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6334B - 真空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真空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6334B
CN101796334B CN2007801004883A CN200780100488A CN101796334B CN 101796334 B CN101796334 B CN 101796334B CN 2007801004883 A CN2007801004883 A CN 2007801004883A CN 200780100488 A CN200780100488 A CN 200780100488A CN 101796334 B CN101796334 B CN 1017963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element
vacuum generation
control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1004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6334A (zh
Inventor
J·布伦纳
G·博格达诺维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sto SE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Festo SE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sto SE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Festo SE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1796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63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63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63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6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with cylindrical sl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6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with cylindrical slides
    • F16K11/071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with cylindrical slides comprising particular spool-valve seal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03Housing formed from a plurality of the same valve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 Fluid-Driven Valve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Superconductor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产生装置,该装置具有一个可在基本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转换的阀元件(11)的阀单元(3),阀元件(11)对应两个方向相反的和大小不同的操作面(54、55),这两个操作面分别通过一个电-气动控制阀可控地供给控制空气。阀元件(11)通过弹簧元件(44)相对于较大的操作面(55)支撑着。通过两个控制阀(6、7)的同时操作,实现了弹簧元件(44)在基本位置内加载,并在随后停电时阀元件(11)回到工作位置。

Description

真空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产生装置,该装置具有一可用电操作的阀单元,其阀元件可使一个在吸送器中产生真空的喷射装置的供气用的工作通道有选择地在基本位置内关断与压缩空气源连接的供气通道或在工作位置内接通该供气通道。
背景技术
DE 10009167B4提出的这种真空产生装置包括一个由一个2/2换向控制阀构成的阀单元,后者可使喷射装置的入口有选择地与一个连接在压缩空气源上的供气通道连通(工作位置)或与该供气通道关断(基本位置)。在工作位置内,流经喷射装置的压缩空气在一个吸气侧连接到喷射装置上的吸送器例如吸杯中产生真空,通过真空可吸送被传送的物体。压力传感器监控真空度,当真空度达到要求值时,阀单元转换到基本位置,以便节省压缩空气。如果真空度随时间推移而有所下降,则通过该阀单元重新转换到工作位置予以补偿。
