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7202A - 光纤传感用m-z型光谱整形器 - Google Patents

光纤传感用m-z型光谱整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7202A
CN101887202A CN 201010206590 CN201010206590A CN101887202A CN 101887202 A CN101887202 A CN 101887202A CN 201010206590 CN201010206590 CN 201010206590 CN 201010206590 A CN201010206590 A CN 201010206590A CN 101887202 A CN101887202 A CN 101887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coupling mechanism
output
input
cou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0659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87202B (zh
Inventor
王冬云
佘玄
舒晓武
刘承
车双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01020659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872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87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7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87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72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传感用M-Z型光谱整形器。第一输入臂与第一耦合器的第一输入臂相连,第二输入臂与第一耦合器的第二输入臂相连,第一耦合器的第一输出臂与第一干涉臂的一端相连,第一耦合器的第二输出臂与第二干涉臂的一端相连;第一干涉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耦合器的第一输入臂相连,第二干涉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耦合器的第二输入臂相连,第二耦合器的第一输出臂与第一输出臂相连,第二耦合器的第二输出臂与第二输出臂相连;相位调制器位于第一干涉臂一侧;入射光由第一输入臂输入至第一耦合器的第一输入臂,出射光由第一输出臂和第二输出臂分别输出。本发明得到的光谱3dB带宽近100nm,有效实现了ASE光源类矩形谱到类高斯谱的整形。

