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7816B - 按压开关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按压开关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7816B
CN101887816B CN2009101384351A CN200910138435A CN101887816B CN 101887816 B CN101887816 B CN 101887816B CN 2009101384351 A CN2009101384351 A CN 2009101384351A CN 200910138435 A CN200910138435 A CN 200910138435A CN 101887816 B CN101887816 B CN 1018878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on
parts
housing
face
push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84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87816A (zh
Inventor
赖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Zhongcheng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384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878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87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7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87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78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按压开关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按压开关设置于一壳体上并包括一第一机件及一第二机件。第一机件沿着一滑动路径设置于壳体,第一机件包括一第一凸块及一第二凸块,其分别沿着一转动方向依序设置。第二机件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且包括一第三凸块。当第二机件沿着转动方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三凸块推动第二凸块滑动一距离,以使第三凸块与第一凸块之间沿着滑动路径露出一间隙,第二机件可沿着转动方向的反方向转动并经过间隙而露出于该壳体。

Description

按压开关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按压开关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凸块的按压开关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上具有许多按钮,例如是电源开关或机体的开启开关等。此些开关大多只是在进行按压动作后,单纯地启动电源或开启电子装置的机体。除此之外,并不具其它用途。
此外,较复杂的开关,例如是按压后可弹起的开关,其需要诸多的部件及复杂的设计才能完成弹起动作。不但占空间且所需部件愈多,其制造成本也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按压开关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藉由操作凸块之间的运动即能使按压开关露出于电子装置或收纳于电子装置内。如此,按压开关不需复杂的机构组件,在设计上相当简单且节省成本。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按压开关。按压开关设置于一壳体上。按压开关包括一第一机件及一第二机件。第一机件沿着一滑动路径设置于壳体,第一机件包括一第一凸块及一第二凸块,其分别沿着一转动方向依序设置,第一凸块具有一第一自由端面,第一自由端面实质上朝向滑动路径的一第一方向。第二机件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第二机件包括一第三凸块。第三凸块用以抵靠于第一凸块,第三凸块具有一第二自由端面,第二自由端面实质上朝向滑动路径的一相反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当第三凸块抵靠于第一凸块时,第一自由端面与第二自由端面相距一第一距离且第三凸块位于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之间。