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9283B - 一种内置射频识别rfid加密的固态硬盘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置射频识别rfid加密的固态硬盘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9283B
CN101859283B CN2010101297341A CN201010129734A CN101859283B CN 101859283 B CN101859283 B CN 101859283B CN 2010101297341 A CN2010101297341 A CN 2010101297341A CN 201010129734 A CN201010129734 A CN 201010129734A CN 101859283 B CN101859283 B CN 1018592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control
rfid
output ports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97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59283A (zh
Inventor
吴欣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rysto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12973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592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59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92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592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92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一种内置射频识别RFID加密的固态硬盘的控制方法,先将各模块连接起来,其次验证加密密钥是否正确,最后加密固态硬盘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当操作系统对加密固态硬盘发出“读”高级指令后,经过纠正错码和解密的数据通过高速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读取;当操作系统对加密固态硬盘发出“写”高级指令后,处理过的数据写入到闪存存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页面中;当操作系统对加密固态硬盘发出“删除”高级指令后,闪存中央处理单元对整个页面进行“删除”,页面中的其它未删除数据将写入到其它页面,本发明具有系统成本低、存储数据安全性高和数据的传输时间短的优点,特别适用于便携式移动存储设备,并可在一半导体芯片中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内置射频识别RFID加密的固态硬盘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闪存存储媒体的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射频识别RFID加密的固态硬盘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固态硬盘市场目前处于萌芽后期,即将进入快速成长期,是存储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机械硬盘已成为现代IT技术速度发展的一大主要瓶颈。固态硬盘在功耗、性能和移动性方面有着机械硬盘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使得固态硬盘在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对其所存储数据的安全性有很高要求,现有的加密技术对移动存储设备的移动性和使用方便性有很大限制,而且增加了数据的读取时间。目前市场上的射频识别RFID加密移动硬盘盒方法,是基于硬件的射频识别RFID数据编码技术,它是数据在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和通用串行总线USB转换的中间环节通过射频识别RFID对数据进行加密,这种方法存在增加了系统成本,同时延长了数据的传输时间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内置射频识别RFID加密的固态硬盘的控制方法,它具有系统成本低、存储数据安全性高和数据的传输时间短的优点,特别适合于便携式移动存储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置射频识别RFID加密的固态硬盘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芯片DDR SDRAM的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控制器DDRController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控制器DDR Controller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中央处理单元CPU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控制器DDR Controller的第三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和控制网络DMA Network & Control Network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中央处理单元CPU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和控制网络DMA Network & Control Network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的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和控制网络DMA Network& Control Network的第三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第1通道C-1的32片闪存芯片NAND与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第2通道C-2的32片闪存芯片NAND与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的第三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依此类推,将第16通道C-16的32片闪存芯片NAND与闪存控制器NANDController的第十七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的第十八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和控制网络DMA Network &Control Network的第四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射频识读器RFIDReader的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和控制网络DMANetwork & Control Network的第五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模块,通用串行总线USB模块和I2C模块的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和控制网络DMA Network &Control Network 的第六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中的直接存储器存取界面DMA Interface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DMA Network相连接,将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中的寄存器控制界面Register Control Interface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控制网络Control Network相连接,将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中的高级加密标准模块界面AES Interface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控制网络Control Network相连接,将闪存控制器NAN DController中的主控制模块Main Control的第一至第六双向输入输出端口分别与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中的直接存储器存取界面DMA Interface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寄存器控制界面Register Control Interface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高级加密标准模块界面AES Interface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存储器缓存Memory Buffering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错码纠正ECC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和闪存界面NAND Flash Interface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
