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91007A - 一种水上娱乐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上娱乐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91007A
CN101891007A CN 201010208679 CN201010208679A CN101891007A CN 101891007 A CN101891007 A CN 101891007A CN 201010208679 CN201010208679 CN 201010208679 CN 201010208679 A CN201010208679 A CN 201010208679A CN 101891007 A CN101891007 A CN 1018910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anel
water
bar shaped
buoyancy
shaped fl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0867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鹏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01020867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910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91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10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水上娱乐方法及装置,通过多个由浮力器与连接板组合成多个独立的浮于水面的条形浮块,再用连接装置将各个独立的条形浮块组合连接成相互间可以具有一定摆动范围的多节长龙状浮体,娱乐者坐在独立的浮于水面的条形浮块上,通过娱乐者的划水使长龙状浮体游动。所述的条形浮块可以是由两个设在端头的浮力器和一块连接两端浮力器的连接板组合构成,连接板位于两端浮力器的下面,浮力器通过连接杆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杆一头固定在浮力器的下面,另一端穿过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与连接板连接在一起,娱乐者坐在连接板上,并通过两端浮力器使身体浮起,以保证娱乐者的上身必须浮于水面上,并通过娱乐者的划水使条形浮块在水中游动。

Description

一种水上娱乐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娱乐方法及其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在水面上的娱乐方法及装置,国际专利分类号为A63B 35/06,B63B 35/71;主要用于水上娱乐,属于一种水上娱乐方法和器材;特别是供游赏或运动用的其它船或类似浮船的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上的享受也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各种娱乐器具也就应运而生。水上运动是当今一种既刺激,又有益于健康运动项目,所以十分受人喜爱。其中,龙舟是一种传统的水上运动项目,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我国人们对龙舟水上运动的喜爱,因此每一年全国许多地方都会举行龙舟赛事;在许多公园或湖面也都会出现类似划龙船的水上娱乐项目。
虽然现在的龙舟会做成很多样子,但在整体看来,现有的龙舟仍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意义上的龙舟,而实际上都只是将普通的船改变一下头或尾;在头部加上一个类似龙的头像,在尾部再装饰上一个类似龙的尾巴,就象征着一条龙舟。而实际上我国民众所对龙的理解应该是一种能够弯弯曲曲行之的动物,而不是一种固定的直通形的船;所以现有的普通龙舟因没有充分体现本身的特征,其趣味性和刺激性就因此丧失了许多。另一方面现在玩龙舟的许多是以青少年为为主。由于青少年好奇心强,对娱乐运动又喜欢有一定难度,需一些技巧的娱乐器具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同时,青少年精力旺盛,需具相当运动量的活动才能使他们感到玩得痛快。然而目前已有的龙舟或游乐船并不具备这些特点:显然不能满足娱乐者的心理和生理的需要。因此很有必要对此加以改进。
通过检索发现有一些有关龙舟的专利文献报道,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篇与本发明有一定的关系:
1、专利号为CN200910011237.9,发明名称为“在整体内外层的双层壁舟体内装有墩撑式悬空座板的龙舟”的发明专利,该专利涉及一种在整体内外层的双层壁舟体内装有墩撑式悬空座板的龙舟;所述的舟体由整体内胆、整体外壳和舷椽组成,内胆前端设龙头悬挂槽、航道牌、坐椅的嵌槽和鼓位,内胆后端依序设舵位和龙尾悬挂槽,在龙舟吃水线以下内胆内两侧内壁处设坐板沿;在整体外壳内装入整体内胆,将舷椽连接在整体外壳和整体内胆顶部组成具有头漂浮仓和尾漂浮仓的双层壁的舟体,龙头、龙尾悬挂槽内分别铰接龙头和龙尾,内胆的坐板沿上布装墩撑式悬空座板;每个墩撑式悬空座板的底部居中处的两侧均设有双重脚挡蹬。因此该专利所公开的仍只是一种普通龙船的改进。
2、专利号为CN91217492.7,发明名称为“翘摆式龙舟”的发明专利,该专利为翘摆式龙舟。属水上娱乐具。本龙舟由船体,翘板划桨机二部分组成。翘摆划桨机构翘板用桨连接轴与船桨活动连接,船桨上端用连杆连接轴与连杆活动连接,连杆下端有脚蹬及连杆顶。由于蹬脚的力量能通过连杆传到桨上,使桨叶在水中由前向后划动,推进“龙舟”前行;桨叶又能依据翘板的高起而离开水面复位,又能依据翘板的落下而插入水中划动、推进;在手、脚及腰等动作的配合下,一起一伏,腾跳前行。该专利仍为一种单独的船,只是通过上下翘摆前进。
