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95496B - 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95496B CN101895496B CN200910085359.2A CN200910085359A CN101895496B CN 101895496 B CN101895496 B CN 101895496B CN 200910085359 A CN200910085359 A CN 200910085359A CN 101895496 B CN101895496 B CN 10189549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via node
- control information
- pdcch
- resou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方法,包括:基站通过资源块承载、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承载和频率资源承载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承载其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中继节点从资源块、OFDM符号和频率资源接收控制信息,并根据控制信息解调对应的业务信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系统,提供了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PDCCH)的映射方式,并实现了中继节点正确接收来自基站的控制信息传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控制信息传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采用时、频两维的数据形式,因此控制信道与业务信道之间的复用形式可以是时间方向上和频率方向上,即采用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Multiplex)方式和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方式。目前的长期演进系统(LTE,Long Term Evolution)、高级的长期演进系统(LTE-A,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和高级的国际移动通信(IMT-Advanced,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Advanced)系统都是以OFDM技术为基础。
在OFDM系统中,为了用户终端(UE,User Equipment)的省电,控制信道通常采用TDM方式,即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在时间上是分开的,例如:在一个子帧内有14个OFDM符号,前1、或2、或3、或4个OFDM符号作为控制信道,后13、或12或11或10个OFDM符号作为业务信道。
目前的LTE系统,其下行控制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下行调度授权(DLgrant,DownLink grant)、上行调度授权(UL grant,UpLink grant)、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Physica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Indicator Channel)。由此可以看出,控制信道的设计是由不同的组成部分构成的,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通常是由基站(eNodeB)端将每个UE的控制信息分别进行信道编码,然后进行正交相移键控(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调制,进行控制信道元素(CCE,Control channels elements)到资源元素(RE,Resource Element)的映射,进行快速傅立叶反变换(IFFT,Inverse Fast FourierTransform)后发射出去。假设控制信道由32个CCE构成,UE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变换后,从组合为1个CCE开始进行盲检测(即分别对CCE0、CCE1、...、CCE31进行盲检测),如果UE标识(UE_ID)没有监听成功,则从组合为2个CCE进行盲检测(即分别对[CCE0,CCE1]、[CCE2,CCE3]、...、[CCE30,CCE31]),依次类推。如果在整个盲检测过程中UE都没有监听到与自身相匹配的UE_ID,则说明没有属于该UE自己的控制信息下达,UE切换到睡眠模式;如果监听到与UE自身相匹配的UE_ID,则按照控制信息解调相对应的业务信息。
超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B3G,Beyond Third Generation in mobilecommunication system)/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4G,Fourth Generation in mobilecommunication system)的研究目标是汇集蜂窝、固定无线接入、游牧、无线区域网络等接入系统,结合全IP网络,在高速和低速移动环境下分别为用户提供峰值速率达100Mbps以及1Gbps的无线传输能力,并实现蜂窝系统、无线区域网络、广播电视卫星通信的无缝衔接。中继(Relay)技术以其可以增加小区覆盖和小区容量的特点,被应用在B3G/4G中。
在采用带内中继(inband-relay)时,即eNodeB到中继节点(RN,Relay Node)链路和RN到UE链路运作在相同的频率资源上。因为带内Relay发射机会对自己的接收机产生自干扰,所以eNodeB到RN链路和RN到UE链路同时在相同的频率资源上是不可能的,除非有足够的信号分离和天线隔离度。类似的,RN也不可能在接收UE所发射的数据的同时再给eNodeB发射数据。
依照目前LTE系统中的规定,1个10ms无线帧(frame)由10个1ms的子帧(subframe)构成,可包括单播(Unicast)和多播广播(Multicast Broadcast)。其中,在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方式时,#0、#5子帧用作发射同步信号,而#4、#9子帧用作寻呼(paging);在时分双工(TDD,TimeDivision Duplex)方式时,#0、#5子帧用作发射同步信号,而#1、#6子帧用作paging。也就是说,对于FDD的{#0、#4、#5、#9}子帧,TDD的{#0、#1、#5、#6}子帧有上述特殊用途,所以不能用于MBSFN subframe的分配,即在1个frame里可分配的MBSFN subframe最多为6个subframe。
