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2997A - 连续提供电源的切换控制方法及其装置与电源供应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连续提供电源的切换控制方法及其装置与电源供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2997A
CN101872997A CN200910132135A CN200910132135A CN101872997A CN 101872997 A CN101872997 A CN 101872997A CN 200910132135 A CN200910132135 A CN 200910132135A CN 200910132135 A CN200910132135 A CN 200910132135A CN 101872997 A CN101872997 A CN 101872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power
couples
relation
contro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2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72997B (zh
Inventor
王思婷
萧乔蔚
吴忠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3213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729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72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2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72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29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可连续提供电源的切换控制方法,用于包含有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第二电源供应单元的电源供应系统,该切换控制方法包含有产生第一输入信号与第二输入信号;对该第一输入信号与该第二输入信号执行逻辑运算程序,以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将该第二输入信号延迟一延迟时间,以产生第二控制信号;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一负载间的耦接关系;以及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Description

连续提供电源的切换控制方法及其装置与电源供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指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与电源供应系统,尤指一种可连续提供电源的切换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与电源供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亦随着更趋多样化并拥有日益精致且强大的功能。然而,随之而来的,便会有更多且更高效能的电路设计必须被实现。因此,在电源设计方面,除了必须达到省电的功能,更要兼顾高质量的供电要求,以满足电子产品的需求。
以智能电源(Smart Power)的角度而言,系统设计者应根据各阶段的用电特性,给予不同的供电。详细来说,即基于系统应用的需要,对有用电需求的元件负载,提供不同类型的电源供应源,并利用切换开关,斟酌适当的使用时机,以给予适当的电源。举例来说,以已知电子产品中经常使用到的振荡器电路为例,为了满足高精确度的要求,通常振荡器电路在操作时需要一个纯净且稳定的电源供应源,否则可能会因微小的电压变异而造成不理想的结果。在此情况下,已知技术通常会使用具有低电源输出噪声、低输出涟波以及低电磁干扰等特性的低消散型稳压器(Low Drop Out Regulator,LDOregulator)来提供良好的电源供应。但是相较于一般的电源供应源,低消散型稳压器必须消耗额外的电流,而有耗电且低电源转换率的缺点。因此,若全程皆使用低消散型稳压器来供应电能,势必无法符合成本考虑。又,当系统处于初始状态或重置状态时,振荡器电路对于电源供应源的要求不若操作时所需的高质量电源供应。因此,利用切换开关在元件操作时,适时地切换控制提供较稳定的电源供应源,而当处于初始状态或重置状态时,则提供一般的电源供应源。
请参考图1,图1为已知技术电源切换装置10的示意图。电源切换装置10用来根据单一位的切换控制信号S,控制由电源供应装置102或是低消散型稳压器104提供电源至振荡器106。电源供应装置102与低消散型稳压器104分别用来提供1.8伏特的供应电源VMM与稳压电源VREG。于振荡器106运作时,电源切换装置10控制由低消散型稳压器104提供稳压电源VREG给振荡器106使用,在此情况下,低消散型稳压器104虽会消耗较大的电流,但可输出稳定的1.8伏特电压。而在初始状态或重置状态时,为了要省电,电源切换装置10控制由电源供应装置102提供供应电源VMM。相较于低消散型稳压器104,电源供应装置102所提供的电压虽然不甚稳定,但仍可供应振荡器106所需的电流。电源切换装置10包含有第一开关108、第二开关110及反相器112。反相器112的输入端耦接于第一开关108,而其输出端耦接于第二开关110。第一开关108根据切换控制信号S的反相信号SINV,来控制是否导通电源供应装置102与振荡器106之间的连接。第二开关110根据切换控制信号S,来控制是否导通低消散型稳压器104与振荡器106之间的连接。因此,于振荡器106运作时,可通过输入高电平的切换控制信号S(即S=1),使第二开关110导通低消散型稳压器104与振荡器106之间的连接状态,以开启稳压电源VREG的供给;而当系统或控制电源切换装置为初始状态或重置状态时。可输入低电平的切换控制信号S(即S=0),则第一开关108会根据反相信号SINV(即SINV=1),来导通电源供应装置102与振荡器106之间的连接,以提供供应电源VMM至振荡器106。
请参考图2,图2为图1中的相关信号的时序示意图。由于切换控制信号S经过反相器112反相处理时会有延迟时间TINV。因此,第一开关108与第二开关110在切换的瞬间将会发生所有电源供应源皆关闭的情况。例如图2中的时间T1,当切换控制信号S自高电平转变至低电平时,切换控制信号S经由反相器112反相处理的这段时间中,低消散型稳压器102或是电源供应装置104皆处关闭状态。换句话说,将会导致供应电源中断的情况。
