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2332A - 防治过量饮酒对人体损伤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防治过量饮酒对人体损伤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2332A
CN101862332A CN200910131026A CN200910131026A CN101862332A CN 101862332 A CN101862332 A CN 101862332A CN 200910131026 A CN200910131026 A CN 200910131026A CN 200910131026 A CN200910131026 A CN 200910131026A CN 101862332 A CN101862332 A CN 1018623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tamin
group
cysteine
alcohol
composi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1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章华
水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1310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623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62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23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醉酒和过量饮酒对人体损伤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括下列组分:托芬那酸、含硫氨基酸、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其中含硫氨基酸可以选自半胱氨酸、N-乙酰半胱氨酸或谷胱甘肽的一种或几种;B族维生素可以选自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也涉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其用于制备预防醉酒和过量饮酒对人体损伤的药物的用途。本发明的产品在预防醉酒引起的症状和过量饮酒对肝脏、脑和心血管的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Description

防治过量饮酒对人体损伤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醉酒和过量饮酒对人体损伤的预防及治疗药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有效预防醉酒引起的症状和过量饮酒对肝脏、脑和心血管的损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也涉及该组合物在制备防治醉酒引起的症状和过量饮酒对肝脏、脑和心血管的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当饮用酒或含酒精的饮料时,其中的主要成份乙醇很容易被肠胃吸收。然而,乙醇不能在人体中存储,它必须被迅速氧化和排除出体外,乙醇只能在肝脏中被氧化,氧化过程是由肝脏中的酶引发的。
在乙醇脱氢酶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NAD+)的催化下,乙醇被氧化成乙醛。乙醛进一步被氧化成乙酸。最后乙酸通过酒石酸循环被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CH3CH2OH+NAD+--->CH3CH=O+NADH+H+
乙醇代谢所引起的生理反应直接与以上返应所产生的过量的乙醛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有关。这两种产物也是乙醇毒性的主要来源。排除过量NADH的代谢途径对其它正常的生理代谢途径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这其中包括抑制通过丙酮酸制备糖的途径,提高脂肪的产生和抑制在脂肪酸螺旋循环和酒石酸循环中对脂肪的正常氧化。
乙醛本身在乙醇对身体的毒性上可能起主要作用。尽管乙醇能被肝脏转化成乙醛,但肝脏的转化能力会很快被饱和。这会导致一些乙醛渗透到血液中,血液中不断升高含量的乙醛的毒性表现在对线粒体反应和功能的抑制作用上。过量饮酒会造成这样的恶性循环:血液中高含量的乙醛损害线粒体功能,从而导致乙醛被代谢成乙酸的能力降低,反过来更多的乙醛累积起来,进一步引起肝脏的损坏,最终形成肝炎和肝坏死。
尽管人们在减轻醉酒引起的症状和酒精的毒性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试图找到有效的方法,然而现有技术很少从乙醇的代谢途径来解决问题,市场上大多数的产品都属于营养食品,维生素或矿物质。它们的效果没有经过临床证明。
