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14930B - 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14930B
CN101814930B CN 201010156726 CN201010156726A CN101814930B CN 101814930 B CN101814930 B CN 101814930B CN 201010156726 CN201010156726 CN 201010156726 CN 201010156726 A CN201010156726 A CN 201010156726A CN 101814930 B CN101814930 B CN 1018149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sequence
pseudo
centerdot
data
lin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567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14930A (zh
Inventor
沙学军
邱昕
宁晓燕
吴宣利
白旭
张钦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 20101015672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149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14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4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14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49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涉及扩频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扩频通信传输速率受限、系统间存在多址干扰、码片周期受到系统容量的限制、使用的伪随机码相关系数较大的问题,它是基于扩频通信系统完成的,当所述扩频通信系统为同步通信系统时,序列发生器生成一组伪随机码序列的过程为:一、正交码组表示为一个M×N的矩阵,N为正交码的一个码片周期中所含码元个数,M为系统可以容纳的用户数;二、以同步系统的互相关函数作为目标函数;采用最优化方法求解目标函数,并得到正交码x i,j ;三、将满足步骤二的x i,j 组成正交码数据,获得一组伪随机码序列。本发明适用于高速传输的通信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扩频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扩展频谱通信(简称为扩频通信或扩谱通信)系统利用某个特定的扩频函数将传输信号扩展频谱后送入信道中传输;在接收端利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将扩展的频谱压缩恢复为原来传输信号的带宽。扩频通信技术是一种具有优良抗干扰性能的技术,其具有抗干扰性能好、选择性寻址能力强、频谱密度低、减轻多径效应等诸多优点,目前在军用及民用通信系统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扩频通信系统中利用伪随机码实现对信息信号的扩频,用于扩展频谱的伪随机序列成为扩频码序列。
目前,二元m序列由于其具有较好的自相关特性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这种序列由本原多项式产生,可用码的个数很有限;此外,码片周期长度有一定的限制N=2r-1,其中r=1,2,3……,使得传输速率收到一定的限制。
自组网是一种自组织的、无需中心控制和无固定基础设施支持的网络,它是由多个装备无线收发器的移动节点组成的,每一个节点利用有限的网络资源来动态建立通信。自组网与传统蜂窝技术的根本区别在于移动节点间的通信是在没有固定基础设施(例如基站或路由器)支持的条件下进行的,系统支持动态配置和动态流控,而所有网络协议也都是分布式的。由于这类网络的组织和控制并不依赖于某几个重要的节点,所以允许所有节点发生故障、离开网络或者加入网络。也就是说每一个移动节点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整个网络内随意移动,而不必考虑如何维护与其它实体的通信连接。
为了解决自组网通过量受限的问题,研究人员通过为不同节点分配不同的扩频码,使得多个节点在同一频带内得以实现无碰撞地并发传输,从而改善了移动分布式网络的通过量性能,降低了系统的功耗。但由于自组网是一种无中心分布控制的网络,对其实现严格的同步是很困难的,属于非同步系统,当扩频码存在非零互相关时,不同节点的传输将会引起很大的多址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扩频通信传输速率受扩频码周期限制、系统间存在多址干扰、使用的伪随机码相关系数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
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它是基于同步扩频通信系统完成的,所述同步扩频通信系统包括发送端系统1、接收端系统2、参数存储器3和序列发生器4;
序列发生器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参数存储器3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所述参数存储器3的两个伪随机码序列输出端分别连接发送端系统1和接收端系统2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
所述序列发生器4生成一组伪随机码序列的过程为:
步骤一、正交码组表示为一个M×N的矩阵:
Figure 392650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N为上述正交码的一个码片周期中所含码元个数,M为系统可以容纳的用户数;
步骤二、以同步系统中第i个码
Figure 874185DEST_PATH_IMAGE002
与第j个码
Figure 144760DEST_PATH_IMAGE003
在零点处的互相关函数
Figure 631236DEST_PATH_IMAGE004
作为目标函数,采用最优化方法求解正交码,求得满足下式的码元
Figure 93180DEST_PATH_IMAGE005
Figure 235579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A为常数,用于控制码元
Figure 870697DEST_PATH_IMAGE005
的幅度范围;
所述零点处的互相关函数
Figure 149363DEST_PATH_IMAGE004
表达式为:
