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8493B - 一种上行调度的缓存确定方法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调度的缓存确定方法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8493B
CN101848493B CN2009100806869A CN200910080686A CN101848493B CN 101848493 B CN101848493 B CN 101848493B CN 2009100806869 A CN2009100806869 A CN 2009100806869A CN 200910080686 A CN200910080686 A CN 200910080686A CN 101848493 B CN101848493 B CN 1018484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
pdu
data
buffer
teb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06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8493A (zh
Inventor
齐亮
沈雅娜
周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091008068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484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48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8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8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8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行调度的缓存确定方法及基站,包括:在接收到调度信息时,确定所述调度信息中E-DCH总的缓存状态的数值,确定接收到的MAC-e协议数据单元携带的数据量,以及确定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根据调度信息中E-DCH总的缓存状态的数值,结合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和/或接收到的MAC-e协议数据单元携带的数据量的组合确定用户设备缓存数据量。使用本发明,能够准确的确定出用户设备上的缓存数据量。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调度的缓存确定方法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行调度的缓存确定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是3GPPRelease7提出的一种上行增强方案。LCR(low chip rate,低码片速率)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HSUPA业务的信道结构包括E-RUCCH(E-DCH Random access Uplink Control Channel,E-DCH随机接入上行控制信道;E-DCH:Enhanced Dedicated Transport Channel,增强型专用传输信道)和E-PUCH(E-DCH Physical Uplink Channel,E-DCH物理上行信道)两个上行信道,以及E-AGCH(E-DCH Absolute Grant Channel,E-DCH绝对许可信道)、E-HICH(E-DCH HARQ Indicator Channel,E-DCH HARQ就答指示信道;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两个下行信道。HSUPA分为调度传输与非调度传输,图1为调度传输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调度传输的流程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步:
步骤101、当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缓存中有上行增强数据等待发送时,UE通过E-RUCCH发送上行调度请求信息,请求调度资源;
步骤102、Node B(基站)根据收到的上行调度请求信息进行资源调度,并通过E-AGCH发送下行授权信息;
步骤103、UE根据收到的下行授权信息,进行E-TFC(E-DCH TransportFormat Combination,增强传输格式组合)选择,选择合适的TBS(TransportBlock Size,传输块大小)和调制方式,之后进行编码、调制,通过E-PUCH发送上行增强数据;
步骤104、Node B在收到E-PUCH上发送的上行增强数据之后,进行解码处理,根据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校验得到ACK/NACK信息,编码之后映射到E-HICH上反馈给该UE。
在HSUPA缓存中保存着UE高层下来的待传送数据,缓存量指的是缓存中的数据量多少。缓存量的维护既包括未传输的数据,也包括HARQ中未传输正确的数据。也就是UE所有待传的数据。基站需要知道UE目前有多少数据要传是因为调度时资源分配需要用到待传的数据量参数以确定其占用的物理资源大小。UE要传的数据量多则需要的资源就多,反之,要传的数据少,需要资源就少,因此缓存的维护对调度来说至关重要。由于在HSUPA中,数据的发送方在UE,而调度方在基站,因此,如果基站不能准确知道UE目前缓存中有多少数据需要传输,则基站分配的资源要么不够UE传输,这将降低UE的传输效率;要么会为UE分配过大的资源,这将导致资源浪费。
UE在E-RUCCH发射数据时,里面包含了SI(Scheduling information,调度信息),SI的组成中包含了与缓存相关的信息,比如TEBS(Total E-DCH BufferStatus,E-DCH总的缓存状态)、HLBS(Highest priority Logical channel BufferStatus,最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缓存状态)。基站在步骤101通过E-RUCCH收到数据后、步骤102通过E-AGCH下发数据后、以及步骤103通过E-PUCH接收数据后都会进行UE的缓存数据量的维护。
现有技术中,网络侧在进行调度时,对UE缓存量的评估是根据上报的SI中指示总的缓存量的大小的TEBS和指示最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数据量占总缓存数据量的百分比的HLBS参数评估的,SI上报的方式有2种:通过E-RUCCH和E-PUCH上报。