如上所说,减除酒精在人体内毒性的方法之一就是除去不能被肝脏代谢的乙醛。含硫的抗氧化剂已经被用于此目的。两种最常用的化合物是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半胱氨酸是一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而谷胱甘肽是一种含半胱氨酸的三肽,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都含具有还原性质的由一个硫原子与一个氢原子键合形成的巯基。巯基能够与乙醛反应,从而阻止乙醛对正常生物过程抑制作用。
能够有效抑制大部分乙醇/乙醛毒性的典型剂量为每饮用一盎司红酒需服用约200mg半胱氨酸。
CN1628651A公开了一种解酒剂,以L-半胱氨酸和琥珀酸为活性成分。CN1893933A则公开了以半胱胺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降低乙醇不良反应的制剂。
现有技术的缺点:尽管半胱氨酸或与其相似的化合物在理论上是一种有效的消除乙醛毒性的药剂,但需要大的剂量才能起作用,一般情况下,使人致醉的酒精含量通过正常代谢所生产的乙醛会大大超过一剂半光胱氨酸或其相似的化合物所能解除的。乙醇的快速代谢和括散需要连续服用这种药剂来维持它的保护作用。通常在饮酒之前服用一粒(200mg半胱氨酸),然后每喝一杯服用一粒,饮酒之后再服用一粒。
这样的剂量要求使得这类药剂服用起来很不方便。因而还影响了它的疗效。
现有技术中,CN101091709A还公开了维生素C和维生素B6用于解酒的用途。
现有技术中没有发现组合使用托芬那酸、含硫氨基酸、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共同作为活性成分用于解酒、醒酒制剂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和使用方便的药物来解除由过量饮酒所引起的不良症状。而且,这种药物还可以预防长期饮酒对肝脏和大脑所引起的损伤。本发明所涉及的药物分别作用于产生乙醛和脂肪的两种途径,从而起到互相增效的作用。同以上所描述的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服用更简单,而且有令人惊奇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防和治疗醉酒和过量饮酒对人体损伤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活性成分包括下列组分:
托芬那酸、含硫氨基酸、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述含硫氨基酸选自半胱氨酸、N-乙酰半胱氨酸或谷胱甘肽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B族维生素选自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各组分占组合物活性成分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托芬那酸:10-30,含硫氨基酸:10-30,维生素C:40-60,B族维生素:10-30。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各组分占组合物活性成分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托芬那酸:15-25,含硫氨基酸:15-25,维生素C:45-55,B族维生素:10-20。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为,组合物活性成分包括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托芬那酸:10-30,半胱氨酸:10-30,维生素C:40-60,维生素B1:10-30。更优选的组成为:托芬那酸:15-25,半胱氨酸:15-25,维生素C:45-55,维生素B1:10-20。
本发明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组合物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托芬那酸:10-30,半胱氨酸:10-30,维生素C:40-60,维生素B1:10-30;更优选的组成为:托芬那酸:15-25,半胱氨酸:15-25,维生素C:45-55,维生素B1:10-20。
本发明最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托芬那酸:20,半胱氨酸:20,维生素C:50,维生素B1:1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的各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及治疗醉酒和过量饮酒对人体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成胶囊或片剂,优选但不限于胶囊。为了制备这些胶囊或片剂,可以按照需要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加入常规的可药用辅料,对于辅料的选择,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剂型的要求来进行,例如制备胶囊时,在本发明组合物中可加入甜味剂、调味剂以及防腐剂。对于辅料的具体选择,本发明没用特定的限制。
