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2928A - 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以及屏蔽电缆束 - Google Patents

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以及屏蔽电缆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2928A
CN101872928A CN201010167718A CN201010167718A CN101872928A CN 101872928 A CN101872928 A CN 101872928A CN 201010167718 A CN201010167718 A CN 201010167718A CN 201010167718 A CN201010167718 A CN 201010167718A CN 101872928 A CN101872928 A CN 1018729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xternal conductor
plate
connector
re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67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72928B (zh
Inventor
堀内秀晃
森分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S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S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72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2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729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29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容易地定位屏蔽电缆、防止焊锡裂纹并提高组装作业效率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以及屏蔽电缆束。将屏蔽电缆末端的外部导体配置于外部导体保持器的贯通部,并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与外部导体之间形成焊锡层,将从外部导体保持器朝进深方向进深侧伸出的屏蔽电缆末端的内部电线嵌入保持器壳体的电线保持部,将外部导体保持器和保持器壳体收纳于连接器主体的收纳部,将内部导体连接于触头,将屏蔽电缆从引出部朝外部引出,并且,将插塞罩壳组装于连接器主体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这样,本发明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组装于屏蔽电缆的末端。

Description

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以及屏蔽电缆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连接器的技术领域,涉及组装于屏蔽电缆的末端的电连接器,以及具备屏蔽电缆和连接于屏蔽电缆的末端的电连接器的屏蔽电缆束。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4-259672号公报公开了组装于同轴电缆的末端的同轴连接器10。如该文献的第0011段至第0014段所记载的那样,以预定间距沿水平方向平行地配置三条极细同轴电缆1,利用粘接带22、22夹持并固定极细同轴电缆1的上下两面,使内部导体11、内部绝缘覆层12以及外部导体13依次从各极细同轴电缆1的端部露出,利用导电性的接地板(grand plate)夹持外部导体13的上下两面并进行锡焊,由此形成电缆组装体2。进而,在壳体5中设有板收纳部51,该板收纳部51在上面侧和后部侧开口从而能够从上面侧收纳上述电缆组装体2的接地板15、15(标号直接引用日本特开2004-259672号公报的标号)。
在以上述方式将电连接器组装于屏蔽电缆的情况下,如果屏蔽电缆在电连接器中的安装位置从作为设计目标的位置偏移,则例如会产生传输特性等无法得到目标性能的问题。
并且,当像上述现有的同轴连接器那样利用导电性的接地板15、15夹持外部导体13的上下两面并进行锡焊时,位于两个接地板15、15之间的熔融的焊膏中的对锡焊没有贡献的多余的熔融焊膏被吸至外部导体13,如果该焊膏冷却而固化的话,则同轴电缆1变得难以弯曲,从而妨碍导线的处理作业等。另外,如果尽管如此仍然强行使同轴电缆1弯曲的话,则外部导体13的焊锡产生裂纹从而产品质量下降。
另外,在上述同轴连接器10中,为了将内部导体11锡焊于端子3,需要使上述内部导体11靠在与该内部导体11对应的上述端子3的连接片31上,但由于该作业在箱状的壳体5的内部的狭窄空间内进行,因此作业效率低。特别地,当使用捻合并内置多条上述内部电线而成的多芯屏蔽电缆作为屏蔽电缆时,上述内部电线会受到由捻合特点(撚り癖)引起的复原力,因此,在箱状的壳体5的内部的狭窄空间内进行使上述内部导体分别靠在与该内部导体对应的上述端子3的连接片31上的作业是非常困难的作业,作业效率极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着眼于这些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和使用该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的屏蔽电缆束,对于所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在相当于上述接地板的构成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中的供屏蔽电缆的外部导体穿过的部位设置凹陷,并且利用保持器壳体使从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伸出的内部电线对齐,由此,能够容易且准确地将屏蔽电缆定位于电连接器中的作为设计目标的位置,从而能够稳定地确保电连接器的性能,并且,能够减少位于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之间的熔融焊膏的量,从而能够防止对锡焊没有贡献的多余的熔融焊膏被吸至外部导体,能够确保屏蔽电缆的弯曲性,能够防止在外部导体上产生锡焊裂纹,从而能够稳定地维持产品质量,能够提高组装的作业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组装于屏蔽电缆的末端,该屏蔽电缆具备:内部电线,该内部电线是利用内部绝缘覆层包覆内部导体而构成的;外部导体,该外部导体包覆该内部电线;以及外部绝缘覆层,该外部绝缘覆层包覆该外部导体,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具备:
外部导体保持器,该外部导体保持器具备导电性的第一板和导电性的第二板,当采取彼此正交的进深方向、宽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时,上述第一板形成为在高度方向具有厚度的板状,上述第二板配置在该第一板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形成为在高度方向具有厚度的板状,在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在进深方向观察在高度方向凹陷的凹部,以便在上述第一板与上述第二板之间形成贯通部,该贯通部能够供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穿过;
绝缘性的保持器壳体,该绝缘性的保持器壳体配置在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的进深方向的进深侧或者高度方向的低处侧,且设有槽形的电线保持部,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导体露出且大致沿着进深方向延伸的上述内部电线嵌入上述电线保持部;
连接器主体,该连接器主体具有:绝缘性的主体壳体,该主体壳体具有与对方侧电连接器嵌合的嵌合部;导电性的触头,该触头设于该主体壳体,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内部导体连接,并且与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的触头接触;以及具有导电性且呈板状的插塞壳,该插塞壳在比上述主体壳体靠近高度方向的低处侧的位置以覆盖上述主体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从而与上述主体壳体连接,在上述插塞壳设有支承片,该支承片从比上述主体壳体靠近进深方向近前侧的位置朝高度方向的高处侧立起,在上述支承片的进深方向的进深侧设有用于收纳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和上述保持器壳体的收纳部,在上述支承片设有供上述屏蔽电缆穿过的引出部,在进深方向观察,该引出部从上述支承片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的端缘朝高度方向的低处侧下陷;以及
具有导电性且呈板状的插塞罩壳,该插塞罩壳配置在上述连接器主体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并连结于上述连接器主体的上述插塞壳,
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以如下方式组装于上述屏蔽电缆的末端:将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配置于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的上述贯通部,并在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与上述外部导体之间形成焊锡层,将从该外部导体保持器朝进深方向进深侧伸出的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内部电线嵌入上述保持器壳体的上述电线保持部,将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和上述保持器壳体收纳于上述连接器主体的上述收纳部,将上述内部电线的上述内部导体连接于上述连接器主体的上述触头,将上述屏蔽电缆从上述引出部朝外部引出,并且,将上述插塞罩壳组装于上述连接器主体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
当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被组装于上述屏蔽电缆的末端时,就能够形成屏蔽电缆束。进而,当将上述主体壳体的嵌合部嵌合于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时,上述触头与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的触头接触。如果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与上述插塞壳或者上述插塞罩壳导通,并且上述插塞壳或者上述插塞罩壳与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的导电部接触的话,则上述双方的电连接器的屏蔽良好。也可以将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锡焊于上述插塞壳或者上述插塞罩壳。当将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配置于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的贯通部时,预先对上述屏蔽电缆的末端进行处理,以使上述屏蔽电缆的末端例如朝向前端依次露出有上述外部导体和上述内部电线。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上述外部导体折回而使其包覆在上述外部绝缘覆层上。
由于在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上述凹部,因此上述凹部作为用于将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引导至上述贯通部的引导部发挥功能,并且,当误将上述外部导体定位于上述凹部以外的部位时,由于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在高度方向超出预想范围地离开从而会感到不适感,因此以将上述外部导体的位置引导至凹部的方式进行修正的可能性高,所以上述外部导体被收纳于上述贯通部。因此,通过将从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朝进深方向进深侧伸出的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内部电线嵌入上述保持器壳体的上述电线保持部,并将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和上述保持器壳体收纳于上述连接器主体的上述收纳部,从而能够容易且准确地将上述屏蔽电缆定位于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中的作为设计目标的位置。其结果,例如在传输特性等方面能够可靠地得到目标性能,能够稳定地确保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的性能。
