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16169B - 由IPv6邻居通告触发DNS更新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由IPv6邻居通告触发DNS更新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16169B
CN101816169B CN200880020272.0A CN200880020272A CN101816169B CN 101816169 B CN101816169 B CN 101816169B CN 200880020272 A CN200880020272 A CN 200880020272A CN 101816169 B CN101816169 B CN 1018161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ns
send
address
access gateway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202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16169A (zh
Inventor
M·城田
王俊
徐大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816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61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161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61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76Update or notification mechanisms, e.g. DynD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92Address allocation by self-assignment, e.g. picking addresses at random and testing if they are already in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在3GPP2融合接入网(CAN)中,能够使用IPv6无状态自动配置来配置接入终端(AT)的IPv6地址,用于简单IPv6操作。当完整IPv6地址(128位)尚未在从该AT发送的IPv6分组中发送时,由IPv6邻居通告所触发的域名系统(DNS)更新解决了对DNS更新的需要。一旦响应于IPv6邻居通告而接收到完整地址,即使请求的网络实体(例如,接入网关(AGW)或归属地代理(HA))不具有可靠的归属地DNS服务器的安全性验证,也能够通过(可能)经由本地拜访地AAA接入验证、授权和记账(AAA)功能来提交促使归属地DNS服务器执行DNS更新的记账请求(开始)消息,从而促进这种DNS更新。

Description

由IPv6邻居通告触发DNS更新的方法和装置
根据35U.S.C.§119要求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要求2007年6月1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0/944,433、名称为“DNS UPDATE TRIGGERED BY IPv6 NEIGHBOR ADVERTISEMENT”的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被转让给其受让人并通过引用将其明确合并于此。本专利申请还要求2007年7月24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0/951,664、名称为“DNS UPDATE FOR 3GPP2 CONVERGED ACCESS NETWORK”的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被转让给其受让人并通过引用将其明确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组通信系统,具体地,涉及支持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的系统。
背景技术
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是用于分组交换网的网络层协议。其被称为在因特网上通用的因特网协议当前版本IPv4的继承者。IPv6带来的主要改变是更大的地址空间,使得在分配地址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具体而言,IPv6使用128位地址,该地址被分成前缀(最高有效位)和接口标识符。理论上,这两个字段在长度上可以不同。然而,在实践中可以理解,通告给主机的前缀典型地为64位。扩展的地址长度使得不需要使用网络地址转换以避免地址耗尽,并且还简化了当改变供应商时地址分配和重编号的各个方面。然而,IPv6设计者的目的并不是赋予每个人和每台计算机永久的唯一地址。
大量的地址使得能够对地址进行分级分配,这使路由和重编号更加简单。对于IPv4,开发了复杂的无类域间路由(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CIDR)技术,以最大可能地使用有限的地址空间。当改变供应商时,进行重编号可能是IPv4的主要工作。然而,对于IPv6,因为主机标识符与网络供应商标识符分离,所以重编号变得更加自动化。对于因特网服务供应商(ISP)以及对于主机,存在着独立的地址空间,这在地址空间位上是“低效率的”,但对于诸如改变服务供应商等操作问题来说却是极其有效的。
可以理解,在IPv6中可以有两种定义的用于分配地址的机制,包括:(1)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和(2)有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在无状态机制中,路由器能够通告用于链路的前缀,并且该链路上的每个主机形成唯一接口标识符。因为前缀是唯一的,所以附加唯一接口标识符能够保证地址的唯一性。由于前缀是全局唯一的,因此接口标识符(IID)可以仅需在链路内是唯一的。
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开发了IPv6的几个其他新特征,包括链路本地(link-local)地址、多播、邻居发现(Neighbor Discovery,ND)协议,以及根据下层数据链路层地址产生地址的接口标识符的能力。总体思想是,使设备产生临时地址,直至能够确定其所在的网络的特性,然后基于该信息创建其能够使用的永久地址。
可以将过程总结如下:
(1)设备使用前缀产生链路本地地址;
(2)节点进行测试以确保所产生的地址尚未用在局域网上;
(3)假设唯一性测试通过,则设备将该链路本地地址分配给其IP接口,以供在该局域网上而不是在更广的因特网上进行通信;
(4)该节点接下来试图联系归属地路由器以获取关于继续配置的更多信息。这可以通过侦听由路由器定期发送的路由器通告(Router Advertisement)消息,或者通过使用IPv6邻居发现协议发送具体的路由器请求(RouterSolicitation)以向路由器请求信息来完成;
(5)路由器向节点提供关于如何继续进行自动配置的指示。
虽然这种IPv6无状态自动配置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当网络想执行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的更新时,或者当归属地AAA(验证、授权和记账)要求使用日期记录(Usage Date Record,UDR)中的完整IPv6地址时,将会出现问题。接入终端不能及时完成无状态自动配置以支持这些动作。
发明内容
下面提出简化的发明内容,以提供对所公开的各方面中的一些方面的基本理解。该发明内容部分不是详细的综述,并且并非旨在确定关键的或至关重要的要素,也并非旨在勾画这些方面的范围。其目的在于以简化的形式提出所描述的特征的一些概念,作为稍后提及的更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一个或多个方面及其相应公开内容,通过当从接入终端接收到路由器请求时发送IPv6前缀,结合支持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与用户设备协作,来描述各个方面。当产生对DNS更新的需要并且AT尚未使用被通告的、用IPv6前缀产生的完整IPv6地址时,对该AT做出邻居请求(neighborsolicitation),以引出邻居通告(neighbor advertisement)。无论邻居通告是经过请求所接收到的还是未经请求所接收到的,都能够完成DNS更新,即使请求实体(例如,接入网关、归属地代理)不具有对执行DNS更新的DNS服务器的安全授权。具体而言,对验证、授权和记账(AAA)功能的访问使得能够用记账请求开始消息促使DNS更新。
在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数据分组网上执行动态命名系统(DNS)更新的方法。从接入终端(AT)接收路由器请求,以执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向所述AT发送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前缀,之后发送邻居请求。从所述AT接收包含IPv6地址的邻居通告。然后开始网络动作以引起DNS更新。
在另一方面中,至少一个处理器在数据分组网上执行动态命名系统(DNS)更新。第一模块从接入终端(AT)接收路由器请求,以执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第二模块向所述AT发送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前缀,之后发送邻居请求。第三模块从所述AT接收包含IPv6地址的邻居通告。第四模块开始网络动作以引起DNS更新。
在另一方面中,计算机程序方法通过使计算机可读介质具有代码组来在数据分组网上执行动态命名系统(DNS)更新,其中所述代码组使计算机执行下列步骤:(a)从接入终端(AT)接收路由器请求,以执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b)向所述AT发送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前缀,之后发送邻居请求;(c)从所述AT接收包含IPv6地址的邻居通告;以及(d)开始网络动作以引起DNS更新。
