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5273A - 随机接入方法以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随机接入方法以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35273A
CN101835273A CN200910119549A CN200910119549A CN101835273A CN 101835273 A CN101835273 A CN 101835273A CN 200910119549 A CN200910119549 A CN 200910119549A CN 200910119549 A CN200910119549 A CN 200910119549A CN 101835273 A CN101835273 A CN 1018352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ponse message
access response
accidental access
control lay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19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35273B (zh
Inventor
杜忠达
沈晓芹
喻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 Hai Sunsh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195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352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35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5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35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52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机接入方法以及终端,该方法包括:终端在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后,在响应接收窗口内等待接收携带有预定标记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其中,预定标记用于标识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否为当前响应接收窗口内最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对于始终没有接收到正确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终端,可以提前决定停止接收相关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从而减少终端接入网络的时延。

Description

随机接入方法以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随机接入方法以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蜂窝无线通讯系统主要由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基站(基站1、基站2、基站3)和核心网组成。其中,基站组成的网络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为RAN),RAN负责接入层事务,例如,无线资源的管理等。基站之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存在物理或者逻辑上的连接,例如,图1中的基站1、基站2、基站3均可以和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核心网节点(Core Network,简称为CN)连接。核心网是用户面的锚点,负责非接入层事务,例如,位置更新等。用户设备(终端)是指可以和蜂窝无线通讯网络通讯的各种设备,例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
蜂窝无线通讯系统在系统时间上是以无线帧为基本单位来标识的,这些无线帧的编号称为无线帧号(SFN)。终端可以通过小区搜索的方式获取无线帧的边界,从而在下行上获得时间同步。对于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来说,无线帧的长度为10ms(毫秒),一个无线帧包括十个子帧,正常的随机接入时隙长1毫秒,即,占用1个子帧的长度。此外,还引入了扩展的随机接入时隙,占用2个子帧长度。
在现有LTE技术中,终端随机接入蜂窝无线通讯系统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步骤1,终端发送一个随机接入前导(Random Access Preamble,简称为RAP);
步骤2,终端在随机接入响应接收窗口内等待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Random Access Response,简称为RAR)。
在步骤1中,终端的高层指示L1(物理层)通过选择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来发送RAP、相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以及前导索引(preamble index)等。
随机接入资源主要指用于发送RAP的PRACH的时域、频域资源。发送RAP是为了标识基站随后发送的RAR是否为终端需要的。假设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为RPI,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随机接入资源(PRACH)对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是RA-RNTI。RA-RNTI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进行计算:RA-RNTI=1+t_id+10*f_id,其中,t_id是专用PRACH资源第一帧的时域索引(0≤t_id<10),且f_id是某帧里以频域升序的专用PRACH资源索引(0≤f_id<6)。
在步骤2中,一旦终端发送RAP,不管是否是测量间隙,终端就会在响应接收窗口监听RAR(s),其中,发送该RAR(s)的PDCCH由RA-RNTI标识。
响应接收窗口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最后一个子帧开始3毫秒以后开始,长度为ra-ResponseWindowSize个子帧(2~10ms)。为了保持随机接入响应过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在时域上不和随机接入前导同步,即,两者在时域上不存在固定的关系,相反,允许RAR在上述响应接收窗口内发送。
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由基站在DL-SCH上发送给终端。目前的MAC层协议允许有一个以上的对应于相同随机接入资源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这些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PDCCH的CRC上,都标识了相同的RA-RNTI。
如果终端收到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RA-RNTI(在PDCCH上)与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随机接入资源的RA-RNTI(在PRACH上)相对应,且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在媒体接入控制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内)中的随机接入前导标识(RAPID)与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RPI)相匹配,那么终端就接收到了正确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即,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成功接收。
从终端的角度来看,如果终端在响应接收窗口内收到了正确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那么,终端会马上停止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但是如果一直没有收到正确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终端会继续等待新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直到接收窗口结束。
在实际应用中,只有网络知道该响应接收窗口内一共有几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而终端却无法获知。在网络不拥塞的场景下,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也可能只有一个,如果该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不是终端正确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则终端会一直等到响应接收窗口结束,会延迟终端再次发起随机接入的时间。
