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9587A - 一种户式能量回收三联供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户式能量回收三联供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39587A
CN101839587A CN 201010190795 CN201010190795A CN101839587A CN 101839587 A CN101839587 A CN 101839587A CN 201010190795 CN201010190795 CN 201010190795 CN 201010190795 A CN201010190795 A CN 201010190795A CN 101839587 A CN101839587 A CN 101839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heat exchanger
pipeline
connects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9079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尚彪
顾卫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Tongfang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Tongfang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Tongfang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Tongfang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19079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395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39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95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户式能量回收三联供机组,它包括第一制冷系统、第二制冷系统,第一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换向阀、第一环境侧换热器、第一节流器、第一空调换热器、第一汽液分离器;第二制冷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换向阀、第三换向阀、生活用水换热器、第二环境侧换热器、第二空调换热器、储液器、第二节流器与第二汽液分离器,本发明通过两个系统的有机组合,实现户式三联供机组在制冷、制热、制热水、制冷制热水、制热制热水五种种运行模式下高能效运行,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真正节能的户式能量回收三联供机组。

Description

一种户式能量回收三联供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户式能量回收三联供机组,属于户式中央空调及热泵热水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户式中央空调利用热泵原理制取空调冷冻水或热水,再通过水泵送到各末端。实现室内温度的恒定。
热泵热水机组利用了空调热泵运行的原理,制取的卫生用水。
由于户式中央空调在夏天制取空调冷冻水时,排放出大量的热量;而热泵热水机组在制热水时排放出的冷量。如能将二者高效结合是业界近年来研究的课题,并已有部分热回收和全热回收两大类产品出现。
部分热回收机组如附图1,该机组能实现制冷时部分热回收,制热时分走一部分制热量,不能实现单制热水。无需热水时,由于冷凝器上串联了一个附加换热器,增加了冷凝器阻力,仅作空调运行时,会比一般空调能效低。所以虽然做到了热回收,但用作户式机其综合能效不一定会提高,且用户还需配其他热水器用于不用空调季节制热水。
普通全热回收机组如附图2,该机组制冷时能实现全热回收,制热时分走一部分制热量,能实现单制热水。无需热水时,由于冷凝器上串联了一个附加换热器,增加了冷凝器阻力,仅作空调运行时,会比一般空调能效低;同理单制热水时也会比一般热水器能效低。所以虽然做到了全热回收,可用于热水需求与制冷量相当,且对制热要求不高的场合。户式三联供机组由于其空调负荷远大于热水负荷,所以该系统用于户式系统时无论是制冷制热水还是单制热水时,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综合能效不一定会提高。
如何能提供一种户式三联供机组,既可用作空调,同时全年可提供生活用水,制热水时较少影响采暖,又确保全工况高能效可靠运行。是业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满足户式机要求并在制冷、制热、制热水、制冷制热水与制热制热水五种运行模式下高能效运行的户式能量回收三联供机组。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户式能量回收三联供机组,包括第一制冷系统、第二制冷系统。第一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换向阀、第一环境侧换热器、第一节流器、第一空调换热器、第一汽液分离器;第二制冷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换向阀、第三换向阀、生活用水换热器、第二环境侧换热器、第二空调换热器、储液器、第二节流器与第二汽液分离器。
第一压缩机的排气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四通阀的D端口,第一四通阀的C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环境侧换热器的气口端,第一环境侧换热器的液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节流器的进口端,第一节流器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空调换热器的液口端,第一空调换热器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四通阀的E端口,第一四通阀的S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汽液分离器的进口端,第一汽液分离器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压缩机的进气口;