在另一方面中,一种装置在数据分组网上执行动态命名系统(DNS)更新。提供了用于从接入终端(AT)接收路由器请求以执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的模块。提供了用于向所述AT发送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前缀,之后发送邻居请求的模块。提供了用于从所述AT接收包含IPv6地址的邻居通告的模块。提供了用于开始网络动作以引起DNS更新的模块。
在另一方面中,一种装置在数据分组网上执行动态命名系统(DNS)更新。数据分组通信网从接入终端(AT)接收路由器请求以执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接入网关(AGW)向所述AT发送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前缀,之后发送邻居请求,并且从所述AT接收包含IPv6地址的邻居通告。网络实体与该接入网关(AGW)相关联,用于开始网络动作以引起DNS更新。
在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数据分组网上执行动态命名系统(DNS)更新的方法。向接入网关(AGW)发送路由器请求。从所述接入网关(AGW)接收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前缀,之后接收邻居请求。使用所述IPv6前缀执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向所述接入网关(AGW)发送包含IPv6地址的邻居通告。通过向所述接入网关(AGW)发送DNS更新消息来开始网络动作以引起DNS更新。
在另一方面中,至少一个处理器在数据分组网上执行动态命名系统(DNS)更新。第一模块向接入网关(AGW)发送路由器请求。第二模块从所述接入网关(AGW)接收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前缀,之后接收邻居请求。第三模块使用所述IPv6前缀执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第四模块向所述接入网关(AGW)发送包含IPv6地址的邻居通告。第五模块通过向所述接入网关(AGW)发送DNS更新消息来开始网络动作以引起DNS更新。
在另一方面中,一种计算机程序方法通过使计算机可读介质具有代码组,来在数据分组网上执行动态命名系统(DNS)更新。第一组代码使计算机向接入网关(AGW)发送路由器请求。第二组代码使所述计算机从所述接入网关(AGW)接收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前缀,之后接收邻居请求。第三组代码使所述计算机使用所述IPv6前缀执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第四组代码使所述计算机向所述接入网关(AGW)发送包含IPv6地址的邻居通告。第五组代码使所述计算机通过向所述接入网关(AGW)发送DNS更新消息来开始网络动作以引起DNS更新。
在另一方面中,一种装置在数据分组网上执行动态命名系统(DNS)更新。提供了用于向接入网关(AGW)发送路由器请求的模块。提供了用于从所述接入网关(AGW)接收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前缀,之后接收邻居请求的模块。提供了用于使用所述IPv6前缀执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的模块。提供了用于向所述接入网关(AGW)发送包含IPv6地址的邻居通告的模块。提供了通过向所述接入网关(AGW)发送DNS更新消息来开始网络动作以引起DNS更新的模块。
在另一方面中,一种装置在数据分组网上执行动态命名系统(DNS)更新。发射机组件向接入网关(AGW)发送路由器请求。接收机组件从所述接入网关(AGW)接收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前缀,之后接收邻居请求。地址自动配置组件使用所述IPv6前缀执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并且使所述发射机组件向所述接入网关(AGW)发送包含IPv6地址的邻居通告,并且通过向所述接入网关(AGW)发送DNS更新消息来开始网络动作以引起DNS更新。
为了实现上述和相关目标,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下面完整说明以及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以下说明和附图详细阐述了一些说明性方面,并且表明了可以采用各方面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仅仅几种。其他优点和创新特征从结合附图加以考虑的以下具体描述中将变得显而易见,并且所公开的各方面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及它们的等效形式。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特征、性质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阐述的具体描述中,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通篇一致,其中:
图1示出执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的IPv6融合接入网(CAN);
图2示出结合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利用邻居请求在数据分组网上进行动态命名系统(dynamic name system,DNS)更新,以直接促使DNS服务器执行DNS更新的方法的时序图;
图3示出将记账请求(开始)消息应用于验证、授权和记账(AAA)功能,在分组网络上进行DNS更新,以直接促使DNS服务器执行DNS更新的方法的时序图;
图4示出通过使网络实体(例如,接入网关(AGW)、归属地代理)经由拜访地AAA向归属地AAA发送记账请求(开始)消息来间接促使归属地DNS服务器执行DNS更新的、具有拜访域和归属域的CAN的结构图;
图5示出在具有拜访域和归属域的数据分组网上进行DNS更新的方法的时序图;
图6示出具有单个接入网关(AGW)且未配置来漫游无线IP的示例性3GPP2融合接入网(CAN)的结构图;
图7示出根据一个方面的多接入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以及
图8示出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3GPP2融合接入网(CAN)中,能够使用IPv6无状态自动配置来配置接入终端(AT)的IPv6地址,用于简单IPv6操作。当完整IPv6地址(128位)尚未在从该AT发送的IPv6分组中发送时,由IPv6邻居通告所触发的域名系统(DNS)更新解决了对DNS更新的需要。一旦响应于IPv6邻居通告而接收到完整地址,即使请求的网络实体(例如,接入网关(AGW)或归属地代理(HAA))不具有可靠的归属地DNS服务器的安全性验证,也能够通过(可能)经由本地拜访地AAA接入验证、授权和记账(AAA)功能来提交促使归属地DNS服务器执行DNS更新的记账请求(开始)消息,从而促进这种DNS更新。
现在参照附图说明各个方面。在以下说明中,为了解释的目的,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彻底理解。然而,显然,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以实现各个方面。在其他例子中,为了便于说明这些方面,以结构图的形式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设备。
转向附图,在图1中,数据分组网100由IPv6邻居通告102触发,其中数据分组网100在示例性方面中是3GPP2融合接入网(CAN),IPv6邻居通告102包含由接入终端(AT)106使用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所创建的IPv6地址的接口标识符(IID)104。归属地网络或域108的授权客户,如归属地AAA(HAAA)110或归属地代理(HA)112,能够更新DNS资源记录114,以保持DNS服务器116是最新的。当HAAA 110执行DNS更新时,在HAAA110处接收的RADIUS记账请求(开始)消息用于触发向DNS服务器116发送DNS更新。当HA 112执行DNS更新时,一旦完成HAAA 110的验证,HA就向DNS服务器116发送DNS更新。代替HA 112,接入网关(AGW)118也可以用信号通知HAAA 110,或者如果是验证的则可以直接发信号到DNS服务器116。
在AT 106经受利用地址自动配置组件119进行的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的情形下,路由器请求120从AT 106发送到演进基站(eBS)122又到AGW118,其以路由器通告125中的128位IPv6前缀124进行响应,并且更优地以邻居请求126进行响应,以迅速地获悉所请求的邻居通告102的IID 104。AT 106随后能够利用地址自动配置组件119来开始DNS更新,其中该地址自动配置组件119向AGW 118产生DNS更新请求128。在示例性方面中,AT 106与eBS 122之间的通信信道130是无线数据分组通信信道,虽然此处的实施可以应用到有线通信信道。
因此,应该意识到前述方案的益处,即,在一个方面中,网络100通过使用IPv6无状态自动配置来配置AT 106的IPv6地址以进行简单IPv6操作。当AGW 118从AT 106接收到路由器请求消息120时,AGW 118通过路由器通告来将前缀给予该AT。然后,AT 106用AT 106产生的IID 104来配置IPv6地址(128位)。因此,网络在从AT 106接收到一些IPv6分组之前并不知道AT 106的完整IPv6地址(128位)。当网络100需要执行DNS更新时,这将是一个问题。当执行DNS更新时,需要完整的IPv6地址。