通过在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设置上述贯通部,在上述贯通部以外的部分处,能够使上述第一板与上述第二板之间的间隔尽量靠紧或者将二者之间的间隔设定成大致为零,因此位于上述第一板与上述第二板之间的熔融焊膏的量减少,能够抑制对锡焊没有贡献的多余的熔融焊膏被吸至上述外部导体的情况。因此,能够确保上述屏蔽电缆的弯曲性,能够防止在上述外部导体产生焊锡裂纹从而稳定地维持产品质量。
在将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组装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情况下,并不是直接将上述屏蔽电缆组装于设有上述触头的上述连接器主体,而是首先将上述屏蔽电缆组装于上述保持器壳体。在该情况下,不用像上述以往的同轴连接器那样在箱状的壳体的内部的狭窄空间内进行作业,而是在进深方向的进深侧和近前侧存在空间的余裕的状态下将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导体露出的上述内部电线嵌入上述保持器壳体的上述电线保持部,从而上述内部电线对齐,因此作业效率高,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导体从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伸出。特别地,当作为屏蔽电缆采用捻合并内置多条上述内部电线而成的多芯屏蔽电缆时,虽然上述内部电线会受到由捻合特点引起的复原力,但是,通过在进深方向的进深侧存在空间的余裕的状态下将上述内部电线分别嵌入对应的上述电线保持部,从而上述内部电线对齐,因此作业效率高。
本发明的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还可以构成为:在上述第一板或者第二板中设有压入片,该压入片压入到设于上述保持器壳体的接纳孔中。
这样,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相对于上述保持器壳体容易更准确地定位。并且,通过适当地设定压入力,能够充分地确保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与上述保持器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以上说明了的本发明的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还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二板锡焊于上述插塞罩壳。
这样,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与上述插塞罩壳导通。并且,通过适当地设定锡焊强度,能够确保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与上述插塞罩壳之间的连接强度。
以上说明了的本发明的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还可以构成为:在设有上述凹部的上述第一板或者上述第二板中形成有沿高度方向贯通上述凹部的贯通孔。
这样,位于上述第一板与上述第二板之间的熔融焊膏经由上述贯通孔被排出至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的外部,因此,位于上述第一板与上述第二板之间的熔融焊膏的量进一步减少,能够进一步抑制对锡焊没有贡献的多余的熔融焊膏被吸至外部导体的情况。因此,能够进一步确保上述屏蔽电缆的弯曲性,能够进一步防止在上述外部导体产生锡焊裂纹,从而能够更加稳定地维持产品质量。
以上说明了的本发明的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还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中的至少一方沿宽度方向被分割成两个以上的部分。
这样,例如根据屏蔽电缆的种类不同,与将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分别设置成一体的情况相比较,将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导体夹在上述第一板与上述第二板之间的作业变得容易。
以上说明了的本发明的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还可以构成为:在上述贯通部中贯穿有多条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
这样,例如根据屏蔽电缆的种类不同,与在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的贯通孔中分别贯穿有一条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导体的情况相比较,将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导体夹在上述第一板与上述第二板之间的作业变得容易。
本发明提供一种屏蔽电缆束,该屏蔽电缆束具备屏蔽电缆和组装于该屏蔽电缆的末端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上述屏蔽电缆具有:内部电线,该内部电线是利用内部绝缘覆层包覆内部导体而构成的;外部导体,该外部导体包覆该内部电线;以及外部绝缘覆层,该外部绝缘覆层包覆该外部导体,在上述屏蔽电缆的末端,朝前端依次露出有外部导体和内部电线,上述屏蔽电缆束的特征在于,
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具备:
外部导体保持器,该外部导体保持器具备导电性的第一板和导电性的第二板,当采取彼此正交的进深方向、宽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时,上述第一板形成为在高度方向具有厚度的板状,上述第二板配置在该第一板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形成为在高度方向具有厚度的板状,在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在进深方向观察在高度方向凹陷的凹部,以便在上述第一板与上述第二板之间形成贯通部,该贯通部能够供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穿过,上述外部导体穿过上述贯通部,并且在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与上述外部导体之间形成有焊锡层;
绝缘性的保持器壳体,该绝缘性的保持器壳体配置在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的进深方向的进深侧或者高度方向的低处侧,且设有槽形的电线保持部,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导体露出且大致沿着进深方向延伸的上述内部电线嵌入上述电线保持部;
连接器主体,该连接器主体具有:绝缘性的主体壳体,该主体壳体具有与对方侧电连接器嵌合的嵌合部;导电性的触头,该触头设于该主体壳体,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内部导体连接,并且与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的触头接触;以及具有导电性且呈板状的插塞壳,该插塞壳在比上述主体壳体靠近高度方向的低处侧的位置以覆盖上述主体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并且与上述主体壳体连接,在上述插塞壳设有支承片,该支承片从比上述主体壳体靠近进深方向近前侧的位置朝高度方向的高处侧立起,在上述支承片的进深方向的进深侧设有用于收纳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和上述保持器壳体的收纳部,在上述支承片设有供上述屏蔽电缆穿过的引出部,在进深方向观察,该引出部从上述支承片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的端缘朝高度方向的低处侧下陷;以及
具有导电性且呈板状的插塞罩壳,该插塞罩壳配置在上述连接器主体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并且连结于上述连接器主体的上述插塞壳。
当将上述主体壳体的嵌合部嵌合于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时,上述触头与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的触头接触。如果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与上述插塞壳或者上述插塞罩壳导通,并且上述插塞壳或者上述插塞罩壳与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的导电部接触的话,则上述双方的电连接器的屏蔽良好。也可以将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锡焊于上述插塞壳或者上述插塞罩壳。当将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配置于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的贯通部时,预先对上述屏蔽电缆的末端进行处理,以使上述屏蔽电缆的末端例如朝向前端依次露出有上述外部导体和上述内部电线。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上述外部导体折回而使其包覆在上述外部绝缘覆层上。
由于在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上述凹部,因此,该凹部作为用于将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引导至上述贯通部的引导部发挥功能,并且,当误将上述外部导体定位于上述凹部以外的部位时,由于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在高度方向超出预想范围地离开从而会感到不适感,所以,以将上述外部导体的位置引导至凹部的方式进行修正的可能性高,因此上述外部导体被收纳于上述贯通部。因此,通过将从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朝进深方向进深侧伸出的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内部电线嵌入上述保持器壳体的上述电线保持部,并将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和上述保持器壳体收纳于上述连接器主体的上述收纳部,从而能够容易且准确地将上述屏蔽电缆定位于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中的作为设计目标的位置。其结果,例如在传输特性等方面能够可靠地得到目标性能,能够稳定地确保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的性能。
通过在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设置上述贯通部,从而在上述贯通部以外的部分处,能够使上述第一板与上述第二板之间的间隔尽量靠紧或者将二者之间的间隔设定成大致为零,因此,位于上述第一板与上述第二板之间的熔融焊膏的量减少,能够抑制对锡焊没有贡献的多余的熔融焊膏被吸至上述外部导体的情况。因此,能够确保上述屏蔽电缆的弯曲性,能够防止在上述外部导体产生焊锡裂纹从而稳定地维持产品质量。
在将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组装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情况下,并不是直接将上述屏蔽电缆组装于设有上述触头的上述连接器主体,而是首先将上述屏蔽电缆组装于上述保持器壳体。在该情况下,不用像上述以往的同轴连接器那样在箱状的壳体的内部的狭窄空间内进行作业,而是在进深方向的进深侧和近前侧存在空间的余裕的状态下将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导体露出的上述内部电线嵌入上述保持器壳体的上述电线保持部,从而将上述内部电线对齐,因此作业效率高,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导体从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伸出。特别地,当作为屏蔽电缆采用捻合并内置多条上述内部电线而成的多芯屏蔽电缆时,虽然上述内部电线会受到由捻合特点引起的复原力,但是,通过在进深方向的进深侧存在空间的余裕的状态下将上述内部电线分别嵌入对应的上述电线保持部,从而上述内部电线对齐,因此作业效率高。
本发明的上述屏蔽电缆束还可以构成为:在上述第一板或者第二板中设有压入片,该压入片压入到设于上述保持器壳体的接纳孔中。