为了避免前述因反相器延迟所造成的问题,已知技术采用另一解决方式,请参考图3,图3为已知技术一电源切换装置30的示意图。电源切换装置30包含有第一开关302与第二开关304。其中,切换控制信号S1与S2皆为低电平时(即S1=0,S2=0),为系统或控制电源切换装置30的初始状态或重置状态。此时,第一开关302导通电源供应装置102与振荡器106之间的连接,且第二开关304关闭低消散型稳压器104与振荡器106之间的连接状态。在此情况下,若欲转换供应电源时,必须先输入一切换控制信号,来开启另一供应电源后,再输入另一切换控制信号,来关闭目前使用中的供应电源。举例来说,请参考图4,图4为图3中的相关信号的时序示意图。假设于初始状态时(即图4中的时间T1),若欲转换成由低消散型稳压器104供给稳压电源VREG给振荡器106使用,可先输入低电平的切换控制信号S1至第一开关302,以及高电平的切换控制信号S2至第二开关304(即图4中的时间T2),使得第二开关304据以导通供给稳压电源VREG后,再分别输入皆为高电平的切换控制信号S1与S2至第一开关302与第二开关304(即图4中的时间T3),使第一开关302关闭电源供应装置102与振荡器106之间的连接,而结束供应电源VMM的供给,以避免前述供应电源中断的情况。然而,由于电源切换装置30是使用两个位的信号来做控制,若不慎输入高电平的切换控制信号S1与低电平的切换控制信号S2,仍会造成供应电源中断的情况。此外,当系统执行重置(reset)程序时,电源切换装置30必须实时回到重置状态(即图4中的时间T4)。此时,控制单元306无法等待第一开关302导通后,再关闭至第二开关304。在此情况下,会因第一开关302与第二开关304在切换瞬间时彼此切换速度的不同,而发生所有供应电源皆关闭的瞬时,以致无法连续地提供电源至振荡器106。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连续提供电源的切换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与电源供应系统。
本发明揭露一种可连续提供电源的切换控制方法,用于包含有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第二电源供应单元的电源供应系统,该切换控制方法包含有产生第一输入信号与第二输入信号;对该第一输入信号与该第二输入信号执行逻辑运算程序,以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将该第二输入信号延迟一延迟时间,以产生第二控制信号;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负载间的耦接关系;以及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本发明还揭露一种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包含有输入控制单元、运算单元、延迟单元、第一电源开关及第二电源开关。该输入控制单元,用来产生第一输入信号与第二输入信号。该运算单元,耦接于该输入控制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用来对该第一输入信号与该第二输入信号执行逻辑运算程序,以产生第一控制信号。该延迟单元,耦接于该输入控制单元的该第二端,用来将该第二输入信号延迟一延迟时间,以产生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一电源开关,耦接于该运算单元、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负载,用来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该第二电源开关,耦接于该延迟单元、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用来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本发明还揭露一种电源供应系统,包含有第一电源供应单元、第二电源供应单元及电源切换装置。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用来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提供第一电压。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用来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提供第二电压。该电源切换装置包含有输入控制单元、运算单元、延迟单元、第一电源开关及第二电源开关。该输入控制单元,用来产生第一输入信号与第二输入信号。该运算单元,耦接于该输入控制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及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用来对该第一输入信号与该第二输入信号执行逻辑运算程序,以产生该第一控制信号。该延迟单元,耦接于该输入控制单元的该第二端及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用来将该第二输入信号延迟一延迟时间,以产生该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一电源开关,耦接于该运算单元、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及一负载,用来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以提供该第一电压至该负载。该第二电源开关,耦接于该第一延迟单元、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及该负载,用来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以提供该第二电压至该负载。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技术一电源切换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相关信号的时序示意图。
图3为已知技术另一电源切换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相关信号的时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电源供应系统的示意图。
图6为用于图5中一电源切换装置的一电源切换控制流程的示意图。
图7为用于图5中电源切换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8为用于图5中电源切换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相关信号的时序示意图。
图10为用于图5中电源切换装置的又一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30、506                电源切换装置
102                        电源供应装置
104                        低消散型稳压器
106                        振荡器
108、302                   第一开关
110、304                   第二开关
112                        反相器
50                         电源供应系统
502                        第一电源供应单元
504                        第二电源供应单元
508                        负载单元
60                         流程
600、602、604、606、608、610、612步骤
700                        输入控制单元
702                        第一端
704                        第二端
706                        运算单元
708                        延迟单元
710                        第一电源开关
712                        第二电源开关
802                        与门
