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3207A - 一种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的重传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的重传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73207A CN101873207A CN201010208757A CN201010208757A CN101873207A CN 101873207 A CN101873207 A CN 101873207A CN 201010208757 A CN201010208757 A CN 201010208757A CN 201010208757 A CN201010208757 A CN 201010208757A CN 101873207 A CN101873207 A CN 1018732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 precoding matrix
- matrix
- last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9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0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2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JXASPPWQHFOWPL-UHFFFAOYSA-N Tamarixin Natural products C1=C(O)C(OC)=CC=C1C1=C(OC2C(C(O)C(O)C(CO)O2)O)C(=O)C2=C(O)C=C(O)C=C2O1 JXASPPWQHFOWPL-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1 p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78 mathematical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的重传系统及方法,当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重传且没有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时,设置终端重传传输块的预编码矩阵,终端按照所述设置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重传所述传输块。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解决基站没有信令指示终端采用何种PMI时终端选择预编码矩阵的问题,并可进一步解决基站没有信令指示终端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时终端如何配置解调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简称为MIMO)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的重传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中,如果在发射端和接收端都采用多根天线收发,那么,可以采用空间复用技术来获取更高的数据速率,即在发射端使用相同的时频资源发送多个数据流,而在接收端可以通过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系数矩阵,进而解调出各个数据流上的数据。
在LTE系统的下一代演进系统(LTE-Advanced,Long TermEvolution-Advanced系统,简称LTE-A)中,为了获得更高的数据速率,LTE-A系统支持上行4根发送天线的配置,使用了单用户的空间复用(single userMIMO,简称为SU-MIMO)技术,此时,终端作为发射端,而基站作为接收端,发射端到接收端的方向为上行方向。图1为上行采用SU-MIMO的发射端的信号处理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终端上行信号传输块(TransportBlock,简称为TB)1~传输块K分别经过编码调制模块,生成码字(codeword)0~码字K-1;码字0~码字K-1进行码字到层的映射后得到层0~层N-1,经过层交织后进行傅里叶变换(DFT)从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然后在频域进行预编码处理后,经过傅里叶逆变换(IDFT)到时域在多天线上发射出去。
其中,码字到层的映射模块用于利用简单的串/并转换完成码字到层的映射。图2为码字到层的映射方法的示意图。下面以2个码字、4根发射天线为例,来简单说明码字到层的映射模块的功能。当2个码字映射到2层时,码字0直接映射到第1层,码字1直接映射到第2层;当2个码字映射到3层时,码字0直接映射到第1层,码字1通过串/并转换后,映射到第2层和第3层;当2个码字映射到4层时,码字0通过串并转换映射到第1层和第2层,码字1通过串并转换映射到第3层和第4层。
预编码模块用于,完成层到天线的映射,将天线域的处理转换为波束域进行处理,在发射端利用已知的空间信道信息进行预处理操作,从而进一步提高用户和系统的吞吐量。
在LTE系统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DCCH)用于承载上、下行调度信息,以及上行功率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为DCI)的格式(format)分为以下几种:DCI format 0、1、1A、1B、1C、1D、2、2A、3,3A等,其中,format 0用于指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为PUSCH)的调度;DCI format 1,1A,1B,1C,1D用于单传输块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为PDSCH)的不同传输模式;DCI format 2,2A用于空分复用的不同传输模式;DCI format3,3A用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UCCH)和PUSCH的功率控制指令的传输。
PUSCH有两种不同的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简称为CP)长度,分别是普通循环前缀(Normal Cyclic Prefix,简称为Normal CP)和扩展循环前缀(Extended Cyclic Prefix,简称为Extended CP)。PUSCH的每个发送子帧(Subframe)由两个时隙(Slot)组成,对于不同的循环前缀长度,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简称为DMRS)在子帧中所处的位置会不一样,图3是根据现有技术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时域位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每个子帧含有两个DMRS符号,其中,图3a是采用普通循环前缀时,DMRS时域位置的示意图,每个子帧含有14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为OFDM)符号,包括DMRS符号,OFDM符号代表一个子帧的时域位置,图3b为采用扩展循环前缀时,DMRS时域位置的示意图,每个子帧含有12个时域的OFDM符号。在LTE-A系统中,各层数据的上行DMRS和各层数据一样经过了预编码,每一层之间的上行DMRS通过DCI信令指示的循环移位(CS,Cyclic Shift)和/或正交掩码(OCC,Orthogonal Cover Code)来保证正交。
LTE-A采用基于码书(codebook,又称为码本)的线性预编码技术(precoding),预编码技术是一种利用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usInformation)在发射端对信号进行预处理,提高多天线系统性能的技术。发射端获取CSI的一种途径是通过接收端的反馈。为了降低反馈开销,一般采用的方式是在接收端和发射端保存相同的码本(codebook),即预编码矩阵集。接收端根据当前信道状况,在码本中选择适合的预编码矩阵并将其在集合中的索引值(Precoding Matrix Index,PMI)反馈回发射端,发射端根据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索引找到预编码矩阵,并对发送信号进行预编码。数据预编码的数学模型为y=HWs+n,其中y为接收信号矢量,H为信道系数矩阵,W为预编码矩阵,s为信号矢量,n为噪声矢量。对于LTE-A的2发射天线终端,使用表1所示的预编码矩阵;对于4发射天线的终端,则使用表2、表3和表4所示的预编码矩阵,4发射天线4层的预编码矩阵为单位阵。
表1上行2发射天线空间复用所使用的码本
表2: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
Codebook |
表3: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2时所使用的码本
表4: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3时所使用的码本
对于上行链路的数据发送,LTE-A系统支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针对每个传输块进行重传,发送端根据从接收端反馈回来的对应该TB块的反馈信令,如果为ACK(Acknowledgement,确认),则表明接收端已正确接收到数据,发射端此时可以发送新的数据;如果反馈的信令为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非确认),则表明接收端没有正确接收到数据,要求发射端重发数据。当两个传输块同时进行传输时,每个传输块都会有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和冗余版本、新数据指示等DCI控制信息,新数据指示位用于区分此次发送的传输块是第一次发送的新传输块还是重传的旧传输块。在目前的HARQ重传机制下,当上一次传输的TB块一个传输正确一个传输错误时,重传时可以禁止传输上一次已经传输正确的TB块,只重传出错的TB块,这时候传输的TB块就由原来的2个变成1个,后续的码字到层的映射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再经过预编码模块时预编码矩阵也要发生改变。重传时当基站没有信令指示终端采用何种PMI时,终端采用何种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的重传系统及方法,可解决基站没有信令指示终端采用何种PMI时终端选择预编码矩阵的问题,并可进一步解决基站没有信令指示终端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时终端如何配置DMRS的循环移位。
一种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的重传方法,包括:
当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重传且没有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时,设置终端重传传输块的预编码矩阵,终端按照所述设置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重传所述传输块。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预编码矩阵是根据上一次传输所使用的PMI或利用信道互易性测量下行参考信号来设置当前重传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上一次传输时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循环移位来配置新的当前重传所需使用的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