综上所述,现在的所谓龙舟仍都没有脱离单船的概念,因此不可能真正做到类似龙所弯弯曲曲行走的情形,很有必要对此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专利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针对现有水上娱乐器具和龙舟的不足,提供一种更趋向龙的特征,趣味性更强,更适合青少年娱乐,更具有刺激的水上龙舟式娱乐方法及娱乐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上龙舟式娱乐方法,通过多个由浮力器与连接板组合成多个独立的浮于水面的条形浮块,再用连接装置将各个独立的条形浮块组合连接成相互间可以具有一定摆动范围的多节长龙状浮体,娱乐者坐在独立的浮于水面的条形浮块上,通过娱乐者的划水使长龙状浮体游动。所述的条形浮块可以是由两个设在端头的浮力器和一块连接两端浮力器的连接板组合构成,连接板位于两端浮力器的下面,浮力器通过连接杆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杆一头固定在浮力器的下面,另一端穿过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与连接板连接在一起,娱乐者坐在连接板上,并通过两端浮力器使身体浮起,以保证娱乐者的上身必须浮于水面上,并通过娱乐者的划水使条形浮块在水中游动;通过各个条形浮块上娱乐者的划水可实现不同方向的曲线运动,从而达到类似龙在水中的游走。连接板可以是吊装在两端浮力器下面的,此种状况时连接板是浸泡在水里面的。所述的长龙状浮体可以是由多个独立条形浮块串联组合方式连接在一起,也可以是由多个独立条形浮块采取串并联组合方式连接在一起。
根据所述水上龙舟式娱乐方法提出的一种水上娱乐器具是,一种多节组合的水上娱乐器具,包括多个浮力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浮力器是按照两个一组,与连接板组合形成的相互独立的条形浮块后,再将各个独立条形浮块按照串联或串并联方式连接起来,且每两个相互独立的条形浮块之间具备可相互水平摆动状态连接。所述的条形浮块可以是由两个设在端头的浮力器和连接两端浮力器的连接板组合构成,连接板位于两端浮力器的下面,浮力器通过连接杆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杆一头固定在浮力器的下面,另一端穿过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与连接板连接在一起;连接板可以是吊装在两端浮力器下面的,此种状况时连接板是浸泡在水里面的。
所述的长龙状浮体可以是由多个独立条形浮块串联组合方式连接在一起,也可以是由多个独立条形浮块采取串并联组合方式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浮力器可以是一个整体的浮子,也可以是多个浮子组合构成。
所述的连接板可以是一块长条状板,也可以是一种长条状的类似船舱的敞口箱体;连接板可以是浸泡在水中,也可以是浮于水面。
本发明相对现有漏电检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采用多节独立条形浮块串联组合,只要将头一节改成龙头形状,尾节改成龙尾状,其它中间节设为龙身,就可以达到十分类似龙的形状,运动起来可以因为每一节用力的方向或力量不一,产生一种曲线行走的游动状态,因而更向龙在水中游走;
2、本发明可以通过娱乐者的手或/和脚的运动,一方面使整个长龙状浮体向前运动,达到健身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训练锻炼整个长龙状浮体的一致性,因为只有这样整个长龙状浮体才能快速向前运动;
3、本发明的趣味性将比现有的龙船要强得多,能使乘坐者进行全身运动,而且不仅需要体力,更需要全身各部位的协调配合,有较强的技巧性。娱乐者可以通过多节独立条形浮块的多种组合形成多种形式的水上娱乐器具;可以是“一条长龙”,此时龙在水中可以自由游行;也可以是休闲型的“多条龙并驾齐驱”,此时人可以(骑在龙身上)坐在座椅上;甚至可以组合成方形的休闲游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独立条形浮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独立条形浮块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独立条形浮块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独立条形浮块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独立条形浮块的浮力器形状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独立条形浮块的浮力器侧面形状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两个独立条形浮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侧向连接结构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附图1-8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从附图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上龙舟式娱乐方法,它是通过多个由浮力器与连接板组合成多个独立的浮于水面的条形浮块1,再用连接装置将各个独立的条形浮块1组合连接成相互间可以具有一定摆动范围的多节长龙状浮体,娱乐者坐在独立的条形浮块1上,通过娱乐者的划水使长龙状浮体游动达到娱乐目的。所述的条形浮块1可以是由两个设在端头的浮力器3和连接两端浮力器的连接板组合构成,连接板位于两端浮力器的下面,浮力器通过连接杆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杆一头固定在浮力器的下面,另一端穿过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与连接板连接在一起,娱乐者坐在连接板上,并通过两个浮力器使身体浮起,以保证娱乐者的上身必须浮于水面上,并通过娱乐者的划水使条形浮块在水中游动;通过各个条形浮块上娱乐者的划水可实现不同方向的曲线运动,从而达到类似龙在水中的游走。连接板是吊装在两端浮力器下面的,此种状况时连接板是浸泡在水里面的。所述的长龙状浮体可以是由多个独立条形浮块一个接一个串联组合方式连接在一起。
