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8418B - 移动电信网络中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移动电信网络中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8418B
CN101828418B CN200780101135.5A CN200780101135A CN101828418B CN 101828418 B CN101828418 B CN 101828418B CN 200780101135 A CN200780101135 A CN 200780101135A CN 101828418 B CN101828418 B CN 1018284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access
mobile terminal
network
perception 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1011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28418A (zh
Inventor
J·鲁恩
T·戈德贝克-洛
T·拉森
M·彼得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1828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8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28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84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在常规的基于网络的信息收集不可能进行的网络中利用终端作为辅助信息收集器和/或用于提供用于补充基于网络的接入感知实体独自收集的信息的信息。终端通过明确可用信息的检索直接地并且通过测量和统计间接地收集与接入网络相关的信息。所收集的信息被递送到基于网络的接入感知实体。

Description

移动电信网络中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电信网络中的方法和设备。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用于收集与接入网络有关的信息的解决方案。
背景技术
本发明与移动电信网络和多路接入技术有关。移动电信网络基于不同的接入技术,例如GSM、3G、WLAN等等。对于移动终端而言可用的电信网络必须基于该终端所支持的接入技术。移动终端可能具有多个要连接到的可用网络,其中所述可用网络可以基于不同的接入技术。对不同接入技术的使用使得不同的服务可以由网络提供给终端。因此,所希望的是拥有一种基于网络的接入感知功能使得网络能够应对:管理通过不同接入技术的不同服务以及针对不同服务选择接入网络。这种接入感知功能的基本部分(component)之一是集合关于当前关心的移动终端和可用接入网络的相关信息。当所收集的信息被精炼和分析,它构成与服务的接入选择和潜在适应有关的选择和决策的基础。还应该注意,在接入感知的背景中,该信息有时被称为“属性”并且对信息的集合于是因此被标记为属性收集。
现有解决方案的问题是对于一些接入网络而言,常规的信息收集,即由接入感知实体在网络中执行的信息收集无法被执行。这包括接入网络缺少对传播这种信息、尤其是向接入网络外部实体(即,接入网络外部的实体,尤其是那些位于另一管理域中的实体,例如接入感知实体(AE))传播这种信息的支持,这例如是因为不存在与该域相关联的AE或者因为不存在用于使网络外部实体在所关心的网络中定位相关信息源的手段。它还包括被访接入网络,即所关心的用户在其中漫游的接入网络,就其而言技术手段是就绪(in place)的,但是信息收集无论如何被禁止,这是因为接入网络运营商的策略禁止一些或全部相关信息被递送到在另一运营商控制下的实体(除非其他运营商与该接入网络运营商具有特别协定)。
在前一种情况下,问题是技术上的,而在后一种情况中的问题的本质是管理、政治或业务策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用于在不能由接入感知实体执行收集时收集信息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中的信息收集器。所述收集器适于收集与对于移动终端而言可用的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信息。该信息可以例如通过测量和统计来检索,但是还可以构成移动终端的特性。此外,所述收集器包括用于向基于网络的接入感知实体传送所收集的信息或所收集信息的子集的装置,所述基于网络的接入感知实体能够使用所收集的信息来选择接入网络和/或使得网络所提供的服务在接入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方面适应该移动终端或另一移动终端的当前条件。优选地,信息收集器适于从接入感知实体接收用于收集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信息的命令。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基于移动电信网络的接入感知实体(AAE)。所述AAE能够使用与对于移动终端而言可用的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信息以使得AAE能够选择接入网络和/或使得网络所提供的服务在接入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方面适应移动终端的当前条件。AAE包括用于检测所述信息的收集和到AAE的传递得不到移动终端连接到或已经连接到的接入网络的支持的装置,以及用于从移动终端接收所述信息的装置。所述信息优选地由移动终端收集,其中所述收集可以通过来自AAE的命令来发起。
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移动终端中收集信息的方法。所收集的信息与对于移动终端而言可用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网络相关联。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收集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信息,以及
