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1949A - 背光源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背光源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1949A
CN101841949A CN200910080562A CN200910080562A CN101841949A CN 101841949 A CN101841949 A CN 101841949A CN 200910080562 A CN200910080562 A CN 200910080562A CN 200910080562 A CN200910080562 A CN 200910080562A CN 101841949 A CN101841949 A CN 1018419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led
type
switch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0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1949B (zh
Inventor
窦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Gaochuang Suzhou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8056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419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41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1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1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19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其中背光源驱动电路包括电压跟随器和LED灯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电压跟随器和所述LED灯组之间的开关电路,每个所述LED灯组均由多个LED串并联组成,所述电压跟随器和所述开关电路通过至少两个脉冲开关信号驱动控制所述多个LED串的交替工作。背光源驱动方法包括:在与电压跟随器和LED灯组连接的开关电路上施加至少两个脉冲开关信号;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脉冲开关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路;通过所述开关电路驱动控制LED灯组中的多个LED串的交替工作。本发明实施例大大节约了成本。

Description

背光源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以下简称:LCD)已经逐渐代替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athode Ray Tube;以下简称:CRT),成为主流的显示器,而LCD本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源来显示图像。LCD的背光源种类较多,而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以下简称:LED)具有体积小、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亮度高、热量低、环保等诸多优点,在全球能源短缺的背景下成为一种新型的绿色节能光源产品,而且已经逐渐代替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以下简称:CCFL),广泛应用到LCD显示器、笔记本电脑、LCD电视等大尺寸面板的背光领域。
图1为现有技术中LED背光源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LED背光源采用恒流源的驱动方式,利用LED驱动电路为LED提供所需的电流并维持其稳定性。实际电路中所采用的LED颗数与面板尺寸有关,一般13.3inch~15.6inch的小尺寸笔记本采用40~80颗,而19”W以上的显示器或电视则采用上百颗。图1中的驱动电路采用72颗LED,每颗LED工作时的压差为3.0V左右,如果采用将72颗LED串联的方式连接,则LED驱动器的输出电压要达到两百多伏,现有的驱动技术很难实现,且不利于调节。为此将LED进行分组,形成LED串,如图1中的72颗LED被分为8个LED串,每串9颗LED。如图2所示为图1中驱动电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LED驱动电路包括8个输出通道,分别控制8个LED串的电流,则LED驱动电路内部包含8个电压跟随器OP1~OP8和8个SW(Switch)开关SW1~SW8,其中其他功能模块为LED驱动电路的内部升压电路,用于完成升压和提供稳定电流的功能。由此可见,LED的串数越多,LED驱动电路所需的输出通道越多,LED驱动电路内部的电压跟随器和开关的数量就越多,使得LED驱动电路的体积变大,且布线时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以下简称:PCB)所占据的面积也变大,导致LED驱动电路的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减少LED驱动器内部的电压跟随器的数量,降低LED驱动器的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包括电压跟随器和LED灯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电压跟随器和所述LED灯组之间的开关电路,每个所述LED灯组均由多个LED串并联组成,所述电压跟随器和所述开关电路通过至少两个脉冲开关信号驱动控制所述多个LED串的交替工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背光源驱动方法,包括:
在与电压跟随器和LED灯组连接的开关电路上施加至少两个脉冲开关信号;
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脉冲开关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路;
通过所述开关电路驱动控制所述LED灯组中的多个LED串的交替工作。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通过设置开关电路,并在其上施加脉冲开关信号,通过开关电路来驱动控制多个LED串的交替的导通或断开状态,使得驱动电路中的一路输出通道可以控制外部的多个LED串负载,将驱动电路的输出通道的个数减少,尤其对于使用LED颗粒数较多的大尺寸LED背光源面板来讲,大大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LED背光源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驱动电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背光源驱动电路第一实施例中驱动电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背光源驱动电路第一实施例中PWM信号和控制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背光源驱动电路第二实施例中驱动电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背光源驱动电路第二实施例中PWM信号和控制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背光源驱动电路第三实施例中驱动电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背光源驱动电路第三实施例中PWM信号和控制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背光源驱动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除了包括电压跟随器和LED灯组之外,还包括连接在电压跟随器和LED灯组之间的开关电路,每个LED灯组均由多个LED串并联组成,LED灯组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LED串串联组成,该多个LED串由电压跟随器和开关电路来控制,电压跟随器和开关电路通过脉冲开关信号来驱动控制多个LED串。其中,脉冲开关信号包括PWM信号和控制信号,LED串的个数可以为两个、三个或四个,通过PWM信号和控制信号来控制该多个LED串的交替工作,即对多个LED串进行控制,以使得多个LED串相互交替地打开或关闭,而不是同时打开或同时关闭。其中,开关电路由多个场效应晶体管组成,开关电路中用于控制每个LED串的场效应晶体管为至少两个,在开关电路上施加的脉冲开关信号越多,则用于控制每个LED串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数量也随着增多。优选地,在施加有脉冲开关信号的开关电路的控制之下,多个LED串的工作时间是相等的。以下将分别以控制两个LED串、三个LED串和四个LED串为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在背光源驱动电路中施加多路脉冲开关信号,通过增设的开关电路对两路或两路以上的LED串进行控制的技术方案,均可以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源驱动电路来实现,均应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3为本发明背光源驱动电路第一实施例中驱动电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多个LED串的个数为两个,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以LED背光源为例对本发明背光源驱动电路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中包括N个LED串,以及驱动该N个LED串的驱动电路,本实施例将N个LED串进行两两分组,每两个LED串为一组,形成LED灯组,并以其中两个LED串为例进行说明。