具有1∶1的映射关系时,在确定步骤中确定为所述多播帧与之前接收到的多播帧相同。
16.一种在无线网状网络中处理多播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多播帧;以及
利用所述多播帧的源地址值、目的地址值和序列号值来确定该多播帧是否与之前接收到的多播帧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播帧包括段号和/或业务ID,并且,在确定步骤中,一起使用该分段号和/或该业务ID。
CN200880119867.1A 2007-10-10 2008-10-10 在无线网络中重传多播帧的方法及处理接收到的多播帧的方法 Active CN1018971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70102304 2007-10-10
KR10-2007-0102304 2007-10-10
PCT/KR2008/005975 WO2009048296A2 (en) 2007-10-10 2008-10-10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multicast frame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received multicast frames in wireless net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97139A true CN101897139A (zh) 2010-11-24
CN101897139B CN101897139B (zh) 2015-05-06

Family

ID=40549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9867.1A Active CN101897139B (zh) 2007-10-10 2008-10-10 在无线网络中重传多播帧的方法及处理接收到的多播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8351365B2 (zh)
EP (1) EP2204004A4 (zh)
KR (1) KR20100057759A (zh)
CN (1) CN101897139B (zh)
WO (1) WO2009048296A2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0784A (zh) * 2017-03-22 2017-08-11 深圳市中航世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缓冲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8933735A (zh) * 2017-05-27 2018-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发送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677871A (zh) * 2018-07-03 2020-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发送设备、数据接收方法及接收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21096B1 (ko) * 2008-10-15 2016-05-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캐스트 프레임 전송방법 및 중복 프레임 검출 방법
US8848590B2 (en) * 2009-09-24 2014-09-30 Nokia Corporation Multicast group manag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998571B2 (en) 2010-10-01 2018-06-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Legacy-compatible control frames
US9066287B2 (en) 2012-01-24 2015-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of relay selection and setup
US9356817B2 (en) * 2012-04-30 2016-05-31 Aruba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tigating multicast message dupli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794796B2 (en) 2012-06-13 2017-10-17 Qualcomm, In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implified store and forward relays
US9510271B2 (en) * 2012-08-30 2016-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ddress format detection
US9843906B2 (en) 2013-08-13 2017-12-12 Motorola Solution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trieving group messages
US9608859B2 (en) * 2013-10-25 2017-03-28 Aruba Networks, Inc.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failover time through redundancy using virtual access points
US20150117366A1 (en) 2013-10-29 2015-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in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networks
US10034179B2 (en) 2013-10-30 2018-07-24 Sai C. Manapragada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tending range and coverage of bandwidth intensive wireless data streams
US9661634B2 (en) 2013-11-01 2017-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in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networks
US9451474B2 (en) * 2014-07-21 2016-09-20 Aruba Networks, Inc. Multicast aware beamforming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AU2015328533B2 (en) 2014-10-08 2019-11-21 Atlas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ation for OFDMA transmission
US20160191181A1 (en) * 2014-12-31 2016-06-30 Qualcomm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Ltd. Audio broadcast retransmissions
US11271590B2 (en) * 2018-09-10 2022-03-08 Appl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LAN range extension
CN111800231B (zh) * 2020-05-12 2023-05-30 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igRF重传帧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KR102494091B1 (ko) * 2020-09-24 2023-01-30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ack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16848812A (zh) * 2021-01-11 2023-10-03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补偿电信系统中的组播服务数据损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15994B1 (en) 1998-07-30 2003-02-0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100281643B1 (ko) * 1998-11-13 2001-02-15 정선종 다자간 정보전송을 위한 세션 멀티캐스트 방법
US6415312B1 (en) * 1999-01-29 2002-07-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liable multicast for small groups
US7139838B1 (en) * 1999-10-21 2006-11-21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tributing routing information
US6629285B1 (en) 2000-01-04 2003-09-30 Nokia Corporation Data transmission
US7110351B2 (en) * 2000-12-19 2006-09-19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Enhanced ARQ with OFDM modulation symbols
JP3737705B2 (ja) * 2001-02-20 2006-01-25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サーバ、クライアント、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US7013157B1 (en) * 2002-06-03 2006-03-14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multicast delivery with designated acknowledgment
US7894468B2 (en) 2003-03-20 2011-02-22 Alcatel-Lucent Usa Inc. Transmission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supporting a multicast mode
JP4668207B2 (ja) 2003-12-29 2011-04-13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アンド テレ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リサーチ インスチチュート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パケット再送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が記録されたコンピュータで読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KR100635012B1 (ko) * 2003-12-29 2006-10-1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동 재전송 요청을 위한 피드백메시지 생성 방법
KR100714675B1 (ko) * 2004-01-30 2007-05-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 프레임 재전송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사용하는네트워크 장치
CN1323563C (zh) * 2005-03-28 2007-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
US20070286121A1 (en) * 2006-06-12 2007-12-13 Mikolaj Kolakowski Systems and techniques for selective point-to-multipoint retransmission of multicast fram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488508B2 (en) * 2006-11-13 2013-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reliable multicas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743716B (zh) * 2007-03-12 2013-01-23 诺基亚公司 无线网络中可靠多播/广播的建立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0784A (zh) * 2017-03-22 2017-08-11 深圳市中航世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缓冲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7040784B (zh) * 2017-03-22 2020-12-15 深圳市中航世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缓冲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8933735A (zh) * 2017-05-27 2018-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发送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18218976A1 (zh) * 2017-05-27 2018-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发送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933735B (zh) * 2017-05-27 2020-1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发送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1246056B2 (en) 2017-05-27 2022-02-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cket send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US11792682B2 (en) 2017-05-27 2023-10-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cket send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10677871A (zh) * 2018-07-03 2020-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发送设备、数据接收方法及接收设备
US11502986B2 (en) 2018-07-03 2022-11-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ducing transmission delay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Wi-Fi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51365B2 (en) 2013-01-08
US20090290524A1 (en) 2009-11-26
WO2009048296A3 (en) 2009-05-28
US20130094429A1 (en) 2013-04-18
KR20100057759A (ko) 2010-06-01
WO2009048296A2 (en) 2009-04-16
US8787238B2 (en) 2014-07-22
EP2204004A4 (en) 2014-03-05
EP2204004A2 (en) 2010-07-07
CN101897139B (zh) 2015-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97139B (zh) 在无线网络中重传多播帧的方法及处理接收到的多播帧的方法
US957783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ulticast in wireless local access network
KR101451247B1 (ko) 무선 근거리 통신망에서 멀티캐스트 데이터의 수신 확인 및 재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1482087B1 (ko) 무선 근거리 통신망에서 멀티캐스트 수신 확인의 요청 및 수신 확인의 전송을 위한 장치
US9113479B2 (en) Method for multicast frame transmission and duplicated multicast frame detection
JP4558739B2 (ja) マルチキャスト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方法
US789438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reliably broadcasting data packet under ad-hoc network environment
US2003022793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ast media access using broadcast transmissions with multiple acknowledgements in an Ad-Hoc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21846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cast retry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2031469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k transmission in a wlan
CN1653837A (zh) 检测无线局域网中的隐藏节点
JP4447452B2 (ja) アド・ホック通信ネットワーク用のarqmac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方法
US1132969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08211600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KR101338476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멀티캐스트 송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080105887A (ko) 무선네트워크에서 멀티캐스트 프레임을 재전송하는 방법
JP2006014103A (ja) 無線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KR20080016420A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통신방법,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스테이션의 통신방법 및 스테이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