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6546B - 西北地区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西北地区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36546B
CN101836546B CN2010101621646A CN201010162164A CN101836546B CN 101836546 B CN101836546 B CN 101836546B CN 2010101621646 A CN2010101621646 A CN 2010101621646A CN 201010162164 A CN201010162164 A CN 201010162164A CN 101836546 B CN101836546 B CN 1018365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
draft
group
shrub
arb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621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36546A (zh
Inventor
孙海龙
杨涛
李绍才
龙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16216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365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36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65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365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65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西北地区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草、灌、乔植物种子,对难萌发种子进行处理,制备混合种子,制备基材混合物,制备种子基材混合物,喷射种子基材混合物至岩土创面及退化地上,控制草本高度及灌木、乔木密度,对草本喷洒烯效唑药液,对乔木喷洒抗逆性高营养叶面肥,进行水分及养分日常管理。种子萌发快速、安全,人工植被结构与功能稳定,有效缩短人工植被向自然植被演替周期,应用于西北地区边坡、弃渣场及采矿地等岩土创面及退化地的植物群落构建方法。

Description

西北地区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植被的建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西北地区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大部、宁夏北部、甘肃中西部以及和这些地方接壤的山西、陕西、河北、辽宁、吉林等省份的边缘地带,总面积为3450000km2。近年来,西北地区煤矿开采、公路及铁路建设产生大量岩土创面,加之西北地区沙化严重、水土资源短缺、风蚀与水蚀强烈,区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对工程创面或自然退化地进行植被重建与生态恢复相当困难。目前,常用方法是选用适合的植物种子,然后与基质材料(有机质肥料、土壤改良剂等)混合后施用,最后按常规方法进行水分和施肥管理。中国专利CN100397972C公开了一种北方地区岩石坡面植被恢复的方法,步骤包括坡面处理、植物种类选择、基质配置、喷播基质及防护处理,其特征在于选用禾本科草种为草地雀麦、无芒雀麦、垂穗批碱草、扁穗冰草、多年生黑麦草、紫羊茅、结缕草、草地早熟禾;豆科植物为胡枝子、紫穗槐、紫花苜蓿、多变小冠花、小叶锦鸡儿;将禾本科与豆科按数量1∶1比例进行混合。基质材料按每立方米使用沙质壤土700~900kg,草炭50~80kg,稻草段40~70kg,复合肥8~20kg,水70~100kg,水泥50~90kg,保水剂0.8~2.3kg选取,将所选基质材料均匀拌后形成备用基质。