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9904A - 牙科植体 - Google Patents

牙科植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9904A
CN101889904A CN 200910143236 CN200910143236A CN101889904A CN 101889904 A CN101889904 A CN 101889904A CN 200910143236 CN200910143236 CN 200910143236 CN 200910143236 A CN200910143236 A CN 200910143236A CN 101889904 A CN101889904 A CN 1018899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ntal implant
implant body
lock
pothole
unsymmet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4323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89904B (zh
Inventor
洪远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die biomedic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GDA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DA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GDA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14323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899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89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99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899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99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一种牙科植体,它包含一个牙科植体体部,这是一个圆柱型的体部,以及第一个末端、与第二个末端,不对称性的螺纹环绕于牙科植体体部,顶端锁,位于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一个末端,将用于插入鼻窦的适当位置,最大化内部接触设计的锁,位于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二个末端,再经由螺栓与支台齿紧密联结,顶端锁,位于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一个末端,有一个凹入的空间,可使得鼻窦骨头从此开口生长进入顶端锁中,并提供牙科植体与骨头之间紧密整合的闭锁机制,最大化内部接触的锁在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二个末端有一个锁洞,将收纳支台齿的根部。本发明容易使用,提供最大的植牙稳定性,增加植牙手术的成功率,避免多次的手术过程。

Description

牙科植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牙科植体,特别是含有:
顶端锁(apex lock)
圆钝状推高器(trepan elevation),可以提供更佳的鼻窦提升骨头整合效果
最大化的内部接触锁设计(endomaximum lock design),水晶状、6个施力孔缝(6 engaging slots),提供最大的磨擦力与稳定性
金属包头设计(ferrulobracing),提供额外的稳定性与产品结合度(seating)
尖锐且不对称性设计(unsymmetrical),在进行植牙钻孔(drillimplant)时,提供自我切削、减少阻力的功能
背景技术
牙科植体(dental implant)是一种人工牙根(an artificial toothroot)取代物,在膺复牙科(prosthetic dentistry)中用来重建(restoration)、支撑一颗或一群牙齿。在过去20年,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牙科植体被植入口腔内来取代失去的牙齿。然而,由于安全性、病患的舒适感、愈后效果、美观、医疗费用等许多问题,使得只有不到3%的牙医师提供植牙治疗服务、只有不到5%的病患选择使用植牙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牙科植体,其具有(1)缩短骨整合所需时间,(2)缩短植牙治疗的时程,(3)降低植牙治疗的花费,(4)增加植牙手术的成功率,(5)改善病患的植牙舒适感,(6)改善植牙治疗的美观与功能。更重要的是可以鼓励牙科医师与牙科专科医师使用新型设计牙科植体来提供病患人工植牙的治疗服务,包括:可增加牙科植体的稳定性,减少病患在植牙过程的伤害,缩短植牙手术与假牙重建所需的时间,增强骨整合的质与量,避免冗长的骨头移植过程,增加牙科植体、支台齿与螺栓之间的表面接触与稳定性,降低假牙重建后的失败率、以及降低植牙手术的技术敏感问题。