如果在这种真空产生装置的运行过程中发生停电,则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如果阀单元为“常闭”型并在吸送物体过程中的停电时刻位于基本位置,则在吸送器中产生的压力降不再可能被补偿,因为阀单元要保持在基本位置,所以被吸送的物体会掉下来;如果阀单元为“常开”型,则上述停电导致它转换到工作位置,这虽然防止了被吸送物体掉下来,但导致喷射装置的持续的压缩空气供给并由此导致相当可观的耗气量。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采取若干措施来实现省空气的运行,而先前吸送的物体在停电时没有掉下的危险。
结合开头所述的特征,这个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供气通道和工作通道属于一个电-气动控制总阀,在其阀元件上连接两个方向相反的分别界定一个控制室的不同大小的操作面,供入相应的控制室中的、保持一定控制压力的控制空气分别通过该阀单元的两个电-气动控制阀之一作用到这两个操作面上,以便在基本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转换,其中,加到较大操作面上的控制空气作用到工作位置的方向,且这个阀元件通过弹簧元件相对于较大操作面轴向柔性地这样支持着,即该阀元件从工作位置出发,通过两个操作面同时的控制空气作用、在弹簧元件同时加载的情况下相对于其位置保持较大的操作面可移到基本位置并随后在这两个控制阀之一在两个控制室中通过重新卸载的弹簧元件引起控制压力下降的情况下可回到工作位置。
也就是说,按这种方式获得了这样的好处:不但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而且在停电引起故障的情况下也可进行没有危险的运行,而无需不必要的空气消耗。总阀的阀元件通过两个电-气动控制阀进行操作。当连接在工作通道上的吸送器中产生吸送物体的负压时,通过相互协调的电控制使该阀元件进入工作位置。如果在两个控制室中由于停电而同时产生压力降,则该阀元件在达到真空后重新回到工作位置,以便节省压缩空气。通过转换到工作位置,连接的喷射装置供气,所以即使停电也防止了真空度的下降,从而防止了先前吸送的物体掉下。由于这个安全功能不需要电能,所以生产工作费用少,安全度高。
本发明的有利改进可从各项从属权利要求中得知。
阀元件从预加载的基本位置转换到工作位置最好通过延滞装置来完成,这种延滞装置在两个控制室同时排气的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的排气时间,这就引起了相对于较小操作面的较大操作面的流体的支持,所以该阀元件相对于其位置至少保持的较大操作面回到工作位置。
这种延滞装置可按最简单的方式这样实现:即把这两个控制室设计成在该阀元件位于预加载的基本位置时具有不同的体积。由于一个操作面总是比另一个操作面大,这就容易实现控制室在预加载的基本位置内具有相同的长度,但其相应的操作面却具有不同的横截面。所以在排气时,较大操作面一侧比较小操作面一侧排出的空气体积大。这就产生上述的不同排气时间并由此导致该阀元件回到工作位置。
必要时可在控制阀和控制室之间设置两个控制通道来实现不同排气-流速的延滞装置。为此,在较大操作面对应的控制管通中放入一个特别是和一个止回阀组合的节流装置。当然,这种节流装置也可对阀元件的正常转换速度产生作用。
弹簧元件最好是机械式的,尤宜设计成螺旋压力弹簧。
至少较大的操作面适合轴向位于该阀元件之前,这样,这个操作面就可配置一个优先状如活塞的操作元件。这个具有较大操作面的操作元件可在该阀元件的转换方向内相对于这个阀元件运动,以便在该较大操作面和阀元件之间进行由弹簧元件的弹性所引起的相对运动。
为了实现弹簧元件的可控的力传递,最好使它一方面支撑在该阀元件上和另一方面支撑在一个轴向移动的与该阀元件保持啮合的推动元件上,其中该推动元件与较大操作面保持实际连接。这样,该推动元件就可根据弹簧元件的压缩状态或多或少地沉入该阀元件中并在其上进行导向运动。为了限制行程,可在该阀元件和推动元件上设置合适的止动机构。如果该推动元件整个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做成套筒状,则弹簧元件可沉入其中。
该阀元件的工作位置尤其可通过限制具有较大操作面的操作元件的调节行程来确定。为此,可设置一个与阀单元的阀箱固定连接的止动面,该操作元件搁置到这个止动面上。只要较小的操作面没有供给控制空气,调节力就通过连接其间的、没有或只是轻微压缩的弹簧元件从较大的操作面传递到阀元件上,所以这些元件可像一个唯一的部件那样进行运动。
总阀最好还有一个排气通道,在阀元件的排气位置内,来自别的供气通道的压缩空气被排入这个排气通道,以便给其后的吸送器加上一个卸料脉冲,这个卸料脉冲使当时保持的负压突然消失,并使被吸送的物体放下或卸下。
由于一个唯一的阀元件可有选择地位于三个操作位置即“基本位置”、“工作位置”或“排气位置”之一,这就实现了很紧凑的阀单元。此外,基本位置不是无加载弹簧元件的正常基本位置,就是有加载弹簧元件的预加载基本位置,视运行状态而定。