主要存在以下缺点:一是,技术偏重于工程措施选择与实施过程,以及基质材料的配制,而忽视了植物群落科学设计与后期调控处理;二是,仅根据植物的一些基本生活习性及生态学特性进行物种筛选,而未将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物种进行合理组合;三是,对种子处理时,未针对不同类型种子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四是,未充分考虑环境条件、植物特性以及养护管理成本,选择的具体物种适应性不强;五是,在植被建植后期,缺乏生长与竞争调控,以及提高抗逆能力等技术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一种能促进种子快速、安全萌发,保障人工植被结构与功能稳定,有效缩短人工植被向自然植被演替周期的西北地区植物群落构建方法。
本发明西北地区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适宜西北地区物种先锋性草本、过渡性草本、过渡性灌木、建群稳定草本、建群稳定灌木和建群稳定乔木种子,其中先锋性草本为无芒雀麦;过渡性草本为马蔺;过渡性灌木为花棒;建群稳定草本为沙打旺、苦豆子中的至少一种;建群稳定灌木为沙棘、紫穗槐、柠条、白刺花中的至少3种;建群稳定乔木为刺槐。
2)对步骤1)中难萌发种子进行处理,其中,无芒雀麦在30~32℃处理6h,然后在8~10℃下处理18h;花棒用50℃水浸种48h~72h捞出后沙藏3天;马蔺、沙棘、柠条用50℃水分别浸种14h~18h、24h~48h、20~24h后自然风干;白刺花用75℃水浸种24h后自然风干;苦豆子用质量浓度65%H2SO4浸种15~20min,水洗除去硫酸后自然风干;紫穗槐、刺槐用浓硫酸浸种10~20min,水洗除去硫酸后自然风干。
3)在步骤2)实施后,分别按每平方米先锋性草本200~300粒、过渡性草本40~60粒、过渡性灌木20~40粒、建群稳定草本150~250粒、建群稳定灌木40~70粒、建群稳定乔木20~30粒的比例将种子混合均匀,得混合种子。
4)按每平方米绿化基材8~12kg、植壤土140~220kg的比例拌合均匀,得基材混合物。其中,绿化基材为市售产品、植壤土为农田地表土。
5)将步骤3)所得混合种子与步骤4)所得基材混合物拌合均匀,得到种子基材混合物。
6)将步骤5)得种子基材混合物喷射到岩土创面或退化地上,喷射厚度为8~15cm,喷射物容重控制为1.2~1.35g/cm3
7)当乔木的最低高度超过5cm时,采用人工刈割的方式控制草本高度为4~7cm;当乔木的最低高度超过10cm时,采用人工剪除的方式去掉多余相对弱小乔木和灌木,控制灌木密度为8~15株/m2,控制乔木密度为3~5株/m2
8)当乔木最低高度超过25cm时,采用塑料袋将乔木和灌木临时遮盖,并向草本植物叶层喷洒浓度为20~40mg/L的烯效唑药液。
9)在步骤8)实施2周后,向乔木和灌木喷施抗逆性高营养叶面肥(CN101597194A),肥料稀释倍数为500~800倍。
10)根据植物生长状况及基材混合物干湿情况,进行水分和养分的常规管理。
本发明西北地区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的优点在于:(1)将理论原理、方法同实用工程技术相结合,科学性、可行性及推广性高;(2)充分考虑区域气候、环境及典型工程生境特征,并基于植被结构特征与功能作用的差异,选择了先锋性草本、过渡性草本、过渡性灌木、建群稳定草本、建群稳定灌木和建群稳定乔木,配置合理,符合生态学法则;(3)对物种播种量科学控制,有利于降低物种对环境水分、养分、光资源等消耗强度,促进植被安全建成;(4)对难萌发物种采取不同种子处理措施,针对性强,种子萌发率高;(5)基材喷射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边坡、弃渣场、采矿地、废弃地等岩土创面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一项创新技术,可有效保障植物群落生长基质所需的物理结构、稳定性及水分、养分条件;(6)步骤7)及步骤8)目的是控制草本植物的生长势,降低其对木本植物的竞争影响,有利于促进草本植物根系更发达;同时,降低木本植物种间竞争水平,保证木本植物的有效成苗数,促进建植植物群落结构、数量科学合理;(7)步骤9)目的是促进木本植物根部生长,调节自身生理机能,提高抗病、抗旱、抗寒等抗逆特性;(8)本发明方法实施方式简单,技术操作性强,可充分保障西北地区岩土创面及退化地人工植被构建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选择适宜西北地区物种先锋性草本、过渡性草本、过渡性灌木、建群稳定草本、建群稳定灌木和建群稳定乔木。其中,先锋性草本为无芒雀麦;过渡性草本为马蔺;过渡性灌木为花棒;建群稳定草本为沙打旺;建群稳定灌木按种子粒数比是沙棘∶紫穗槐∶柠条=1∶2∶2;建群稳定乔木为刺槐。