Description

光纤传感用M-Z型光谱整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谱整形和传感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传感用M-Z型光谱整形器。
背景技术
具有全固态、小型化、抗冲击、抗干扰、精度高、寿命长等优点而发展迅速的光纤陀螺向更高精度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使用功率更高光谱稳定性更好的ASE光源,但是ASE光源在谱型上不能满足光纤陀螺应用的要求,因为光纤陀螺是利用宽谱光波即白光的干涉来进行角速率探测的,需要高斯或类高斯谱型以达到光谱相干函数值迅速降低并维持低值采能减少相干噪声。目前通信用ASE光源通过掺饵光纤的自发辐射放大发出的光谱经过平坦滤波谱型近于矩形,这样的ASE光源要用到陀螺中来就必须进行类矩形谱到类高斯型谱的变换,即为光谱整形。目前已有的光谱整形方法实施起来比较复杂、成本较高或大大增加光源体积,无法应用于光纤陀螺的高精度传感领域中,所以需要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器件来完成ASE光源谱型的整形,以达到高精度光纤陀螺应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通信用ASE光源光谱为类矩形谱,不满足光纤陀螺要求的类高斯谱以及现有光谱整形方法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等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传感用M-Z型光谱整形器,有效实现了ASE光源类矩形谱到类高斯谱的整形,适应了高精度光纤陀螺发展的需要。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第一耦合器、相位调制器和第二耦合器;第一输入臂与第一耦合器的第一输入臂相连,第二输入臂与第一耦合器的第二输入臂相连,第一耦合器的第一输出臂与第一干涉臂的一端相连,第一耦合器的第二输出臂与第二干涉臂的一端相连;第一干涉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耦合器的第一输入臂相连,第二干涉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耦合器的第二输入臂相连,第二耦合器的第一输出臂与第一输出臂相连,第二耦合器的第二输出臂与第二输出臂相连;相位调制器位于第一干涉臂一侧,相位调制器为电光调制器或热光调制器或声光调制器或其它能调节第一干涉臂相位的光波导调制器;入射光由第一输入臂输入至第一耦合器的第一输入臂,出射光由第一输出臂和第二输出臂分别输出。
所述的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结构相同,采用康宁SMF-28光纤熔融拉锥而成,单根熔锥光纤的几何结构为:在锥形区域横截面上呈抛物线形,在耦合区域呈直线,耦合区域包层直径为40μm,耦合区域长度为2000μm;所述的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由上述两根熔锥光纤融合而成,耦合区域由两平行熔锥光纤相互重叠而成,两熔锥光纤纤芯的中心距为22μm。
光在传输过程中在所述第一干涉臂中的光程比在第二干涉臂中的光程大9μm,光程差由相位调制器产生,相位调制器调制产生的第一干涉臂与第二干涉臂的相位差Δφ和第一干涉臂与第二干涉臂的光程差ΔL的关系为:Δφ=2πnΔL/λ,式中n为纤芯折射率,λ为入射光波长。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体积小,3dB带宽近100nm,有效实现了ASE光源类矩形谱到类高斯谱的整形,适应了高精度光纤陀螺发展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M-Z型ASE光源光谱整形器示意图。
图2是单根熔锥光纤几何结构图。
图3是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结构图。
图4是第一输出臂的输出光谱图。
图中:1-1、第一输入臂,1-2、第二输入臂,2、第一耦合器,2-1、第一耦合器的第一输入臂,2-2、第一耦合器的第二输入臂,2-3、第一耦合器的第一输出臂,2-4、第一耦合器的第二输出臂,3-1、第一干涉臂,3-2、第二干涉臂,4、相位调制器,5、第二耦合器,5-1、第二耦合器的第一输入臂,5-2、第二耦合器的第二输入臂,5-3、第二耦合器的第一输出臂,5-4、第二耦合器的第二输出臂,6-1、第一输出臂,6-2,第二输出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第一耦合器2、调制器4和第二耦合器5;第一输入臂1-1与第一耦合器2的第一输入臂2-1相连,第二输入臂1-2与第一耦合器2的第二输入臂2-2相连,第一耦合器2的第一输出臂2-3与第一干涉臂3-1的一端相连,第一耦合器2的第二输出臂2-4与第二干涉臂3-2的一端相连;第一干涉臂3-1的另一端与第二耦合器5的第一输入臂5-1相连,第二干涉臂3-2的另一端与第二耦合器5的第二输入臂5-2相连,第二耦合器5的第一输出臂5-3与第一输出臂6-1相连,第二耦合器5的第二输出臂5-4与第二输出臂6-2相连;产生光程差的相位调制器4位于第一干涉臂3-1一侧,相位调制器4为电光调制器或热光调制器或声光调制器或其它能调节第一干涉臂3-1相位的光波导调制器;入射光由第一输入臂1-1输入至第一耦合器2的第一输入臂2-1,出射光由第一输出臂6-1和第二输出臂6-2分别输出。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第一耦合器2和第二耦合器5结构相同,采用康宁SMF-28光纤熔融拉锥而成,单根熔锥光纤的几何结构为:在锥形区域横截面上呈抛物线形,在耦合区域呈直线,耦合区域包层直径为40μm,耦合区域长度为2000μm;所述的第一耦合器2和第二耦合器5由上述两根熔锥光纤融合而成,耦合区域由两平行熔锥光纤相互重叠而成,两熔锥光纤纤芯的中心距为22μm。
光在传输过程中在所述第一干涉臂3-1中的光程比在第二干涉臂3-2中的光程大9μm,光程差由相位调制器4产生,相位调制器调4制产生的第一干涉臂3-1与第二干涉臂3-2的相位差Δφ和第一干涉臂3-1与第二干涉臂3-2的光程差ΔL的关系为:Δφ=2πnΔL/λ,式中n为纤芯折射率,λ为入射光波长。
本发明可采用琼斯矩阵来描述各器件对光波场的响应,所述第一耦合器2、第二耦合器5的琼斯矩阵为:
C i = k i / 1 + k i 2 - j / 1 + k i 2 - j / 1 + k i 2 k i / 1 + k i 2 ( i = 1,2 ) - - - ( 1 )
上式中,ki(i=1、2)为第一耦合器2、第二耦合器5的振幅耦合比,ki(i=1、2)随入射光波长变化而变化。所述第一干涉臂3-1和第二干涉臂3-2的琼斯矩阵为:
T = e j 2 πnΔL λ 0 0 1 - - - ( 2 )
上式中n为纤芯折射率,λ为入射光波长,ΔL为第一干涉臂3-1与第二干涉臂3-2的光程差。所述光纤传感用M-Z型光谱整形器的琼斯矩阵为:
J=C2*T*C1    (3)
入射光由第一输入臂1-1输入至第一耦合器的第一输入臂2-1,入射光为宽谱光,第一耦合器2的振幅耦合比和第二耦合器5的振幅耦合比随入射光波长的变化而变化,出射光由第一输出臂6-1和第二输出臂6-2分别输出,第一输出臂6-1的输出光谱如图4所示:所得类高斯谱中心波长为1.55μm,3dB带宽近100nm。

