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4447A - 一种基于移动计算的土地整理线状地物匹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移动计算的土地整理线状地物匹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4447A
CN101794447A CN 201010120312 CN201010120312A CN101794447A CN 101794447 A CN101794447 A CN 101794447A CN 201010120312 CN201010120312 CN 201010120312 CN 201010120312 A CN201010120312 A CN 201010120312A CN 101794447 A CN101794447 A CN 1017944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
linear ground
distance
delta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2031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4447B (zh
Inventor
李道亮
朱广明
陈英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12031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944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94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44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4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44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mage Analysi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计算的土地整理线状地物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土地整理区的规划设计图导入PDA/GPS设备中,对规划设计图中的线状地物进行矢量化提取,将提取后的各个线状地物曲线作为参考曲线,记为Cp;利用PDA/GPS设备生成并提取现场线状地物的专题图,将生成的各个线状地物作为图像曲线,记为Cr;在参考曲线Cp上遍历所有与图像曲线Cr匹配的曲线,记为Cp k;对Cr进行粗略匹配和精确匹配,得到最佳匹配曲线Cp k,计算Cp k与Cr上控制点间的距离,判断距离是否在施工要求的误差范围内。本发明能够准确、及时的判断施工工程的数量和位置等是否与最初的规划设计图一致,进而提供真实、可靠的土地整理项目区的基础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移动计算的土地整理线状地物匹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地整理线状地物监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移动计算的土地整理线状地物匹配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现场调查在每一个管理环节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现场调查方法无法实现项目区与图件的实时联动,导致调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能满足要求,具体表现在不能准确、及时的判断施工工程的数量和位置等是否与最初的规划设计图一致,尤其对整理区线状地物的判读上存在很大误差。进而无法提供真实、可靠的土地整理项目区的基础信息,无法对项目区的工程进行有效地监管。而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GIS技术,GPS、PDA的广泛应用,为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监管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施工后的线状地物可能与规划图上的地物形式千差万别,而且地物的施工过程中,很有可能不是按照规划图从一端到另一端进行施工,而是从中间的某一部分开始施工,这样该如何判断已施工的部分是规划图上的哪一部分,从而进行比较呢?确定已施工部分是规划图上相对应地物的哪一部分后,如何进行位置偏移分析?