本发明组合物的作用机制:托芬那酸具有强烈抑制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功能。前列腺素是一种脂肪酸的衍生物。过量饮酒会引起体内前列腺素急巨上升,从而导致头疼,恶心,呕吐,口干,口渴,烦躁,发抖等不良症状。托芬那酸同时也能抑制导致脑梗塞和心血管疾病的血栓素的产生。含硫氨基酸不仅能够消除乙醛对肝脏的毒性,而且还可以增强托芬那酸的功能。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可作为辅助成分起效。
本发明的替代方案:
除了胶囊或片剂之外,本复方制剂也可以制成针剂,静脉注射液,饮料等。
本发明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
1.有效减轻过量饮酒引起的头疼,恶心,呕吐,口干,口渴,烦躁,发抖等不良症状。
2.有效预防长期饮酒对脑,肝和心血管造成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各试验组中试验药物对头疼症状的疗效分析和对比图;
图2为各试验组中试验药物对口渴症状的疗效分析和对比图;
图3为服用药物(A)或安慰剂(P)后血浆中前列腺素随时间的变化图;
图4为服用药物(A)或安慰剂(P)后血浆中血栓素随时间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涉及的药物组合物在应用中可以是一种复方制剂。它的成份和一剂药中每种成份的剂量优选如下:
托芬那酸:200mg
半胱氨酸:200mg
维生素C:500mg
维生素B1:100mg
药剂的制备:以上成份均匀混合后装进胶囊中,或按常规方法制成片剂。
本发明更优选的复方制剂是胶囊,其中每粒胶囊含100mg托芬那酸、100mg半胱氨酸、250mg维生素C和50mg维生素B1。
服用剂量:饮酒前服用两粒胶囊,即每剂含200mg托芬那酸、200mg半胱氨酸、500mg维生素C和100mg维生素B1,酒后4到6小时再服用两粒。
以下将以几个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但是,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要旨,本发明并不只限于这些实施例的内容。
1.验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
这次临床试验采用双盲及交叉试验设计,并用安慰剂作对比。它包括下面三个试验组:
A组:服用安慰剂或200mg半胱氨酸,500mg维生素C和100mg维生素B1
B组:服用安慰剂或200mg托芬那酸
C组:服用安慰剂或A组和B组剂量的混合(本发明所涉及的复方制剂)
这个试验的主要目的是:
(1)验证本复方制剂的安全性
(2)验证本复方制剂的有效性
(3)证明本复方制剂的疗效不是复方制剂中每个成份的疗效的简单加和,而是它们互相协同增强的结果,即从统计上分分析,复方制剂的疗效比每个成份的疗效的简单加和更显著
在这次临床试验中,45个试验的自愿参与者被随机划分到一个试验组。之后,每个自愿者又被随机要求或首先服用安慰剂,或首先服用所要求服用的药物。在第一个疗程中首先服用安慰剂的自愿者会在第二个疗程中服用药物。而在第一个疗程中首先服用药物的自愿者会在第二个疗程中服用安慰剂。这样,每个试验者会作为自己的对比。从而减小分析误差。整个临床试验包括两个疗程。在每个疗程之间相隔2-3星期。
在每个疗程中,试验者首先服用两粒胶囊,然后开始饮酒。每个试验者所饮酒的量不受限制,但至少要到醉酒的状态。酒后4到6小时再服用两粒胶囊。第二天,试验者会填写有关药品疗效的问卷并报告任何副作用。参与C组的试验者还被要求在一定的时间点提供血样来测定血液中乙醇,前列腺素E2(PGE2)和血栓素B2(TXB2)的含量。
用来测试药品疗效的问卷有两种。一张3分问卷用来评估每种由过量饮酒会引起的症状的严重程度。分数于症状的关系如下:
0:无症状
1:轻度症状
2:中度症状
3:严重症状
在这次临床试验中,我们测试了三个试验组中所试药物对这些症状的作用:头疼,恶心,呕吐,口渴。
一张10分问卷用来评估药品的总体疗效。从0到10,分数越高,疗效越好。零分意味着药品完全无效;10分意味着药品完全有效。
对每个试验组所试药物疗效的评估是通过对相同试验组中所有参与者服用安慰剂时所得的平均分与服用试验药物所得的平均分进行统计分析来实现的。每个试验组所试药物的相对疗效则是通过对比不同组间服用试验药物与服用安慰剂时所得分数之差进行统计分析来评估的。这次临床试验统计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试验参与者对药品总体疗效的评估及分析结果
表1:药品总体疗效得分总结和分析
Figure B2009101310269D0000071
SEM: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表2:不同试验组之间试验药品总体治疗效果比较
  A组   B组   C组
  净得分   -0.07   2.67   4.87
  p值   参照组   0.005   <0.001
  p值   --   参照组   0.028
注:净得分为服用试验药物与服用安慰剂时所得分数之差
表1总结了每个试验组的参与者在服用试验药物和服用安慰剂后在总体疗效问卷上所给的分。这些分数在每组内平均之后进行统计分析,既由paired t-test来检验在一个试验组中与安慰剂相比试验药物是否有疗效。真的疗效由计算所得的p值来衡量。p值越小越好。当p<=0.05时,可以宣称试验药物具有统计学上有意义的显著疗效。