根据上述水上龙舟式娱乐方法提出的一种水上娱乐器具是,一种多节组合的水上娱乐器具,包括多个浮力器1,其特征在于:多个浮力器1是按照两个一组,与连接板2组合形成的相互独立的条形浮块3后,再将各个独立条形浮块3按照串联或串并联方式连接起来,且每两个相互独立的条形浮块3之间具备可相互水平摆动状态连接。所述的条形浮块3可以是由两个设在端头的浮力器1和连接两端浮力器的连接板2组合构成,连接板2位于两端浮力器1的下面,浮力器1通过连接杆4与连接板2连接,连接杆4一头固定在浮力器的下面,另一端穿过连接板2上的连接孔,与连接板2连接在一起;连接板2是吊装在两端浮力器1下面的,连接板2是浸泡在水里面的。
所述的长龙状浮体是由多个独立条形浮块3串联组合方式连接在一起,每一个独立条形浮块3的连接板2两端都设有连接钩5(见附图8),连接钩5通过条形浮块浮力器的连接杆4套接在一起;各独立条形浮块3是串接在一起,形成一条长龙状浮体。
所述的浮力器1可以是一个整体的浮子(见附图6和7),上部为浮力器箱体6,浮力器箱体6是个空壳箱体,里面充满空气,用于在水中产生浮力从而使条形浮块能够在娱乐者坐在上面时仍浮在水面上;浮力器箱体6下面设有连接杆4,连接杆4一端紧固在浮力器箱体6下面,连接杆另一头设有防止连接板上连接钩5滑出的球头7。
娱乐的操作程序是:首先将长龙状浮体置于水中,娱乐者再分别骑坐在每一个条形浮块的条形板上,通过娱乐者的手和/或脚的划动,带动所乘坐的条形浮块在水中游走,当整个长龙状浮体的所有条形浮块都游动起来时,就可形成一种弯弯曲曲的行走状态,类似于龙在水中游动。
实施例二
附图9、10给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从附图9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上龙舟式娱乐方法及器具,它也是通过多个由浮力器与连接板组合成多个独立的浮于水面的条形浮块,再用连接装置将各个独立的条形浮块组合连接成相互间可以具有一定摆动范围的两条多节长龙状浮体8和9,再将两条多节长龙状浮体通过并联连接板10并联起来,形成一个“多条龙并驾齐驱”休闲型龙船;两个相互并联连接的条形浮块的连接板11和12通过连接座杆13连接起来,在连接座杆13的上部设有坐板14,娱乐者坐在坐板上,此时人可以(骑在龙身上)坐在座椅上,通过娱乐者的划水使长龙状浮体游动达到娱乐目的。
所述的条形浮块的结构与实施例一是一样的,只是在每一个独立条形浮块的连接板上的两端各开有并联连接孔15,两个并联独立条形浮块连接的并联连接板11和12,通过独立条形浮块连接板上的两端并联连接孔15与每一个独立条形浮块相连,并有紧固件16固定。
实施例三
附图11-13给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从附图11-13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上龙舟式娱乐方法及器具,它也是通过多个由浮力器与连接板组合成多个独立的浮于水面的条形浮块,再用连接装置将各个独立的条形浮块组合连接成相互间可以具有一定摆动范围的多节长龙状浮体;所述的条形浮块是由两个设在端头的浮力器和连接两端浮力器的连接板组合构成,其特点是:所述的浮力器是由两个浮子16和17构成,两个浮子16和17通过浮子连接板18连接起来,形成浮力器,浮力器连接板19连接在浮子连接板17上,在浮力器连接板19上还可安放类似船舱的箱体20,在箱体20内设有座椅21;由浮力器、浮力器连接板19和箱体20构成一个独立的条形浮块;在浮子连接板18的侧面设有用于连接两个条形浮块的连接钩22,两个两个条形浮块通过相互的连接钩22连接起来,形成一种多节船连接形成长龙状水上娱乐器具;娱乐者是坐在一个类似船舱的箱体20内的座椅21上,这样相对来说更为安全。

Claims (10)

1.一种水上娱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多个由浮力器与连接板组合成多个独立的浮于水面的条形浮块,再用连接装置将各个独立的条形浮块组合连接成相互间可以具有一定摆动范围的多节长龙状浮体,娱乐者坐在独立的浮于水面的条形浮块上,通过娱乐者的划水使长龙状浮体游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娱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形浮块可以是由两个设在端头的浮力器和一块连接两端浮力器的连接板组合构成,连接板位于两端浮力器的下面,浮力器通过连接杆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杆一头固定在浮力器的下面,另一端穿过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与连接板连接在一起,娱乐者坐在连接板上,并通过两端浮力器使身体浮起,以保证娱乐者的上身必须浮于水面上,并通过娱乐者的划水使条形浮块在水中游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娱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是吊装在两端浮力器下面的,此种状况时连接板是浸泡在水里面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娱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龙状浮体是由多个独立条形浮块串联组合方式连接在一起,或由多个独立条形浮块采取串并联组合方式连接在一起。