-向基于网络的接入感知实体传送所收集的信息或所收集信息的子集,所述基于网络的接入感知实体能够使用所收集的信息来选择接入网络和/或使得网络所提供的服务在接入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方面适应该移动终端或另一移动终端的当前条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基于移动电信网络的接入感知实体(AAE)中的方法。所述AAE能够使用与对于移动终端而言可用的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信息以使得AAE能够选择接入网络和/或使得网络所提供的服务在接入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方面适应移动终端的当前条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信息的收集和到AAE的传递得不到移动终端连接到或已经连接到的接入网络的支持,以及
-从移动终端接收所述信息。
本发明的一些优点如下:
本发明实现了从其中由于缺乏技术支持或由于与策略相关的(管理、政治、业务策略)障碍而禁止接入感知实体直接信息收集的接入网络中信息检索。
所收集信息的范围的各种各样可能的粒度(granularity),包括例如针对每个接入网络类型、每个接入网络(由例如IP子网、SSID/ESSID或接入网络类型和运营商的组合来定义)和每个单独接入点的统计。
所收集的信息能够随时间推移被精炼,包括在若干不同的接入周期上累积数据。
终端所检索的信息能够(通过常规手段)直接补充具有通过常规信息检索手段不能获得的测量和数据类型的获取信息(即使信息检索通常没有被禁止)。
接入感知实体能够组合终端所检索的信息与通过常规手段所检索的信息以便在数据中实现更高准确度。
接入感知实体能够组合不同终端所检索的信息以便获得更高的准确度和精炼的信息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其中可以实施本发明的在网络元件与表示用户网络接入简档(profile)服务(UAccP)的应用和服务之间的接入感知功能的示意图。
图2是其中可以实施本发明的接入感知实体的示意图。
图3a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终端与接入感知实体之间的信息流。
图3b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和接入感知实体。
图4a和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其中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来更加充分地描述本发明。
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且不应该视为限于在此所阐述的实施例;更确切地,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得本公开将是透彻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同样的元素。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基于网络的接入感知功能。以下描述实施这种基于网络的接入感知功能的例子。
建议提高运营商域内部的第三方服务以及系统感知某一用户的接入相关条件的可能性。为了实现这一点,提出在网络元件与应用和服务之间插入接入感知功能以收集、过滤、提取和传送用户网络接入相关信息。该功能被表示为用户网络接入简档服务(UAccP)。
图1提供了UAccP架构的抽象高级视图。
如果按照预期的那样工作,UAccP 100将使得各个服务供应商110有可能经由公共的API 120获得关于用户的当前接入条件的信息(例如接入技术、带宽、QoS、延迟)。它允许服务变为接入感知的,这使得服务供应商能够适配服务/内容并且因此提供更好的终端用户体验。
UAccP的目标是创建用于接入相关属性交换的可扩展的架构,该架构涵盖了(wrap)不支持明确属性交换的现有传统系统。UAccP应该以适当方式向应用开发者提供静态信息(例如,终端能力、运营商特定配置、当前预订)、半静态信息(例如在3G、WLAN、当前用户偏好的范围内的当前覆盖/网络)和动态信息(当前接入会话、可用承载等)并且隐藏实施细节(例如信息来自何处,使用哪个标准),以允许用于复杂事件的预订/通知机制。
公共API 120和用于服务的用户/接入相关信息的中心(单源)供应是UAccP的关键特征。它使用不同种类的源相关协议来从各种源130收集信息,所述源相关协议例如AAA协议(例如在″Diameter Base protocol″(RFC 3588)中所描述的Diameter或在″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user service(RADIUS)″RFC 2865中所描述的RADIUS)或O&M协议(例如在″An architecture for describing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management frameworks″RFC 3411中描述的SNMP),但是相比之下,它通过单个API向应用提供单个信息源。
现在转到图2,图2示出在某种程度上在UAccP构思上构造的另一方法。它使用对应实体-标记为感知实体(AE)200-来从源240集合信息250,所述信息被馈入策略机,其中心实体是表示为决策制定功能(DMF)的策略服务器和决策引擎230。DMF的结果被转发到网络服务和服务260,以使得所述服务能够适应当前情形,和/或被转发到策略实施器(enforcer)270,所述策略实施器270确保服务和数据流遵守现有策略和DMF结果。假定每个管理域具有其自己的AE并且在集合信息时能够涉及归属域(AEh)中的AE和访问域(AEv)中的AE这二者。在此情况下,总是位于归属域中的DMF仅与AEh通信,如果需要的话AEh又与AEv联系。
对于UAccP构思,接入感知将在接入和终端能力方面使得服务适应目标用户的当前条件。图2所提出的感知实体的机制通过增加为多接入终端选择用于某一服务的最适当的接入的概念而扩展了该接入感知构思。