排气位置最好这样确定,即较大的操作面支撑在阀单元的阀箱上,并在相反一侧上的较小操作面加上控制压力时不再退缩。较小操作面的加载又是为了弹簧元件的加载,这样在随即返回正常基本位置时足可使较小操作面对应的控制室排出空气。
阀单元适宜地布置在工作单元上,后者配有至少一个喷射装置,其入口与供气管路连通,且在吸入侧构成,以便连接吸送器例如吸杯。必要时设置的排气通道在这里最好连接到喷射装置的吸入侧,当然是连接在止回阀的后面,该止回阀在阀元件的预加载的基本位置的过程中保证产生的负压保持不变。
为了监控真空度,真空产生装置最好具有压力传感装置,控制阀根据压力传感装置的信号按要求的方式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附图表示:
图1、3和6分别表示本发明真空产生装置的不同运行状态的示意侧视图,其中示意地示出了由阀单元控制的各个通道的通道布置,且图1表示正常基本位置,图3表示工作位置,图6表示排气位置;
图2、4、5、7和8分别表示阀单元部分纵剖面的单个图示,其中阀元件在图2中表示正常基本位置,在图4中表示工作位置,在图5中表示预加载的基本位置,在图7中表示排气位置,在图8中则表示在过渡到工作位置之前的瞬间阶段的预加载基本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总体上用参考号1表示的真空产生装置例如包括一优选的功能框工作单元2,在该工作单元上加装了一个阀单元3以及一个压力传感装置4。
在图2、4、5、7和8中再次单独地用部分图示表示的阀单元3设计成控制结构,特别是设计成一个组合单元,这个组合单元由一个主阀5以及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电-气动控制阀6和7组成。控制阀6和7可在一侧组成一个加装到主阀5上的控制单元。
这两个控制阀6和7分别为3/2换向阀。它们通过在图1中只示意示出的电接口8实现电操作,它们是单独可控的。控制阀6、7的操作状态预先给定主阀5的实际运行状态和布置其中的阀元件11的操作状态。
工作单元2配有一个用虚线示出的喷射装置12,后者通过入口13可供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在流经喷射装置12时在吸气出口14引起抽吸作用。流经喷射装置12的压缩空气按箭头15特别是通过一个连接到工作单元2上的消声器16排到大气。
在吸气出口14上直接地或通过一个吸气管17连接一个示意示出的吸送器18。吸送器18例如是一个吸杯或吸盘。这就形成了一个一侧敞开的吸入腔22,这个吸入腔在装上吸送器18时被图3中用点划线示出的吸送物体23盖住。在喷射装置12吸气侧产生的抽吸作用使吸入腔22抽真空并由此通过负压吸持物体23。
在吸气出口14和吸送器18之间装入吸气管17中的止回阀24使气流只能在吸气方向通过,所以保证了吸入腔22中产生的真空即使在停止喷射装置12时也保持不变。
在止回阀24和吸送器18之间,在吸气管17上连接一个排气通道25,保持大气超压的压缩空气可通过该排气通道供入吸气管17中,以便消除吸入腔22内保持的真空并由此卸下物体23。为了可改变卸料脉冲的强度,可在排气管道25中接入一个可调的节流装置26(图6)。
从上述压力传感装置4通过用点线示出的分接通道27引出的吸气管17内保持的实际压力。压力传感装置4可根据测试结果向一个未示出的电子控制装置发出压力探测电信号。该电子控制装置根据这些电信号控制两个控制阀6和7,以便真空产生装置1获得视具体情况而定的所需运行状态。
阀单元3包括一个最好是多段的阀箱28,上述的阀元件11放置在该阀箱中,以便进行双箭头所示的直线移动的直线转换运动32。阀元件11起闸板作用并呈长形的活塞状的结构。也像多路阀那样,这种阀元件11通常在纵向内有若干台阶,且纵向段具有交替组成的较大横截面33和较小横截面34。
阀单元11在阀箱28的纵长空隙35中延伸并在其中与固定布置在阀箱28上的、轴向相隔一定距离的环形密封36合作。当较小横截面34的纵长段位于密封36的轴向高度时,则在纵长空隙35的这个密封的两侧区段之间可通过流体;如果较大横截面33的纵长段位于这个密封36内,则关闭通路并阻止流体通过。由于这种工作原理与公知的多路阀的工作原理相当,此处不再赘述。
在容纳阀元件11的空隙35中,有多个流体通道流入侧面位于两个密封36之间的每个空隙段。这样,第一供气通道37轴向在工作通道38旁边流入,而另一个第二供气通道42则在前面述及的排气通道25旁边流入空隙35中。两个供气通道37、42通过一个贯通工作单元2的输入通道43共同连接到一个压缩空气源P上。在工作单元2或在阀单元3内可设置支路。
上述通道优先按这样的轴向顺序流入空隙35中:第一供气管路37在工作通道38之后,其后为第二供气通道42,其后为排气通道25。
排气通道25按前述方式在工作单元2中延伸并连通吸气管17。工作通道同样在工作单元2内延伸并从该处引到喷射装置12的入口13。
各种通道的不同连接视阀元件11的操作位置而定。
在图1和2所示的正常基本位置内,全部流入空隙35的通道37、38、42、25都被阀元件11关断。