这样,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相对于上述保持器壳体容易更准确地定位。并且,通过适当地设定压入力,能够充分地确保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与上述保持器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以上说明了的本发明的屏蔽电缆束还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二板锡焊于上述插塞罩壳。
这样,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与上述插塞罩壳导通。并且,通过适当地设定锡焊连接强度,能够确保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与上述插塞罩壳之间的连接强度。
以上说明了的本发明的屏蔽电缆束还可以构成为:在设有上述凹部的上述第一板或者上述第二板中形成有沿高度方向贯通上述凹部的贯通孔。
这样,位于上述第一板与上述第二板之间的熔融焊膏经由上述贯通孔被排出至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的外部,因此,位于上述第一板与上述第二板之间的熔融焊膏的量进一步减少,能够进一步抑制对锡焊没有贡献的多余的熔融焊膏被吸至外部导体的情况。因此,能够进一步确保上述屏蔽电缆的弯曲性,能够进一步防止在上述外部导体产生锡焊裂纹,从而能够更加稳定地维持产品质量。
以上说明了的本发明的屏蔽电缆束还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中的至少一方沿宽度方向被分割成两个以上的部分。
这样,例如根据屏蔽电缆的种类不同,与将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分别设置成一体的情况相比较,将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导体夹在上述第一板与上述第二板之间的作业变得容易。
以上说明了的本发明的屏蔽电缆束还可以构成为:在上述贯通部中贯穿有多条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
这样,例如根据屏蔽电缆的种类不同,与在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的贯通孔中分别贯穿有一条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导体的情况相比较,将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导体夹在上述第一板与上述第二板之间的作业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构成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的各个部件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组装上述实施方式的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的屏蔽电缆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将上述实施方式的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组装于上述屏蔽电缆的末端从而组装屏蔽电缆束的步骤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板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上述第一板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上述第一板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板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上述第二板的主视图。
图9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保持器壳体的俯视图。
图10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上述保持器壳体的主视图。
图11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上述保持器壳体的后视图。
图12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主体的俯视图。
图13是沿着图12的XIII-XIII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14是沿着图12的XIV-XIV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15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插塞罩壳(plug cover shell)的俯视图。
图16是沿着图15的XVI-XVI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17是沿着图15的XVII-XVII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18是示出将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外部导体配置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外部导体保持器的贯通部并在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与上述外部导体之间形成焊锡层而成的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上述屏蔽电缆的立体图。
图19是将图18的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上述屏蔽电缆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放大后视图。
图20是将图18的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上述屏蔽电缆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放大仰视图。
图21是示出当将图18的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上述屏蔽电缆的上述内部电线嵌入上述保持器壳体的电线保持部时的各部件的立体图。
图22是示出图21的各部件的俯视图。
图23是沿着图22的XXIII-XXIII线的放大剖视图。虽然断面线通过上述内部电线,但是并未剖面表示该内部电线。
图24是沿着图22的XXIV-XXIV线的放大剖视图。虽然断面线通过上述屏蔽电缆,但是并未剖面表示该屏蔽电缆。
图25是沿着图22的XXV-XXV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26是示出将图21的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上述屏蔽电缆以及上述保持器壳体中的、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以及上述保持器壳体收纳于上述连接器主体的收纳部时的各部件的俯视图。
图27是沿着图26的XXVII-XXVII线的放大剖视图。虽然断面线通过上述内部电线,但是并未剖面表示该内部电线。
图28是示出将插塞罩壳装配于图26的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上述屏蔽电缆、上述保持器壳体以及上述连接器主体时的各部件的俯视图。
图29是沿着图28的XXIX-XXIX线的放大剖视图。虽然断面线通过上述内部电线,但是并未剖面表示该内部电线。
图30是沿着图28的XXX-XXX线的放大剖视图。虽然断面线通过上述屏蔽电缆,但是并未剖面表示该屏蔽电缆。
图31是沿着图28的XXXI-XXXI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32是从能够看到上述插塞壳(plug shell)的方向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屏蔽电缆束的立体图。
图33是示出将上述实施方式的屏蔽电缆束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连接于对方侧电连接器的步骤的立体图。
图34是示出当将上述实施方式的屏蔽电缆束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连接于对方侧电连接器时的各部件的俯视图。
图35是沿着图34的XXXV-XXXV线的放大剖视图。虽然断面线通过上述内部电线,但是并未剖面表示该内部电线。
图36是沿着图34的XXXVI-XXXVI线的放大剖视图。虽然断面线通过上述屏蔽电缆,但是并未剖面表示该屏蔽电缆。
图37是连接上述实施方式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的上述屏蔽电缆的放大剖视图。
图38是示出下面说明的第一变形例的上述第一板的俯视图。
图39是示出上述第一变形例的上述第一板的主视图。
图40是示出上述第一变形例的上述第一板的侧视图。
图41是示出下面说明的第一变形例的上述第二板的俯视图。
图42是示出上述第一变形例的上述第二板的主视图。
图43是示出下面说明的第二变形例的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的立体图。
图44是将上述保持器壳体配置在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的高度方向的低处侧的变形例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的与上述图27相当的放大剖视图。
图45是示出下面说明的第三变形例的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的与上述图19相当的放大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示出本发明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的一个实施方式。该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组装于屏蔽电缆500的末端。进而,利用上述屏蔽电缆500和组装于该屏蔽电缆500的末端的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构成屏蔽电缆束Y。
如图37所示,屏蔽电缆500具备:内部电线510,该内部电线510通过利用内部绝缘覆层512包覆内部导体511而构成;外部导体530,该外部导体530包覆该内部电线510;以及外部绝缘覆层540,该外部绝缘覆层540包覆该外部导体530。进一步,该屏蔽电缆500在内部电线510和外部导体530之间还设有将二者分隔开的中间绝缘覆层520。内部绝缘覆层512、外部绝缘覆层540以及中间绝缘覆层520由合成树脂形成,内部导体511通过捆扎金属线而形成,外部导体530是编织金属线而成的编织线。但是,在本发明中作为对象的屏蔽电缆只要具备上述内部电线、外部导体以及外部绝缘覆层即可,也可以不设置中间绝缘覆层。相反,本发明也以具备内部电线、外部导体以及外部绝缘覆层、并且还包括除此以外的要素的屏蔽电缆作为对象。并且,内部导体、内部绝缘覆层、外部导体、外部绝缘覆层的结构不受该实施方式的限定解释,例如外部导体也可以是金属箔、金属制带等。该实施方式的屏蔽电缆500是将多条内部电线510收纳于外部导体530中而成的多芯屏蔽电缆。该屏蔽电缆500将多条内部电线510捻合在一起,并将这些内部电线510收纳于外部导体530中。因此,内部电线510形成螺旋状并彼此缠绕。但是,本发明也以内部电线形成为笔直地延伸的直线的屏蔽电缆作为对象。在图37中,屏蔽电缆500中包括四条内部电线510,但是,并不据此限定作为本发明的对象的屏蔽电缆中内置的内部电线的条数。例如内置有一条或者两条以上的通过将两条内部电线捻合在一起而成的双股扭绞线(twist pair cable)的屏蔽电缆等也是本发明的对象。在图37中,一条屏蔽电缆500中所包括的内部电线510的粗细都相同,但是,具有粗细不同的内部电线的多芯屏蔽电缆也是本发明的对象。并且,仅具有一条内部电线的单芯屏蔽电缆也是本发明的对象。与本发明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连接的屏蔽电缆可以是多条也可以是一条,并且,也可以混合单芯屏蔽电缆和多芯屏蔽电缆。另外,除了上述屏蔽电缆之外,还可以将被称为离散电线的非屏蔽电缆连接于本发明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该非屏蔽电缆是利用绝缘覆层包覆捆扎金属线形成的导体而成的普通的电线,例如能够用作电源线、接地线等。在该情况下,当上述非屏蔽电缆中的穿过后述的外部导体保持器的贯通部的部分是上述绝缘覆层时,在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与上述绝缘覆层之间不形成焊锡层,但是,当上述非屏蔽电缆中的穿过上述贯通部的部分是上述导体时,可以在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与上述导体之间形成焊锡层。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方式的上述屏蔽电缆500中预先进行以下准备:在末端处使上述外部导体530从上述外部绝缘覆层540露出,进一步,使上述中间绝缘覆层520从上述外部导体530露出,进一步,使上述内部电线510从上述中间绝缘覆层520露出。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上述外部导体530折回而使其包覆在上述外部绝缘覆层540上。