现有技术中一种收发干扰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使RN在接收来自NodeB的数据时,不向UE执行发射操作,也就是说RN到UE链路后需要增加“gap”,通过配置多播单频网(MBSFN,Multicast Broadcast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子帧(subframe)用于Relay subframe,使得UE在“gap”时间范围内不进行任何接收/发射操作,而RN在“gap”时间范围内完成发射到接收的切换,切换完成后在后续的OFDM符号接收来自eNodeB的数据。
在LTE中采用MBSFN subframe用于relay subframe,其具体的方式是:多媒体控制实体(MCE,MBMS Control Entity)首先给eNodeB配置可用的MBSFNsubframe,eNodeB在这些可用的MBSFN subframe中配置可用的Relaysubframe。从而,在下行时RN首先在前1或2个OFDM符号给其下属的UE发射控制信息(包括上行发射数据的反馈信息ACK/NACK和UL grant)。也就是说,由于在下行时RN首先在前1或2个OFDM符号给其下属的UE发射控制信息,而eNodeB是在前1、或2、或3、或4个OFDM符号给其直传UE发射控制信息,因此RN无法在前1或2个OFDM符号内接收eNodeB到RN链路的控制信息。
目前,对于MBSFN subframe作为relay subframe的研究是一个热点,但eNodeB到RN链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PDCCH,Relay link-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及映射方式仍然是空白,从而导致RN无法正确接收来自eNodeB的控制信息,给实际应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方法和系统,以提供R-PDCCH的映射方式,并实现RN正确接收来自eNodeB的控制信息传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站通过资源块承载、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承载和频率资源承载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承载其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
所述中继节点从所述资源块、OFDM符号和频率资源接收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控制信息解调对应的业务信息。
所述频率资源承载包括:集中式频率资源承载和分布式频率资源承载。
所述基站通过资源块承载其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时,对应的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PDCCH的映射具体为:
A、将m′、k′和l′置0,即m′=0,k′=0,l′=0;
B、判断(k′,l′)是否被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R-PCFICH和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R-PHICH占用,如果是,执行步骤E;否则执行步骤C;
C、将w(p)(m′)映射到(k′,l′);
D、将m′和l′加1,即m′=m′+1,l′=l′+1;
E、判断l′是否小于L,如果是,则返回步骤B;否则执行步骤F;
F、将k′加1,即k′=k′+1;
G、判断步骤F中获得的k′是否小于NRB DL·Nscw,如果是,将l′置0并返回步骤B;否则结束整个流程;
其中,m′表示4个星座符号组索引,k′表示没有被PCFICH占用的资源元素组REG的频率和时间方向索引,l′表示没有被PHICH占用的REG的频率和时间方向索引,w(p)(m′)表示天线端口p上的星座符号组,L表示资源块持续的有效OFDM符号个数,NRB DL表示下行资源块的数量,Nsc RB表示下行资源块中子载波的数量。
所述基站通过OFDM符号承载、和/或频率资源承载其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时,对应的R-PDCCH的映射具体为:
a、将m′、k′和l′置0,即m′=0,k′=0,l′=0;
b、判断(k′,l′)是否被R-PCFICH和R-PHICH占用,如果是,执行步骤e;否则执行步骤c;
c、将w(p)(m′)映射到(k′,l′);
d、将m′和l′加1,即m′=m′+1,l′=l′+1;
e、判断l′是否小于L′,如果是,则返回步骤b;否则执行步骤f;
f、将k′加1,即k′=k′+1;
g、判断步骤f中获得的k′是否小于NRB DL·Nsc RB,如果是,将l′置0并返回步骤b;否则结束整个流程;
其中,m′表示4个星座符号组索引,k′表示没有被PCFICH占用的REG的频率和时间方向索引,l′表示没有被PHICH占用的REG的频率和时间方向索引,w(p)(m′)表示天线端口p上的星座符号组,L′表示R-PCFICH指示的R-PDCCH占用的OFDM符号个数,NRB DL表示下行资源块的数量,Nsc RB表示下行资源块中子载波的数量。
所述R-PDCCH的产生过程与PDCCH的产生过程相同或不同,不同是指R-PDCCH采用比正交相移键控QPSK更高阶的调制方式。
所述R-PDCCH中分配的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或中继节点到基站链路的资源对应于中继节点当前收到R-PDCCH的子帧和/或收到R-PDCCH的子帧之后的子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基站和中继节点,其中,
所述基站,用于通过资源块承载、OFDM符号承载和频率资源承载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承载其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
所述中继节点,用于从所述资源块、OFDM符号和频率资源接收控制信息,并根据控制信息解调对应的业务信息。
所述频率资源承载包括:集中式频率资源承载和分布式频率资源承载。
所述控制信息中的R-PDCCH的产生过程与PDCCH的产生过程相同或不同,不同是指R-PDCCH采用比QPSK更高阶的调制方式。
所述R-PDCCH中分配的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或中继节点到基站链路的资源对应于中继节点当前收到R-PDCCH的子帧和/或收到R-PDCCH的子帧之后的子帧。
