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2212B - 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2212B
CN101792212B CN2010101021350A CN201010102135A CN101792212B CN 101792212 B CN101792212 B CN 101792212B CN 2010101021350 A CN2010101021350 A CN 2010101021350A CN 201010102135 A CN201010102135 A CN 201010102135A CN 101792212 B CN101792212 B CN 1017922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airlift
mud
blast main
sew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021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2212A (zh
Inventor
张亚雷
周雪飞
苏鸿洋
贾晓竞
张纯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10213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922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92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2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22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22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装置外形呈圆柱台体,装置结构内划分成调节池、生化反应池和储泥池三个单元,污水和污泥的提升采用自行设计的空气提升器。其中,调节池起到调节水质水量的作用;生化反应池内装有曝气空气管和搅拌机,搅拌机主要用于缺氧反硝化作用;采用空气提升器进行污水和污泥的提升,可具有隔油、隔浮渣、排气和避免底部污泥被大量提升等不同功能,省却了滗水器和污泥提升泵的同时简化了运行管理;储泥池半年集中排泥一次。综合来看,本发明装置可规模化生产,方便现场安装和运行管理,出水水质良好,运行稳定,管理简便,投资和运行成本低,可充分满足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处理的实际需求。

Description

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农村分散生活污水的一种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
背景技术
据统计,目前我国县、镇、村的排水量占全国总排水量的50%左右,然而96%的村镇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乡镇一级污水处理率不超过1%,大量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造成小城镇及农村地表和地下水体的严重污染,严重威胁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因此,提高村镇污水处理率成为全面、健康建设新农村迫切的基础工作内容。然而,我国以往污水控制技术的研究多针对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对农村分散型污水排放特征及适用技术缺乏深入、系统地认识和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农村分散型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工作更是相对滞后。同时,我国农村人口分布相对分散,水质水量变化大,污水收集困难,资金及高级运行管理人员更是相对缺乏,因此,不能完全延用和照搬大、中型规模城市污水处理模式、工艺及设计参数。
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具有工艺简单,处理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力强,出水质好,操作灵活、占地面积少等优点,近些年更是随着计算机监控技术及先进在线监测仪器DO测定仪、水位计、ORP测定仪、pH测量计、浊度仪等的发展,SBR成为热门应用工艺。以澳大利亚为例,近10多年来建成采用SBR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就达近600座之多。随着污水处理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以及实际工程的需要,SBR技术逐渐衍生出新的改良工艺:ICEAS,UNITANK,DAT-IAT,CASTCASS、MSBR等。虽然改良工艺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传统SBR技术的一些不足,但是针对农村分散生活污水,特别是单户型分散污水的处理,以上工艺仍然存在一些不足:①这些装置基本以结构复杂的滗水器为出水装置,用于农村分散污水处理时,设计、加工和维护难度较大,造价较高。同时,滗水器为自流排水,排水口必须低于最低排水水位,导致工艺高程布置困难,限制了工艺的应用场合;②涉及的电器设备多,比如CASS工艺就涉及污水提升泵、剩余污泥泵、回流泵、鼓风机、潜水搅拌机,导致系统投资大,运行和控制复杂;③集约化程度不高,加工或建设材料浪费大;④以往装置多采用连续进水方式进行,不利于有效利用进水碳源,耗能大,脱氮效率低。上述问题限制了SBR反应器在农村分散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处理的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
