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0614A - 终端状态转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状态转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0614A
CN101820614A CN200910140327A CN200910140327A CN101820614A CN 101820614 A CN101820614 A CN 101820614A CN 200910140327 A CN200910140327 A CN 200910140327A CN 200910140327 A CN200910140327 A CN 200910140327A CN 101820614 A CN101820614 A CN 1018206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status
transformed
park mode
terminal
control sign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0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建全
张磊
王利
褚丽
曲红云
许玲
张万春
罗秋明
林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403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206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20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06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在上述方法中,需要转换到连接状态时,终端接收到的来自基站的第一控制信令,从当前状态转换到连接状态下的任一模式;在需要转换到空闲状态时,终端接收到的来自基站的控制信令,从当前连接状态中的任一模式转换到空闲状态;终端在切换过程中,接收来自基站的控制信令,从切换前连接状态的任一模式转换为切换后连接状态的任一模式。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减少了信令交互的过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节约了MS的电池能量。

Description

终端状态转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
背景技术
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简称为WiMAX)作为新的3G标准,已成为全球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关注的热点,其在无线宽带领域中占据优势。由于终端(Mobile Station,简称为MS)采用电池供电,因此,省电管理为WiMAX标准的重点之一。
为了使移动台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状态采用不同的省电机制,802.16系列协议给出了业务的状态分类,图1为IEEE802.16m的MS状态转换图。如图1所示,IEEE802.16m的MS共由4个状态组成:初始化状态(Initialization Sate)、接入状态(Access Sate)、连接状态(Connected Sate)和空闲状态(Idle Sate)。
在初始化状态,MS主要完成的工作是扫描并选择基站(若一次扫描和选择不成功,会继续停留在初始化状态进行扫描和悬着),并在成功选择基站后、进入接入状态之前,获得系统配置信息(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当MS处于任何其他状态时,如果发生异常的情况(Abnormal Operation)而无法继续处于该状态,则MS可以从任何一种状态转换到初始化状态。
接入状态是指MS成功选择基站后,经历以下过程进入网络:上下行同步、通信能力协商、认证、授权(Authentication andAuthorization)、注册过程,最后MS通过和基站的信令交互,分配到IP地址,并建立至少一条连接,从而转换成连接状态。在上述过程进行期间如果发生异常的操作情况,则MS将返回到初始化状态。
以上两个状态为MS入网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瞬时”状态,MS在进入网络后,将长时间处于后两种状态:连接状态和空闲状态,而这两种状态为MS省电的关键状态。
如图2所示,连接状态包括三种子模式:休眠模式(SleepMode)、活跃模式(Active Mode)和扫描模式(Scanning Mode)。其中,在活跃模式下,MS和基站执行正常的操作来完成MS和基站之间的下行链路(DownLink,简称为DL)/上行链路(UpLink,简称为UL)流量传输。将进入休眠模式前,MS通过基站发送的休眠模式信令交互确定休眠模式下的具体省电类型,然后,进入休眠间隔(Sleep Interval)和监听间隔(Listening Interval)交替的休眠模式。在休眠间隔期间,MS既不向基站发送也不接收来自基站的通信流量;在监听间隔内接收一条指示消息,基于该指示消息的内容决定MS是否需要转换成活跃模式,或者保持休眠模式,在休眠间隔期间,MS可能选择转换成活跃模式。在扫描模式下,MS执行搜索操作,并且有可能暂时处于服务基站不可见状态(Unavailable)。在活跃模式下,MS可以通过与基站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简称为MAC)信令交互(可以为MOB_SCN-REQ/RSP消息)转换成搜寻模式。在扫描间隔期间,MS为服务基站不可见状态(Unavailable)。如图2所示,MS每次重新进入连接状态,必然会先进入活跃模式,然后才会重新通过信令交互和协商进入休眠模式或者扫描模式。
空闲状态是在MS长时间无数据收发时可以进入的一种状态,空闲状态分成2个单独的模式组成:传呼可用模式(paging availablemode)和传呼不可用模式(paging unavailable mode),传呼不可用模式下,可使MS的部分电路关闭,有效节省能量。在空闲状态期间,通过传呼可用模式和传呼不可用模式间的转换,MS可以实现节能。
具体地,MS在以下三种情况进行到连接状态:
一、MS开机入网时,MS会从初始化状态经由接入状态转入连接状态,并直接进入连接状态中的活跃模式,然后,根据MS的要求,可能进入休眠模式或转入空闲状态;
二、在MS发生越区切换时,假设切换之前,MS已处于连接状态,切换之后,MS进入接入状态再转换连接状态(切换后一般重入网),或者直接从切换前的连接状态转换为新基站连接下的连接状态(快速重入网);
三、MS发生其他异常操作时,MS认为无法维持原有连接状态,重新从初始化状态再次恢复到原来的连接状态,进入连接状态的活跃模式。