一般可以这样说,p值越小,疗效越显著。如果p>0.05,试验药物则不具有真正的疗效。从表1中所列的p值来看,半胱氨酸加上维生素C和维生素B1并不能有效地缓解由过量饮酒对身体所造成的综合不适症状,而托芬那酸以及本发明所涉及的复方制剂却有显著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由于C组的p值(<0.001)比B组的p值(0.003)明显的很多,因而本发明所涉及的复方制剂的疗效比托芬那酸更好。
为了进一步证明与托芬那酸比较起来本发明所涉及的由托芬那酸和半胱氨酸加上维生素C和维生素B1组成的复方制剂有协同增强的疗效,我们对数剧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我们首先算出每个试验组的净得分,既服用试验药物与服用安慰剂时所得分数之差,然后通过unpaired t-test来检验B组和C组之间净得分的差别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分析结果列在表2中。从表2中可以看出,B组的净得分为2.67,而C组的净得分为4.87。后者比前者多2.2分。这意味着C组的疗效比B组好。同时,由unpaired t-test计算出的p值又小于0.05(p=0.028)。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本发明药物中各成份在缓解由过量饮酒对身体所造成的综合不适症中起着协同增强疗效的作用。
2)试验参与者对药品对4个典型醉酒症状疗效的评估及分析结果
2.1)对恶心的疗效
表3:试验参与者恶心症状的表现及分析
Figure B2009101310269D0000081
表4:不同试验组之间试验药品对恶心症状疗效的比较
  A组   B组   C组
  有恶心   13(87%)   7(47%)   1(7%)
  无恶心   2(13%)   8(53%)   14(93%)
  p值   参照组   0.0502   0.0001
  p值   --   参照组   0.0352
表3列出了每个试验组中分别在服用试验药物和服用安慰剂时有恶心症状和没有恶心症状试验参与者的数目及百分数。每组中试验药物对安慰剂的疗效通过采用Fisher’s Exact Test来评估。正如表中p值所表明的那样,半胱氨酸加上维生素C和维生素B1并不能有效地缓解由过量饮酒所造成的恶心症状,托芬那酸有明显的效果(p=0.26),但本发明所涉及的复方制剂却有更显著的效果(p<0.001)。
同样,为了进一步证明与托芬那酸比较起来本发明所涉及的由托芬那酸和半胱氨酸加上维生素C和维生素B1组成的复方制剂有协同增强的疗效,我们对数剧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我们比较了每组中参试者在服用试验药物时有无恶心症状的数据,并对其用Fisher’sExact Test进行了统计分析(见表4)。从表4中看出,在服用了试验药物之后,A组中只有2%的参试者无恶心症状,B组中有53%的参试者无恶心症状,而C组中则有93%的参试者都没有恶心症状。更重要的是,与B组相比,C组的药物更有疗效。由算出的p值<0.05(0.0352)。这表明,本发明药物中各成份在缓解由过量饮酒造成的恶心症状中起着协同增强疗效的作用。
2.2)对呕吐的疗效
我们用与上相同的方法来评估了试验药物对缓减由过量饮酒造成的呕吐症状的疗效。表5列出了每个试验组中分别在服用试验药物和服用安慰剂时有呕吐症状和没有呕吐症状试验参与者的数目及百分数。每组中试验药物对安慰剂的疗效通过采用Fisher’s Exact Test来评估。正如表中p值所表明的那样,半胱氨酸加上维生素C和维生素B1并不能有效地缓解由过量饮酒所造成的呕吐症状,托芬那酸也没有明显的效果(p=0.27),而本发明所涉及的复方制剂却有显著的效果(p值<0.001)。
表5:试验参与者呕吐症状的表现及分析
Figure B2009101310269D0000101
表6:不同试验组之间试验药品对呕吐症状疗效的比较
Figure B2009101310269D0000102
同样,为了进一步证明与托芬那酸比较起来本发明所涉及的由托芬那酸和半胱氨酸加上维生素C和维生素B1组成的复方制剂有协同增强的疗效,我们对数剧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我们比较了每组中参试者在服用试验药物时有无呕吐症状的数据,并对其用Fisher’sExact Test进行了统计分析(见表6)。从表6中看出,在服用了试验药物之后,A组中只有4%的参试者无呕吐症状,B组中则有60%的参试者无呕吐症状,而C组中所有的参试者都没有呕吐症状。更重要的是,与B组相比,C组的药物更有疗效。由算出的p值<0.05(0.0169)。这表明,本发明药物中各成份在缓解由过量饮酒造成的呕吐症状中起着协同增强疗效的作用。
2.3)对头疼的疗效
图1展示了各试验组中试验参与者在服用安慰剂和试验药物后对头疼症状严重程度所给分数的平均值。兰色条图(深色条图)为服用试验药物后的平均分;而白色条图(浅色条图)则为服用安慰剂后的平均分。分数越高,头疼症状越严重。从图中可看出,平均下来每个试验组中试验参与者在服用安慰剂后头疼症状严重程度相当,其平均分在1.13和1.20之间。然而,每个试验组中试验参与者在服用试验药物后头疼症状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差别。A组药物得分为1.07,与安慰剂相近。B组药物得分降为0.53。C组药物得分最低,仅为0.27。这表明,A组药物对缓减头疼没有效果,而C组药物的疗效最好。本发明药物中各成份在缓解由过量饮酒引起的头疼症状中起着协同增强疗效的作用。