进一步地,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2个传输块均传输错误,终端重传所述2个传输块时,或者,当上一次传输只有1个传输块且该传输错误,终端重传该传输块时,所述设置的预编码矩阵为上一次传输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进一步地,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2个传输块均传输错误,终端重传所述2个传输块时,或者,当上一次传输只有1个传输块且该传输错误,终端重传该传输块时,所述设置的各层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保持跟上一次传输时一样。
进一步地,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1个传输错误1个传输块正确时,终端重传2个传输块,或者,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1个传输错误1个传输块正确且重传1个传输块且映射后的层数与上一次传输时映射后的层数一致时,所述设置的预编码矩阵为上一次传输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进一步地,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1个传输错误1个传输块正确时,终端重传2个传输块,或者,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1个传输错误1个传输块正确且重传1个传输块且映射后的层数与上一次传输时映射后的层数一致时,所述各层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保持跟上一次传输时一样。
进一步地,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1个传输错误1个传输块正确时,终端只重传错误的传输块,且所述终端最多支持2根发射天线时,将上行2发射天线1层预编码矩阵中的任一个预编码矩阵设置为当前重传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进一步地,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1个传输错误1个传输块正确时,终端只重传错误的传输块,且所述终端最多支持4根发射天线并于上一次传输时使用2层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时,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设置预编码矩阵:
(1)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且该预编码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中指定列的矢量具有最小的弦距;
(2)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将该预编码矩阵添加1列0矢量,变成4行2列的矩阵,所述4行2列的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具有最小弦距;
(3)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的两列相加后变成4行1列的矩阵,将该4行1列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或者在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选择与该4行1列的矩阵具有最小弦距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4)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的指定列矢量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进一步地,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1个传输错误1个传输块正确时,终端只重传错误的传输块,且上一次传输错误的是第一个传输块,若所述终端最多支持4根发射天线并于上一次传输时使用3层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时,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设置预编码矩阵:
(1)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且该预编码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中指定列的矢量具有最小的弦距;
(2)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将该预编码矩阵添加2列0矢量,变成4行3列的矩阵,所述4行3列的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具有最小弦距;
(3)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的三列相加后变成4行1列的矩阵,将该4行1列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或者在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选择与该4行1列的矩阵具有最小弦距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4)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的指定列矢量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进一步地,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1个传输错误1个传输块正确时,终端只重传错误的传输块,且上一次传输错误的是第二个传输块,若所述终端最多支持4根发射天线并于上一次传输时使用3层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时,将所述传输块映射后的码字映射到2层上,并使用2层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设置预编码矩阵:
(1)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2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且该预编码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中指定的两列构成的矩阵V具有最小的弦距;
(2)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2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将该预编码矩阵添加1列0矢量,变成4行3列的矩阵,且所述4行3列的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具有最小弦距;
(3)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的第2列和第3列相加后变成4行2列的矩阵,将该4行2列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或者在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2时所使用的码本中选择与该4行2列的矩阵具有最小弦距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4)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的指定两列的列矢量构成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进一步地,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1个传输错误1个传输块正确时,终端只重传错误的传输块,若所述终端最多支持4根发射天线并于上一次传输时使用4层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时,所述终端使用2层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设置预编码矩阵:
(1)所述预编码矩阵为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2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
进一步地,当所述最小弦距的矩阵有多个时,则从中选择对应的索引值最小或索引值最大的作为当前重传时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进一步地,当终端重传两个传输块时,设置传输块到码字的映射方式;
所述映射方式包括顺序映射与交叉映射。
进一步地,如果终端最多可支持4根发射天线,上一次传输使用了3层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在重传时只传输上一次传输错误的传输块时,将此传输块经过编码调制后映射到码字0,上一次传输时第一个传输块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二个传输块的传输块大小,则将码字0映射到上一次传输时使用的层中的第一层,若上一次传输时第一个传输块的传输块大小小于第二个传输块的传输块大小,则将码字0映射到上一次传输时使用的层中的后两层。
进一步地,终端通过测量下行参考信号中的用于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CSI-RS)和/或小区专有的参考信号(CRS)来获得下行信道,并通过信道互易性预测上行信道,将所述上行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左奇异矩阵、右奇异矩阵和对角矩阵;
若传输块重传时码字到层映射后的层数为N,从右奇异矩阵中选择N个最大的奇异值所对应的N个列向量组成的矩阵作为重传时的预编码矩阵。
进一步地,若所述终端在上一次传输时2个传输块中有1个传输错误,且当前仅重传所述传输错误的传输块时,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来设置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
(1)使用上一次传输错误的传输块对应的循环移位;
(2)如果重传时码字到层的映射后的层数为N,使用上一次传输时的前N层的循环移位作为当前所需使用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
(3)若重传时的层数为2,使用上次传输时的映射后的任一层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作为当前传输所需的第一层的循环移位,再根据循环移位间隔最大化的原则来选择一个与当前第一层的循环移位间隔最大的循环移位作为第二层的循环移位;
(4)根据上一次传输或最近的相应下行控制信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信令和所述重传传输块对应的层数确定当前各层所需使用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的重传系统,包括设置模块及终端;
所述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终端重传传输块时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终端,用于重传传输块时按照所述设置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模块是根据上一次传输所使用的PMI或利用信道互易性测量下行参考信号来设置当前重传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根据上一次传输时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循环移位来配置新的当前重传所需使用的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