发明内容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终端在响应接收窗口内空等随机接入响应消息而导致的延迟终端再次发起随机接入的时间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以及终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随机接入方法包括:终端在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后,在响应接收窗口内等待接收携带有预定标记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其中,预定标记用于标识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否为当前响应接收窗口内最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优选地,终端在发送随机接入前导之后,上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基站向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优选地,基站在向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之后,上述方法进一步包括:终端如果确认当前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为正确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则停止接收当前响应接收窗口内当前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后面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终端如果确认当前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为错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则根据当前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的预定标记确定是否继续在响应接收窗口内接收后面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优选地,终端确认当前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为错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处理包括:终端如果确认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包含与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中的随机接入资源对应的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并且终端确认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不包括与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索引,则确认当前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为错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优选地,终端根据预定标记确定是否继续接收后面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处理包括:如果预定标记标识当前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当前响应接收窗口内最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则终端停止接收后面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如果预定标记标识当前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不是当前响应接收窗口内最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则终端继续接收后面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优选地基站在向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处理包括:基站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向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并在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预定标记。
优选地,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预定标记包括: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的媒体接入控制层子报头从左向右的第3个比特上携带有预定标记,其中,媒体接入控制层子报头中包含有回退指示符。
优选地,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预定标记包括: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的媒体接入控制层子报头从左向右的第4个比特上携带有预定标记,其中,媒体接入控制层子报头中包含有回退指示符。
优选地,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预定标记包括: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的媒体接入控制层子报头所包含的回退指示符中携带有预定标记。
优选地,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预定标记包括: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的媒体接入控制层随机接入响应的第1个字节从左向右的第1比特上携带有预定标记。
优选地,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的媒体接入控制层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第1个字节从左向右的第1比特上携带有预定标记包括: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的第1个媒体接入控制层随机接入响应的第1个字节从左向右的第1比特上携带有预定标记。
优选地,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的媒体接入控制层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第1个字节从左向右的第1比特上携带有预定标记包括: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最后一个媒体接入控制层随机接入响应的第1个字节从左向右的第1比特上携带有预定标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终端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接收模块,用于在响应接收窗口内等待接收携带有预定标记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其中,预定标记用于标识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否为当前响应接收窗口内最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借助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标识该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否为当前响应接收窗口内最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标识,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终端在响应接收窗口内空等随机接入响应消息而导致的延迟终端再次发起随机接入的时间的问题,对于始终没有接收到正确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终端,可以提前决定停止接收相关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从而减少终端的时延。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蜂窝无线通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随机接入方法的详细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AC PDU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AC PDU子报头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AC PDU回退指示符子报头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AC RAR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根据方式一修改后的MAC PDU子报头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根据方式二修改后的MAC PDU子报头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根据方式四修改后的MAC RAR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功能概述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终端在响应接收窗口内空等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在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增加一个标记,该标记用来表示该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否是最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以下的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描述了多个特定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然而,很显然,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此外,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阐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下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得各个细节可以进行各种组合。
方法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处理(步骤S202-步骤S206):
步骤S202,终端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即,RAP);
步骤S204,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有预定标记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即,RAR),其中,该预定标记用于标识该RAR是否为当前响应接收窗口内最后一个RAR;