图2、3和5示出根据所要求主题的方法和/或流程图。为了简化解释,将方法描绘和描述为一系列动作。应当理解和意识到,所说明的动作和/或动作的顺序并不限制本发明。例如,动作可以以不同顺序和/或同时发生,并且可以有此处未提出和说明的动作。而且,对实现根据所要求主题的方法而言,并非所有示出的动作都是需要的。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和意识到,所述方法还可以表示为经由状态图或事件的一系列相关状态。另外,还应该意识到,以下和本说明书通篇所公开的方法可以存储在制造物上,以便于向计算机传送和传输这样的方法。此处所使用的制造物这一术语,旨在包括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设备、载体或介质取得的计算机程序。
现在参照图2,下面说明由IPv6邻居通告触发的示例性DNS更新方法200。在接入终端(AT)204、演进基站(eBS)206、接入网关(AGW)208、归属地验证授权记账服务器(HAAA)210和归属地DNS服务器212之间形成数据分组网202。在网络实体(例如,AGW 208、归属地代理(HA)(未示出))与用于直接请求DNS更新的归属地DNS服务器212之间存在安全关联213。
在块214所示的步骤(1)中,在AT 204、eBS 206、AGW 208和HAAA 210之间执行较低的层的建立、验证和授权。在216所示的步骤(2)中,AT 204向接入网关(AGW)208发送路由器请求。在218所示的步骤(3)中,AGW 208向AT 204发送具有链路的前缀的路由器通告。在220所示的步骤(4)中,AGW 208能够有利地向AT 204发送邻居请求。在块222所示的步骤(5)中,在AT 204接收到该路由器通告之后,AT 204用在AT 204处本地产生的IID来配置其IPv6地址。AT 204向AGW 208发送邻居通告,以指示其完整IPv6地址,从而完成IPv6地址分配。在块224所示的步骤(6)中,当AGW 208接收到该邻居通告(其可能是利用AT 204从移动用户(MS)(未示出)发起的)时,AGW 208获知AT 204的完整IPv6地址。然后,AGW 208向DNS服务器212发送DNS更新请求。在块226所示的步骤(7)中,DNS服务器212发送DNS更新响应。
现在参照图3,在下面说明由IPv6邻居通告所触发的示例性的DNS更新方法300。在接入终端(AT)304、演进基站(eBS)306、接入网关(AGW)308、归属地验证授权记账服务器(HAAA)310和归属地DNS服务器312之间形成数据分组网302。在网络实体(例如,AGW 308、归属地代理(HA)(未示出))与用于直接请求DNS更新的归属地DNS服务器312之间不存在安全关联213。然而,在HAAA 310与DNS服务器312之间存在安全关联313。
与前述类似地,执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在块314所示的步骤(1)中,在AT 304、eBS 306、AGW 308和HAAA 310之间执行较低的层的建立、验证和授权。在316所示的步骤(2)中,AT 304向接入网关(AGW)308发送路由器请求。在318所示的步骤(3)中,AGW 308向AT 304发送具有链路的前缀的路由器通告。在320所示的步骤(4)中,AGW 308能够有利地向AT 304发送邻居请求。在块322所示的步骤(5)中,在AT 304接收到该路由器通告之后,AT 304用在AT 304处本地产生的IID来配置其IPv6地址。AT 304向AGW 308发送邻居通告,以指示其完整IPv6地址,从而完成IPv6地址分配。
如上所述,DNS服务器312不具有与AGW 308的安全关联。在324所示的步骤(6)中,AGW 308向HAAA 310发送记账请求(开始)消息,而不是发送DNS更新。在326所示的步骤(7)中,HAAA 310根据记账请求(开始)消息中的信息来配置DNS更新请求消息,并且将其发送给DNS服务器312。在328所示的步骤(8)中,HAAA 310向AGW 308发送记账确认(Ack)。在330所示的步骤(9)中,DNS服务器312向HAA 310提供DNS更新响应。
在图4中,当从接入终端(AT)406向服务(拜访地)网络或域408发送IPv6邻居通告402(其可以是经过请求的或者是未经请求的)时,数据分组网400解决了这种缺乏安全关联的问题。服务网络408的授权客户,如拜访地AAA(VAAA)410或归属地代理(HA)412,与不包含AT 406的DNS记录的DNS服务器416相关联。服务网络408的接入网关(AGW)418经由演进基站(eBS)422,在通信信道430上与AT 406进行通信。
归属地网络438具有归属地AAA(HAAA)440,归属地AAA 440与拜访地网络408的VAAA 410以及归属地代理442相关联。HAAA 440能够使得更新归属地DNS服务器446上的与AT 406有关的DNS资源记录444。归属地网络438具有与拜访地网络408的AGW 418进行通信的接入网关(AGW)458。
考虑到当执行动态归属地代理(HA)分配时,HA 412可能位于服务(拜访地)网络或域408中。AGW 418总是位于服务网络408中。另一方面,存储特定用户的资源记录444的DNS服务器446典型地位于归属地网络438中。如果想使HA(移动IP的归属地代理)或AGW 418执行DNS更新,服务网络408中的HA 412或AGW 418必须与归属地网络438中的DNS服务器446具有安全关联,这具有技术可行性但不能量化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该问题,HA 412或AGW 418在AAA协议(例如,Diameter或RADIUS)中包括DNS更新请求,并经由VAAA 410将其发送到HAAA440,从而不需要在AGW 418和HA412中的一个与归属地DNS服务器446之间有安全关联。AGW 418或HA 412依赖于为AAA协议所建立的安全关联,而不是具有直接的安全关联。
现在参照图5,描述对于在接入终端(AT)504、演进基站(eBS)506、接入网关(AGW)508、拜访地验证授权记账服务器(VAAA)510、HAAA 511和归属地DNS服务器512之间形成的网络502,使用AAA协议进行DNS更新的方法500。在网络实体(例如,AGW 508、归属地代理(HA)(未示出))与用于直接请求DNS更新的归属地DNS服务器512之间不存在安全关联。然而,在HAAA 511与归属地DNS服务器512之间存在安全关联513。
在514所示的步骤(1)中,经由VAAA 510,在接入终端(AT)504、eBS 506、AGW 508和HAAA 511之间执行较低的层的建立、验证和授权。在516所示的步骤(2)中,经由移动IPv4、移动IPv6、简单IPv4或者简单IPv6来执行IP地址分配。在524所示的步骤(3)中,在分配了IP地址之后,服务网络中的AGW 508或HA(未示出)在RADIUS属性或Diameter AVP中包括DNS更新请求,并且将其与AAA协议消息一起发送。该消息经由VAAA 510发送到AAA 511。在526所示的步骤(4)中,当AAA 511从VAAA 510接收到包含DNS更新请求的AAA协议消息时,HAAA 511将其DNS更新请求发送到DNS服务器512。在528所示的步骤(5)中,AAA 511将AAA协议确认经由VAAA 510发送回服务网络。在530所示的步骤(6)中,DNS服务器512向AAA 511发送DNS更新响应。应该注意,能够并行或以相反的顺序执行步骤(5)和(6)。
在图6中,将由IPv6邻居通告触发DNS更新的示例性数据分组网600描述为3GPP2融合接入网(CAN),其在说明性的布置中包括单个接入网关(AGW)602,并且配置成不用于漫游无线IP。AGW 602用作外地代理/移动接入网关(FA/MAG)。移动接入网关(MAG)具有为连接在其接入链路上的移动节点(例如,接入终端)管理与移动性有关的信号通知的功能。其负责追踪移动节点与链路的连接,并且负责用信号通知移动节点的本地移动锚点。参照代理移动IP(PMIP)版本6来使用术语“MAG”。代理移动IP指的是基于在网络组件中具有移动IP客户功能而对未改变的或移动性未知的设备提供移动性支持的一种协议。AGW 602是向网络600提供用户的“IP连接点(point of IP connectivity)”的一种实体。即,AGW 602实际上是移动节点的第一跳路由器。AGW 602执行层6的服务等,包括即时处理(hot-lining)、记账、策略执行等。
接入终端(AT)604是由网络602支持的用户设备,并且与演进基站(eBS)608形成超移动宽带(UMB)空中接口(AI)606。eBS 608被AT 604用于连接无线接入网(RAN)609。eBS 608的功能可能包括分组的空中传输、空中无线链路协议(RLP)级的分组加密/解密,空中传输的发送/接收、调度,空中传输的策略执行,以及报头压缩。另外,尽管在AGW 602或AGW 602之上提供IP和上述服务,但是eBS 608也能够看到用户的IP分组;至少,eBS 608能够看到发送给AT 604的最外部报头。利用这种IP可见性,eBS 608能够对空中调度或其他增值功能执行优化。为了执行这些优化,一些策略信息能够从AGW 602经由U1参考点传送到eBS 608,其中该U1参考点在eBS 608与AGW 602之间传送控制和承载信息。该U1参考点包括用于承载传输(即,用户数据和信令)、服务质量(QoS)和记账的接口。U3参考点在eBS 608之间传送控制和承载信息。
会话参考网络控制器(Session Reference Network Controller,SRNC)614经由U2参考点与eBS 608相连,其中该U2参考点提供用于传送控制信息的接口。SRNC 614还经由U6参考点与AGW 602相连。U4参考点在SRNC614之间传送控制信息。类似地,U28参考点能够在AGW 602之间传送控制和承载信息,并且支持快速AGW内切换。SRNC 614负责保持与AT 604的会话参考。SRNC 614还负责支持AT 604的空闲状态管理,并负责当AT604空闲时提供寻呼控制功能。SRNC 614包含它所支持的每个AT 604的会话锚接入网路由实例(ANRI)。
本地移动锚点(LMA)626是移动节点(例如,AT 604)在代理移动IPv6域中的归属地代理,是移动节点归属地前缀的拓扑锚点,并且是对移动节点的可达性进行管理的实体。U26参考点用PMIP在LMA 626和AGW 602A之间传送控制和承载信息,并且支持AGW 602之间的切换。
“AAA”功能实体针对AT 604对网络资源的使用,提供验证、授权和记账功能。在示例性的描述中,归属地AAA 630与LMA 626相连,并且拜访地AAA 632经由U14参考点与AGW 602相连。经纪AAA 636连接在拜访地AAA 632与归属地AAA 630之间。
归属地代理(HA)640用于在3GPP2分组数据网中向AT 604提供移动解决方案。HA 640是AT 604的归属地网络的拓扑锚点,并且是对AT 604的可达性状态进行管理的实体。归属地代理640截取去往移动节点的归属地地址的分组,对其进行压缩,并将其密送到移动节点的注册的转交地址(care-of-address)。归属地代理640还可用于内部技术移动性。取决于体系结构配置,HA 640可以包括本地移动代理(LMA)626。HA 640经由U20参考点与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642相连,其中该U20参考点允许将(QoS)策略和计费信息传输到HA 640。PCRF 642经由U27参考点与AGW 602相连,并且与LMA 626相连。