Figure 345989DEST_PATH_IMAGE007
    
步骤三、将满足步骤二的码元
Figure 536537DEST_PATH_IMAGE005
组成正交码数据,获得一组伪随机码序列。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它是基于非同步扩频通信系统完成的,主要可以应用于自组网环境下,所述非同步扩频通信系统包括发送端系统1、接收端系统2、参数存储器3和序列发生器4,
序列发生器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参数存储器3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所述参数存储器3的两个伪随机码序列输出端分别连接发送端系统1和接收端系统2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
所述序列发生器4生成一组伪随机码序列的过程为:
步骤A1、正交码组表示为一个M×N的矩阵:
其中,N为上述正交码的一个码片周期中所含码元个数,M为系统可以容纳的用户数;
步骤B1、以非同步系统中第i个码
Figure 46202DEST_PATH_IMAGE002
与第j个码
Figure 413729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265142DEST_PATH_IMAGE008
点处的互相关函数
Figure 265500DEST_PATH_IMAGE009
的平方的期望值作为目标函数,采用最优化方法求解正交码,求得满足下式的码元
Figure 784337DEST_PATH_IMAGE005
Figure 493405DEST_PATH_IMAGE010
其中A为常数,用于控制码元
Figure 97693DEST_PATH_IMAGE005
的幅度范围;
所述点处的互相关函数
Figure 986069DEST_PATH_IMAGE009
表达式为:
Figure 367503DEST_PATH_IMAGE011
步骤C1、将满足步骤B1的码元
Figure 19939DEST_PATH_IMAGE005
组成正交码数据,获得一组伪随机码序列。
传统的伪随机码设计理论中多采用二元码作为设计对象,然而随着硬件实现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值码元的出现使得设计工作更加灵活,并能进一步提高设计效果。为了适应多址方式的要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所设计正交码互相关系数较小,能够有效地降低系统间的多址干扰;码片周期不受系统容量的限制,可以进一步得到较高的传输速率。适用于高速传输的通信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扩频通信系统的发送端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基于同步系统的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同步系统N=7,A=5,遗传代数为500的目标函数值随遗传代数变化曲线图。图4-图10为图3对应的7个最优正交码的波形图。图11为图4中一个正交码字的频谱。图12为同步系统正弦载波信号的频谱特性图。图13-图16为N=31,A=5,M=17其中4个正交码的波形图。图17-图23为随机产生的一组N=7,A=5的正交码组的波形图。图24为非同步系统N=31时其中一个正交码归一化的时域图形。图25非同步系统为N=15,M=10时其中一个正交码归一化的时域图形。图26为基于非同步系统的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的非同步方式流程图。图27为扩频通信系统的接收端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和图27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它是基于同步扩频通信系统完成的,所述同步扩频通信系统包括发送端系统1、接收端系统2、参数存储器3和序列发生器4;
序列发生器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参数存储器3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所述参数存储器3的两个伪随机码序列输出端分别连接发送端系统1和接收端系统2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
所述序列发生器4生成一组伪随机码序列的过程为:
步骤一、正交码组表示为一个M×N的矩阵:
Figure 840127DEST_PATH_IMAGE012
其中,N为上述正交码的一个码片周期中所含码元个数,M为系统可以容纳的用户数;
步骤二、以同步系统中第i个码与第j个码
Figure 446744DEST_PATH_IMAGE013
在零点处的互相关函数
Figure 822362DEST_PATH_IMAGE014
作为目标函数,采用最优化方法求解正交码,求得满足下式的码元
Figure 180662DEST_PATH_IMAGE005
Figure 590915DEST_PATH_IMAGE015
其中A为常数,用于控制码元
Figure 875003DEST_PATH_IMAGE005
的幅度范围;
所述零点处的互相关函数表达式为:
Figure 899908DEST_PATH_IMAGE007
    
步骤三、将满足步骤二的码元
Figure 164667DEST_PATH_IMAGE005
组成正交码数据,获得一组伪随机码序列。
M为系统可以容纳的用户数;即为本组正交码的个数,其决定了多址系统中可以容纳的用户个数,在多址系统中需要给每一个用户分配一个正交码,M越大系统可以容纳的用户数越多。
在完全同步系统中,由于互相关函数的在零点处的数值(绝对值)越小,多址系统中的多址干扰越小,系统性能越好,系统性能仅与在零点处的互相关系数有关,所以取得同步系统中第i个码
Figure 885236DEST_PATH_IMAGE002
与第j个码
Figure 235446DEST_PATH_IMAGE013
在零点处的互相关函数的最小值。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发送端系统1由编码器1-1、第一乘法器1-4、调制器1-5、第一变频器1-6、功率放大器1-7和射频天线1-8组成,第一乘法器1-4的一个数据输入端为发送端系统1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所述第一乘法器1-4的另一个数据输入端与编码器1-1的数据输出端相连,第一乘法器1-4的数据输出端与调制器1-5的数据输入端相连,调制器1-5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变频器1-6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一变频器1-6的信号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器1-7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功率放大器1-7的信号输出端与射频天线1-8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发送端系统1和接收端系统2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
