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7582B - 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与可挠性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与可挠性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7582B
CN101807582B CN200910009517A CN200910009517A CN101807582B CN 101807582 B CN101807582 B CN 101807582B CN 200910009517 A CN200910009517 A CN 200910009517A CN 200910009517 A CN200910009517 A CN 200910009517A CN 101807582 B CN101807582 B CN 1018075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channel
driving transistors
disposed
width
pixel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9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7582A (zh
Inventor
王子铭
萧博文
辛哲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me View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me View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e View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ime View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095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075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07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75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075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75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与可挠性显示器,该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包括一可挠性基底、至少一第一驱动晶体管、至少一第二驱动晶体管与至少一像素电极。第一驱动晶体管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一电流通道。第二驱动晶体管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二电流通道。第一电流通道实质上不平行于第二电流通道。像素电极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第一驱动晶体管,且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第二驱动晶体管。此外,应用上述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的一可挠性显示器亦被提出。另外,另一种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与应用其的另一种可挠性显示器亦被提出。

Description

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与可挠性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像素阵列基板与显示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与可挠性显示器。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显示器产品不断地推陈出新,尤其是可挠性显示器逐渐受到重视。可挠性显示器具有重量轻、厚度薄与携带方便的特性而逐渐成为主流商品的一。此外,可挠式显示器不但具有可弯曲的功能,并且更具有不易碎裂与耐冲击性较佳的优点。
然而,可挠性显示器在被弯曲时,可挠性显示器内部的驱动晶体管(driving transistor)的电性表现(electrical performance)将会受到影响。因此,可挠性显示器所显示的画面品质(image quality)极有可能受到影响而降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将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可挠性显示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与可挠性显示器,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应用于一可挠性显示器,使得可挠性显示器被弯曲时,可挠性显示器所显示的画面品质仍可维持一定的显示水准,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可挠性显示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可挠性显示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被弯曲时所显示的画面品质仍可维持一定的显示水准,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包括一可挠性基底(flexible base)、至少一第一驱动晶体管、至少一第二驱动晶体管与至少一像素电极(pixel electrode)。第一驱动晶体管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一电流通道(current channel),第一电流通道具有第一宽度,第一电流通道在沿着第一宽度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时,第一电流通道内的电流增加。第二驱动晶体管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二电流通道。第一电流通道实质上不平行于第二电流通道。第二电流通道具有第二宽度,第二电流通道在沿着第二宽度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时,第二电流通道内的电流增加,第二宽度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第一宽度的延伸方向。像素电极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第一驱动晶体管,且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第二驱动晶体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更包括至少一第一扫描线(scan line)、至少一第二扫描线与至少一数据线(data line)。第一扫描线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第二扫描线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数据线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像素电极藉由第一驱动晶体管电性连接至第一扫描线与数据线,且像素电极藉由第二驱动晶体管电性连接至第二扫描线与数据线。
另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包括一可挠性基底、至少一第一驱动晶体管、至少一第一像素电极、至少一第二驱动晶体管与至少一第二像素电极。第一驱动晶体管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一电流通道,第一电流通道具有第一宽度,第一电流通道在沿着第一宽度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时,第一电流通道内的电流增加。第一像素电极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且第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第一驱动晶体管。第二驱动晶体管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二电流通道。第一电流通道实质上不平行于第二电流通道。第二电流通道具有第二宽度,第二电流通道在沿着第二宽度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时,第二电流通道内的电流增加,第二宽度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第一宽度的延伸方向。第二像素电极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且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第二驱动晶体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更包括至少一第一扫描线、至少一第二扫描线与至少一数据线。第一扫描线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第二扫描线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数据线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第一像素电极藉由第一驱动晶体管电性连接至第一扫描线与数据线,且第二像素电极藉由第二驱动晶体管电性连接至第二扫描线与数据线。