所述终端还用于重传时根据设置的所述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配置各层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
进一步地,在以下几种情形时,所述设置模块设置的预编码矩阵为上一次传输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各层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保持跟上一次传输时的一样:
(1)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2个均传输错误,终端重传所述2个传输块时;
(2)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只有1个传输错误时,终端重传所述2个传输块时;
(3)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只有1个传输错误时,重传1个传输块且映射后的层数与上一次传输时映射后的层数一致时。
进一步地,当终端只重传一个传输块,且所述终端最多支持2根发射天线时,所述设置模块将上行2发射天线1层预编码矩阵中的任一个预编码矩阵设置为当前重传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进一步地,当终端只重传一个传输块,且所述终端最多支持4根发射天线并于上一次传输时使用2层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时,所述设置模块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设置预编码矩阵:
(1)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且该预编码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中指定列的矢量具有最小的弦距;
(2)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将该预编码矩阵添加1列0矢量,变成4行2列的矩阵,所述4行2列的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具有最小弦距;
(3)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的两列相加后变成4行1列的矩阵,将该4行1列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或者在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选择与该4行1列的矩阵具有最小弦距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4)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的指定列矢量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进一步地,当终端只重传一个传输块,且上一次传输错误的是第一个传输块,若所述终端最多支持4根发射天线并于上一次传输时使用3层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时,所述设置模块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设置预编码矩阵:
(1)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且该预编码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中指定列的矢量具有最小的弦距;
(2)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将该预编码矩阵添加2列0矢量,变成4行3列的矩阵,所述4行3列的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具有最小弦距;
(3)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的三列相加后变成4行1列的矩阵,将该4行1列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或者在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选择与该4行1列的矩阵具有最小弦距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4)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的指定列矢量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进一步地,当终端只重传一个传输块,若所述终端最多支持4根发射天线并于上一次传输时使用4层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时,所述终端使用2层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设置预编码矩阵:
(1)所述预编码矩阵为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2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模块位于终端;
所述终端通过测量下行参考信号中的用于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CSI-RS)和/或小区专有的参考信号(CRS)来获得下行信道,并通过信道互易性预测上行信道,将所述上行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左奇异矩阵、右奇异矩阵和对角矩阵;
若传输块重传时码字到层映射后的层数为N,所述设置模块从右奇异矩阵中选择N个最大的奇异值所对应的N个列向量组成的矩阵作为重传时的预编码矩阵。
进一步地,若所述终端在上一次传输时2个传输块中有1个传输错误,且当前仅重传所述传输错误的传输块时,所述设置模块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来设置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
(1)使用上一次传输错误的传输块对应的循环移位;
(2)如果重传时码字到层的映射后的层数为N,都使用上一次传输时的前N层的循环移位作为当前所需使用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
(3)若重传时的层数为2,使用上次传输时的映射后的任一层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循环移位作为当前传输所需的第一层的循环移位,再根据循环移位间隔最大化的原则来选择一个与当前第一层的循环移位间隔最大的循环移位作为第二层的循环移位;
(4)根据上一次传输或最近的相应下行控制信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信令和所述重传传输块对应的层数确定当前各层所需使用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的重传系统及方法,通过对传输块重新进行码字到层的映射,对每一层上的数据做DFT变换后,再根据上一次传输所使用的PMI来设置新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还可以根据上一次传输时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循环移位来配置新的当前重传所需使用的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从而在节省信令开销的前提下实现有效的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上行采用SU-MIMO的发射端的信号处理示意图;
图2为码字到层的映射方法的示意图;
图3a及图3b为上行DMRS的符号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的重传系统,包括设置模块及终端;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终端重传传输块时的预编码矩阵,还可以用于设置终端重传传输块时各层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设置模块位于基站或终端。
终端,用于重传传输块时按照设置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还用于按照设置的DMRS的循环移位配置各层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
具体地,当终端需要重传2个传输块时,设置模块设置的预编码矩阵为上一次传输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即当前的PMI跟上一次传输的PMI一样;设置的各层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保持跟上一次传输时的一样。
需要重传2个传输块的情形可以是上一次传输时的2个传输块都传输错误,也可以是上一次传输时2个传输块中有1个传输正确、1个传输错误。
当上一次传输时的2个传输块中有1个传输正确、1个传输错误时,终端可以只重传出错的传输块,若映射后的层数保持跟上一次传输时的层数一样,设置模块设置的预编码矩阵为上一次传输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即当前的PMI跟上一次传输的PMI一样,各层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保持跟上一次传输时一样。
当上一次传输时的2个传输块中有1个传输正确、1个传输错误时,终端可以只重传出错的传输块,设置模块根据上一次传输所使用的PMI或利用信道互易性测量下行参考信号来设置新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以及根据上一次传输时的DMRS的循环移位来配置新的当前传输所需使用的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
如果终端在上一次传输时2个传输块中有1个传输正确、1个传输错误,则可以在当前传输中只传出错的1个传输块,设置模块可根据上一次传输或最近的相应下行控制信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信令和重传传输块对应的层数确定当前各层所需使用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来设置重传时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
方式一:使用上一次传输错误的TB块对应的循环移位。
方式二:不管是重传第一个TB块还是第二个TB块,如果重传时码字到层的映射后,层数为N,都使用上一次传输时的前N层的循环移位作为当前所需使用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
方式三:不管是重传第一个TB块还是第二个TB块,使用上次传输时中任一层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作为当前传输所需的第一层循环移位,如果重传时的层数为2,则再根据循环移位间隔最大化的原则来选择一个与当前第一层的循环移位间隔最大的循环移位作为第二层的循环移位。例如,(CS0+12/2)mod12,其中mod为取模的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的重传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当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重传且没有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时,设置终端重传传输块的预编码矩阵,终端按照所述设置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重传所述传输块。