具体地,首先,基站需要在DL-SCH上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向终端发送携带有预定标记的RAR,在实际应用中,基站在MAC PDU中携带预定标记包括四种实现方式:
方式一,基站在MAC PDU中包含回退指示符(Back off Indicator,简称为BI)的媒体接入控制层子报头(MAC sub-header)的第3个比特位上(从左向右数)携带预定标记;
方式二,基站在MAC PDU中包含BI的MAC sub-header的第4个比特位上(从左向右数)携带预定标记;
方式三,基站在MAC PDU中的MAC sub-header所包含的BI变量上携带预定标记;
方式四,基站在MAC PDU中的媒体接入控制层随机接入响应(MAC RAR)的第1个字节上的第1个比特位上携带预定标记。优选地,基站在MAC PDU中的第1个MAC RAR的第1个字节上的第1个比特位上携带预定标记,优选地,基站也可以在MAC PDU中的最后一个MAC RAR的第1个字节上的第1个比特位上携带预定标记。
步骤S206,终端如果确认当前RAR为正确的RAR,则停止接收当前响应接收窗口内当前RAR后面的RAR;终端如果确认当前RAR为错误的RAR,则根据当前RAR中携带的预定标记确定是否继续接收后面的RAR。其中,终端如果确认RAR中包含与终端发送的RAP中的随机接入资源对应的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并且终端确认RAR中不包括与RAP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索引,则确认当前RAR为错误的RAR。
如果预定标记标识当前RAR是当前响应接收窗口内最后一个RAR,则终端停止接收后面的RAR;如果预定标记标识当前RAR不是当前响应接收窗口内最后一个RAR,则终端继续接收后面的RAR。
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随机接入方法的详细处理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处理:
步骤1,终端在无线帧的某个随机接入时隙上向基站发送RAP;
具体地,终端的L2(MAC层、RLC层、PDCP层)/L3(RRC层)指示L1(PHY层)通过选择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来发送RAP、相应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前导索引(preamble index)等。
步骤2,基站在DL-SCH上通过MAC PDU发送RAR给终端;
具体地,如图4所示,MACPDU由一个MAC header、一个或多个MAC RAR(s)、以及padding(可选)组成。其中,MAC PDUheader由一个或多个MAC PDU子报头(sub headers)组成,除了后退指示子报头(Back off Indicator sub header)以外,每一个sub header对应于一个MAC RAR,如图5所示,一个MAC PDU sub header由3个header变量(即,E/T/RAPID)组成,如图6所示,Back off Indicator sub header由5个header变量(即,E/T/R/R/BI)组成,其中,两个R变量是被保留的变量,设为0。如图7所示,MAC RAR由四个变量R、时间提前命令(Timing Advance Command)、上行授权(UL Grant)、以及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emporary C-RNTI)组成,其中的R变量也是被保留的变量,设为0。
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包括了为终端分配的上行无线资源(UL-grant)和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个别标识(RAPID),此外,在物理控制信道上携带了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最后,在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增加一个标记,用来表示该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否是最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如上所述,由于MAC E/T/R/R/BI sub-header和MAC RAR中的R比特位被保留,故可以用于标识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否为最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下面,对在不同比特位标识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否为最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几种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方式一
如图6所示,在MAC E/T/R/R/BI sub-header上的第一个R比特位上设置一个变量L(即,将变量R设置为变量L),用于标识该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否为最后一个,其中,如果L被设置为0,则表示后面还有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如果L设置为1,则表示此为最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如图8所示,修改后的MAC E/T/R/R/BIsub-header变为MAC E/T/L/R/BI sub-header。
方式二
如图6所示,在MAC E/T/R/R/BI sub-header上的第二个R比特位上设置一个变量L,用于标识该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否为最后一个。其中,如果L被设置为0,则表示后面还有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如果L被设置为1,则表示此为最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如图9所示,修改后的MAC E/T/R/R/BI sub-header变为MACE/T/R/L/BI sub-header。
方式三
如图6所示,在MAC E/T/R/R/BI sub-header上的BI变量上设置一个变量L,用于标识该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否为最后一个。其中,如果L被设置为0,则表示后面还有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如果L被设置为1,则表示此为最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方式四
如图7所示,在第一个MAC RAR中的R比特位上设置一个变量L,用于标识该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否为最后一个,其中,如果L被设置为0,则表示后面还有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如果L被设置为1,则表示此为最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优选地,在最后一个MAC RAR中的R比特位上设置一个变量L,用于标识该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否为最后一个,其中,如果L被设置为0,则表示后面还有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如果L被设置为1,则表示此为最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如图10所示,修改后的MAC RAR为L/TimingAdvance Command/UL Grant/Temporary C-RNTI。
步骤3,终端在响应接收窗口内收到RAR后,通过比较本地的和收到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包括的RA-RNTI以及RAPID来确定这两个标识是否为期望值,从而进一步确定该RAR是否为正确的RAR。
具体地,如果终端收到的RAR的RA-RNTI(在PDCCH上)与终端发送RAP的随机接入资源的RA-RNTI(在PRACH上)相对应,且RAR中的随机接入前导标识RAPID(在MAC层PDU内)与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索引(RPI)相匹配,那么终端就接收到了正确的RAR。不管L位是0还是1,终端会马上停止接收RAR,且认为RAR接收成功。
如果RA-RNTI匹配,但是RAPID标识不匹配,且L位是0,则继续等待基站发送RAR,并执行步骤3;如果RA-RNTI匹配,但是RAPID标识不匹配,且L位是1,则表示收到的为最后一个RAR,终端马上停止接收RAR,且认为RAR接收失败。
通过上述处理,对于始终没有接收到正确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终端,可以提前决定停止接收相关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装置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如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包括发送模块110、接收模块112,下面对上述各个模块进行详细的说明。
具体地,发送模块110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RAP);在发送模块110发送了RAP后,接收模块112主要用于在响应接收窗口内等待接收携带有预定标记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其中,所述预定标记用于标识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否为当前所述响应接收窗口内最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基站在MAC PDU中携带预定标记包括四种实现方式:方式一,基站在MAC PDU中包含回退指示符(Back off Indicator,简称为BI)的MAC sub-header的第3个比特位上(从左向右数)携带预定标记;方式二,基站在MAC PDU中包含BI的MAC sub-header的第4个比特位上(从左向右数)携带预定标记;方式三,基站在MAC PDU中的MAC sub-header所包含的BI变量上携带预定标记;方式四,基站在MAC PDU中的MACRAR的第1个字节上的第1个比特位上携带预定标记。优选地,基站在MAC PDU中的第1个MAC RAR的第1个字节上的第1个比特位上携带预定标记。