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两个LED串分别称为第一LED串和第二LED串,此处第一LED串和第二LED串分别泛指各LED灯组中的两个LED串而并不指代其中某个LED串。LED背光源驱动电路为升压电路,LED背光源驱动电路为LED串提供输出电流,并且维持输出电流的稳定性,LED的亮度由输出电流的大小来决定,输出电流的稳定性用于确保LED的亮度的稳定性。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包括电压跟随器和LED灯组,每个LED灯组均由第一LED串和第二LED串并联组成。现有技术中的驱动电路中的电压跟随器需要通过SW开关来控制其导通或断开,即在PWM信号的控制下,通过一个与电压跟随器相连的SW开关的导通或断开来驱动控制一个LED串的导通或断开,且电压跟随器和SW开关与LED串为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驱动电路除了电压跟随器和LED灯组之外,还包括开关电路,在开关电路上施加由TFT-LCD系统所生成的PWM信号和控制信号,如图4为本发明背光源驱动电路第一实施例中PWM信号和控制信号的波形示意图,PWM信号可以为如图4所示的0V/3.3V的矩形波,控制信号与PWM信号的生成方式相同,且采用与PWM信号相同的频率。其中,电压跟随器和开关电路通过PWM信号和控制信号来驱动控制第一LED串和第二LED串的交替工作,即在PWM信号和控制信号的控制之下,驱动第一LED串和第二LED串的交替导通或断开,则可以实现一个电压跟随器对两个LED串进行控制,当LED串的数量增加时,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可以节省一半数量的电压跟随器,且电压跟随器无需与其对应的SW开关来控制,如图3所示,驱动N个LED串的驱动电路只需要N/2个电压跟随器。本实施例通过N/2个开关电路便可直接控制N个LED串,在电压跟随器上无需再连接SW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省了N/2个电压跟随器和N个SW开关。
具体地,开关电路可以由多个场效应晶体管(Field-Effect Transistor;以下简称:FET)来构成,优选地,开关电路由第一场效应晶体管(FET1)、第二场效应晶体管(FET2)、第三场效应晶体管(FET3)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FET4)组合构成。在开关电路上施加的PWM信号具体用于控制开关电路中的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当PWM信号为高电平时,开关电路中的第一场效应晶体管打开,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关闭。当PWM信号为低电平时,开关电路中的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关闭,第二场效应晶体管打开。在开关电路上施加的控制信号具体用于控制开关电路中的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当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开关电路中的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打开,当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开关电路中的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关闭。本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通过开关电路中的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来分别驱动控制第一LED串和第二LED串。其中,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具体用于驱动控制第一LED串,当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同时打开时,第一LED串导通,当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三场效应晶体管中有一个关闭时,第一LED串断开。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用于驱动控制第二LED串,当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同时打开时,第二LED串导通,当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中有一个关闭时,第二LED串断开。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的PWM信号和控制信号对开关电路的控制并不限于上述一种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其掌握的技术知识,在上述控制方式的基础之上,完全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例如,可以通过调整PWM信号来控制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通过控制信号来控制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上述方式只需对PWM信号和控制信号的波形进行适当的调整,便可以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场效应晶体管的组合方式来对LED串进行驱动控制,上述组合方式只是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一个优选方案,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这一种组合。
进一步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分别为以下组合中的任意两种:P型和P型、P型和N型、N型和P型、N型和N型。即控制第一LED串的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的组合可以为上述类型组合中的一种,假设为P型和P型,即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为P型,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为P型,此时,控制第二LED串的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可以为上述类型组合中的另一种,除P型和P型之外的任意一种,类似排列组合中的
Figure B2009100805620D0000061
。这样,使得控制不同LED串的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不同,在脉冲开关信号的驱动之下,可以使得多个LED串相互交替地工作,而不是同时打开或同时断开。优选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可以为P型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可以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可以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可以为P型场效应晶体管,但驱动电路中所施加的PWM信号和控制信号的电平与上述相反。
具体地,以下将对本实施提供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对LED串的驱动方式进行具体说明,以图4所示的PWM信号和控制信号的波形为例,假设PWM信号的占空比(duty)D为40%,驱动电路的输出电流为20mA。如图4所示,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为PWM信号的占空比的2倍,则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为80%。在0~40个时间单位内,PWM信号为高电平,控制信号也为高电平,则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打开,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关闭,因此在这个时间段内第一LED串处于导通状态,其电流为20mA,第二LED串处于断开状态,其电流为0mA。在40~60个时间单位内,PWM信号为低电平,控制信号也为低电平,则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关闭,第二场效应晶体管打开,因此在这个时间段内第一LED串处于断开状态,其电流为0mA,第二LED串处于断开状态,其电流为0mA。在60~100个时间单位内,PWM信号为低电平,控制信号为高电平,则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打开,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关闭,因此在这个时间段内第一LED串处于断开状态,其电流为0mA,第二LED串处于导通状态,其电流为20mA。因此,在一个周期内,第一LED串和第二LED串均有40个时间单位是导通的,60个时间单位是断开的,则第一LED串和第二LED串的平均电流为20*40%=8mA,只是导通或断开的时间点不同步,不同LED串的导通或断开的时间相同,这样可以使得LED亮度达到均一性。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上施加的PWM信号的占空比为小于或等于50%,由于当PWM信号的占空比为50%以上时,不可能实现不同LED串的导通或断开的时间相同,则影响LED亮度的均一性。如下表1所示为本发明背光源驱动电路实施例中的LED串导通或断开时间表。