第二压缩机的排气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四通阀的D端口,第二四通阀的C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三四通阀的D端口,第二四通阀的E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空调换热器的气口端,第二四通阀的S端口通过管道与第三四通阀的S端口并接后连接第二汽液分离器的进口端,第二气液分离器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压缩机的吸气口端,第三四通阀的C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环境侧换热器的气口端,第三四通阀的E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生活用水换热器的气口端;
第二空调侧换热器的液口端通过管道分两路:一路通过管道连接第四单向阀的进口,另一路通过管道连接第五单向阀的出口;第二环境侧换热器的液口端通过管道分两路:一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单向阀的进口端,另一路通过管道连接第三单向阀的出口端;生活用水换热器的液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单向阀的进口;
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的出口端通过管道并接后连接储液器的进口端,储液器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节流器的进口端,节流器的出口端通过管道分两路:一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电磁阀的进口端,第一电磁阀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三单向阀的进口端;另一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电磁阀的进口端,第二电磁阀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五单向阀的进口端。
所述第一节流器为双向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或单向热力膨胀阀与单向阀组件组成的双向节流系统。
所述第二节流器为热力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
所述第一环境侧换热器、第二环境侧换热器是空气-氟换热器或者水-氟换热器。
所述第一空调侧换热器、第二空调侧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或者套管换热器。
所述生活用水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或者套管换热器。
本发明本发明通过两个不同功能系统的有机组合,实现户式三联供机组在制冷、制热、制热水、制冷制热水、制热制热水五种种运行模式下高能效运行,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真正节能的户式能量回收三联供机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介绍的部分热回收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介绍的普通全热回收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所述户式能量回收三联供机组,由第一制冷系统、第二制冷系统组成,通过两个不同功能系统的有机组合,实现户式三联供机组的能量回收、在制冷、制热、制热水、制冷制热水、制热制热水五种种运行模式下高能效运行。
第一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1、第一四通阀2、第一环境侧换热器3、第一节流器4、第一空调换热器5、第一汽液分离器6;第二制冷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7、第二换向阀8、第三换向阀9、生活用水换热器10、第二环境侧换热器11、第二空调换热器12、储液器18、第二节流器19与第二汽液分离器22。第一压缩机1的排气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四通阀2的D端口,第一四通阀2的C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环境侧换热器3的气口端,第一环境侧换热器3的液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节流器4的进口端,第一节流器4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空调换热器5的液口端,第一空调换热器5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四通阀2的E端口,第一四通阀2的S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汽液分离器6的进口端,第一汽液分离器6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压缩机的进气口;
第二压缩机7的排气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四通阀8的D端口,第二四通阀8的C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三四通阀9的D端口,第二四通阀8的E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空调换热器12的气口端,第二四通阀8的S端口通过管道与第三四通阀9的S端口并接后连接第二汽液分离器22的进口端,第二气液分离器22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压缩机7的吸气口端,第三四通阀9的C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环境侧换热器11的气口端,第三四通阀9的E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生活用水换热器10的气口端;