其中,第二机件沿着转动方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三凸块更用以推动第二凸块往第二方向滑动一大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以使第三凸块与第一凸块之间沿着滑动路径露出一间隙,第二机件用以沿着转动方向的反方向转动并经过间隙而露出于该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及一按压开关。按压开关设置于壳体上。按压开关包括一第一机件及一第二机件。第一机件沿着一滑动路径设置于壳体,第一机件包括一第一凸块及一第二凸块,其分别沿着一转动方向依序设置,第一凸块具有一第一自由端面,第一自由端面实质上朝向滑动路径的一第一方向。第二机件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第二机件包括一第三凸块。第三凸块用以抵靠于第一凸块,第三凸块具有一第二自由端面,第二自由端面实质上朝向滑动路径的一相反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当第三凸块抵靠于第一凸块时,第一自由端面与第二自由端面相距一第一距离且第三凸块位于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之间。其中,第二机件沿着转动方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三凸块更用以推动第二凸块往第二方向滑动一大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以使第三凸块与第一凸块之间沿着滑动路径露出一间隙,第二机件用以沿着转动方向的反方向转动并经过间隙而露出于该壳体。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示意图;
图2绘示图1之按压开关的立体图;
图3绘示图2之第一机件的内部示意图;
图4绘示图2之第一机件及第二机件沿着方向3-3’的剖视图;。
图5绘示图4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
图6绘示图4之第三凸块推动第二凸块的示意图;
图7及图8绘示图6之第二机件露出于壳体的示意图;
图9绘示图8中沿着方向9-9’观看到的第二机件剖视图;
图10绘示本发明之按压开关于弹出后照明输入单元的示意图;
图11绘示图7之第一抵靠面与第二抵靠面切齐时的示意图;
图12绘示按压开关设置于第二机体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200:电子装置
102:第一机体
104:第二机体
106、202:按压开关
108:壳体
110:第一机件
112:第二机件
114:第一凸块
116:第二凸块
118:第一自由端面
120:枢轴
122:第三凸块
124:第二自由端面
126:第一斜面
128:第二斜面
130:第一弹性组件
132:第二弹性组件
134:第一抵靠面
136:第二抵靠面
138:挡块
140:贯孔
142:止挡部
144:内表面
146:发光二极管
148:发光二极管开关
150:触发部
152:第三斜面
154:表面
156:第一滑动部
158:第一滑动面
160:第二滑动面
162:壳体表面
164:输入单元
166:贯穿孔
168:中空圆柱
170:突出柱
174:螺丝
a:位置
A:预设角度
B:局部
D1:转动方向
D2:第一方向
D3:第二方向
L1:第一距离
L2:第二距离
P:滑动路径
S:间隙
X、Y、Z: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压开关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藉由操作凸块间的运动即能使按压开关露出于电子装置或收纳于电子装置内。如此,按压开关不需复杂的机构组件,在设计上相当简单且节省成本。
以下提出较佳实施例作为本发明的说明,然而实施例所提出的内容,仅为举例说明之用,而绘制的附图是为配合说明,并非作为限缩本发明保护范围之用。再者,实施例的附图亦省略不必要的组件,以利清楚显示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请参照图1,其绘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示意图。电子装置100,例如是笔记型计算机。电子装置100包括一第一机体102、一第二机体104及一按压开关106。按压开关106设置于第一机体的壳体108上。第一机体102例如是电子装置100的输入装置,第二机体104例如是电子装置100的显示装置。
请参照图2,其绘示图1中按压开关的立体图。按压开关106包括一第一机件110、一第二机件112、一第一弹性组件130及一第二弹性组件132。第一弹性组件130及第二弹性组件132例如是弹簧。第一机件110沿着一滑动路径P设置于壳体108且包括一第一凸块114及一第二凸块116。第二机件112包括一第三凸块122及一枢轴120。第三凸块122位于第一凸块114与第二凸块116之间。枢轴120设置于壳体108上,使第二机件112相对于壳体108可绕着转动方向D1转动。其中,转动方向D1即绕着枢轴120的轴向X转动的方向。
壳体108具有一壳体表面162且包含一第一滑动部156,第一滑动部156设置于壳体表面162。第一机件110的第二滑动面160滑动于第一滑动部156的第一滑动面158上,以使第一机件110可沿着滑动路径P滑动。其中,第一滑动面158与壳体表面162之间的夹角及第二滑动面160与壳体表面162之间的夹角介于18度至20度之间。