再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挠性显示器,包括一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一显示层(display layer)与一共用电极(commonelectrode)。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包括一可挠性基底、至少一第一驱动晶体管、至少一第二驱动晶体管与至少一像素电极。第一驱动晶体管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一电流通道,第一电流通道具有第一宽度,第一电流通道在沿着第一宽度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时,第一电流通道内的电流增加。第二驱动晶体管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二电流通道。第一电流通道实质上不平行于第二电流通道。第二电流通道具有第二宽度,第二电流通道在沿着第二宽度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时,第二电流通道内的电流增加,第二宽度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第一宽度的延伸方向。像素电极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第一驱动晶体管,且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第二驱动晶体管。显示层配置于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上。共用电极配置于显示层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更包括至少一第一扫描线、至少一第二扫描线与至少一数据线。第一扫描线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第二扫描线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数据线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像素电极藉由第一驱动晶体管电性连接至第一扫描线与数据线,且像素电极藉由第二驱动晶体管电性连接至第二扫描线与数据线。
此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挠性显示器,包括一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一显示层与一共用电极。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包括一可挠性基底、至少一第一驱动晶体管、至少一第一像素电极、至少一第二驱动晶体管与至少一第二像素电极。第一驱动晶体管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一电流通道,第一电流通道具有第一宽度,第一电流通道在沿着第一宽度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时,第一电流通道内的电流增加。第一像素电极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第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第一驱动晶体管。第二驱动晶体管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二电流通道。第一电流通道实质上不平行于第二电流通道。第二电流通道具有第二宽度,第二电流通道在沿着第二宽度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时,第二电流通道内的电流增加,第二宽度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第一宽度的延伸方向。第二像素电极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第二驱动晶体管。显示层配置于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上。共用电极配置于显示层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更包括至少一第一扫描线、至少一第二扫描线与至少一数据线。第一扫描线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第二扫描线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数据线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第一像素电极藉由第一驱动晶体管电性连接至第一扫描线与数据线,且第二像素电极藉由第二驱动晶体管电性连接至第二扫描线与数据线。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与可挠性显示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的可挠性显示器被弯曲时,电流通道内的电流会增加的晶体管驱动像素电极。因此,被弯曲的可挠性显示器所显示的画面品质仍可维持一定的显示水准。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包括一可挠性基底、至少一第一驱动晶体管、至少一第二驱动晶体管与至少一像素电极。第一驱动晶体管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一电流通道,第一电流通道具有第一宽度,第一电流通道在沿着第一宽度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时,第一电流通道内的电流增加。第二驱动晶体管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二电流通道。第一电流通道实质上不平行于第二电流通道。第二电流通道具有第二宽度,第二电流通道在沿着第二宽度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时,第二电流通道内的电流增加,第二宽度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第一宽度的延伸方向。像素电极配置于可挠性基底上。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第一驱动晶体管,且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第二驱动晶体管。此外,应用上述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的一可挠性显示器亦被提出。另外,另一种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与应用其的另一种可挠性显示器亦被提出。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挠性显示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绘示图1的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绘示图2的这些像素单元的其中之一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绘示图1的可挠性显示器处于一第一弯曲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5绘示图1的可挠性显示器处于一第二弯曲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6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7绘示图6的这些第一像素单元的其中之一与这些第二像素单元的其中之一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200:可挠性显示器              210、310: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
210a、310a、310b:像素单元     211、311:可挠性基底
212、213、312、313:驱动晶体管 212a、213a、312a、313a:电流通道
212b、213b:栅极               212c、213c:源极
212d、213d:漏极               214、314、314’:像素电极
215、216、315、316:扫瞄线     217、317:数据线
220:显示层                    230:共用电极
A1、B1、C1、D1:角落           S1:表面
W1、W1’、W2、W2’: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与可挠性显示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第一实施例]
图1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挠性显示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绘示图1的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的俯视示意图。图3绘示图2的这些像素单元的其中之一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在此必须说明的是,图1的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210的部分构件省略绘示。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挠性显示器200包括一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210、一显示层220与一共用电极230。显示层220配置于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210上。本实施例的显示层220例如为一电泳层,其具有多个微胶囊(microcapsule)(未绘示)与填充于各个微胶囊内的电泳流体(electrophoretic fluid)(未绘示)。各个微胶囊内的电泳流体包括一介电液体(dielectric liquid)与多个散布于介电液体内的电泳粒子(electrophoretic particle)。此外,本实施例的这些微胶囊的结构可以多个微杯(microcup)的结构而加以替代,本发明在此不做任何限定。
