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10726B - 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10726B
CN101810726B CN2010101393438A CN201010139343A CN101810726B CN 101810726 B CN101810726 B CN 101810726B CN 2010101393438 A CN2010101393438 A CN 2010101393438A CN 201010139343 A CN201010139343 A CN 201010139343A CN 101810726 B CN101810726 B CN 1018107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sinusitis
chinese medicinal
chronic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393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10726A (zh
Inventor
程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ade Hall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1393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107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10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07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10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07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剂包括有以下重量份的:鱼腥草1~2份、黄芩1~2份、辣椒1~2份。将原料中药按比例混合,提取药材内的脂溶性成分,然后按常规方法制得所需的药用剂型。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制剂中,突破常规,创造性的引入辣椒这一辛辣药物,与其他中药科学配伍,治疗效果好,副作用较小。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制剂,本发明还涉及该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鼻炎(chronic rhinitis)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表现为鼻粘膜的慢性充血肿胀,称慢性单纯性鼻炎(chronic simple rhinitis)。若发展为鼻粘膜和鼻甲骨的增生肥厚,称慢性肥厚性鼻炎(chronic hypertrophic rhinitis)。慢性鼻炎发病的临床症状各异,危害极大,患者经常易感冒、打喷嚏、流清鼻涕、发痒、通气不畅、出血、干燥、结痂、发嗅、神经衰弱、头痛、头昏、引起咽喉肿痛,经常有流黄浓涕等。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
通常使用1%麻黄素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氯霉素麻黄素液滴鼻,每日3次,或鼻丘封闭或下鼻甲粘膜下封闭,每次1~1.5ml,隔日1次,或每周2次,5次为一疗程进行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方法有较大的副作用。
中医认为,在慢性鼻炎的治疗过程中,因少食辛、辣、炸、炒等热性品,如辣椒、生姜、炸油条、烧饼、饼干、快餐面等。同时应当尽量不进食海鲜、冰冻鱼、鱿鱼、虾米等易刺激透发炎症的咸海产品。
中医理论认为:鼻乃清窍,为肺之门户,其呼吸之畅通,嗅觉之灵敏全赖清阳充养。鼻窦炎属中医“鼻渊”、“脑漏”范畴。鼻窦炎多由气虚不固,外邪侵袭,邪入化热,灼腐生脓,滞留空窍、弥散清空,清浊不分,窍隙闭塞,引致鼻塞流涕、头痛头胀、智力昏蒙、身疲肢倦、常易外感。外感后鼻窦炎又加重,如此互为因果,反复发作。在此病理机制中,痰浊脓液既是病理产物,又是新的病因。故清除痰浊脓液,杜绝痰浊之源是治愈本病的关键。故升清降浊则是最有效最根本的治疗法则。
慢性鼻窦炎,亦称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常因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能得到适当治疗所致。以多粘液或脓性鼻涕、鼻塞、头痛及嗅觉减退或消失为主要临床症状。现代西医学除穿刺冲洗、手术疗法外,尚无理想的治疗措施。
一般认为,食用过多的辛辣食品容易导致慢性鼻-鼻窦炎,故现有的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制剂中,都尽量避免使用辛辣性药物,并未有使用辛辣药物的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包括有以下重量份的:
鱼腥草1~2份、黄芩1~2份、辣椒1~2份。
优选的,所述制剂还包括有苍耳子1~2重量份、辛荑花1~2重量份。
所述制剂的剂型为常规外用制剂,包括油膏剂、霜剂、鼻喷剂、滴鼻剂。
制备上述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包括将原料中药按比例混合,提取药材内的脂溶性成分,然后按常规方法制得所需的药用剂型。
鱼腥草,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鲜品全年均可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辛,微寒,归肺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并是治疗痰热壅肺,发为肺痈,咳吐脓血的要药。消痈排脓功效还可用于热毒疮疡。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人解毒,止血,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
辣椒,辛辣,主要含辣椒素,特异性刺激粘膜无髓C纤维,释放神经肽,是刺激和阻断P物质的重要药物,在研究神经性炎症、鼻高反应性病理生理发挥重要作用。
苍耳子,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辛、苦,温,归肺经,散风除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辛荑花,为木兰科植物辛荑的花蕾,在早春花蕾未开放时采摘,剪去枝梗,烘干或晒干即可。性味辛、温,入肺、胃经,有散风寒、通鼻窍之功,本品辛香温散,质轻气薄,尤长于走肺经而开郁通窍,为治鼻渊或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鼻塞等病症的要药。《本草纲目》言“辛荑之辛温,走气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阳上行,所以能温中,去面目鼻之病”。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广东药学院附属门诊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共100例,全部符合中华医学会制订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法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脓涕、鼻塞、鼻甲肿大等症状和体征,症状、体征的分级计分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制订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疗效标准执行。各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中药制剂进行治疗的治疗组中,50例病例中,治愈28例,好转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治愈22例,好转1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制剂中,突破常规,创造性的引入辣椒这一辛辣药物,与其他中药科学配伍,治疗效果好,副作用较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辣椒,为颜色鲜红的干辣椒去蒂和籽,清水洗净沥干。