表1本发明背光源驱动电路实施例中的LED串状态的时间表
Figure B2009100805620D0000071
Figure B2009100805620D0000081
当PWM信号的占空比小于50%时,如果LED串的平均电流未满足背光源的亮度要求,则在PWM信号的占空比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增大驱动电路的输出电流来提高LED串的平均电流,而无需提高PWM信号的占空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驱动电路的输出电流Imax可以通过以下的计算公式(1)来设定:
I max = V ref R ISET - - - ( 1 )
其中,Vref为定值,则通过调整RISET的值来改变驱动电路的输出电流Imax的大小。由此可见,当原有的PWM信号的占空比为50%以下时,无需改变驱动电路的其他设计参数,通过调整RISET的值则可以实现对LED亮度的调节。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通过设置由四个场效应晶体管组成的开关电路,并在其中的两个场效应晶体管上施加PWM信号,在另外两个场效应晶体管上施加控制信号,通过PWM信号和控制信号来分别控制开关电路中四个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实现同时对两个LED串的导通或断开状态的驱动控制,使得驱动电路中的一路输出通道可以控制外部的两个LED串负载,将驱动电路的输出通道的个数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尤其对于使用LED颗粒数较多的大尺寸LED背光源面板来讲,大大节约了成本。
图5为本发明背光源驱动电路第二实施例中驱动电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多个LED串的个数为三个,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包括N个LED串,本实施例将N个LED串进行分组,每三个LED串为一组,形成LED灯组,并以其中三个LED串为例进行说明,即第一LED串、第二LED串和第三LED串。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包括电压跟随器和LED灯组,每个LED灯组均由第一LED串、第二LED串和第三LED串并联组成。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驱动还包括开关电路,在开关电路上施加PWM信号和控制信号,如图6为本发明背光源驱动电路第二实施例中PWM信号和控制信号的波形示意图,信号波形如图6所示。其中,电压跟随器和开关电路通过PWM信号和控制信号来驱动控制第一LED串、第二LED串和第三LED串。本实施例通过N/3个开关电路便可直接控制N个LED串,在电压跟随器上无需再连接SW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省了2*N/3个电压跟随器和N个SW开关。
具体地,开关电路可以由多个FET来构成,优选地,开关电路由第一场效应晶体管(FET1)、第二场效应晶体管(FET2)、第三场效应晶体管(FET3)第四场效应晶体管(FET4)、第五场效应晶体管(FET5)和第六场效应晶体管(FET6)组合构成。在开关电路上施加的PWM信号具体用于控制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在开关电路上施加的控制信号具体用于控制开关电路中的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第五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六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其中,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用于驱动控制第一LED串,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五场效应晶体管用于驱动控制第二LED串,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六场效应晶体管用于驱动控制第三LED串。
进一步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五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六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分别为以下组合中的任意三种:P型和P型、P型和N型、N型和P型、N型和N型。即控制第一LED串的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的组合可以为上述类型组合中的一种,假设为P型和P型,即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为P型,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为P型,此时,控制第二LED串的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五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可以为上述类型组合中的另一种,除P型和P型之外的任意一种,而控制第三LED串的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六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可以为上述类型组合中的第三种,类似排列组合中的
Figure B2009100805620D0000101
这样,使得控制不同LED串的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不同,在脉冲开关信号的驱动之下,可以使得多个LED串相互交替地工作,而不是同时打开或同时断开。优选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第四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五场效应晶体管为P型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六场效应晶体管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第四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五场效应晶体管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六场效应晶体管为P型场效应晶体管,但驱动电路中所施加的PWM信号和控制信号的电平与上述相反。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通过设置由六个场效应晶体管组成的开关电路,并在其中的三个场效应晶体管上施加PWM信号,在另外三个场效应晶体管上施加控制信号,通过PWM信号和控制信号来分别控制开关电路中六个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实现同时对三个LED串的导通或断开状态的驱动控制,使得驱动电路中的一路输出通道可以控制外部的三个LED串负载,将驱动电路的输出通道的个数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尤其对于使用LED颗粒数较多的大尺寸LED背光源面板来讲,大大节约了成本。
图7为本发明背光源驱动电路第三实施例中驱动电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控制的多个LED串的个数为四个,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包括电压跟随器和LED灯组,每个LED灯组均由第一LED串、第二LED串、第三LED串和第四LED串并联组成。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驱动还包括开关电路,在开关电路上施加PWM信号和控制信号,如图8为本发明背光源驱动电路第三实施例中PWM信号和控制信号的波形示意图。其中,电压跟随器和开关电路通过PWM信号和控制信号来驱动控制第一LED串、第二LED串、第三LED串和第四LED串。本实施例通过N/4个开关电路便可直接控制N个LED串,在电压跟随器上无需再连接SW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省了3*N/4个电压跟随器和N个SW开关。
具体地,开关电路可以由多个FET来构成,优选地,开关电路由第一场效应晶体管(FET1)、第二场效应晶体管(FET2)、第三场效应晶体管(FET3)第四场效应晶体管(FET4)、第五场效应晶体管(FET5)、第六场效应晶体管(FET6)、第七场效应晶体管(FET7)和第八场效应晶体管(FET8)组合构成。在开关电路上施加的PWM信号具体用于控制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在开关电路上施加的控制信号具体用于控制开关电路中的第五场效应晶体管、第六场效应晶体管、第七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八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其中,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五场效应晶体管用于驱动控制第一LED串,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六场效应晶体管用于驱动控制第二LED串,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七场效应晶体管用于驱动控制第三LED串,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八场效应晶体管用于驱动控制第四LED串。