共用电极230配置于显示层220上。共用电极230为一透光导电薄膜,其材质例如为铟锡氧化物(Indium-Tin-Oxide,ITO)。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210包括一可挠性基底211、多个第一驱动晶体管212、多个第二驱动晶体管213、多个阵列排列的像素电极214、多个第一扫描线215、多个第二扫描线216与多个数据线217。可挠性基底211可为一长方体,其具有一表面S1。可挠性基底211的表面S1具有这些角落A1、B1、C1与D1。上述显示层220位于可挠性基底211的表面S1上。此外,可挠性基底211的材质例如为塑胶。
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210具有多个像素单元(pixel unit)210a。各个像素单元210a是由这些像素电极214的其中之一、对应的第一驱动晶体管212、对应的第二驱动晶体管213、对应的数据线217的一部分以及在此像素电极214相对两侧的对应的第一扫瞄线215的一部分与对应的第二扫瞄线216的一部分所构成。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为了方便说明起见,以下将针对这些像素单元210a的其中之一作说明。
就图2与图3所标示的像素单元210a而言,第一驱动晶体管212配置于可挠性基底211的表面S1上且具有一第一电流通道212a。第一电流通道212a具有一第一宽度W1,且第一电流通道212a内电流流动的方向可视为垂直第一宽度W1。第一驱动晶体管212可为一薄膜晶体管(thin filmtransistor,TFT)。第二驱动晶体管213配置于可挠性基底211的表面S1上且具有一第二电流通道213a。第二电流通道213a具有一第二宽度W2,且第二电流通道213a内电流流动的方向可视为垂直第二宽度W2。第二驱动晶体管213可为一薄膜晶体管,且第一电流通道212a实质上不平行于第二电流通道213a。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流通道212a与第二电流通道213a相垂直。换言之,第一电流通道212a内电流流动的方向实质上垂直于第二电流通道213a内电流流动的方向。
像素电极214、第一扫描线215、第二扫描线216、与数据线217配置于可挠性基底211的表面S1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扫描线215平行于第二扫描线216,且数据线217垂直于该第一扫描线215。第一扫描线215与第二扫描线216位于像素电极214的相对两侧。像素电极214藉由第一驱动晶体管212电性连接至第一扫描线215与数据线217,且像素电极214藉由第二驱动晶体管213电性连接至第二扫描线216与数据线217。
详言之,第一驱动晶体管212的栅极(即闸极,本文均称为栅极)212b电性连接至第一扫瞄线215,第一驱动晶体管212的源极212c电性连接至数据线217,且第一驱动晶体管212的漏极(即汲极,本文均称为漏极)212d电性连接至像素电极214。此外,第二驱动晶体管213的栅极213b电性连接至第二扫瞄线216,第二驱动晶体管213的源极213c电性连接至数据线217,且第二驱动晶体管213的漏极213d电性连接至像素电极214。
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所示,图4绘示图1的可挠性显示器处于一第一弯曲状态的侧视示意图。图5绘示图1的可挠性显示器处于一第二弯曲状态的侧视示意图。当可挠性显示器200被弯曲而处于图4所示的第一弯曲状态时,第一驱动晶体管212的第一电流通道212a在沿着其第一宽度W1的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此时,第一驱动晶体管212作为像素电极214的驱动器,而第二驱动晶体管213则处于闲置状态(亦即不驱动的状态)。由于第一驱动晶体管212的第一电流通道212a在沿着其第一宽度W1的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所以第一驱动晶体管212驱动像素电极214时,第一电流通道212a内的电流会有所增加,进而维持被弯曲的可挠性显示器200所显示的画面品质。
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5所示,当可挠性显示器200被弯曲而处于图5所示的第二弯曲状态时,第二驱动晶体管213的第一电流通道213a在沿着其第二宽度W2的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此时,第二驱动晶体管213作为像素电极214的驱动器,而第一驱动晶体管212则处于闲置状态(亦即不驱动的状态)。由于第二驱动晶体管213的第二电流通道213a在沿着其第二宽度W2的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所以第二驱动晶体管213驱动像素电极214时,第二电流通道213a内的电流会有所增加,进而维持被弯曲的可挠性显示器200所显示的画面品质。
基于上述,本实施例的可挠性显示器200处于第一弯曲状态或第二弯曲状态时,可挠性显示器200的像素电极214可被第一驱动晶体管212所驱动或第二驱动晶体管213所驱动。因此,被弯曲的可挠性显示器200所显示的画面品质仍可维持一定的显示水准。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6与图7所示,图6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的俯视示意图。图7绘示图6的这些第一像素单元的其中之一与这些第二像素单元的其中之一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310包括一可挠性基底311、多个第一驱动晶体管312、多个阵列排列的第一像素电极314、多个第二驱动晶体管313、多个阵列排列的第二像素电极314’、多个第一扫描线315、多个第二扫描线316与多个数据线317。
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310具有多个第一像素单元310a与多个第二像素单元310b。邻近的两列第一像素单元310a之间存有一列第二像素单元310b。各个第一像素单元310a是由这些第一像素电极314的其中之一、对应的第一驱动晶体管312、对应的数据线317的一部分以及对应的第一扫瞄线315的一部分所构成。各个第二像素单元310b是由这些第二像素电极314’的其中之一、对应的第二驱动晶体管313、对应的数据线317的一部分以及对应的第二扫瞄线316的一部分所构成。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为了方便说明起见,以下将针对这些第一像素单元310a的其中之一与这些第二像素电极310b的其中之一作说明。
就图6与图7所标示的第一像素单元310a与第二像素单元310b而言,第一像素电极314藉由第一驱动晶体管312电性连接至第一扫描线315与数据线317,且第二像素电极314’藉由第二驱动晶体管313电性连接至第二扫描线316与数据线317。第一驱动晶体管312的第一电流通道312a实质上不平行于第二驱动晶体管313的第二电流通道313a。
本实施例的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310可替换第一实施例的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210。当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310被弯曲使得第一驱动晶体管312的第一电流通道312a在沿着其第一宽度W1’的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时,第一驱动晶体管312作为第一像素电极314的驱动器,且第二驱动晶体管313亦作为第二像素电极314’的驱动器。由于第一驱动晶体管312的第一电流通道312a在沿着其第一宽度W1’的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所以第一驱动晶体管312驱动第一像素电极314时,第一电流通道312a内的电流会有所增加。
当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310被弯曲使得第二驱动晶体管313的第二电流通道313a在沿着其第二宽度W2’的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时,第二驱动晶体管313作为第二像素电极314’的驱动器,且第一驱动晶体管312亦作为第一像素电极314的驱动器。由于第二驱动晶体管313的第二电流通道313a在沿着其第二宽度W2’的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所以第二驱动晶体管313驱动第二像素电极314’时,第二电流通道313a内的电流会有所增加。
因此,整体而言,当应用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310的可挠性显示器(未绘示)被弯曲时,可挠性显示器所显示的画面品质仍可维持一定的显示水准。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与可挠性显示器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之一或其他优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的可挠性显示器被弯曲时,电流通道内的电流会增加的晶体管驱动像素电极。因此,被弯曲的可挠性显示器所显示的画面品质仍可维持一定的显示水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可挠性基底;
至少一第一驱动晶体管,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一电流通道,该第一电流通道具有第一宽度,该第一电流通道在沿着该第一宽度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时,该第一电流通道内的电流增加;