第二空调侧换热器12的液口端通过管道分两路:一路通过管道连接第四单向阀16的进口,另一路通过管道连接第五单向阀17的出口;第二环境侧换热器的液口端通过管道分两路:一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单向阀14的进口端,另一路通过管道连接第三单向阀15的出口端;生活用水换热器的液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单向阀13的进口;
第一单向阀13、第二单向阀14、第四单向阀16的出口端通过管道并接后连接储液器18的进口端,储液器18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节流器19的进口端,第二节流器19的出口端通过管道分两路:一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电磁阀20的进口端,第一电磁阀20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三单向阀15的进口端;另一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电磁阀21的进口端,第二电磁阀21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五单向阀17的进口端。
所述第一节流器4为双向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或单向热力膨胀阀与单向阀组件组成的双向节流系统。
所述第二节流器19为热力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
所述第一环境侧换热器3、第二环境侧换热器11是空气-氟换热器或者水-氟换热器。
所述第一空调侧换热器5、第二空调侧换热器12为板式换热器或者套管换热器。
所述生活用水换热器10为板式换热器或者套管换热器。
本发明本发明通过两个不同功能系统的有机组合,实现户式三联供机组在制冷、制热、制热水、制冷制热水、制热制热水五种种运行模式下高能效运行,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真正节能的户式能量回收三联供机组。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制冷时,两系统同时制冷:
第一制冷系统制冷:第一压缩机1排出的气体经过第一四通阀2的D端口、第一四通阀2的C端口、进入第一环境侧换热器3冷凝后经第一节流器4节流进入第一空调侧换热器5蒸发后经第一四通阀2的E端口、第一四通阀2的S端口、进入第一汽液分离器6回到第一压缩机1吸气口,如此循环。
第二制冷系统制冷:第二压缩机7排出的气体经过第二四通阀8的D端口、第二四通阀8的C端口、第三四通阀9的D端口、第三四通阀9的C端口进入第二环境侧换热器11冷凝后通过第二单向阀14、储液器18经第二节流器19节流后通过第二电磁阀21、第五单向阀17进入第二空调侧换热器12蒸发后经第二四通阀8的E端口、第二四通阀8的S端口、第二汽液分离器22回到第二压缩机7的进气口,如此循环。同时生活用水换热器10如有制冷剂也通过第三四通阀9的E端口、第三四通阀9的S端口进入第二汽液分离器22回到第二压缩机7的进气口。保证系统制冷剂量的稳定。
制热时,两系统同时制热:
第一制冷系统制热:第一压缩机1排出的气体经过第一四通阀2的D端口、第一四通阀2的E端口、进入第一空调侧换热器5冷凝后经第一节流器4节流,进入第一环境侧换热器3蒸发后经第一四通阀2的C端口、第一四通阀2的S端口、进入经第一汽液分离器6回到第一压缩机1的进气口,如此循环。
第二制冷系统制热:第二压缩机7排出的气体经过第二四通阀8的D端口、第二四通阀8的E端口进入第二空调侧换热器12冷凝后通过第四单向阀16、储液器18经第二节流器19节流后通过第一电磁阀20、第三单向阀15进入第二环境侧换热器11蒸发后经第三四通阀9的C端口、第三四通阀9的S端口、第二汽液分离器22回到第一压缩机1进气口,如此循环。同时生活用水换热器10如有制冷剂也通过第三四通阀9的E端口、第三四通阀9的D端口、第二四通阀8的C端口、第二四通阀8的S端口进入第二汽液分离器22回到第一压缩机1进气口。保证系统制冷剂量的稳定。
制热水时,第一制冷系统不工作,第二制冷系统制热水。
第二制冷系统制热水:第二压缩机7排出的气体经过第二四通阀8的D端口、第二四通阀8的C端口、第三四通阀9的D端口、第三四通阀9的E端口进入生活用水换热器10冷凝后通过第一单向阀13、储液器18经第二节流器19节流后通过第一电磁阀20、第三单向阀15进入第二环境侧换热器11蒸发后经第三四通阀9的C端口、第三四通阀9的S端口、第二汽液分离器22回到第二压缩机7进气口,如此循环。同时第二空调侧换热器12如有制冷剂也通过第二四通阀8的E端口、第二四通阀8的S端口、进入第二汽液分离器22回到第一压缩机1进气口。保证系统制冷剂量的稳定。
制冷制热水时,第一制冷系统制冷,第二制冷系统制冷制热水
第一制冷系统制冷:第一压缩机1排出的气体经过第一四通阀2的D端口、第一四通阀2的C端口、进入第一环境侧换热器3冷凝后经第一节流器4节流进入第一空调侧换热器5蒸发后经第一四通阀2的E端口、第一四通阀2的S端口、进入第一汽液分离器6回到第一压缩机1吸气口,如此循环。
第二制冷系统制冷制热水:第二压缩机7排出的气体经过第二四通阀8的D端口、第二四通阀8的C端口、第三四通阀9的D端口、第三四通阀9的E端口进入生活用水换热器10冷凝后通过第一单向阀13、储液器18经第二节流器19节流后通过第二电磁阀21、第五单向阀17进入第二空调侧换热器12蒸发后经第二四通阀8的E端口、第二四通阀8的S端口、第二汽液分离器22回到第二压缩机7进气口,如此循环。同时第二环境侧换热器11如有制冷剂也通过第三四通阀9的C端口、第三四通阀9的S端口、进入第二汽液分离器22回到第一压缩机1进气口。保证系统制冷剂量的稳定。
制热制热水时,第一制冷系统制热,第二制冷系统制热水。
第一制冷系统制热:第一压缩机1排出的气体经过第一四通阀2的D端口、第一四通阀2的E端口、进入第一空调侧换热器5冷凝后经第一节流器4节流,进入第一环境侧换热器3蒸发后经第一四通阀2的C端口、第一四通阀2的S端口、进入经第一汽液分离器6回到第一压缩机1的进气口,如此循环。
第二制冷系统制热水:第二压缩机7排出的气体经过第二四通阀8的D端口、第二四通阀8的C端口、第三四通阀9的D端口、第三四通阀9的E端口进入生活用水换热器10冷凝后通过第一单向阀13、储液器18经第二节流器19节流后通过第一电磁阀20、第三单向阀15进入第二环境侧换热器11蒸发后经第三四通阀9的C端口、第三四通阀9的S端口、第二汽液分离器22回到第二压缩机7进气口,如此循环。同时第二空调侧换热器12如有制冷剂也通过第二四通阀8的E端口、第二四通阀8的S端口、进入第二汽液分离器22回到第一压缩机1进气口。保证系统制冷剂量的稳定。

Claims (6)