2.4)对口渴的疗效
图2展示了各试验组中试验参与者在服用安慰剂和试验药物后对口渴症状严重程度所给分数的平均值。兰色条图(深色条图)为服用试验药物后的平均分;而白色条图(浅色条图)则为服用安慰剂后的平均分。分数越高,口渴症状越严重。从图中可看出,平均下来每个试验组中试验参与者在服用安慰剂后口渴症状严重程度相当,其平均分在1.73和1.87之间。然而,每个试验组中试验参与者在服用试验药物后口渴症状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差别。A组药物得分为1.93,与安慰剂相近。B组药物得分降为1.20。C组药物得分最低,仅为0.60。这表明,A组药物对缓减口渴没有效果,而C组药物的疗效最好。本发明药物中各成份在缓解由过量饮酒引起的口渴症状中起着协同增强疗效的作用。
以上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所采用的半胱氨酸的剂量(加上维生素C和维生素B1)并不能有效地缓解由过量饮酒会引起的头疼,恶心,呕吐,口渴等不良症状。虽然托芬那酸能够有效地缓解所有这些症状,本发明所涉及的由托芬那酸,半胱氨酸,加上维生素C和维生素B1制成的复方制剂表现出比托芬那酸更好的疗效。
3)对两种生物标志物的评估及分析结果
我们测试了15名C组参试者在服用安慰剂和本发明药物时体内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试验结果分别展示在图3和图4中。在这两张图中,曲线A是服用本发明药物时的结果;曲线P是服用安慰剂时的结果。开始喝酒的时间定为0时。
前列腺素是过量饮酒引起人体不适的一个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图3表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复方制剂能够有效地抑制由过量饮酒引起的前列腺素的升高,从而阻止或降低了不良症状的强度。
图4的结果表明了本发明所涉及的复方制剂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抑制由过量饮酒引起的血液中血栓素的升高。人体内高浓度的血栓素可引起多种心血管疾病,同时也是长期饮酒造成脑梗塞的原因。因此,本复方制剂可以降低饮酒造成这些疾病的风险。
2.选择剂量的临床试验
通过改变复方制剂中各组份的相对含量,我们试验了在其它剂量下复方制剂的疗效。我们设置了四个试验组,每组的药剂总量维持为一千毫克,但各组份的相对含量为:托芬那酸10-30%,半胱氨酸10-30%,维生素C 40-60%,维生素B1 10-30%(见表7)。60个试验的自愿参与者被随机划分到表7所列的一个试验组中。之后,每个自愿者被要求服用所分组中定下剂量的药物并回答上节中所描述的有关药品疗效的两张问卷。每组中试验自愿参与者对药品总体疗效、头疼和口渴所给的分数总结在表8中。每组药物对恶心和呕吐的疗效总结在表9中。表8和表9同时也列出了服用优选剂量的结果,即托芬那酸200mg,半胱氨酸200mg,维生素C 500mg,维生素B1 100mg。表8中的结果显示各组之间药品总体疗效、头疼和口渴平均得分无明显差别,而且与服用优选剂量时的结果十分相近。同样,表9中的结果显示各组之间没有表现出恶心和呕吐症状的试验参与者数目和百分比无明显差别,而且与服用优选剂量时的结果十分相近。因此复方制剂中各组份含量在以下范围内变动时,它的疗效基本不受影响:托芬那酸10-30%,半胱氨酸10-30%,维生素C 40-60%,维生素B110-30%。
表7:不同试验组中药品成份的绝对和相对含量
  托芬那酸   半胱氨酸   维生素C   维生素B1
  A组   100mg(10%)   300mg(30%)   500mg(50%)   100mg(10%)
  B组   300mg(30%)   100mg(10%)   500mg(50%)   100mg(10%)
  C组   200mg(20%)   100mg(10%)   400mg(40%)   300mg(30%)
  D组   200mg(20%)   100mg(10%)   600mg(60%)   100mg(10%)
表8:不同剂量下药品总体疗效、头疼和口渴平均得分总结
  优选剂量   A组   B组   C组   D组
  总体疗效   8.00   7.88   8.15   8.10   7.95
  头疼   0.27   0.30   0.25   0.27   0.28
  口渴   0.60   0.68   0.59   0.63   0.60
表9:不同剂量下没有表现出恶心和呕吐症状的试验参与者数目和百分比
  优选剂量   A组   B组   C组   D组
  无恶心   14(93%)   14(93%)   15(100%)   13(87%)   14(93%)
  无呕吐   15(100%)   14(93%)   15(100%)   14(93%)   13(87%)
3.采用其它B族维生素的临床试验
本试验在优选剂量的基础上,即托芬那酸200mg,半胱氨酸200mg,维生素C 500mg,维生素B1 100mg,将维生素B1用维生素B2、维生素B6或维生素B12取代。45个试验的自愿参与者被随机划分到下列的一个试验组中:
A组:100mg维生素B2取代100mg维生素B1