Claims (3)

1.一种光纤传感用M-Z型光谱整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耦合器(2)、相位调制器(4)和第二耦合器(5);第一输入臂(1-1)与第一耦合器(2)的第一输入臂(2-1)相连,第二输入臂(1-2)与第一耦合器(2)的第二输入臂(2-2)相连,第一耦合器(2)的第一输出臂(2-3)与第一干涉臂(3-1)的一端相连,第一耦合器(2)的第二输出臂(2-4)与第二干涉臂(3-2)的一端相连;第一干涉臂(3-1)的另一端与第二耦合器(5)的第一输入臂(5-1)相连,第二干涉臂(3-2)的另一端与第二耦合器(5)的第二输入臂(5-2)相连,第二耦合器(5)的第一输出臂(5-3)与第一输出臂(6-1)相连,第二耦合器(5)的第二输出臂(5-4)与第二输出臂(6-2)相连;相位调制器(4)位于第一干涉臂(3-1)一侧;入射光由第一输入臂(1-1)输入至第一耦合器(2)的第一输入臂(2-1),出射光由第一输出臂(6-1)和第二输出臂(6-2)分别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传感用M-Z型光谱整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耦合器(2)和第二耦合器(5)结构相同,采用康宁SMF-28光纤熔融拉锥而成,单根熔锥光纤的几何结构为:在锥形区域横截面上呈抛物线形,在耦合区域呈平行线,耦合区域包层直径为40μm,耦合区域长度为2000μm;所述的第一耦合器(2)和第二耦合器(5)由上述两根熔锥光纤融合而成,耦合区域由两平行熔锥光纤相互重叠而成,两熔锥光纤纤芯的中心距为22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传感用M-Z型光谱整形器,其特征在于:光在传输过程中在所述第一干涉臂(3-1)中的光程比在第二干涉臂(3-2)中的光程大9μm。
CN2010102065905A 2010-06-22 2010-06-22 光纤传感用m-z型光谱整形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872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65905A CN101887202B (zh) 2010-06-22 2010-06-22 光纤传感用m-z型光谱整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65905A CN101887202B (zh) 2010-06-22 2010-06-22 光纤传感用m-z型光谱整形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7202A true CN101887202A (zh) 2010-11-17
CN101887202B CN101887202B (zh) 2012-08-29