以下,采用彼此正交的进深方向、宽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利用这些方向进行说明。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果利用图26和图28进行说明的话,该图的上下方向为进深方向,上侧为进深方向的进深侧,下侧为进深方向的近前侧。并且,该图的左右方向为宽度方向。另外,与该图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为高度方向,随着从纸面朝表面侧离开而相对地从高度方向的低处侧朝向高度方向的高处侧。如图1所示,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具备外部导体保持器100、保持器壳体200、连接器主体300以及插塞罩壳400。
如图1、图4至图8所示,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具备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第一板110是在高度方向具有厚度的板状,且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第二板120配置在该第一板110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是在高度方向具有厚度的板状,且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在上述第一板110中形成有在进深方向观察朝高度方向的低处侧凹陷的凹部111。并且,在上述第二板120中形成有在进深方向观察朝高度方向的高处侧凹陷的凹部121。如图4至图6所示,上述第一板110的上述凹部111通过将上述第一板110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朝高度方向的低处侧弯曲成从进深方向观察大致呈U字状而形成。上述第一板110从进深方向观察形成为波状。该凹部111沿着宽度方向隔开间隔设置有与连接于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的屏蔽电缆500的数量相应的数量。并且,如图7和图8所示,上述第二板120的上述凹部121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在上述第二板120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将高度方向的低处侧的部分朝高度方向的高处侧以从进深方向观察大致呈倒U字状的方式去除厚度,从而减薄上述第二板120的高度方向的厚度。该凹部121沿着宽度方向隔开间隔设置有与连接于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的屏蔽电缆500的数量相应的数量。如图18至图20所示,上述凹部111、121设置成,在上述第一板110和上述第二板120之间形成能够供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540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530穿过的贯通部101。如图19所示,从进深方向观察,上述贯通部101形成为在上述外部导体530的外周面的外侧附加有与焊锡层S相当的厚度的形状。也可以与此处说明了的凹部111、121相反,通过如下方式形成上述第一板110的上述凹部111:在上述第一板110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将高度方向的高处侧的部分朝高度方向的低处侧以从进深方向观察大致呈U字状的方式去除厚度,从而减薄上述第一板110的高度方向的厚度,并且,通过如下方式形成上述第二板120的上述凹部121:将上述第二板120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朝高度方向的高处侧弯曲成从进深方向观察大致呈倒U字状。并且,此处说明了的在进深方向观察在高度方向凹陷的上述凹部也可以仅设置于上述第一板,还可以仅设置于上述第二板,该凹部只要形成为在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之间形成能够供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穿过的贯通部即可。在该情况下,上述第一板或者上述第二板中的未设置上述凹部的板例如形成为在高度方向具有厚度的板状,且是导电性的部件。
如图1、图4至图6所示,在上述第一板110中设有压入片112,该压入片112构成为压入设于上述保持器壳体200的后述的接纳孔230中。上述压入片112从上述第一板110的进深方向的进深侧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朝进深方向的进深侧伸出之后朝高度方向的下侧弯曲,然后朝下侧延伸。上述压入片112的朝高度方向的下侧延伸的部分是在进深方向具有厚度的板状片,上述保持器壳体200的上述接纳孔230形成为与该部分对应的形状且朝高度方向的下侧延伸。上述压入片可以设于上述第二板,也可以在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分别设有上述压入片。并且,可以在上述第一板或者上述第二板设有两个以上的上述压入片,也可以设于宽度方向的任何部位。本发明包括具备未设置上述压入片的上述第一板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的实施方式。
上述第二板120构成为锡焊于上述插塞罩壳400。即,当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上述保持器壳体200、上述连接器主体300以及上述插塞罩壳400被组装在一起时,上述第二板120和上述插塞罩壳400之间的间隙设定成能够进行锡焊的距离。进而,熔融焊膏进入该间隙并固化,由此在上述第二板120和上述插塞罩壳400之间形成焊锡层T。本发明包括未将上述第二板锡焊于上述插塞罩壳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的实施方式。
如图1、图4、以及图20所示,在设有上述凹部111的上述第一板110中形成有沿高度方向贯通上述凹部111的贯通孔113。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一板110的所有的上述凹部111分别设有上述贯通孔113。并且,上述贯通孔113设在上述凹部111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上述贯通孔113的靠上述贯通部侧的开口设在上述凹部111的高度方向的最低部位。但是,也可以在一部分的上述凹部中设置上述贯通孔,可以将上述贯通孔设于上述凹部的宽度方向的任何部位,并且,上述贯通孔的靠上述贯通部侧的开口可以设于上述凹部的高度方向的任何部位。沿高度方向贯通上述凹部的上述贯通孔也可以设于上述第二板,也可以在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分别设置上述贯通孔。本发明包括在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均未设置上述贯通孔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的实施方式。
图38至图40示出上述第一板110的第一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上述第一板110中设有上述压入片112和上述贯通孔113,但是,在该第一变形例的上述第一板110中既未设置上述压入片112也未设置上述贯通孔113。除此之外的构成都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上述第一板110相同。图41和图42是上述第二板120的第一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上述第二板120中设有上述凹部121,但是,在该第一变形例的上述第二板120中并未设置上述凹部,该第二板120形成为单纯的平板。图43是上述第一板110和上述第二板120的第二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上述第一板110设置成一体并且将上述第二板120也设置成一体,但是,在第二变形例中,在宽度方向将上述第一板110分成三部分,并且,在宽度方向将上述第二板120分成三部分。本发明包括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中的至少一方沿宽度方向被分割成两部分以上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的实施方式。
图45是上述第一板110和上述第二板120的第三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的上述贯通部101中分别贯穿有一条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导体530。与此相对,在上述第三变形例中,设有在宽度方向上比上述实施方式的上述贯通部101长的贯通部101,在该贯通部101中贯穿有多条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540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530。在该第三变形例中,在一个上述贯通部101中贯穿有两条上述外部导体530,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贯通部中贯穿三条以上的上述外部导体530。并且,也可以将该第三变形例的结构仅应用于一部分贯通部,在其他的贯通部中仍然应用上述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或者第二变形例的结构。
上述保持器壳体200由绝缘性材料形成。如图1、图9至图11所示,上述保持器壳体200形成为具有与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的宽度大致对应的宽度。进而,如图21至图25所示,上述保持器壳体200配置在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的进深方向的进深侧。如图44所示,上述保持器壳体也可以配置在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的高度方向的低处侧。在上述保持器壳体200中设有槽形的电线保持部211,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导体530露出且大致沿进深方向延伸的上述内部电线510嵌入该电线保持部211。在上述保持器壳体200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且在进深方向进深侧,设有朝高度方向的高处侧立起的内壁210,在该内壁210设有从高度方向的高处侧的端缘朝低处侧下陷的大致U字形的槽,利用该槽形成上述电线保持部211。上述电线保持部211的槽宽度是大致与上述内部电线510的粗细对应的尺寸,但是,当上述内部电线510嵌入上述电线保持部211时,能够通过上述内壁210的挠性得到预定的嵌合力。在上述保持器壳体200中设有供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穿过的槽形的退避部221。在上述保持器壳体200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且在进深方向近前侧,设有朝高度方向的高处侧立起的近前壁220,在该近前壁220设有从高度方向的高处侧的端缘朝低处侧下陷的大致U字形的槽,利用该槽形成上述退避部221。本发明包括未设置该近前壁和退避部的实施方式。在上述保持器壳体200中设有接纳孔230,上述第一板110的上述压入片112压入该接纳孔230中。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将上述压入片112设于上述第一板110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因此接纳孔230设于上述保持器壳体200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但是,接纳孔的数量和部位能够根据压入片的数量和部位确定。