在终端接收到携带有预定标记的RAR后,如果确认当前RAR为正确的RAR,则停止接收当前响应接收窗口内当前RAR后面的RAR;如果确认当前RAR为错误的RAR,则根据当前RAR中携带的预定标记确定是否继续接收后面的RAR。其中,终端如果确认RAR中包含与终端发送的RAP中的随机接入资源对应的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并且终端确认RAR中不包括与RAP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索引,则确认当前RAR为错误的RAR。
具体地,如果预定标记标识当前RAR是当前响应接收窗口内最后一个RAR,则终端停止接收后面的RAR;如果预定标记标识当前RAR不是当前响应接收窗口内最后一个RAR,则终端继续接收后面的RAR。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阐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各个模块进行各种改变以及组合。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标识该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否为当前响应接收窗口内最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标识,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终端在响应接收窗口内空等随机接入响应消息而导致的延迟终端再次发起随机接入的时间的问题,对于始终没有接收到正确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终端,可以提前决定停止接收相关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从而减少终端的时延。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在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后,在响应接收窗口内等待接收携带有预定标记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其中,所述预定标记用于标识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否为当前所述响应接收窗口内最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在向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终端如果确认当前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为正确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则停止接收所述当前响应接收窗口内所述当前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后面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所述终端如果确认所述当前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为错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则根据所述当前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的所述预定标记确定是否继续在所述响应接收窗口内接收所述后面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认所述当前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为错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处理包括:
所述终端如果确认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包含与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中的随机接入资源对应的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并且所述终端确认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不包括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索引,则确认所述当前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为错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预定标记确定是否继续接收所述后面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处理包括:
如果所述预定标记标识所述当前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所述当前响应接收窗口内最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则所述终端停止接收所述后面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如果所述预定标记标识所述当前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不是所述当前响应接收窗口内最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则所述终端继续接收所述后面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在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处理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并在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所述预定标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所述预定标记包括:
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的媒体接入控制层子报头从左向右的第3个比特上携带有所述预定标记,其中,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子报头中包含有回退指示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所述预定标记包括:
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的媒体接入控制层子报头从左向右的第4个比特上携带有所述预定标记,其中,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子报头中包含有回退指示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所述预定标记包括:
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的媒体接入控制层子报头所包含的回退指示符中携带有所述预定标记。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所述预定标记包括:
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的媒体接入控制层随机接入响应的第1个字节从左向右的第1比特上携带有所述预定标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的媒体接入控制层随机接入响应的第1个字节从左向右的第1比特上携带有所述预定标记包括:
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的第1个媒体接入控制层随机接入响应的第1个字节从左向右的第1比特上携带有所述预定标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的媒体接入控制层随机接入响应的第1个字节从左向右的第1比特上携带有所述预定标记包括:
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最后一个媒体接入控制层随机接入响应的第1个字节从左向右的第1比特上携带有所述预定标记。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接收模块,用于在响应接收窗口内等待接收携带有预定标记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其中,所述预定标记用于标识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是否为当前所述响应接收窗口内最后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CN200910119549.1A 2009-03-13 2009-03-13 随机接入方法以及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352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19549.1A CN101835273B (zh) 2009-03-13 2009-03-13 随机接入方法以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19549.1A CN101835273B (zh) 2009-03-13 2009-03-13 随机接入方法以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5273A true CN101835273A (zh) 2010-09-15
CN101835273B CN101835273B (zh) 2015-06-03

Family

ID=42719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1954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35273B (zh) 2009-03-13 2009-03-13 随机接入方法以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35273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55626A1 (zh) * 2011-05-18 2012-1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2811496A (zh) * 2011-05-31 2012-12-05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
CN105307284A (zh) * 2015-11-30 2016-02-03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用户设备
WO2018058408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配置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8702793A (zh) * 2016-02-22 2018-10-23 Zte维创通讯公司 动态随机接入响应(rar)接收终止