5.一种水上娱乐装置,包括多个浮力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浮力器是按照两个一组,与连接板组合形成的相互独立的条形浮块后,再将各个独立条形浮块按照串联或串并联方式连接起来,且每两个相互独立的条形浮块之间具备可相互水平摆动状态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娱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形浮块是由两个设在端头的浮力器和连接两端浮力器的连接板组合构成,连接板位于两端浮力器的下面,浮力器通过连接杆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杆一头固定在浮力器的下面,另一端穿过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与连接板连接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上娱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是吊装在两端浮力器下面的,连接板是浸泡在水里面的。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娱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龙状浮体是由多个独立条形浮块串联组合方式连接在一起,或由多个独立条形浮块采取串并联组合方式连接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娱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力器是一个整体的浮子或多个浮子组合构成。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娱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是一块长条状板,或是一种长条状的类似船舱的敞口箱体。
CN 201010208679 2010-06-25 2010-06-25 一种水上娱乐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18910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08679 CN101891007A (zh) 2010-06-25 2010-06-25 一种水上娱乐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08679 CN101891007A (zh) 2010-06-25 2010-06-25 一种水上娱乐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91007A true CN101891007A (zh) 2010-11-24

Family

ID=43100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08679 Pending CN101891007A (zh) 2010-06-25 2010-06-25 一种水上娱乐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9100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7941A (zh) * 2015-02-02 2015-04-22 王鹏翔 一种水中娱乐龙舟及其划水方法
CN107812386A (zh) * 2012-06-23 2018-03-20 游泳方式公司 水上玩具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12174Y (zh) * 1997-03-27 1999-03-31 陈义宗 现代龙舟
CN201961510U (zh) * 2010-07-08 2011-09-07 王鹏翔 一种水上娱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12174Y (zh) * 1997-03-27 1999-03-31 陈义宗 现代龙舟
CN201961510U (zh) * 2010-07-08 2011-09-07 王鹏翔 一种水上娱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2386A (zh) * 2012-06-23 2018-03-20 游泳方式公司 水上玩具
CN107812386B (zh) * 2012-06-23 2020-06-26 游泳方式公司 水上玩具
CN104527941A (zh) * 2015-02-02 2015-04-22 王鹏翔 一种水中娱乐龙舟及其划水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45382B2 (en) Submersible water toy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CN101891007A (zh) 一种水上娱乐方法及装置
CN201961510U (zh) 一种水上娱乐装置
CN100564155C (zh) 一种水上行走器
CN2780617Y (zh) 水上行走板
CN201124002Y (zh) 室内划艇运动系统
CN206813261U (zh) 一种组合式钓鱼艇
CN201447046U (zh) 充气皮划艇
CN104527941B (zh) 一种水中娱乐龙舟及其划水方法
CN206427241U (zh) 一种双翼伸缩式钓鱼板
CN103192820B (zh) 一种通过划水蹼提供动力的脚踏式气垫船
CN101565092A (zh) 休闲娱乐健身运动仿生鱼
CN205675193U (zh) 一种载人海豚艇
CN2764715Y (zh) 鱼尾式单体滑水运动器
CN201211922Y (zh) 水上脚踏动力板
CN203381781U (zh) 划水器
CN206087219U (zh) 一种船形两用水上滑板
KR20190085615A (ko) 하이브리드 수중익선
CN218248417U (zh) 一种具有促进水循环结构的陆地用划桨船划水模拟装置
CN201566811U (zh) 一种水上行走装置
CN208119381U (zh) 划水器
CN2268677Y (zh) 翘翘船
CN220577492U (zh) 一种游船
JPH01215693A (ja) 双胴船型足踏式推進船
CN201371929Y (zh) 水上溜冰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