1002                       与非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电源供应系统50的示意图。电源供应系统50包含有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及电源切换装置506。在电源供应系统50中,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分别用来供应第一电源V1及第二电源V2至负载单元508。电源切换装置506用来根据第一输入信号SIN_1与第二输入信号SIN_2,切换提供至负载单元508的电源供应源。以需要1.8伏特电压大小的振荡器电路为例,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可分别为电源供应装置与低消散型稳压器,而负载单元508为振荡器电路。当振荡器电路在初始状态或是重置程序时,可由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提供第一电源V1(1.8伏特),而于振荡器电路操作时,因应其操作特性,由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给予高质量且稳定的第二电源V2(1.8伏特)。因此,电源切换装置506可根据所产生的第一输入信号SIN_1与第二输入信号SIN_2,适时地切换电源供应的装置,并保持无间断地提供电源至负载单元508。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6,图6为用于图5中电源切换装置506的电源切换控制流程60的示意图。电源切换控制流程60用以切换由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或是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供应电源至负载单元508,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600:开始。
步骤602:产生第一输入信号SIN_1与第二输入信号SIN_2
步骤604:对第一输入信号SIN_1与第二输入信号SIN_2执行逻辑运算程序,以产生第一控制信号S1
步骤606:将第二输入信号SIN_2延迟一延迟时间TD,以产生第二控制信号S2
步骤608:根据第一控制信号S1,控制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
步骤610:根据第二控制信号S2,控制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
步骤612:结束。
根据流程60,电源切换装置506将所产生的第一输入信号SIN_1与第二输入信号SIN_2执行特定逻辑运算程序,以产生第一控制信号S1,并将第二输入信号SIN_2延迟一延迟时间TD,来产生第二控制信号S2。电源切换装置506根据第一控制信号S1与第二控制信号S2,分别控制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负载单元508间以及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换句话说,根据第一输入信号SIN_1与第二输入信号SIN_2,电源切换装置506控制是否导通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或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以切换提供至负载单元508的电源供应。如此一来,电源供应系统50除了可因应不同用电阶段提供负载单元508适当的电源供应外,还可保持不间断地供电至负载单元508。
进一步地,关于电源切换装置506的实现方式,请参考图7。如图7所示,电源切换装置506包含有输入控制单元700、运算单元706、延迟单元708、第一电源开关710及第二电源开关712。输入控制单元700用来产生第一输入信号SIN_1及第二输入信号SIN_2,并分别由输入控制单元700的第一端702与第二端704输出第一输入信号SIN_1及第二输入信号SIN_2。运算单元706耦接于第一端702与第二端704,用来对第一输入信号SIN_1与第二输入信号SIN_2执行逻辑运算程序,以产生第一控制信号S1。延迟单元708耦接于第二端704,用来将第二输入信号SIN_2延迟一延迟时间TD,以产生第二控制信号S2。第一电源开关710耦接于运算单元706、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负载单元508,用来根据第一控制信号S1,控制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第二电源开关712耦接于延迟单元708、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与负载单元508,用来根据第二控制信号S2,控制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较佳地,于第一输入信号SIN_1与第二输入信号SIN_2皆为低电平时,电源供应系统是处于初始状态或重置状态。
在电源切换装置506中,运算单元706可以与门802来实现与逻辑运算程序。举例来说,请参考图8,图8为用于图5中电源切换装置506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由图8可知,第一电源开关710会于第一控制信号S1为高电平时,关闭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相反地,于第一控制信号S1为低电平时,第一电源开关710导通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换句话说,于第一控制信号S1为低电平时,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可提供第一电源V1至负载单元508,而于第一控制信号S1为高电平时,则停止提供。同样地,第二电源开关712会于第二控制信号S2为高电平时,导通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并于第二控制信号S2为低电平时,关闭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在此情况下,由于运算单元706是采与逻辑运算程序,且第一控制信号S1是受控于第一输入信号SIN_1与第二输入信号SIN_2,如此一来,无论第一输入信号SIN_1与第二输入信号SIN_2如何变化,将不致发生同时关闭所有供应电源的情况。亦即,对于负载单元508而言,其电源供应不会发生浮接的状况。另一方面,请参考图9,图9为图8中的相关信号的时序示意图。当系统执行重置程序时,会输入皆为低电平的第一输入信号SIN_1与第二输入信号SIN_2(即SIN_1=0,SIN_2=0),使电源切换装置506实时回到重置状态(即图9中的时间T4)。相较于已知技术于重置程序时会产生瞬时的电源供应中断的情况,本发明的电源切换装置506,由于延迟单元708将第二输入信号SIN_2延迟了延迟时间TD,以产生第二控制信号S2(延迟时间TD大于运算单元706的运作时间),再将第二控制信号S2输出至第二电源开关712,以关闭第二电源开关712的输出。如此一来,当第二控制信号S2传送至第二电源开关712前,第一电源开关710便已根据第一控制信号S1,导通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开始提供第一电源V1。换言之,通过本发明的电源切换装置506,将可完全避免因重置程序所造成的瞬时的电源供应中断。