本发明所提供的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方法和系统,由基站通过资源块承载、OFDM符号承载和频率资源承载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承载其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中继节点从资源块、OFDM符号和频率资源接收控制信息,并根据控制信息解调对应的业务信息。本发明可以很好地适用于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且R-PDCCH结构及映射方式简单,既保证了后向兼容性(兼容LTE系统),也实现了RN正确接收来自eNodeB的控制信息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资源块、频率资源和子载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R-PDCCH映射过程的流程图一;
图4为本发明中R-PDCCH映射过程的流程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资源块承载eNodeB到RN链路的控制信息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OFDM符号承载eNodeB到RN链路的控制信息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集中式频率资源承载eNodeB到RN链路的控制信息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分布式频率资源承载eNodeB到RN链路的控制信息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eNodeB通过资源块承载、OFDM符号承载和频率资源承载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承载其到RN的控制信息。
如图2所示,所谓资源块是指在频率方向上占用若干个子载波(例如12个子载波),在时间方向上占用一个时隙或一个子帧的全部OFDM符号;所谓频率资源是指OFDM符号内的集中式或分布式的若干个子载波(图2中阴影不分所示)。本发明中的频率资源承载包括:集中式频率资源承载和分布式频率资源承载。
步骤102,中继节点从资源块、OFDM符号和频率资源接收控制信息,并根据控制信息解调对应的业务信息。
当eNodeB通过资源块承载其到RN的控制信息时,对应的R-PDCCH的映射过程,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将m′、k′和l′置0,即m′=0,k′=0,l′=0。
其中,m′表示4个星座符号组索引,k′表示没有被PCFICH占用的资源元素组(REG,Resource Element Group)的频率和时间方向索引,l′表示没有被PHICH占用的REG的频率和时间方向索引。
步骤302,判断(k′,l′)是否被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R-PCFICH,Relay 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和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R-PHICH,Relay Physical 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占用,如果是,执行步骤305;否则执行步骤303。
步骤303,将w(p)(m′)映射到(k′,l′)。
其中,w(p)(m′)表示天线端口p上的星座符号组。
步骤304,将m′和l′加1,即m′=m′+1,l′=l′+1。
步骤305,判断l′是否小于L,如果是,返回步骤302;否则执行步骤306。
其中,L表示资源块持续的有效OFDM符号个数。
步骤306,将k′加1,即k′=k′+1。
步骤307,判断步骤306中获得的k′是否小于NRB DL·Nsc RB,如果是,则将l′置0并返回步骤302;否则结束整个映射流程。
其中,NRB DL表示系统中下行资源块的数量,Nsc RB表示下行资源块中子载波的数量。
当eNodeB通过OFDM符号承载、和/或频率资源承载其到RN的控制信息时,对应的R-PDCCH的映射过程,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将m′、k′和l′置0,即m′=0,k′=0,l′=0。
其中,m′表示4个星座符号组索引,k′表示没有被PCFICH占用的REG的频率和时间方向索引,l′表示没有被PHICH占用的REG的频率和时间方向索引。
步骤402,判断(k′,l′)是否被R-PCFICH和R-PHICH占用,如果是,执行步骤405;否则执行步骤403。
步骤403,将w(p)(m′)映射到(k′,l′)。
其中,w(p)(m′)表示天线端口p上的星座符号组。
步骤404,将m′和l′加1,即m′=m′+1,l′=l′+1。
步骤405,判断l′是否小于L′,如果是,返回步骤402;否则执行步骤406。
其中,L′表示R-PCFICH指示的R-PDCCH占用的OFDM符号个数。
步骤406,将k′加1,即k′=k′+1。
步骤407,判断步骤406中获得的k′是否小于NRB DL·Nsc RB,如果是,则将l′置0并返回步骤402;否则结束整个映射流程。
其中,NRB DL表示系统中下行资源块的数量,Nsc RB表示下行资源块中子载波的数量。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中R-PDCCH的产生过程与PDCCH的产生过程可以相同或不同,所谓相同即:一个subframe中所有PDCCH分别进行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Ra 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加扰的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并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复用后一起进行加比特级扰和正交相移键控(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调制;再进行多天线处理,星座符号每4个分为一组,分别对应一个REG。所谓不同是指R-PDCCH可以采用比QPSK更高阶的调制方式,优选的,可以为16正交幅度调制(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64QAM。
当R-PDCCH采用16QAM,此时1个CCE承载144bits(72bits+72bits),2个CCE承载288bits,4个CCE承载576bits,8个CCE承载1152bits,而检测控制信息的单位为72bits、144bits、288bits、576bits、1152bits,所以对于1个CCE时,除检测144bits以外,还对其内部的左、右各72bits进行检测控制信息,此时如果RNTI mod 2=0则检测左边的1/2个CCE(72bits),如果RNTI mod 2=1则检测右边的1/2个CCE(72bits);或者反过来,即如果RNTI mod 2=0则检测右边的1/2个CCE(72bits),如果RNTI mod 2=1则检测左边的1/2个CCE(72bits)。其中,RNTI mod 2表示RNTI对2的取模运算。