1.一种户式能量回收三联供机组,包括第一制冷系统与第二制冷系统,其特征是:第一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1)、第一四通阀(2)、第一环境侧换热器(3)、第一节流器(4)、第一空调换热器(5)、第一汽液分离器(6);第二制冷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7)、第二换向阀(8)、第三换向阀(9)、生活用水换热器(10)、第二环境侧换热器(11)、第二空调换热器(12)、储液器(18)、第二节流器(19)与第二汽液分离器(22);
第一压缩机(1)的排气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四通阀(2)的D端口,第一四通阀(2)的C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环境侧换热器(3)的气口端,第一环境侧换热器(3)的液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节流器(4)的进口端,第一节流器(4)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空调换热器(5)的液口端,第一空调换热器(5)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四通阀(2)的E端口,第一四通阀(2)的S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汽液分离器(6)的进口端,第一汽液分离器(6)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压缩机(1)的进气口;
第二压缩机(7)的排气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四通阀(8)的D端口,第二四通阀(8)的C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三四通阀(9)的D端口,第二四通阀(8)的E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空调换热器(12)的气口端,第二四通阀(8)的S端口通过管道与第三四通阀(9)的S端口并接后连接第二汽液分离器(22)的进口端,第二气液分离器(22)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压缩机(7)的吸气口端,第三四通阀(9)的C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环境侧换热器(11)的气口端,第三四通阀(9)的E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生活用水换热器(10)的气口端;第二空调侧换热器(12)的液口端通过管道分两路:一路通过管道连接第四单向阀(16)的进口,另一路通过管道连接第五单向阀(17)的出口;第二环境侧换热器的液口端通过管道分两路:一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单向阀(14)的进口端,另一路通过管道连接第三单向阀(15)的出口端;生活用水换热器的液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单向阀(13)的进口;第一单向阀(13)、第二单向阀(14)、第四单向阀(16)的出口端通过管道并接后连接储液器(18)的进口端,储液器(18)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节流器(19)的进口端,第二节流器(19)的出口端通过管道分两路:一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电磁阀(20)的进口端,第一电磁阀(20)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三单向阀(15)的进口端;另一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电磁阀(21)的进口端,第二电磁阀(21)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五单向阀(17)的进口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式能量回收三联供机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节流器(4)为双向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或单向热力膨胀阀与单向阀组件组成的双向节流系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式能量回收三联供机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节流器(19)为热力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式能量回收三联供机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环境侧换热器(3)、第二环境侧换热器(11)是空气-氟换热器或者水-氟换热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式能量回收三联供机组,其特征是:第一空调侧换热器5、第二空调侧换热器(12)为板式换热器或者套管换热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式能量回收三联供机组,其特征是:所述生活用水换热器(10)为板式换热器或者套管换热器。
CN 201010190795 2010-05-27 2010-05-27 一种户式能量回收三联供机组 Pending CN1018395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90795 CN101839587A (zh) 2010-05-27 2010-05-27 一种户式能量回收三联供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90795 CN101839587A (zh) 2010-05-27 2010-05-27 一种户式能量回收三联供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9587A true CN101839587A (zh) 2010-09-22

Family