至少一第二驱动晶体管,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二电流通道,其中该第一电流通道不平行于该第二电流通道,该第二电流通道具有第二宽度,该第二电流通道在沿着该第二宽度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时,该第二电流通道内的电流增加,该第二宽度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该第一宽度的延伸方向;以及
至少一像素电极,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其中该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该第一驱动晶体管,且该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该第二驱动晶体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其的更包括:
至少一第一扫描线,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
至少一第二扫描线,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以及
至少一数据线,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其中该像素电极藉由该第一驱动晶体管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扫描线与该数据线,且该像素电极藉由该第二驱动晶体管电性连接至该第二扫描线与该数据线。
3.一种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可挠性基底;
至少一第一驱动晶体管,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一电流通道,该第一电流通道具有第一宽度,该第一电流通道在沿着该第一宽度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时,该第一电流通道内的电流增加;
至少一第一像素电极,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其中该第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该第一驱动晶体管;
至少一第二驱动晶体管,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二电流通道,其中该第一电流通道不平行于该第二电流通道,该第二电流通道具有第二宽度,该第二电流通道在沿着该第二宽度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时,该第二电流通道内的电流增加,该第二宽度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该第一宽度的延伸方向;以及
至少一第二像素电极,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其中该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该第二驱动晶体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其的更包括:
至少一第一扫描线,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
至少一第二扫描线,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以及
至少一数据线,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其中该第一像素电极藉由该第一驱动晶体管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扫描线与该数据线,且该第二像素电极藉由该第二驱动晶体管电性连接至该第二扫描线与该数据线。
5.一种可挠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包括:
一可挠性基底;
至少一第一驱动晶体管,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一电流通道,该第一电流通道具有第一宽度,该第一电流通道在沿着该第一宽度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时,该第一电流通道内的电流增加;
至少一第二驱动晶体管,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二电流通道,其中该第一电流通道不平行于该第二电流通道,该第二电流通道具有第二宽度,该第二电流通道在沿着该第二宽度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时,该第二电流通道内的电流增加,该第二宽度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该第一宽度的延伸方向;及
至少一像素电极,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其中该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该第一驱动晶体管,且该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该第二驱动晶体管;
一显示层,配置于该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上;以及
一共用电极,配置于该显示层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挠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的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更包括:
至少一第一扫描线,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
至少一第二扫描线,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以及
至少一数据线,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其中该像素电极藉由该第一驱动晶体管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扫描线与该数据线,且该像素电极藉由该第二驱动晶体管电性连接至该第二扫描线与该数据线。
7.一种可挠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包括:
一可挠性基底;
至少一第一驱动晶体管,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一电流通道,该第一电流通道具有第一宽度,该第一电流通道在沿着该第一宽度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时,该第一电流通道内的电流增加;
至少一第一像素电极,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其中该第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该第一驱动晶体管;
至少一第二驱动晶体管,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且具有一第二电流通道,其中该第一电流通道不平行于该第二电流通道,该第二电流通道具有第二宽度,该第二电流通道在沿着该第二宽度方向上受张力作用时,该第二电流通道内的电流增加,该第二宽度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该第一宽度的延伸方向;及
至少一第二像素电极,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其中该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该第二驱动晶体管;
一显示层,配置于该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上;以及
一共用电极,配置于该显示层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挠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的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更包括:
至少一第一扫描线,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
至少一第二扫描线,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以及
至少一数据线,配置于该可挠性基底上,其中该第一像素电极藉由该第一驱动晶体管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扫描线与该数据线,且该第二像素电极藉由该第二驱动晶体管电性连接至该第二扫描线与该数据线。
CN200910009517A 2009-02-16 2009-02-16 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与可挠性显示器 Active CN1018075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9517A CN101807582B (zh) 2009-02-16 2009-02-16 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与可挠性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9517A CN101807582B (zh) 2009-02-16 2009-02-16 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与可挠性显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7582A CN101807582A (zh) 2010-08-18
CN101807582B true CN101807582B (zh) 2012-08-29