而线状工程大多情况是项目只完成了一部分,而规划图中的线状工程是一条完整的曲线,所以重点是从PDA/GPS设备中提取出来的线状专题图中的曲线(较短)和规划图中的参考曲线(较长)的匹配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移动计算的土地整理线状地物匹配方法,以解决不能准确、及时的判断施工工程的数量和位置等是否与最初的规划设计图一致,尤其对整理区线状地物的判读上存在很大误差。进而无法提供真实、可靠的土地整理项目区的基础信息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移动计算的土地整理线状地物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土地整理区的规划设计图导入PDA/GPS设备中,对所述规划设计图中的线状地物进行矢量化提取,将提取后的各个线状地物曲线作为参考曲线,记为Cp
S2:在土地整理区现场,利用PDA/GPS设备生成并提取线状地物的专题图,将生成的各个线状地物作为图像曲线,记为Cr
S3:在S1中的参考曲线Cp上遍历所有与S2中生成的图像曲线Cr匹配的曲线,记为Cp k,匹配方式如下:
在Cp上按照首尾顺序选取基准点;
在基准点后面一个合理的像素范围δ内,δ∈(0.8-1.2)×lr,计算每个点与基准点的直线距离并比较这些距离与dr的大小;
如果只有一个点的直线距离与dr相等,则该点与基准点之间的曲线段就是Cp k
如果有多个点与基准点的直线距离与dr相等,则将多个候选曲线中曲线长度与lr最近的那段曲线选取为Cp k
如果找不到与基准点的直线距离和dr相等的点,则在Cp上沿着曲线长度找到与基准点的曲线距离为lr的像素点,将此像素点与基准点之间的曲线段选取为Cp k
其中,所述dr为Cr上首尾端点间的直线距离,lr为Cr上首尾端点间的曲线长度;
S4:在所述Cp k上取n个点P1,P2......Pn,在Cr上取n个点P1′,P2′......Pn′,取X坐标相同的Pi和Pi′为一对控制点,其中i和n为整数,1≤i≤n,然后选取两对控制点,计算的刚体变换参数(R,t,k),对Cr进行刚体变换,由计算的刚体变换参数得到映射曲线Cr′,并计算Cr′与Cp k之间的距离,所述Cr′与Cp k之间的距离为所述n对控制点间直线距离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最小的Cp k作为Cr的粗略匹配曲线,其中,R代表旋转矩阵,t代表平移向量,k代表比例系数;
S5:将S4得到的粗略匹配曲线集合{Cp k}中的所有曲线与Cr进行精确匹配,将相似度最大的Cp k确定为最佳匹配曲线,匹配过程如下:
将通过粗匹配过程得到的曲线集合{Cp k}中的一条记为曲线A,将Cr记为曲线B;
获取曲线A和B的外包络矩形,所述矩形端点坐标对为:(minXA,minYA),(maxXA,maxYA),(minXB,minYB)和(maxXB,maxYB);
将B平移至与A的一端起点相同的位置,使坐标(minXA,minYA)和(minXB,minYB)点重合;
从这一起点开始沿X方向在A的外包络矩形∪B的外包络矩形的范围内做间距为ΔX平行于Y方向的扫描线;
第i条扫描线ΔXi与A和B相交,将曲线A和B的差异距离表示为:ΔLi=|LBi-LAi|,其中LAi和LBi分别为曲线A和B到X轴的垂直距离;
按以下公式计算A和B在i×ΔX处的相似度:
S ( Δx i ) = 1 - | L B ( Δx i ) - L A ( Δx i ) | max ( L B ( Δx i ) , L A ( Δx i ) )
按以下公式进行统计计算,得出A和B的几何图形相似度:
Sim ( B , A ) = 1 M Σ i = 1 M 1 - | L B ( Δx i ) - L A ( Δx i ) | max ( L B ( Δx i ) , L A ( Δx i ) )
其中M为扫描线的数量,Δx为扫描线的间隔值;
S6:计算S5中最佳匹配曲线Cp k与Cr上控制点间的距离的平均值,判断所述平均值是否在施工要求的误差范围内。
其中,所述步骤S4中从n对控制点中选取两对控制点,选取的两对控制点间隔距离在n/2以上。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PDA/GPS手持设备在土地整理区现场实时生成的线状地物的专题图与导入到设备中的规划设计图作对比,能够准确、及时的判断施工工程的数量和位置等是否与最初的规划设计图一致,减小对整理区线状地物的判读上存在的很大误差,进而提供真实、可靠的土地整理项目区的基础信息。同时实现了土地整理项目中对线状地物的有效监管,具有实时性、快捷性、准确性等优点,也大大提高了现场调查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工作量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移动计算的土地整理线状地物匹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移动计算的土地整理线状地物匹配方法,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步骤S1,将土地整理区的规划设计图导入PDA/GPS设备中,对所述规划设计图中的线状地物进行矢量化提取,将提取后的各个线状地物曲线作为参考曲线,记为Cp,其中线状地物一般为土地整理区的道路,沟渠等。
步骤S2,在土地整理区现场,利用PDA/GPS设备生成并提取线状地物的专题图,将生成的各个线状地物作为图像曲线,记为Cr
步骤S3,在S1中的参考曲线Cp上遍历所有与S2中生成的图像曲线Cr匹配的曲线,记为Cp k,匹配方式如下:
在Cp上按照首尾顺序选取基准点;
在基准点后面一个合理的像素范围δ内,δ∈(0.8-1.2)×lr,计算每个点与基准点的直线距离并比较这些距离与dr的大小;