IP服务650包括由运营商或第三方提供的任何基于IP的服务。这可以是因特网或闭合网络的一部分。IP服务650连接于PCRF 642、HA 640和LMA 626。高速分组数据接入网(HRPD-AN)652是HRPD遗留分组数据网(未示出)中的、经由参考点A10/A11与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654相连的节点。PDSN 654是提供用户在该遗留分组数据网中的IP连接点的节点。演进分组数据交互功能(ePDIF)656是用于经由参考点U21在3GPP2网络与非置信的非3GPP2网络658(例如,WiFI接入点)之间进行连接的交互功能。能够由AT 604而不利用ePDIF接入的置信的非3GPP2系统660经由参考点U24a与PDSN 654相连,经由参考点U25a与HA 640相连,经由参考点U24a与LMA 626相连,并且经由参考点U19a与AGW 602相连。ePDIF 656经由参考点U25b与HA 640相连,经由参考点U24b与LMA626相连,经由参考点U19与AGW 602相连,并且经由参考点U22b与PDSN 654相连。PDSN 654经由参考点U25c与HA 640相连,经由参考点U24c与LMA 626相连,并且经由参考点U19c与AGW 602相连。
AGW 602、LMA 626、HA 640和PCRF 642与IP服务网650相连,其中IP服务网650包括应用功能(AF)664。对于策略控制来说,应用功能(AF)664与PCRF 642相互作用,并且PCRF 642根据AF 664的指示与策略执行功能(PCEF)(未示出)直接或间接地相互作用。PCEF位于所有的承载节点(即,HA 640、LMA 626、AGW 602、eBS 608)中,并且执行以下功能:对个人IP会话修改进行授权,门控(即,是每个AF会话有公共的门操纵(gatehandling),还是每个所需要的AF会话组件有单独的门操纵),以及转发IP承载级事件。
域名系统(DNS)服务器670通过使每个域的授权服务器保持跟踪其自身的改变来将分配域名并将域名映射到IP网络这样的任务进行分散,从而不再需要连续地查阅和更新中央寄存器。DNS 670与LMA 626、HAAA 630、HA 640和AGW 602相连。
应该意识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此处所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和其他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通常可交换使用。C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通用地面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无线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他变型。CDMA 2000覆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无线技术。OF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演进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
Figure G2008800202720D00131
等无线技术。UTRA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E-UTRA是3GPP长期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其中3GPP长期解决方案是3GPP的即将发布的版本,其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A,而在上行链路中使用SC-FDMA。在名称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说明了UTRA、E-UTRA、UMTS、LTE和GSM。在名称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说明了CDMA2000和UMB。这些各种各样的无线技术和标准是本领域公知的。
参照图7,示出了根据一个方面的多接入无线通信系统。接入点700(AP)包括多个天线组,一个天线组包括704和706,另一个天线组包括708和710,另外一个天线组包括712和714。在图7中,只为每个天线组示出了两个天线,然而,每个天线组可以利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接入终端716(AT)与天线712和714通信,其中,天线712和714在前向链路720上向接入终端716发送信息,并且在反向链路718上从接入终端716接收信息。接入终端722与天线706和708通信,其中,天线706和708在前向链路726上向接入终端722发送信息,并且在反向链路724上从接入终端722接收信息。在FDD系统中,通信链路718、720、724和726可以使用不同的通信频率。例如,前向链路720可以与反向链路718使用不同的频率。
每个天线组和/或其被设计用于通信的区域通常被称作接入点的扇区。在该方面中,每个天线组设计成与接入点700所覆盖区域的扇区中的接入终端进行通信。
在前向链路720和726上的通信中,为了提高不同接入终端716和724的前向链路的信噪比,接入点700的发送天线利用了波束成形。另外,使用波束成形向在接入点的覆盖区域内随机散布的接入终端进行发送的接入点,比通过单个天线向其所有接入终端进行发送的接入点,对相邻小区中的接入终端引起的干扰更少。
接入点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固定站,并且还可以称作接入点、节点B或者一些其他术语。接入终端还可以被称作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E)、无线通信设备、终端、接入终端或者一些其他术语。
图8是MIMO系统800中的发射机系统810(还已知为接入点)和接收机系统850(还已知为接入终端)的一方面的结构图。在发射机系统810,从数据源812向发射机(TX)数据处理器814提供用于许多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在一个方面,每个数据流通过各自的发射天线发送。TX数据处理器814基于为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对该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提供编码数据。
可以使用OFDM技术将每个数据流的编码数据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导频数据通常是以公知的方式加以处理并可以在接收机系统中使用以估计信道响应的已知的数据模式。然后基于为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SPK、M-PSK或者M-QAM)对该数据流的复用后的导频和编码数据进行调制(即,符号映射),以提供调制符号。每个数据流的数据率、编码和调制可以由处理器830所执行的指令确定。
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符号然后被提供给TX MIMO处理器820,TX MIMO处理器820可以对所述调制符号进行进一步处理(例如,针对OFDM)。TXMIMO处理器820然后将NT个调制符号流提供给NT个发射机(TMTR)822a至822t。在某些实施中,TX MIMO处理器820向数据流的符号和发送符号的天线施加波束成形权重。
每个发射机822接收和处理相应的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且还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所述模拟信号,以提供适于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调制信号。然后分别从NT个天线824a至824t发送来自发射机822a至822t的NT个调制信号。
在接收机系统850,由NR个天线852a至852r接收所发送的调制信号,并且将从每个天线852接收的信号提供给各个接收机(RCVR)854a至854r。每个接收机854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各个接收信号,对所调节的信号进行数字化以提供采样,并且进一步处理所述采样以提供相应的“接收”符号流。
RX数据处理器860然后基于特定接收机处理技术,从NR个接收机854接收NR个接收符号流并对其进行处理,以提供NT个“检测到的”符号流。RX数据处理器860然后对每个检测到的符号流进行解调、解交织和解码,以恢复数据流的业务数据。RX数据处理器860的处理是发射机系统810中由TX MIMO处理器820和TX数据处理器814所执行的处理的互补。
处理器870周期性地确定使用哪一个预编码矩阵(稍后讨论)。处理器870产生包含矩阵指数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
反向链路消息可以包括关于通信链路和/或接收的数据流的各种类型的消息。反向链路消息然后被TX数据处理器838处理,被调制器880调制,被发射机854a至854r调节,并且被发送回发射机系统810,其中TX数据处理器838还从数据源836接收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在发射机系统810,来自接收机系统850的调制信号被天线824接收,被接收机822调节,被解调器840解调,并被RX数据处理器842处理,以提取接收机系统850所发送的反向链路消息。处理器830然后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以确定波束成形权重,然后处理所提取的消息。