第一弹性组件130设置于第二机件112与壳体108之间,当第二机件112沿着转动方向D1转动时,第一弹性组件130形变并储存一第一弹性能(elasticenergy)。
第二弹性组件132设置于第一机件110与壳体108之间,当第一机件110往滑动路径P的第二方向D3滑动时,第二弹性组件132形变并储存一第二弹性能。
此外,请参照图3,其绘示图2的第一机件的内部示意图。第一机件110具有一贯穿孔166,壳体108还包括一中空圆柱168,第一机件110以贯穿孔166穿过中空圆柱168而设置于壳体108上。贯穿孔166的内径大于中空圆柱168的外径,藉此,第一机件110可产生一滑动量。壳体108的突出柱170限制第一机件110只能沿着滑动路径P进行滑动。此外,按压开关106还包括一螺丝174,其锁附于中空圆柱168上,用以防止第一机件110脱离。
请参照图4,其绘示图2的第一机件及第二机件沿着方向3-3’的剖视图。第一凸块114及第二凸块116分别沿着转动方向D1(转动方向D1绘示于图2)依序设置。进一步地说,如图3所示,第一凸块114设置于第二凸块116的上方。此外,第一凸块114的第一自由端面118实质上朝向滑动路径P的一第一方向D2,第三凸块122的第二自由端面124实质上朝向滑动路径P的相反于第一方向D2的第二方向D3。当第三凸块122抵靠于第一凸块114时,第三凸块122受到第一凸块114的阻挡而无法轻易地往转动方向D1的反方向转动。此时,第二机件112呈收纳于壳体108内的状态。其中,第一自由端面118与第二自由端面124相距一第一距离L1。
请参照图5,其绘示图4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当第三凸块122抵靠于第一凸块114时,第三凸块122的第一抵靠面134抵靠于第一凸块114的第二抵靠面136上,以阻挡第三凸块122往转动方向D1的反方向转动,使第二机件112不会随意露出于壳体108。其中,第二自由端面124连接第一抵靠面134及第三凸块122的第一斜面126,而第一自由端面118连接第二抵靠面136及第一凸块114的第三斜面152。
较佳但非限定地,上述的第一斜面126及第三斜面152与壳体表面162(绘示于图2)之间的夹角实质上为30度。
请参照图6,其绘示图4中第三凸块推动第二凸块的示意图。当使用者用手往轴向Y的反方向按压第二机件112时,第二机件112沿着转动方向D1(转动方向D1绘示于图2)转动,直到第二机件112转动至第三凸块122与第二凸块116接触时,第三凸块122的第一斜面126与第二凸块116的第二斜面128相对滑动,使第二机件112得以推动第一机件110往第二方向D3滑动一第二距离L2,如图6所示。其中,第二距离L2大于第一距离L1(第一距离L1绘示于图4)。进一步地说,第一自由端面118从图4所示的位置a往第二方向D3滑动第二距离L2后,第三凸块122与第一凸块114之间沿着滑动路径P便会露出一间隙S。此时,第二机件112可沿着转动方向D1的反方向转动并经过间隙S而露出于壳体108。
较佳但非限定地,第二斜面128与壳体表面162之间的夹角实质上可为30度。
较佳但非限定地,按压开关106更包括一挡块138,其设置于壳体108。当间隙S产生后,挡块138止挡第二机件112继续往转动方向D1转动。如此,使第一斜面126与第二斜面128至少保持接触而不会彼此脱离。
由于当第二机件112从图4所示的位置往转动方向D1转动至如图6所示的位置时,第一弹性组件130(绘示于图2)形变并储存第一弹性能。因此,于图6中,当使用者释放其施力时,第一弹性组件130随即释放第一弹性能而带动第二机件112沿着转动方向D1的反方向转动并经由间隙S弹出而露出于壳体108。第二机件112露出于壳体108的位置如图7及图8所示,图7及图8绘示图6的第二机件露出于壳体的示意图。
由于当第一机件110从图4所示的位置往第二方向D3滑动至如图6所示的位置时,第二弹性组件132(绘示于图2)亦形变并储存第二弹性能。因此,在第二机件112沿着转动方向D1的反方向转动并经过间隙S的过程中,第二弹性组件132同时释放第二弹性能并带动第一机件110沿着第一方向D2滑动。当第二机件112转动至露出于壳体108后,往第二方向D2滑动的第一机件110正好滑动至如图7所示的位置。在图7中,第一凸块114抵靠于第三凸块122,如此,第二机件112受限于第一凸块114的阻挡而无法轻易地往转动方向D1转动,例如第二机件112不会被自重所造成的力矩带动而进入壳体108内。如此,便可使第二机件112保持在露出状态。
虽然第二机件112在弹出壳体108的同时,第一机件110也往第一方向D2滑动,然间隙S的尺寸足以让第二机件112弹出于壳体108。也就是说,在第二机件112弹出于壳体108之前,并不会受到正往第一方向D2滑动的第一凸块114的撞击干扰。或者,可适当地设计第一弹性组件130的弹簧常数(spring constant),使第二机件112更快速地弹出于壳体108;或者,可适当地设计第二弹性组件132的弹簧常数,使第一机件110更缓慢地往第一方向D2滑动。如此,亦可避免第二机件112在未完全弹出于壳体108前受到第一机件110的撞击干扰。
请参照图9,其绘示图8中沿着方向9-9’观看到的第二机件的剖视图。壳体108具有一贯孔140,第二机件112经由贯孔140露出于壳体108外。第二机件112还包括一止挡部142,当第二机件112露出于壳体108外时,止挡部142抵靠于壳体108中邻近贯孔140的内表面144上。如此,可控制第二机件112与壳体108的表面154夹有一预设角度A。