进一步地,当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重传且没有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时,还根据上一次传输时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循环移位来配置新的当前重传所需使用的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A)如果终端在上一次传输时的2个传输块都传输错误,则在当前传输中重传2个出错的传输块,此时设置的预编码矩阵为上一次传输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即当前的PMI跟上一次传输的PMI一样;另外,此时设置的各层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保持跟上一次传输时一样;
进一步地,还设置码字到层的映射保持跟上一次传输一样。
(B)如果终端在上一次传输时2个传输块中有1个传输正确、1个传输错误,则可以在重传时同时传上一次传输错的TB块和上一次传输对的TB块,此时设置的预编码矩阵为上一次传输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即当前的PMI跟上一次传输的PMI一样,另外,各层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保持跟上一次传输时一样。
(C)如果终端在上一次传输时2个传输块中有1个传输正确、1个传输错误,则可以在当前传输中只传出错的1个传输块,进行码字到层的映射,如果映射后的层数保持跟上一次传输时的层数一样,则对每一层上的数据做DFT变换后,再用上一次传输所使用的PMI所指示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各层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保持跟上一次传输时一样。如果码字到层的映射后,层数跟上一次传输时相比发生了变化,则根据上一次传输所使用的PMI或利用信道互易性测量下行参考信号来设置当前重传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根据上一次传输时的DMRS的循环移位来配置新的当前重传所需使用的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从而在节省信令开销的前提下实现有效的传输。针对这种情况,下面给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重传的过程。
如果终端在上一次传输时2个传输块中有1个传输正确、1个传输错误,则可以在当前传输中只传出错的1个传输块,根据上一次传输或最近的相应下行控制信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信令和重传传输块对应的层数确定当前各层所需使用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来设置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
方式一:使用上一次传输错误的TB块对应的循环移位。
方式二:不管是重传第一个TB块还是第二个TB块,如果重传时码字到层的映射后,层数为N,都使用上一次传输时的前N层的循环移位作为当前所需使用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
方式三:不管是重传第一个TB块还是第二个TB块,使用上次传输时中任一层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作为当前传输所需的第一层循环移位,如果重传时的层数为2,则再根据循环移位间隔最大化的原则来选择一个与当前第一层的循环移位间隔最大的循环移位作为第二层的循环移位。例如,(CS0+12/2)mod12,其中mod为取模的操作。
当重传2个传输块时,还可以设置传输块到码字的映射方式,映射方式有两种:顺序映射和交叉映射。顺序映射,即传输块1经过编码调制后,映射到码字0,传输块2经过编码调制后,映射到码字1。交叉映射,即传输块1经过编码调制后,映射到码字1,传输块2经过编码调制后,映射到码字0。
当重传时有两个传输块要并行传输时(包括重传两个都错的传输块、重传一个对的和一个错的传输块),可按照上一次传输时所用的映射方式进行传输块到码字的映射,或者使用不同于上次的映射方式,即如果上一次传输使用了顺序映射,则当前传输使用交叉映射,如果上一次传输使用了交叉映射,则当前传输使用顺序映射。使用何种映射方式,基站和终端双方预先定义好,比如设置第一次传输使用顺序映射,第一次重传时使用交叉映射,第二次重传时使用顺序映射,第三次重传时使用交叉映射,以此类推。以上传输块到码字的映射方式可应用于当前传输层数为2或3或4时的传输过程,或只应用于当前传输层数为2或4时的传输过程。
以下通过多个应用实例对上述情况(C)中如何设置预编码矩阵、如何设置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作详细描述以及如何设置传输块到码字的映射方式;
应用实例一至应用实例七为设置预编码矩阵的应用实例;
应用实例一
如果终端最多可支持2根发射天线,则在重传时只传输上一次传输错误的TB块,将此TB块经过编码调制后映射到码字0,码字0映射到层0,经过DFT变换后,将表1所示的上行2发射天线1层预编码矩阵中的任一个预编码矩阵设置为当前重传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应用实例二
如果终端最多可支持4根发射天线,上一次传输使用了2层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则在重传时只传输上一次传输错误的TB块,将此TB块经过编码调制后映射到码字0,码字0映射到层0,经过DFT变换后,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设置预编码矩阵W1:
方法一:W1为表2所示的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且该预编码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中指定列的矢量V(矢量V经过了归一化,即‖V‖F=1)具有最小的弦距(chordal distance),弦距的计算公式为其中‖‖F为Frobenius范数(Frobenius norm)。
当表2中满足最小弦距的预编码矩阵有多个时,则从中选择对应的索引值最小或索引值最大的作为当前重传时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W1。
方法二:W1为表2中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将该矩阵添加1列0矢量,变成4行2列的矩阵,比如矩阵添加1列0矢量后变成此4行2列的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具有最小弦距。当表2中满足最小弦距的矩阵有多个时,则从中选择对应的索引值最小或索引值最大的那个作为W1。上述a1、a2、a3及a4是所选择的矩阵中的元素值。
方法三: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的第1列和第2列相加后变成4行1列的矩阵,例如变成将此4行1列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W1;a1、a2、a3、a4、b1、b2、b3及b4是所选择的矩阵中的元素值。或者,在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选择与该4行1列的矩阵具有最小弦距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W1。
方法四: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的指定列矢量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W1。
本应用实例中的指定列为第1列或第2列。
应用实例三
如果终端最多可支持4根发射天线,上一次传输使用了3层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则在重传时只传输上一次传输错误的TB块,将此TB块经过编码调制后映射到码字0,如果上一次传输错误的是第一个TB块,则将码字0映射到层0,经过DFT变换后,再用1层的预编码矩阵W1进行预编码,可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设置预编码矩阵W1:
方法一:W1为表2中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此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的指定列矢量V(矢量V经过了归一化,即‖V‖F=1)具有最小的弦距(chordaldistance),弦距的计算公式为其中‖‖F为Frobenius范数(Frobenius norm)。当表2中满足最小弦距的矩阵有多个时,则从中选择对应的索引值最小或索引值最大的那个作为W1。
方法二:W1为表2中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将该矩阵添加2列0矢量,变成4行3列的矩阵,比如矩阵添加2列0矢量后变成此4行3列的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具有最小弦距。当表2中满足最小弦距的矩阵有多个时,则从中选择对应的索引值最小或索引值最大的那个作为W1。
方法三: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的第1列、第2列和第3列相加后变成4行1列的矩阵,例如变成将此4行1列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W1,或者在表2所示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选择与该4行1列的矩阵具有最小弦距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W1。
方法四: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的指定列矢量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W1。
本应用实例中的指定列为第1列或第2列或第3列。
应用实例四
如果终端最多可支持4根发射天线,上一次传输使用了3层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则在重传时只传输上一次传输错误的TB块,将此TB块经过编码调制后映射到码字0,如果上一次传输错误的是第二个TB块,则将码字0映射到层0和层1,经过DFT变换后,再用2层的预编码矩阵W2进行预编码,可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设置预编码矩阵W2:
方法一:W2为表3中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2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此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中指定的两列构成的矩阵V(矩阵V经过了归一化,即‖V‖F=1)具有最小的弦距(chordal distance),弦距的计算公式为其中‖‖F为Frobenius范数(Frobenius norm)。当表3中满足最小弦距的矩阵有多个时,则从中选择对应的索引值最小或索引值最大的那个作为W2。指定的两列为第1列与第2列或者为第1列与第3列或者为第2列与第3列。
方法二:W2为表3中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2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将该矩阵添加1列0矢量,变成4行3列的矩阵,比如矩阵添加1列0矢量后变成且此4行3列的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具有最小弦距。当表3中满足最小弦距的矩阵有多个时,则从中选择对应的索引值最小或索引值最大的那个作为W2。