在当前3GPP架构中,存在类似于表示为在3GPP TS 22.240 V6.5.0,″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3GPP Service Requirements for the GenericUser Profile(GUP);Stage 1(Release 6)″,2005年1月,3GPP TS 23.240V6.7.0,″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3GPP Generic User Profile(GUP);Architecture(Stage 2)(Release 6)″,2005年3月和在3GPP TS 29.240 V6.1.0,″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CoreNetwork and Terminals;3GPP Generic User Profile(GUP);Stage 3;Network(Release 6)″,2005年6月中描述的通用用户简档(GUP)服务器的UAccP/AE的构思。
通常,接入感知预期为在联网服务的总体递送中所涉及的所有参与者-网络运营商、服务供应商、应用开发者以及终端用户-带来好处。总之,所述好处包括新服务机会、降低的复杂度、简化的服务整合、简化的应用开发、增加的服务适应性、增加的服务质量和改进的终端用户便利性。
如上所述,现有解决方案的问题是对于一些接入网络而言,常规的信息收集,即由接入感知实体在网络中执行的信息收集无法被执行。这包括接入网络缺少对传播这种信息、尤其是向接入网络外部实体(即,接入网络外部的实体,尤其是那些位于另一管理域中的实体,例如接入感知实体)传播这种信息的支持,这例如是因为不存在与该域相关联的AE或者因为不存在用于使网络外部实体在所关心的网络中定位相关信息源的手段。它还包括被访接入网络,即所关心的用户在其中漫游的接入网络,就其而言技术手段是就绪的,但是信息收集无论如何被禁止,这是因为接入网络运营商的策略禁止一些或全部相关信息被递送到在另一运营商控制下的实体(除非其他运营商与该接入网络运营商具有特别协定)。
在前一种情况下,问题是技术上的,而在后一种情况中的问题的本质是管理、政治或业务策略。本发明解决或缓解这两种情况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在(由于上面描述的政治或技术问题任何一个)常规属性收集不可能进行的网络中利用终端作为辅助信息收集器。使用终端作为辅助信息收集器的同样重要的原因是它能够向接入感知实体提供信息,该信息补充接入感知实体直接收集以及它通常无法独自收集(即使在信息收集通常没有被禁止的情况下)的信息。尽管后一理由与前一理由同样重要,但是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集中于在其中禁止接入感知实体执行其常规信息收集的网络中使用终端。
终端通过检索明确可用的信息来直接地,并且通过测量和统计来间接地收集与接入网络相关的信息。所收集的信息被递送到基于网络的接入感知实体。与接入网络相关的信息可以具有各种类型。一些例子包括接入网络类型、可用带宽、可用的服务质量(QoS)、当前通信量负载、网络地址转换器(NAT)的存在、NAT穿越机制就绪(例如应用层网关(ALG)或NAT下的简单穿越(Simple Traversal Underneath NAT,STUN)服务器)、服务/策略限制(例如禁止视频编解码器)、防火墙信息等等。该解决方案在图3a中被示意性地示出并且信息收集器和接入感知实体被进一步在图3b中示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下描述了接入感知实体和终端。
提供了用于移动终端310的信息收集器300。该收集器适于收集与对于移动终端而言可用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信息340。该收集器包括用于向基于网络的接入感知实体330传送所收集的信息340或其子集的装置320,所述基于网络的接入感知实体330能够使用所收集的信息340来选择接入网络和/或使得网络所提供的服务在接入和终端能力方面(例如终端的带宽支持或显示大小)适应移动终端310或另一移动终端的当前条件。信息收集器300可以包括用于在接收到来自接入感知实体的命令时开始收集的装置350或者用于连续地收集信息的装置350。根据一个实施例,该收集器包括用于在信息340改变时向接入感知实体330传送所收集信息的装置320。
此外,提供了基于移动电信网络的接入感知实体330。接入感知实体330能够使用与对于移动终端而言可用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信息以使得接入感知实体能够选择接入网络和/或使得网络所提供的服务在接入和终端能力方面适应移动终端的当前条件。接入感知实体330包括用于检测所述信息的收集和到接入感知实体的传递得不到移动终端连接到或已经连接到的接入网络的支持(出于技术或管理的原因)的装置360,以及用于从移动终端接收所收集的信息及其他信息(例如移动终端的信息收集能力)的装置380。此外,接入感知实体优选地包括用于命令移动终端收集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网络相关的信息的装置370。还可以提供用于将从移动终端310接收以及由移动终端310收集的信息340与接入感知实体所收集的信息395进行组合的装置390。另外,接入感知实体还可以包括用于根据所接收的移动终端的信息收集能力来适配对移动终端收集信息的命令的装置。
应该注意到,结果是接入感知实体指的是其功能相当于UAccP/AE或DMF或其组合的功能的实体。
以下将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检测缺少对常规信息收集的支持:
在接入感知实体检测到终端连接到(或已经连接到)的以及接入感知实体需要从其获得信息的接入网络不支持常规的基于网络的信息收集时,该接入感知实体确定应该对终端中的信息收集进行杠杆作用(leverage)。
接入感知实体可以通过配置数据或者通过动态发现机制来定位信息源(原始源或另一接入感知实体)。动态发现机制一般会是DNS(域名系统)服务请求。利用DNS服务请求,接入感知实体请求DNS系统返回接入感知实体的FQDN(完全合格域名),所述FQDN又能够被解析为IP(网际协议)地址。最终的IP地址能够在DNS响应中与FQDN一起或者作为另一DNS请求的结果被返回。服务请求应该将QNAME(查询名称)参数设置成所寻找的接入感知实体的域的域名,该QNAME参数前置有(prepended by)预定义前缀。服务请求的QTYPE(查询类型)参数应该被设置为″SRV″以指示服务资源记录被请求。