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仅根据上报的SI中的TEBS、HLBS并不能较准确的确定UE的缓存量,由于不能准确地确定缓存量,这将导致网络侧设备不能准确的根据缓存量执行各种流程,例如在调度时资源效率低下,尤其是在连读调度时会导致资源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行调度的缓存确定方法及基站,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网络侧设备不能准确确定UE缓存数据量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上行调度的缓存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接收到SI时,确定所述SI中TEBS的数值,确定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以及确定预授权传输块的数据量;
根据SI中TEBS的数值,结合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和/或所述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的组合确定UE缓存数据量。
较佳地,所述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是:在接收到MAC-ePDU后,去除填充信息和/或MAC头后剩余的数据量。
较佳地,所述SI中的TEBS数量为空,且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为零时,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不变。
较佳地,所述SI中的TEBS数值为空,且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等于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时,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不变。
较佳地,所述SI中的TEBS数值为空时,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为:
将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减去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如果相减后为负数或0,则缓存为空;如果大于0,则将相减后的差值赋值给用户缓存数据量。
较佳地,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为:SI中TEBS的数值减去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后,与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和MAC-e PDU所携带的数据量差值之和。
较佳地,进一步包括:
统计接收到的所有SI;
确定没有收到的SI所对应的UE的UE缓存数据量不变。
较佳地,在接收到SI时,使用的SI在E-PUCH初次传输时所处的系统时间晚于上一SI在E-PUCH初次传输时所处的系统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参量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到SI时,确定所述SI中TEBS的数值,确定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以及确定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
缓存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SI中TEBS的数值,结合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和/或所述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的组合确定UE缓存数据量。
较佳地,所述参量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确定所述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是:在接收到MAC-e PDU后,去除填充信息和/或MAC头后剩余的数据量。
较佳地,所述缓存量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SI中的TEBS数值为空,且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为零时,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不变。
较佳地,所述缓存量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SI中的TEBS数值为空,且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等于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时,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不变。
较佳地,所述缓存量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SI中的TEBS数值为空时,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为:将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减去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如果相减后为负数或0,则缓存为空;如果大于0,则将相减后的差值赋值给用户缓存数据量。
较佳地,所述缓存量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为:SI中TEBS的数值减去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后,与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和MAC-ePDU所携带的数据量差值之和。
较佳地,所述缓存量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统计接收到的所有SI,并确定没有收到的SI所对应的UE的UE缓存数据量不变。
较佳地,所述参量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接收到SI时,使用的SI的时间晚于上一SI的时间,所述SI的时间为SI在E-PUCH初次传输时所处的系统时间。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本发明实施中是根据SI中TEBS的数值,结合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和/或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的组合确定UE缓存数据量的,因此克服了传统方法中依靠单一的SI信息确定缓存量而导致不能准确确定缓存量的不足,使得本发明实施中的方案能够在各种需要准确确定缓存数据量的运用之中发挥作用,例如在连续调度某个UE时,可以根据UE的缓存量的变化为其分配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调度传输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调度的缓存确定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同时利用三个量参于的上行调度的缓存更新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发明人在发明过程中注意到:现有技术中仅根据上报的SI中的TEBS、HLBS来评估,该维护UE的缓存量的技术方案是非常粗略的,因为UE上报SI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如果在时间间隔内连续调度UE,而UE的E-PUCH又没有正确解码前,网络侧为UE分配资源时就可能过大或过小。因而,还需要更精确地评估、维护缓存量的方案。