进一步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五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六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七场效应晶体管、第四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八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分别为以下组合:P型和P型、P型和N型、N型和P型、N型和N型。即控制第一LED串的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的组合可以为上述类型组合中的任意一种,假设为P型和P型,即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为P型,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为P型;此时,控制第二LED串的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五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可以为上述类型组合中的另一种,除P型和P型之外的任意一种,假设为N型和N型;控制第三LED串的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六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可以为上述类型组合中的第三种,除P型和P型、N型和N型之外的任意一种,假设为N型和P型;控制第四LED串的第四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八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可以为上述类型组合中的第四种,则只能为P型和N型,类似排列组合中的
Figure B2009100805620D0000111
。这样,使得控制不同LED串的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不同,在脉冲开关信号的驱动之下,可以使得多个LED串相互交替地工作,而不是同时打开或同时断开。优选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第五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六场效应晶体管为P型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第七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八场效应晶体管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第五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六场效应晶体管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第七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八场效应晶体管为P型场效应晶体管。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通过设置由八个场效应晶体管组成的开关电路,并在其中的四个场效应晶体管上施加PWM信号,在另外四个场效应晶体管上施加控制信号,通过PWM信号和控制信号来分别控制开关电路中八个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实现同时对四个LED串的导通或断开状态的驱动控制,使得驱动电路中的一路输出通道可以控制外部的四个LED串负载,将驱动电路的输出通道的个数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尤其对于使用LED颗粒数较多的大尺寸LED背光源面板来讲,大大节约了成本。
图9为本发明背光源驱动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驱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901,在与电压跟随器和LED灯组连接的开关电路上施加至少两个脉冲开关信号。
本实施例在上述背光源驱动电路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提供了一种背光源驱动方法,将至少两个脉冲开关信号施加到背光源驱动电路的开关电路上。该开关电路与电压跟随器和LED灯组相连接,每个LED灯组均由多个LED串并联组成,脉冲开关信号包括PWM信号和控制信号。
步骤902,通过至少两个脉冲开关信号控制开关电路。
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所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本步骤通过至少两个脉冲开关信号来控制开关电路,即通过PWM信号和控制信号控制开关电路,开关电路可以由四个、六个或八个场效应晶体管组成,分别可以控制两个、三个或四个LED串。具体地,当控制的多个LED串为两个时,本步骤具体为:通过PWM信号控制开关电路中的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当PWM信号为高电平时,开关电路中的第一场效应晶体管打开,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关闭,当PWM信号为低电平时,开关电路中的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关闭和第二场效应晶体管打开。通过控制信号控制开关电路中的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当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开关电路中的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打开,当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开关电路中的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关闭。当控制的多个LED串的个数为三个时,本步骤具体为:通过PWM信号控制开关电路中的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通过控制信号控制开关电路中的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第五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六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当控制的多个LED串的个数为四个时,本步骤具体为:通过PWM信号控制开关电路中的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通过控制信号控制开关电路中的第五场效应晶体管、第六场效应晶体管、第七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八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
步骤903,通过开关电路驱动控制LED灯组中多个LED串的交替工作。
当控制的多个LED串的个数为两个时,本步骤具体为:通过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三场效应晶体管驱动控制LED灯组中的第一LED串,通过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驱动控制LED灯组中的第二LED串。进一步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分别为以下组合中的任意两种:P型和P型、P型和N型、N型和P型、N型和N型。优选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可以为P型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可以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可以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可以为P型场效应晶体管,但驱动电路中所施加的PWM信号和控制信号的电平与上述相反。当控制的多个LED串的个数为三个时,本步骤具体为:通过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驱动控制LED灯组中的第一LED串,通过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五场效应晶体管驱动控制LED灯组中的第二LED串,通过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六场效应晶体管驱动控制LED灯组中的第三LED串。