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牙科植体,它包含:
一个牙科植体体部(dental implant body)。
一个牙科植体的顶端锁(an apex lock)。
一个牙科植体顶端的圆钝状推高器(可提升鼻窦)。
一个最大化的内部接触锁设计,提供支台齿与牙科植体之间的最大磨擦力与稳定性。
一个不对称性(unsymmetrical)的螺纹设计(在牙科植体的外侧中段位置),以及尖锐的螺纹设计(在牙科植体的尖端外侧位置)。
一个金属包头设计(ferrulobracing),提供产品结合度稳定性(seating stability)与美观。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色:
容易使用(可降低植牙手术的技术敏感性)。
提供最大的植牙稳定性。
可增加骨头的保留。
可避免牙科植体在植入后被旋转。
可避免支台齿松脱(人工植牙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增加植牙手术的成功率,避免多次的手术过程,并可改善牙齿自然外观与功能。
可缩短植牙手术、假牙重建、治疗过程的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牙科植体的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牙科植体、支台齿、螺栓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牙科植体的纵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牙科植体的另一形式透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牙科植体的另一形式的纵剖面图。
图中标号说明:
体部10
第一个末端11
第二个末端12
顶端缩格13
刀锋表面131
主要螺纹部分末端14
不对称性的螺纹20
末端螺纹部分201
主要螺纹部分202
第一侧边21
第二侧边22
不对称性螺纹的刀锋边缘23
切削刀锋24
顶端的锁30
顶端凹洞31
顶端凹洞底部32
顶端凹洞壁33
顶端凹洞边缘34
顶端凹洞开口35
锁成分36
圆钝状推高器的顶端部37
凹状部顶端371
凹状部的凹槽底372
凹状壁373
尖锐的周边切削端374
凹槽375
凸起部376
最大化内部接触设计的锁40
锁洞41
锁螺纹42
锁架43
施力孔缝431
锁开口44
锁洞的第一个部分45
锁洞的第二个部分46
金属包头50
斜面壁51
支台齿60
支台齿的根部61
穿孔62
支台齿施力的点63
螺栓70
螺栓顶端71
外侧螺纹72
螺栓头部73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一种牙科植体,它包含一个牙科植体体部10,这是一个圆柱型的体部,其第一个末端11是设计用来插入鼻窦的一端;其第二个末端12是设计用来与支台齿60经由螺栓70做完整的结合。这个牙科植体包含不对称性的螺纹20环绕于牙科植体体部10,顶端的锁(apex lock)30是位于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一个末端,最大化内部接触设计的锁(endomaximum lock)40是位于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二个末端。
牙科植体体部10含有圆形的横切面,从第一个末端11延伸至第二个末端12。牙科植体体部第一个末端11的半径有逐渐减小设计,使其可以更容易插入鼻窦。牙科植体体部第二个末端12是设计暴露于牙床外、与支台齿60结合的部位。牙科植体体部10的尺寸,包括长度与半径,将依不同鼻窦位置需求有所变化。
不对称性的螺纹20环绕于牙科植体体部10,从第二个末端12延伸至第一个末端11。不对称性的螺纹20是一种连续性的螺纹;或是替代性的在多个部位产生断点,以方便螺栓旋入鼻窦的骨头、并保存骨头的完整性。
请参照图3,由于对于牙科植体而言,对称性螺纹不够有效,本发明选择不对称性的螺纹20,其螺纹的两侧设计呈不同的坡度。如图3的横剖面图所示,不对称性的螺纹20包含第一侧边21、以及第二侧边22。其第一侧边21面向牙科植体体部10的第一个末端11,有一个较小的坡度;其第二侧边22面向牙科植体体部10的第二个末端12,有一个较大的坡度。第二侧边22的角度较第一侧边21的坡度陡峭。因为第一侧边21的坡度较小,当牙科植体插入鼻窦时的阻力较小;相对的,因为第二侧边22的坡度较大,当牙科植体从鼻窦拔出时的阻力较大。因此,牙科植体的不对称性螺纹20可提供更有效的插入鼻窦效果、以及增加植牙手术后的稳定性。