另一方面,请继续参考图8及图9,在电源切换装置506操作时,若欲将电源供应源由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完全置换成由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供应时,亦即,第一控制信号S1由低电平时转态至高电平,且第二控制信号S2由低电平时转态至高电平时,输入控制单元700需要先产生低电平的第一输入信号SIN_1与高电平的第二输入信号SIN_2(即SIN_1=0,SIN_2=1),使得第二电源开关712转换至导通状态。而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开始供应第二电源V2后(即图9中的时间T2),输入控制单元700再产生高电平的第一输入信号SIN_1与高电平的第二输入信号SIN_2(即SIN_1=1,SIN_2=1),使第一电源开关710转换至关闭状态,且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停止提供第一应电源V1(即图9中的时间T3)。如此一来,将可避免在切换瞬间因各电源开关间彼此切换速度的不同,而发生所有供应电源皆关闭的瞬时情况。
除此之外,运算单元706亦可以与非门1002来实现与非逻辑运算程序。举例来说,请参考图10,图10为用于图5中电源切换装置506的又一实施例示意图。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图10的图像数据存取装置506与图8的图像数据存取装置506中具有相同名称的元件具有类似的运作方式与功能,因此为求说明书内容简洁起见,详细说明便在此省略,该些元件的连接关系如图10所示,在此不再赘述。在图10中,第一电源开关710会于第一控制信号S1为高电平时,导通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相反地,于第一控制信号S1为低电平时,第一电源开关710关闭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同样地,第二电源开关712会于第二控制信号S2为高电平时,导通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并于第二控制信号S2为低电平时,关闭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与负载单元508间的耦接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电源切换装置506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据以做不同的修饰。举例来说,延迟单元708可以任何具延迟功能的装置实现,例如以偶数个串联排列的反相器来实现。第一电源供应单元502与第二电源供应单元504可为任何型式的电源供应源,端视系统设计需求而言,而负载单元508可为任何需要电源供应的装置,例如振荡电路、放大器电路...等,但不以此为限。此外,前述的延迟时间TD必须大于运算单元706的运作时间。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电源切换装置,于提供兼顾着质量稳定可靠且省电的电源供应之余,将可弹性地调配切换电源供应源,而不致发生任何电源供应中断的情况,以达连续供电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42)

1.一种可连续提供电源的切换控制方法,用于包含有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第二电源供应单元的电源供应系统,该切换控制方法包含有:
产生第一输入信号与第二输入信号;
对该第一输入信号与该第二输入信号执行逻辑运算程序,以产生第一控制信号;
将该第二输入信号延迟一延迟时间,以产生第二控制信号;
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一负载间的耦接关系;以及
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该逻辑运算程序为与逻辑运算程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的步骤,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关闭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的步骤,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导通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的步骤,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导通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的步骤,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关闭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该逻辑运算程序为与非逻辑运算程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的步骤,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导通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的步骤,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关闭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的步骤,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导通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的步骤,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关闭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产生该第一输入信号与该第二输入信号,包含有:
于第一时间点,产生低电平的该第一输入信号与高电平的该第二输入信号,以导通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以及
于第二时间点,产生高电平的该第一输入信号与高电平的该第二输入信号,以关闭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该第一时间点领先该第二时间点,使得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由导通状态转换成关闭状态,且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由关闭状态转换成导通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中于该第一输入信号与该第二输入信号皆为低电平时,该电源供应系统处于初始状态或重置状态。
15.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包含有:
输入控制单元,用来产生第一输入信号与第二输入信号;
运算单元,耦接于该输入控制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用来对该第一输入信号与该第二输入信号执行逻辑运算程序,以产生第一控制信号;
延迟单元,耦接于该输入控制单元的该第二端,用来将该第二输入信号延迟一延迟时间,以产生第二控制信号;
第一电源开关,耦接于该运算单元、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负载,用来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以及