发明人注意到可以根据SI中TEBS的数值,结合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和/或接收到的MAC-e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数量的组合来确定UE缓存数据量,其中:MAC-e实体为用于处理E-DCH的传输的实体,下面对这三个数据量及其各种组合关系进行说明。
图2为上行调度的缓存确定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在接收到SI时,确定所述SI中TEBS的数值,确定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以及确定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
步骤202、根据SI中TEBS的数值,结合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和/或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确定UE缓存数据量。
各数据量的含义:
1、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
该数量是Node B根据UE发出的上行调度请求信息进行资源调度后,下发的授权信息中包含的数量。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为调度器分配的。正常情况下,UE将会根据该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发送数据,即,缓存中的数据量与其存在着依附关系。
2、SI中TEBS的数值。
SI中TEBS的数值是指E-DCH总的缓存状态,指示了总的缓存量的大小,SI中的TEBS代表UE缓存中剩余未发的数据量。。
SI上报时并不包含已经发射但没有得到反馈的MAC-e PDU的数据数量。
实施中,一方面可以通过TEBS可以判断出缓存是否为空,判断TEBS的原因是看UE缓存是否为空,如果UE缓存已经空了,那么基站就不用调度UE了,只有UE缓存中重新有数据时,基站才需要继续调度UE。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TEBS得知UE在SI发送时刻总的缓存数据数量。
3、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
在SI上报时并不包含已经发射但没有得到反馈的MAC-e PDU的数据数量,从图1可知,因为SI发送时其只能得知当前的UE上的缓存量,而此时可能存在已经发送出去的数据,这一部分数据是否发送成功,在SI发送时期并不能确认,还需Node B进行解码等处理后,将接收情况通过E-HICH反馈给UE,UE在下一时刻发送的SI才能考虑进去该部分已发送但未调整的数据量,因此在对UE缓存进行评估时还需要考虑这部分接收到的但未调整的MAC-ePDU数据数量。
即,在收到SI时,对于传递上来的MAC-e PDU,当传输正确时,则不影响当前的缓存量,如果传输错误,缓存量还需要考虑这个MAC-e PDU的数据大小。判断是否接收到MAC-e PDU,将其用于对UE的缓存量做进一步修正,使维护的缓存量更准确。
判断是否收到MAC-e PDU的目的还在于需要根据实际接收到的数据包确定UE维护的缓存量。因为,Node B通过E-AGCH下发授权时并不一定要求UE固定使用哪个传输块大小,因此,UE有选择的余地,当UE通过E-PUCH上传数据时,Node B就知道了UE实际传输的数据量,就可以对之间的操作做一定的修正。
具体实施中,还可以进一步的对接收的MAC-e PDU数据进行处理,这是因为直到从授权的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中解出了通过E-PUCH接收到的数据后,需要消除Padding(填充)的信息和MAC(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um Access Control)头的影响才能得到实际的使用值,这是由于UE在发射时选择了一个传输块大小,但是目前RLC(Radio Link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出来的包大小只有几种格式,不是很灵活,所以就有可能出现多个RLC层出来的包组合后还不能把传输块的空间都占满,这时就需要填充一些无用信息,如果剩余空间较大,可以考虑先填充一个SI,这是有用的,如果剩余空间装不下一个SI,则只填充无用信息。即,接收到的MAC-ePDU携带的数据量是在接收到MAC-e PDU后,去除填充信息和/或MAC头后剩余的数据量。
另外,当通过E-PUCH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时,或则在通过E-PUCH传输送时丢失。则认为其实际使用TB(Transport block,传输块)=0,即没有接收到数据,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为0。
现有技术中,Node B在确定UE的缓存数据量时,只依靠根据上报的SI中的TEBS、HLBS来评估,显然,当Node B考虑到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三个量中任意两个组合来评估缓存量时,便可以取得比现有技术评估精确的技术效果。
下面再对利用这三个量的组合来确定UE侧的缓存量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由其组合关系可以分别得出三种方案,具体如下:
1、根据SI中TEBS的数值与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组合确定UE缓存数据量。
根据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可推测出可能的UE缓存数据量,结合SI中上报的TEBS数值便可以得出缓存中可能的数据量,以及可能还需重传的数据量。每次调度后都确定终端换成:Buffer=Buffer-预授权TBS;特别的,当通过TEBS为0时,则判断出缓存为空。
该组合的更新很及时,但是缺点是对缓存数据量的确定不是很准确。
2、根据SI中TEBS的数值、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的组合确定UE缓存数据量。
SI中的TEBS代表UE缓存中剩余未发的数据量,网络侧根据刚接收的MAC-e PDU则可以得出UE缓存中可能还有多少数据未发。
具体可以在收到MAC-e PDU才确定缓存为:Buffer=Buffer-实际TBS。