在图3和4所示的工作位置内,阀元件11在第一供气通道37和工作通道38之间建立流体连通,而同时关断第二供气通道42和排气通道25。在这种运行状态内,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源P通过入口13流入喷射装置12并在其吸气出口14引起上述的抽吸作用,由于这种抽吸作用,使吸入腔22抽真空。启用这种运行状态是为了牢固吸住被运送的物体23。
在要求的真空度达到以后,阀元件11根据相应的压力控制信号转换到图5所示的空气节省位置。在空气节省位置内,阀元件11的位置与基本位置完全相同。但不同的是,阀元件这时位于弹簧元件44预加载下的加载状态。所以空气节省位置也叫做预加载的基本位置。
在空气节省位置或预加载基本位置内,全部侧面流入空隙35的通道37、38、42、25都被关断。这时转换状态与图1的状态一致,但在吸入腔22中和一直到止回阀24连接的吸气管17的一段仍保持吸住物体23的负压。止回阀24阻止负压下降,所以即使喷射装置12不继续运行,也保证了物体23的吸持,从而达到了节省空气的效果。
如果压力传感装置4测出由于泄漏而导致负压严重下降,则使阀元件11重新转换到图3和4的工作位置,直至到达所需的负压为止。换句话说,负压在这里总是被重调到一定的程度。
最后,阀元件11还可转换到图6和7所示的排气位置。第一供气管路37的工作通道38被关断,所以喷射装置12停止运行。但同时在第二供气通道42和排气通道25之间连通,所以压缩空气排入吸气管17中,以便消除吸入腔22中的负压并使这之前一直被吸持着的物体23卸下。
然后阀元件11重新回到图1和2的正常基本位置,于是真空产生装置1可供一个新的吸送循环使用。
长形的阀元件11用它的两个端面的端段45、46分别伸入空隙35的端段47、48中。在该处,操作元件52、53分别轴向位于阀元件11之前。其中,位于图右边的第一操作元件52比反方向位于图左边的第二操作元件53具有较小的横截面。这种不同的横截面与空隙35端段47、48的匹配的、不同大小的横截面相对应。
支承第一操作元件52的第一端段47的较小的横截面例如由一个嵌入阀箱28的箱体中的套筒体51构成。但第一端段47也可直接由阀箱28的箱体构成。
较小直径的操作元件52在其轴向面离阀元件11的端面上具有第一操作面54。而布置在较大横截面的第二端段48内的第二操作元件53则具有一个反向的轴向取向的第二操作面55。操作面54、55的尺寸相当于对应端段47、48的横截面面积。所以第一操作面54小于第二操作面55。
操作元件52、53把每个端段47、48分成一个面向阀元件11的后腔47a、48a以及一个由对应操作面54、55界定的第一和第二控制室56、57。第一控制室56从第一控制通道58引到第一控制阀6,而引到第二控制阀7的第二控制通道59则从第二控制室57引出。
按图1示意图,每个控制阀6、7-例如从输入通道43-通过输入通道62供给空气。这种供给空气的供气压力相当于乘自压缩空气源P的压力。此外,每个控制阀6、7都配有一个排气通道63。
根据3/2阀的功能,每个控制阀6、7都可对与之对应的控制通道58、59或者进行供气(供气位置)或者进行向大气排气(排气位置)。在实施例中,控制阀6、7是这样设计的:它们在无电状态中即在没有加操作电压时位于排气位置。在这里,也叫做“常闭”式阀,因为供气在无电流状态中是关断的。
在控制阀6、7的供气位置内,供给的空气流入对应的控制室56、57中并在该处作用到对应的操作面54、55上,所以阀元件11在相应的方向内产生转换力。由于这两个操作面54、55大小不同,但控制压力是相同的,所以作用到第二操作元件53上的流体操作力大于作用到第一操作元件52上的流体操作力。
第一操作元件52和布置其上的第一操作面54宜轴向固定布置在阀元件11上,特别是在转换运动的方向32内不允许有弹性。与此相反,阀元件11和配有较大第二操作面55的第二操作元件53则通过前述的弹簧元件44相互轴向弹簧地支撑着。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第二操作元件53和阀元件11通过没有预加载或只是稍微预载的弹簧元件44相互保持在起始距离“a”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反力作用到阀元件11上,弹簧元件44的刚度足够大,可使第二操作元件53移动阀元件11而无需弹簧元件44的压缩。亦即在第一控制阀6通电时,弹簧元件44可把第二操作元件53上产生的流体操作力传递到阀元件11,以使它移动,这时起始距离“a”保持不变。
这里要说明的是,加到较大的第二操作面55上的控制空气在第二操作元件53在转换方向内转换到工作位置的情况下可作用到阀元件11上。
弹簧元件44原则上可由气体弹簧尤其是空气弹簧构成。当然,对实施例所示的结构来说,机械弹簧元件比较便宜,且故障较少,其中特别推荐使用螺旋压缩弹簧。
阀元件11具有一个朝第二操作元件53敞口的盲孔状的弹簧凹座64,该弹簧凹座在其敞口端面用一个至少部分呈套筒状的推动元件65封闭,该推动元件可轴向移动潜入弹簧凹座64中。推动元件65特别可做成杯状并配有面向第二操作元件53的封闭壁66,嵌入弹簧凹座64中的并潜入推动元件65中的弹簧元件44一端轴向支撑在该封闭壁上。封闭壁当然也可由第二操作元件53构成。弹簧元件44用其相反的一端支撑在弹簧凹座64的底面67上。
在阀元件11和推动元件65上相互配合的止挡机构68限定推动元件65从阀元件11移出的最大位置。为此,推动元件65例如具有一个凸缘,该凸缘从后面卡入压进阀元件11内的止动套中。