另外,R-PDCCH中分配的eNodeB到RN链路、或RN到eNodeB链路的资源对应于RN当前收到R-PDCCH的子帧和/或收到R-PDCCH的子帧之后的子帧。例如:RN当前收到R-PDCCH的子帧为#2子帧,那么R-PDCCH中分配的eNodeB到RN链路、或RN到eNodeB链路的资源对应于#2子帧和/或#2子帧之后的子帧。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方法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资源块承载eNodeB到RN链路的控制信息的示意图,每个子帧的第1个OFDM符号的部分频率资源(阴影部分S所示)用于承载eNodeB到UE链路的PCFICH;前3个OFDM符号用于承载eNodeB到UE链路的PDCCH(阴影部分T所示);资源块(图中竖状矩形条所示)用于承载eNodeB到RN链路的R-PDCCH(阴影部分U所示),其中某个资源块也用以承载其他承载控制信息的资源块的数量和位置信息(阴影部分V所示)。对应的R-PDCCH在时间方向和频率方向上的映射过程如前述图3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OFDM符号承载eNodeB到RN链路的控制信息的示意图,每个子帧的第1个OFDM符号的部分频率资源(阴影部分S所示)用于承载eNodeB到UE链路的PCFICH;前3个OFDM符号用于承载eNodeB到UE链路的PDCCH(阴影部分T所示);OFDM符号用于承载eNodeB到RN链路的R-PDCCH,R-PDCCH所占用的OFDM符号位于PDCCH所占用的OFDM符号之后,即第4个和第5个OFDM符号(阴影部分U所示);在需要传输R-PDCCH子帧的第4个OFDM符号或PDCCH所占用的OFDM符号之后的其他任意OFDM符号的部分频率资源(阴影部分X所示)用于承载eNodeB到RN链路的R-PCFICH。当然,本发明中用于承载eNodeB到RN链路的R-PDCCH的OFDM符号并不仅限于第4个和第5个OFDM符号,也可以是PDCCH所占用的OFDM符号之后的其他任意OFDM符号。对应的R-PDCCH在时间方向和频率方向上的映射过程如前述图4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集中式频率资源承载eNodeB到RN链路的控制信息的示意图,每个子帧的第1个OFDM符号的部分频率资源(阴影部分S所示)用于承载eNodeB到UE链路的PCFICH;前3个OFDM符号用于承载eNodeB到UE链路的PDCCH(阴影部分T所示);集中式频率资源用于承载eNodeB到RN链路的R-PDCCH,R-PDCCH所占用的频率资源位于PDCCH所占用的OFDM符号之后,即第4个和第5个OFDM符号的频率资源(阴影部分U所示);在需要传输R-PDCCH子帧的第4个OFDM符号或PDCCH所占用的OFDM符号之后的其他任意OFDM符号的部分频率资源(阴影部分X所示)用于承载eNodeB到RN链路的R-PCFICH。当然,本发明中用于承载R-PDCCH的频率资源所占用的OFDM符号并不仅限于第4个和第5个OFDM符号,也可以是PDCCH所占用的OFDM符号之后的其他任意OFDM符号。对应的R-PDCCH在时间方向和频率方向上的映射过程如前述图4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分布式频率资源承载eNodeB到RN链路的控制信息的示意图,每个子帧的第1个OFDM符号的部分频率资源(阴影部分S所示)用于承载eNodeB到UE链路的PCFICH;前3个OFDM符号用于承载eNodeB到UE链路的PDCCH(阴影部分T所示);分布式频率资源用于承载eNodeB到RN链路的R-PDCCH,R-PDCCH所占用的频率资源位于PDCCH所占用的OFDM符号之后,即第4个和第5个OFDM符号的频率资源(阴影部分U所示);在需要传输R-PDCCH子帧的第4个OFDM符号或PDCCH所占用的OFDM符号之后的其他任意OFDM符号的部分频率资源(阴影部分X所示)用于承载eNodeB到RN链路的R-PCFICH。当然,本发明中用于承载R-PDCCH的频率资源所占用的OFDM符号并不仅限于第4个和第5个OFDM符号,也可以是PDCCH所占用的OFDM符号之后的其他任意OFDM符号。对应的R-PDCCH在时间方向和频率方向上的映射过程如前述图4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为实现上述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系统,如图9所示,该系统包括:基站10和中继节点20。基站10,用于通过资源块承载、OFDM符号承载和频率资源承载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承载其到中继节点20的控制信息。当基站10通过资源块承载其到中继节点20的控制信息时,对应的R-PDCCH的映射过程,如图3所示;当基站10通过OFDM符号承载、和/或频率资源承载其到中继节点20的控制信息时,对应的R-PDCCH的映射过程如图4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频率资源承载包括:集中式频率资源承载和分布式频率资源承载。R-PDCCH中分配的基站10到中继节点20链路、或中继节点20到基站10链路的资源对应于中继节点20当前收到R-PDCCH的子帧和/或收到R-PDCCH的子帧之后的子帧。控制信息中的R-PDCCH的产生过程与PDCCH的产生过程相同或不同,不同是指R-PDCCH可以采用比QPSK更高阶的调制方式,优选的,可以为16QAM、64QAM。
中继节点20,用于从资源块、OFDM符号和频率资源接收控制信息,并根据控制信息解调对应的业务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基站通过资源块承载、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承载和频率资源承载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承载其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
所述中继节点从所述资源块、OFDM符号和频率资源接收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控制信息解调对应的业务信息;
所述基站通过资源块承载其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时,对应的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PDCCH的映射具体为:
A、将m'、k'和l'置0,即m'=0,k'=0,l'=0;
B、判断(k',l')是否被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R-PCFICH和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R-PHICH占用,如果是,执行步骤E;否则执行步骤C;