Family

ID=42609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9517A Active CN101807582B (zh) 2009-02-16 2009-02-16 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与可挠性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075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4821B (zh) * 2013-09-04 2016-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4854A (en) * 1980-08-13 1985-03-12 Hitachi, Ltd. Color image pickup device
CN1472722A (zh) * 2002-07-29 2004-02-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的单位像素驱动电路
CN1517965A (zh) * 2003-01-21 2004-08-04 ����Sdi��ʽ���� 发光显示器、驱动方法及其像素电路和显示器件
CN1550854A (zh) * 2003-04-30 2004-12-01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器与驱动方法
US20060103410A1 (en) * 2004-11-16 2006-05-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nel and test method for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4854A (en) * 1980-08-13 1985-03-12 Hitachi, Ltd. Color image pickup device
CN1472722A (zh) * 2002-07-29 2004-02-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的单位像素驱动电路
CN1517965A (zh) * 2003-01-21 2004-08-04 ����Sdi��ʽ���� 发光显示器、驱动方法及其像素电路和显示器件
CN1550854A (zh) * 2003-04-30 2004-12-01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器与驱动方法
US20060103410A1 (en) * 2004-11-16 2006-05-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nel and test method for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7582A (zh) 201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600C (zh) 液晶显示装置
TWI431572B (zh) 可撓性畫素陣列基板與可撓性顯示器
US2011002536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foreign particle i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7663800B2 (en) Electrophoresis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2354069A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3336393B (zh) 一种像素结构、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1853608B (zh) 挠式显示装置
CN102566190A (zh) 电子纸装置
TWI456327B (zh) 電泳顯示裝置
CN102445806A (zh) 电泳方式显示装置
CN105223726B (zh) 彩色滤光片基板及制作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US20190369431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EP2105788B1 (en) E-paper apparatus and driving substrate thereof
CN202563216U (zh) 一种彩膜基板、液晶面板和显示设备
CN103163699A (zh) 用于非晶硅栅极驱动电路的电容器及液晶显示器
CN206892519U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876770B (zh) 挠性电极阵列基板与挠性显示器
CN101324732B (zh) 电子纸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CN107145015A (zh) 一种显示面板
US20100270917A1 (en) Flexible Electrode Array Substrate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02629037A (zh) 阵列基板、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07582B (zh) 可挠性像素阵列基板与可挠性显示器
CN107749283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135689A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面板
CN101887892B (zh) 像素结构及具有此种像素结构的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Ziming

Inventor after: Xiao Bowen

Inventor after: Xin Zhehong

Inventor before: Wang Yijing

Inventor before: Xiao Bowen

Inventor before: Xin Zheho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WANG YILIANG XIAO BOWEN XIN ZHEHONG TO: WANG ZIMING XIAO BOWEN XIN ZHEHO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