实施例1
取鱼腥草2重量份、黄芩2重量份、辣椒2重量份,投入16重量份麻油中,浸制4日,然后大火煮沸,再调至微火煮3min,继续浸制5日,过滤,滤液即为油剂。
实施例2
取鱼腥草1.5重量份、黄芩1.5重量份、辣椒1.5重量份、苍耳子1.5重量份、辛荑花1.5重量份,投入16重量份麻油中,浸制4日,然后大火煮沸,再调至微火煮3min,继续浸制5日,过滤,滤液即为油剂。
实施例3
取鱼腥草1重量份、黄芩2重量份、辣椒1.5重量份,提取其中的脂溶性成分,加入霜剂辅料,按常规方法制成霜剂。
实施例4
取鱼腥草2重量份、黄芩1.5重量份、辣椒1.5重量份、苍耳子2重量份、辛荑花2重量份,提取其中的脂溶性成分,加入鼻喷剂辅料,按常规方法制成鼻喷剂。
实施例5
取鱼腥草1.5重量份、黄芩2重量份、辣椒1.5重量份、苍耳子1重量份、辛荑花1重量份,提取其中的脂溶性成分,加入鼻喷剂辅料,按常规方法制成鼻喷剂。
实施例6
取鱼腥草2重量份、黄芩1.5重量份、辣椒2重量份、苍耳子1.5重量份、辛荑花1.5重量份,投入18重量份麻油中,浸制4日,然后大火煮沸,再调至微火煮3min,继续浸制5日,过滤,取滤液加入滴鼻剂药用辅料,按常规方法制成滴鼻剂。
为证明本发明产品的疗效,特进行以下实验。以下实验中:
1、慢性鼻-鼻窦炎的诊断标准为:
包括标准: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没有吸烟或停止两年以上吸烟。
排除标准:妊娠、厌食症、贪食症、不稳定性心绞痛、心率失常、没有治疗的甲状腺病变、症状性肝病、胆囊病变、和任何严重的病变、胰岛素治疗、口服激素治疗。
2、鼻窦炎:慢性鼻窦炎的分期依据
病史、内窥镜检查和CT扫描。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分型、分期(以侧计,前后筛窦分开计)
I型单纯型慢性鼻窦炎(保守治疗无效)
1期:单发鼻窦炎;,2期:多发鼻窦炎;3期:全组鼻窦炎。
II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1期:单发鼻窦炎伴单发性鼻息肉;2期:多发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3期: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
III型多发性鼻窦炎或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复发性鼻息肉和/或筛窦骨质增生。
3、疗效评定标准(以鼻内窥镜检查为准)
治愈:症状消失,内窥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窦腔粘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
好转:症状明显改善,内窥镜检查见窦腔粘膜部分区域水肿、肥厚或肉芽组织形成,有少量脓性分泌物;
无效:症状无改善,内窥镜检查见术腔粘连,窦口狭窄或闭锁,息肉形成,有脓性分泌物。
4、随访
近期随访不少于6个月,远期随访一年以上。
视觉模拟量表作为病情严重度判定标准。
实施例1的疗效实验:
1、实验方法:采取随机对照实验方法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广东药学院附属门诊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共80例,全部符合中华医学会制订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使用本发明实施治疗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2~53岁,平均34.7±9.6岁,病程2~6年,平均2.3±1.6年;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15~55岁26.6±12.3岁,病程2~4年,平均2.3±1.4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脓涕、鼻塞、鼻甲肿大等症状和体征,症状、体征的分级计分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制订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疗效标准执行。各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用药方法与剂量
治疗方法:两组疗程均4周。
治疗组:
(1)1%的卡因0.3ml棉片置下鼻甲,2次,间隔10分钟。
(2)实施例1油剂:0.1-0.2ml棉片置下鼻甲,2次,间隔15分钟。操作每周1次。
(3)常规慢性鼻-鼻窦炎治疗。
对照组:
(1)1%的卡因0.3ml棉片置下鼻甲,2次,间隔10分钟.操作每周1次。
(2)常规慢性鼻-鼻窦炎治疗。
常规慢性鼻-鼻窦炎治疗步骤如下:
1)抗生素:克拉霉素0.25每日二次
2)黏液溶解剂和祛痰剂:达先10mg每日二次
3)1%麻黄素一滴每日二次
3、治疗结果
慢性鼻-鼻窦炎观察治疗30天后,治疗组治愈22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实施例2的疗效实验:
1、实验方法:采取随机对照实验方法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广东药学院附属门诊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共100例,全部符合中华医学会制订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法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使用本发明实施治疗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0~60岁,平均32.7±11.6岁,病程2~6年,平均2.5±1.8年;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3~57岁29.6±13.3岁,病程2~5年,平均2.7±1.6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脓涕、鼻塞、鼻甲肿大等症状和体征,症状、体征的分级计分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制订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疗效标准执行。各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用药方法与剂量
治疗方法:两组疗程均4周。
治疗组的治疗步骤如下:
(1)1%的卡因0.3ml棉片置下鼻甲,2次,间隔10分钟。
(2)实施例2油剂:0.1-0.2ml棉片置下鼻甲,2次,间隔15分钟。操作每周1次。
(3)常规慢性鼻-鼻窦炎治疗。
对照组的治疗步骤如下:
(1)1%的卡因0.3ml棉片置下鼻甲,2次,间隔10分钟.操作每周1次。
(2)常规慢性鼻-鼻窦炎治疗。
常规慢性鼻-鼻窦炎治疗:
1)抗生素:克拉霉素0.25每日二次
2)黏液溶解剂和祛痰剂:达先10mg每日二次
3)1%麻黄素一滴每日二次
3、治疗结果
慢性鼻-鼻窦炎观察治疗30天后,治疗组治愈28例,好转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1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
治疗组出现了刺痛的不良反应,但是可以接受。