本发明提出的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SBR反应器16主体呈圆柱体结构,其内设有均呈扇形的调节池17、生化反应池18和储泥池19,其中:
调节池17包括进水管3及污水空气提升器12,进水管3从SBR反应器16一侧上部进入,沿内壁深入到调节池17下部,污水空气提升器12通过第一管箍11、第一固定板27安装固定在调节池17与生化反应池18之间靠SBR反应器16壁的隔墙上,调节池17内的污水通过污水空气提升器12的提升进入生化反应池18;
生化反应池18内设有搅拌机6、空气扩散器8、曝气空气管13、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5和清水空气提升器20,搅拌机6通过搅拌机支架9安装在生化反应池18中部;空气扩散器8连接曝气连接管33一端,且位于搅拌机6底部两侧,曝气连接管33另一端与曝气空气管13相连,曝气空气管13与第三软管49连接后穿过套管1与鼓风机5连接;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5通过第二管箍35、第三固定板38固定在生化反应池18与储泥池19之间的靠反应器16壁的隔墙上;清水空气提升器20通过第二固定板37固定在生化反应池18靠出水管的SBR反应器16外壁处;生化反应池18底部的剩余污泥通过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5的排泥口进入储泥池19,清水空气提升器20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4;
储泥池19设有进泥管25、上清液溢流口10和第二污泥空气提升器34,进泥管25与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5的排泥口相连,第二污泥空气提升器34通过第三管箍36、第四固定板39固定在储泥池19弧型反应器16壁的中间处;上清液溢流口10位于储泥池19与调节池17间隔墙上,上清液通过上清液溢流口10溢流至调节池17。
本发明中,所述污水空气提升器12由第一浮渣挡管7、第一空气管14、第一升液管23、第一U型进水管26及第一喷嘴28组成,第一浮渣挡管7套于第一U型进水管26外,第一U型进水管26一端与第一升液管23一端相连,第一U型进水管26另一端插入调节池17,第一升液管23底部设有第一喷嘴28,第一升液管23通过第一喷嘴28连接第一空气管14,第一空气管14与第二软管48连接后穿过套管1与鼓风机5相连。
本发明中,所述清水空气提升器20由第二浮渣挡管41、第二U型进水管40、第二升液管42、第四空气管32和第二喷嘴44组成,第二浮渣挡管41套于第二U型进水管40外,第二U型进水管40一端与第二升液管42一端相连,第二U型进水管40另一端插入生化反应池18,第二升液管42底部设有第二喷嘴44,第二升液管42通过第二喷嘴44连接第四空气管32,第四空气管32另一端与第一软管47连接后穿过套管1与鼓风机5相连,第二升液管42另一端通过大弯头2与出水管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5由第一升泥管24、第二空气管30和第三喷嘴45组成,第一升泥管24底部通过小弯头29、第三喷嘴45连接第二空气管30一端,第一升泥管24另一端通过大弯头2沿生化反应池18与储泥池19间隔墙弯至储泥池19内部,第二空气管30另一端与第四软管50连接后穿过套管1与鼓风机5相连。
本发明中,所述第二污泥空气提升器34由第二升泥管43、第三空气管31和第四喷嘴46组成,第二升泥管43底部通过小弯头29、第四喷嘴46连接第三空气管31一端,第二升泥管42另一端通过大弯头2沿储泥池19的弧形反应器16壁弯至外部;第三空气管31与第五软管51连接后穿过套管1与鼓风机5相连。
本发明中,第一空气管14、第二空气管30、第三空气管31、曝气空气管13、第四空气管32与第二软管48连接处均设有电磁阀22和球阀21。
本发明中,反应器16主体上方设有梯台形盖板52和检修人孔53,套管1位于梯台形盖板52斜壁上,系统空气管道及电线均由此进入反应器内部。
与传统的SBR反应器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发明是集约化程度高的一体化污水反应器,其将调节池、生化反应池、储泥池集成与一体,不设置初沉池和二沉池,改善了以往SBR反应器体积利用率不高的缺陷,处理单元间紧凑,占地面积小,有利于投资与运行成本的降低。
2 本发明可根据实际对象的规模和特点安装使用,亦可形成成套定型产品,装置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
3 本发明排水采用空气提升器,省去了滗水器、污水和污泥提升泵,使设备最少化,简化了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同时,由一台鼓风机来完成反应器不同运行功能和过程,不存在泵的堵塞、烧泵问题,运行维护更为简单。