第二电源开关,耦接于该延迟单元、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用来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该运算单元为与门,且该逻辑运算程序为与逻辑运算程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该第一电源开关关闭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该第一电源开关导通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该第二电源开关导通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该第二电源开关关闭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该运算单元为与非门,且该逻辑运算程序为与非逻辑运算程序。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该第一电源开关导通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该第一电源开关关闭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该第二电源开关导通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该第二电源开关关闭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2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于第一时间点,该输入控制单元产生低电平的该第一输入信号与高电平的该第二输入信号,使该第二电源开关导通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以及于第二时间点,该输入控制单元产生高电平的该第一输入信号与高电平的该第二输入信号,使该第一电源开关关闭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该第一时间点领先该第二时间点,使得该第一电源开关控制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由导通状态转换成关闭状态,且该第二电源开关控制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由关闭状态转换成导通状态。
2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该延迟单元为偶数个串联排列的反相器。
2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中于该第一输入信号与该第二输入信号皆为低电平时,该电源切换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或重置状态。
30.一种电源供应系统,包含有:
第一电源供应单元,用来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提供第一电压;
第二电源供应单元,用来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提供第二电压;以及
电源切换装置,包含有:
输入控制单元,用来产生第一输入信号与第二输入信号;
运算单元,耦接于该输入控制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及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用来对该第一输入信号与该第二输入信号执行逻辑运算程序,以产生该第一控制信号;
延迟单元,耦接于该输入控制单元的该第二端及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用来将该第二输入信号延迟一延迟时间,以产生该第二控制信号;
第一电源开关,耦接于该运算单元、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及负载,用来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以提供该第一电压至该负载;以及
第二电源开关,耦接于该第一延迟单元、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及该负载,用来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以提供该第二电压至该负载。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该运算单元为与门,且该逻辑运算程序为与逻辑运算程序。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该第一电源开关关闭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该第一电源开关导通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该第二电源开关导通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该第二电源开关关闭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36.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该运算单元为与非门,且该逻辑运算程序为与非逻辑运算程序。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该第一电源开关导通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该第一电源开关关闭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该第二电源开关导通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40.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该第二电源开关关闭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4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于第一时间点,该输入控制单元产生低电平的该第一输入信号与高电平的该第二输入信号,使该第二电源开关导通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以及于第二时间点,该输入控制单元产生高电平的该第一输入信号与高电平的该第二输入信号,使该第一电源开关关闭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系。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电源供应系统,其中该第一时间点领先该第二时间点,使得该第一电源开关控制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由导通状态转换成关闭状态,且该第二电源开关控制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与该负载间的耦接关由关闭状态转换成导通状态。
CN2009101321352A 2009-04-21 2009-04-21 连续提供电源的切换控制方法及其装置与电源供应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729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21352A CN101872997B (zh) 2009-04-21 2009-04-21 连续提供电源的切换控制方法及其装置与电源供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21352A CN101872997B (zh) 2009-04-21 2009-04-21 连续提供电源的切换控制方法及其装置与电源供应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2997A true CN101872997A (zh) 2010-10-27