如果只有一个点的直线距离与dr相等,则该点与基准点之间的曲线段就是Cp k
如果有多个点与基准点的直线距离与dr相等,则将多个候选曲线中曲线长度与lr最近的那段曲线选取为Cp k
如果找不到与基准点的直线距离和dr相等的点,则在Cp上沿着曲线长度找到与基准点的曲线距离为lr的像素点,将此像素点与基准点之间的曲线段选取为Cp k
其中,所述dr为Cr上首尾端点间的直线距离,lr为Cr上首尾端点间的曲线长度,曲线长度用曲线上像素点个数表示。
步骤S4,在所述Cp k上取n个点P1,P2......Pn,在Cr上取n个点P1′,P2′......Pn′,取X坐标相同的Pi和Pi′为一对控制点,其中i和n为整数,1≤i≤n,然后选取两个控制点,计算的刚体变换参数(R,t,k),对Cr进行刚体变换,由计算的刚体变换参数得到映射曲线Cr′,并计算Cr′与Cp k之间的距离,所述Cr′与Cp k之间的距离为所述n对控制点间直线距离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最小的Cp k作为Cr的粗略匹配曲线,其中,R代表旋转矩阵,t代表平移向量,k代表比例系数。平面刚体变换(R,t,k)中包含4个变换参数(θ,tx,ty,k),其中:θ为逆时针旋转角度,tx和ty分别为沿x,y正方向的位移量,k为比例系数。所以利用曲线间的两对控制点,即4个控制点提供的4个条件约束,根据4个控制点的x、y坐标值列出方程组。由获得的控制点的坐标值就可以将4个变换参数完全确定下来。其中,选取的两对控制点间隔距离在n/2以上。
步骤S5,将S4得到的粗略匹配曲线集合{Cp k}中的所有曲线与Cr进行精确匹配,将相似度最大的Cp k确定为最佳匹配曲线。
相似度是心理认知与推理的核心之一,可以促进记忆、推理、分类、判断等认知加工与经验的形成,为后来的情景迁移做出判断和决策。相似度认知理论主要有距离观、特征结合观、结构组合观以及特征结构综合观4种,其中Tversky提出的特征集合观相似性认知理论认为,两个对象A与B的相似度由特征集合A∩B,A-B与B-A共同确定,其比率模型为:
S ( A , B ) = f ( A ∩ B ) f ( A ∩ B ) + αf ( A - B ) + βf ( B - A ) α≥0,β≥0(1)
根据公式(1)的描述,结合线状地物外包络矩形的概念,确定以下的精确匹配算法流程:
将通过粗匹配过程得到的曲线集合{Cp k}中的一条记为曲线A,将Cr记为曲线B;
获取曲线A和B的外包络矩形,所述矩形端点坐标对为:(minXA,minYA),(maxXA,maxYA),(minXB,minYB)和(maxXB,maxYB);
将B平移至与A的一端起点相同的位置,使坐标(minXA,minYA)和(minXB,minYB)点重合;
从这一起点开始沿X方向在A的外包络矩形∪B的外包络矩形的范围内做间距为ΔX平行于Y方向的扫描线;
第i条扫描线ΔXi与A和B相交,将曲线A和B的差异距离表示为:ΔLi=|LBi-LAi|,其中LAi和LBi分别为曲线A和B到X轴的垂直距离;
按以下公式计算A和B在i×ΔX处的相似度:
S ( Δx i ) = 1 - | L B ( Δx i ) - L A ( Δx i ) | max ( L B ( Δx i ) , L A ( Δx i ) )
按以下公式进行统计计算,得出A和B的几何图形相似度:
Sim ( B , A ) = 1 M Σ i = 1 M 1 - | L B ( Δx i ) - L A ( Δx i ) | max ( L B ( Δx i ) , L A ( Δx i ) )
其中M为扫描线的数量,Δx为扫描线的间隔值。
步骤S6,计算S5中最佳匹配曲线Cp k与Cr上控制点间的距离的平均值,判断所述平均值是否在施工要求的误差范围内。控制点间的距离为施工的现状地物与原规划设计图中的位置偏移量。判断偏移的大小与规划设计要求的误差范围,若距离的大小在误差范围内,则认为土地整理区线状地物的施工情况符合规划设图的要求与预期,若距离的大小超过误差范围,则认为土地整理区线状地物的施工情况不符合规划设计图的要求和预期,施工的位置、长度等不符合要求。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2)

1.一种基于移动计算的土地整理线状地物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土地整理区的规划设计图导入PDA/GPS设备中,对所述规划设计图中的线状地物进行矢量化提取,将提取后的各个线状地物曲线作为参考曲线,记为Cp
S2:在土地整理区现场,利用PDA/GPS设备生成并提取线状地物的专题图,将生成的各个线状地物作为图像曲线,记为Cr
S3:在S1中的参考曲线Cp上遍历所有与S2中生成的图像曲线Cr匹配的曲线,记为Cp k,匹配方式如下:
在Cp上按照首尾顺序选取基准点;
在基准点后面一个合理的像素范围δ内,δ∈(0.8-1.2)×1r,计算每个点与基准点的直线距离并比较这些距离与dr的大小;
如果只有一个点的直线距离与dr相等,则该点与基准点之间的曲线段就是Cp k
如果有多个点与基准点的直线距离与dr相等,则将多个候选曲线中曲线长度与lr最近的那段曲线选取为Cp k
如果找不到与基准点的直线距离和dr相等的点,则在Cp上沿着曲线长度找到与基准点的曲线距离为lr的像素点,将此像素点与基准点之间的曲线段选取为Cp k
其中,所述dr为Cr上首尾端点间的直线距离,lr为Cr上首尾端点间的曲线长度;