4 生化反应池18借鉴了生物工程流加发酵技术,优化了传统常规SBR法的运行方式,通过脉冲进水方式与生化反应池18时间上多级缺氧-好氧(A/O)交替运行方式结合,在满足有机污染物处理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碳源进行反硝化,优化并合理分配每一阶段硝化、反硝化的时间,提高了系统处理效果和反应器效率。
5 采用自主设计空气提升器进行污水和污泥的提升,可具有隔油、隔浮渣、排气和避免底部污泥被大量提升等不同功能。
6 储泥区可满足半年排一次泥的要求,运行管理更为简单。
7 可以实现分散污水现场就地处理,整个系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小,不影响土地的使用功能,地面可以种菜、绿化或铺草坪。
8 该一体化SBR反应器只需农户简单的操作和维护,基建投资及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适于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装置的结构图示。
图2为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装置的A-A剖面图。
图3为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装置的B-B剖面图。
图4为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装置的C-C剖面图。
图5为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装置的污水空气提升器平面图。其中:(a)为污水空气提升器主视图,(b)为污水空气提升器侧视图,(c)为污水空气提升器俯视图。
图6为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装置的清水空气提升器平面图。其中:(a)为清水空气提升器主视图,(b)为清水空气提升器侧视图,(c)为清水空气提升器俯视图。
图7为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装置的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平面图。其中:(a)为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主视图,(b)为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侧视图,(c)为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俯视图。
图8为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装置的第二污泥空气提升器平面图。其中:(a)为第二污泥空气提升器主视图,(b)为第二污泥空气提升器侧视图,(c)为第二污泥空气提升器俯视图。
图中标号:1为套管,2为大弯头,3为进水管,4为出水管,5为鼓风机,6为搅拌机,7为第一浮渣挡管,8为空气扩散器,9为搅拌机支架,10为上清液溢流口,11为第一管箍,12为污水空气提升器,13曝气空气管,14为第一空气管,15为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6为SBR反应器,17为调节池,18为反应池,19为储泥池,20为清水空气提升器,21为球阀,22为电磁阀,23为第一升液管,24为第一升泥管,25为进泥管,26为第一U型进水管,27为第一固定板,28为第一喷嘴,29为小弯头,30为第二空气管,31为第三空气管,32为第四空气管,33为曝气连接管,34第二污泥空气提升器,35为第二管箍,36为第三管箍,37为第二固定板,38为第三固定板,39为第四固定板,40为第二U型进水管,41为第二浮渣挡管,42为第二升液管,43为第二升泥管,44为第二喷嘴,45为第三喷嘴,46为第四喷嘴,47为第一软管,48为第二软管,49为第三软管,50为第四软管,51为第五软管,52为梯台型盖板,53为检修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装置用于农村分散污水,Q=1m3/d,进水BOD5:200mg/L,出水BOD5:20mg/L,反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X=3000mg/L。
如图2-图4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总高为1900mm,有效高度为1400mm,直径为1800mm,高径比为1.05,总有效体积为2.6m3。其主体为圆柱体,集调节池17、生化反应池18、储泥池19三个功能单元为一体,各单元呈扇形依次分布。其中:
调节池17起到调节水质、水量的作用,其平面成扇形,有效体积为0.5m3,最高水位为1.25m,最低水位0.4m,包括进水管3及污水空气提升器12。其中,进水管3管径40mm,从调节池17的外墙沿内壁深入到调节池17下部,起到调节水质、水量的作用;污水空气提升器12由第一浮渣挡管7、第一空气管14、第一升液管23、第一U型进水管26及第一喷嘴28组成,第一浮渣挡管7套于第一U型进水管26外,第一U型进水管26一端与第一升液管23一端相连,第一U型进水管26另一端插入调节池17,第一升液管23底部设有第一喷嘴28,第一升液管23通过第一喷嘴28连接第一空气管14,第一空气管14与第二软管48连接后穿过套管1与鼓风机5相连。第一空气管14与第二软管48连接,穿过套管1与鼓风机5相连,空气的输送与否由电磁阀22控制、流量由球阀21控制。污水空气提升器12通过第一管箍11、第一固定板27固定在调节池17与生化反应池18的隔墙上。调节池17内污水由污水空气提升器12提升至生化反应池18,运行时,高压P空气通过第一空气管进入第一喷嘴28射入第一升液管23等温膨胀至大气压P0,对升液管内污水做功,并与污水形成密度低于水的气水混合物,从而提升污水。