推动元件65相对于阀元件11可在转换运动32的方向内进行导向移动并径向支撑以防止倾斜。
下面将这些措施的原理说明如下。
在图1和2的正常基本位置内,包围阀元件11和两个操作元件52、53的控制元件在第二端段48的方向内运动到这样远,使第二操作元件53与它轴向对应的第二控制室57的端接面72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控制室57的容积几乎为零。与此同时,第一操作元件52则远离其轴向对应的第一控制室56的端接面73。此时,轴向距离“x”至少基本上相当于面向阀元件11的较大第二操作元件53的背面74与其轴向对面的对应后室48a的分界面75之间的轴向距离“Y”。
为了转换到图3和4的工作位置,第一控制阀6保持在不操作的排气位置,而第二控制阀7则通过通电转换到供气位置。因此,控制空气作用到较大的第二操作面55上,且整个控制元件被移动,直到由于第二操作元件53接触分界面75而达到工作位置为止。此时,第一操作元件52回到轴向距离“x”,所以不产生反力,且推动元件65仍保留在最大推出位置。因此,弹簧元件44没有加载并只把操作力从第二操作元件53传递到阀元件11。
在产生的真空度足够高时,阀元件11转换到图5的空气节省位置(预加载基本位置)。为此,两个控制阀6、7从工作位置开始通电,这样,两个操作面54、55都作用有保持控制压力的控制空气。其中,第二操作元件53由于它的较大的第二操作面55也在工作位置内停留在现有的位置内。该第二操作元件被控制空气对着分界面75挤压。与此同时,作用到较小的第一操作面54上的控制空气在第二操作元件53的方向内引起阀元件11的移动(图5箭头76),直至它用其端面接触第二操作元件53的背面74为止,并通过该背面阻止继续运动。此时弹簧元件44被压缩和加载。
如果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故障,则阀元件11一直停留在图5的空气节省位置,直至吸送的物体23重新卸下为止。然后阀元件11转换到图6和7所示的排气位置。这是通过第二控制阀7的停止并由此引起第二控制室57的排气来实现的。这时,继续保留在第一控制室56内的控制空气作用到第一操作面54上而引起操作力,通过该操作力推动阀元件11这样远,直至第二操作元件53碰到第二控制室57的端面72和阀元件11接触背面74为止。
所以,一如转换到工作位置那样,阀元件11在这里从基本位置开始就在相反的方向内移动。即基本位置轴向位于工作位置和排气位置之间。
为了可转换到排气位置,阀单元3是这样布置的,即在阀元件11位于基本位置时,第一操作元件52的面向阀元件11的背面77和后室47a的面向该背面的轴向分界面78之间有一个相当于转换行程的距离“z”。在转换到排气位置时,这个轴向距离“z”被第一操作元件52填补。
为了这时回到正常基本位置,停止第一控制阀6即可进行第一控制室56的排气。然后,弹簧元件44便可卸载,于是阀元件11即可从继续保持接触在端端面72上的第二操作元件53移开,直至重新存在起始距离“a”为止。
如果在图5的空气节省位置发生停电,则两个控制阀6、7转换到它们的基本位置即排气位置。从而引起图8所示的效应。然后,直至那时仍然受压的弹簧元件44卸载,于是阀元件11按箭头81相对于现场停留的第二操作元件53转换到工作位置。点划线82表示阀元件11前面的第一操作元件52在这种情况下是如何移动的。
由此达到了这样的目的:整个系统在空气节省位置过程中产生停电的情况下、出于安全考虑被转换到工作位置并在吸入腔22中引起持续的抽吸作用,所以被吸送的物体即使在很长故障时间的情况下也不可能由于缺少负压而掉下。
在所示实施例中,一定的延滞装置83对回到工作位置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延滞装置的最经济的方案是由两个控制室56、57的不同的容积组成,即在空气节省位置的过程中这两个控制室所具有的容积。在这个空气节省位置内,这两个控制室56、57呈现相同的长度后,产生特别是由这两个控制室56、57的不同大小的横截面组成的容积。
这种不同控制室容积造成的后果是,在压力降低的情况下,可实现两个控制室56、57的不同的排气时间。所以在第二控制室57内存在的剩余压力比第一控制室56存在的剩余压力下降得慢。这引起了较大的第二操作元件53的流体支持,所以不断卸载的弹簧元件44可移动阀元件11相对于这个被支持的第二操作元件53回到工作位置。
当然,第二操作元件53也可用其他方式进行机械固定,而上述的结构形式仍具有独特的优点,因为它对阀单元3的结构没有丝毫影响。还有一个独特的优点是,转换过程不需要电能,也不需要复杂的电子控制。
图8点划线表示延滞装置83在需要时还附加地包括一个节流装置84,该节流装置装入引到第二控制室57的第二控制管路59中,它附加地限制压缩空气的流出速率。但为了在正常运行中避免延滞转换到工作位置,建议这个节流装置84并联一个朝第二控制室57方向开启的止回阀(未示出)。

Claims (22)