B组:100mg维生素B6取代100mg维生素B1
C组:100mg维生素B12取代100mg维生素B1
之后,每个自愿者被要求服用所分组中定下剂量的药物并回答上节中所描述的有关药品疗效的两张问卷。每组中试验自愿参与者对药品总体疗效、头疼和口渴所给的分数总结在表10中。每组药物对恶心和呕吐的疗效总结在表11中。表10和表11同时也列出了服用优选剂型的结果,即托芬那酸200mg,半胱氨酸200mg,维生素C 500mg,维生素B1 100mg。表10中的结果显示各组之间药品总体疗效、头疼和口渴平均得分无明显差别,而且与服用优选剂型时的结果十分相近。同样,表11中的结果显示各组之间没有表现出恶心和呕吐症状的试验参与者数目和百分比无明显差别,而且与服用优选剂型时的结果十分相近。因此复方制剂中将维生素B1用维生素B2、维生素B6或维生素B12取代后,它的疗效基本不受影响。
表10:不同剂型下药品总体疗效、头疼和口渴平均得分总结
  优选剂型   A组   B组   C组
  总体疗效   8.00   7.98   7.76   7.58
  头疼   0.27   0.31   0.35   0.37
  口渴   0.60   0.71   0.69   0.76
表11:不同剂型下没有表现出恶心和呕吐症状的试验参与者数目和百分比
  优选剂型   A组   B组   C组
  无恶心   14(93%)   13(87%)   13(87%)   12(80%)
  无呕吐   15(100%)   14(93%)   12(80%)   12(80%)
4.采用其它含硫氨基酸的临床试验
本试验在优选剂量的基础上,即托芬那酸200mg,半胱氨酸200mg,维生素C 500mg,维生素B1 100mg,将半胱氨酸用N-乙酰半胱氨酸或谷胱甘肽取代。45个试验的自愿参与者被随机划分到下列的一个试验组中:
A组:200mg N-乙酰半胱氨酸取代200mg半胱氨酸
B组:200mg谷胱甘肽取代200mg半胱氨酸
之后,每个自愿者被要求服用所分组中定下剂量的药物并回答上节中所描述的有关药品疗效的两张问卷。每组中试验自愿参与者对药品总体疗效、头疼和口渴所给的分数总结在表12中。每组药物对恶心和呕吐的疗效总结在表13中。表12和表13同时也列出了服用优选剂型的结果,即托芬那酸200mg,半胱氨酸200mg,维生素C 500mg,维生素B1 100mg。表12中的结果显示各组之间药品总体疗效、头疼和口渴平均得分无明显差别,而且与服用优选剂型时的结果十分相近。同样,表13中的结果显示各组之间没有表现出恶心和呕吐症状的试验参与者数目和百分比无明显差别,而且与服用优选剂型时的结果十分相近。因此复方制剂中将半胱氨酸用N-乙酰半胱氨酸或谷胱甘肽取代后,它的疗效基本不受影响。
表12:不同剂型下药品总体疗效、头疼和口渴平均得分总结
  优选剂型   A组   B组
  总体疗效   8.00   8.22   8.08
  头疼   0.27   0.25   0.30
  优选剂型   A组   B组
  口渴   0.60   0.63   0.58
表13:不同剂型下没有表现出恶心和呕吐症状的试验参与者数目和百分比
  优选剂型   A组   B组
  无恶心   14(93%)   13(87%)   15(100%)
  无呕吐   15(100%)   15(100%)   14(93%)
毒性试验
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毒性较小。病理组织学检查中,大鼠解剖,未发现心、肝、脾、肺、肾、脑等器官的明显改变。病理组织学检查也没有发现有病理变化,表明长期给药对各脏器组织无明显损伤。本发明组合物长期使用,无明显毒性,是较安全的制剂。
虽然本发明在效果说明中使用了某一特定的复方制剂的产品,但是,不拘泥于理论上的任何限制,该特定复方制剂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精髓实质,也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预防和治疗醉酒和过量饮酒对人体损伤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活性成分包括下列组分:
托芬那酸、含硫氨基酸、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硫氨基酸选自半胱氨酸、N-乙酰半胱氨酸或谷胱甘肽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族维生素选自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组分占组合物活性成分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
托芬那酸:10-30,含硫氨基酸:10-30,维生素C:40-60,B族维生素:10-3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组分占组合物活性成分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