举例来说,如果接入感知实体需要找到域″other-domain.com″中的另一接入感知实体,则其服务请求的QNAME可以例如是″_aae.other-domain.com″,假设上述用于指示接入感知实体被寻找的预定义前缀是″_aae″。
如果接入感知实体依赖于所配置的信息源定位数据,则对于某一接入网络而言缺少配置数据是缺少对从该接入网络进行常规信息收集的支持的不重要指示。
如果接入感知实体使用信息源的动态定位,或基于配置和动态定位的组合(例如在不存在配置的定位数据的情况下后退到动态定位),则通过不成功的DNS服务请求来指示缺少对从接入网络进行常规信息收集的支持。
对于接入感知实体同样有益的是,检测终端具有什么信息收集能力,即它能够向接入感知实体提供何种信息。尤其是在接入感知实体使用终端所获取的信息作为对如以下所描述的其直接收集的信息的补充而不是替代情况下。这优选地通过与终端的直接通信来进行。
接入感知实体与终端之间的通信:
显然,为了利用本发明,接入感知实体和终端必须通信。接入感知实体可以触发终端以启动信息收集和/或将所收集的信息传递到接入感知实体。然而,如以下所解释的那样,这些触发可以是可选的。在任何情况下终端都必须在某一时间点向接入感知实体传递所收集的信息。此外,同样有益的是,接入感知实体能够找出它能够从终端检索何种信息,即终端具有什么信息收集能力以及在当前情况下终端能获得何种信息。
在接入感知实体检测到在终端当前连接到的接入网络中缺少对常规信息收集的支持时,该接入感知实体可以触发终端以启动信息收集。然而在此时启动信息收集可以推断可能避免的不希望的延迟。如果终端改为连续地收集信息,则在接入感知实体需要信息时信息将总是可用的。触发替换方案的优点是接入感知实体可以确切地规定它希望终端收集何种信息。该规定以及明确的触发将终端在信息收集中的参与限制到绝对必要的程度。连续收集替换方案的优点是接入感知实体所需的(以及终端能够收集的)任何信息在没有与实际信息收集相关联的延迟的情况下很容易获得。此外,如果终端频繁地收集信息并且向接入感知实体发送信息,则很可能的是能够在信息中获得更高的准确度。连续收集替换方案的缺点是终端将总是进行信息收集,即使当不需要这时也是如此,由此不必要地消耗其自身的容量以及可能地网络中的容量。
可能是最有吸引力的方法的一种折衷是接入感知实体在它首次看到对终端中进行信息收集的需求时-或者因为它检测到在某一接入网络中缺少对常规信息收集的支持或者因为该接入感知实体认识到终端能够提供接入感知实体无法独自检索的有用信息(即使接入网络通常支持信息收集)-触发对在终端中的信息收集的启动。此后,终端记住在连接到该特定接入网络时(根据从接入感知实体所接收的指令种类在该特定类型的接入网络中或甚至在所有接入网络中),该终端应该连续收集信息。
接入感知实体还可以触发,即请求,传递从终端所收集的信息。如果如在以上第一替换方案中所描述的那样接入感知实体在需要时触发对特定信息的收集,则该触发也隐含地是请求终端一旦它已经收集了所关心的信息就将该信息发送到接入感知实体。
如果如在以上第二和(在一定限定程度上)第三替换方案中那样终端连续收集信息,则接入感知实体应该优选地在需要时明确请求传递所收集的特定信息。
还可能的是,使用更高级的机制来进行信息传递请求。接入感知实体可以将终端几乎作为另一信息源(或者对等接入感知实体的替代)来对待,并且不仅规定它想要何种信息而且规定它在什么条件下想要该信息。这转化为根据请求中的某些规定条件-例如某一带宽的可用性或测量值超过某一阈值-来预订事件,即请求被告知特定事件。如果所收集的信息类型动态性不高,则还可以只是使终端在每当信息改变时向接入感知实体传递信息。在不注意特定条件的情况下使终端周期性地传递和更新所收集的信息也是一种简单可能性。
终端和接入感知实体还可以进行通信以向接入感知实体通知终端能够提供何种信息。这包括两部分:终端中的固有信息收集能力以及在当前情况下对于终端而言可用的信息种类。终端优选地在收到来自接入感知实体的请求时提供该信息。接入感知实体还可以请求在信息改变的情况下/当信息改变时(例如由于情况改变,例如移动到新接入网络,或终端能力改变)被更新。
对于简单触发和请求消息,可能优选地使用新的基于UDP的或基于TCP的应用层协议或重用更一般的信息传输协议,如FTP或HTTP。对于更为高级的请求,重用已经包括用于预订和事件通知的机制的协议可能会更好。一种这样的协议是在J.Rosenberg等人的″SIP: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RFC 3261,2002年6月中描述的SIP,其包括在A.B.Roach,″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Specific Event Notification″,RFC 3265,2002年6月中描述的预订/通知方法以及事件包框架。开放移动联盟(OMA)所开发的SIP的变体或包(表示为OMA SIP推送)也可以被使用或OMA设备管理机制。不管使用哪种协议,就加密和信息鉴别这二者而言终端与接入感知实体之间的通信应该优选地例如使用IPsec(IP安全)、TLS(传输层安全)或S-HTTP(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而被保护。
从接入网络的基于终端的信息收集:
在下文中描述终端能够检索的有关接入网络的哪些信息以及如何能够检索该信息。该信息的范围能够是从技术类型的指示和一般特性到动态条件的当前状态。用于信息检索的可用手段能够被分类为明确信息和测量以及能够从接入网络或终端本身检索的信息。
最容易检索的信息是在终端本身中使用的接口的类型。该条简单的信息允许就接入网络和当前接入链路的特性(例如合理的带宽期望、QoS等级的可用性或仅尽力服务、能预期的误差率的蕴含、用于接入网络重传的往返延迟等等)得出重要结论。该明确的且得到的信息,以及接口/接入技术的类型本身对于接入感知实体而言是非常有用的信息。
来自接入点的广播信息(例如WLAN信标消息)能够提供类似的信息并且可以允许得出更准确的同类结论。
终端还能够检查其是否具有为所关心的接入网络类型或所关心的特定接入网络配置的QoS简档,例如与IEEE 802.11SSID(服务集标识符)或ESSID(扩展的服务集标识符)相匹配。这种QoS(服务质量)简档可以提供关于预期什么QoS的相当明确的信息。IEEE 802.11SSID和/或ESSID它们自己也可能是要传递到接入感知实体的有用信息。