生化反应池18有效体积为0.7m3,设有曝气空气管13、空气扩散器8及搅拌机6、清水空气提升器20、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5。其中,清水空气提升器20与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5的运行原理同污水空气提升器12,净化出水由其提升至管径50mm出水管4排出,清水空气提升器20由第二浮渣挡管41、第二U型进水管40、第二升液管42、第四空气管32和第二喷嘴44组成,第二浮渣挡管41套于第二U型进水管40外,第二U型进水管40一端与第二升液管42一端相连,第二U型进水管40另一端插入生化反应池18,第二升液管42底部设有第二喷嘴44,第二升液管42通过第二喷嘴44连接第四空气管32,第四空气管32另一端与第一软管47连接后穿过套管1与鼓风机5相连,第二升液管42另一端通过大弯头2与出水管连接。搅拌机6通过搅拌机支架9安装在生化反应池18中部;空气扩散器8通过曝气连接管33连接位于搅拌机6底部两侧,曝气连接管33另一端与曝气空气管13相连,曝气空气管13与第三软管49连接后穿过套管1与鼓风机5连接;空气扩散器8起到充氧及搅拌作用,可采用微孔曝气盘、微孔曝气管、穿孔管等众所周知的空气扩散装置,优选微孔曝气盘。空气扩散器8位于搅拌机6两侧距底部50mm,并与曝气空气管13、第三软管49连接后穿过套管1与鼓风机5连接;第四空气管32、第二空气管30、曝气空气管13的空气的输送与否由电磁阀22控制、流量由球阀21控制;搅拌机6起到缺氧反应时搅拌作用,通过搅拌机支架9固定在整个生化反应池18中间部分的上方;反应池18产生的剩余污泥积累到一定的量时通过污泥空气提升器15提升至储泥池19,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5通过第二管箍35、第三固定板38固定在生化反应池18与储泥池19之间的靠反应器16壁的隔墙上;处理出水由清水空气提升器20提升至出水管4排出,浮渣挡管7套在清水空气提升器的U型进水口外部,整个清水空气提升器20通过第二固定板37固定在生化反应池18靠出水管的SBR反应器16外壁处。
生化反应池18可借鉴生物工程流加发酵技术,采取时间上多级缺氧-好氧(A/O)交替运行方式,在分批生化反应过程中间歇地补加污水满足生化过程脱氮、除碳需求。例如,一个较佳的运行方式为三级A/O交替运行方式,即每一个运行周期,调节池17通过污水空气提升器12脉冲提升进水,先进污水至生化反应池18约1/3有效容积,进水的同时缺氧搅拌反应0.5-1h,随后进行曝气好氧生物处理1.5-2h,接着进1/3污水以同样操作进行A/O运行,最后进污水至生化反应池18总有效容积并以同样操作进行A/O运行,好氧反应结束后进行沉淀1.5-2h,后通过清水空气提升器20提升上清液出水排放,进而转入下一个运行周期。当生化反应池18中污泥浓度过高时,需要通过开启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5进行排泥至储泥池19。
储泥池19有效体积为1.1m3,设有进泥管25、上清液溢流口10和第二污泥空气提升器34。第二污泥空气提升器34由第二升泥管43、第三空气管31、第四喷嘴46组成,第三空气管31与第五软管51连接,通过套管1与鼓风机5相连。其中,进泥管25与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5的第一升泥管24排泥口相连,起到均匀进泥作用;第二污泥空气提升器34固定在储泥池19整个反应器圆弧部分的中间处。第三空气管31空气的输送与否由电磁阀22控制、流量由球阀21控制;储泥池19池污泥达到一定量时,上清液通过上清液溢流口10溢流至调节池17,上清液溢流口10位于储泥池19与调节池17间隔墙上。储泥池19每半年外排一次泥。
本发明中,装置主体上部设有500mm高的梯台形盖板52,并带有600mm宽的检修人孔53,空气提升器的空气管及曝气管与反应器外部的鼓风机5穿过斜顶的套管1连接。
如图5所示,调节池17的污水空气提升器15结构如下:第一空气管14进气位置距第一升液管23底部为0.1m,第一升液管23管口位置距池底为0.4m,第一空气管14为DN15,升液管23为DN40,由于调节池中会有浮渣、浮油物质,避免其从升液管进入反应池,在第一U型进水管26管口处套有第一浮渣挡管7,其管径为DN75。
如图4及图6所示,生化反应池18清水空气提升器20结构如下:第四空气管32进气位置距第二升液管42底部为0.1m,第二升液管42管口位置距池底为0.4m,第四空气管32为DN15,第二升液管42为DN40,由于调节池中会有浮渣、浮油物质,避免其从第二升液管42进入反应池,设置的第二浮渣挡管41为DN75;生化反应池18曝气空气管为DN25。
如图7所示,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5结构如下:第二空气管30为DN15,进气位置距第一升泥管24底部为0.1m,第一升泥管24为DN32,管口位置距池底为0.1m。
如图8所示,第二污泥空气提升器34结构如下:第三空气管31为DN15,进气位置距第二升泥管43底部为0.1m,第二升泥管43为DN32,管口位置距池底为0.1m。