根据骨头的硬度,骨头可以分成四类:第一类(Type I)代表最硬的骨头,而第四类(Type IV)代表最软的骨头。不对称性的螺纹20的刀锋边缘23是第一侧边21、以及第二侧边22的顶端。刀锋边缘23拥有自我切削的功能,可以很容易切削Type III、Type IV的骨头,切削Type I、Type II骨头的阻力也较小。当牙科植体被旋入鼻窦,而这是属于TypeIII、Type IV的骨头时,尖锐的刀锋边缘23可以很容易切削入骨头中,而不需要钻孔。这实质上实现了免钻孔的植牙手术。若这骨头是属于TypeI、Type II时,仅有非常少量的骨头需要被钻孔,以供牙科植体的插入。如此可最大化减少骨头的损失,这对牙科植体的稳定性与成功率有关键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不对称性螺纹20的刀锋边缘23可以大量降低牙科植体旋入时产生的热量、并可以缩短手术所需的时间。热量与时间对于植牙手术的成功率有关键的影响。
不对称性的螺纹20包含一个长的、主要螺纹部分202,以及一个短的、末端螺纹部分201;末端螺纹部分201与第二个末端12相衔接,主要螺纹部分202自末端螺纹部分201延伸、与第一个末端11相衔接。主要螺纹部分末端14有较低的高度、与较小的坡度,换言之,主要螺纹部分202的面积较末端螺纹部分201的面积小。由于颔骨(jaw)顶层(apical)的骨头密度较冠层(coronal)骨头密度低,为确保主要螺纹部分202与颔骨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以维持足够的稳定性,主要螺纹部分202的坡度的数量增加。
为促进牙科植体更容易插入鼻窦中,牙科植体体部10有数个顶端缩格(apex indentions)13设计。请参照图1、图3所示,在本发明中,每个顶端缩格13有V型的横切面,这是由于两个刀锋表面(bladesurfaces)131从第一个末端11切入牙科植体体部10所形成。在这两个刀锋表面131,被暴露出的不对称性螺纹20的横切面与不对称性螺纹20的刀锋边缘(blade edge)23形成一个或多个切削刀锋(cutting blade)24,当本发明的牙科植体被旋入鼻窦时,切削刀锋24是第一个切削入骨头的部位。如果骨头很硬,部分的骨头将被切削刀锋24钻孔,并保留在顶端缩格13中。本发明的牙科植体总计有3个顶端缩格13。
请参照图3所示,牙科植体的顶端锁(an apex lock)30位于牙科植体体部10的第一个末端11。顶端锁30有一个顶端凹洞(apex cavity)31,包含顶端凹洞底部(apex cavity bottom)32、以及顶端凹洞壁(apexcavity wall)33。顶端凹洞壁33自顶端锁30周边延伸形成顶端凹洞边缘(apex cavity edge)34。这些顶端凹洞边缘34建立了一个顶端凹洞开口(apex cavity opening)35,使得鼻窦骨头可从此开口生长进入顶端凹洞31中。
顶端锁30是顶端凹洞31中的锁成分(lock element)36所组成。这个锁在凹洞壁33有许多沟槽(grooves)、肋条(ribs)环绕以增加摩擦力。在本发明中,锁成分36是由一个内部的螺纹环绕于顶端凹洞31的顶端凹洞壁33组成。一般而言,在植牙后鼻窦底部的骨头可以获得较多的血液补充,因此,鼻窦这个区域的骨头生长较佳。顶端凹洞31的空间可以提供新生骨头伸展,与顶端凹洞壁33的内部螺纹紧密结合,以确保牙科植体与骨头之间的整合(integration)。
造成植牙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的一是牙科植体旋入时过于松弛(loose)。在牙科植体紧密与骨头融合前,牙科植体必须达到无法从鼻窦旋出的境界。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在本发明中,顶端凹洞31的顶端凹洞壁33的内部螺纹方向与牙科植体体部10的不对称性螺纹20方向相反。如此一来,当外力尝试松弛不对称性螺纹20,同时会造成牙科植体的顶端锁30的内部螺纹锁紧。这两个相反的力量相互减弱,因而防止牙科植体在植入后被旋松。
事实上,由于许多鼻窦不是非常深,所使用的牙科植体不可以太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浅的顶端凹洞31将没有内部螺纹、或内部螺纹太短,因此,提升鼻窦将变得更为重要。请参照图4、图5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形式是顶端锁30包含一个圆钝状推高器的顶端部(trepanelevationtip member)37。
圆钝状推高器的顶端部37,位于牙科植体体部10的第一个末端11,有一个凹状部顶端(concave tip)371,包含:凹状部的凹槽底372、凹状壁373向周边放射延伸形成尖锐的周边切削端374。在本发明中,凹状壁373从凹槽底372延伸形成弯曲的表面,凹槽底372可呈弯曲面或平面。凹槽底372、凹状壁373可在圆钝状推高器的顶端部37形成凹槽375。