方法三: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中的第2列和第3列相加后变成4行2列的矩阵,例如变成将此4行2列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W2,或者在表3中寻找与此4行2列的矩阵具有最小弦距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W2。
方法四: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的指定两列的列矢量构成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W2,较佳地,将第2列和第3列矢量构成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W2。
应用实例五
如果终端最多可支持4根发射天线,上一次传输使用了4层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则在重传时只传输上一次传输错误的TB块,将此TB块经过编码调制后映射到码字0,码字0映射到层0和层1,经过DFT变换后,再用2层的预编码矩阵W2进行预编码,可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设置预编码矩阵:
应用实例六
如果终端最多可支持4根发射天线,上一次传输使用了3层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则在重传时只传输上一次传输错误的TB块,将此TB块经过编码调制后映射到码字0,如果上一次传输时第一个传输块的TBS(Transport block size)大于或等于第二个传输块的TBS(即上一次传输时第一个传输块的大于或等于第二传输块的),则将码字0映射到上一次传输时使用的层中的第一层,经过DFT变换后,再用1层的预编码矩阵W1进行预编码,W1的设置方法如实施例3的方法一至方法四所述。
如果上一次传输时第一个传输块的TBS(Transport block size)小于第二个传输块的TBS(即上一次传输时第一个传输块的小于第二传输块的),则将码字0映射到上一次传输时使用的层中的后两层,经过DFT变换后,再用2层的预编码矩阵W2进行预编码,W2的设置方法如实施例4的方法一至方法四所示。其中,表示编码过程中码块分段(Code blocksegmentation)后的总大小,Kr是编号为r的码块的比特数,C为码块分段的数量。
采用上述映射方式可保证使用信道质量较好的层进行传输。
应用实例七
终端通过测量下行参考信号中的CSI-RS(Reference signals targeting CSIestimation,用于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和/或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signals,小区专有的参考信号)来获得下行信道,并通过信道互易性预测上行信道HUL,将HUL进行奇异值分解:
HUL=UΛVH
得到左奇异矩阵U、右奇异矩阵V和对角矩阵Λ,其中对角矩阵Λ其对角元素是非负的实数,称为奇异值,非对角元素为0。根据传输块重传时码字到层映射后的层数N,从右奇异矩阵V中选择N个最大的奇异值所对应的N个列向量组成的矩阵作为重传时的预编码矩阵。
较佳地,对角矩阵Λ的对角元素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从大到小排列,则选取右奇异矩阵V的前N列组成预编码矩阵。
由于上行DMRS经过了预编码,在某些场景下,若基站无需考虑此上行传输链路对其他用户的影响,则即使基站不知道发送端采用何种预编码矩阵也一样可以正确解调终端发送过来的信号。
应用实例八至应用实例十为设置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的应用实例;
应用实例八
如果终端最多可支持2根或4根发射天线,上一次传输使用了2层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且对应的2层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分别为CS0和CS1,则在重传时只传输上一次传输错误的TB块,只使用1层来重传,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设置重传时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
(1)如果是重传第一个TB块,则使用上次传输时的第一层上行DMRS循环移位作为此次传输所使用的循环移位;如果是重传第二个TB块,则使用上次传输时的第二层上行DMRS循环移位作为此次传输所使用的循环移位。
(2)不管是重传第一个TB块还是第二个TB块,都使用上次传输时的第一层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即使用CS0作为重传时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
应用实例九
如果终端最多可支持4根发射天线,上一次传输使用了3层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且对应的3层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分别为CS0、CS1和CS2,则在重传时只传输上一次传输错误的TB块,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设置重传时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
(1)如果是重传第一个TB块,则使用上次传输时的第一层上行DMRS循环移位作为此次传输所使用的循环移位;
如果是重传第二个TB块,则使用两层传输,分别使用上次传输时的第二层和第三层上行DMRS循环移位作为此次传输所需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循环移位,或者分别使用上次传输时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上行DMRS循环移位作为此次传输所需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循环移位。
(2)如果是重传第一个TB块,则使用上次传输时的第一层上行DMRS循环移位作为此次传输所使用的循环移位;如果是重传第二个TB块,则使用两层传输,使用上次传输时的任一层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作为当前传输所需的第一层循环移位,再根据循环移位间隔最大化的原则来选择一个与当前第一层的循环移位间隔最大的循环移位作为第二层的循环移位。例如,(CS0+12/2)mod12,其中mod为取模的操作。
应用实例十
如果终端最多可支持4根发射天线,上一次传输使用了4层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且对应的4层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分别为CS0、CS1、CS2和CS3,则在重传时只传输上一次传输错误的TB块,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设置重传时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
(1)如果是重传第一个TB块,则使用两层传输,分别使用上次传输时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上行DMRS循环移位作为此次传输所需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循环移位;如果是重传第二个TB块,则使用两层传输,分别使用上次传输时的第三层和第四层上行DMRS循环移位作为此次传输所需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循环移位,或者分别使用上次传输时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上行DMRS循环移位作为此次传输所需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循环移位。
(2)不管是重传第一个TB块还是第二个TB块,则使用两层传输,使用上次传输时的任一层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作为当前传输所需的第一层循环移位,再根据循环移位间隔最大化的原则来选择一个与当前第一层的循环移位间隔最大的循环移位作为第二层的循环移位。例如,(CS0+12/2)mod12,其中mod为取模的操作。
应用实例十一为设置传输块到层映射方式的应用实例;
应用实例十一
当重传2个传输块时,还可以设置传输块到码字的映射方式,映射方式有两种:顺序映射和交叉映射。顺序映射,即传输块1经过编码调制后,映射到码字0,传输块2经过编码调制后,映射到码字1。交叉映射,即传输块1经过编码调制后,映射到码字1,传输块2经过编码调制后,映射到码字0。
当重传时有两个传输块要并行传输时(包括重传两个都错的传输块、重传一个对的和一个错的传输块),可按照上一次传输时所用的映射方式进行传输块到码字的映射,或者使用不同于上次的映射方式,即如果上一次传输使用了顺序映射,则当前传输使用交叉映射,如果上一次传输使用了交叉映射,则当前传输使用顺序映射。使用何种映射方式,基站和终端双方预先定义好,比如设置第一次传输使用顺序映射,第一次重传时使用交叉映射,第二次重传时使用顺序映射,第三次重传时使用交叉映射,以此类推。
以上传输块到码字的映射方式可应用于当前传输层数为2或3或4时的传输过程,或只应用于当前传输层数为2或4时的传输过程。
下面详细说明传输块到码字的映射方式。
(1)当前传输层数为2或3或4时,每一次重传可使用跟上一次传输相同的传输块到码字映射方式,即如果上一次使用的是顺序映射,则当前传输就使用顺序映射;如果上一次使用的是交叉映射,则当前传输就使用交叉映射。
(2)当前传输层数为2或4时,每一次重传使用不同于上一次传输的传输块到码字映射方式,即如果上一次使用的是顺序映射,则当前传输就使用交叉映射;如果上一次使用的是交叉映射,则当前传输就使用顺序映射。
(3)当前传输层数为3时,每一次重传使用不同于上一次传输的传输块到码字映射方式,即如果上一次使用的是顺序映射,则当前传输就使用交叉映射;如果上一次使用的是交叉映射,则当前传输就使用顺序映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的重传方法,包括:
当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重传且没有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时,设置终端重传传输块的预编码矩阵,终端按照所述设置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重传所述传输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置预编码矩阵是根据上一次传输所使用的PMI或利用信道互易性测量下行参考信号来设置当前重传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上一次传输时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循环移位来配置新的当前重传所需使用的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2个传输块均传输错误,终端重传所述2个传输块时,或者,当上一次传输只有1个传输块且该传输错误,终端重传该传输块时,所述设置的预编码矩阵为上一次传输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2个传输块均传输错误,终端重传所述2个传输块时,或者,当上一次传输只有1个传输块且该传输错误,终端重传该传输块时,所述设置的各层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保持跟上一次传输时一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1个传输错误1个传输块正确时,终端重传2个传输块,或者,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1个传输错误1个传输块正确且重传1个传输块且映射后的层数与上一次传输时映射后的层数一致时,所述设置的预编码矩阵为上一次传输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1个传输错误1个传输块正确时,终端重传2个传输块,或者,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1个传输错误1个传输块正确且重传1个传输块且映射后的层数与上一次传输时映射后的层数一致时,所述各层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保持跟上一次传输时一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1个传输错误1个传输块正确时,终端只重传错误的传输块,且所述终端最多支持2根发射天线时,将上行2发射天线1层预编码矩阵中的任一个预编码矩阵设置为当前重传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1个传输错误1个传输块正确时,终端只重传错误的传输块,且所述终端最多支持4根发射天线并于上一次传输时使用2层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时,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设置预编码矩阵:
(1)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且该预编码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中指定列的矢量具有最小的弦距;
(2)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将该预编码矩阵添加1列0矢量,变成4行2列的矩阵,所述4行2列的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具有最小弦距;
(3)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的两列相加后变成4行1列的矩阵,将该4行1列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或者在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选择与该4行1列的矩阵具有最小弦距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4)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的指定列矢量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1个传输错误1个传输块正确时,终端只重传错误的传输块,且上一次传输错误的是第一个传输块,若所述终端最多支持4根发射天线并于上一次传输时使用3层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时,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设置预编码矩阵:
(1)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且该预编码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中指定列的矢量具有最小的弦距;
(2)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将该预编码矩阵添加2列0矢量,变成4行3列的矩阵,所述4行3列的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具有最小弦距;
(3)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的三列相加后变成4行1列的矩阵,将该4行1列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或者在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选择与该4行1列的矩阵具有最小弦距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4)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的指定列矢量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1个传输错误1个传输块正确时,终端只重传错误的传输块,且上一次传输错误的是第二个传输块,若所述终端最多支持4根发射天线并于上一次传输时使用3层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时,将所述传输块映射后的码字映射到2层上,并使用2层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设置预编码矩阵:
(1)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2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且该预编码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中指定的两列构成的矩阵V具有最小的弦距;
(2)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2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将该预编码矩阵添加1列0矢量,变成4行3列的矩阵,且所述4行3列的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具有最小弦距;
(3)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的第2列和第3列相加后变成4行2列的矩阵,将该4行2列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或者在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2时所使用的码本中选择与该4行2列的矩阵具有最小弦距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4)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的指定两列的列矢量构成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12.如权利要求8至1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最小弦距的矩阵有多个时,则从中选择对应的索引值最小或索引值最大的作为当前重传时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终端重传两个传输块时,设置传输块到码字的映射方式;
所述映射方式包括顺序映射与交叉映射。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终端最多可支持4根发射天线,上一次传输使用了3层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在重传时只传输上一次传输错误的传输块时,将此传输块经过编码调制后映射到码字0,上一次传输时第一个传输块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二个传输块的传输块大小,则将码字0映射到上一次传输时使用的层中的第一层,若上一次传输时第一个传输块的传输块大小小于第二个传输块的传输块大小,则将码字0映射到上一次传输时使用的层中的后两层。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终端通过测量下行参考信号中的用于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CSI-RS)和/或小区专有的参考信号(CRS)来获得下行信道,并通过信道互易性预测上行信道,将所述上行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左奇异矩阵、右奇异矩阵和对角矩阵;
若传输块重传时码字到层映射后的层数为N,从右奇异矩阵中选择N个最大的奇异值所对应的N个列向量组成的矩阵作为重传时的预编码矩阵。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终端在上一次传输时2个传输块中有1个传输错误,且当前仅重传所述传输错误的传输块时,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来设置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
(1)使用上一次传输错误的传输块对应的循环移位;
(2)如果重传时码字到层的映射后的层数为N,使用上一次传输时的前N层的循环移位作为当前所需使用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
(3)若重传时的层数为2,使用上次传输时的映射后的任一层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作为当前传输所需的第一层的循环移位,再根据循环移位间隔最大化的原则来选择一个与当前第一层的循环移位间隔最大的循环移位作为第二层的循环移位;
(4)根据上一次传输或最近的相应下行控制信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信令和所述重传传输块对应的层数确定当前各层所需使用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
17.一种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的重传系统,包括设置模块及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终端重传传输块时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终端,用于重传传输块时按照所述设置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置模块是根据上一次传输所使用的PMI或利用信道互易性测量下行参考信号来设置当前重传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根据上一次传输时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循环移位来配置新的当前重传所需使用的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
所述终端还用于重传时根据设置的所述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配置各层上行DMRS的循环移位。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以下几种情形时,所述设置模块设置的预编码矩阵为上一次传输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各层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保持跟上一次传输时的一样:
(1)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2个均传输错误,终端重传所述2个传输块时;
(2)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只有1个传输错误时,终端重传所述2个传输块时;
(3)当上一次传输的2个传输块中只有1个传输错误时,重传1个传输块且映射后的层数与上一次传输时映射后的层数一致时。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终端只重传一个传输块,且所述终端最多支持2根发射天线时,所述设置模块将上行2发射天线1层预编码矩阵中的任一个预编码矩阵设置为当前重传时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终端只重传一个传输块,且所述终端最多支持4根发射天线并于上一次传输时使用2层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时,所述设置模块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设置预编码矩阵:
(1)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且该预编码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中指定列的矢量具有最小的弦距;
(2)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将该预编码矩阵添加1列0矢量,变成4行2列的矩阵,所述4行2列的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具有最小弦距;
(3)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的两列相加后变成4行1列的矩阵,将该4行1列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或者在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选择与该4行1列的矩阵具有最小弦距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4)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的指定列矢量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终端只重传一个传输块,且上一次传输错误的是第一个传输块,若所述终端最多支持4根发射天线并于上一次传输时使用3层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时,所述设置模块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设置预编码矩阵:
(1)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且该预编码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中指定列的矢量具有最小的弦距;
(2)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将该预编码矩阵添加2列0矢量,变成4行3列的矩阵,所述4行3列的矩阵与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具有最小弦距;
(3)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2层预编码矩阵的三列相加后变成4行1列的矩阵,将该4行1列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或者在上行4发射天线空间复用层数为1时所使用的码本中选择与该4行1列的矩阵具有最小弦距的矩阵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4)将上一次传输时的PMI所指示的3层预编码矩阵的指定列矢量作为当前传输所要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置模块位于终端;
所述终端通过测量下行参考信号中的用于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CSI-RS)和/或小区专有的参考信号(CRS)来获得下行信道,并通过信道互易性预测上行信道,将所述上行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左奇异矩阵、右奇异矩阵和对角矩阵;
若传输块重传时码字到层映射后的层数为N,所述设置模块从右奇异矩阵中选择N个最大的奇异值所对应的N个列向量组成的矩阵作为重传时的预编码矩阵。
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终端在上一次传输时2个传输块中有1个传输错误,且当前仅重传所述传输错误的传输块时,所述设置模块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来设置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
(1)使用上一次传输错误的传输块对应的循环移位;
(2)如果重传时码字到层的映射后的层数为N,都使用上一次传输时的前N层的循环移位作为当前所需使用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
(3)若重传时的层数为2,使用上次传输时的映射后的任一层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循环移位作为当前传输所需的第一层的循环移位,再根据循环移位间隔最大化的原则来选择一个与当前第一层的循环移位间隔最大的循环移位作为第二层的循环移位;
(4)根据上一次传输或最近的相应下行控制信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信令和所述重传传输块对应的层数确定当前各层所需使用的上行DMRS循环移位。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08757.1A CN101873207B (zh) | 2010-06-13 | 2010-06-13 | 一种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的重传系统及方法 |
PCT/CN2010/080523 WO2011157044A1 (zh) | 2010-06-13 | 2010-12-30 | 一种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的重传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08757.1A CN101873207B (zh) | 2010-06-13 | 2010-06-13 | 一种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的重传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73207A true CN101873207A (zh) | 2010-10-27 |
CN101873207B CN101873207B (zh) | 2015-05-13 |
Family
ID=42997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08757.1A Active CN101873207B (zh) | 2010-06-13 | 2010-06-13 | 一种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的重传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873207B (zh) |
WO (1) | WO2011157044A1 (zh)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70330A (zh) * | 2011-04-29 | 2011-08-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
CN102255691A (zh) * | 2011-07-13 | 2011-1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多天线系统开环空间复用的发射方法和装置 |
CN102340373A (zh) * | 2010-07-28 | 2012-02-0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确定重传包的预编码矩阵索引的方法、移动终端和基站 |
CN102594496A (zh) * | 2011-01-14 | 2012-07-1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功率设置和预编码 |
CN102611526A (zh) * | 2011-11-08 | 2012-07-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Mimo系统中发送数据流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037409A (zh) * | 2011-09-30 | 2013-04-10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E-pdcch的层映射和解映射方法和相应的设备 |
WO2014019209A1 (zh) * | 2012-08-02 | 2014-02-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
WO2014101242A1 (zh) * | 2012-12-31 | 2014-07-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CN106105077A (zh) * | 2014-01-30 | 2016-11-09 | 阿尔卡特朗讯 | 在覆盖增强区域中使用重复机制的通信技术 |
CN107005249A (zh) * | 2014-08-14 | 2017-08-01 | 诺基亚通信公司 | Pmi选择 |
CN107302422A (zh) * | 2016-04-13 | 2017-10-2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多流空分复用的数据重传方法及设备 |
CN107925464A (zh) * | 2015-06-18 | 2018-04-1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mimo 无线通信系统的先进波束成形和反馈方法 |
WO2020215222A1 (zh) * | 2019-04-23 | 2020-10-2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反馈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介质 |
CN112671505A (zh) * | 2019-10-16 | 2021-04-1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及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97280B (zh) * | 2015-06-02 | 2020-04-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终端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046805A1 (en) * | 2007-08-15 | 2009-02-19 | Qualcomm Incorported |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mat |
CN101557280A (zh) * | 2008-04-11 | 2009-10-14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多入多出系统中预编码矩阵/矢量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
CN101682382A (zh) * | 2007-06-19 | 2010-03-24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
-
2010
- 2010-06-13 CN CN201010208757.1A patent/CN101873207B/zh active Active
- 2010-12-30 WO PCT/CN2010/080523 patent/WO201115704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82382A (zh) * | 2007-06-19 | 2010-03-24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