该方案下,更新很准确,但是其缺点是只有收到数据才能确定新的缓存数据量,在判断的时间上有点不够及时。
3、根据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SI中TEBS的数值、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的组合确定UE缓存数据量。
由前面的三个量所代表的意义可以看出,当由预授权传输块预知UE缓存的数据量,由TEBS得知发送SI时刻的缓存量,结合本次接收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便可以容易的评估出当前UE的缓存实际数量,并按此缓存量进行资源分配。
容易得知,在三个参量组合的情况下,不但可以更新很及时,而且也能做到比较准确的确定出缓存数据量,克服上述两种组合中存在的部分不足。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TEBS代表UE还有多少数据没有发,并不是代表已发送并确认的数据。接收到的MAC-e PDU指一次上传过程的一个数据块,即一个TTI的数据,预授权TBS指为某个TTI分配资源时,基站根据为终端分配的授权而估算终端可能上传的数据量,终端该TTI实际上传的数据块就是该TTI接收的MAC-e PDU。之所以这么使用这三个参数,可以这么理解:
在时刻i,基站要调度终端,然后发射授权信息,终端收到后解这个授权信息,并在时刻j在E-PUCH上传该授权对应的数据(对应到MAC层就是MAC-e PDU)。假设i和j相差x个TTI,则在这x个TTI中基站再调度该用户时还没有收到终端上传的数据,所以先暂时使用估计的预授权TBS来估计终端可能的缓存量,而后在j收到上传数据后再对当初的估计做修正。
具体的,在进行组合处理时,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1、当SI中的TEBS数值为空,且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为零时,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不变。
2、当SI中的TEBS数值为空,且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等于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时,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不变。
3、当SI中的TEBS数量为空时,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为:将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减去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如果相减后为负数或0,则缓存为空;如果大于0,则将相减后的差值赋值给用户缓存数据量。
4、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为:SI中TEBS的数值减去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后,与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和MAC-e PDU所携带的数据量差值之和。
实施中考虑到在调度器为用户分配资源后,会给用户一个授权,这时调度器就会估计一个用户可能会使用的TB块,用户在收到这个授权后不会马上发数据,而是有一定的定时关系,一般是隔一个子帧后发射。基站接收到用户的数据后也要有处理时间,一般也得一个子帧,这时,在间隔内的子帧调度时就不知道用户使用的TBS是多少,又不能不变用户缓存,所以先在总缓存量中减去预授权的TBS,当接收到用户实际使用的TBS后,再把预授权的TBS去掉,使用实际使用的TBS更新缓存。所以过程就是,调度本用户分配授权结束后,用户缓存的Buffer先减掉预授权的TBS即,Buffer=Buffer-TBS预授权,然后等到几个子帧后收到用户上传的E-PUCH后,再更新Buffer=Buffer+TBS预授权-实际TBS。
经过上面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便可以知道如何利用提供的三个量中任意两个组合来评估UE中的缓存量了,为了更好的阐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面再举一同时利用三个量来评估缓存量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将对所有UE同时实施本方案,实施中作以下设定:
1、A集合:表示UE在收到当前SI后,在SI中TEBS为0的UE集合,如果一个UE处于该集合,则标志着其缓存量为空,没有需要发送的数据。
2、B集合:表示存储预授权TBS块大小的空间,该集合中的每个UE都会对应一个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从前面的实施例可以看出,在收到当前SI时,在根据上一SI中的TEBS与HLBS确定UE初始缓存数据量,确定初始分配的初始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后,该数量为:初始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与UE初始缓存数据量之差,随着进程的发展,该数量结合收到的MAC-e PDU也在调整中。
3、C集合:表示在收到当前SI后,没来得及通过E-PUCH收到的MAC-ePDU对应的预授权TBS块大小。
4、Ni:表示对于该UEi而言,基站在收到当前SI后,还没来得及从E-PUCH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也表示与这些清除的预授权分配TBS相对应的MAC-e PDU的个数,这些MAC-e PDU也要直接参与修正缓存量的。
Ni只能向下递减。Ni=0表示没有无效修正次数,由三个集合的含义可知:Ni=0时从E-PUCH上来的所有数据都可以用于及时修正缓存,而对A集合内的UE则无需修正。Ni是个维护的变量,其有实际值时是被直接置成某一个值。
5、经过上面三个量的处理,当确定某个UE的缓存量小于0时,将其置0;当缓存量为0时,UE不参与当帧的调度,其中包括A集合的所有UE和修正后缓存量为0的UE。
6、SI的说明。
实施例中分析调整缓存的周期是指收到上一SI与收到本次SI之间的时间。
具体实施中,当UE发送SI时,基站并不是按其发送时间顺序接收到的,例如:在使用SI时,应该看其初次传输的时刻,假如收到的SI的初次传输时刻早于上次已经应用的SI的初次传输时刻,则此新收到的SI将不使用。因此有必要确定SI之间的时间关系,则在判断SI的时间时,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对每次收到的SI都维护一个接收时间点,该时刻为其所在E-PUCH初次传输所处的系统时间(一般可以以子帧号表示),为系统维护一个最新的SI使用时间点,该时间点为最近一个已经使用的SI的接收时间点,如果收到的新的SI的接收时间点早于系统的SI使用时间点,则最新接收的SI不可用。
实施例中采用A、B、C集合以及N的定义,是为了示例,仅是一种方式,事实上,基于该三个量的基本原理可以演绎出很多方案,这无须再一一说明。在对上述实施例中使用的量进行说明后,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3为同时利用三个量参于的上行调度的缓存更新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在调度前,对每个UE执行缓存更新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统计收到的所有最新的可用SI,与相应的UE对应。