WO2018202074A1 (zh) * 2017-05-04 2018-1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处理方法、用户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19062624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Rar时间窗配置及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US10687320B2 (en) 2012-01-21 2020-06-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sending method, data receiv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13711685A (zh) * 2019-04-26 2021-11-2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40176A1 (en) * 2006-09-29 2008-04-10 Zte Corporation The handoff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the random access channel
CN101321371A (zh) * 2007-06-05 2008-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响应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330451A (zh) * 2007-06-20 2008-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转发处理方法、节点与分组核心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40176A1 (en) * 2006-09-29 2008-04-10 Zte Corporation The handoff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the random access channel
CN101321371A (zh) * 2007-06-05 2008-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响应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330451A (zh) * 2007-06-20 2008-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转发处理方法、节点与分组核心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MCC: "Update of MAC test case 7.1.2.4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Successful", 《3GPP TSG-RAN-WG5 MEETING #41》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55626A1 (zh) * 2011-05-18 2012-1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2811496A (zh) * 2011-05-31 2012-12-05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
CN102811496B (zh) * 2011-05-31 2015-06-1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
US10687320B2 (en) 2012-01-21 2020-06-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sending method, data receiv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5307284A (zh) * 2015-11-30 2016-02-03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5307284B (zh) * 2015-11-30 2019-01-11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8702793A (zh) * 2016-02-22 2018-10-23 Zte维创通讯公司 动态随机接入响应(rar)接收终止
WO2018058408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配置的方法及其设备
WO2018202074A1 (zh) * 2017-05-04 2018-1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处理方法、用户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19062624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Rar时间窗配置及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13711685A (zh) * 2019-04-26 2021-11-2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5273B (zh)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5273B (zh) 随机接入方法以及终端
US1171183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communication node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110282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ponding to random access
CN101873713A (zh)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
EP2271139B1 (en) A method for generating the group ID of the random access response message, and a random access method
US8570956B2 (en)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data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ing message separation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use with the same
CN101507148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
US8228851B2 (en) Method for handling random access response reception and an E-UTRAN and user equipment thereof
US8553574B2 (en) Method of handling packet erro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791575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3582112B (zh) 一种时间提前量的确定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8351388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of common control channel
CN101883437A (zh) 随机接入方法以及基站
BR112012011479B1 (pt) Método para implementação em uma estação base
CN101841922A (zh) 选择随机接入资源的方法及终端
WO2014025292A1 (en) Timing advance timer start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CN101547520B (zh) 一种随机接入响应参数的更新方法及随机接入响应方法
CN101827451A (zh) 中继节点的入网方法及装置
CN101128062A (zh) 终端随机接入蜂窝无线通讯系统的方法及群标识生成方法
US8509167B2 (en) Method of effectively transmitting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of terminal during the generation of data block
CN102056300A (zh) 分量载波配置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20200154485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WO2010052522A1 (en) Random access channel message bundling
WO2019062562A1 (zh) 信息指示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KR20090031265A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효과적으로 무선자원할당요청을 보내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28

Address after: 518000, two 703A, COFCO business park, two Xian Xian Road, Xin'an, Shenzhen, Guangdong, Bao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Fu Hai Sunshin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Road, No. 55, No.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or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903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