如图1、图12至图14所示,上述连接器主体300具备:主体壳体310;触头320,该触头320设于该主体壳体310;以及插塞壳330,该插塞壳330设于上述主体壳体310。上述主体壳体310由绝缘性材料形成,在该主体壳体310设有嵌合部311,该嵌合部311与后述的对方侧电连接器600嵌合。如图33至图36所示,将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600表面安装于印刷电路板、框体或者其他的安装目标部件700的高处侧的面即安装面710,将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连接于该对方侧电连接器600,或者使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从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600脱离。如图33至图36所示,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600具备:绝缘性的壳体610;导电性的触头620,该导电性的触头620设于该壳体610;以及导电性的插座壳630,该插座壳630以覆盖上述壳体610以及上述触头620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壳体610上根据极数沿宽度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触头620。在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600的上述壳体610设有从高度方向的高处侧的面朝低处侧凹陷的嵌合部611。另一方面,在上述主体壳体310的进深方向的进深侧的端部设有朝高度方向的低处侧突出的上述嵌合部311。进而,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的嵌合部311和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600的嵌合部611凹凸嵌合。在上述插座壳630设有接触片631,该接触片631从插座壳630的进深方向的近前侧的端部朝低处侧延伸并落入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600的上述嵌合部611。另一方面,在后述的插塞罩壳400设有接触片430,该接触片430从插塞罩壳400的进深方向的进深侧的端部朝低处侧延伸,并覆盖上述嵌合部311的进深方向进深侧的端面。进而,当上述主体壳体310的上述嵌合部311插入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600的上述嵌合部611时,通过凹凸嵌合将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连接于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600。在该情况下,上述插塞罩壳400的上述接触片430和上述插座壳630的上述接触片631接触从而壳彼此导通,并且,壳的弹力有助于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与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600之间的嵌合力。另外,上述插塞罩壳400的上述接触片430具有与后述的连结片410和卡定片420一起将插塞罩壳400卡定于主体壳体310的功能。并且,当将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朝高处侧抬起时,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从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600脱离。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600的上述触头620具备连接部621和接触部622,连接部621配置在上述壳体610的低处侧,接触部622配置在上述嵌合部611中。上述连接部621通过锡焊等连接于上述安装面710的导电部。本发明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嵌合部的形状不受该实施方式的限定解释,上述嵌合部只要能够与对方侧电连接器嵌合即可。与本发明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连接的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的结构不受该实施方式的限定解释,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只要能够与本发明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的嵌合部连接,且此时两个连接器的触头彼此能够接触即可。
上述触头320由导电性材料形成。上述触头320在上述主体壳体310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沿着宽度方向并列设置有与极数对应的数量。上述触头320通过与上述主体壳体310一体成型而固定于上述主体壳体310。例如通过将上述触头320设置于上述连接器主体300的成型模具来成型上述主体壳体310,从而进行一体成型。但是,也可以利用压入或其他方法将上述触头固定于上述主体壳体。上述触头320具备连接部321和接触部322,连接部321配置于上述主体壳体310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的面,接触部322配置在上述嵌合部311中,当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和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600连接在一起时,上述接触部322与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600的上述触头620的上述接触部622接触。这些触头320、620的接触力有助于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和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600之间的嵌合力。上述连接部321连接于上述屏蔽电缆500的末端的内部导体511。在该实施方式中,利用锡焊将上述内部导体511连接于上述连接部321。也可以代替这种连接方式,例如在上述连接部设置压接槽,并将该压接槽压接于上述屏蔽电缆的末端的上述内部电线,由此将上述连接部连接于上述屏蔽电缆的末端的上述内部导体。
上述插塞壳330由导电性材料形成,该插塞壳330在比上述主体壳体310靠近高度方向的低处侧的位置以覆盖上述主体壳体310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并且与上述主体壳体310连接。上述插塞壳330通过与上述主体壳体310一体成型而与上述主体壳体310连接。例如通过将上述插塞壳330放入上述连接器主体300的成型模具来成型上述主体壳体310,由此进行一体成型。但是,也可以利用压入或者其他的方法将上述插塞壳连接于上述主体壳体。在上述插塞壳330中设有从比上述主体壳体310靠近进深方向近前侧的位置朝高度方向的高处侧立起的支承片331。虽然该支承片331从上述插塞壳330的进深方向的近前侧的端部立起,但是,该支承片331也可以从上述插塞壳330的进深方向的中途部立起。进而,在上述连接器主体300的上述支承片331的进深方向进深侧设有收纳部340,该收纳部340收纳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和上述保持器壳体200。该收纳部340具有形成为如下形状的空间:与通过上述压入片112压入上述接纳孔230并且上述内部电线510保持于上述电线保持部211而连结在一起的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和上述保持器壳体200对应的形状。当不具备上述压入片和上述接纳孔时,通过上述内部电线保持于上述电线保持部而达成上述连结。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上述收纳部340通过以下端面形成:上述插塞壳330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的端面;上述主体壳体310的进深方向的近前侧的端面;从上述主体壳体310的宽度方向两端朝进深方向近前侧延伸的突出部312的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面;以及上述插塞壳330的上述支承片331的进深方向的进深侧的端面。在上述支承片331设有引出部331a,在进深方向观察,该引出部331a从上述支承片331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的端缘朝高度方向的低处侧下陷,上述屏蔽电缆500穿过该引出部331a。在上述插塞壳330的大致宽度方向的中央设有朝高处侧立起的连接片332,该连接片332嵌入设于上述保持器壳体200的大致宽度方向的中央的连接孔240。本发明包括未设置上述连接片和上述连接孔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实施方式。
如图1、图15至图17所示,上述插塞罩壳400由导电性材料形成为板状。该上述插塞罩壳400配置在上述连接器主体300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从而连结于上述连接器主体300的上述插塞壳330。在上述插塞罩壳400中设有连结片410,该连结片410从上述插塞罩壳400的进深方向的近前侧的端部朝高度方向的低处侧延伸。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插塞罩壳400中根据极间数沿着宽度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连结片410。连结片410具有与插塞壳330的上述支承片331中的相邻的引出部331a之间的部分大致对应的宽度。另外,在上述插塞罩壳400中设有卡定片420,该卡定片420从插塞罩壳400的宽度方向的端部朝高度方向的低处侧延伸。在该卡定片420中设有卡定孔,通过使设于上述连接器主体300的上述主体壳体310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突起313嵌入卡定孔从而将上述插塞罩壳400连结于上述主体壳体310。也可以相反地,将突起设置于上述卡定片,将上述卡定孔设置于上述主体壳体。并且,设置上述卡定片的位置也不限于上述插塞罩壳的宽度方向的端部,也可以是其他的部位。通过在上述插塞罩壳400上设置上述卡定片420并使该卡定片420卡定于上述主体壳体310,从而上述插塞罩壳400与上述主体壳体310之间的连结力增加,但是,如果没有必要的话也可以不设置卡定片。
另外,如图1、图12以及图13所示,在上述插塞壳330中的相邻的引出部331a之间形成有贯通上述插塞壳330的贯通窗333。进而,如图29至图31所示,如果将上述插塞罩壳400的连结片410的前端朝进深方向的进深侧折弯的话,则该连结片410的前端勾挂于上述贯通窗333的进深方向近前侧的边缘。
进而,如图3所依次示出的那样,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以如下方式组装于上述屏蔽电缆500的末端:将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540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530配置于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的上述贯通部101,并在上述第一板110和上述第二板120与上述外部导体530之间形成焊锡层S(参照图18至图20),将该外部导体保持器100的压入片112压入接纳孔230中,将从该外部导体保持器100朝进深方向进深侧伸出的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内部电线510嵌入上述保持器壳体200的上述电线保持部211(参照图21至图25),将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和上述保持器壳体200收纳于上述连接器主体300的上述收纳部340,将上述内部电线510的上述内部导体511连接于上述连接器主体300的上述触头320,并将上述屏蔽电缆500从上述引出部331a朝外部引出(参照图26和图27),将上述插塞罩壳400组装于上述连接器主体300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参照图28至图32)。进一步,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将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的上述第二板120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的面锡焊于上述插塞罩壳400的内表面,由此,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被固定于上述插塞罩壳400。本发明包括将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卡定或者锡焊于上述保持器壳体、上述主体壳体、上述插塞壳以及上述插塞罩壳中的至少一个部件的实施方式。并且,本发明包括并不将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卡定或者固定于上述保持器壳体、上述主体壳体、上述插塞壳以及上述插塞罩壳中的任一个部件的实施方式。