2)将步骤1)中的无芒雀麦先在30~31℃处理6h,然后在8~9℃下处理18h;花棒用50℃水浸种48h捞出后沙藏3天;马蔺、沙棘、柠条用50℃水分别浸种14h、48h、20h后自然风干;紫穗槐、刺槐用浓硫酸浸种10min、20min,水洗除去硫酸后自然风干。
3)在步骤2)实施后,按每平方米先锋性草本200粒、过渡性草本60粒、过渡性灌木20粒、建群稳定草本200粒、建群稳定灌木40粒、建群稳定乔木30粒的比例将种子混合均匀,得混合种子。
4)按每平方米绿化基材12kg、植壤土180kg的比例拌合均匀,得基材混合物。
5)将步骤3)所得混合种子与步骤4)所得基材混合物拌合均匀,得种子基材混合物。
6)将步骤5)得种子基材混合物喷射到边坡上,喷射厚度为13cm,喷射物容重控制为1.2~1.35g/cm3
7)当乔木的最低高度超过5cm时,采用人工刈割的方式控制草本高度为4~7cm;当乔木的最低高度超过10cm时,采用人工剪除的方式去掉多余相对弱小乔木和灌木,控制灌木密度为15株/m2,控制乔木密度为3株/m2
8)当乔木最低高度超过25cm时,采用塑料袋将乔木和灌木临时遮盖,并向草本植物叶层喷洒浓度为20mg/L的烯效唑药液。
9)在步骤8)实施2周后,向乔木和灌木喷施抗逆性高营养叶面肥,稀释倍数为500倍。
10)根据植物生长状况及基材混合物干湿情况,进行水分和养分的常规管理。
二、实施效果
本发明方法应用于边坡植被建植,与常规方法,比较结果显示:无芒雀麦萌发率提高39%,马蔺萌发率提高33%,花棒萌发率提高42%,沙打旺(种子未作处理)萌发率基本一致,沙棘萌发率提高41%,紫穗槐萌发率提高58%,柠条萌发率提高52%,刺槐萌发率提高52%;草本植物单株根数量平均增加31%,根重平均增加35%;木本植物单株根数量平均增加23%,根重平均增加26%;木本植物幼苗生长势平均提高28%,草本植物生长势平均降低18%;草本植物病虫害发生率减少90%,木本植物病虫害发生率减少86%;第一年越夏时草本植物成活率提高43%、木本植物成活率提高60%;第一年越冬时草本植物成活率提高50%,木本植物成活率提高61%。
实施例2:
1)选择适宜西北地区的先锋性草本、过渡性草本、过渡性灌木、建群稳定草本、建群稳定灌木和建群稳定乔木。其中,先锋性草本为无芒雀麦;过渡性草本为马蔺;过渡性灌木为花棒;建群稳定草本为苦豆子;建群稳定灌木按种子粒数比是紫穗槐∶柠条∶白刺花=2∶2∶1;建群稳定乔木为刺槐。
2)将步骤1)中的无芒雀麦先在31~32℃处理6h,然后在9~10℃下处理18h;花棒用50℃水浸种72h捞出后沙藏3天;马蔺、柠条用50℃水分别浸种18h、24h后自然风干;白刺花用75℃水浸种24h后自然风干;苦豆子用65%H2SO4处理15min,水洗除去硫酸后自然风干;紫穗槐、刺槐分别用浓硫酸浸种10min、15min,水洗除去硫酸后自然风干。
3)在步骤2)实施后,按每平方米先锋性草本250粒、过渡性草本50粒、过渡性灌木30粒、建群稳定草本250粒、建群稳定灌木55粒、建群稳定乔木25粒的比例将种子混合均匀,得混合种子。
4)按每平方米绿化基材8kg、植壤土140kg拌合均匀,得基材混合物。
5)将步骤3)所得混合种子与步骤4)所得基材混合物拌合均匀,得到种子基材混合物。
6)将步骤5)得到的种子基材混合物喷射到沙化地上,喷射厚度为8cm,喷射物容重控制为1.2~1.35g/cm3
7)当乔木最低高度超过5cm时,采用人工刈割的方式控制草本高度为4~7cm;当乔木最低高度超过10cm时,采用人工剪除的方式去掉多余相对弱小乔木和灌木,控制灌木密度为11株/m2,控制乔木密度为4株/m2
8)当乔木最低高度超过25cm时,采用塑料袋将乔木和灌木临时遮盖,并向草本植物叶层喷洒浓度为40mg/L的烯效唑药液。
9)在步骤8)实施2周后,向乔木和灌本喷施抗逆性高营养叶面肥,稀释倍数为800倍。
10)根据植物生长状况及基材混合物干湿情况,进行水分和养分的常规管理。
二、实施效果
本发明方法应用于沙化地植被建植,与常规方法比较,结果显示:无芒雀麦萌发率提高44%,马蔺萌发率提高51%,花棒萌发率提高48%,苦豆子萌发率提高40%,紫穗槐萌发率提高57%,柠条萌发率提高44%,白刺花萌发率提高56%,刺槐萌发率提高62%;草本植物单株根数量平均增加25%,根重平均增加27%;木本植物单株根数量平均增加26%,根重平均增加31%;木本植物幼苗生长势平均提高24%,草本植物生长势平均降低23%;草本植物病虫害发生率减少90%,木本植物病虫害发生率减少90%;第一年越夏时草本植物成活率提高55%、木本植物成活率提高67%;第一年越冬时草本植物成活率提高38%,木本植物成活率提高45%。