第二步,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与外部射频标签RFID TAG通讯,验证加密密钥是否正确,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向外发射150kHz频率的激活电磁波,外界的射频标签RFID TAG通过它自带的天线线圈耦合该电磁场并从中获得电源能量和编码信号,射频标签RFID TAG中的时钟恢复模块根据电磁波携带的信息恢复时钟信号,射频标签RFID TAG中的解调模块根据电磁波携带的信息解调电磁波所载的信号,射频标签RFIDTAG接到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中的射频识读器RFID Reader的询问后,从射频标签RFID TAG中电可擦除存储器EEPROM中调出相应的加密密码,通过射频标签RFIDTAG中的调制模块将该密码信息发出,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中的射频识读器RFIDReader接收射频标签RFID TAG发出的密钥信息,经过解调由控制网络Control Network送入中央处理单元CPU,如果接收到的密钥与闪存控制器中内置的密钥相同,闪存固态硬盘将正常工作,否则将被锁死,RFID硬件加密/解密的启用和停用由一外部硬件开关控制或由软件设置,RFID加密密钥在制造时存入带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的固件中,当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中的密钥与射频标签RFID TAG中存储的密钥经核对一致,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进入正常工作状态,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中的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通过该密钥对数据的读写进行解密和加密运算,
第三步,当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经过密钥检测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由一有限状态机FSM控制,具体运行如下:
当操作系统对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发出“读”高级指令后,有限状态机FSM由等待或休眠状态进入“读”状态,中央处理单元CPU将“读”高级指令转换成对通道中闪存页面的存储单元的“读”指令,中央处理单元CPU通过控制网络Control network对相应的页面来控制,计算机与闪存页面之间的数据“读”由高速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DMA Network并经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或通用串行总线USB实现,闪存控制模块控制1到16通道闪存器件,16通道数据同时并行读取可增加数据的读取速度,每个通道可连接的闪存器件是1到32个,在页面读取模式下,数据从闪存存储器中读出并暂时存储在当地缓存器SRAM中,当所需要的数据从闪存存储器中读出后,错码纠正ECC来纠正错码,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对数据进行解密,经过纠正错码和解密的数据通过高速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DMANetwork读取,错码纠正ECC和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的启用和停用都分别通过软件来设置,当错码纠正ECC和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处理当前页面的同时,闪存存储器中下一页面的数据读取到另一当地缓存器SRAM中,当完成“读”命令后,有限状态机FSM进入“等待”状态;
当操作系统对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发出“写”高级指令后,有限状态机FSM由等待或休眠状态进入“写”状态,中央处理单元CPU将该高级指令转换成对通道中闪存页面的存储单元的“写”指令,中央处理单元CPU通过控制网络Control network对相应的页面来控制,计算机与闪存页面之间的数据“写”由高速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DMA Network并经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或通用串行总线USB实现,闪存控制模块控制1到16通道闪存器件,16通道数据同时并行写入增加数据的写入速度,每个通道连接的闪存器件是1到32个,在页面写入模式下,数据通过高速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DMA Network写入到当地缓存器SRAM中,当有足够的数据后,错码纠正ECC对数据提供错误保护,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过的数据写入到闪存存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页面中,当错码纠正ECC和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加密模块处理当前页面时,新的数据写到另一当地缓存器SRAM中,当完成“写”命令后,有限状态机FSM进入“等待”状态;
当操作系统对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发出“删除”高级指令后,有限状态机FSM由等待或休眠状态进入“删除”状态,中央处理单元CPU对整个页面进行“删除”页面中的其它未删除数据将写入到其它页面,当完成“删除”命令后,有限状态机FSM进入“等待”状态。
由于本发明由于采用RFID加密技术,具有系统成本低、存储数据安全性高和数据的传输时间短的优点,特别适用于便携式移动存储设备,并可在一半导体芯片中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固态硬盘SSD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一种内置射频识别RFID加密的固态硬盘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内置射频识别RFID加密的固态硬盘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参见图1,将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芯片DDRSDRAM的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控制器DDR Controller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控制器DDR Controller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中央处理单元CPU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控制器DDR Controller的第三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和控制网络DMA Network & Control Network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中央处理单元CPU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和控制网络DMA Network & ControlNetwork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闪存控制器NANDController的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和控制网络DMA Network & Control Network的第三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第1通道C-1的32片闪存芯片NAND与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第2通道C-2的32片闪存芯片NAND与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的第三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依此类推,将第16通道C-16的32片闪存芯片NAND与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的第十七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闪存控制器NANDController的第十八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和控制网络DMA Network & Control Network的第四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射频识读器RFID Reader的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和控制网络DMA Network & Control