下面,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当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被组装于上述屏蔽电缆500的末端时,能够形成如图28至图32所示的上述屏蔽电缆束Y。进而,如图33所示,当将上述主体壳体310的嵌合部311嵌合于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600时,如图34至图36所示,上述触头320的接触部322与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600的上述触头620的上述接触部622接触。如果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与上述插塞壳或者上述插塞罩壳导通、并且上述插塞壳或者上述插塞罩壳与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的导电部接触的话,则上述双方的电连接器的屏蔽良好。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将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的上述第二板120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的面锡焊于上述插塞罩壳400的内表面,由此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与上述插塞罩壳400导通。进而,上述插塞罩壳400通过上述连结片410与上述支承片331之间的接触等与上述插塞壳330导通。并且,上述插塞罩壳400通过上述接触片430与上述接触片631之间的接触等与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600的插座壳630导通。因此,上述双方的电连接器的屏蔽良好。作为用于使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与上述插塞壳或者上述插塞罩壳导通的构造,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构造,作为一例,可以将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锡焊于上述插塞壳。并且,作为其他的例子,也可以从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延伸设置导电性的弹性片,并使该弹性片与上述插塞壳或者上述插塞罩壳接触,也可以相反地,从上述插塞壳或者上述插塞罩壳延伸设置导电性的弹性片,并使该弹性片与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接触。进一步,作为其他的例子,也可以从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突出设置导电性的凸部,并使该凸部与上述插塞壳或者上述插塞罩壳接触,也可以相反地,从上述插塞壳或者上述插塞罩壳突出设置导电性的凸部,并使该凸部与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接触。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与上述凸部接触的一侧的部件凹进设置与上述凸部凹凸嵌合的凹部。并且,作为用于使上述插塞壳或者上述插塞罩壳与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的导电部接触的构造,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构造。作为一例,可以将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的上述插塞壳或者上述插塞罩壳连结于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的接地用触头,并将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的上述插座壳等的导电部连结于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的接地用触头,并使这些接地用触头彼此接触。本发明包括使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与上述插塞壳和上述插塞罩壳之间绝缘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使上述插塞壳和上述插塞罩壳与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的上述插座壳等的导电部之间绝缘的实施方式。
由于在上述第一板110和上述第二板120形成有上述凹部111、121,因此,该凹部111、121作为用于将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540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530引导至上述贯通部101的引导部(手掛かり)发挥功能,并且,当误将上述外部导体530定位于上述凹部以外的部位时,由于上述第一板110和上述第二板120在高度方向超出预想范围地离开从而会感到不适感,所以,以将上述外部导体530的位置引导到凹部111、121的方式进行修正的可能性高,因此上述外部导体530被收纳于上述贯通部101。因此,通过将从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朝进深方向进深侧伸出的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内部电线510嵌入上述保持器壳体200的上述电线保持部211,并将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和上述保持器壳体200收纳于上述连接器主体300的上述收纳部340,从而能够容易且准确地将上述屏蔽电缆500定位于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中的作为设计目标的位置。其结果,例如在传输特性等方面能够可靠地得到目标性能,能够稳定地确保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的性能。即便仅在上述第一板设置从进深方向观察在高度方向凹陷的上述凹部时、或者仅在上述第二板设置从进深方向观察在高度方向凹陷的上述凹部时,也同样能够得到上述的作用和效果。
通过在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设置上述贯通部101,从而在上述贯通部以外的部分处能够使上述第一板110与上述第二板120之间的间隔尽量靠紧或者将二者之间的间隔设定成大致为零,因此位于上述第一板110与上述第二板120之间的熔融焊膏的量减少,能够抑制对锡焊没有贡献的多余的熔融焊膏被吸至上述外部导体530的情况。因此,能够确保上述屏蔽电缆500的弯曲性,能够防止在上述外部导体530产生焊锡裂纹从而稳定地维持产品质量。
在将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组装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情况下,并不是直接将上述屏蔽电缆500组装于设有上述触头320的上述连接器主体300,而是首先将上述屏蔽电缆500组装于上述保持器壳体200。在该情况下,不用像上述以往的同轴连接器那样在箱状的壳体的内部的狭窄空间内进行作业,而是在进深方向的进深侧和近前侧存在空间的余裕的状态下将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导体530露出的上述内部电线510嵌入上述保持器壳体200的上述电线保持部211,从而上述内部电线510对齐,因此作业效率高,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导体530从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伸出。特别地,当像上述实施方式那样采用捻合并内置多条上述内部电线510而成的多芯屏蔽电缆作为上述屏蔽电缆500时,虽然上述内部电线510会受到由捻合特点引起的复原力,但是,通过在进深方向的进深侧存在空间的余裕的状态下将上述内部电线510分别嵌入对应的上述电线保持部211,从而上述内部电线510对齐,因此作业效率高。
本发明包括在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中的任一个板均未设置上述压入片、并且在上述保持器壳体未设置上述接纳孔的实施方式。在如上所述的各种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一板110设置压入片112,并将该压入片112压入设于上述保持器壳体200的上述接纳孔230中。这样,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相对于上述保持器壳体200容易更准确地定位。并且,通过适当地设定压入力,能够充分地确保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与上述保持器壳体200之间的连接强度。当将上述压入片设于上述第二板时也能够得到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本发明包括不将上述第二板锡焊于上述插塞罩壳的实施方式。在如上所述的各种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上述第二板120锡焊于上述插塞罩壳400。这样,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与上述插塞罩壳400导通。并且,通过适当地设定锡焊强度,能够确保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与上述插塞罩壳400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包括并未在上述第一板或者上述第二板的凹部设置贯通孔的实施方式。在如上所述的各种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设有上述凹部111的上述第一板110中形成有沿高度方向贯通上述凹部111的贯通孔113。这样,位于上述第一板110与上述第二板120之间的熔融焊膏经由上述贯通孔113被排出至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的外部,因此,位于上述第一板110与上述第二板120之间的熔融焊膏的量进一步减少,能够进一步抑制对锡焊没有贡献的多余的熔融焊膏被吸至外部导体530的情况。因此,能够进一步确保上述屏蔽电缆500的弯曲性,能够进一步防止在上述外部导体530产生锡焊裂纹,从而能够更加稳定地维持产品质量。当在上述第二板的上述凹部设有沿高度方向贯通上述凹部的贯通孔时也能够得到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本发明包括将上述第一板110和上述第二板120分别设置成一体的上述实施方式。在如上所述的各种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二变形例中,沿宽度方向将上述第一板110和上述第二板120分割成两个以上的部分。这样,例如根据屏蔽电缆500的种类不同,与将上述第一板110和上述第二板120分别设置成一体的情况相比较,将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导体530夹在上述第一板110与上述第二板120之间的作业变得容易。当沿宽度方向将上述第一板和上述第二板中的至少一方分割成两个以上的部分时也能够得到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本发明包括在上述贯通部101中贯穿有一条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540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530的上述实施方式。在如上所述的各种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三变形例中,在上述贯通部101中贯穿有多条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540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530。这样,例如根据屏蔽电缆的种类不同,与在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的贯通孔101中分别贯穿有一条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导体530的情况相比较,将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导体530夹在上述第一板110与上述第二板120之间的作业变得容易。