US20090046805A1 (en) * | 2007-08-15 | 2009-02-19 | Qualcomm Incorported |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mat |
CN101557280A (zh) * | 2008-04-11 | 2009-10-14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多入多出系统中预编码矩阵/矢量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
Cited B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40373A (zh) * | 2010-07-28 | 2012-02-0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确定重传包的预编码矩阵索引的方法、移动终端和基站 |
CN102594496A (zh) * | 2011-01-14 | 2012-07-1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功率设置和预编码 |
CN102170330B (zh) * | 2011-04-29 | 2017-08-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
CN102170330A (zh) * | 2011-04-29 | 2011-08-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
CN102255691A (zh) * | 2011-07-13 | 2011-1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多天线系统开环空间复用的发射方法和装置 |
CN102255691B (zh) * | 2011-07-13 | 2018-08-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多天线系统开环空间复用的发射方法和装置 |
CN103037409A (zh) * | 2011-09-30 | 2013-04-10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E-pdcch的层映射和解映射方法和相应的设备 |
US9219575B2 (en) | 2011-11-08 | 2015-12-2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streams in MIMO system |
CN102611526A (zh) * | 2011-11-08 | 2012-07-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Mimo系统中发送数据流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2163198A1 (zh) * | 2011-11-08 | 2012-12-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Mimo系统中发送数据流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611526B (zh) * | 2011-11-08 | 2015-03-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Mimo系统中发送数据流的方法和装置 |
US9331821B2 (en) | 2012-08-02 | 2016-05-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ata re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WO2014019209A1 (zh) * | 2012-08-02 | 2014-02-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
RU2606558C2 (ru) * | 2012-08-02 | 2017-01-10 |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повторной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
US20150304010A1 (en) * | 2012-12-31 | 2015-10-2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WO2014101242A1 (zh) * | 2012-12-31 | 2014-07-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CN108063633B (zh) * | 2012-12-31 | 2021-05-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CN108063633A (zh) * | 2012-12-31 | 2018-05-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CN106105077A (zh) * | 2014-01-30 | 2016-11-09 | 阿尔卡特朗讯 | 在覆盖增强区域中使用重复机制的通信技术 |
CN106105077B (zh) * | 2014-01-30 | 2020-03-17 | 阿尔卡特朗讯 | 用于在覆盖增强区域中使用重复机制的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07005249A (zh) * | 2014-08-14 | 2017-08-01 | 诺基亚通信公司 | Pmi选择 |
CN107925464A (zh) * | 2015-06-18 | 2018-04-1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mimo 无线通信系统的先进波束成形和反馈方法 |
CN107925464B (zh) * | 2015-06-18 | 2020-11-2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先进波束成形和反馈方法 |
CN107302422A (zh) * | 2016-04-13 | 2017-10-2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多流空分复用的数据重传方法及设备 |
WO2020215222A1 (zh) * | 2019-04-23 | 2020-10-2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反馈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介质 |
CN112671505A (zh) * | 2019-10-16 | 2021-04-1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及设备 |
CN112671505B (zh) * | 2019-10-16 | 2023-04-1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及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73207B (zh) | 2015-05-13 |
WO2011157044A1 (zh) | 2011-1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73207B (zh) | 一种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的重传系统及方法 | |
JP6884174B2 (ja) | 多入力多出力送信モードでのユーザー端末機からの制御情報及びデータ情報をマルチプレキシング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 |
US2021011185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 |
JP5614905B2 (ja) | Ofdm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変調シンボルをリソースにマッピング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 |
RU2608773C2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в беспроводных системах связи | |
TWI693807B (zh) | 新無線電系統之碼字映射以及用於新無線電系統之交錯器設計 | |
RU2529870C2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овторной передачей на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поддерживающей mimo | |
CN105207743B (zh) |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发送装置和方法 | |
CN101969361B (zh) | 传输周期反馈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 |
KR20090075461A (ko) | Harq 방식을 이용하는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신호재전송 방법 | |
US20110205988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dicating an enabled transport block | |
EP3595221A1 (en) | Multiplexing of control and data in ul mimo system based on sc-fdm | |
US953234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UCI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thereof based on MIMO system | |
CN101860424B (zh) | 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基站 | |
US1168926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parameters of a port selection codebook | |
CN101917261B (zh) | 一种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重传的发送端和方法 | |
US2024034006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si reporting | |
US20220417778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si reporting | |
WO2012041099A1 (zh) | 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触发的传输块的重传方法及终端 | |
CN102271027B (zh) | 一种上行开环空间复用的预编码处理方法及系统 | |
KR101295384B1 (ko) | Mimo에서 랭크 피드백 방법 | |
US20240097766A1 (en) | Grouping of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ports for co-scheduled user equipmen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