Network的第五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模块,通用串行总线USB模块和I2C模块的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和控制网络DMA Network & Control Network的第六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参见图2,将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中的直接存储器存取界面DMAInterface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DMANetwork相连接,将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中的寄存器控制界面Register Control Interface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控制网络Control Network相连接,将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中的高级加密标准模块界面AES Interface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控制网络Control Network相连接,将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中的主控制模块Main Control的第一至第六双向输入输出端口分别与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中的直接存储器存取界面DMA Interface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寄存器控制界面Register Control Interface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高级加密标准模块界面AES Interface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存储器缓存Memory Buffering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错码纠正ECC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和闪存界面NAND FlashInterface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
第二步,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与外部射频标签RFID TAG通讯,验证加密密钥是否正确,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向外发射150kHz频率的激活电磁波,外界的射频标签RFID TAG通过它自带的天线线圈耦合该电磁场并从中获得电源能量和编码信号,射频标签RFID TAG中的时钟恢复模块根据电磁波携带的信息恢复时钟信号,射频标签RFID TAG中的解调模块根据电磁波携带的信息解调电磁波所载的信号,射频标签RFID TAG接到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中的射频识读器RFID Reader的询问后,从射频标签RFIDTAG中电可擦除存储器EEPROM中调出相应的加密密码,通过射频标签RFID TAG中的调制模块将该密码信息发出,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中的射频识读器RFIDReader接收射频标签RFID TAG发出的密钥信息,经过解调由控制网络Control Network送入中央处理单元CPU,如果接收到的密钥与闪存控制器中内置的密钥相同,闪存固态硬盘将正常工作,否则将被锁死,RFID硬件加密/解密的启用和停用由一外部硬件开关控制或由软件设置,RFID加密密钥在制造时存入带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的固件中,当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中的密钥与射频标签RFID TAG中存储的密钥经核对一致,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进入正常工作状态,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中的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通过该密钥对数据的读写进行解密和加密运算,
第三步,当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经过密钥检测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由一有限状态机FSM控制,具体运行如下:
当操作系统对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发出“读”高级指令后,有限状态机FSM由等待或休眠状态进入“读”状态,中央处理单元CPU将“读”高级指令转换成对通道中闪存页面的存储单元的“读”指令,中央处理单元CPU通过控制网络Control network对相应的页面来控制,计算机与闪存页面之间的数据“读”由高速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DMA Network并经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或通用串行总线USB实现,闪存控制模块控制1到16通道闪存器件,16通道数据同时并行读取可增加数据的读取速度,每个通道可连接的闪存器件是1到32个,在页面读取模式下,数据从闪存存储器中读出并暂时存储在当地缓存器SRAM中,当所需要的数据从闪存存储器中读出后,错码纠正ECC来纠正错码,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对数据进行解密,经过纠正错码和解密的数据通过高速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DMANetwork读取,错码纠正ECC和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的启用和停用都分别通过软件来设置,当错码纠正ECC和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处理当前页面的同时,闪存存储器中下一页面的数据读取到另一当地缓存器SRAM中,当完成“读”命令后,有限状态机FSM进入“等待”状态;
当操作系统对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发出“写”高级指令后,有限状态机FSM由等待或休眠状态进入“写”状态,中央处理单元CPU将该高级指令转换成对通道中闪存页面的存储单元的“写”指令,中央处理单元CPU通过控制网络Control network对相应的页面来控制,计算机与闪存页面之间的数据“写”由高速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DMA Network并经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或通用串行总线USB实现,闪存控制模块控制1到16通道闪存器件,16通道数据同时并行写入增加数据的写入速度,每个通道连接的闪存器件是1到32个,在页面写入模式下,数据通过高速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DMA Network写入到当地缓存器SRAM中,当有足够的数据后,错码纠正ECC对数据提供错误保护,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过的数据写入到闪存存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页面中,当错码纠正ECC和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加密模块处理当前页面时,新的数据写到另一当地缓存器SRAM中,当完成“写”命令后,有限状态机FSM进入“等待”状态;
当操作系统对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发出“删除”高级指令后,有限状态机FSM由等待或休眠状态进入“删除”状态,中央处理单元CPU对整个页面进行“删除”,页面中的其它未删除数据将写入到其它页面,当完成“删除”命令后,有限状态机FSM进入“等待”状态。
附图中:DDR SDRAM为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Controller为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控制器;DDR Controller为双倍速率控制器;CPU为中央处理单元;DMA Network & ControlNetwork为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和控制网络;NAND Controller为闪存控制模块;NAND闪存芯片;NAND Controller为闪存控制模块;AES为高级加密标准模块;RFID Reader为射频识别模块读写器;SATA为串行高级技术附件;USB为串行总线;I2C为芯片间总线模块;DMAInterface为直接存储器存取界面;DMA Network为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Register Control Interface为寄存器控制界面;Control Network为控制网络;AES Interface为高级加密标准模块界面;Main Control为主控制模块;Memory Buffering为存储器缓存;ECC为错码纠正;NAND Flash Interface为闪存界面。

