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2179A - 一种绘制拓扑图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绘制拓扑图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2179A
CN101882179A CN2010102118067A CN201010211806A CN101882179A CN 101882179 A CN101882179 A CN 101882179A CN 2010102118067 A CN2010102118067 A CN 2010102118067A CN 201010211806 A CN201010211806 A CN 201010211806A CN 101882179 A CN101882179 A CN 1018821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screen
viewing area
screen viewing
density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118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82179B (zh
Inventor
蔡施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 20101021180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8217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7221 priority patent/WO201115701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882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2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82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21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6Drawing of charts or graph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绘制拓扑图方法,用于实现拓扑图的绘制,并减少占用的内存和提升拓扑图的绘制速度。所述方法包括:计算机设备根据资源的类型属性创建简单图形对象;计算机设备根据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资源中的网元数量计算屏幕密度值,并判断屏幕密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计算机设备根据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的全部属性为资源创建完整图形对象。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实现所述方法的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绘制拓扑图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设备管理系统,特别涉及到一种绘制拓扑图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拓扑图在网络设备管理系统中以图形方式显示管理设备以及各设备间的网络连接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拓扑图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网络设备管理系统中设备比较多的时候,需要拓扑图来直观显示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在网络改造,学习网络原理、网络安全防护等应用中均离不开拓扑图,如果没有拓扑图,想要比较清晰地了解一个网络往往会很困难。
目前拓扑图的绘制都是先将拓扑图层中所有管理设备及其连接关系都确定好,针对每个管理设备或连接关系,创建包括所有属性信息在内的一个图形对象,以实现在拓扑图层中绘制管理设备和连接关系。而随着通信设备的不断增加,网络设备管理系统中的管理对象不断增多,一个拓扑图层中需要显示的网元和链路也随之增多,将所有网元和链路的图形对象包括其附件都绘制的比较完整的方法明显会消耗大量内存,且绘制速度也相对较低,因此,这种传统绘制方法已无法满足当前网络设备管理系统的要求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绘制拓扑图的方法,用于实现拓扑图的绘制,并减少占用的内存和提升拓扑图的绘制速度。
一种绘制拓扑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机设备根据资源的类型属性创建简单图形对象;
计算机设备根据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资源中的网元数量计算屏幕密度值,并判断屏幕密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计算机设备根据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的全部属性为资源创建完整图形对象。
一种用于绘制拓扑图的装置,包括:
创建模块,用于根据资源的类型属性创建简单图形对象;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资源中的网元数量计算屏幕密度值;
比对模块,用于将计算出的屏幕密度值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进行比对,判断屏幕密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创建模块根据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的全部属性为资源创建完整图形对象。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拓扑图层中的资源创建简单图形对象,以绘制该资源对应的图形,实现了拓扑图的绘制。因为只创建简单图形对象,相对于创建包含所有属性信息的图形对象来说减少了占用的内存,以及提升了拓扑图的绘制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绘制拓扑图的装置的主要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加入查询模块的绘制拓扑图的装置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加入计算模块、比对模块及存储模块的绘制拓扑图的装置的详细结构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加入接收模块及删除模块的绘制拓扑图的装置的详细结构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父节点及其所对应的子节点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绘制拓扑图的方法的主要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屏幕可视区域内资源创建完整图形对象的绘制拓扑图的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绘制拓扑图的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有资源增加或删除时绘制拓扑图的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图层发生移动时绘制拓扑图的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拓扑图层中的资源创建简单图形对象,以绘制该资源对应的图形,实现了拓扑图的绘制。因为只需创建简单图形对象,相对于创建包含所有属性信息的图形对象来说减少了占用的内存和提升了拓扑图的绘制速度。