还有可获得的非常有用的信息源是本地网络简档,其可以提供超出能够从广播信息和技术的类型得到的信息范围的明确信息。该附加信息可以包括例如策略(例如可接受的或不可接受的编解码器的列表)、防火墙信息、NAT(网络地址转换)的存在、NAT穿越机制如ALG或STUN(NAT下的简单穿越)服务器、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代理等等。终端可以使用在D.Petrie等人的″A framework fo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user agent profile delivery″,Internet-Draftdraft-ietf-sipping-config-framework-10,2007年9月中所描述的机制来获取本地网络简档。
终端收集有用信息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各种测量以及通过积累统计。
通过监视通过其接口的通信量,该终端得到其从接入网络接收的比特率和QoS的指示。通过随时间推移积累和整合测量,终端能够获得逐渐地精炼且逐渐地准确的统计值,例如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这样的中期和长期统计能够在接入会话之间被存储在终端中,以使得数据能够在终端连接到某一接入网络(或某一类型的接入网络)的每个时段期间被进一步精炼。用于这样的统计的接入网络″粒度″可能是,例如针对每个接入网络类型所收集的统计为粗,例如针对每个接入网络(由例如IP子网、SSID/ESSID或接入网络类型和运营商的组合来定义)的统计为中等,或例如针对每个单独接入点的统计为细。还有另一选择是让接入感知实体、组合来自不同接入会话的统计,而不是终端。其优点可以是能够针对每个用户累积统计,即使用户在不同终端之间切换。另一好处是终端卸下对统计数据的永久存储。
终端还能够使用有效的测量技术来获得关于接入网络的特征以及所接收的比特率和QoS的数据。这样的有效的测量机制包括例如与网络中的节点交换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回音请求/响应(参见″查验(ping)″应用)以测量往返延迟,通过向网络中的节点传输在IP报头中具有逐渐增高的生存时间值的空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分组来跟踪路由和/或发现每跳延迟(参见“跟踪路由”应用)以及用于测量宽带连接上的接收比特率的当前可用(或类似)的程序,例如TPTEST(http://www.tptest.se)。
接入感知实体如何使用终端所收集的信息:
接入感知实体使用接收从终端接收的信息来代替从所关心的接入网络(直接)收集的信息或作为对其的补充。然而,该数据可以具有与接入感知实体本身常规收集的数据类型不同的性质。它可能需要处理和/或在将其馈入接入感知实体的常规过程中之前可能对其进行增强。
如上所述,接入感知实体可以积累和精炼终端在连接到接入网络(或某一类型的接入网络或接入点等等)的若干单独时段期间所收集的统计。但是在中央位置接入感知实体能做的比这更多。它能够组合(或比较)在相同接入网络(或某一类型的接入网络或接入点等等)中从若干不同终端接收的关于相同量的测量的数据,并由此进一步增强统计并增加其准确度。该组合且增强的信息/统计能够被用作对用于若干终端、甚至是尚未对信息/统计的收集做出贡献的终端的接入选择和/或服务适配的输入数据。
通常所希望的是具有来自不同的接入网络的可比数据,以使得能够通过比较来自不同接入网络的数据来得出相关结论。这意味着例如来自不同接入网络的数据表示等效的量或特性并且如果是通过测量生成的,则意味着等效测量方法已经在不同接入网络中被使用。当涉及由终端收集的数据时,将不会总是这种情形。通过在终端中执行的测量所生成的数据可以与接入感知实体(通过常规手段)直接检索的数据或与使用不同测量方法或不同的测量时段长度所生成的数据相比较。在这样的情况下,接入感知实体应该力求从接收自终端的数据得到可比数据。在许多这样的情况下,还会有益的是使用统计方法来评价从终端接收的数据的准确度,例如在标准偏差或统计误差间隔方面。
虽然根据这种解决方案利用终端来进行信息收集的主要目的是填补在接入感知实体无法执行其常规信息收集时的空白,但这不是使用它的唯一可能方式。如上所述,接入感知实体将终端所收集的信息与通过常规手段从相同的接入网络收集的数据同时使用是同样有益的。从终端接收的数据因此可以补充通过常规手段检索的数据以例如通过组合不同的数据来增加准确度。它还可以通过提供通过常规收集手段(例如端对端的延迟测量)无法获得的或者在由终端产生时获得更好的准确度的量的特性或测量的指示来补充通过常规手段从相同接入网络检索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方面,本发明涉及在移动终端中和在接入感知实体中的方法。现在转到图4a,图4a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要在移动终端中实施的方法的步骤。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01.向接入感知实体发送移动终端的信息收集能力。
402.收集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信息,其中所述收集可以通过来自接入感知实体的命令来触发或者信息可以被连续地收集。
403.向基于网络的接入感知实体传送所收集的信息,所述基于网络的接入感知实体能够使用所收集的信息来选择接入网络和/或使得网络所提供的服务在接入和终端能力方面适应移动终端的当前条件。可以仅当信息改变时才传送所收集的信息。
现在转到图4b,图4b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要在接入感知实体中实施的方法的步骤。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04.从移动终端接收移动终端的信息收集能力。
405.检测移动终端连接到或已经连接到的、并且接入感知实体需要来自其的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信息的接入网络不支持常规的基于网络的信息收集。
406.命令移动终端收集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网络相关的信息。
407.从移动终端接收所收集的信息。