圆钝状推高器的顶端部37,更提供一凸起部376。该凸起部376源自于凹槽底372,将提供适当的压力来撑开骨头。在本发明中,凸起部376源自于凹槽底372的中央。该凸起部376拥有凸起的形状、以及平滑弯曲的表面。凸起部376的高度等于或小于凹状顶端371的深度,因此,凸起部376将不会超越尖锐的周边切削端374。这样的设计使得凸起部376不会成为第一个与骨头表面接触的部位,可以避免圆钝状推高器顶端部37滑移开所要放置的位置。
当含有圆钝状推高器顶端部37的牙科植体被旋入鼻窦中,圆钝状推高器顶端部37将与鼻窦层接触。由于不对称性螺纹20,扭力被转向至鼻窦。圆钝状推高器顶端部37可扩张骨头(bone expansion)。同时,圆钝状推高器顶端部可深入鼻窦、并升高鼻窦。由于圆钝状推高器顶端部37有凸起部376,可放大压力,并可以有效挤压骨头进入圆钝状推高器顶端部37的凹槽375中。随着圆钝状推高器顶端部37提升鼻窦、扩张骨头,牙科植体可维持更加稳定。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的最大化内部接触的锁(endomaximumlock)40是用来锁住支台齿60。最大化内部接触的锁40包括:一个锁洞(lock cavity)41、一个锁螺纹(lock thread)42、以及一般的锁架(universal holder)43。锁洞41在牙科植体体部10的第二个末端12有一个锁开口(lock opening)44,向牙科植体内部垂直伸展。锁洞41可分为两个部分。锁洞41的第一个部分45靠近锁开口44,该部分45将收纳支台齿60的根部61,该部分45的半径与支台齿60根部61的半径完全相同。
锁洞41的第二个部分46与第一个部分45相邻,位于锁洞41的深处。锁螺纹42环绕于第二个部分46的内侧。锁螺纹42将提供螺栓70旋入的功能。在牙科植体安全的植入鼻窦后,将准备安装支台齿60。首先,支台齿60的根部61插入锁洞41的第一个部分45,再利用螺栓70将支台齿60与牙科植体紧密锁紧。支台齿60有一个穿孔62可与锁洞41的锁开口44、第二个部分46衔接。螺栓70的顶端71有外侧的螺纹72可穿过支台齿60的穿孔62与牙科植体紧密锁紧。螺栓70的头部73维持在支台齿60的穿孔62中,以提供螺栓70旋入的施力点,并保持于支台齿60中。根据如此的设计,螺栓70可与牙科植体体部10通过金属与金属之间的稳定接触,将支台齿60紧密的锁入牙科植体中,并大大的增加其稳定性。
请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发明,最大化内部接触设计的锁40的一般锁架43包含6个施力的孔缝(engaging slots)431,而支台齿60也设计有3个施力的点(engaging jaws)63从支台齿60的根部61凸起。当施力的点63插入牙科植体体部10的施力的孔缝431中,支台齿60可安稳的转动。
在本发明中,一般锁架43位于锁洞41的锁开口44,且每个施力孔缝431有曲线轮廓。这6个施力孔缝431均匀分布在牙科植体轴心,每两个施力孔缝431之间的角度为60度。支台齿60的3个施力点63也有施力孔缝431相同的设计,3个施力点63均匀分布在支台齿60轴心,每两个施力点63之间的角度为120度。
特别值得一提的,传统的牙科植体一般只有3个施力孔缝,传统的支台齿一般只有3个施力点,因此,支台齿必需转动120度才可以达到下一个稳定的位置,且只有3个稳定的位置可以选择。这对于以特定的角度转动支台齿,特别是根部有特殊角度的支台齿,相当不方便。根据本发明,一般锁架43有6个施力孔缝431均匀分布在牙科植体轴心,所以从第一个施力孔缝到下一个施力孔缝之间的角度只有60度,支台齿60有6个稳定的位置可以选择,而现有技术只有3个稳定的位置可以选择。换言之,现有技术的牙科植体必需转动120度才可达到下一个稳定的位置,而本发明提供牙医师只需转动60度即可达到下一个稳定的位置。这将使适当转动角度更加容易,并促使安装牙冠更加简单。
请参照图1至图5,牙科植体体部10的第二个末端12有金属包头(ferrulobracing)50。这个金属包头50是从牙科植体体部10的第二个末端12周边边缘向内侧延伸的斜面壁(bevel wall)51。这个金属包头50具有增厚牙科植体体部10的第二个末端12,并可稍微减少外观的半径。设计这个金属包头的目的是为达到美观与卫生的效果。如果牙科植体被植入鼻窦的位置过深,牙科植体体部10的第二个末端12将会被埋入牙龈中,这将使牙龈非常容易感染细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如果牙科植体被植入鼻窦的位置过浅,牙科植体将容易暴露于牙龈外,这将导致不美观。本发明的金属包头50可以协助牙医师容易控制牙科植体插入的深度。在进行植牙手术时,牙龈应刚好位于金属包头50的斜面壁51。在这样的情况下,牙龈将不容易感染细菌,牙科植体体部10也不致暴露太多,且可增加牙科植体的稳定性。
总而言之,本发明提供一支可以自我切削、且不需过多切削的牙科植体。它运用不对称性的螺纹20致使植牙手术更加简单,且可增加骨整合的稳定性。不对称性螺纹20的刀锋边缘23、以及切削刀锋24可达到植牙时保留大部分骨头的效果。牙科植体的顶端锁30提供一个顶端凹洞31,使得鼻窦骨头可从此生长进入顶端凹洞31中。锁成分36的内部螺纹可增加磨擦力,使得骨头与牙科植体整合的更加稳定。锁成分36的内部螺纹方向与不对称性螺纹20方向相反,可防止牙科植体在植入后被旋松。顶端锁30包含一个圆钝状推高器的顶端部(trepanelevation tipmember)37,可在植牙手术中提升鼻窦。