在一个方面,逻辑信道被分为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逻辑控制信道包括作为用于广播系统控制信息的DL信道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作为传输寻呼信息的DL信道的寻呼控制信道(PCCH),作为用于为一个或多个MTCH发送多媒体广播和多播服务(MBMS)调度及控制信息的点对多点DL信道的多播控制信道(MCCH)。通常,在建立RRC连接之后,该信道仅由接收MBMS(注:旧MCCH+MSCH)的UE使用。专用控制信道(DCCH)是点对点双向信道,其发送专用控制信息并且由具有RRC连接的UE使用。在一个方面,逻辑业务信道包括专用业务信道(DTCH),其是点对点双向信道,由一个UE专用,用于传输用户信息。另外,多播业务信道(MTCH)是用于发送业务数据的点对多点DL信道。
在一个方面,传输信道分为DL和UL。DL传输信道包括广播信道(BCH)、下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DL-SDCH)和寻呼信道(PCH);其中PCH用于支持UE功率节省(DRX循环由网络向UE指示),在整个小区上广播,并且被映射到能够用于其它控制/业务信道的PHY资源。UL传输信道包括随机接入信道(RACH)、请求信道(REQCH)、上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UL-SDCH)和多个PHY信道。PHY信道包括一组DL信道和UL信道。
DL PHY信道包括:公用导频信道(CPICH),同步信道(SCH),公用控制信道(CCCH),共享DL控制信道(SDCCH),多播控制信道(MCCH),共享UL分配信道(SUACH),确认信道(ACKCH),DL物理共享数据信道(DL-PSDCH),UL功率控制信道(UPCCH),寻呼指示信道(PICH),负载指示信道(LICH);UL PHY信道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信道质量指示信道(CQICH),确认信道(ACKCH),天线子集指示信道(ASICH),共享请求信道(SREQCH),UL物理共享数据信道(UL-PSDCH),广播导频信道(BPICH)。
上面所述的内容包括各个方面的示例。当然,不可能描述组件或方法的能想到的所有组合来描述各个方面,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意识到,许多进一步的组合和置换都是可能的。因此,本说明书旨在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修改和变形。
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等意指计算机相关的实体,可以是硬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者执行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处理、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作为说明,在服务器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和服务器都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位于处理和/或执行线程内,组件可以位于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两个或多个计算机之间。
词语“示例性”此处用于意指用作示例、例子或者列举。此处作为“示例性”所述的任何方面或设计不一定解释为比其他方面或设计优选或有利。
特别地,关于上述组件、设备、电路、系统等所执行的各种功能,用于说明这种组件的术语(包括“模块”),如果未另外指出的话,旨在对应于执行所述组件的特定功能的任何组件(例如,功能等效形式),即使在结构上不等同于所公开的用于执行在此处说明的示例性方面中的功能的结构。在这点上,还可以认识到,各个方面包括具有用于执行各种方法的动作和/或事件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另外,虽然可能仅针对几种实现中的一种公开了特定特征,但是这种特征可以根据需要和任何给定的或具体的应用来与其他实现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相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意在以类似于术语“包含”的方式包括。此外,具体实施方式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或”意思是“非排他性的或”
而且,可以认识到,所公开的系统和方法的各个部分可以包括或包含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或知识或者规则的组件、子组件、处理、模块、方法或者机制(例如,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专家系统、贝叶斯信任网络、模糊逻辑、数据融合引擎、分类器等)。这种组件和其他的事物能够自动确定所执行的机制或处理,从而使系统和方法的各部分更加有适应性并且更加有效和智能。
鉴于如前所述的示例性系统,已经参照几幅流程图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主题可以实现的方法。虽然为了简化说明的目的,以一系列的块示出和说明了这些方法,但是应当理解和意识到,所要求的主题并不限制于块的顺序,一些块可以以不同于此处所描述和说明的顺序和/或与其他块同时发生。而且,对实现此处说明的方法而言,并非所有示出的块都是必需的。另外,还应当意识到,此处公开的方法能够存储在制造物上,以便于向计算机传送和传输这种方法。此处所使用的术语制造物旨在包含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设备、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
此外,可以使用标准编程方法和/或工程技术来将各个方面实现为方法、设备或制造物,以生产软件、固件、硬件或其组合,来控制计算机实现所公开的方面。此处所用的术语“制造物”(或者作为选择,“计算机程序产品”)旨在包括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设备、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条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D)、数字多用途盘(DVD)等)、智能卡和闪存设备(例如,闪存卡、棒)。另外应当意识到的是,可以使用载波来携带计算机可读电子数据,如在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时或者在接入诸如因特网或局域网(LAN)等网络时所使用的。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在不背离所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范围的情况下对该配置做出许多修改。
应该意识到,所说的通过引用合并于此的任何专利、出版物或其他公开材料,仅在所合并的材料与现有定义、语句或该公开内容中提到的其他公开材料不相冲突的范围内整体或部分地合并于此。同样地,并且在必要的范围内,此处明确提出的公开内容取代通过引用合并于此的任何冲突材料。所说的通过引用合并于此但与现有定义、语句或此处提出的其他公开材料相冲突的任何材料或其部分,将仅在所合并的材料与现有公开材料之间不发生冲突的范围内被合并。

Claims (30)

1.一种用于在数据分组网上执行动态命名系统DNS更新的方法,包括:
从接入终端AT接收路由器请求,以执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向所述AT发送包含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前缀的路由器通告,之后发送邻居请求;
从所述AT接收响应于所述邻居请求的包含IPv6地址的邻居通告;
开始网络动作以引起DNS更新,其中,通过以下步骤来开始所述网络动作以引起所述DNS更新:
与负责执行所述DNS更新的DNS服务器形成安全关联,以及
使用所述安全关联向所述DNS服务器发送DNS更新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归属地代理发送所述DNS更新消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接入网关发送所述DNS更新消息。
4.一种用于在数据分组网上执行动态命名系统DNS更新的方法,包括:
从接入终端AT接收路由器请求,以执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向所述AT发送包含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前缀的路由器通告,之后发送邻居请求;
从所述AT接收响应于所述邻居请求的包含IPv6地址的邻居通告;以及
开始网络动作以引起DNS更新,其中,通过向验证、授权和记账AAA功能实体发送记账请求/开始消息,来开始所述网络动作以引起所述DNS更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归属地代理发送所述记账请求/开始消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接入网关发送所述记账请求/开始消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向拜访地AAA功能实体发送所述记账请求/开始消息,所述拜访地AAA功能实体进而将所述记账请求/开始消息发送到归属地AAA功能实体。
8.一种用于在数据分组网上执行动态命名系统DNS更新的装置,包括:
用于从接入终端AT接收路由器请求以执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的模块;
用于向所述AT发送包含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前缀的路由器通告,之后发送邻居请求的模块;
用于从所述AT接收响应于所述邻居请求的包含IPv6地址的邻居通告的模块;以及
用于开始网络动作以引起DNS更新的模块,其中,通过与负责执行所述DNS更新的DNS服务器形成安全关联以及使用所述安全关联向所述DNS服务器发送DNS更新消息来开始所述网络动作以引起所述DNS更新,或者通过向验证、授权和记账AAA功能实体发送记账请求/开始消息来开始所述网络动作以引起所述DNS更新。
9.一种用于在数据分组网上执行动态命名系统DNS更新的系统,包括:
数据分组通信网,用于从接入终端AT接收路由器请求以执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接入网关AGW,用于向所述AT发送包含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前缀的路由器通告,之后发送邻居请求,并且用于从所述AT接收响应于所述邻居请求的包含IPv6地址的邻居通告;
网络实体,其与所述接入网关AGW相关联,用于开始网络动作以引起DNS更新;
执行所述DNS更新的DNS服务器,其中网络实体通过与所述DNS服务器形成安全关联并且使用所述安全关联向所述DNS服务器发送DNS更新消息来开始所述网络动作以引起所述DNS更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网络实体包括归属地代理。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网络实体包括接入网关。
12.一种用于在数据分组网上执行动态命名系统DNS更新的系统,包括:
数据分组通信网,用于从接入终端AT接收路由器请求以执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接入网关AGW,用于向所述AT发送包含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前缀的路由器通告,之后发送邻居请求,并且用于从所述AT接收响应于所述邻居请求的包含IPv6地址的邻居通告;
网络实体,其与所述接入网关AGW相关联,用于开始网络动作以引起DNS更新;
验证、授权和记账AAA功能实体,其中所述网络实体通过向所述AAA功能实体发送记账请求/开始消息来开始所述网络动作以引起所述DNS更新。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网络实体包括归属地代理。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网络实体包括所述接入网关。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AAA功能实体包括与DNS服务器相关联的归属地AAA并且包括与所述网络实体相关联的拜访地AAA,所述网络实体向拜访地AAA功能实体发送所述记账请求/开始消息,所述拜访地AAA功能实体进而向所述归属地AAA功能实体发送所述记账请求/开始消息。
16.一种用于在数据分组网上执行动态命名系统DNS更新的方法,包括:
向接入网关AGW发送路由器请求;
从所述接入网关AGW接收包含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前缀的路由器通告,之后接收邻居请求;
使用所述IPv6前缀执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响应于所述邻居请求向所述接入网关AGW发送包含IPv6地址的邻居通告;以及
通过向所述接入网关AGW发送DNS更新消息,来开始网络动作以引起DNS更新,其中,通过以下步骤来开始所述网络动作以引起所述DNS更新:
向所述接入网关AGW发送所述DNS更新消息,其中所述接入网关AGW已经与负责执行所述DNS更新的DNS服务器形成安全关联并且使用所述安全关联向所述DNS服务器发送所述DNS更新消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归属地代理向所述DNS服务器发送所述DNS更新消息。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接入网关向所述DNS服务器发送所述DNS更新消息。
19.一种用于在数据分组网上执行动态命名系统DNS更新的方法,包括:
向接入网关AGW发送路由器请求;
从所述接入网关AGW接收包含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前缀的路由器通告,之后接收邻居请求;
使用所述IPv6前缀执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响应于所述邻居请求向所述接入网关AGW发送包含IPv6地址的邻居通告;以及
通过向所述接入网关AGW发送DNS更新消息,来开始网络动作以引起DNS更新,其中,通过向所述接入网关发送所述DNS更新消息以使得向验证、授权和记账AAA功能实体发送记账请求/开始消息,来开始所述网络动作以引起所述DNS更新。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归属地代理发送所述记账请求/开始消息。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接入网关发送所述记账请求/开始消息。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向拜访地AAA功能实体发送所述记账请求/开始消息,所述拜访地AAA功能实体进而向归属地AAA功能实体发送所述记账请求/开始消息。
23.一种用于在数据分组网上执行动态命名系统DNS更新的装置,包括:
用于向接入网关AGW发送路由器请求的模块;
用于从所述接入网关AGW接收包含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前缀的路由器通告,之后接收邻居请求的模块;
用于使用所述IPv6前缀执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的模块;
用于响应于所述邻居请求向所述接入网关AGW发送包含IPv6地址的邻居通告的模块;以及
用于通过向所述接入网关AGW发送DNS更新消息来开始网络动作以引起DNS更新的模块,其中,通过向所述接入网关AGW发送所述DNS更新消息来开始所述网络动作以引起所述DNS更新,其中所述接入网关AGW已经与负责执行所述DNS更新的DNS服务器形成安全关联并且使用所述安全关联向所述DNS服务器发送所述DNS更新消息,或者通过向所述接入网关发送所述DNS更新消息以使得向验证、授权和记账AAA功能实体发送记账请求/开始消息来开始所述网络动作以引起所述DNS更新。
24.一种用于在数据分组网上执行动态命名系统DNS的装置,包括:
发射机组件,用于向接入网关AGW发送路由器请求;
接收机组件,用于从所述接入网关AGW接收包含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前缀的路由器通告,之后接收邻居请求;
地址自动配置组件,用于使用所述IPv6前缀执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以及用于响应于所述邻居请求使所述发射机组件向所述接入网关AGW发送包含IPv6地址的邻居通告并且通过向所述接入网关AGW发送DNS更新消息来开始网络动作以引起DNS更新,所述地址自动配置组件通过向所述接入网关AGW发送所述DNS更新消息来开始所述网络动作以引起所述DNS更新,其中所述接入网关AGW已经与负责执行所述DNS更新的DNS服务器形成安全关联并且使用所述安全关联向所述DNS服务器发送所述DNS更新消息。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所述地址自动配置组件使得从归属地代理向所述DNS服务器发送所述DNS更新消息。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所述地址自动配置组件使得从接入网关向所述DNS服务器发送所述DNS更新消息。
27.一种用于在数据分组网上执行动态命名系统DNS的装置,包括:
发射机组件,用于向接入网关AGW发送路由器请求;
接收机组件,用于从所述接入网关AGW接收包含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前缀的路由器通告,之后接收邻居请求;
地址自动配置组件,用于使用所述IPv6前缀执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以及用于响应于所述邻居请求使所述发射机组件向所述接入网关AGW发送包含IPv6地址的邻居通告并且通过向所述接入网关AGW发送DNS更新消息来开始网络动作以引起DNS更新,所述地址自动配置组件通过向所述接入网关发送所述DNS更新消息以使得向验证、授权和记账AAA功能实体发送记账请求/开始消息来开始所述网络动作以引起所述DNS更新。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所述地址自动配置组件使得从归属地代理发送所述记账请求/开始消息。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所述地址自动配置组件使得从接入网关发送所述记账请求/开始消息。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所述地址自动配置组件使得向拜访地AAA功能实体发送所述记账请求/开始消息,所述拜访地AAA功能实体进而向归属地AAA功能实体发送所述记账请求/开始消息。
CN200880020272.0A 2007-06-15 2008-06-12 由IPv6邻居通告触发DNS更新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161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4443307P 2007-06-15 2007-06-15
US60/944,433 2007-06-15
US95166407P 2007-07-24 2007-07-24
US60/951,664 2007-07-24
US12/131,801 US9602332B2 (en) 2007-06-15 2008-06-0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NS update triggered IPv6 neighbor advertisement
US12/131,801 2008-06-02
PCT/US2008/066795 WO2008157267A1 (en) 2007-06-15 2008-06-1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ns update triggered ipv6 neighbor advertis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6169A CN101816169A (zh) 2010-08-25
CN101816169B true CN101816169B (zh) 2014-02-19

Family