ID=42743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90795 Pending CN101839587A (zh) 2010-05-27 2010-05-27 一种户式能量回收三联供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39587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2588A (zh) * 2010-10-27 2011-05-25 刘雄 热泵空调设备
CN104251570A (zh) * 2013-06-25 2014-12-31 南京维盟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源热泵三联供的空调机组
CN104792063A (zh) * 2015-03-18 2015-07-22 济南百福特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空调热泵一体机
CN109595848A (zh) * 2018-12-07 2019-04-09 广州大学 一种三联供空调热水系统
CN112032884A (zh) * 2020-08-27 2020-12-0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03697A (zh) * 2020-10-28 2021-02-0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413758A (zh) * 2019-08-21 2021-02-26 薛明喜 一种不耗电的空调制冷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2436A (zh) * 2006-08-11 2008-02-13 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逻辑控制节流方式的定速热泵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201034394Y (zh) * 2007-05-16 2008-03-12 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热泵热水机组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2436A (zh) * 2006-08-11 2008-02-13 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逻辑控制节流方式的定速热泵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201034394Y (zh) * 2007-05-16 2008-03-12 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热泵热水机组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2588A (zh) * 2010-10-27 2011-05-25 刘雄 热泵空调设备
CN102072588B (zh) * 2010-10-27 2012-07-18 刘雄 热泵空调设备
CN104251570A (zh) * 2013-06-25 2014-12-31 南京维盟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源热泵三联供的空调机组
CN104792063A (zh) * 2015-03-18 2015-07-22 济南百福特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空调热泵一体机
CN109595848A (zh) * 2018-12-07 2019-04-09 广州大学 一种三联供空调热水系统
CN112413758A (zh) * 2019-08-21 2021-02-26 薛明喜 一种不耗电的空调制冷系统
CN112032884A (zh) * 2020-08-27 2020-12-0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32884B (zh) * 2020-08-27 2022-11-2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03697A (zh) * 2020-10-28 2021-02-0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03697B (zh) * 2020-10-28 2023-12-2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15778U (zh) 冷、暖、热三联供热泵机组
CN101655281B (zh) 热泵热水空调机组及其工作方法
CN101839588A (zh) 高温出水全热回收三联供机组
CN102384586B (zh) 并联式互助除霜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CN101839587A (zh) 一种户式能量回收三联供机组
CN201866989U (zh) 一种户式能量回收三联供机组
CN201819476U (zh) 带有余热回收装置的直流变频空调
CN201819475U (zh) 空调制冷设备
CN202057111U (zh) 多功能空气源热水及空调热泵机组
CN203518314U (zh) 可提供生活热水及换新风的被动房专用能源环境机组
CN201892345U (zh) 采用电子膨胀阀的多功能空气源热水与热泵机组
CN201866990U (zh) 高温出水全热回收三联供机组
CN201819393U (zh) 并联式互助除霜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CN204084945U (zh) 空调热水一体机
CN103032992A (zh) 空调制冷设备
CN102003834B (zh) 多功能空气源热水及空调热泵机组
CN101799223B (zh) 全年候空气源热泵三用机组及其运行方法
CN200986311Y (zh) 一种双系统空调热泵热水器
CN103148637B (zh) 空调制冷设备水系统
CN102865693A (zh) 一种空气源和废水源双源热泵三联供机组
CN202382477U (zh) 多功能高温出水空调热泵机组
CN101986063A (zh) 采用电子膨胀阀的多功能空气源热水与热泵机组
CN202002266U (zh) 热泵空调器用制热水装置
CN207317311U (zh) 一种带冷凝热回收装置的风冷冷水制冷系统
CN102116541A (zh) 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