408.将从移动终端接收的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信息与接入感知实体所收集的信息组合。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优选实施例。可以使用各种替换、修改和等同。因此,以上实施例不应该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移动终端中的信息收集器,其中所述收集器适于收集与对于移动终端而言可用的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信息,所述收集器包括用于向基于网络的接入感知实体传送所收集的信息或所收集信息的子集的装置,所述基于网络的接入感知实体能够使用所收集的信息来选择接入网络和/或使得网络所提供的服务在接入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方面适应该移动终端或另一移动终端的当前条件,其中,在接入感知实体检测到所述信息的收集和到接入感知实体的传递得不到移动终端连接到或已经连接到的接入网络的支持时,由所述信息收集器收集所述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收集器,其中所述信息收集器适于从接入感知实体接收用于收集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信息的命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收集器,其中所述信息收集器适于连续地收集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收集器,其中所述收集器包括用于在信息改变时向接入感知实体传送所收集的信息的装置。
5.一种基于移动电信网络的接入感知实体,所述基于移动电信网络的接入感知实体能够使用与对于移动终端而言可用的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信息以使得接入感知实体能够选择接入网络和/或使得网络所提供的服务在接入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方面适应移动终端的当前条件,所述接入感知实体包括用于检测所述信息的收集和到接入感知实体的传递得不到移动终端连接到或已经连接到的接入网络的支持的装置,以及用于从移动终端接收所述信息的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入感知实体,其中所述接入感知实体包括用于命令移动终端收集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网络相关的所述信息的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入感知实体,其中所述接入感知实体包括用于将从移动终端接收的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信息与接入感知实体所收集的信息组合的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入感知实体,其中所述接入感知实体包括用于根据所接收的移动终端的信息收集能力来适配移动终端收集信息的命令的装置。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入感知实体,其中所收集的信息是与在移动终端中使用的接口的类型有关的信息、从在接入网络中广播的系统信息提取的信息、服务质量信息、包括通过测量所接收的数据的信息以及包括累积的统计的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10.一种用于在移动终端中收集信息的方法,其中所收集的信息与对于移动终端而言可用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网络相关联,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入感知实体检测到所述信息的收集和到接入感知实体的传递得不到移动终端连接到或已经连接到的接入网络的支持时,由移动终端中的信息收集器收集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信息,以及
-向基于网络的接入感知实体传送所收集的信息或所收集信息的子集,所述基于网络的接入感知实体能够使用所收集的信息来选择接入网络和/或使得网络所提供的服务在接入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方面适应该移动终端或另一移动终端的当前条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另外的步骤:
-从接入感知实体接收用于收集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信息的命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另外的步骤:
-连续地收集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另外的步骤:
-向接入感知实体发送移动终端的信息收集能力。
14.一种在基于移动电信网络的接入感知实体中的方法,所述基于移动电信网络的接入感知实体能够使用与对于移动终端而言可用的接入网络相关联的信息以使得接入感知实体能够选择接入网络和/或使得网络所提供的服务在接入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方面适应移动终端的当前条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信息的收集和到接入感知实体的传递得不到移动终端连接到或已经连接到的接入网络的支持,以及
-从移动终端接收所述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命令移动终端收集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网络相关的信息,
-从移动终端接收移动终端的信息收集能力,
-根据所接收的移动终端的信息收集能力来适配移动终端收集信息的命令。
CN200780101135.5A 2007-10-18 2007-10-18 移动电信网络中的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84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07/061131 WO2009049678A1 (en) 2007-10-18 2007-10-18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8418A CN101828418A (zh) 2010-09-08