ID=40132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2027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16169B (zh) 2007-06-15 2008-06-12 由IPv6邻居通告触发DNS更新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9602332B2 (zh)
EP (1) EP2168359B1 (zh)
JP (1) JP5096568B2 (zh)
KR (1) KR101133304B1 (zh)
CN (1) CN101816169B (zh)
AU (1) AU2008266151A1 (zh)
BR (1) BRPI0812728A2 (zh)
CA (1) CA2690175A1 (zh)
IL (1) IL202477A0 (zh)
MX (1) MX2009013439A (zh)
RU (1) RU2466508C2 (zh)
TW (1) TWI378697B (zh)
WO (1) WO20081572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94420B2 (en) * 2007-07-12 2011-02-22 Intel Corporation Fast path packet destination mechanism for network mobility via secure PKI channel
KR100881272B1 (ko) * 2007-07-25 2009-02-0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Pmip6 도메인에서의 이동 라우터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US8098597B2 (en) * 2007-08-24 2012-01-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AS-based configuration for UMB Femto devices
US8780856B2 (en) * 2007-09-18 2014-07-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system handoffs in multi-access environments
CN101547383B (zh) * 2008-03-26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认证方法及接入认证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N101448252B (zh) * 2008-06-20 2011-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实现方法及系统以及移动节点
US8695082B2 (en) * 2008-10-27 2014-04-0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ccess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0908320B1 (ko) * 2009-03-20 2009-07-17 (주)넷맨 IPv6 네트워크 내 호스트 차단 및 탐색방법
CN101854702B (zh) * 2009-04-01 2014-0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Hrpd系统中非3gpp2系统信息的发送、响应方法与装置
CN101854747B (zh) * 2009-04-01 2013-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Hrpd系统中非3gpp2消息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1610186A (zh) * 2009-06-19 2009-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
US9100983B2 (en) * 2009-11-27 2015-08-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elecommunications method, protocol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quality of service handling
CN102595374B (zh) * 2011-01-17 2015-04-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代理移动IPv6协议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及系统
US9094316B2 (en) * 2011-01-28 2015-07-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ynamic name generation
US9240971B2 (en) 2011-11-16 2016-01-19 LabTech, LLC Automated management of generalized central name services by distributed remote devices
KR20130070308A (ko) 2011-12-19 2013-06-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동적 정책 제공을 위한 정책 결정 장치와 주소 변환 장치 사이의 연동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2594940B (zh) * 2012-02-20 2014-11-1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家庭网关动态配置ipv6的方法
WO2013147784A1 (en) * 2012-03-29 2013-10-03 Hitachi Data Systems Corporation Dns alias synchronization in replication topology
US9992155B2 (en) 2012-03-29 2018-06-05 Hitachi Vantara Corporation DNS alias synchronization in replication topology
TWI477128B (zh) * 2012-09-10 2015-03-1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onfiguring different IPv6 network header codes and network traffic classes
KR102185665B1 (ko) * 2013-12-24 2020-12-02 주식회사 엘지유플러스 All-IP 환경에서 IPv6 주소 기반의 통신을 위한 사용자 식별 서버, 단말, 방법, 및 기록 매체
US9876758B2 (en) * 2014-01-17 2018-0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to propagate SIP/P-CSCF address changes from WAN device to LAN clients
EP3001647B1 (de) * 2014-09-23 2017-11-0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Aufbau einer gesicherten Kommunikationsverbindung, Kommunikationsgerät und Verbindungssteuerungseinheit
CN105635057B (zh) * 2014-10-30 2020-02-0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系统dns的安全性识别方法和装置
EP3051371B1 (de) * 2015-01-29 2018-01-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Aufbau einer unterbrechungsfreien Kommunikationsverbindung und Kommunikationsgerät
EP3059930B1 (de) * 2015-02-18 2021-01-0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konfiguration eines kommunikationsgeräts eines industriellen automatisierungssystems und kommunikationsgerät
EP3443730B1 (en) * 2016-04-15 2021-09-01 Convida Wireless, LLC 6lowpan neighbor discovery for supporting mobility and multiple border routers
TWI628934B (zh) * 2016-11-11 2018-07-0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IPv6互連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EP3462710B1 (de) * 2017-09-29 2020-01-1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bereitstellung eines namensdienstes innerhalb eines industriellen automatisierungssystems und switch
US11671818B1 (en) 2021-04-29 2023-06-06 T-Mobile Usa, Inc. Reliable local breakout for roaming devices