本发明同时提供最大化内部接触的锁(endomaximum lock)40,可提供金属与金属之间的稳定接触,确保支台齿60锁入牙科植体体部10。一般锁架43提供更多的施力孔缝,使得安装牙冠更加简单。金属包头50可以协助牙医师容易控制植牙位置、避免牙龈感染、也可减少牙科植体的金属暴露。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牙科植体体部为柱型,设有第一个末端、及第二个末端;不对称性的螺纹,环绕于牙科植体体部,顶端锁,位于牙科植体体部第一个末端,供插入鼻窦适当部位;最大化内部接触的锁,位于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二个末端,经由螺栓与支台齿联结;该牙科植体体部含有圆形的横切面,从第一个末端延伸至第二个末端,顶端锁位于牙科植体体部第一个末端,供新生骨头从鼻窦向顶端锁延伸,并提供锁的功能,确保牙科植体与骨头紧密结合;最大化内部接触的锁含有一个锁洞、以及锁开口,位于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二个末端,供与支台齿的根部联结;最大化内部接触设计的锁的一般锁架包含6个施力的孔缝,可适应支台齿根部凸起的3个施力的点;6个施力孔缝均匀分布在牙科植体轴心,2个施力孔缝之间的角度只有6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锁有一个顶端凹洞,包含顶端凹洞底部、以及顶端凹洞壁,自顶端锁延伸形成顶端凹洞边缘;这些顶端凹洞边缘建立了一个顶端凹洞开口,使得鼻窦骨头可从此开口生长进入顶端凹洞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锁的顶端凹洞包含锁成分,这是许多沟槽、肋条环绕在凹洞壁所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锁的顶端凹洞包含锁成分,这是一个内部的螺纹环绕于顶端锁的顶端凹洞壁所组成;这个内部螺纹的方向与牙科植体体部的不对称性螺纹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锁包含一个有凹状部顶端的圆钝状推高器的顶端部,位于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一个末端;凹状部顶端包含:凹状部的凹槽底、凹状壁向周边放射延伸形成尖锐的周边切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状壁从凹槽底延伸形成弯曲的表面,凹槽底与凹状壁可在圆钝状推高器的顶端部形成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钝状推高器的顶端部的凹槽底提供一凸起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源自于凹槽底的中央,拥有凸起的形状、以及平滑弯曲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对称性的螺纹是不对称性的,包含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介于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顶端的刀锋边缘;第一侧边,面向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一个末端,有一个较小的斜角;第二侧边,面向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二个末端,有一个较大的斜角;因此,第二侧边的角度较第一侧边的角度陡峭。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对称性的螺纹是不对称性的,包含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介于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顶端的刀锋边缘,第一侧边,面向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一个末端,有一个较小的斜角;第二侧边,面向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二个末端,有一个较大的斜角;因此,第二侧边的角度较第一侧边的角度陡峭。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对称性的螺纹是不对称性的,包含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介于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顶端的刀锋边缘;第一侧边,面向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一个末端,有一个较小的斜角;第二侧边,面向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二个末端,有一个较大的斜角;因此,第二侧边的角度较第一侧边的角度陡峭。