所述发送端系统1发送数据的过程为:
编码器1-1对数据源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编码,获得编码数据;该编码数据与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输入的伪随机码序列通过第一乘法器1-4相乘之后输出至调制器1-5进行调制获得调制信号;所述调制信号经过第一变频器1-6进行上变频,然后再通过功率放大器1-7进行放大后,由射频天线1-8发送出去。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2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接收端系统2由接收天线2-1、低噪声放大器2-2、第二变频器2-3、滤波器2-4、解调器2-5、第二乘法器2-6和判决器2-9组成,接收天线2-1的信号输出端与低噪声放大器2-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低噪声放大器2-2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变频器2-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二变频器2-3的信号输出端与滤波器2-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滤波器2-4的信号输出端与解调器2-5的信号输入端相连,解调器2-5的数据输出端与第二乘法器2-6的一个数据输入端相连,第二乘法器2-6的另一个数据输入端是接收端系统2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第二乘法器2-6的数据输出端与判决器2-9的数据输入端相连;
所述接收端系统2接收数据的过程为:
射频天线1-8发出的高频信号经过信道传输被接收天线2-1接收,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过低噪声放大器2-2进行放大,然后再采用第二变频器2-3进行下变频后输出给滤波器2-4进行滤波,滤波后的信号经过解调器2-5进行解调获得解调数据;该解调数据通过第二乘法器2-6与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输入的伪随机码序列相乘后输出给判决器2-9进行判决获得判决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的步骤二的进一步说明,步骤二中,采用最优化方法求解正交码,采用遗传算法求解。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二的进一步说明,调制器1-5的调制方法为二进制BPSK调制方法。
N=7的正交码的设计问题进行说明,取A=5,最大遗传代数为500,得到目标函数值随遗传代数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其中实线表示解的变化曲线,虚线表示种群均值的变化曲线。得到最优正交码如图4-图10所示,其互相关函数(绝对值)的最大值为9.2289×10-4,可以认为这组正交码是正交的。
考查所设计正交码的频谱特性,以第一个正交码字为例,得到其频谱如图11所示,所设计正交码所占用主要带宽基本一致,其频谱与m序列相似,单边带宽均为1/T c ,其中T c 为码元持续时间,因此证明所设计正交码具有扩频作用,可应用于扩频系统中。
验证所设计正交码的扩频特性,对于正弦载波信号cos(2πf c t),其频谱特性如图12所示,实线表示载波信号,虚线表示扩频后信号,其中取f c =5MHz,正弦载波表现为窄带特性,而扩频后的信号频带得到了展宽。
将所设计正交码与m序列进行比较,在同步系统中可以利用m序列位移特性进行多址分配,此时其互相关系数为
Figure 117132DEST_PATH_IMAGE016
=1/N,其中N为一个码片周期中所含码元个数。当N=7时,
Figure 510067DEST_PATH_IMAGE017
。而本发明设计得到正交码的互相关系数最大值为9.2289×10-4,远远小于m序列的数值。
另外,m序列中可用码的数量有限,而且码片周期长度有一定的限制,只能取N=2r-1,其中r=1,2,3……。这样,当采用同一个m序列的位移实现多址分配时,若N
Figure 846108DEST_PATH_IMAGE018
2r-1,将使得码片长度得不到充分利用。例如,当系统中存在17个用户时,N需要取值31,过长的码片周期使得系统传输速率受到一定的影响。而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同样以17个用户为例设计正交码,可以得到结果如图13-图16所示,图中为所设计17个正交码中的其中4个码时域形式,可以看到其码片周期N=17<31。
此外,m序列为二元序列,窃听者可以较为容易的检测出用户所采用的序列情况,其抗截获性能并不理想。而本发明所设计得到的正交码幅度可以在限定的范围内不断变化,同时由于所采用的最优化方法遗传算法是一个随机过程,其可以产生多组正交码,为多址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使得其具有一定的抗截获特性。图17-图23即为随机产生的另一组码长为7的正交码组,这组正交码的互相关函数最大(绝对)值为1.5×10-3,正交性良好。同时将其与图4-图10相比较可以发现,这是两组不同的正交码。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图26和图27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它是基于非同步扩频通信系统完成的,所述非同步扩频通信系统包括发送端系统1、接收端系统2、参数存储器3和序列发生器4,
序列发生器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参数存储器3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所述参数存储器3的两个伪随机码序列输出端分别连接发送端系统1和接收端系统2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
所述序列发生器4生成一组伪随机码序列的过程为:
步骤A1、正交码组表示为一个M×N的矩阵:
Figure 349902DEST_PATH_IMAGE012
其中,N为上述正交码的一个码片周期中所含码元个数,M为系统可以容纳的用户数;
步骤B1、以非同步系统中第i个码
Figure 323674DEST_PATH_IMAGE002
与第j个码
Figure 887510DEST_PATH_IMAGE013