其中,资源包括网元和链路。
图形对象包括简单图形对象、完整图形对象和附件图形对象。简单图形对象表示完成网元或链路绘制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图形对象,以图形的方式表示出资源的类型属性。完整图形对象包括完成绘制网元或链路所有属性所需要的图形对象,是一种组合对象。它相对于简单图形对象能表现出更多的信息。完整图形对象包括主图形对象和附件图形对象。主图形对象是根据资源的类型属性创建而成。附件图形对象表示资源的除类型属性之外的其它属性,一个附件图形对象表示资源的一种属性。
参见图1,本实施提供一种绘制拓扑图的装置,其包括获取模块101和创建模块102。所述装置可具体为计算机设备。本实施例中除存储模块以外的其它模块的功能均可由CPU等可执行器件实现。
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需要绘制的资源的类型属性。类型属性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属性对应的图形不同,其中,图形是指用某种图形表示资源的某种类型属性。例如,类型1的网元需绘制成圆形,即对应圆形图形,类型2的网元需绘制成正方形,类型a的链路需绘制成箭头,类型b的链路需绘制成直线,等等。获取模块101还用于获取资源的全部属性。
创建模块102用于根据获取的类型属性为资源创建简单图形对象,以绘制该资源对应的图形。创建模块102还用于根据获取的资源的全部属性对资源创建完整图形对象。全部属性包括类型属性、名称、状态等属性。
简单图形对象只能简单表达资源的类型,而完整图形对象则可以表示资源的全部属性,相对于简单图形对象能表现出更多信息。可以引入屏幕可视区域的概念,当资源在屏幕可视区域中时,对其创建完整图形对象,以使拓扑图更加完整。其中,屏幕可视区域是指绘制拓扑图的区域。
参见图2,所述装置还包括查询模块103。
查询模块103用于查询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记录屏幕可视区域内资源的信息。由创建模块102对这部分资源创建完整图形对象。其中,全部的资源信息可以存储在数据源中,数据源包括资源的全部属性及其连接关系。查询模块103还用于根据网元查询出各网元之间的连接关系,即根据网元确定出需要显示的链路。其中,对于屏幕可视区域外的链路,只需要创建简单链路图形对象,而对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链路,则需创建完整链路图形对象。其中,只要链路任一端所连接的网元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则认为此链路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
当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网元过多时,对每个网元都创建其完整网元图形对象会使绘制出的拓扑图显得较为混乱,清晰度不够。为了提高画面的清晰度,特引入屏幕密度的概念。
参见图3,所述装置还包括计算模块104和比对模块105。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106。
所述的屏幕密度是指屏幕可视区域中网元的密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SA00000161736200041
查询模块103还用于统计出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或网元的数量。
计算模块104用于根据统计出的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数量和屏幕可视区域的面积,计算屏幕密度。也可以根据统计出的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网元数量和屏幕可视区域的面积,计算屏幕密度。
可以预先设定一个屏幕密度阈值,当计算出的屏幕密度值小于或等于该阈值时,则对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绘制完整图形对象,如果计算出的屏幕密度值大于该阈值,则对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只需绘制简单图形对象。
比对模块105用于将计算出的屏幕密度值与预先设定的屏幕密度阈值进行比对,当屏幕密度值小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屏幕密度阈值时,创建模块102对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创建完整图形对象;当屏幕密度值大于预先设定的屏幕密度阈值时,不做处理,保留简单图形对象,即只需对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绘制简单图形对象即可。
存储模块106用于存储数据源、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及屏幕可视区域的面积等。
当当前拓扑图层中资源发生改变时,相应的也需要改变创建的图形对象。
参见图4A,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107和删除模块108。
接收模块107用于接收资源发生变化的消息。其中,消息为增加资源的消息、删除消息或移动消息等。其中,移动消息包括平移消息、缩放消息等,缩放消息包括缩小消息和放大消息。接收模块107还根据接收的消息中附带的图层标识判断是哪一个图层中的资源发生了变化,如果是当前图层中的资源发生了变化,则创建模块102根据接收的消息对图层进行操作,如果发生变化的资源没有位于当前图层,则不做处理。
例如,参见图4B所示,图层A中的网元1、2和3称为该图层的子节点,该图层A称为这些子节点的父节点。每个子节点又有其对应的子节点,一个子节点可对应一个图层,显示该子节点的内部结构。当子节点1的内部结构发生改变时,子节点1所属的父节点A并未改变,此时接收模块107接收的消息中所附带的图层标识是子节点1的标识,但此时的当前图层是父节点A,与消息中携带的标识不同,如此接收模块107就会判断出当前图层(即父节点A)并未发生改变,对当前图层不做处理。而这些改变的信息会被存储在数据源中,当对发生改变的图层(即子节点1)进行绘制时,创建模块102则会根据该数据源中存储的关于该图层的信息创建出该图层中各资源对应的图形对象,以绘制该图层上的资源对应的图形。
删除模块108用于在接收删除消息时,删除资源相关信息。其中,若被删除的网元对应有简单网元图形对象,则相关信息包括简单网元图形对象及与其相关的简单链路图形对象;若被删除的网元对应有完整网元图形对象,则相关信息包括简单网元图形对象及与其相关的简单链路图形对象,及完整网元图形对象及与其相关的完整链路图形对象;在接收移动消息时,查询模块103查询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是否发生了变化,若有资源从屏幕可视区域中移出,则向删除模块108发送消息,删除模块108用于删除移出网元的完整网元图形对象及与其相关的完整链路图形对象。
创建模块102还用于在接收增加资源的消息时,创建资源相关信息。其中,若增加的网元位于屏幕可视区域之外,则对其创建简单网元图形对象及与其相关的简单链路图形对象;若增加的网元位于屏幕可视区域之内,则对其创建简单网元图形对象及与其相关的简单链路图形对象,及完整网元图形对象及与其相关的完整链路图形对象;在接收移动消息时,查询模块103查询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是否发生了变化,若有资源移入屏幕可视区域,则向创建模块102发送消息,创建模块102用于创建该移入网元的完整网元图形对象及与其相关的完整链路图形对象。创建模块102还用于当接收移动消息时,根据移动消息对图层进行平移、缩小、放大等操作。
下面通过实现流程来介绍绘制拓扑图的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拓扑图层中的所有资源都创建简单图形对象来完成拓扑图的绘制。参见图5,主要方法流程如下:
资源的类型属性及其它属性可以存储在数据源中,该数据源可以存储在存储模块106中。待需要用到时由获取资源101从数据源中获取。
步骤501:计算机设备根据资源的类型属性创建简单图形对象。
步骤502:计算机设备根据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网元数量计算屏幕密度值。
步骤503:计算机设备判断屏幕密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
步骤504:计算机设备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的全部属性为资源创建完整图形对象。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不需要对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创建完整图形对象,结束流程。
还可以对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创建完整图形对象。参见图6,详细方法流程如下:
步骤601:获取网元和链路的类型属性。
步骤602:根据网元的类型属性创建简单网元图形对象,及根据链路的类型属性创建简单链路图形对象。
步骤603:确定当前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网元。
步骤604:获取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网元的全部属性。
步骤605:根据所获取的网元的全部属性对相应网元创建完整网元图形对象。
其中,该完整网元图形对象可以带有附件图形对象。一个附件图形对象用于表示图形对象的一种属性,如状态、名称等。
步骤606:根据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网元,确定需要显示的链路。
步骤607:根据需要显示的链路的全部属性,创建完整链路图形对象。
其中,如果网元的端口在屏幕可视区域内且该端口上有链路,则需对此链路创建完整链路图形对象。
还可以在加入屏幕可视区域概念的基础上再加入屏幕密度的概念,通过将当前屏幕密度值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相比较,判定是否需要进行二次绘制。其中,二次绘制是指对资源创建完整图形对象。参见图7,详细方法流程如下:
步骤701:获取网元和链路的类型属性。
步骤702:根据网元的类型属性创建简单网元图形对象,及根据链路的类型属性创建简单链路图形对象。
步骤703:确定当前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统计出这部分资源的数量。
步骤704:根据统计出的资源数量计算当前屏幕密度值,并将其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进行比较。
步骤705:判断屏幕密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当计算出的当前屏幕密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时,继续步骤706;当计算出的当前屏幕密度值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时,结束流程。
步骤706:获取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网元的全部属性。
步骤707:根据所获取的网元的全部属性对相应网元创建完整网元图形对象。
步骤708:根据位于屏幕可视区域中的网元,确定需要显示的链路。
步骤709:根据需要显示的链路的全部属性,创建完整链路图形对象。
当当前拓扑图层中资源发生变化时,位于当前拓扑图层上的图形对象也应作出相应更改。
本发明实施例为当拓扑图层中资源增加或减少时绘制拓扑图的方法。参见图8,详细方法流程如下:
预设屏幕密度阈值,该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可以保存在存储模块106中。
步骤801:接收表示资源增加的增加资源的消息。
或者接收表示删除资源的删除消息。
步骤802:判断是否需要在当前图层中增加资源。其中,该增加资源的消息中携带有图层标识,如果当前图层的图层标识与增加资源的消息中携带的图层标识一致,则确定需要在当前图层中增加资源,继续步骤803,如果不一致,则确定不需要在当前图层中增加资源,结束本次绘制流程,还可以根据增加资源的消息更新数据源。
如果步骤801中接收删除消息,并且确定不需要在当前图层中删除资源,则结束本次绘制流程,还可以根据删除消息更新数据源。如果确定需要在当前图层中删除资源,则根据删除消息中携带的资源的标识从当前图层中删除该资源对应的简单图形对象。如果该资源对应有完整图形对象,则也需将其对应的完整图形对象删除。
步骤803:根据增加资源的消息中携带的资源的标识获取新增资源的类型属性。
步骤804:根据新增资源的类型属性创建简单图形对象。
新增资源可能是网元或链路。
步骤805:判断新增资源是否在屏幕可视区域内。如果是,继续步骤806,如果不是,结束流程。
步骤806:获取当前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网元,统计出这部分网元的数量。
步骤807:根据统计出的网元数量计算屏幕密度值,并将其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进行比较。
步骤808:判断屏幕密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当屏幕密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时,继续步骤809;当屏幕密度值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时,继续步骤813。
步骤809:获取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新增网元的全部属性。
如果步骤802中是在当前图层中删除了资源,本步骤中需确定未删除网元时是否对屏幕可视区域中的资源创建了完整图形对象,如果已创建,则不做处理,如果未创建,则需获取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网元的全部属性。
步骤810:根据所获取的新增网元的全部属性对新增网元创建完整网元图形对象。
如果步骤802中是在当前图层中删除了资源,步骤809中确定未删除资源时未对屏幕可视区域中的资源创建完整图形对象,则本步骤为根据获取的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网元的全部属性对相应网元创建完整网元图形对象;如果步骤809中确定未减少资源时已经对屏幕可视区域中的资源创建了完整图形对象,则不做处理。
步骤811:根据位于屏幕可视区域中的新增网元,确定需要在屏幕可视区域中新增的链路。
步骤812:根据需要新增的链路的全部属性,创建完整链路图形对象。结束流程。对于已经创建了完整链路图形对象的链路,可以不进行操作。
步骤813:删除屏幕可视区域中新增资源之前原有资源的完整图形对象。如果屏幕可视区域中新增资源之前原有资源只有简单图形对象,则不做处理,结束流程。
当步骤802中为删除了资源时:(1)步骤807中确定屏幕密度值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说明删除资源前,屏幕密度值已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则删除掉需删除资源对应的简单图形对象。(2)步骤807中确定屏幕密度值小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则分为两种情况:情况一,若删除资源前屏幕密度值已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则删除掉需删除资源对应的完整图形对象及简单图形对象;情况二,若删除资源前屏幕密度值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则删除掉需删除资源对应的简单图形对象。(3)步骤807中确定屏幕密度值等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说明删除资源前,屏幕密度值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则删除掉需删除资源对应的简单图形对象。