在上述三类情况,如果MS原本处于连接状态中的休眠模式,因为切换、异常而必须重入连接状态,则根据该流程设置,MS必须先进入连接状态中活跃模式,然后再通过信令交互后进入休眠模式。在等待信令交互完成恢复到休眠模式的时间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如果开机后MS完成初始化和入网后,进入连接状态中的活跃模式,在没有数据交换的情况下,等待提出休眠请求的信令交互的过程完成,再进入休眠模式。同样,这段等待信令交互的时间也会造成能量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MS状态转换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对能量的浪费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包括:需要转换到连接状态时,终端接收到的来自基站的第一控制信令,从当前状态转换到连接状态下的任一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包括:需要转换到空闲状态时,终端接收到的来自基站的控制信令,从当前连接状态中的任一模式转换到空闲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包括:终端在切换过程中,接收来自基站的控制信令,从切换前连接状态的任一模式转换为切换后连接状态的任一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包括:需要从其它状态转换到连接状态时,终端接收到的来自基站的第一控制信令,转换到连接状态下的任意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包括:终端在切换过程中,接收来自基站的控制信令,从切换前连接状态的任一模式转换为切换后连接状态的任一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包括:需要从连接状态转换到空闲状态时,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来自基站的控制信令,从当前连接状态的任一模式转换到空闲状态。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至少一个方案,MS在基站的控制下,终端可以直接从接入状态转换到连接状态中的任一子模式;MS在需要时,可以接入状态直接转换到连接状态中的休眠模式,从而解决了由于开机后MS完成初始化和入网后进入连接状态中的活跃模式,然后再进入休眠模式,而导致的能量浪费的问题,减少了信令交互的过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节约了MS的电池能量。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IEEE802.16m的MS状态转换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MS的连接状态转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MS进入连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MS进入连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MS进入连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MS从当前连接状态退出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S的连接状态转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S维持切换前后的连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MS从当前连接状态退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功能概述
MS开机入网等需要MS从接入状态转换到连接状态时,首先进入连接状态的活跃模式,然后再由活跃模式转换到休眠模式,在这个过程中,MS等待信令交互完成,从而造成能量的浪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MS开机入网等需要MS从接入状态转换到连接状态时,在基站的控制下,可以由当前的状态转换到连接状态中的任一模式;例如,MS可以由当前的接入状态直接转换到连接状态中的休眠模式或活跃模式。在发生切换时,即从服务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过程中,终端保持连接状态不变,其中终端可以维持连接状态的模式不变,或者连接状态的模式发生改变。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MS需要从连接状态转换到空闲状态,MS可以在基站的控制下,从连接状态的任意子模式直接转换到空闲状态,而不需要经历从休眠模式到活跃模式再到空闲状态的过程。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终端状态转换的方法,该方法用于控制MS转换至连接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S状态转换方法包括:需要转换至连接状态时,MS根据接收到的来自基站控制信令,从当前状态转换到连接状态下的任一模式。
其中,上述连接状态包括以下三种模式中的至少之一:休眠模式、活跃模式和扫描模式。
优选地,MS从当前状态转换到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从而可以减少从活跃模式到休眠模式的信令交互及时间,进而避免MS在这段时间内的能量浪费,节约MS电池的能量。
具体地,可以是MS根据自身需要向基站发送消息,请求从当前状态转换到连接状态下的任意一个子模式;基站收到请求消息后,基站向MS发送携带有上述控制信令的响应消息。该方法如下:
步骤1:MS向基站发送请求消息,其中,该请求消息携带有终端请求状态转变方式;
步骤2:基站向MS发送上述控制信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站可以将该控制信令携带在发送给MS的消息中,MS接收到该消息后,解析该消息,获取上述控制信令,从而在该控制信令的控制下,转换到连接状态下的控制信令所指定的一个模式。
或者,基站主动向MS发送上述控制信令,具体地,基站可以在接收到MS发送的测距请求消息后,在该测距消息的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控制信令发送给MS。该方法如下:
步骤1:终端向基站发送的测距请求消息;
步骤2:基站向该MS返回测距响应消息,其中,该测距响应消息中携带有上述控制信令。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MS转换到连接状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一、MS开机入网时,MS会从初始化状态经由接入状态转换到连接状态;
二、MS发生其他异常操作时,MS认为无法维持原有连接状态,重新从初始化状态再次恢复到连接状态;
三、在MS发生越区切换时,假设切换之前,MS在服务基站下已处于连接状态,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后,MS进入接入状态再转换连接状态(切换后一般重入网),或者直接从切换前的连接状态转换为新基站连接下的连接状态(快速重入网);
在上述三种情况中,第一种情况、第二情况和第三种情况中的前一种情况中,MS都是由接入状态转换到连接状态的,而第三种情况,在切换前,处于连接状态,切换过程中MS维持连接状态,以下分别对这三种情况进行描述。