此外,本实施例的按压开关106可以是一包含有发光组件的开关,当按压开关106弹出时,即发光可作为照明用。举例来说,如图9所示,第二机件112包括一发光二极管146及一发光二极管开关148。发光二极管开关148电性连接于发光二极管146并用以与壳体108的一触发部150接触后,控制发光二极管146发光。其中,触发部150位于壳体108中对应于发光二极管开关148的转动路径P的位置上。较佳地是当止挡部142抵靠于内表面144时,发光二极管开关148刚好接触到触发部150,发光二极管开关148在受触动后控制发光二极管146发射光线L(光线L绘示于图10)。
请参照图10,其绘示本发明的按压开关于弹出后照明输入单元的示意图。当按压开关106露出于壳体108后,按压开关106与表面154之间夹有预设角度A,预设角度A例如是18度,以照明第二机体104的输入单元164。如此,即使在黑暗的操作环境中,仍可藉由按压开关106来照明输入单元164,使用者就能看清楚输入单元164上的按键,以方便操作电子装置100。
更进一步地说,当现有的电子装置处于一暗态环境时,操作者是看不清楚其键盘,因此也难以辨识所欲击发的按键而导致操作上的困难。即使现有的电子装置包含有一会发光的液晶屏幕,但是液晶屏幕的用途并非用以照明键盘,因此液晶屏幕的出光方向不一定朝向键盘,对照明键盘的效果有限。然而,本发明的按压开关106可改善上述问题,即使电子装置100处于暗态环境中,按压开关106可发射光线以照明输入单元164。因此,使用者在暗态环境中可不受阻碍地操作电子装置100。
本实施例的按压开关106平时不用时可以收纳于壳体内,此时并不会发光。当要在黑暗环境中操作电子装置100时,只要轻松地对按压开关106施力,按压开关106便自动弹起且自动发光以照射输入单元164。
以下介绍按压开关从图10所示的位置收纳于壳体108内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1,其绘示图7的第一抵靠面与第二抵靠面切齐时的示意图。使用者可往轴向Y的反方向按压图7所示的第二机件112,使第三凸块122的第一斜面126与第一凸块114的第三斜面152相对滑动,以推动第一机件110往第二方向D3滑动。当使用者继续推动第二机件112直到第三凸块122的第一抵靠面134与第一凸块114的第二抵靠面136实质上切齐至如图11所示的位置时,第二弹性组件132(绘示于图2)释放第二弹性能而带动第一机件110往第一方向D2滑动,以使第一抵靠面134与第二抵靠面136相面对,如图4所示。此时,若使用者释放其施力,则第二机件112的第三凸块122受到第一弹性能释放后的带动而抵靠于第一凸块114上。如此,第二机件112受到第一凸块114的阻挡而无法轻易地往转动方向D1的反方向转动,例如第二机件112不会被自重所造成的力矩带动而轻易地露出壳体108外。如此,便可第二机件112保持在收纳状态。
虽然本实施例的按压开关106以设置于第一机体102上,然此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按压开关106亦可设置于第二机体104上。请参照图12,其绘示按压开关设置于第二机体的示意图。电子装置200的按压开关202设置于电子装置200的第二机体104上,可发射光线以照明输入单元164。
或者,按压开关也可以是一包含影像撷取单元(未绘示)的开关。例如,图12的按压开关202也可包含有影像撷取组件(未绘示),当按压开关202露出于第二机体104时,可撷取影像。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按压开关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具有多项优点,以下仅列举部分优点说明如下:
(1).藉由操作凸块之间的运动即能使按压开关露出于电子装置或收纳于电子装置内。因此,按压开关不需复杂的机构组件,在设计上相当简单且节省成本。
(2).透过第一弹性组件的设置,按压开关可自动弹出壳体,相当便利。
(3).当按压开关露出于壳体后,按压开关可保持露出状态。举例来说,当按压开关106弹出于壳体108后,第二弹性组件132带动第一凸块114抵靠于第三凸块122的下方,如图7所示。如此,第二机件112受限于第一凸块114的阻挡而无法轻易地往转动方向D1转动,以使按压开关106保持露出状态。
(4).当按压开关收纳于壳体内时,按压开关可保持收纳状态。举例来说,当按压开关106收纳于壳体108后,第二弹性组件132带动第一凸块114抵靠于第三凸块122的上方,如图4所示。如此,第二机件112受限于第一凸块114的阻挡而无法轻易地往转动方向D1的反方向转动,以使按压开关106保持收纳状态。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按压开关,设置于一壳体上,其特征在于,该按压开关包括:
一第一机件,沿着一滑动路径设置于该壳体,该第一机件包括:
一第一凸块及一第二凸块,其分别沿着一转动方向依序设置,该第一凸块具有一第一自由端面,该第一自由端面朝向该滑动路径的一第一方向;以及
一第二机件,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壳体,该第二机件的一转动轴向平行于该滑动路径,该第二机件包括:
一第三凸块,用以抵靠于该第一凸块,该第三凸块具有一第二自由端面,该第二自由端面朝向该滑动路径的一第二方向,该第二方向相反于该第一方向,当该第三凸块抵靠于该第一凸块时,该第一自由端面与该第二自由端面相距一第一距离且该第三凸块位于该第一凸块与该第二凸块之间;