CN101828418B true CN101828418B (zh) 2014-05-07

Family

ID=39620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10113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8418B (zh) 2007-10-18 2007-10-18 移动电信网络中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467300B2 (zh)
EP (1) EP2210430B1 (zh)
JP (1) JP5133423B2 (zh)
CN (1) CN101828418B (zh)
AT (1) ATE527835T1 (zh)
WO (1) WO20090496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1897B (zh) * 2008-02-27 2016-08-03 英特托拉斯技术公司 一种数据收集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00330988A1 (en) * 2009-06-30 2010-12-30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094892B2 (en) * 2009-10-12 2015-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technology aggregation and broadcast
EP2491676A1 (en) 2009-10-22 2012-08-2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etermination of system performance parameter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environments
CN101867932B (zh) * 2010-05-21 2012-11-28 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有害信息过滤系统及其方法
US8667148B1 (en) * 2010-10-04 2014-03-04 Netblazr Inc. Minimal effort network subscriber registration
US8767576B2 (en) * 2011-08-17 2014-07-0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Accessing an application based on a level of service quality
US10248184B2 (en) 2011-11-09 2019-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nsor API framework for cloud based applications
CN111294112B (zh) * 2018-12-06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采集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FR3089742A1 (fr) * 2018-12-10 2020-06-12 Orange Terminal pouvant être connecté simultanément à plusieurs réseaux d’accès, procédé de sélection d’un réseau d’accès par le terminal,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de fourniture d’informations caractéristiques d’un réseau d’accè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63558A1 (en) * 2002-02-25 2003-08-28 Docomo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per Operator controlled network probing across overlaid heterogeneous access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9739B1 (en) * 1999-09-01 2002-09-10 Mercury Interactive Corporation Post-deployment monitoring of server performance
US6735443B2 (en) * 2002-06-28 2004-05-1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UE assisted system database update
JP4220230B2 (ja) * 2002-12-18 2009-02-04 株式会社東芝 サービスエリア推定装置
WO2005067635A2 (en) * 2004-01-06 2005-07-28 Hava Corp. Telephone with automatic switching between cellular and voip networks
JP4481106B2 (ja) 2004-08-17 2010-06-16 Kddi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支援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端末装置
US8103305B2 (en) * 2004-12-13 2012-01-24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ellular network and integrated broadcast television (TV) downlink with intelligent service control with feedback information