托芬那酸:15-25,含硫氨基酸:15-25,维生素C:45-55,B族维生素:10-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活性成分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托芬那酸:10-30,半胱氨酸:10-30,维生素C:40-60,维生素B1:10-3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托芬那酸:10-30,半胱氨酸:10-30,维生素C:40-60,维生素B1:10-30。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托芬那酸:15-25,半胱氨酸:15-25,维生素C:45-55,维生素B1:10-2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托芬那酸:20,半胱氨酸:20,维生素C:50,维生素B1:10。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为胶囊剂或片剂。
CN200910131026A 2009-04-20 2009-04-20 防治过量饮酒对人体损伤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ending CN1018623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1026A CN101862332A (zh) 2009-04-20 2009-04-20 防治过量饮酒对人体损伤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1026A CN101862332A (zh) 2009-04-20 2009-04-20 防治过量饮酒对人体损伤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2332A true CN101862332A (zh) 2010-10-20

Family

ID=42954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1026A Pending CN101862332A (zh) 2009-04-20 2009-04-20 防治过量饮酒对人体损伤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62332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45013A1 (en) * 2011-04-19 2012-10-26 Yoon Gihyun Methods for treating or preventing alcohol-related disorders or craving-related disorders
CN105395534A (zh) * 2015-12-16 2016-03-16 大连槿藏商贸有限公司 共轭亚油酸或其衍生物在制备酒精代谢促进剂方面的应用
WO2016142580A1 (en) * 2015-03-06 2016-09-15 Biohit Oyj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ng hangover symptoms
CN106943310A (zh) * 2017-01-25 2017-07-14 西安科艺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色素蛋白光稳定性的复合物及应用
CN107789612A (zh) * 2016-08-31 2018-03-13 李镇坚 一种中药水果复合固体解酒糖及制备工艺
CN108042520A (zh) * 2012-05-28 2018-05-18 拜奥希特公司 预防头痛的组合物
CN112956623A (zh) * 2021-03-05 2021-06-15 王正元 一种具有消除宿醉不良症状的饮料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45013A1 (en) * 2011-04-19 2012-10-26 Yoon Gihyun Methods for treating or preventing alcohol-related disorders or craving-related disorders
CN108042520A (zh) * 2012-05-28 2018-05-18 拜奥希特公司 预防头痛的组合物
WO2016142580A1 (en) * 2015-03-06 2016-09-15 Biohit Oyj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ng hangover symptoms
CN105395534A (zh) * 2015-12-16 2016-03-16 大连槿藏商贸有限公司 共轭亚油酸或其衍生物在制备酒精代谢促进剂方面的应用
CN107789612A (zh) * 2016-08-31 2018-03-13 李镇坚 一种中药水果复合固体解酒糖及制备工艺
CN106943310A (zh) * 2017-01-25 2017-07-14 西安科艺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色素蛋白光稳定性的复合物及应用
CN112956623A (zh) * 2021-03-05 2021-06-15 王正元 一种具有消除宿醉不良症状的饮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2332A (zh) 防治过量饮酒对人体损伤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Eby et al. Rapid recovery from major depression using magnesium treatment