Figure 710848DEST_PATH_IMAGE008
点处的互相关函数
Figure 752753DEST_PATH_IMAGE019
的平方的期望值作为目标函数,采用最优化方法求解正交码,求得满足下式的码元
Figure 846611DEST_PATH_IMAGE005
其中A为常数,用于控制码元
Figure 626403DEST_PATH_IMAGE005
的幅度范围;
所述点处的互相关函数
Figure 685943DEST_PATH_IMAGE019
表达式为:
Figure 591582DEST_PATH_IMAGE020
步骤C1、将满足步骤B1的码元
Figure 123932DEST_PATH_IMAGE005
组成正交码数据,获得一组伪随机码序列。
对于非同步系统,系统中的多址干扰将不仅仅与零点处的互相关函数有关,而是与
Figure 507640DEST_PATH_IMAGE021
有关,
Figure 576090DEST_PATH_IMAGE021
数值越小得系统中的多址干扰越小,系统性能越好。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发送端系统1由编码器1-1、第一乘法器1-4、调制器1-5、第一变频器1-6、功率放大器1-7和射频天线1-8组成,第一乘法器1-4的一个数据输入端为发送端系统1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所述第一乘法器1-4的另一个数据输入端与编码器1-1的数据输出端相连,第一乘法器1-4的数据输出端与调制器1-5的数据输入端相连,调制器1-5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变频器1-6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一变频器1-6的信号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器1-7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功率放大器1-7的信号输出端与射频天线1-8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发送端系统1发送数据的过程为:
编码器1-1对数据源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编码,获得编码数据;该编码数据与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输入的伪随机码序列通过第一乘法器1-4相乘之后输出至调制器1-5进行调制获得调制信号;所述调制信号经过第一变频器1-6进行上变频,然后再通过功率放大器1-7进行放大后,由射频天线1-8发送出去。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2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接收端系统2由接收天线2-1、低噪声放大器2-2、第二变频器2-3、滤波器2-4、解调器2-5、第二乘法器2-6和判决器2-9组成,接收天线2-1的信号输出端与低噪声放大器2-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低噪声放大器2-2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变频器2-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二变频器2-3的信号输出端与滤波器2-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滤波器2-4的信号输出端与解调器2-5的信号输入端相连,解调器2-5的数据输出端与第二乘法器2-6的一个数据输入端相连,第二乘法器2-6的另一个数据输入端是接收端系统2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第二乘法器2-6的数据输出端与判决器2-9的数据输入端相连;
所述接收端系统2接收数据的过程为:
射频天线1-8发出的高频信号经过信道传输被接收天线2-1接收,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过低噪声放大器2-2进行放大,然后再采用第二变频器2-3进行下变频后输出给滤波器2-4进行滤波,滤波后的信号经过解调器2-5进行解调获得解调数据;该解调数据通过第二乘法器2-6与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输入的伪随机码序列相乘后输出给判决器2-9进行判决获得判决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六的步骤B1的进一步说明,步骤B1中,采用最优化方法求解正交码,采用遗传算法求解。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七的进一步说明,调制器1-5的调制方法为二进制BPSK调制方法。
已知Gold序列的三值互相关函数特性如表1所示。
Figure 652631DEST_PATH_IMAGE022
仍以N=31为例,设计正交码,得到结果=0.0181,而码长为31的Gold序列
Figure 859676DEST_PATH_IMAGE023
=0.0313,本发明设计的正交码多址干扰更小。图24为其中一个码归一化的时域图形。
同样,本发明所提出方法不受用户数限制,当用户数为10时,传统的m序列及Gold序列均需要设计码长为N=15的正交码,而本发明方法所需码长为10<15,可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对设计得到的其中一个正交码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时域图形如图25所示。
综上,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应用于扩频通信的正交码设计方法,本方法从解方程的角度出发,采用最优化方法进行求解。设计得到的正交码具有较好的正交性能,可有效的降低多址系统中的多址干扰;与传统的m序列及Gold扩频码相比,可以取得更高的传输速率;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截获性能。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它是基于同步扩频通信系统完成的,所述同步扩频通信系统包括发送端系统(1)、接收端系统(2)、参数存储器(3)和序列发生器(4),
序列发生器(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参数存储器(3)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所述参数存储器(3)的两个伪随机码序列输出端分别连接发送端系统(1)和接收端系统(2)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