1.一种真空产生装置,其具有一个用电操作的阀单元(3),阀单元(3)的阀元件(11)使一个在吸送器(18)中产生负压的喷射装置(12)供气用的工作通道(38)有选择地在基本位置内关断与压缩空气源连接的第一供气通道(37)或在工作位置内接通该第一供气通道(37),其特征为,第一供气通道(37)和工作通道(38)属于一个电-气动控制总阀(5),在所述阀元件(11)上连接两个方向相反的分别界定一个控制室(56、57)的大小不同的操作面(54、55),供入相应控制室(56、57)中的保持一定控制压力的控制空气分别通过阀单元(3)的两个电-气动控制阀(6、7)中各自对应的一个作用到这两个操作面上,以便在基本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转换,其中,加到较大操作面(55)上的控制空气作用在工作位置的方向内,且阀元件(11)通过弹簧元件(44)相对于较大操作面(55)轴向弹性地这样支撑着,即阀元件(11)从工作位置出发,通过两个操作面(54、55)同时的控制空气作用,在弹簧元件(44)的同时加载的情况下相对于其位置保持较大的操作面(55)移到基本位置并随后在两个控制阀(6、7)之一在两个控制室(56、57)中通过重新卸载的弹簧元件(44)引起控制压力下降的情况下回到工作位置。
2.按权利要求1的真空产生装置,其特征为,设置有延滞装置(83),该延滞装置在两个控制室(56、57)同时排气时引起这两个控制室(56、57)内控制空气的不同排气时间,从而引起较大操作面(55)的流体支持,所以不断卸载的弹簧元件(44)使阀元件(11)相对于较大操作面(55)回到工作位置。
3.按权利要求2的真空产生装置,其特征为,延滞装置(83)在阀元件(11)位于预加载的基本位置时占有控制室(56、57)的不同大小的容积。
4.按权利要求3的真空产生装置,其特征为,控制室(56、57)在预加载的基本位置内由于不同大小的操作面(54、55)即不同大小的横截面而具有相同的长度。
5.按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的真空产生装置,其特征为,两个控制室(56、57)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控制通道(58、59)分别连接到各自对应的电-气动控制阀(6、7)上,其中延滞装置(83)为不同的排气流速配置控制通道(58、59)。
6.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真空产生装置,其特征为,弹簧元件(44)是机械弹簧。
7.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真空产生装置,其特征为,较大操作面(55)轴向位于阀元件(11)之前。
8.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真空产生装置,其特征为,较大操作面(55)布置在一个由于弹簧元件(44)的弹性而相对于阀元件(11)运动的操作元件(53)上。
9.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真空产生装置,其特征为,弹簧元件(44)至少部分地装入阀元件(11)的内部。
10.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真空产生装置,其特征为,弹簧元件(44)一方面支撑在阀元件(11)上和另一方面支撑在一个轴向移动的与阀元件(11)保持啮合的推动元件(65)上,其中推动元件(65)与较大操作面(55)保持实际连接。
11.按权利要求10的真空产生装置,其特征为,推动元件(65)通过止动机构(68)限位在它的相对于阀元件(11)的外伸行程内。
12.按权利要求10的真空产生装置,其特征为,推动元件(65)至少部分地做成套筒状并支承沉入阀元件(11)的弹簧元件(44)的端段。
13.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真空产生装置,其特征为,阀元件(11)的工作位置是这样确定的,即一个具有较大操作面(55)的操作元件(53)在阀单元(3)的阀箱(28)上固定设置一个限位止动面,无须加载弹簧元件(44)。
14.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真空产生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电-气动控制总阀(5)附加地具有另一个连接到压缩空气源上的第二供气通道(42)和一个连接到吸送器(18)上的排气通道(25),第二供气通道(42)和排气通道(25)通过阀元件(11)有选择地相互关断或相互连通,其中第二供气通道(42)和排气通道(25)既在阀元件(11)的基本位置内又在阀元件(11)的工作位置内相互关断,且阀元件(11)通过较小操作面(54)的控制空气作用移到排气位置,在该排气位置内,排气通道(25)与第二供气通道(42)连通,而同时第一供气通道(37)则与工作通道(38)隔断。
15.按权利要求14的真空产生装置,其特征为,阀元件(11)的基本位置轴向地位于该工作位置和排气位置之间。
16.按权利要求14的真空产生装置,其特征为,弹簧元件(44)由于较大操作面(55)支撑在阀单元(3)的阀箱(28)上而在阀元件(11)的排气位置内加载,所以该弹簧元件在较小操作面(54)随后压力卸载时,使阀元件(11)回到基本位置。