Claims (1)

1.一种内置射频识别RFID加密的固态硬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芯片(DDR SDRAM)的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控制器(DDRController)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控制器(DDR Controller)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中央处理单元(CPU)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控制器(DDR Controller)的第三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和控制网络(DMA Network & Control Network)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中央处理单元(CPU)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和控制网络(DMA Network &Control Network)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的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和控制网络(DMA Network & Control Network)的第三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第1通道C-1的32片闪存芯片(NAND)与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第2通道C-2的32片闪存芯片(NAND)与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的第三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依此类推,将第16通道C-16的32片闪存芯片(NAND)与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的第十七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的第十八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和控制网络(DMA Network & Control Network)的第四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射频识读器(RFID Reader)的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和控制网络(DMA Network &Control Network)的第五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模块,通用串行总线(USB)模块和I2C模块的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和控制网络(DMA Network &Control Network)的第六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将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中的直接存储器存取界面(DMA Interface)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DMA Network)相连接,将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中的寄存器控制界面(RegisterControl Interface)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控制网络(ControlNetwork)相连接,将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中的高级加密标准模块界面(AES Interface)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端口与控制网络(Control Network)相连接,将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中的主控制模块(Main Control)的第一至第六双向输入输出端口分别与闪存控制器(NAND Controller)中的直接存储器存取界面(DMAInterface)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寄存器控制界面(RegisterControl Interface)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高级加密标准模块界面(AES Interface)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存储器缓存(MemoryBuffering)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错码纠正(ECC)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和闪存界面(NAND Flash Interface)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