实施例3:
1)选择适宜西北地区的先锋性草本、过渡性草本、过渡性灌木、建群稳定草本、建群稳定灌木和建群稳定乔木。其中,先锋性草本为无芒雀麦;过渡性草本为马蔺;过渡性灌木为花棒;建群稳定草本按种子粒数比是沙打旺∶苦豆子=1∶1;建群稳定灌木按种子粒数比是沙棘∶紫穗槐∶柠条∶白刺花=1∶2∶2∶1;建群稳定乔木为刺槐。
2)将步骤1)中的无芒雀麦先在30~31℃处理6h,然后在8~9℃下处理18h;花棒用50℃水浸种60h捞出后沙藏3天;马蔺、沙棘、柠条用50℃水分别浸种16h、36h、22h后自然风干;白刺花用75℃水浸种24h后自然风干;苦豆子用65%H2SO4浸种18min,水洗除去硫酸后自然风干;紫穗槐、刺槐用浓硫酸分别浸种12min、10min,水洗除去硫酸后自然风干。
3)在步骤2)实施后,按每平方米先锋性草本300粒、过渡性草本40粒、过渡性灌木40粒、建群稳定草本150粒、建群稳定灌木70粒、建群稳定乔木20粒混合均匀,得混合种子。
4)按每平方米绿化基材10kg、植壤土220kg拌合均匀,得基材混合物。
5)将步骤3)所得混合种子与步骤4)所得基材混合物拌合均匀,得种子基材混合物。
6)将步骤5)得到的种子基材混合物喷射到沙化地上,喷射厚度为15cm,喷射物容重控制为1.2~1.35g/cm3
7)当乔木最低高度超过5cm时,采用人工刈割的方式控制草本高度为4~7cm;当乔木最低高度超过10cm时,采用人工剪除的方式去掉多余相对弱小乔木和灌木,控制灌木密度为8株/m2,控制乔木密度为5株/m2
8)当木本植物最低高度超过25cm时,采用塑料袋将乔木和灌木临时遮盖,并向草本植物叶层喷洒浓度为30mg/L的烯效唑药液。
9)在步骤8)实施2周后,向乔木和灌木喷施抗逆性高营养叶面肥,稀释倍数为650倍。
10)根据植物生长状况及基材混合物干湿情况,进行水分和养分的常规管理。
二、实施效果
本发明方法应用于沙化地植被建植,与常规方法比较,结果显示:无芒雀麦萌发率提高39%,马蔺萌发率提高46%,花棒萌发率提高33%,沙打旺与未处理种子萌发率基本相同,苦豆子萌发率提高46%,沙棘萌发率提高35%,紫穗槐萌发率提高58%,柠条萌发率提高40%,白刺花萌发率提高44%,刺槐萌发率提高58%;草本植物单株根数量平均增加28%,根重平均增加33%;木本植物单株根数量平均增加23%,根重平均增加26%;木本植物幼苗生长势平均提高18%,草本植物生长势平均降低20%;草本植物病虫害发生率减少92%,木本植物病虫害发生率减少88%;第一年越夏时草本植物成活率提高45%、木本植物成活率提高52%;第一年越冬时草本植物成活率提高33%,木本植物成活率提高40%。

Claims (1)

1.一种西北地区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适宜西北地区物种先锋性草本、过渡性草本、过渡性灌木、建群稳定草本、建群稳定灌木和建群稳定乔木种子,其中先锋性草本为无芒雀麦;过渡性草本为马蔺;过渡性灌木为花棒;建群稳定草本为沙打旺、苦豆子中的至少一种;建群稳定灌木为沙棘、紫穗槐、柠条、白刺花中的至少3种;建群稳定乔木为刺槐;
2)对步骤1)中的难萌发种子进行处理,其中,无芒雀麦在30~32℃处理6h,然后在8~10℃下处理18h;花棒用50℃水浸种48h~72h捞出后沙藏3天;马蔺、沙棘、柠条用50℃水分别浸种14h~18h、24h~48h、20~24h后自然风干;白刺花用75℃水浸种24h后自然风干;苦豆子用质量浓度65%H2SO4浸种15~20min,水洗除去硫酸后自然风干;紫穗槐、刺槐用浓硫酸浸种10~20min,水洗除去硫酸后自然风干;
3)在步骤2)实施后,分别按每平方米先锋性草本200~300粒、过渡性草本40~60粒、过渡性灌木20~40粒、建群稳定草本150~250粒、建群稳定灌木40~70粒、建群稳定乔木20~30粒的比例将种子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种子;
4)按每平方米绿化基材8~12kg、植壤土140~220kg的比例拌合均匀,得到基材混合物;
5)将步骤3)所得混合种子与步骤4)所得基材混合物拌合均匀,得到种子基材混合物;
6)将步骤5)得种子基材混合物喷射到岩土创面或退化地上,喷射厚度为8~15cm,喷射物容重控制为1.2~1.35g/cm3
7)当乔木最低高度超过5cm时,采用人工刈割的方式控制草本高度为4~7cm;当乔木最低高度超过10cm时,采用人工剪除的方式去掉多余相对弱小乔木和灌木,控制灌木密度为8~15株/m2,控制乔木密度为3~5株/m2
8)当乔木最低高度超过25cm时,采用塑料袋将乔木和灌木临时遮盖,并向草本叶层喷洒浓度为20~40mg/L的烯效唑药液;
9)在步骤8)实施2周后,向乔木和灌木喷施抗逆性高营养叶面肥,稀释倍数为500~800倍;