其中,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五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六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分别为以下组合中的任意三种:P型和P型、P型和N型、N型和P型、N型和N型。优选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第四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五场效应晶体管为P型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六场效应晶体管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第四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五场效应晶体管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六场效应晶体管为P型场效应晶体管。当控制的多个LED串的个数为四个时,本步骤具体为:通过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五场效应晶体管驱动控制LED灯组中的第一LED串,通过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六场效应晶体管驱动控制LED灯组中的第二LED串,通过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七场效应晶体管驱动控制LED灯组中的第三LED串,通过第四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八场效应晶体管驱动控制LED灯组中的第四LED串。其中,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第五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六场效应晶体管为P型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第七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八场效应晶体管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第五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六场效应晶体管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第七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八场效应晶体管为P型场效应晶体管。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驱动方法,通过设置由多个场效应晶体管组成的开关电路,并施加PWM信号和控制信号,通过PWM信号和控制信号来分别控制开关电路中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实现同时对多个LED串的导通或断开状态的驱动控制,使得驱动电路中的一路输出通道可以控制外部的多个LED串负载,将驱动电路的输出通道的个数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尤其对于使用LED颗粒数较多的大尺寸LED背光源面板来讲,大大节约了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6)

1.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包括电压跟随器和LED灯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电压跟随器和所述LED灯组之间的开关电路,每个所述LED灯组均由多个LED串并联组成,所述电压跟随器和所述开关电路通过至少两个脉冲开关信号驱动控制所述多个LED串的交替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开关信号包括PWM信号和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LED串的工作时间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个LED串的个数为两个时,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所述PWM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用于驱动控制第一LED串,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用于驱动控制第二LED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分别为以下组合中的任意两种:P型和P型、P型和N型、N型和P型、N型和N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个LED串的个数为三个时,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第五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六场效应晶体管;所述PWM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四场效应晶体管、所述第五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六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用于驱动控制第一LED串,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五场效应晶体管用于驱动控制第二LED串,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六场效应晶体管用于驱动控制第三LED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四场效应晶体管、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五场效应晶体管、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六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分别为以下组合中的任意三种:P型和P型、P型和N型、N型和P型、N型和N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个LED串的个数为四个时,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第五场效应晶体管、第六场效应晶体管、第七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八场效应晶体管;所述PWM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五场效应晶体管、所述第六场效应晶体管、所述第七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八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五场效应晶体管用于驱动控制第一LED串,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六场效应晶体管用于驱动控制第二LED串,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七场效应晶体管用于驱动控制第三LED串,所述第四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八场效应晶体管用于驱动控制第四LED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五场效应晶体管、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六场效应晶体管、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七场效应晶体管、所述第四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八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分别为以下组合:P型和P型、P型和N型、N型和P型、N型和N型。
10.一种背光源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与电压跟随器和LED灯组连接的开关电路上施加至少两个脉冲开关信号;
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脉冲开关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路;