D、将m'和l'加1,即m'=m'+1,l'=l'+1;
F、将k'加1,即k'=k'+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资源承载包括:集中式频率资源承载和分布式频率资源承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通过OFDM符号承载、和/或频率资源承载其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时,对应的R-PDCCH的映射具体为:
a、将m'、k'和l'置0,即m'=0,k'=0,l'=0;
b、判断(k',l')是否被R-PCFICH和R-PHICH占用,如果是,执行步骤e;否则执行步骤c;
d、将m'和l'加1,即m'=m'+1,l'=l'+1;
e、判断l'是否小于L',如果是,则返回步骤b;否则执行步骤f;
f、将k'加1,即k'=k'+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PDCCH的产生过程与PDCCH的产生过程相同或不同,不同是指R-PDCCH采用比正交相移键控QPSK更高阶的调制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PDCCH中分配的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或中继节点到基站链路的资源对应于中继节点当前收到R-PDCCH的子帧和/或收到R-PDCCH的子帧之后的子帧。
6.一种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基站和中继节点,其中,
所述基站,用于通过资源块承载、OFDM符号承载和频率资源承载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承载其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
所述中继节点,用于从所述资源块、OFDM符号和频率资源接收控制信息,并根据控制信息解调对应的业务信息;
所述基站用于通过资源块承载其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时,对应的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PDCCH的映射具体为:
A、将m'、k'和l'置0,即m'=0,k'=0,l'=0;
B、判断(k',l')是否被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R-PCFICH和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R-PHICH占用,如果是,执行步骤E;否则执行步骤C;
D、将m'和l'加1,即m'=m'+1,l'=l'+1;
F、将k'加1,即k'=k'+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资源承载包括:集中式频率资源承载和分布式频率资源承载。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中的R-PDCCH的产生过程与PDCCH的产生过程相同或不同,不同是指R-PDCCH采用比QPSK更高阶的调制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PDCCH中分配的基站到中继节点链路、或中继节点到基站链路的资源对应于中继节点当前收到R-PDCCH的子帧和/或收到R-PDCCH的子帧之后的子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85359.2A CN101895496B (zh) | 2009-05-21 | 2009-05-21 | 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方法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85359.2A CN101895496B (zh) | 2009-05-21 | 2009-05-21 | 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方法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95496A CN101895496A (zh) | 2010-11-24 |
CN101895496B true CN101895496B (zh) | 2014-04-09 |
Family
ID=43104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8535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95496B (zh) | 2009-05-21 | 2009-05-21 | 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89549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75868B (zh) * | 2011-01-30 | 2012-09-0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mbms业务数据的转发、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JP5905972B2 (ja) * | 2011-11-13 | 2016-04-20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制御情報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JP5886639B2 (ja) * | 2012-01-27 | 2016-03-1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CN103313404B (zh) * | 2012-03-16 | 2017-06-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信道资源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CN108023667B (zh) * | 2016-11-03 | 2020-06-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04806A1 (en) * | 2006-07-03 | 2008-01-10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laying between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045497B2 (en) * | 2007-07-02 | 2011-10-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of allocating wireless resource for 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and 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system of enabling the method |