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对称性的螺纹包含一个长的、主要的螺纹部分,以及一个短的、末端的螺纹部分;短的螺纹部分与第二个末端相衔接,主要的螺纹部分自末端的螺纹部分延伸、与第一个末端相衔接;主要螺纹的最末端部分有较低的高度、与较小的坡度。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一个末端有逐渐减小设计,使其可以更容易插入鼻窦;为促进牙科植体更容易插入鼻窦中,牙科植体体部有数个顶端缩格(apexindentions)设计,每个顶端缩格有V型的横切面,这是由于两个刀锋表面从第一个末端切入牙科植体体部的所形成;在这两个刀锋表面,被暴露出的刀锋边缘形成一个或多个切削刀锋。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一个末端有逐渐减小设计,使其可以更容易插入鼻窦;为促进牙科植体更容易插入鼻窦中,牙科植体体部有数个顶端缩格(apexindentions)设计;每个顶端缩格有V型的横切面,这是由于两个刀锋表面从第一个末端切入牙科植体体部所形成;在这两个刀锋表面,被暴露出的刀锋边缘形成一个或多个切削刀锋。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一个末端有逐渐减小设计,使其可以更容易插入鼻窦;为促进牙科植体更容易插入鼻窦中,牙科植体体部有数个顶端缩格(apexindentiohs)设计;每个顶端缩格有V型的横切面,这是由于两个刀锋表面从第一个末端切入牙科植体体部所形成;在这两个刀锋表面,被暴露出的刀锋边缘形成一个或多个切削刀锋。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二个末端有金属包头(ferrulobracing);这个金属包头是从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二个末端周边边缘向内侧延伸的斜面壁。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二个末端有金属包头(ferrulobracing);这个金属包头是从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二个末端周边边缘向内侧延伸的斜面壁。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二个末端有金属包头(ferrulobracing);这个金属包头是从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二个末端周边边缘向内侧延伸的斜面壁。
1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二个末端有金属包头(ferrulobracing);这个金属包头是从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二个末端周边边缘向内侧延伸的斜面壁。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牙科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二个末端有金属包头(ferrulobracing);这个金属包头是从牙科植体体部的第二个末端周边边缘向内侧延伸的斜面壁。
CN 200910143236 2009-05-21 2009-05-21 牙科植体 Active CN1018899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43236 CN101889904B (zh) 2009-05-21 2009-05-21 牙科植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43236 CN101889904B (zh) 2009-05-21 2009-05-21 牙科植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9904A true CN101889904A (zh) 2010-11-24
CN101889904B CN101889904B (zh) 2012-12-12

Family

ID=43099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43236 Active CN101889904B (zh) 2009-05-21 2009-05-21 牙科植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8990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9544A (zh) * 2013-02-07 2013-06-26 洪远相 附件复合体
CN103519910A (zh) * 2012-11-14 2014-01-22 林振义 多功能植牙支台及其使用方法