其特征在于,所述序列发生器(4)生成一组伪随机码序列的过程为:
步骤一、正交码组表示为一个M×N的矩阵:
x 1,1 x 1,2 x 1,3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x 1 , N x 2,1 x 2,2 x 2,3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x 2 , N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x M , 1 x M , 2 x M , 3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x M , N
其中,N为上述正交码的一个码片周期中所含码元个数,M为系统可以容纳的用户数;
步骤二、以同步系统中第i个码{xi,1 xi,2 xi,3,...,xi,N}与第j个码{xj,1 xj,2 xj,3,...,xj,N}在零点处的互相关函数ci,j(0)作为目标函数,采用最优化方法求解正交码,求得满足下式的码元xi,j
min &Sigma; i = 1 N - 1 &Sigma; j = i + 1 M c i , j 2 ( 0 )
约束条件|xi,j|≤A
其中A为常数,用于控制码元xi,j的幅度范围;
所述零点处的互相关函数ci,j(0)表达式为:
c i , j ( 0 ) = &Sigma; k = 1 N x i , k x j , k &Sigma; k = 1 N x i , k 2 &CenterDot; &Sigma; k = 1 N x j , k 2 ;
步骤三、将满足步骤二的码元xi,j组成正交码,获得一组伪随机码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系统(1)由编码器(1-1)、第一乘法器(1-4)、调制器(1-5)、第一变频器(1-6)、功率放大器(1-7)和射频天线(1-8)组成,第一乘法器(1-4)的一个数据输入端为发送端系统(1)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所述第一乘法器(1-4)的另一个数据输入端与编码器(1-1)的数据输出端相连,第一乘法器(1-4)的数据输出端与调制器(1-5)的数据输入端相连,调制器(1-5)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变频器(1-6)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一变频器(1-6)的信号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器(1-7)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功率放大器(1-7)的信号输出端与射频天线(1-8)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发送端系统(1)发送数据的过程为:
编码器(1-1)对数据源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编码,获得编码数据;该编码数据与发送端系统(1)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输入的伪随机码序列通过第一乘法器(1-4)相乘之后输出至调制器(1-5)进行调制获得调制信号;所述调制信号经过第一变频器(1-6)进行上变频,然后再通过功率放大器(1-7)进行放大后,由射频天线(1-8)发送出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系统(2)由接收天线(2-1)、低噪声放大器(2-2)、第二变频器(2-3)、滤波器(2-4)、解调器(2-5)、第二乘法器(2-6)和判决器(2-9)组成,接收天线(2-1)的信号输出端与低噪声放大器(2-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低噪声放大器(2-2)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变频器(2-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二变频器(2-3)的信号输出端与滤波器(2-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滤波器(2-4)的信号输出端与解调器(2-5)的信号输入端相连,解调器(2-5)的数据输出端与第二乘法器(2-6)的一个数据输入端相连,第二乘法器(2-6)的另一个数据输入端是接收端系统(2)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第二乘法器(2-6)的数据输出端与判决器(2-9)的数据输入端相连;
所述接收端系统(2)接收数据的过程为:
射频天线(1-8)发出的高频信号经过信道传输被接收天线(2-1)接收,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过低噪声放大器(2-2)进行放大,然后再采用第二变频器(2-3)进行下变频输出给滤波器(2-4)进行滤波,滤波后的信号经过解调器(2-5)进行解调获得解调数据;该解调数据通过第二乘法器(2-6)与接收端系统(2)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输入的伪随机码序列相乘后输出给判决器(2-9)进行判决获得判决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采用最优化方法求解正交码为采用遗传算法求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调制器(1-5)的调制方法为二进制移相键控调制方法。
6.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它是基于非同步扩频通信系统完成的,所述非同步扩频通信系统包括发送端系统(1)、接收端系统(2)、参数存储器(3)和序列发生器(4);
序列发生器(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参数存储器(3)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所述参数存储器(3)的两个伪随机码序列输出端分别连接发送端系统(1)和接收端系统(2)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
其特征在于,所述序列发生器(4)生成一组伪随机码序列的过程为:
步骤A1、正交码组表示为一个M×N的矩阵:
x 1,1 x 1,2 x 1,3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x 1 , N x 2,1 x 2,2 x 2,3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x 2 , N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x M , 1 x M , 2 x M , 3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x M , N