US7450900B2 (en) * 2004-12-13 2008-11-11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ellular network and integrated broadcast television (TV) downlink with intelligent service control
US7242960B2 (en) * 2004-12-13 2007-07-10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ellular network services and an intelligent integrated broadcast television downlink having intelligent service control with feedback
US8155092B2 (en) 2005-06-11 2012-04-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visited network
US8325237B2 (en) * 2005-12-30 2012-12-04 Telecom Italia S.P.A. Monitoring system for monitoring coverage of broadcast transmissions
US7746887B2 (en) * 2006-04-12 2010-06-29 Siemens Industry, Inc. Dynamic value reporting for wireless automated systems
US8185494B2 (en) * 2007-09-14 2012-05-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Data-driven synchronizatio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63558A1 (en) * 2002-02-25 2003-08-28 Docomo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per Operator controlled network probing across overlaid heterogeneous access networ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501922A (ja) 2011-01-13
ATE527835T1 (de) 2011-10-15
JP5133423B2 (ja) 2013-01-30
US8467300B2 (en) 2013-06-18
EP2210430B1 (en) 2011-10-05
US20100214955A1 (en) 2010-08-26
EP2210430A1 (en) 2010-07-28
CN101828418A (zh) 2010-09-08
WO2009049678A1 (en) 2009-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8418B (zh) 移动电信网络中的方法和设备
US8532658B2 (en) Neighbor list provis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0965393B1 (ko) 네트워크의 선택된 부분을 통한 통신
EP1864533B1 (en) Network selection
KR100764010B1 (ko) 히스토리 데이터를 사용해서 연결 세팅들을 선택하는 방법및 장치
EP2719155B1 (en) Method, dns server and program for selecting a gateway node
RU2375846C2 (ru) Оптимальный выбор сети связи в месте расположения оконеч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CN103125142B (zh) 为移动实体的群组实施共同服务质量
US10638400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optimal wireless traffic routing
US20130229918A1 (en) Accelerated Content Delivery
KR20050106077A (ko) 위치 의존 서비스
CN103368949A (zh) 一种配置通信装置的方法
CA2549112A1 (e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toll-free internet protocol communication services
DK2110983T3 (en) Providing a roaming service to a user terminal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3235314B1 (en) Controlli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ccess
US8995389B2 (en) Policy management in multi-access scenarios
US9203920B2 (en) Method and node for automatically exchanging network service provider information
US20240121842A1 (en) Multipath Configuration and Control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2630822B1 (en) Accelerated content delivery
FI114605B (fi) Menetelmä yhteyden muodostamiseksi ja tietoliikennejärjeste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