步骤302、更新这些SI对应的UE的缓存量。
统计所有最新的可用SI,找到这些SI对应的UE,用最新的SI里面的缓存信息(TEBS和HLBS)更新这些UE的缓存量。
在确定初始缓存数据时,如果只考虑TEBS,则缓存量为TEBS指示的数据值范围的上限值;两个参数都考虑,则缓存量为TEBS上限乘以HLBS上限。这两种方式在调度时都可以使用,区别就是是否考虑了低优先级数据的传输。第一种方式兼顾了低优先级的数据,第二种方式采用了绝对优先的策略,不考虑低优先级数据。
步骤303、判断SI中TEBS是否为0,是则转入步骤304,否则转入步骤306。
步骤304、判断UE的N是否为0,是则转入步骤305,否则转入步骤306。
步骤305、未被修正的数量N=0,将UE放入集合A,清空集合B、集合C内所有值,转入步骤307。
步骤306、未被修正的次数N=N+保存的授权TBS个数,将该UE B中所有之前保存的授权TBS值放入集合C;清空集合B,如果该UE原处于集合A,则将其从集合A中删除;转入步骤307。
在步骤303至步骤306中,首先判断TEBS是否等于0,由前面的说明可以知道,这里判断TEBS是为了判断UE缓存是否为空,即UE是否没有数据要发了。
如果TEBS=0,则继续判断Ni是否为0,此时出现的情况为:
步骤305的情况:如果Ni=0,清空B、C,将该UE置入集合A中;
即,当UE的TEBS为0,且还没来得及从E-PUCH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为0时,放入集合A。
步骤306的情况:如果Ni≠0,未被修正数量Ni=Ni+当前保留的预授权TBS个数,具体处理则将B中所有保存的预授权TBS数量值转移到C中,但不清除C中原有TBS值,将B清空,如果UE原处于集合A,则将UE从A中删除。
如果TEBS≠0,则也按步骤306处理,未被修正数量Ni=Ni+当前保留的预授权TBS个数,具体处理则将B中所有保存的预授权TBS值转移到C中,不清除C中原有TBS值,B清空,如果UE原处于集合A,则将UE从A中删除。
步骤307、如果上个TTI应有与UE对应的通过E-PUCH收到的MAC-ePDU数据,则根据Ni统计该数据量。
如前所述,具体的可以将收到的PDU去除Padding,当CC解为NACK或MAC没有收到MAC-e PDU时,TBS值为0。
步骤308、判断UEi的Ni是否等于0,是则转入步骤309,否则转入步骤310。
步骤309、若正确接收E-PUCH上传输的数据,TBS=0;
若接收错误,则TBS等于C中保存的与本次E-PUCH上传输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相应的TBSC;Buffer=Buffer+TBS;且N=N-1。
步骤310、判断UE是否属于A集合,是则转入步骤311,否则转入步骤312。
步骤311、本次不进行修正,N=0。
步骤312、缓存修正,若接收错误,TBS=0;若接收正确,TBS=TBSMACe,修正后清除集合B中保存的授权TBS值,Buffer=Buffer+TBS授权-TBS。
下面对步骤307至步骤312进行说明。
在这些步骤中对每个UE执行如下操作:
首先,判断该UE是否收到新的MAC-e PDU,其目的在于将根据接收到的MAC-e PDU更新UE的缓存量。其中,在该收到MAC-e PDU的时间点而没有收到,则需要根据Ni的取值做不同处理。判断是否收到的原因是:由于基站侧在通过E-AGCH发射授权信息时会指示UE在E-PUCH发射数据的时间点和扩频码信息,因此,基站便可以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哪个码道接收UE的数据。通常基站都应该可以检测到E-PUCH,但是有可能有特殊原因,比如:UE有可能没有检测对方通过E-AGCH发送的数据,也就不会通过E-PUCH发送数据,或者UE发射功率过低基站接收不到,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就不会接收到新的MAC-e PDU。
UE在处理MAC-e PDU时,如果上个TTI本应有MAC-e PDU,则在步骤308判断UEi的Ni值是否为0,会出现情况如下:
步骤310的情况:如果UEi的Ni值为0,则集合C为空,如果该收到MAC-ePDU而没收到,或解码错误,视TBSMAC-e为0,判断UE是否属于A集合。
步骤311的情况:如果UE属于A集合,则本次不对缓存进行修正,Ni=0;
步骤312的情况:如果UE不属于A集合,对本UE缓存进行修正,并清除与其对应的预授权TBS值:
Bufferi=Bufferi+TBS预授权-TBSMACe;当Bufferi小于等于0时,Bufferi=0;
步骤309的情况:如果UEi的Ni值不为0,则C不为空,如果该收到MAC-ePDU而没收到或解码错误,则TBSMAC-e为C中存储的最久的TBS块大小,当解码正确时,TBSMAC-e为0,本次缓存修正为:Bufferi=Bufferi+TBSMAC-e,且Ni=Ni-1;清除集合C内刚刚使用过的TBS。
进行该处理的原因是因为SI上报时是不包含已经发射但没有得到反馈的MAC-e PDU的数据大小的,如果此时MAC-e PDU传递上来,如果传输正确,则不影响当前的缓存量,如果传输错误,缓存量还需要考虑这个MAC-e PDU的数据大小。
如果没有收到MAC-e PDU,则UE缓存量不更新。
步骤313、开始本TTI调度,对所有缓存不为0的UE进行调度和资源分配。
开始本TTI的调度流程;所有维护缓量存为空的UE本TTI不参与调度排队。
本步骤中,当SI指示缓存为空时,且N不为0时,等待还没有收到的E-PUCH,这时不需要调度,如果有等待的E-PUCH传输错误,根据流程,缓存量会维护到非0。因此不用考虑缓存中有重传E-PUCH。
步骤314、得到调度授权的UE的缓存量减掉授权的TBS值,并在集合B中保存该授权TBS值,用于以后缓存修正。
执行完该步骤后,可知本TTI得到调度的UE所维护的缓存量Bufferi减掉为其预授权的TBS:Bufferi=Bufferi-TBS预授权,并该预授权TBS值存储到集合B内。
由上面的实施例可以看出,实施例中采用了TEBS与是否收到MAC-e PDU两个判断条件,其原因也在于:
判断TEBS的原因是看UE缓存是否为空,如果UE缓存已经空了,那么基站就不用调度UE了,只有UE缓存中重新有数据时,基站才需要继续调度UE,因此,通过判断TEBS便可以判断出缓存是否空了。
判断是否收到MAC-e PDU的目的是需要根据实际接收到的数据包更新为UE维护的缓存量。因为,通过E-AGCH下发授权信息时并不一定要求UE使用固定哪个传输块大小,因此,UE有选择的余地,当UE通过E-PUCH上传传输块时,基站就知道了UE实际传输的数据量,就可以对之前的操作做一定的修正,因此通过判断是否接收到MAC-e PDU就可以对为UE的缓存量做进一步修正,使更新的缓存量更准确。
因此,在缓存更新过程中借助了这几个信息,利用它们共同维护UE的缓存量,也就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只使用一种参数维护缓存时带来的问题。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站,由于该基站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行调度的缓存确定方法相似,因此基站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在赘述。