Family

ID=43073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0659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87202B (zh) 2010-06-22 2010-06-22 光纤传感用m-z型光谱整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8720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7999A (zh) * 2013-06-01 2013-08-28 青岛农业大学 基于哑铃形光纤结构的mz干涉仪
CN103308082A (zh) * 2013-06-24 2013-09-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单环镶嵌谐振腔耦合m-z干涉仪的传感结构
WO2015021577A1 (zh) * 2013-08-12 2015-02-19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双谐振腔耦合马赫—曾德尔光开关结构
CN105203135A (zh) * 2015-10-21 2015-12-3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直波导-反馈波导-环-直波导的高灵敏度谐振系统
WO2020098093A1 (zh) * 2018-11-16 2020-05-22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mzi多电平pam信号全光整形器及其设计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3007A (zh) * 2002-06-17 2002-12-04 北京大学 基于啁啾波导光栅的色散补偿器
CN1623085A (zh) * 2002-01-24 2005-06-01 通用医疗公司 使用光谱带并行检测的低相干干涉测量法(lci)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信号的测距和降噪的装置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3085A (zh) * 2002-01-24 2005-06-01 通用医疗公司 使用光谱带并行检测的低相干干涉测量法(lci)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信号的测距和降噪的装置和方法
CN1383007A (zh) * 2002-06-17 2002-12-04 北京大学 基于啁啾波导光栅的色散补偿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仪器仪表学报》 20050731 宫兆涛等 光纤陀螺用SLD 光源全数字控制系统 689-691,695,714 1-3 第26卷, 第7期 2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7999A (zh) * 2013-06-01 2013-08-28 青岛农业大学 基于哑铃形光纤结构的mz干涉仪
CN103267999B (zh) * 2013-06-01 2018-02-06 青岛农业大学 基于哑铃形光纤结构的马赫增德干涉仪
CN103308082A (zh) * 2013-06-24 2013-09-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单环镶嵌谐振腔耦合m-z干涉仪的传感结构
WO2015021577A1 (zh) * 2013-08-12 2015-02-19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双谐振腔耦合马赫—曾德尔光开关结构
CN105203135A (zh) * 2015-10-21 2015-12-3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直波导-反馈波导-环-直波导的高灵敏度谐振系统
CN105203135B (zh) * 2015-10-21 2017-08-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直波导‑反馈波导‑环‑直波导的高灵敏度谐振系统
WO2020098093A1 (zh) * 2018-11-16 2020-05-22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mzi多电平pam信号全光整形器及其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7202B (zh) 2012-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7519B (zh) 一种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陀螺
CN101887202B (zh) 光纤传感用m-z型光谱整形器
CN106441447A (zh) 基于混沌布里渊动态光栅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
CN101526354B (zh)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的集成光学光纤陀螺芯片
CN202617124U (zh) 具有光信号色散补偿和相位补偿功能的干涉装置
CN101464539B (zh) 基于同轴光纤的马赫曾德干涉仪
CN103840365B (zh) 基于多波长布里渊激光器的可调谐微波信号产生的装置与方法
CN101604048B (zh) 一种基于细芯光纤的全光纤滤波器
CN105928549B (zh) 基于级联少模光纤的多物理量有源光纤传感器及传感方法
CN105022117A (zh) 一种基于双芯光纤的长周期光纤光栅模场转换器
CN204925448U (zh) 2×2保偏光纤分束器
CN108233160A (zh) 一种基于模式选择耦合器的脉冲柱矢量光纤激光器
CN209945377U (zh) 基于边孔光纤双马赫曾德干涉游标效应的光纤传感器
CN101476890B (zh) 一种短环光纤陀螺仪
CN108089267A (zh) 一种光纤型宽带光涡旋转换器
CN104269732A (zh) 基于布里渊放大多波长激光器的微波信号产生的方法与装置
CN102111222B (zh) 一种超宽带多周波脉冲信号的全光发生器
CN109361136B (zh) 一种高速更新微波任意波形的发生系统
CN103698848A (zh) 一种光纤模式转换器
CN201464669U (zh) 干涉型细芯光纤滤波器
CN205861002U (zh) 一种基于球形结构和光子晶体光纤的光纤应变传感器
CN103376120A (zh) 一种基于光纤随机激光的长距离点式传感系统
CN101908710A (zh) 基于并行反馈的超窄线宽环形腔光纤激光器
CN102221729B (zh) 光学退偏器
CN202075526U (zh) 一种光隔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Dai Hao

Inventor after: Wang Dongyun

Inventor after: She Xuan

Inventor after: Shu Xiaowu

Inventor after: Liu Cheng

Inventor after: Che Shuangliang

Inventor before: Wang Dongyun

Inventor before: She Xuan

Inventor before: Shu Xiaowu

Inventor before: Liu Cheng

Inventor before: Che Shuanglia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WANG DONGYUN SHE XUAN SHU XIAOWU LIU CHENG CHE SHUANGLIANG TO: DAI HAO WANG DONGYUN SHE XUAN SHU XIAOWU LIU CHENG CHE SHUANGLIA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

Termination date: 2014062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