通过所述开关电路驱动控制所述LED灯组中的多个LED串的交替工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个LED串的个数为两个时,所述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脉冲开关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具体为:通过PWM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路中的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通过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路中的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开关电路驱动控制所述LED灯组中的多个LED串的交替工作具体为:通过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驱动控制所述LED灯组中的第一LED串,通过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四场效应晶体管驱动控制所述LED灯组中的第二LED串。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个LED串的个数为三个时,所述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脉冲开关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具体为:通过PWM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路中的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通过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路中的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第五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六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开关电路驱动控制所述LED灯组中的多个LED串的交替工作具体为:通过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四场效应晶体管驱动控制所述LED灯组中的第一LED串,通过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五场效应晶体管驱动控制所述LED灯组中的第二LED串,通过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六场效应晶体管驱动控制所述LED灯组中的第三LED串。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个LED串的个数为四个时,所述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脉冲开关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具体为:通过PWM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路中的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四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通过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路中的第五场效应晶体管、第六场效应晶体管、第七场效应晶体管和第八场效应晶体管的打开或关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开关电路驱动控制所述LED灯组中的多个LED串的交替工作具体为:通过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五场效应晶体管驱动控制所述LED灯组中的第一LED串,通过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六场效应晶体管驱动控制所述LED灯组中的第二LED串,通过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七场效应晶体管驱动控制所述LED灯组中的第三LED串,通过所述第四场效应晶体管和所述第八场效应晶体管驱动控制所述LED灯组中的第四LED串。
CN2009100805620A 2009-03-20 2009-03-20 背光源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Active CN1018419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05620A CN101841949B (zh) 2009-03-20 2009-03-20 背光源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05620A CN101841949B (zh) 2009-03-20 2009-03-20 背光源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1949A true CN101841949A (zh) 2010-09-22
CN101841949B CN101841949B (zh) 2013-05-29

Family

ID=42744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05620A Active CN101841949B (zh) 2009-03-20 2009-03-20 背光源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41949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9458A (zh) * 2011-10-21 2012-08-08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板电路、背光板以及发光二极管驱动器
CN102750911A (zh) * 2012-07-10 2012-10-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ed背光驱动电路、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2800298A (zh) * 2012-09-11 2012-11-2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Led背光驱动电路及led背光驱动方法
CN102867487A (zh) * 2011-07-04 2013-01-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该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3839529A (zh) * 2014-02-25 2014-06-0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的驱动系统及方法
CN104050747A (zh) * 2014-06-23 2014-09-17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验钞装置、取现方法及装置
CN104254182A (zh) * 2014-09-18 2014-12-3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led驱动电路
WO2016197541A1 (zh) * 2015-06-11 2016-1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Led灯条结构及其控制方法、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
CN112820243A (zh) * 2019-10-31 2021-05-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终端
CN112911757A (zh) * 2021-01-27 2021-06-04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多功能led驱动系统和驱动方法
CN114299868A (zh) * 2021-12-30 2022-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88529B2 (en) * 2000-12-12 2005-05-0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ontrol and drive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illumination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with LED light sources
JP4306657B2 (ja) * 2004-10-14 2009-08-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駆動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0679410B1 (ko) * 2006-04-04 2007-02-06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발광 다이오드의 구동 장치
TW200743408A (en) * 2006-05-08 2007-11-16 Xiang-Ji Xie LE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CN101222805B (zh) * 2007-12-20 2012-07-18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串led分时调整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驱动装置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7487A (zh) * 2011-07-04 2013-01-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该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2867487B (zh) * 2011-07-04 2015-02-0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该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US9001022B2 (en) 2011-07-04 2015-04-07 L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a dimming control method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WO2013056650A1 (zh) * 2011-10-21 2013-04-25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板电路、背光板以及发光二极管驱动器