Claims (3)

1.一种外用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其原料药为以下重量份的:鱼腥草1~2份、黄芩1~2份、辣椒1~2份,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中药按比例混合,提取药材内的脂溶性成分,然后按常规方法制得所需的药用剂型。
2.一种外用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其原料药为以下重量份的:鱼腥草1~2份、黄芩1~2份、辣椒1~2份、苍耳子1~2份、辛荑花1~2份,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中药按比例混合,提取药材内的脂溶性成分,然后按常规方法制得所需的药用剂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外用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的剂型包括油膏剂、霜剂、鼻喷剂、滴鼻剂。
CN2010101393438A 2010-03-30 2010-03-30 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8107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93438A CN101810726B (zh) 2010-03-30 2010-03-30 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93438A CN101810726B (zh) 2010-03-30 2010-03-30 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0726A CN101810726A (zh) 2010-08-25
CN101810726B true CN101810726B (zh) 2011-12-21

Family

ID=42618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393438A Active CN101810726B (zh) 2010-03-30 2010-03-30 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107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7073A (zh) * 2016-03-22 2016-07-06 祖芳 无痛鼻甲膏
RU2657512C1 (ru) * 2017-07-18 2018-06-14 Отия Варламович Сичинава Средство для лечения гнойного риносинусита
CN115282207A (zh) * 2022-08-13 2022-11-04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鼻炎的喷雾剂及其制作工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3616A (zh) * 2006-05-15 2007-11-21 郑昆芳 复方鼻炎康喷雾剂
CN101361857A (zh) * 2008-09-16 2009-02-11 广东药学院 一种鼻腔表面制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3616A (zh) * 2006-05-15 2007-11-21 郑昆芳 复方鼻炎康喷雾剂
CN101361857A (zh) * 2008-09-16 2009-02-11 广东药学院 一种鼻腔表面制剂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范英等.辣椒素脱敏作用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8,第25卷(第2期),101-104. *
李宇俊.鱼腥草注射液的抗感染应用.《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3,(第11期),32-33. *
李端青.复方辛夷治疗慢性鼻炎200例临床分析.《哈尔滨医药》.1979,(第1期),16-1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0726A (zh) 201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1533B (zh) 一种用于治疗咽炎的中药雾化剂
CN104013864A (zh)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1810726B (zh) 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96272A (zh)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70840B (zh) 治疗口臭、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23059A (zh) 一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CN103039892A (zh) 一种解毒散结的葛根粉及制备方法
CN105521116A (zh) 一种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中药
CN117138014B (zh) 一种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穴位振动排痰贴
CN113769046B (zh) 一种治疗肠化生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09684A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38167A (zh) 一种治疗血栓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5535435A (zh) 一种治疗阴虚火旺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1460A (zh) 一种用于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中药胶囊
CN105749103A (zh) 一种治疗发作性睡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27048A (zh)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234395C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感冒病毒及sars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药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5031516A (zh) 一种用于治疗丹毒的中药膏
CN104352773A (zh)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
CN102406774B (zh) 一种治疗脾经湿热型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491792A (zh) 治疗虚寒型慢性支气管炎药剂及制备方法
CN106309777A (zh)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痔疮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5664101A (zh) 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泄泻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89501A (zh) 一种治疗气虚便秘的中药组合物
CN106668822A (zh) 一种治疗痰热阻肺型支气管炎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006 No. 280 East Ring Road, Guangzhou City University,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510006 No. 280 East Ring Road, Guangzhou City University,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09

Address after: 510160 self compiled A11-E-10, No. 63, Xi Zeng Road,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jade hall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6 No. 280 East Ring Road, Guangzhou City University,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