-
2009
- 2009-05-21 CN CN200910085359.2A patent/CN10189549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04806A1 (en) * | 2006-07-03 | 2008-01-10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laying between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
Non-Patent Citations (6)
Title |
---|
Control Channel and Data Channel Design for Relay Link in LTE-Advanced;Nortel;《3GPP TSG-RAN Working Group 1 Meeting #56 R1-090753》;20090213;全文 * |
Control Channel Structure and Mapping Pattern of Backhaul Link;ZTE;《TSG-RAN WG1 #56bis R1-091424》;20090327;第2节 * |
Control Signaling Structures for Relay Link;ZTE;《TSG-RAN WG1 #56 R1-090641》;20090213;全文 * |
Nortel.Control Channel and Data Channel Design for Relay Link in LTE-Advanced.《3GPP TSG-RAN Working Group 1 Meeting #56 R1-090753》.2009,全文. |
ZTE.Control Channel Structure and Mapping Pattern of Backhaul Link.《TSG-RAN WG1 #56bis R1-091424》.2009,参见第2节. |
ZTE.Control Signaling Structures for Relay Link.《TSG-RAN WG1 #56 R1-090641》.2009,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95496A (zh) | 2010-1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342659B2 (ja) | リレー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の伝送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
EP2471231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control channel in ofdm system | |
CN105827375B (zh) | 在时分双工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信号的方法 | |
KR101227740B1 (ko) | 서브프레임의 무선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 |
EP2734003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of a relay node | |
EP2465316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control channel | |
CN102036386B (zh) | Lte-a系统及其中继链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方法 | |
AU2011243372B2 (en) |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signals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a relay node in a multiuser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 |
EP2685648B1 (en) |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ame,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
CN102687424A (zh) | 用于中继转变时间的装置和方法 | |
EP2767025B1 (en) | Multiplexing control and data in one resource block | |
CN101959240B (zh) | 一种中继链路的物理广播信道映射及发射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652404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同时收发信号的转发器设备及其方法 | |
CN101895993B (zh) | 一种信道复用及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3609036A (zh) | 使用多个天线端口发射信号的方法及其发射端设备 | |
CN101895496B (zh) | 基站到中继节点的控制信息传输处理方法和系统 | |
EP2288216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of a relay node in a backhaul subframe | |
CN101790224A (zh) | 基站向中继站下发控制信息及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1895854B (zh) | 一种实现中继链路控制格式指示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468910B (zh) | 一种中继节点rn下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Termination date: 2017052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