图4为基站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基站中可以包括:
参量确定模块401,用于在接收到SI时,确定所述SI中TEBS的数值,确定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以及确定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
实施中,参量确定模块可以是位于MAC层的功能实体,其与物理层相联系,这些参数都可以从物理层获取。
缓存量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SI中TEBS的数值,结合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和/或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的组合确定UE缓存数据量。
实施中,缓存确定模块可以是位于MAC层的功能实体,可以与调度器相连接,以便对调度器中的缓存数据进行更新维护。
实施中,参量确定模块并不一定是个单独的功能实体,其也可以表现几个部分,分别实现确定SI中TEBS的数值,确定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以及确定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的功能。例如:利用接收SI的功能实体来确定TEBS中的数量,或者直接从SI的处理实体出获取TEBS的值。同样,从接收MAC-e PDU数据的实体处,获取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也是容易实现的;从下发预授权信息的功能实体处也自然能够获取到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
而缓存量确定模块的实施,则是任何具备计算功能的实体都是可以实施的。
参量确定模块也可以进一步用于确定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是:在接收到MAC-e PDU后,去除填充信息和/或MAC头后剩余的数据量。
缓存量确定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在SI中的TEBS数量为空,且接收到的MAC-ePDU携带的数据量为零时,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不变。
缓存量确定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在SI中的TEBS数量为空,且接收到的MAC-ePDU携带的数据量等于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时,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不变。
缓存量确定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在所述SI中的TEBS数量为空时,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为:将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减去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如果相减后为负数或0,则缓存为空;如果大于0,则将相减后的差值赋值给用户缓存数据量。
缓存量确定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用于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为:SI中TEBS的数值减去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后,与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和MAC-e PDU所携带的数据量差值之和。
缓存量确定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用于统计接收到的所有SI,并确定没有收到的SI所对应的UE的UE缓存数据量不变。
参量确定模块可以进一步用于在接收到SI时,使用的SI在E-PUCH初次传输时所处的系统时间晚于上一SI在E-PUCH初次传输时所处的系统时间。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所述装置的各部分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由上述实施方式可见,本发明实施中由TEBS和HLBS得到初始缓存量;而剩余Buffer量则由已传输TBS和基站分配的TBS共同维护,基站要保留每次为UE分配的TBS值,基站授权完资源以后,缓存减掉授权TBS值,并保存这个TBS值,直到从授权的TTI中解出了从E-PUCH收到的数据,得到实际的使用值,然后用该值对缓存进行修正,而原来授权的TBS不再保留。当TEBS被减到0以后,且HARQ缓存中没有重传数据时,将不再调度UE,当收到E-PUCH后,经过修正的TEBS为非0后,UE会继续参与调度。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能够较精确的确定UE缓存数据量的方案,从而能够在各种需要准确确定缓存数据量的运用之中发挥作用,例如在连续调度某个UE时,可以根据UE的缓存量的变化为其分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克服了传统方法在收到MAC-e PDU之前一直以相同的缓存量授权UE,导致了资源利用率降低的不足。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一种上行调度的缓存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接收到调度信息SI时,确定所述SI中增强型专用传输信道E-DCH总的缓存状态TEBS的数值,确定接收到的MAC-e协议数据单元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以及确定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
根据SI中TEBS的数值,结合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和/或接收到的MAC-ePDU携带的数据量确定用户设备UE缓存数据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是:在接收到MAC-e PDU后,去除填充信息和/或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头后剩余的数据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中的TEBS数值为空,且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为零时,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不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中的TEBS数值为空,且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等于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时,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不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中的TEBS数值为空时,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为:
将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减去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如果相减后为负数或0,则缓存为空;如果大于0,则将相减后的差值赋值给用户缓存数据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为:SI中TEBS的数值减去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后,与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和MAC-ePDU所携带的数据量差值之和。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统计接收到的所有SI;
确定没有收到的SI所对应的UE的UE缓存数据量不变。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SI在E-DCH物理上行信道E-PUCH初次传输时所处的系统时间确定接收到的SI时间。
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量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到SI时,确定所述SI中TEBS的数值,确定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以及确定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
缓存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SI中TEBS的数值,结合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和/或所述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的组合确定UE缓存数据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参量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确定所述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是:在接收到MAC-e PDU后,去除填充信息和/或MAC头后剩余的数据量。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量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SI中的TEBS数值为空,且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为零时,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不变。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量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SI中的TEBS数值为空,且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等于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时,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不变。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量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SI中的TEBS数值为空时,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为:将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减去接收到的MAC-e PDU携带的数据量,如果相减后为负数或0,则缓存为空;如果大于0,则将相减后的差值赋值给用户缓存数据量。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量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确定UE缓存数据量为:SI中TEBS的数值减去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后,与预授权传输块数据量和MAC-e PDU所携带的数据量差值之和。
15.如权利要求9至14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量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统计接收到的所有SI,并确定没有收到的SI所对应的UE的UE缓存数据量不变。
16.如权利要求10至14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参量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接收到SI时,使用的SI在E-PUCH初次传输时所处的系统时间晚于上一SI在E-PUCH初次传输时所处的系统时间。
CN2009100806869A 2009-03-25 2009-03-25 一种上行调度的缓存确定方法及基站 Active CN1018484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06869A CN101848493B (zh) 2009-03-25 2009-03-25 一种上行调度的缓存确定方法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06869A CN101848493B (zh) 2009-03-25 2009-03-25 一种上行调度的缓存确定方法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8493A CN101848493A (zh) 2010-09-29
CN101848493B true CN101848493B (zh) 2012-11-07

Family