接入状态->连接状态
MS由接入状态转换到连接状态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MS根据基站发送的上述控制信令,从当前的接入状态转换到连接状态下的任一模式,具体地,可以是活跃模式也可以是休眠模式。如果MS从当前的接入状态转换到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时,通过基站发送的上述控制信令,或基站与MS之间的控制信令交互,确定或协商该休眠模式所需要的休眠参数的协商。可以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从接入状态直接转换到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从而了避免必须从接入状态先接入连接状态的活跃模式,然后再从连接状态转换到连接状态的休眠模式的过程;
图3为MS由接入状态MS进入连接状态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MS可以由接入状态直接转换到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或活跃模式。
连接状态->连接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MS在小区间进行切换,在切换到下一个小区后,可以由切换前的连接状态直接转换到连接状态下的任一模式,具体地,可以是活跃模式也可以是休眠模式。
具体地,MS在切换后,MS可以直接从切换前服务基站下的连接状态转换为新基站连接下的连接状态,即采用快速重入网的方式,切换过程中终端维持连接状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当前处于连接状态的MS可以由切换前连接状态下的任一个模式进入切换后连接状态的任意一个模式,也就是既可以维持连接状态下的子模式不变,也可以改变连接状态下的子模式。
如果切换前为连接状态的休眠模式,切换过程中既可以维持当前连接状态的休眠模式不变,也可以转到连接状态下的活跃模式,如果MS从切换前的活跃模式转换到切换后的休眠模式,则通过MS与基站之间的控制信令或控制信令交互,确定或协商终端休眠模式下的休眠参数;如果MS切换前为休眠模式,切换为保持休眠模式,则MS和基站在该休眠模式的监听窗口完成所需要的控制信令或控制信令交互。具体如图4所示;在图4中,MS可以保持当前连接状态的休眠模式不变或者直接转换到连接状态下的活跃模式,具体需要转换到哪种模式,可以由MS根据自身需要来确定;
如果切换前为连接状态的活跃模式,切换过程中MS既可以维持当前连接状态的活跃模式或者转到连接状态中的休眠模式,如图5所示;在图5中,MS可以维持当前连接状态的活跃模式不变或直接转换到连接状态的休眠模式,具体需要转换到哪种模式,可以由MS根据自身需要来确定。并且,在发生异常时重入网络,MS可以由连接状态进入初始化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MS状态转换方法,可以减少信令交互的过程,缩短状态转换的时间,节约MS电池的能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MS状态转换方法,该方法用于控制MS退出连接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列的MS状态转换方法包括:处理连接状态的MS根据接收到的来自基站的控制信令,从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或活跃模式转换到空闲状态。
连接状态下的MS没有数据收发时,可以进入空闲状态,具体地,与上述第一种MS状态转换方法相似,基站可以主动向MS发送上述控制信令,也可以在接收到的MS的请求后,向MS发送上述控制信令,因此,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MS接收来自基站的控制信令,其中,该控制信令用于指示MS从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或活跃模式转换到空闲状态;
步骤2:MS在上述控制信令的控制下从当前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或活跃模式直接转换到空闲状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站可以主动在发送给MS的消息中携带上述控制信令;在需要从连接状态转换到空闲状态时,MS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主动发送消息给基站请求从连接状态转换到空闲状态,基站收到终端的请求消息后,在发送给MS的响应消息中携带上述控制信令,MS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消息后,从中解析出上述控制信令,根据该控制信令,直接从当前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或活跃模式转换到空闲状态。如果当前连接状态下的模式为休眠模式,则MS可以直接从休眠模式转换到空闲状态,从而减少了从休眠模式到活跃模式,
再从活跃模式到空闲状态的信令交互和时间。
具体地,MS可以从当前连接状态下的活跃模式或休眠模式直接转换到空闲状,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S从当前连接状态的休眠模式或活跃模式退出时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MS退出当前连接状态时,可以由当前连接状态的休眠模式或活跃模式退出,即:MS可以从活跃模式或休眠模式直接进入空闲状态(IDLE)。在MS从休眠模式直接进入空闲状态时,MS与基站在该休眠模式的监听窗口完成所需要的控制信令或控制信令的交互。在发生异常时重入网络,MS可以由连接状态进入初始化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MS状态转换方法,可以将MS直接从休眠模式转换到空闲状态,而不需要经历休眠模式-活跃模式-空闲状态的过程,节约了信令的开销,减少了MS的能量消费。
此外,如果MS处于连接状态下的扫描模式,那么当需要从连接状态下的扫描模式转换到空闲状态时,则可以有如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当扫描时间终止后,终端从连接状态下的扫描模式转移到连接状态下的活跃模式;当收到基站的控制信令后,从连接状态的活跃模式转移倒空闲模式;
方式二,收到基站的控制信令后,终端从连接状态下的扫描模式转移到空闲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MS状态转换方法,可以将MS直接从扫描模式转移倒空闲状态,而不需要经历扫描模式-活跃模式-空闲状态的过程,节约了信令的开销,减少了MS的能量消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MS状态转换方法,该方法用于控制MS在切换过程中维护连接状态,其中,连接状态包括以下模式中的至少之一:休眠模式、活跃模式、扫描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S状态转换方法包括:终端在切换过程中,根据接收到的来自基站的控制信令,从切换前连接状态下的任意模式转换为切换后连接状态的任一模式。