第二步,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与外部射频标签(RFID TAG)通讯,验证加密密钥是否正确,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向外发射150kHz频率的激活电磁波,外界的射频标签(RFID TAG)通过它自带的天线线圈耦合该电磁场并从中获得电源能量和编码信号,射频标签(RFID TAG)中的时钟恢复模块根据电磁波携带的信息恢复时钟信号,射频标签(RFID TAG)中的解调模块根据电磁波携带的信息解调电磁波所载的信号,射频标签(RFID TAG)接到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中的射频识读器(RFID Reader)的询问后,从射频标签(RFIDTAG)中电可擦除存储器(EEPROM)中调出相应的加密密码,通过射频标签(RFID TAG)中的调制模块将该密码信息发出,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中的射频识读器(RFID Reader)接收射频标签(RFID TAG)发出的密钥信息,经过解调由控制网络(Control Network)送入中央处理单元(CPU),如果接收到的密钥与闪存控制器中内置的密钥相同,闪存固态硬盘将正常工作,否则将被锁死,RFID硬件加密/解密的启用和停用由一外部硬件开关控制或由软件设置,RFID加密密钥在制造时存入带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的固件中,当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中的密钥与射频标签(RFID TAG)中存储的密钥经核对一致,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进入正常工作状态,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中的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通过该密钥对数据的读写进行解密和加密运算,
第三步,当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经过密钥检测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由一有限状态机(FSM)控制,具体运行如下:
当操作系统对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发出“读”高级指令后,有限状态机(FSM)由等待或休眠状态进入“读”状态,中央处理单元(CPU)将“读”高级指令转换成对通道中闪存页面的存储单元的“读”指令,中央处理单元(CPU)通过控制网络(Control network)对相应的页面来控制,计算机与闪存页面之间的数据“读”由高速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DMA Network)并经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或通用串行总线(USB)实现,闪存控制模块控制1到16通道闪存器件,16通道数据同时并行读取可增加数据的读取速度,每个通道可连接的闪存器件是1到32个,在页面读取模式下,数据从闪存存储器中读出并暂时存储在当地缓存器SRAM中,当所需要的数据从闪存存储器中读出后,错码纠正(ECC)来纠正错码,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对数据进行解密,经过纠正错码和解密的数据通过高速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DMA Network)读取,错码纠正(ECC)和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的启用和停用都分别通过软件来设置,当错码纠正(ECC)和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处理当前页面的同时,闪存存储器中下一页面的数据读取到另一当地缓存器SRAM中,当完成“读”命令后,有限状态机(FSM)进入“等待”状态;
当操作系统对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发出“写”高级指令后,有限状态机(FSM)由等待或休眠状态进入“写”状态,中央处理单元(CPU)将该高级指令转换成对通道中闪存页面的存储单元的“写”指令,中央处理单元(CPU)通过控制网络(Control network)对相应的页面来控制,计算机与闪存页面之间的数据“写”由高速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DMA Network)并经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或通用串行总线(USB)实现,闪存控制模块控制1到16通道闪存器件,16通道数据同时并行写入增加数据的写入速度,每个通道连接的闪存器件是1到32个,在页面写入模式下,数据通过高速直接存储器存取网络(DMA Network)写入到当地缓存器SRAM中,当有足够的数据后,错码纠正(ECC)对数据提供错误保护,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过的数据写入到闪存存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页面中,当错码纠正(ECC)和高级加密标准模块(AES)加密模块处理当前页面时,新的数据写到另一当地缓存器SRAM中,当完成“写”命令后,有限状态机(FSM)进入“等待”状态;
当操作系统对RFID加密固态硬盘(SSD)发出“删除”高级指令后,有限状态机(FSM)由等待或休眠状态进入“删除”状态,中央处理单元(CPU)对整个页面进行“删除”,页面中的其它未删除数据将写入到其它页面,当完成“删除”命令后,有限状态机(FSM)进入“等待”状态。
CN2010101297341A 2010-03-22 2010-03-22 一种内置射频识别rfid加密的固态硬盘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18592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97341A CN101859283B (zh) 2010-03-22 2010-03-22 一种内置射频识别rfid加密的固态硬盘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97341A CN101859283B (zh) 2010-03-22 2010-03-22 一种内置射频识别rfid加密的固态硬盘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9283A CN101859283A (zh) 2010-10-13
CN101859283B true CN101859283B (zh) 2012-01-11