US8917031B2 (en) 2011-10-21 2014-12-23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panel circuit, back light panel and light emitting diode driver
CN102629458A (zh) * 2011-10-21 2012-08-08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板电路、背光板以及发光二极管驱动器
CN102750911B (zh) * 2012-07-10 2015-11-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ed背光驱动电路、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2750911A (zh) * 2012-07-10 2012-10-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ed背光驱动电路、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2800298A (zh) * 2012-09-11 2012-11-2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Led背光驱动电路及led背光驱动方法
CN103839529A (zh) * 2014-02-25 2014-06-0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的驱动系统及方法
CN104050747A (zh) * 2014-06-23 2014-09-17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验钞装置、取现方法及装置
CN104254182A (zh) * 2014-09-18 2014-12-3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led驱动电路
WO2016197541A1 (zh) * 2015-06-11 2016-1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Led灯条结构及其控制方法、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
US9915778B2 (en) 2015-06-11 2018-03-13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LED lamp strip structur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backlight modu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2820243A (zh) * 2019-10-31 2021-05-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终端
CN112820243B (zh) * 2019-10-31 2022-05-2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终端
CN112911757A (zh) * 2021-01-27 2021-06-04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多功能led驱动系统和驱动方法
CN114299868A (zh) * 2021-12-30 2022-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14299868B (zh) * 2021-12-30 2023-01-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1949B (zh) 2013-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1949B (zh) 背光源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CN102136252B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它的显示装置
CN102214432B (zh) 电源管理与控制模块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01660692B (zh) 背光组件及其驱动方法
CN101183831B (zh) 直流-直流转换器、液晶显示设备、老化测试装置及方法
US8198822B2 (en) Light source driving apparatus and light source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201718080U (zh) 发光二极管背光源驱动系统
US20080238337A1 (en) Architecture for driving multiple loads at constant current
CN111052870B (zh) 利用充电恢复的节能驱动电路
KR101716353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 어레이의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710154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전원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00550100C (zh) 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US20100123741A1 (en) Method of driving a light source, light source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light source apparatus
CN102254526B (zh) 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和显示装置
US2011014061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light source
US20130147381A1 (en) Driving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for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080055948A1 (en) Ripple-free drive circuit for LED backlights of LCD panel
CN103280203A (zh) Led背光驱动电路、液晶显示装置和一种驱动方法
CN109686319A (zh) 一种超多背光分区驱动控制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4091570A (zh) 背光电路及其驱动方法、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N102103831A (zh) 一种led背光驱动电路
CN108231027B (zh) 一种低功耗的液晶显示设备
GB2535932A (en) Flyback boosted circuit, LED backlight drive circu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1527988B (zh) 光源驱动模块及电路
KR101373395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INGDONG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624

Owner nam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Effective date: 201506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624

Address after: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est Central Road, No. 8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5

Address after: 215200 No. 1700, Wu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Zhongshan North Road

Patentee after: Gaochuang (Suzhou) Electronics Co.,Ltd.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Patentee befor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