具体地,如果终端切换前处于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则MS在切换过程中既可以维持当前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不变,也可以转换到连接状态下的活跃模式,如果MS维持当前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不变,则MS与基站在该休眠模式的监听窗口完成所需要的控制信令或控制信令的交互,并且,还可以通过MS与基站之间的控制信令或控制信令交互,改变终端休眠模式下的休眠参数,如图4所示;如果终端切换前处于连接状态下的活跃模式,则MS在切换过程中可以维持当前连接状态的活跃模式不变,也可以转换到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如果MS从当前连接状态下的活跃模式转换到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则可以通过MS与基站之间的上述控制信令或控制信令交互,确定或协商MS休眠模式下的休眠参数,如图5所示。
具体地,基站可以主动控制MS在切换过程中维护连接状态,也可以在接收到的MS的请求后,控制MS在切换过程中维护连接状态。
在WiMAX的实际通信过程,由于WiMAX技术的实质是基于空间资源共享的,不论是信令的交互还是数据的传送,在时间上都是间歇的过程,没有任何站点需要一直处于活跃模式,因此,可以将休眠模式和活跃模式合并成休眠模式,该休眠模式包括休眠窗口和激活窗口,当任何站点一旦进入连接状态,自动进入休眠窗口和激活窗口交替的模式,该休眠模式也可以称为连接模式,这样,连接状包括:休眠模式或/和扫描模式。
基于上述连接状态包括休眠模式或/和扫描模式的情况,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MS状态转换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S状态转换方法包括:需要从其它连接状态转换到连接状态时,MS根据接收到的基站的控制信令,转换到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S的状态转换示意图,如图7所示,MS可以在初始接入或重入时,从接入状态直接转换至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或者MS可以在切换过程中,直接从切换前的连接状态转换至切换后的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在MS从当前接入状态转换到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时,通过MS与基站之间的控制信令或控制信令交互,确定或协商休眠模式下的休眠参数;并且,连接状态下的MS没有数据收发时,可以进入空闲状态,具体地,MS可以从当前的休眠模式直接转换到空闲状态;或在切换时,终端维持连接状态的休眠模式不变;并在发生异常时重入网络,进入初始化状态。
同样,基站可以主动向MS发送上述控制信令,也可以在接收到MS的请求时向MS发送上述控制信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状态转换所需要的信令交互,加快状态转换的速度,并节省的空中接口无线资源。
基于上述连接状态包括休眠模式或/和扫描模式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MS状态转换方法,该方法用于控制MS在切换过程中维持连接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S状态转换方法包括:MS在切换过程中,接收来自基站的控制信令,从切换前连接状态的任一模式转换为切换后连接状态的任一模式。
具体地,MS可以从切换前的休眠模式转换到切换后的休眠模式,如图8所示,切换前,MS为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切换后,MS继续保持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MS在切换过程中维持休眠模式时,MS与基站在休眠模式的监听窗口发送控制信令或进行控制信令交互,并且,MS与基站还可以通过该控制信令或控制交互信令,改变休眠模式下的休眠参数。
基于上述连接状态只包括休眠模式和扫描模式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MS状态转换的方法,该方法用于控制MS退出连接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MS状态转换方法包括:需要从连接状态转换到空闲状态时,MS根据接收到的来自基站的控制信令,从当前连接状态的任一模式转换到空闲状态。
具体地,MS可以从当前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直接转换到空闲状态,如图9所示,MS从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进入空闲状态,在这种情况下,MS与基站在该休眠模式的监听窗口发送上述控制信令或进行控制信令交互。
如上所述,借助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基站控制MS的状态转换,可以在MS初始接入、重入或切换时,支持更为灵活的状态转换;以及从连接状态退出时,更为灵活的状态转换。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不必要的状态转换所需要的信令交互,加快状态转换流程的速度,节省的空中接口无线资源。并且,本发明实施例针对WiMAX技术中实际任何通信过程都是间歇的特性,提出合并活跃模式和休眠模式,从而保证每次MS重新进入连接状态时,不会因为处于活跃模式,必须通过信令交互才能进入休眠模式而形成能量浪费;并且通过模式的缩减,可以有效缩减信令交互的空口资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用于控制终端转换至连接状态,其中,所述连接状态包括以下模式中的至少之一:休眠模式、活跃模式、扫描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需要转换到连接状态时,所述终端接收到的来自基站的第一控制信令,从当前状态转换到所述连接状态下的任一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当前状态转换到所述连接状态下的任一模式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从当前接入状态转换到所述连接状态下的任一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当前接入状态转换到所述连接状态下的任一模式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从当前接入状态转换到所述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或者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从当前接入状态转换到所述连接状态下的活跃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当前接入状态转换到所述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或控制信令交互,确定或协商所述休眠模式所需要的休眠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当前状态转换到所述连接状态的任一模式包括:
所述终端在小区间进行切换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从切换前的状态转换到所述连接状态下的任一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来自基站的第一控制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控制信令;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控制信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来自基站的第一控制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测距消息;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返回测距响应消息,其中,所述测距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一控制信令。
8.一种终端的状态转换方法,用于控制终端退出连接状态,其中,所述连接状态包括以下模式中的至少之一:休眠模式、活跃模式、扫描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需要转换到空闲状态时,所述终端接收到的来自基站的控制信令,从当前连接状态中的休眠模式或活跃模式转换到所述空闲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当前连接状态转换到所述空闲状态下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控制信令,从当前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转换到所述空闲状态;或者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控制信令,从当前连接状态下的活跃模式转换到所述空闲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从当前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转换到所述空闲状态包括:
所述终端和所述基站在所述休眠模式的监听窗口完成所需要的控制信令或控制信令交互。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当前连接状态转换到所述空闲状态下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控制信令,从当前连接状态下的扫描模式转换到所述空闲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当前连接状态转换到所述空闲状态下包括:
当扫描时间结束后,终端从当前连接状态下的扫描模式转移到连接状态下的活跃模式;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控制信令从当前连接状态下的活跃模式转换到所述空闲状态。
13.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用于控制终端在切换过程中维持连接状态,其中,所述连接状态包括以下模式中的至少之一:休眠模式、活跃模式、扫描模式,其特征在于:
终端在切换过程中,接收来自基站的控制信令,从切换前连接状态的任一模式转换为切换后连接状态的任一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切换前连接状态的任一模式转换为切换后连接状态的任一模式包括:
所述终端切换前为休眠模式,切换后继续保持休眠模式;或者,
所述终端从切换前的休眠模式转换到切换后的活跃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切换前为休眠模式,切换后继续保持休眠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和所述基站在所述休眠模式的监听窗口完成所需要的控制信令或控制信令交互。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终端和所述基站之间的所述控制信令或控制信令交互,改变终端休眠模式下的休眠参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切换前连接状态的任意模式转换为切换后连接状态的任一模式包括:
所述终端从切换前的活跃模式转换到切换后的休眠模式;或者,
所述终端切换前为活跃模式,切换后继续保持活跃模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从切换前的活跃模式转换到切换后的休眠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终端和所述基站之间的所述控制信令或控制信令交互,确定或协商终端休眠模式下的休眠参数。
19.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连接状态包括以下模式中的至少之一:休眠模式、扫描模式,其中,所述休眠模式包括休眠窗口和激活窗口,所述方法包括:
需要从其它状态转换到连接状态时,所述终端接收到的来自基站的第一控制信令,转换到所述连接状态下的任意模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换到所述连接状态下的任意模式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从当前的接入状态转换到所述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或者
所述终端在小区间进行切换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令,从切换前连接状态的任意模式转换到切换后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处于休眠模式的所述终端需要转换到空闲状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来自基站的第二控制信令,从当前连接状态中的休眠模式转换到所述空闲状态。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当前接入状态转换到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终端和所述基站之间的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或控制信令交互,确定或协商休眠模式下的休眠参数。
23.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终端在切换过程中维持连接状,其中,所述连接状态包括以下模式中的至少之一:休眠模式、扫描模式,其中,所述休眠模式包括休眠窗口和激活窗口,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在切换过程中,接收来自基站的控制信令,从切换前连接状态的任一模式转换为切换后连接状态的任一模式。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切换前连接状态的任一模式转换为切换后连接状态的任一模式包括:
所述终端切换前为休眠模式,切换后继续保持休眠模式。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切换过程中维持休眠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和所述基站在所述休眠模式的监听窗口进行控制信令或控制信令交互;和/或
所述终端和所述基站通过所述控制信令或控制信令交互,改变所述休眠模式下的休眠参数。
26.一种终端状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连接状态包括以下模式中的至少之一:休眠模式、扫描模式,其中,所述休眠模式包括休眠窗口和激活窗口,所述方法包括:
需要从连接状态转换到空闲状态时,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来自基站的控制信令,从当前连接状态的任一模式转换到所述空闲状态。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当前连接状态转换到所述空闲状态下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控制信令,从当前连接状态下的休眠模式转换到所述空闲状态。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和所述基站在所述休眠模式的监听窗口发送所述控制信令或进行控制信令交互。
CN200910140327A 2009-02-27 2009-07-09 终端状态转换方法 Pending CN1018206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40327A CN101820614A (zh) 2009-02-27 2009-07-09 终端状态转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6869.6 2009-02-27
CN200910140327A CN101820614A (zh) 2009-02-27 2009-07-09 终端状态转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0614A true CN101820614A (zh) 2010-09-01

Family

ID=42655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0327A Pending CN101820614A (zh) 2009-02-27 2009-07-09 终端状态转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20614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5903A (zh) * 2012-03-14 2014-12-1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确定终端在其空闲状态和其连接状态之间的转换
WO2017166739A1 (zh) * 2016-03-30 2017-10-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小区重选过程中进行邻区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35412A (zh) * 2017-12-19 2018-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能优化的方法、装置、系统及用户设备
CN110213075A (zh) * 2019-04-04 2019-09-06 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重网络节点配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0831259A (zh) * 2018-08-10 2020-02-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转换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210040143A (ko) * 2018-08-10 2021-04-12 다탕 모바일 커뮤니케이션즈 이큅먼트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단말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5025A (zh) * 2003-06-13 2005-02-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控制ofdm移动通信系统的mac层的运行状态的方法
CN101022653A (zh) * 2006-02-15 2007-08-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性管理状态转换的控制方法
CN101146004A (zh) * 2006-09-01 2008-03-19 株式会社东芝 电子设备和无线通信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5025A (zh) * 2003-06-13 2005-02-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控制ofdm移动通信系统的mac层的运行状态的方法
CN101022653A (zh) * 2006-02-15 2007-08-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性管理状态转换的控制方法
CN101146004A (zh) * 2006-09-01 2008-03-19 株式会社东芝 电子设备和无线通信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KUMBIN HAMITI: "《IEEE 802.16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Working Group,IEEE 802.16m-08/003r3》", 17 June 2008 *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5903A (zh) * 2012-03-14 2014-12-1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确定终端在其空闲状态和其连接状态之间的转换
CN107295579B (zh) * 2016-03-30 2020-06-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小区重选过程中进行邻区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US10051535B2 (en) 2016-03-30 2018-08-14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neighboring cell in cell reselection process