17.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真空产生装置,其特征为,阀单元(3)布置在一个工作单元(2)上,该工作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喷射装置(12),该喷射装置在入口侧与第一供气通道(37)连通,而在其吸气出口(14)则连接吸送器(18)。
18.按权利要求17的真空产生装置,其特征为,在喷射装置(12)的吸气出口(14)上连接一个朝喷射装置(12)开启的止回阀(24),
19.按权利要求18的真空产生装置,其特征为,排气通道(25)连接到一根连接在吸气出口(14)的吸气管(17)上,即连接在位于止回阀(24)后面的某一点上。
20.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真空产生装置,其特征为,两个控制阀(6、7)设计成3/2换向阀,它们在电不操作的状态中占有一个对应控制室(56、57)要排出空气的排气位置,而在电操作的状态中则占有一个对应控制室(56、57)供应控制空气的供气位置。
21.按权利要求5的真空产生装置,其特征为,延滞装置(83)把一个节流装置(84)接入到由较大操作面(55)界定的引到控制室(57)的控制通道(58、59)中。
22.按权利要求6的真空产生装置,其特征为,弹簧元件(44)是螺旋压缩弹簧。
CN2007801004883A 2007-09-03 2007-09-03 真空产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63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07/007662 WO2009030244A1 (de) 2007-09-03 2007-09-03 Vorrichtung zur vakuumerzeug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6334A CN101796334A (zh) 2010-08-04
CN101796334B true CN101796334B (zh) 2012-05-30

Family

ID=39434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10048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6334B (zh) 2007-09-03 2007-09-03 真空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061982B1 (zh)
CN (1) CN101796334B (zh)
AT (1) ATE483929T1 (zh)
DE (1) DE502007005288D1 (zh)
WO (1) WO20090302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108522B4 (de) 2011-07-26 2015-03-12 Festo Ag & Co. Kg Mehrwegeventil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Betreiben
DE102016224525B4 (de) * 2016-12-08 2019-07-11 Festo Ag & Co. Kg Mehrwegeventil und Verfahren zu seinem Betreibe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16442A (en) * 1968-02-21 1970-06-23 Amot Controls Corp Modular valve and operator for fluid logic and control system
DE3334253A1 (de) * 1983-09-22 1985-04-04 Klöckner-Humboldt-Deutz AG, 5000 Köln Hydraulische steuereinrichtung fuer die arbeitshydraulik von traktoren
DE3923743A1 (de) * 1989-07-18 1991-01-24 Bosch Gmbh Robert Hydraulisches wegeventil mit verriegelungseinrichtung
DE10009167B4 (de) * 2000-02-26 2004-05-06 Festo Ag & Co. Luftspareinrichtung für eine Saugvorrichtung
CN2830738Y (zh) * 2005-07-11 2006-10-25 张育瑞 改进的真空产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16442A (en) * 1968-02-21 1970-06-23 Amot Controls Corp Modular valve and operator for fluid logic and control system