ID=42772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06869A Active CN101848493B (zh) 2009-03-25 2009-03-25 一种上行调度的缓存确定方法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484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5436B (zh) * 2011-01-26 2014-06-25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授权功率获取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2546098B (zh) * 2011-12-15 2015-01-21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02457914B (zh) * 2012-01-11 2017-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及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
CN102905298B (zh) * 2012-10-11 2015-02-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调度时基站更新终端的缓存数据量的方法及基站
CN105450358A (zh) * 2014-09-25 2016-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Mac pdu数量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5744622B (zh) * 2014-12-09 2020-05-29 上海新岸线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1510953B (zh) * 2020-04-26 2023-10-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9452A (zh) * 2006-03-15 2007-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增强的专用信道中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CN101378534A (zh) * 2007-08-29 2009-03-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的媒体接入控制层调度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20247B (en) * 2004-11-10 2008-02-27 Siemens Ag A method of scheduling one or more terminals from a base st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9452A (zh) * 2006-03-15 2007-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增强的专用信道中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CN101378534A (zh) * 2007-08-29 2009-03-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的媒体接入控制层调度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8493A (zh) 201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8493B (zh) 一种上行调度的缓存确定方法及基站
CN103202058B (zh) 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CN102047603B (zh) 电信系统中的方法和布置
CN101690311B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及移动站装置
CN102045861B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调度及上报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621369B (zh) 执行分组的传输及优先次序的方法
CN10827051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31597A (zh) 用于在非授权载波上调度用户设备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JP2008517504A5 (zh)
CN102983955B (zh) 一种小带宽业务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3270803A (zh) 资源分配方法、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017756A (zh) 无线基站和通信控制方法
EP222696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enabling reception of downlink signaling channels
CN103857054B (zh) 长期演进系统媒体访问控制层中复用与调度联合处理方法
TW201141114A (en)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100494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11148265B (zh)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16518746A (ja) 分散型ネットワークトポロジにおけるharqプロセスの数を適応させ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534180B (zh) 一种实现hsupa非调度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10380823A (zh)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方法及装置
CN111436150B (zh) 信息传输方法、传输调度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1616057B (zh) 一种上行传输增强中资源释放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729122A (zh) 一种分布式中继系统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
CN102377541B (zh) 一种应答信息的反馈及其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04464A (zh) 一种高速上行分组接入终端重传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4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22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0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