CN101872997B CN101872997B (zh) 2012-07-18

Family

ID=42997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213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72997B (zh) 2009-04-21 2009-04-21 连续提供电源的切换控制方法及其装置与电源供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7299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2948A (zh) * 2012-09-24 2012-12-26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3219790A (zh) * 2012-01-20 2013-07-24 登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双电源供应系统及双电源控制器
CN106059060A (zh) * 2016-07-19 2016-10-26 陈曦 无需自备电源的双电源开关控制电路
CN110768365A (zh) * 2019-10-17 2020-0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冗余的变频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181359A (zh) * 2020-02-27 2020-05-19 北京交大思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lkj电源插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7191A (en) * 1998-12-22 2000-10-24 S&C Electric Co. Source-transfer switching system and method
CN2694588Y (zh) * 2004-03-26 2005-04-20 佛山市创电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不间断电源双路输入自动切换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9790A (zh) * 2012-01-20 2013-07-24 登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双电源供应系统及双电源控制器
CN103219790B (zh) * 2012-01-20 2015-05-13 登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双电源供应系统及双电源控制器
CN102842948A (zh) * 2012-09-24 2012-12-26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2842948B (zh) * 2012-09-24 2015-05-13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6059060A (zh) * 2016-07-19 2016-10-26 陈曦 无需自备电源的双电源开关控制电路
CN110768365A (zh) * 2019-10-17 2020-0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冗余的变频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68365B (zh) * 2019-10-17 2021-01-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冗余的变频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181359A (zh) * 2020-02-27 2020-05-19 北京交大思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lkj电源插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2997B (zh) 2012-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79456Y (zh) 可减少关机功耗的电源控制装置
CN110334445A (zh) 一种低功耗设计的控制方法
CN101872997B (zh) 连续提供电源的切换控制方法及其装置与电源供应系统
CN101656431B (zh) 一种分布式供电系统的数字管理系统和方法
TWI574148B (zh) 嵌入式控制器及其省電控制方法
EP2189877B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during power off of computer motherboard
CN100511089C (zh) 时钟切换电路及时钟信号切换的方法
CN101907918B (zh) 节省待机/关机状态功率消耗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相关方法
TW201037969A (en) Switching control method capable of continuously providing power and related apparatus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3959648A (zh) 节约电荷的功率门控装置和方法
CN1874453A (zh) 可实现待机低功耗且快速启动的电视机
CN102761169B (zh) 电源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6700412A (zh) 低功耗系统、微控制器、芯片及控制方法
CN109062392A (zh) 一种自动切换服务器板卡供电的设备、方法及系统
CN107544654A (zh) 外置式atx电源及电源切换控制电路
EP2180394A2 (en) Embedded system with powersaving functions and powersaving method thereof
CN219574672U (zh) 低功耗系统、微控制器及芯片
CN201017211Y (zh) 节能型电源控制器
WO2023173986A1 (zh) 电源电路
CN105955380B (zh) 基于输出电压分段的psm模式自适应电压调节器
CN101719964B (zh) 移动终端电源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0123496A1 (en) Electrically isolating a system from an external power source
CN104133545A (zh) 系统芯片的电源管理模块的状态机及其创建方法
CN201690358U (zh) 在多模块系统中保证子模块工作状态正常切换的电路结构
CN210488357U (zh) 一种电源路径管理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