Family

ID=42945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97341A Active CN101859283B (zh) 2010-03-22 2010-03-22 一种内置射频识别rfid加密的固态硬盘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592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6559B (zh) * 2011-01-26 2014-09-24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sata接口固态硬盘数据传输效率的方法
CN102541766B (zh) * 2011-12-14 2015-04-29 北京博大光通国际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wsn基站控制的具有安全信息防护功能的涉密存储器
CN102662874B (zh) * 2012-04-06 2015-06-10 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 双界面加密存储卡及其中的数据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2681937B (zh) * 2012-05-15 2016-05-18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一致性协议正确性验证方法
CN103294614A (zh) * 2012-10-17 2013-09-11 西安晨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硬件加密实现硬盘防盗和数据保护的方法
CN103885909B (zh) * 2014-03-26 2017-07-11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原生PCIe接口的SSD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98399A (zh) * 2015-02-06 2015-05-06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加密固态硬盘
CN105868642A (zh) * 2015-09-28 2016-08-17 深圳创久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加密的闪存控制器以及写入或读取数据加密方法
US10979223B2 (en) * 2017-01-31 2021-04-13 Pure Storage, Inc. Separate encryption for a solid-state drive
US11061622B2 (en) 2017-11-13 2021-07-13 Weka.IO Ltd. Tiering data strategy for a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US11093393B2 (en) * 2018-12-27 2021-08-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arly DRAM page-activation
CN110502935A (zh) * 2019-08-28 2019-11-26 深圳市安信达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授权的加密式固态硬盘及自动授权方法
CN113761599B (zh) * 2021-09-10 2023-06-20 成都佰维存储科技有限公司 固态硬盘加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7407928B (zh) * 2023-12-13 2024-03-22 合肥康芯威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装置、存储装置的数据保护方法、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10624A2 (en) * 2005-04-11 2006-10-19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fid assisted media protection, tracking and life cycle management
US20070011728A1 (en) * 2005-07-06 2007-01-11 White Charles A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and Securing Transactions Using RF Communication
WO2008032002A1 (fr) * 2006-09-15 2008-03-20 France Telecom Procede de securisation de l'acces a un contenu enregistre sur un moyen de stock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9283A (zh) 201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9283B (zh) 一种内置射频识别rfid加密的固态硬盘的控制方法
TWI479359B (zh) 指令執行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KR102208072B1 (ko) 데이터 처리 시스템
EP3360047B1 (en) Secure subsystem
KR102140592B1 (ko) 데이터 저장 장치
CN104217180B (zh) 一种加密存储盘
CN102317919A (zh) 在存储器控制器中的数据完整性及方法
CN109447225B (zh) 一种高速安全加密Micro SD卡
US20160203086A1 (en) Data protection method, memory control circuit unit and memory storage device
TWI472927B (zh) 資料串分派與傳送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CN102184143B (zh) 一种存储设备数据的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00089889A1 (en) Memory system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160253239A1 (en) Data storage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2855090B (zh) 存储设备及其运行方法
CN202838313U (zh) 集成nfc技术的加密型移动硬盘
TWI430104B (zh) 資料串分派與傳送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CN112115076A (zh) 使用者数据的加解密装置及方法
CN204215404U (zh) 一种加密存储盘
KR101599834B1 (ko) 메모리 컨트롤러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메모리 시스템
CN104503705A (zh) 利用闪存设备构建可信存储系统的方法及构建的可信存储系统
CN103839012A (zh) Flash加密存储装置
US9778864B2 (en) Data storage device using non-sequential segment access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US11550929B2 (en) Memory system
KR20140030962A (ko) 데이터 저장 장치 및 그것의 동작 방법
US10203891B2 (en) Data storage device and data process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27

Address after: 519000, No. 1, Da Ha Road, Tang Wan Town, Guangdong, Zhuhai, -1-A301q

Patentee after: ZHUHAI CRYSTON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49 Shaanxi province Xi'an Beilin District Xianning road 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 village 27 3 to 504 homes

Patentee before: Wu Xinyan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Control Method for Solid State Drive with Built in RFID Encryptio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1

Pledgee: Guangfa Bank Co.,Ltd. Zhuhai Jinwan Branch

Pledgor: ZHUHAI CRYSTONE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6691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1

Pledgee: Guangfa Bank Co.,Ltd. Zhuhai Jinwan Branch

Pledgor: ZHUHAI CRYSTONE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6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