其中,该第二机件沿着该转动方向转动的过程中,该第三凸块推动该第二凸块往该第二方向滑动一大于该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以使该第三凸块与该第一凸块之间沿着该滑动路径露出一间隙而该第二机件沿着该转动方向的反方向转动并经过该间隙而露出于该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一弹性组件,设置于该第二机件与该壳体之间,当该第二机件沿着该转动方向转动时,该第一弹性组件形变而储存一第一弹性能;
其中,当该第三凸块与该第一凸块之间露出该间隙时,该第一弹性组件释放该第一弹性能而带动该第二机件转动并露出于该壳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凸块具有一第一斜面,该第二凸块具有一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用以与该第一斜面接触,当该第三凸块推动该第二凸块时,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斜面相对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
一挡块,设置于该壳体;
其中,当该间隙产生后,该挡块止挡该第二机件继续往该转动方向转动,以使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斜面保持接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凸块具有一第一抵靠面,该第一抵靠面朝向该转动方向的反方向,该第二自由端面连接该第一抵靠面及该第一斜面,该第一凸块具有一第二抵靠面,该第二抵靠面朝向该转动方向,该第一自由端面连接该第二抵靠面,该第三凸块以该第一抵靠面抵靠于该第一凸块的该第二抵靠面上,以阻挡该第三凸块往该转动方向的反方向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块具有一第三斜面,用以与该第一斜面接触,该第三斜面连接该第一自由端面,当该第二机件沿着该转动方向从露出于该壳体的位置转动至该第三凸块与该第一凸块接触时,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三斜面相对滑动,以推动该第一机件往该第二方向滑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二弹性组件,设置于该第一机件及该壳体之间,当该第一机件往该第二方向滑动时,该第二弹性组件形变而储存一第二弹性能;
其中,当该第二机件继续往该转动方向转动直到该第一抵靠面与该第二抵靠面切齐时,该第二弹性组件释放该第二弹性能而带动该第一机件往该第一方向滑动,以使该第一抵靠面与该第二抵靠面相面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一触发部,该第二机件还包括:
一发光二极管;以及
一发光二极管开关,电性连接于该发光二极管并用以受触动而控制该发光二极管发光;
其中,当该第二机件露出于该壳体后,该发光二极管开关受到该触发部的触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一贯孔,该第二机件透过该贯孔露出于该壳体外,该第二机件还包括:
一止挡部;
当该第二机件露出于该壳体外时,该止挡部抵靠于该壳体中邻近该贯孔的内表面上,以阻挡该第二机件继续转动。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以及
一按压开关,设置于该壳体上,该按压开关包括:
一第一机件,沿着一滑动路径设置于该壳体,该第一机件包括:
一第一凸块及一第二凸块,其分别沿着一转动方向依序设置,该第一凸块具有一第一自由端面,该第一自由端面朝向该滑动路径的一第一方向;及
一第二机件,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壳体,该第二机件的一转动轴向平行于该滑动路径,该第二机件包括:
一第三凸块,用以抵靠于该第一凸块,该第三凸块具有一第二自由端面,该第二自由端面朝向该滑动路径的一第二方向,该第二方向相反于该第一方向,当该第三凸块抵靠于该第一凸块时,该第一自由端面与该第二自由端面相距一第一距离且该第三凸块位于该第一凸块与该第二凸块之间;
其中,该第二机件沿着该转动方向转动的过程中,该第三凸块推动该第二凸块往该第二方向滑动一大于该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以使该第三凸块与该第一凸块之间沿着该滑动路径露出一间隙而该第二机件沿着该转动方向的反方向转动并经过该间隙而露出于该壳体。
CN2009101384351A 2009-05-13 2009-05-13 按压开关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878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84351A CN101887816B (zh) 2009-05-13 2009-05-13 按压开关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84351A CN101887816B (zh) 2009-05-13 2009-05-13 按压开关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7816A CN101887816A (zh) 2010-11-17
CN101887816B true CN101887816B (zh) 2012-10-31