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的记载,还充分地公开了下述的第一屏蔽电缆束Y。即,第一屏蔽电缆束Y具备屏蔽电缆500和组装于该屏蔽电缆500的末端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所述屏蔽电缆500具有:内部电线510,该内部电线510通过利用内部绝缘覆层512包覆内部导体511而构成;外部导体530,该外部导体530包覆该内部电线510;以及外部绝缘覆层540,该外部绝缘覆层540包覆该外部导体530,在屏蔽电缆500的末端,朝前端依次露出有外部导体530和内部电线510。上述屏蔽电缆束Y的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具备外部导体保持器100、绝缘性的保持器壳体200、连接器主体300以及具有导电性且呈板状的插塞罩壳400。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具备导电性的第一板110和导电性的第二板120,当采取彼此正交的进深方向、宽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时,第一板110形成为在高度方向具有厚度的板状,第二板120配置在该第一板110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形成为在高度方向具有厚度的板状,在上述第一板110和上述第二板120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从进深方向观察在高度方向凹陷的凹部111、121,从而在上述第一板110与上述第二板120之间形成能够供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540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530穿过的贯通部101,上述外部导体530穿过上述贯通部101,且在上述第一板110和上述第二板120与上述外部导体530之间形成有焊锡层S。上述保持器壳体200配置在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的进深方向的进深侧或者配置在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的高度方向的低处侧,且设有槽形的电线保持部211,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导体530露出且大致沿着进深方向延伸的上述内部电线510嵌入槽形的电线保持部211。上述连接器主体300具有:绝缘性的主体壳体310,该主体壳体310具有与对方侧电连接器600嵌合的嵌合部311;导电性的触头320,该触头320设于该主体壳体310,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内部导体511连接,并且与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600的触头620接触;以及具有导电性且呈板状的插塞壳330,该插塞壳330在比上述主体壳体310靠近高度方向的低处侧的位置以覆盖上述主体壳体310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从而与上述主体壳体310连接,在上述插塞壳330设有支承片331,该支承片331从比上述主体壳体310靠近进深方向近前侧的位置朝高度方向的高处侧立起,在上述支承片331的进深方向的进深侧设有用于收纳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和上述保持器壳体200的收纳部340,在上述支承片331设有供上述屏蔽电缆500穿过的引出部331a,在进深方向观察,该引出部331a从上述支承片331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的端缘朝高度方向的低处侧下陷。上述插塞罩壳400配置在上述连接器主体300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并且连结于上述连接器主体300的上述插塞壳330。
上述第一屏蔽电缆束Y中的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所发挥的作用和效果能够直接引用上述实施方式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的记载,充分地公开了下述的第二至第六屏蔽电缆束Y。即,对于第二屏蔽电缆束Y,在上述第一屏蔽电缆束Y中,在上述第一板110或者第二板120中设有压入片112,该压入片112压入在设于上述保持器壳体200的接纳孔230中。对于第三屏蔽电缆束Y,在上述第一或者第二屏蔽电缆束Y中,上述第二板120锡焊于上述插塞罩壳400。对于第四屏蔽电缆束Y,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屏蔽电缆束Y中的任一屏蔽电缆束Y中,在设有上述凹部111的上述第一板110或者上述第二板120中形成有沿高度方向贯通上述凹部111的贯通孔113。对于第五屏蔽电缆束Y,在上述第一至第四屏蔽电缆束Y中的任一屏蔽电缆束Y中,上述第一板110和上述第二板120中的至少一方沿宽度方向被分割成两个以上的部分。对于第六屏蔽电缆束Y,在上述第一至第五屏蔽电缆束Y中的任一屏蔽电缆束Y中,多条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540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530穿过上述贯通部101。
上述第二至第六屏蔽电缆束Y中的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所发挥的作用和效果能够直接引用上述实施方式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的作用和效果。
本发明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包括所有组合了以上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的特征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屏蔽电缆束包括所有具备上述屏蔽电缆和组装于该屏蔽电缆的末端的以上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的实施方式。

Claims (12)

1.一种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该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组装于屏蔽电缆(500)的末端,该屏蔽电缆(500)具备:内部电线(510),该内部电线(510)是利用内部绝缘覆层(512)包覆内部导体(511)而构成的;外部导体(530),该外部导体(530)包覆该内部电线(510);以及外部绝缘覆层(540),该外部绝缘覆层(540)包覆该外部导体(530),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的特征在于,
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具备:
外部导体保持器(100),该外部导体保持器(100)具备导电性的第一板(110)和导电性的第二板(120),当采取彼此正交的进深方向、宽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时,上述第一板(110)形成为在高度方向具有厚度的板状,上述第二板(120)配置在该第一板(110)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形成为在高度方向具有厚度的板状,在上述第一板(110)和上述第二板(120)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在进深方向观察在高度方向凹陷的凹部(111、121),以便在上述第一板(110)与上述第二板(120)之间形成贯通部(101),该贯通部(101)能够供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540)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530)穿过;
绝缘性的保持器壳体(200),该绝缘性的保持器壳体(200)配置在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的进深方向的进深侧或者高度方向的低处侧,且设有槽形的电线保持部(211),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导体(530)露出且大致沿着进深方向延伸的上述内部电线(510)嵌入上述电线保持部(211);
连接器主体(300),该连接器主体(300)具有:绝缘性的主体壳体(310),该主体壳体(310)具有与对方侧电连接器(600)嵌合的嵌合部(311);导电性的触头(320),该触头(320)设于该主体壳体(310),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内部导体(511)连接,并且与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600)的触头(620)接触;以及具有导电性且呈板状的插塞壳(330),该插塞壳(330)在比上述主体壳体(310)靠近高度方向的低处侧的位置以覆盖上述主体壳体(310)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从而与上述主体壳体(310)连接,在上述插塞壳(330)设有支承片(331),该支承片(331)从比上述主体壳体(310)靠近进深方向近前侧的位置朝高度方向的高处侧立起,在上述支承片(331)的进深方向的进深侧设有用于收纳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和上述保持器壳体(200)的收纳部(340),在上述支承片(331)设有供上述屏蔽电缆(500)穿过的引出部(331a),在进深方向观察,该引出部(331a)从上述支承片(331)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的端缘朝高度方向的低处侧下陷;以及
具有导电性且呈板状的插塞罩壳(400),该插塞罩壳(400)配置在上述连接器主体(300)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并连结于上述连接器主体(300)的上述插塞壳(330),
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以如下方式组装于上述屏蔽电缆(500)的末端:将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540)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530)配置于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的上述贯通部(101),并在上述第一板(110)和上述第二板(120)与上述外部导体(530)之间形成焊锡层(S),将从该外部导体保持器(100)朝进深方向进深侧伸出的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内部电线(510)嵌入上述保持器壳体(200)的上述电线保持部(211),将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和上述保持器壳体(200)收纳于上述连接器主体(300)的上述收纳部(340),将上述内部电线(510)的上述内部导体(511)连接于上述连接器主体(300)的上述触头(320),将上述屏蔽电缆(500)从上述引出部(331a)朝外部引出,并且,将上述插塞罩壳(400)组装于上述连接器主体(300)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其中,
在上述第一板(110)或者第二板(120)中设有压入片(112),该压入片(112)压入到设于上述保持器壳体(200)的接纳孔(230)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其中,
上述第二板(120)锡焊于上述插塞罩壳(4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其中,
在设有上述凹部(111、121)的上述第一板(110)或者上述第二板(120)中形成有沿高度方向贯通上述凹部(111、121)的贯通孔(1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其中,
上述第一板(110)和上述第二板(120)中的至少一方沿宽度方向被分割成两个以上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其中,
在上述贯通部(101)中贯穿有多条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540)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530)。
7.一种屏蔽电缆束(Y),该屏蔽电缆束(Y)具备屏蔽电缆(500)和组装于该屏蔽电缆(500)的末端的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上述屏蔽电缆(500)具有:内部电线(510),该内部电线(510)是利用内部绝缘覆层(512)包覆内部导体(511)而构成的;外部导体(530),该外部导体(530)包覆该内部电线(510);以及外部绝缘覆层(540),该外部绝缘覆层(540)包覆该外部导体(530),在上述屏蔽电缆(500)的末端,朝前端依次露出有外部导体(530)和内部电线(510),上述屏蔽电缆束(Y)的特征在于,