CN103027756B (zh) * 2011-09-30 2017-09-22 威廉·洪 齿科人工颈部斜面以及阶梯式植体
CN107920875A (zh) * 2015-08-11 2018-04-17 拜奥美特3i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带有安装增强特征的锥形螺纹表面的牙科植入物
CN110944598A (zh) * 2017-05-29 2020-03-31 米斯移植技术公司 牙科连接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40963Y (zh) * 1995-12-11 1996-11-27 上海长征医院 不等高螺牙人工牙种植体
ZA200606187B (en) * 2004-01-28 2008-06-25 Nobel Biocare Services Ag Anchoring element for use in bone
CN101357080A (zh) * 2008-09-08 2009-02-04 北京大学 一种螺纹状种植体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7756B (zh) * 2011-09-30 2017-09-22 威廉·洪 齿科人工颈部斜面以及阶梯式植体
CN103519910A (zh) * 2012-11-14 2014-01-22 林振义 多功能植牙支台及其使用方法
CN103169544A (zh) * 2013-02-07 2013-06-26 洪远相 附件复合体
CN107920875A (zh) * 2015-08-11 2018-04-17 拜奥美特3i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带有安装增强特征的锥形螺纹表面的牙科植入物
US11331168B2 (en) 2015-08-11 2022-05-17 Biomet 3I, Llc Dental implant having tapered threaded surface with installation enhancement features
CN110944598A (zh) * 2017-05-29 2020-03-31 米斯移植技术公司 牙科连接系统
CN110944598B (zh) * 2017-05-29 2023-03-24 米斯移植技术公司 牙科连接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9904B (zh) 2012-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12253B (zh) 便于植入的凝结构架植入体
ES2325954T3 (es) Sistema de implante dental.
US5205746A (en) Surgical implant for oral and maxillofacial implantology
CN203555847U (zh) 人工牙多件式种植体系统
CN203591347U (zh) 人工牙基台
US8052422B2 (en) Dental implant
CN103550002A (zh) 人工牙基台、人工牙多件式种植体系统及种植方法
CN101889904B (zh) 牙科植体
US20090191508A1 (en) Mini implant
KR20160130838A (ko) 치과 임플란트
JP5259557B2 (ja) 歯科インプラント
US20140030674A1 (en) Prefabricated immediate no-drill dental implant
WO2012075614A1 (zh) 一种头部帶有凸缘的种植体
TW201707658A (zh) 牙植體
CN103027756B (zh) 齿科人工颈部斜面以及阶梯式植体
CN105232168B (zh) 一种组合式牙种植体
KR100929987B1 (ko) 임플란트
CN212066906U (zh) 一种带膨胀块的斜楔式胀紧型牙种植装置
CN113712694A (zh) 组配式种植体
EP2332489A1 (en) Dental implant
CN202027742U (zh) 牙科种植体
CN101427943A (zh) 即刻负重的种植牙的种植方法
KR100630441B1 (ko) 날개형 인공치근을 구비한 인공치아
US20220175497A1 (en) Bionic implants
KR20070052526A (ko) 골내 매식용 임플란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05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after: Addie biomedical Ltd

Address before: Taipei City,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Xingda Biotech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