本发明实施例为当拓扑图层中资源并未增加或减少,而是资源位置发生了变化时绘制拓扑图的方法。其中,资源位置发生变化可以是因为进行了图层平移或缩放等操作而导致的,本实施例中为图层平移。参见图9,详细方法流程如下:
预设屏幕密度阈值,该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可以保存在存储模块107中。
步骤901:接收表示资源发生移动的移动消息,移动消息为平移消息。
其中,移动消息还可以是表示缩小拓扑图层的缩小消息、表示放大拓扑图层的放大消息等。
步骤902:判断发生平移的图层是否为当前图层。其中,该平移消息中携带有图层标识,如果当前图层的图层标识与平移消息中携带的图层标识一致,则确定发生平移的图层为当前图层,继续步骤903,如果不一致,则确定发生平移的图层不为当前图层,结束流程。
步骤903:根据平移消息中携带的图层标识对相应图层进行平移操作。
步骤904:判断屏幕可视区域中的资源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是,继续步骤905,如果不是,结束流程。
此处的变化指的是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移出了屏幕可视区域,或是屏幕可视区域外的资源进入了屏幕可视区域。如果显示在屏幕可视区域中的资源没有变,而只是它们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无需操作,结束流程。
当前移动消息为平移,所以可能会同时存在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移出屏幕可视区域及屏幕可视区域外的资源进入屏幕可视区域的情况,如果移动消息为缩小消息,则只需考虑屏幕可视区域外的资源进入屏幕可视区域的情况,如果移动消息为放大消息,则只需考虑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移出屏幕可视区域的情况。
步骤905:获取当前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网元,统计出这部分网元的数量。
步骤906:根据统计出的网元数量计算屏幕密度值,并将其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进行比较。
步骤907:判断屏幕密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如果有资源移入屏幕可视区域:当屏幕密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时,继续步骤908;当屏幕密度值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时,继续步骤911。如果有资源移出屏幕可视区域:当屏幕密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时,继续步骤910;当屏幕密度值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时,继续步骤911。
步骤908:获取移入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的全部属性。
如果对屏幕可视区域中的未移出的资源只创建了简单图形对象,则本步骤需要获取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所有资源的全部属性。
步骤909:根据所获取的移入资源的全部属性对移入资源创建完整图形对象。
如果步骤908中获取的是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所有资源的全部属性,则本步骤根据所获取所有资源的全部属性对相应资源创建完整图形对象。
步骤910:删除移出屏幕可视区域的资源的完整图形对象。结束流程。本步骤与步骤908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按任意顺序进行。其中,如果移出屏幕可视区域的资源没有完整图形对象,则不做处理。
如果根据平移消息和放大消息确定没有移入屏幕可视区域的资源,则不执行步骤908-909。如果根据平移消息和缩小消息确定没有移出屏幕可视区域的资源,则不执行步骤910。
步骤911:删除屏幕可视区域中未移动资源的完整图形对象,以及移出屏幕可视区域的资源的完整图形对象。如果屏幕可视区域中除移动资源之外的原有资源只有简单图形对象,则不做处理,结束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拓扑图层中的资源创建简单图形对象,以绘制该资源对应的图形,实现了拓扑图的绘制。因为只需创建简单图形对象,相对于创建包含所有属性信息的图形对象来说减少了占用的内存和提升了拓扑图的绘制速度。还引入了屏幕可视区域的概念,对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才需绘制完整图形对象,其它资源只需绘制简单图形对象;还可以根据屏幕密度进行绘制,如果屏幕密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则对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绘制完整图形对象,以使拓扑图更加完整。如果屏幕密度值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则对所有的资源均只绘制简单图形对象,提高了图层显示的清晰度。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当资源发生变化时的绘制拓扑图的方法。当增加了资源时,需增加相应的简单图形对象或完整图形对象,当减少了资源时,需删除相应的简单图形对象或完整图形对象,当资源未增加或减少,而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时,需判断屏幕可视区域中的资源是否有位置的改变,此处的改变指的是有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移出了屏幕可视区域,或是以前在屏幕可视区域外的资源进入了屏幕可视区域,如果发生了改变,则相应增加或减少简单图形对象或完整图形对象。如此,绘制出的图形较为清晰完整,且内存占用较少,绘制速度也较快,更利于在数据量较大时较好地完成拓扑图的绘制。
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可以存储于软盘、硬盘、光盘和闪存等存储介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绘制拓扑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机设备根据资源的类型属性创建简单图形对象;
计算机设备根据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资源中的网元数量计算屏幕密度值,并判断屏幕密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计算机设备根据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的全部属性为资源创建完整图形对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收到的增加资源的消息中携带的资源的标识和该资源的类型属性,计算机设备为该资源创建简单图形对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增加的资源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时,计算机设备根据当前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网元数量计算屏幕密度值;