Family

ID=43073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843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87816B (zh) 2009-05-13 2009-05-13 按压开关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878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9774B (zh) * 2021-03-12 2024-04-26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机构以及旋转摄影结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33701A1 (de) * 1986-10-03 1988-04-14 Kirsten Elektrotech Elektrischer schalter
CN2478219Y (zh) * 2001-04-05 2002-02-20 崧腾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按压式电源开关
JP2004087341A (ja) * 2002-08-27 2004-03-1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押釦スイッチ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33701A1 (de) * 1986-10-03 1988-04-14 Kirsten Elektrotech Elektrischer schalter
CN2478219Y (zh) * 2001-04-05 2002-02-20 崧腾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按压式电源开关
JP2004087341A (ja) * 2002-08-27 2004-03-1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押釦スイッ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7816A (zh) 201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2681B (zh) 用來鎖扣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不同殼體的鎖具及其相關可攜式電子裝置
US7961177B2 (en) Input pen storage
CN101901051A (zh) 基于区别的输入对象的数据输入方法及装置
JP2018536785A (ja) 異なるレベルのアクセス制御を有する電子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ロック
KR101335628B1 (ko) 전자기기용 팝업 모듈
TWI381133B (zh) 照明結構
CN101887816B (zh) 按压开关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N102542776B (zh) 遥控系统、遥控发射设备、遥控方法
US9280178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expanding platform thereof
US20070024588A1 (en) Keyboard lighting device
WO2020221004A1 (zh) 终端设备
CN108459740B (zh) 切换组件
WO2021143761A1 (zh) 运动结构、开合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365035A (zh) 弹出式闪光灯组件以及包括该弹出式闪光灯组件的相机
CN106066743B (zh) 反射式开关输入表面
US8305288B2 (en) Antenna module
US20030227855A1 (en) Disk drive with ejection apparatus
TWI359434B (en) Push switch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0515423B (zh) 电子装置
CN116048287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1499298B (zh) 防止误触的弹出机构及应用其的驱动器
TW202011139A (zh) 電子裝置
US20050057511A1 (en) [ball-actuated optical mouse]
CN209881906U (zh) 一种具有多方位拍摄模组的智能终端设备
RU208302U1 (ru) Перенос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хран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ее экстренного уничтоже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VENTEC (CHONGQI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INGYEDA CO., LTD., TAIWAN

Effective date: 20130704

Owner name: YINGYEDA CO., LTD., TAIWAN

Effective date: 201307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TAIWAN, CHINA TO: 401331 SHAPINGBA, CHONGQ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704

Address after: 401331 Shapingba District, Chongqing West Road, No. two, No. 66

Patentee after: Inventec (Chongqing) Co., Ltd.

Patentee after: Inventec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Inventec Corpor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Tong Guiming

Inventor before: Lai Jianhua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230

Address after: Huang Cheng Zhen Baoying county industrial city of Yangzhou province Jiangsu 225800 District Chaoyang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Yangzhou Zhongcheng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01331 Shapingba District, Chongqing West Road, No. two, No. 66

Patentee before: Inventec (Chongqing) Co., Ltd.

Patentee before: Yingyeda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