10)根据植物生长状况及基材混合物干湿情况,进行水分和养分的常规管理。
CN2010101621646A 2010-05-04 2010-05-04 西北地区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365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21646A CN101836546B (zh) 2010-05-04 2010-05-04 西北地区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21646A CN101836546B (zh) 2010-05-04 2010-05-04 西北地区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6546A CN101836546A (zh) 2010-09-22
CN101836546B true CN101836546B (zh) 2011-06-22

Family

ID=42740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6216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36546B (zh) 2010-05-04 2010-05-04 西北地区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365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6346A (zh) * 2014-07-31 2014-11-05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提高白刺花发芽率的采种方法
CN104892131A (zh) * 2015-05-19 2015-09-09 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盐碱地用含植物调节剂的肥料及其在马蔺种植中的应用
CN107006327A (zh) * 2017-05-06 2017-08-04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 一种喀斯特石漠化区早期植物群落优化配置方法
CN110089383B (zh) * 2019-04-30 2021-08-3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生态护坡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49671A (ja) * 1999-08-06 2001-02-20 Space Creation:Kk 法面緑化工法
JP2002004290A (ja) * 2000-04-20 2002-01-09 Tenchion:Kk 斜面補強緑化工法
CN1647607A (zh) * 2005-03-01 2005-08-03 四川省励自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北方的草灌乔抗逆植物混合种子
CN1647608A (zh) * 2005-03-01 2005-08-03 四川省励自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南方的草灌乔抗逆植物混合种子
JP2007043971A (ja) * 2005-08-10 2007-02-22 Takinou Filter Kk 土着種子および土着微生物を利用した植生復元工法
KR100734218B1 (ko) * 2006-04-06 2007-07-02 재 술 나 식생을 위한 와이어네트 구조 및 그 설치방법
CN100348086C (zh) * 2005-07-14 2007-11-14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南方高速公路边坡常绿植被建植方法
CN101091452A (zh) * 2007-07-12 2007-12-26 吴健平 厚层植生基材吹喷式边坡绿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49671A (ja) * 1999-08-06 2001-02-20 Space Creation:Kk 法面緑化工法