其运行过程如下:①当调节池的水位达到一定时,打开控制调节池17污水空气提升器12第一空气管14的电磁阀22,开始提升进水,调节球阀21控制空气量进而调节提升液量。同时打开生化反应池18的搅拌器6,进行缺氧进水0.5-1h,所提升的污水量大致为0.165m3左右,反应池的水位大约为有效高度的1/3,此阶段进行缺氧反硝化,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机物去除污水中的硝酸盐;
②关闭控制第一空气管14的电磁阀22,关闭搅拌器6,开启控制曝气空气管13的电磁阀22,开始曝气,并调节曝气管空气管球阀21来调节曝气量,曝气1.5-2h,进行好氧有机物的去除和硝化反应;③关闭控制曝气空气管13的电磁阀22,打开控制调节池17污水空气提升器12第一空气管14的电磁阀22,开始进水0.5-1h,所提升的污水量大致为0.165m3左右,生化反应池18的液位达到设计有效高度2/3左右。进水时同步搅拌,此阶段反硝化细菌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机物反硝化阶段2产生的大量的硝酸盐,反硝化产生的碱度供硝化反应之需;关闭控制污水空气提升器12第一空气管14的电磁阀22,关闭搅拌器6,开启控制曝气空气管13的电磁阀22,开始曝气1.5-2h,深度去除部分剩余的有机物及氧化进水中的氨氮等物质为硝酸盐;④关闭控制曝气空气管13的电磁阀22,通过污水空气提升器12提升进水达到最高水位1100mm,并重复步骤③;⑤关闭控制曝气空气管13的电磁阀22,进行沉淀1h;⑥开启控制清水空气提升器20第四空气管32的电磁阀22控制排水时间,通过控制球阀21来调节空气量大小进而控制排水流量,排水1h,排水结束后,SBR池液位为最低水位500mm;每运行25d,生化反应池18中污泥浓度过高需要排泥,先开启控制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5第二空气管30的电磁阀22,通过控制球阀21开启大小来控制排泥流量;⑦第一运行周期结束,进入下一周期;⑧当运行一段时间后,储泥池19中的污泥量会越来越多,上清液可通过储泥池19与调节池17间的上清液回流管10回流至调节池,与进水混合;每运行半年,储泥池19需排一次泥,此时打开第二污泥空气提升器34第三空气管31电磁阀22,通过控制球阀21来调节空气量大小进而控制排泥流量。

Claims (6)

1.一种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其特征在于SBR反应器(16)主体呈圆柱体结构,其内设有均呈扇形的调节池(17)、生化反应池(18)和储泥池(19),其中:
调节池(17)包括进水管(3)及污水空气提升器(12),进水管(3)从SBR反应器(16)一侧上部进入,沿内壁深入到调节池(17)下部,污水空气提升器(12)通过第一管箍(11)、第一固定板(27)安装固定在调节池(17)与生化反应池(18)之间靠SBR反应器(16)壁的隔墙上,调节池(17)内的污水通过污水空气提升器(12)的提升进入生化反应池(18);
生化反应池(18)内设有搅拌机(6)、空气扩散器(8)、曝气空气管(13)、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5)和清水空气提升器(20),搅拌机(6)通过搅拌机支架(9)安装在生化反应池(18)中部;空气扩散器(8)连接曝气连接管(33)一端,且位于搅拌机(6)底部两侧,曝气连接管(33)另一端与曝气空气管(13)相连,曝气空气管(13)与第三软管(49)连接后穿过套管(1)与鼓风机(5)连接;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5)通过第二管箍(35)、第三固定板(38)固定在生化反应池(18)与储泥池(19)之间的靠反应器(16)壁的隔墙上;清水空气提升器(20)通过第二固定板(37)固定在生化反应池(18)靠出水管的SBR反应器(16)外壁处;生化反应池(18)底部的剩余污泥通过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5)的排泥口进入储泥池(19),清水空气提升器(20)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4);
储泥池(19)设有进泥管(25)、上清液溢流口(10)和第二污泥空气提升器(34),进泥管(25)与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5)的排泥口相连,第二污泥空气提升器(34)通过第三管箍(36)、第四固定板(39)固定在储泥池(19)弧型反应器(16)壁的中间处;上清液溢流口(10)位于储泥池(19)与调节池(17)间隔墙上,上清液通过上清液溢流口(10)溢流至调节池(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空气提升器(12)由第一浮渣挡管(7)、第一空气管(14)、第一升液管(23)、第一U型进水管(26)及第一喷嘴(28)组成,第一浮渣挡管(7)套于第一U型进水管(26)外,第一U型进水管(26)一端与第一升液管(23)一端相连,第一U型进水管(26)另一端插入调节池(17),第一升液管(23)底部设有第一喷嘴(28),第一升液管(23)通过第一喷嘴(28)连接第一空气管(14),第一空气管(14)与第二软管(48)连接后穿过套管(1)与鼓风机(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空气提升器(20)由第二浮渣挡管(41)、第二U型进水管(40)、第二升液管(42)、第四空气管(32)和第二