S4:在所述Cp k上取n个点P1,P2......Pn,在Cr上取n个点P1′,P2′......Pn′,取X坐标相同的Pi和Pi′为一对控制点,其中i和n为整数,1≤i≤n,然后从n对控制点中选取两对控制点,计算刚体变换参数(R,t,k),对Cr进行刚体变换,由计算的刚体变换参数得到映射曲线Cr′,并计算Cr′与Cp k之间的距离,所述Cr′与Cp k之间的距离为所述n对控制点间直线距离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最小的Cp k作为Cr的粗略匹配曲线,其中,R代表旋转矩阵,t代表平移向量,k代表比例系数;
S5:将S4得到的粗略匹配曲线集合{Cp k}中的所有曲线与Cr进行精确匹配,将相似度最大的Cp k确定为最佳匹配曲线,匹配过程如下:
将通过粗匹配过程得到的曲线集合{Cp k}中的一条记为曲线A,将Cr记为曲线B;
获取曲线A和B的外包络矩形,所述矩形端点坐标对为:(minXA,minYA),(maxXA,maxYA),(minXB,minYB)和(maxXB,maxYB);
将B平移至与A的一端起点相同的位置,使坐标(minXA,minYA)和(minXB,minYB)点重合;
从这一起点开始沿X方向在A的外包络矩形∪B的外包络矩形的范围内做间距为ΔX平行于Y方向的扫描线;
第i条扫描线ΔXi与A和B相交,将曲线A和B的差异距离表示为:ΔLi=|LBi-LAi|,其中LAi和LBi分别为曲线A和B到X轴的垂直距离;
按以下公式计算A和B在i×ΔX处的相似度:
S ( Δ x i ) = 1 - | L B ( Δ x i ) - L A ( Δ x i ) | max ( L B ( Δ x i ) , L A ( Δ x i ) )
按以下公式进行统计计算,得出A和B的几何图形相似度:
Sim ( B , A ) = 1 M Σ i = 1 M 1 - | L B ( Δ x i ) - L A ( Δ x i ) | max ( L B ( Δ x i ) , L A ( Δ x i ) )
其中M为扫描线的数量,Δx为扫描线的间隔值;
S6:计算S5中最佳匹配曲线Cp k与Cr上控制点间的距离的平均值,判断所述平均值是否在施工要求的误差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计算的土地整理线状地物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从n对控制点中选取两对控制点,选取的两对控制点间隔距离在n/2以上。
CN2010101203128A 2010-03-08 2010-03-08 一种基于移动计算的土地整理线状地物匹配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44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03128A CN101794447B (zh) 2010-03-08 2010-03-08 一种基于移动计算的土地整理线状地物匹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03128A CN101794447B (zh) 2010-03-08 2010-03-08 一种基于移动计算的土地整理线状地物匹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4447A true CN101794447A (zh) 2010-08-04
CN101794447B CN101794447B (zh) 2012-06-20

Family

ID=42587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031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4447B (zh) 2010-03-08 2010-03-08 一种基于移动计算的土地整理线状地物匹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9444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6131A (zh) * 2018-11-19 2019-02-19 遵义市博莱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土地整理工程高效施工流程
CN113127485A (zh) * 2021-03-24 2021-07-16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工程测量软件中线状地物的处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1005A (zh) * 2001-12-30 2003-01-15 吴国雄 山区公路平面线形自动设计仿真系统
US20090184965A1 (en) * 2008-01-23 2009-07-23 Topcon Gps, Llc Approximation of Ordered Sets of Points by Geometric Elements via Overlapping Polytopes
CN101604419A (zh) * 2009-07-16 2009-12-16 浙江大学 一种建设项目拟选址自动提取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1005A (zh) * 2001-12-30 2003-01-15 吴国雄 山区公路平面线形自动设计仿真系统