其中,N为上述正交码的一个码片周期中所含码元个数,M为系统可以容纳的用户数;
步骤B1、以非同步系统中第i个码{xi,1 xi,2 xi,3,...,xi,N}与第j个码{xj,1 xj,2 xj,3,...,xj,N}在τ点处的互相关函数ci,j(τ)的平方的期望值作为目标函数,采用最优化方法求解正交码,求得满足下式的码元xi,j
min &Sigma; i = 1 N - 1 &Sigma; j = i + 1 M E [ c i , j 2 ( &tau; ) ]
约束条件|xi,j|≤A
其中A为常数,用于控制码元xi,j的幅度范围;
所述τ点处的互相关函数ci,j(τ)表达式为:
c i , j ( &tau; ) = &Sigma; k = 1 N x i , k x j , k + &tau; &Sigma; k = 1 N x i , k 2 &CenterDot; &Sigma; k = 1 N x j , k 2 ;
步骤C1、将满足步骤B1的码元xi,j组成正交码,获得一组伪随机码序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系统(1)由编码器(1-1)、第一乘法器(1-4)、调制器(1-5)、第一变频器(1-6)、功率放大器(1-7)和射频天线(1-8)组成,第一乘法器(1-4)的一个数据输入端为发送端系统(1)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所述第一乘法器(1-4)的另一个数据输入端与编码器(1-1)的数据输出端相连,第一乘法器(1-4)的数据输出端与调制器(1-5)的数据输入端相连,调制器(1-5)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变频器(1-6)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一变频器(1-6)的信号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器(1-7)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功率放大器(1-7)的信号输出端与射频天线(1-8)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发送端系统(1)发送数据的过程为:
编码器(1-1)对数据源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编码,获得编码数据;该编码数据与发送端系统(1)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输入的伪随机码序列通过第一乘法器(1-4)相乘之后输出至调制器(1-5)进行调制获得调制信号;所述调制信号经过第一变频器(1-6)进行上变频,然后再通过功率放大器(1-7)进行放大后,由射频天线(1-8)发送出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系统(2)由接收天线(2-1)、低噪声放大器(2-2)、第二变频器(2-3)、滤波器(2-4)、解调器(2-5)、第二乘法器(2-6)和判决器(2-9)组成,接收天线(2-1)的信号输出端与低噪声放大器(2-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低噪声放大器(2-2)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变频器(2-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二变频器(2-3)的信号输出端与滤波器(2-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滤波器(2-4)的信号输出端与解调器(2-5)的信号输入端相连,解调器(2-5)的数据输出端与第二乘法器(2-6)的一个数据输入端相连,第二乘法器(2-6)的另一个数据输入端是接收端系统(2)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第二乘法器(2-6)的数据输出端与判决器(2-9)的数据输入端相连;
所述接收端系统(2)接收数据的过程为:
射频天线(1-8)发出的高频信号经过信道传输被接收天线(2-1)接收,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过低噪声放大器(2-2)进行放大,然后再采用第二变频器(2-3)进行下变频后输出给滤波器(2-4)进行滤波,滤波后的信号经过解调器(2-5)进行解调获得解调数据;该解调数据通过第二乘法器(2-6)与接收端系统(2)的伪随机码序列输入端输入的伪随机码序列相乘后输出给判决器(2-9)进行判决获得判决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1中,采用最优化方法求解正交码为采用遗传算法求解。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调制器(1-5)的调制方法为二进制移相键控调制方法。
CN 201010156726 2010-04-27 2010-04-27 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149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56726 CN101814930B (zh) 2010-04-27 2010-04-27 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56726 CN101814930B (zh) 2010-04-27 2010-04-27 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4930A CN101814930A (zh) 2010-08-25
CN101814930B true CN101814930B (zh) 2013-03-27

Family

ID=42622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5672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14930B (zh) 2010-04-27 2010-04-27 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149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6682B (zh) * 2011-12-08 2016-02-24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共振信号传输方法、装置以及磁共振设备
CN102983899B (zh) * 2012-11-30 2014-12-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天线协同的蜂窝系统上行链路干扰抑制方法