喷嘴(44)组成,第二浮渣挡管(41)套于第二U型进水管(40)外,第二U型进水管(40)一端与第二升液管(42)一端相连,第二U型进水管(40)另一端插入生化反应池(18),第二升液管(42)底部设有第二喷嘴(44),第二升液管(42)通过第二喷嘴(44)连接第四空气管(32),第四空气管(32)另一端与第一软管(47)连接后穿过套管(1)与鼓风机(5)相连,第二升液管(42)另一端通过大弯头(2)与出水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污泥空气提升器(15)由第一升泥管(24)、第二空气管(30)和第三喷嘴(45)组成,第一升泥管(24)底部通过小弯头(29)、第三喷嘴(45)连接第二空气管(30)一端,第一升泥管(24)另一端通过大弯头(2)沿生化反应池(18)与储泥池(19)间隔墙弯至储泥池(19)内部,第二空气管(30)另一端与第四软管(50)连接后穿过套管(1)与鼓风机(5)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污泥空气提升器(34)由第二升泥管(43)、第三空气管(31)和第四喷嘴(46)组成,第二升泥管(43)底部通过小弯头(29)、第四喷嘴(46)连接第三空气管(31)一端,第二升泥管(42)另一端通过大弯头(2)沿储泥池(19)的弧形反应器(16)壁弯至外部;第三空气管(31)与第五软管(51)连接后穿过套管(1)与鼓风机(5)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反应器(16)主体上方设有梯台形盖板(52)和检修人孔(53),套管(1)位于梯台形盖板(52)斜壁上。
CN2010101021350A 2010-01-28 2010-01-28 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22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21350A CN101792212B (zh) 2010-01-28 2010-01-28 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21350A CN101792212B (zh) 2010-01-28 2010-01-28 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2212A CN101792212A (zh) 2010-08-04
CN101792212B true CN101792212B (zh) 2011-09-14

Family

ID=42585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0213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2212B (zh) 2010-01-28 2010-01-28 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922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1171A (zh) * 2012-01-09 2012-07-04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分院 多段多级水力混合搅拌系统
CN106707750B (zh) * 2016-12-20 2021-05-04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废气产生的两级空气提升输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56262A (zh) * 2019-05-27 2019-08-23 江西晏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式生活污水净化系统
CN113955847B (zh) * 2021-09-06 2023-10-20 上海威德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器及其出水组件和污水处理的方法
CN114409076A (zh) * 2021-11-24 2022-04-2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农村分散污水的强化脱氮处理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74792Y (zh) * 2006-06-21 2007-11-14 杨水斌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101161595A (zh) * 2007-01-19 2008-04-16 同济大学 一种厌氧-低氧条件下生物处理同时除磷脱氮的方法
DE102006059198A1 (de) * 2006-12-13 2008-06-19 Reinhard Boller Verfahren und eine Vorrichtung zur exakten Messung in technischen Anlagen und insbesondere in Abwasserbehandlungsanlagen