US11863348B2 (en) 2021-07-06 2024-01-02 Cisco Technology, Inc. Message handling between domain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8933A (zh) * 2003-10-21 2007-01-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发起数据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45997B (en) 2000-04-06 2005-12-21 Distribution Systems Res Inst IP communication system, IP transfer network, gateway device, server, network point device, medium router, terminal device and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US6816912B1 (en) * 2000-12-01 2004-11-09 Utstarcom,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unnel optimized call setup for mobile nodes
DE10110240B4 (de) * 2001-02-28 2005-07-07 Characterisation Gmbh Verfahren zur Bereitstellung von IP-Adressen zu Sonderzeichen beinhaltenden Internet-Adressen
US20030026230A1 (en) * 2001-08-02 2003-02-06 Juan-Antonio Ibanez Proxy duplicate address detection for dynamic address allocation
KR100450973B1 (ko) * 2001-11-07 2004-10-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시스템에서 이동 단말기와 홈에이전트간의인증을 위한 방법
US7418509B2 (en) * 2001-11-13 2008-08-2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distributed server tree
JPWO2005076547A1 (ja) * 2004-02-06 2007-08-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IPv6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ネットワーク接続検出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0556029C (zh) 2004-12-20 2009-10-28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IPv6无状态地址配置中主机的DNS更新方法和装置
US9144060B2 (en) * 2005-10-27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shared signaling channels
KR101221610B1 (ko) * 2005-11-03 2013-01-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링크 id 프리픽스와 함께 고속이동성 ip를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8488557B2 (en) * 2008-01-14 2013-07-16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detecting a duplicate address, mobile station, network elemen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8933A (zh) * 2003-10-21 2007-01-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发起数据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Yan等:."DNS update in IPv6 stateless configuration".《draft-yan-ipv6-ra-dns-01.txt》.2005,
R.Yan等:."DNS update in IPv6 stateless configuration".《draft-yan-ipv6-ra-dns-01.txt》.200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133304B1 (ko) 2012-04-04
JP5096568B2 (ja) 2012-12-12
BRPI0812728A2 (pt) 2019-02-12
WO2008157267A1 (en) 2008-12-24
RU2466508C2 (ru) 2012-11-10
TW200908645A (en) 2009-02-16
US9602332B2 (en) 2017-03-21
RU2010101108A (ru) 2011-07-20
IL202477A0 (en) 2010-06-30
JP2010531096A (ja) 2010-09-16
AU2008266151A1 (en) 2008-12-24
KR20100020522A (ko) 2010-02-22
TWI378697B (en) 2012-12-01
EP2168359A1 (en) 2010-03-31
MX2009013439A (es) 2010-01-27
EP2168359B1 (en) 2013-02-13
US20080310323A1 (en) 2008-12-18
CN101816169A (zh) 2010-08-25
CA2690175A1 (en) 2008-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6169B (zh) 由IPv6邻居通告触发DNS更新的方法和装置
US732449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call monitor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221042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aming between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7788405B2 (en) Method for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prefixes at maps in HMIPv6
CN101374089B (zh) 异构网络环境中的移动节点的邻居发现方法和设备
EP1647126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n ip address as a wireless unit identifier
CN102833245B (zh)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获得服务器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EP1757058A1 (en) Method for home agent location
CN101212397B (zh) 一种确定本地移动锚点的方法、系统和网络设备
WO2003069872A1 (en) Discovery of an agent or a server in an ip network
KR20050060638A (ko) 휴대 인터넷 망에서의 인터넷 프로토콜 주소 관리 장치 및그 방법
Lam et al. Cellular universal IP: a low delay mobility scheme based on universal IP addressing
CN101179554B (zh) 一种告知移动用户终端自举模式的方法
Liza et al. Implementation architecture of proxy mobile IPv6 protocol for NS2 simulator software
Han et al. Hybrid PMIPv6 indication mechanism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MIPv6 and PMIPv6
KR20020057292A (ko) 통합 인터넷 프로토콜 망에서의 이동 인터넷 프로토콜관련 메시지 전달 방법
Lin et al. An efficient mobility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Hierarchy Mobile IPv6 networks
KR100968776B1 (ko) HMIPv6 기반의 네트워크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KR20070022049A (ko) 홈 에이전트 위치확인 방법
Sarikaya et al. Dhcpv6 prefix delegation in long-term evolution (lte) networks
Sarikaya et al. RFC 6653: DHCPv6 Prefix Delegation in Long-Term Evolution (LTE) Networks
JP2004072509A (ja) 階層化モバイルip技術を用いた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パケット通信方法
KR20080031707A (ko) 인터넷 프로토콜 주소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KR20080031882A (ko) 인터넷 프로토콜 주소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4698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4698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