计算机设备判断屏幕密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为屏幕可视区域内未对应完整图形对象的资源创建完整图形对象;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删除当前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完整图形对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资源的类型属性创建简单图形对象之后还包括步骤:根据收到的删除消息中携带的资源的标识,计算机设备删除该资源对应的简单图形对象;
当删除的资源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时,计算机设备根据当前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网元数量计算屏幕密度值;
计算机设备判断屏幕密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当前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未对应完整图形对象的资源的全部属性为资源创建完整图形对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机设备根据收到的平移消息或缩放消息对拓扑图进行平移或缩放;当有资源移入或移出屏幕可视区域时,计算机设备根据当前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网元数量计算屏幕密度值,并判断屏幕密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当前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未对应完整图形对象的资源的全部属性为资源创建完整图形对象;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删除位于当前屏幕可视区域内的完整图形对象。
6.一种用于绘制拓扑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创建模块,用于根据资源的类型属性创建简单图形对象;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资源中的网元数量计算屏幕密度值;
比对模块,用于将计算出的屏幕密度值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进行比对,判断屏幕密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创建模块根据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资源的全部属性为资源创建完整图形对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创建模块根据收到的增加资源的消息中携带的资源的标识和该资源的类型属性,为该资源创建简单图形对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计算模块当增加的资源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时,根据当前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网元数量计算屏幕密度值;
比对模块判断屏幕密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
创建模块当判断结果为否时为屏幕可视区域内未对应完整图形对象的资源创建完整图形对象;
所述装置还包括:删除模块,用于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删除当前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除增加资源之外的其它资源对应的完整图形对象。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删除模块,用于根据收到的删除消息中携带的资源的标识,删除该资源对应的简单图形对象;
计算模块当删除的资源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时,根据当前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网元数量计算屏幕密度值;
比对模块判断屏幕密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
创建模块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当前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未对应完整图形对象的资源的全部属性为资源创建完整图形对象。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创建模块还用于根据收到的平移消息或缩放消息对拓扑图进行平移或缩放;计算模块当有资源移入或移出屏幕可视区域时,根据当前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网元数量计算屏幕密度值,比对模块判断屏幕密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屏幕密度阈值,创建模块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当前位于屏幕可视区域内的未对应完整图形对象的资源的全部属性为资源创建完整图形对象;所述装置还包括:删除模块,用于当比对模块判断结果为是时,删除位于当前屏幕可视区域内的完整图形对象。
CN 201010211806 2010-06-18 2010-06-18 一种绘制拓扑图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18821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11806 CN101882179B (zh) 2010-06-18 2010-06-18 一种绘制拓扑图的方法及装置
PCT/CN2010/077221 WO2011157011A1 (zh) 2010-06-18 2010-09-21 一种绘制拓扑图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11806 CN101882179B (zh) 2010-06-18 2010-06-18 一种绘制拓扑图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2179A true CN101882179A (zh) 2010-11-10
CN101882179B CN101882179B (zh) 2013-08-21

Family

ID=43054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11806 Active CN101882179B (zh) 2010-06-18 2010-06-18 一种绘制拓扑图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82179B (zh)
WO (1) WO201115701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9684A (zh) * 2012-09-08 2013-02-13 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拓扑图绘制的实现方法
CN113824643A (zh) * 2021-11-25 2021-12-21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泛在网络拓扑图构建方法及网络安全防护方法
CN113934341A (zh) * 2021-10-20 2022-01-1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策略拓扑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74351A1 (en) * 2004-02-11 2005-08-11 Yuh-Jye Cha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arge-scale two-dimensional mapping