上述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X)具备:
外部导体保持器(100),该外部导体保持器(100)具备导电性的第一板(110)和导电性的第二板(120),当采取彼此正交的进深方向、宽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时,上述第一板(110)形成为在高度方向具有厚度的板状,上述第二板(120)配置在该第一板(110)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形成为在高度方向具有厚度的板状,在上述第一板(110)和上述第二板(120)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在进深方向观察在高度方向凹陷的凹部(111、121),以便在上述第一板(110)与上述第二板(120)之间形成能够供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540)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530)穿过的贯通部(101),上述外部导体(530)穿过上述贯通部(101),并且在上述第一板(110)和上述第二板(120)与上述外部导体(530)之间形成有焊锡层(S);
绝缘性的保持器壳体(200),该绝缘性的保持器壳体(200)配置在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的进深方向的进深侧或者高度方向的低处侧,且设有槽形的电线保持部(211),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导体(530)露出且大致沿着进深方向延伸的上述内部电线(510)嵌入上述电线保持部(211);
连接器主体(300),该连接器主体(300)具有:绝缘性的主体壳体(310),该主体壳体(310)具有与对方侧电连接器(600)嵌合的嵌合部(311);导电性的触头(320),该触头(320)设于该主体壳体(310),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内部导体(511)连接,并且与上述对方侧电连接器(600)的触头(620)接触;以及具有导电性且呈板状的插塞壳(330),该插塞壳(330)在比上述主体壳体(310)靠近高度方向的低处侧的位置以覆盖上述主体壳体(310)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并且与上述主体壳体(310)连接,在上述插塞壳(330)设有支承片(331),该支承片(331)从比上述主体壳体(310)靠近进深方向近前侧的位置朝高度方向的高处侧立起,在上述支承片(331)的进深方向的进深侧设有用于收纳上述外部导体保持器(100)和上述保持器壳体(200)的收纳部(340),在上述支承片(331)设有供上述屏蔽电缆(500)穿过的引出部(331a),在进深方向观察,该引出部(331a)从上述支承片(331)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的端缘朝高度方向的低处侧下陷;以及
具有导电性且呈板状的插塞罩壳(400),该插塞罩壳(400)配置在上述连接器主体(300)的高度方向的高处侧,并且连结于上述连接器主体(300)的上述插塞壳(3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蔽电缆束(Y),其中,
在上述第一板(110)或者第二板(120)中设有压入片(112),该压入片(112)压入到设于上述保持器壳体(200)的接纳孔(230)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蔽电缆束(Y),其中,
上述第二板(120)锡焊于上述插塞罩壳(40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蔽电缆束(Y),其特征在于,
在设有上述凹部(111、121)的上述第一板(110)或者上述第二板(120)中形成有沿高度方向贯通上述凹部(111、121)的贯通孔(113)。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蔽电缆束(Y),其中,
上述第一板(110)和上述第二板(120)中的至少一方沿宽度方向被分割成两个以上的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蔽电缆束(Y),其中,
在上述贯通部(101)中贯穿有多条从上述屏蔽电缆末端的上述外部绝缘覆层(540)露出的上述外部导体(530)。
CN201010167718.1A 2009-04-27 2010-04-26 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以及屏蔽电缆束 Active CN1018729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07557A JP5378051B2 (ja) 2009-04-27 2009-04-27 外部導体ホルダ付き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シールドケーブルハーネス
JP2009-107557 2009-04-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2928A true CN101872928A (zh) 2010-10-27
CN101872928B CN101872928B (zh) 2015-07-08

Family

ID=42997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67718.1A Active CN101872928B (zh) 2009-04-27 2010-04-26 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以及屏蔽电缆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378051B2 (zh)
CN (1) CN1018729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6511B (zh) * 2018-09-04 2024-01-0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电缆支架及电缆敷设装置
CN111430063B (zh) * 2020-03-25 2021-08-31 立讯精密工业(滁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插头的排线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3582A (en) * 1999-07-12 2000-09-26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Micro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grounding shield
JP2006147473A (ja) * 2004-11-24 2006-06-08 Smk Corp 多極同軸ケーブル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て方法
CN1871747A (zh) * 2003-10-21 2006-11-29 3M创新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连接器系统
JP2008277020A (ja) * 2007-04-26 2008-11-13 I-Pex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383469A (zh) * 2007-09-06 2009-03-11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装配套件和屏蔽电缆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5577A (ja) * 1994-08-02 1996-02-16 Fujitsu Ltd コネクタ
JP2001076821A (ja) * 1999-09-06 2001-03-23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コネクタのシールド構造及び同シールド方法
JP3952438B2 (ja) * 2001-01-17 2007-08-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磁波シールド処理構造
JP2006244732A (ja) * 2005-02-28 2006-09-14 Molex Inc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4222617B2 (ja) * 2005-12-07 2009-02-1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3582A (en) * 1999-07-12 2000-09-26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Micro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grounding shield
CN1871747A (zh) * 2003-10-21 2006-11-29 3M创新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连接器系统
JP2006147473A (ja) * 2004-11-24 2006-06-08 Smk Corp 多極同軸ケーブル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て方法
JP2008277020A (ja) * 2007-04-26 2008-11-13 I-Pex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383469A (zh) * 2007-09-06 2009-03-11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装配套件和屏蔽电缆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57812A (ja) 2010-11-11
CN101872928B (zh) 2015-07-08
JP5378051B2 (ja) 2013-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1392B (zh) 屏蔽连接器和屏蔽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CN102403618B (zh) 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US8475206B2 (en) Coaxial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CN201498636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8083530B2 (en)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CN101383469B (zh) 电连接器装配套件和屏蔽电缆束
CN101183760B (zh) 电连接器
CN104124549B (zh) 电连接器
JP2007157594A (ja) コネクタ
CN107681349B (zh) 电连接器
US2013007885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grounding
CN102882032A (zh) 端子及具有该端子的连接器
US7559772B2 (en) Multi-conductor flat cable connector
CN109301511B (zh) 终端连接和用于终端连接的板装置和制造终端连接的方法
CN107534257A (zh) 接头连接器
US1194271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electrical terminals
CN101473496B (zh) 同轴电缆用连接器
US923131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supporting plate and assembly method of the same
CN104218368B (zh) 插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41106B (zh) 一对带锁定机构的连接器
CN101872928A (zh) 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以及屏蔽电缆束
CN201797176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1841100B (zh) 带敛缝外壳的电连接器和屏蔽电缆束
JP2014075245A (ja) 電線及び該電線の接続構造
CN212412343U (zh) 线缆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