CN104301809B (zh) * 2013-07-16 2018-04-10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无源光网络的上行用户信号接入系统和方法
CN108123903B (zh) * 2016-11-29 2021-12-14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方法和设备
US10367595B1 (en) * 2018-04-18 2019-07-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receiver for receiving RF analog signals
CN110572182B (zh) * 2019-10-12 2020-09-08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正交扩频序列的电力线信道传输特性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1490847B (zh) * 2020-03-05 2022-08-26 西安宇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伪随机码序列进行扩频的多址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4850A (zh) * 2008-12-04 2009-04-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多进制双正交直扩跳频混合信号的产生与接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59337A (ja) * 1998-08-05 2000-02-25 Canon Inc スペクトラム拡散通信装置及びスペクトラム拡散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4850A (zh) * 2008-12-04 2009-04-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多进制双正交直扩跳频混合信号的产生与接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59337A 2000.02.25
熊海良等.准正交多值PN码M元扩频通信系统及其性能分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第37卷(第1期),80-8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4930A (zh) 201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4930B (zh) 一种基于多电平准正交扩频码序列的扩频通信方法
CN102710281B (zh) 连续相位调制的直接序列扩频方法
EP1605599A2 (en) Method for ultra wideband communication, and ultra wideband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N101340418B (zh) 码分多址系统中降低码序列之间干扰及码序列复用的传输方法
JP2001094466A (ja) 無相互相関領域を有する符号系列セットを用いたcdma通信方式
CN101414850A (zh) 一种多进制双正交直扩跳频混合信号的产生与接收方法
JPWO2008108294A1 (ja) 近似同期cdma送受信装置
KR101329059B1 (ko) 무선 센서 네트워크에서 패킷 데이터의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CN101917243B (zh) 噪声超宽带数字保密通信系统
CN101272157B (zh) 基于分数傅立叶变换域的超宽带时分信道复用方法
CN109392080A (zh) 传输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62304B (zh) 正交幅度调制星座上的零相关区序列设计方法
CN103269236A (zh) 码元分组时移位置扩频调制和解调方法
CN101355373B (zh) 无干扰准同步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信号生成方法
US20030067964A1 (en) 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 system using zero correlation window
US20020057727A1 (en) 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 transmitter with zero correlation window
CN105337634A (zh) 基于2维基带直接序列扩频的扩频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JP4821001B2 (ja) 送信信号形成方法及び送信信号形成装置
Assanovich et al. Modification of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for high data UWB systems and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Pramaita et al. Novel Hybrid Orthogonal Large Set Code Sequence for High Density Wireless Networks
US20020064212A1 (en) 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 receiver with zero correlation window
Hossain et al. Analog Pulse Based Data Transmission for Internet-of-Things Applications
Leonov et al.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data transition system on the base of chaotic signals with fractional dimension
Du et al. The Implementation of Spread Spectrum and Despreading in CD-RFID System
Rahman et al. Enabling Massive Scalability in 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