US20180055797A1 (en) Non-racemic ketone salts for rapid-onset nutritional ketosis and metabolic therapy
LAN et al.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mproves exercise capac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underweight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TWI583390B (zh) 富含鞣花單寧之萃取物組成物
Yonei et al. Effects on the human body of a dietary supplement containing L-carnitine and Garcinia cambogia extract: a study using double-blind tests
Jung et al. Effects of ingesting a pre-workout dietary supplement with and without synephrine for 8 weeks on training adaptations in resistance-trained males
JP6574809B2 (ja) 慢性疲労の治療用の組成物および方法
Agarwal et al. Gabapentin enacarbil–clinical efficacy in restless legs syndrome
US20150250761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CN102670591A (zh) 包含一氧化氮供体和二硫戊环的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性功能改善的药物中的用途
AT513274A4 (de) Nahrungsergänzungsmittel
CN103263404B (zh) 一种复合麻醉药物
JP2007106703A (ja) 血管障害の予防および治療組成物
LeBaron et al. Effects of an H2-infused, Nitric Oxide-Producing Functional Beverage on Exercise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Bschor et al. Is successful lithium augmentation limited to serotonergic antidepressants?
Alghadeer The efficacy of different oral magnesium supplements for migraine preven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WO2014087006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abreichung von hypoxischem und hyperoxischem gas
Li The Effect of The Ketogenic Diet on Fitness Activities and Th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 on Body
Rudin Infusion Therapy 16
DE102022103658A1 (de) Arzneimittelzusammensetzung enthaltend L-Tryptophan (L-Try) und L-5-Hydroxytryptophan (5-HTP) sowie einen peripheren Abbauhemmer
Jung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a Pre-Workout Dietary Supplement with and without Synephrine
WO2009013723A2 (en) Ethyl pyruvate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mi cro- clustered water and use of the same
Colson The concomitant effects of cordyceps sinensis supplementation on physiological performance indices during cycling in males
Connahan et al. Effects Of Caffeine On Blood Pressure During A Maximal Test In Active College-aged Females.: 3313 Board# 74 May 30, 9: 30 AM-11: 00 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