CN101337736A (zh) * 2008-07-11 2009-01-07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Sbr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1330202Y (zh) * 2009-01-23 2009-10-21 北京基亚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Abr反应器和sbr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一体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74792Y (zh) * 2006-06-21 2007-11-14 杨水斌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DE102006059198A1 (de) * 2006-12-13 2008-06-19 Reinhard Boller Verfahren und eine Vorrichtung zur exakten Messung in technischen Anlagen und insbesondere in Abwasserbehandlungsanlagen
CN101161595A (zh) * 2007-01-19 2008-04-16 同济大学 一种厌氧-低氧条件下生物处理同时除磷脱氮的方法
CN101337736A (zh) * 2008-07-11 2009-01-07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Sbr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1330202Y (zh) * 2009-01-23 2009-10-21 北京基亚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Abr反应器和sbr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一体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2212A (zh) 201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1043B (zh) 一体化气升环流动态膜生物反应装置
CN101774732B (zh) 一体化气升环流悬浮填料分散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CN104710078B (zh) 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1538106B (zh) 无耗能污水处理装置
CN207175705U (zh) 无人值守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一体化设备
CN101792212B (zh) 一体化空气提升sbr反应器
CN203613071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06045206B (zh)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启动并稳定维持丝状菌微膨胀的装置与方法
CN108314255A (zh) 一种高效中草药植物提取污水处理工艺
CN203112657U (zh) 一种恒定出流变负荷svbr污水处理器
CN212450827U (zh) 一种外循环反硝化生物反应器
CN100500593C (zh) 复合式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663886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箱式泥鳅生态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66900A (zh) 一种深度处理畜禽养殖污水的方法及装置
CN201999835U (zh) 一种厌氧水解酸化和ao-sbr一体化污水处理反应池
CN103204585A (zh)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
CN207091107U (zh) 序批式多级ao泥膜共生复合生物反应器
CN115072873A (zh) 一种污水a2o一体化池系统及工艺方法
CN202011812U (zh)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一体化设备
CN114656104A (zh) 一种节能自循环a3o-mbbr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CN210796140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2610105U (zh) 一种改良sbr污水处理装置
CN111777259B (zh) 一种一体化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08594093U (zh) 村镇分散式污水处理反应器
CN206529384U (zh) 一种释放内碳源减少剩余污泥排放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

Termination date: 2017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