US20090184965A1 (en) * 2008-01-23 2009-07-23 Topcon Gps, Llc Approximation of Ordered Sets of Points by Geometric Elements via Overlapping Polytopes
CN101604419A (zh) * 2009-07-16 2009-12-16 浙江大学 一种建设项目拟选址自动提取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农业工程学报》 20081031 陈英义,李道亮 基于Web-GIS 和RS 的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第63-67页 1-2 第24卷, 第10期 2 *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70831 张杰,吴善昌 基于MapInfo的土地利用更新数据库建设 第33-35页 1-2 第30卷, 第4期 2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6131A (zh) * 2018-11-19 2019-02-19 遵义市博莱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土地整理工程高效施工流程
CN113127485A (zh) * 2021-03-24 2021-07-16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工程测量软件中线状地物的处理方法
CN113127485B (zh) * 2021-03-24 2023-02-03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工程测量软件中线状地物的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4447B (zh) 2012-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5135B (zh) 一种基于断面剖分的道路特征提取方法
CN103148881B (zh) 利用视频自动对指针式仪表进行读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4656097B (zh) 基于旋转式二维激光三维重构系统的标定装置及方法
CN102779345B (zh) 一种基于重心欧氏距离的点云精确配准方法
CN109256028B (zh) 一种用于无人驾驶的高精度路网自动生成的方法
CN101567046B (zh) 一种基于最小覆盖圆匹配的无人机目标识别方法
CN107025323A (zh) 一种基于模板库的变电站快速建模方法
CN103778433B (zh) 基于点到直线距离的广义点集匹配方法
CN105069395B (zh) 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道路标线自动识别方法
CN110619258B (zh) 一种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道路轨迹核查方法
CN113628291B (zh) 基于边界提取与合并的多形状目标栅格数据矢量化方法
CN110197157B (zh) 一种基于历史裂纹数据的路面裂纹生长检测方法
CN102798362A (zh) 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铸件加工余量估计方法
CN103745459A (zh) 一种非结构化点云特征点检测方法及其提取方法
CN112036508B (zh) 一种基于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环缝自动识别方法
CN101968877A (zh) 一种双层圆弧的编码标记点设计方法
CN104834923A (zh) 基于全局信息的指纹图像配准方法
CN103400416A (zh) 一种基于概率多层地形的城市环境机器人导航方法
CN115855067B (zh) 一种曲形农田边界的路径规划方法
CN112446114A (zh) 基于三维模型比对的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进度监测方法
CN101794447B (zh) 一种基于移动计算的土地整理线状地物匹配方法
CN104457691B (zh) 一种建筑物主体高程信息获取方法
CN115619972A (zh) 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道路标线磨损识别与评估方法
CN103646377A (zh) 一种坐标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03854271A (zh) 一种平面摄像机标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3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