DE3334253A1 (de) * 1983-09-22 1985-04-04 Klöckner-Humboldt-Deutz AG, 5000 Köln Hydraulische steuereinrichtung fuer die arbeitshydraulik von traktoren
DE3923743A1 (de) * 1989-07-18 1991-01-24 Bosch Gmbh Robert Hydraulisches wegeventil mit verriegelungseinrichtung
DE10009167B4 (de) * 2000-02-26 2004-05-06 Festo Ag & Co. Luftspareinrichtung für eine Saugvorrichtung
CN2830738Y (zh) * 2005-07-11 2006-10-25 张育瑞 改进的真空产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61982A1 (de) 2009-05-27
WO2009030244A1 (de) 2009-03-12
ATE483929T1 (de) 2010-10-15
CN101796334A (zh) 2010-08-04
EP2061982B1 (de) 2010-10-06
DE502007005288D1 (de) 2010-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25897B (zh) 一种自动开闭的气力输送用助吹阀门
CA2661112C (en) Pistonless compressor
CN104540715B (zh) 用于气动制动设备的可电操作的驻车制动系统以及用于运行可电操作的驻车制动系统的方法
US9579943B2 (en) Compressed air supply installation and pneumatic system
CN106232398B (zh) 集成的空气供给单元
US4331457A (en) Device preferably for driers for compressed air
CA2677459C (en) Compressed air supply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mpressed air supply system
CN102725532A (zh)
CN103270320A (zh) 压缩空气供应设备、气动系统和用于运行气动设备的方法
CN103608196B (zh) 用于具有转动执行装置的轮胎充气设备的压力控制装置和轮胎压力改变方法
SE519647C2 (sv) Vakuumpump och sätt att tillhandahålla undertryck
US20090038470A1 (en) Hydro-pneumatic pressure transform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KR20170084077A (ko) 에어 서스펜션 장치
CN101796334B (zh) 真空产生装置
US10391993B2 (en) Compressed air-supply-system for a pneumatic system, housing for the compressed air-supply-system,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housing,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mpressed air supply, control-unit and vehicle
CN101305186A (zh) 压缩机
CN115835990A (zh) 清洁设备、传感器清洁模块、车辆和用于运行清洁设备的方法
US20150044071A1 (en) Pump Arrangement
CN103380036A (zh) 用于商用车的压缩空气供给装置以及用于运行压缩空气供给装置的方法
US2475701A (en) Fluid pressure system
CN101016913B (zh) 压缩空气监管装置及其监管模块
CN110573750B (zh) 增压装置以及具备该增压装置的气缸装置
JP2015180831A (ja) バルブ装置、圧縮空気供給システム及び当該圧縮空気供給システムを搭載した車両
US8616231B2 (en) Valve device for a compressed air supply device and compressed air supply system
US20200148022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ressure control system with a multi-stage compressor, and pressure control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9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