CN107295579A (zh) * 2016-03-30 2017-10-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小区重选过程中进行邻区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166739A1 (zh) * 2016-03-30 2017-10-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小区重选过程中进行邻区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35412B (zh) * 2017-12-19 2021-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能优化的方法、装置、系统及用户设备
CN108235412A (zh) * 2017-12-19 2018-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能优化的方法、装置、系统及用户设备
WO2019120215A1 (zh) * 2017-12-19 2019-06-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电能优化的方法以及装置、系统及用户设备
US11751136B2 (en) 2017-12-19 2023-09-05 Zte Corporation Power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device, system, and user equipment
KR20210040143A (ko) * 2018-08-10 2021-04-12 다탕 모바일 커뮤니케이션즈 이큅먼트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단말
CN110831259A (zh) * 2018-08-10 2020-02-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转换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435028B1 (ko) 2018-08-10 2022-08-19 다탕 모바일 커뮤니케이션즈 이큅먼트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단말
KR20220119192A (ko) * 2018-08-10 2022-08-26 다탕 모바일 커뮤니케이션즈 이큅먼트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단말
CN110831259B (zh) * 2018-08-10 2022-12-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转换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633010B1 (ko) 2018-08-10 2024-02-01 다탕 모바일 커뮤니케이션즈 이큅먼트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단말
CN110213075A (zh) * 2019-04-04 2019-09-06 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重网络节点配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7732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cell sleeping
EP2468027B1 (en) Energy-saving mechanisms in a heterogeneous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219117B2 (en) Method of paging a mobile terminal
EP244526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energy saving of inter-rat base station
CN102469557B (zh) 接入基站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3582040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01790200A (zh) 上行载频管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11134359A1 (zh) 一种节能方法及设备
CN103491600A (zh) 用户设备功能模块的状态控制、状态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1022653B (zh) 移动性管理状态转换的控制方法
CN102378323A (zh) 一种节能补偿方法及基站
CN102131265A (zh) 减少在无线通信网络之间的技术间切换的资源分配
CN101820614A (zh) 终端状态转换方法
CN101388707A (zh) 中继站实现网络接入及初始化的方法
EP1776781A4 (en) ESTABLISHING A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127851A2 (zh) 基站节能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08080283A1 (fr) Système,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de réalisation de gestion de ressources sans fil dans un réseau de communication multi-mode
CN110602704A (zh) 一种无感知漫游系统及方法
CN103718628A (zh) 用于在支持多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无线接入系统中高效地执行寻呼的方法和设备
EP2424290B1 (en) Grouping of subset of cells of a wirel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394610A (zh) 在网关核心网配置下实现网络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81954A (zh) 一种网络业务流程优化的方法及智能终端
CN103096347A (zh) 启动基站的方法及设备
CN102781076B (zh) 异系统中小区节能控制方法和设备
JP2009147531A (ja)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