CN101483935A (zh) * 2008-12-19 2009-07-15 北京邮电大学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拓扑绘制算法
CN101582793A (zh) * 2009-06-05 2009-11-18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拓扑图形化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1674197A (zh) * 2009-09-30 2010-03-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拓扑图的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及系统
CN101729353A (zh) * 2008-11-03 2010-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拓扑布局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74351A1 (en) * 2004-02-11 2005-08-11 Yuh-Jye Cha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arge-scale two-dimensional mapping
CN101729353A (zh) * 2008-11-03 2010-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拓扑布局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483935A (zh) * 2008-12-19 2009-07-15 北京邮电大学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拓扑绘制算法
CN101582793A (zh) * 2009-06-05 2009-11-18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拓扑图形化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1674197A (zh) * 2009-09-30 2010-03-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拓扑图的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9684A (zh) * 2012-09-08 2013-02-13 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拓扑图绘制的实现方法
CN113934341A (zh) * 2021-10-20 2022-01-1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策略拓扑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34341B (zh) * 2021-10-20 2024-04-09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策略拓扑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24643A (zh) * 2021-11-25 2021-12-21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泛在网络拓扑图构建方法及网络安全防护方法
CN113824643B (zh) * 2021-11-25 2022-02-22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泛在网络拓扑图构建方法及网络安全防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57011A1 (zh) 2011-12-22
CN101882179B (zh) 2013-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24590B1 (en) Content sharing method, terminal, server, and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9104490A (zh) 业务标识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2001147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menu item in a portable terminal
CN106202367A (zh) 一种对象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769640B (zh) 用户信息的更新方法、服务器以及系统
CN112311571B (zh) 网络拓扑生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非暂态存储介质
CN104516888B (zh) 多维数据的权限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10830839B (zh) 多挂件展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2523111A (zh) 支持可定制组的网络管理系统
CN101882179B (zh) 一种绘制拓扑图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08197A (zh) 一种多媒体文件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180018363A1 (en) Time series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932759A (zh) 一种信息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8595483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8932286A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数据查询方法及装置
JP2016524767A (ja) インスタントメッセージの管理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3198073A (zh) 图片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566863A (zh) 在即时通信工具中设置辅助区的方法及系统
CN115618032A (zh) 视图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TWI735533B (zh) 訊息管理方法及裝置、訊息預讀方法及裝置
CN104702488A (zh) 好友推荐系统及方法
CN102487362B (zh) Im消息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4168174A (zh)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EP381680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slow nod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WI782137B (zh) 生成、展示資料物件資訊的方法及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