JP2002004290A (ja) * 2000-04-20 2002-01-09 Tenchion:Kk 斜面補強緑化工法
CN1647607A (zh) * 2005-03-01 2005-08-03 四川省励自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北方的草灌乔抗逆植物混合种子
CN1647608A (zh) * 2005-03-01 2005-08-03 四川省励自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南方的草灌乔抗逆植物混合种子
CN100348086C (zh) * 2005-07-14 2007-11-14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南方高速公路边坡常绿植被建植方法
JP2007043971A (ja) * 2005-08-10 2007-02-22 Takinou Filter Kk 土着種子および土着微生物を利用した植生復元工法
KR100734218B1 (ko) * 2006-04-06 2007-07-02 재 술 나 식생을 위한 와이어네트 구조 및 그 설치방법
CN101091452A (zh) * 2007-07-12 2007-12-26 吴健平 厚层植生基材吹喷式边坡绿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6546A (zh) 201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2383B (zh) 一种高、陡边坡生态复绿喷播基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04434B (zh) 一种利用生物结皮防治水蚀荒漠化的方法
CN107382608A (zh) 一种植被复绿无土混合纤维喷播辅助材料、喷播材料及植被复绿施工方法
CN1784943A (zh) 建设生态草,治理草原荒漠化的方法
CA3108836A1 (en) Method for remedying sandy land by using simulated loam substrate spray-seeding technology
CN104126406A (zh) 应用丛枝菌根技术快速恢复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的方法
CN106718563A (zh) 一种茶树的种植方法
CN106332571A (zh) 多种植物混栽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CN108547307A (zh) 基于人造壤土的边坡生态防护方法
CN101822193A (zh) 一种白刺花的快速种植方法
CN107836288A (zh) 一种危险坡加固复绿装置和危险坡加固复绿方法
CN102301874A (zh) 闽楠轻土混合型基质育苗方法
CN101836546B (zh) 西北地区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
CN101836572B (zh) 华南地区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
CN107148875A (zh) 山核桃树的干腐病治理方法
CN105766524A (zh) 一种香砂树育苗的方法
CN104488652A (zh) 一种利用葡萄林地栽培七叶一枝花的方法
CN107347290A (zh) 一种西南地区的边坡绿化方法
CN101836544B (zh) 华中地区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
CN103975838B (zh) 一种白及苗移栽方法
CN106508348A (zh) 金铁锁的种植方法
CN101836543B (zh) 华北地区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
CN105917921B (zh) 一种马尾松林下套种明党参改善土壤土质的栽培方法
CN205337116U (zh) 一种秸秆固沙贮水种植毯
CN113079737A (zh) 一种促进高陡护坡基材中决明种子萌发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2

Termination date: 2015050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