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1421B - 一种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1421B
CN101791421B CN2010100229987A CN201010022998A CN101791421B CN 101791421 B CN101791421 B CN 101791421B CN 2010100229987 A CN2010100229987 A CN 2010100229987A CN 201010022998 A CN201010022998 A CN 201010022998A CN 101791421 B CN101791421 B CN 1017914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ginal seed
seed liquid
liquid
harmful substances
microorg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229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1421A (zh
Inventor
毕献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 Xiankui
Original Assignee
上海市大盛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上海市大盛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上海市大盛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101002299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914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91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1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1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14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及制备方法,该微生物清洁菌剂包括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在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的发酵产物与复合香草醋萃取液的混合物。本发明利用微生物菌系的高效吸附、吸收和代谢作用,通过降解和分解过程对各种环境中的醛类、苯类、醇类、酯类、酚类、胺类、烷类、含硫类、TVOC、腐败菌分泌物,以及致病菌和致病菌分泌物等恶臭气体或其溶液的有毒害物质进行净化治理,将房屋装修、办公家具、新车装潢释放的甲醛、苯、挥发性有机物等环境中的有毒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无害无臭的物质;同时对致病菌及其分泌物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达到彻底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目标。

Description

一种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毒害物质一般是指含有醛类、苯类、醇类、酯类、酚类、胺类、烷类、含硫类、TVOC(挥发性有机物)、腐败菌分泌物等挥发在空气中产生的异味气体或液体或致病菌及其分泌物。有毒害物质对人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直接通过嗅觉系统,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短时间的作用,使人产生厌恶感、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时间的刺激可导致内分泌失调、心血管疾病甚至使人易患各种癌症、白血病等严重的症状。
传统的消除毒气方法,往往用香精掩盖、物理抽气的方式,或用化学方法等。这些方法尽管也能使毒气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但它最终并不能从真正去除有毒害物质,所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上述化学处理方法还可能存在二次污染。使用微生物来去除有害物质的方法目前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本领域,而在微生物处理方法中,合适且价格低廉的培养基对于发酵产物的成分组成及该发酵产物所具有的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本领域目前还没有一种合适且成本较低的微生物培养液,其发酵产物能够有效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同时,选择合适的菌种以及发酵条件,包括pH值、发酵温度等,能够对菌类代谢产物的组成产生极大的影响,并因此影响了发酵产物消除有毒害物质的性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包括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在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的发酵产物及复合香草醋萃取液的混合物,且以所述微生物清洁菌剂的总体积计,所述发酵产物及复合香草醋萃取液的体积百分比为:
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在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的发酵产物    45-55%;
复合香草醋萃取液                                    45-55%;
其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的重量百分比配方为:
细菌类原种液                                        20-29%;
酵母菌类原种液                                      16-28%;
丝状真菌类原种液                                    15-25%;
放线菌类原种液                                      18-30%;
所述工业发酵培养液含有米醋、高粱酒、红糖和水;所述复合香草醋萃取液含有香料植物的萃取液及米醋。
所述香料植物选自具有芳香或杀菌效果的香料植物,优选的,所述香料植物的萃取液是将六神花、冰片、丁香、洋甘菊、薰衣草、香茅、茉莉、薄荷、柠檬和迷迭香加入到80-100℃的水中,浸泡10-30分钟提取有效成分,并经固液分离后获得的溶液。
较佳的,所述的六神花、冰片、丁香、洋甘菊、薰衣草、香茅、茉莉、薄荷、柠檬和迷迭香是等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香料植物的萃取液的制备过程中,以水的重量计,加入的每种香料植物的重量百分比为2-20%。
较佳的,所述复合香草醋萃取液中,香料植物的萃取液和米醋的体积百分比为0.5~10∶1,优选为1.5∶1。
较佳的,所述细菌类原种液为:含有根际细菌、产碱杆菌属、红假单胞菌、红螺菌属、乳杆菌属、链球菌属、棒状杆菌属和醋酸醋杆菌的混合菌系的原种液。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细菌类原种液是将根际细菌、产碱杆菌属、红假单胞菌、红螺菌属、乳杆菌属、链球菌属、棒状杆菌属和醋酸醋杆菌的菌种按重量比为20∶8∶10∶5∶16∶13∶5∶23混合后经扩大培养获得。
所述酵母菌类原种液为:含有假丝酵母属和酵母属的混合菌系的原种液。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酵母菌类原种液是将假丝酵母属和酵母属的菌种按重量比为6∶4混合后经扩大培养获得。
所述丝状真菌类原种液为:含有根霉菌属、毛霉属和曲霉属的混合菌系的原种液。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丝状真菌类原种液是将根霉菌属、毛霉属和曲霉属的菌种按重量比为3∶4∶3混合后经扩大培养获得。
所述放线菌类原种液为:诺卡氏菌属、委内瑞拉链霉菌和链霉菌属的混合菌系的原种液。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放线菌类原种液是将诺卡氏菌属、委内瑞拉链霉菌和链霉菌属的菌种按重量百分比为5∶8∶7混合后经扩大培养获得。
上述细菌类、酵母菌类、丝状真菌类及放线菌类的扩大培养过程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可为常规液体培养基,并根据每类菌种的适宜生长条件进行扩大培养。
上述常规液体培养基的成分和配制过程均为本领域现有技术,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市售途径获得,也可以根据公开内容自行配制。
较佳的,所述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米醋的体积百分比为0.5%-5%,高粱酒的体积百分比为1%-8.5%,余量为重量百分比为10-40%的红糖水溶液。
进一步优选的,米醋的体积百分比为0.5%-4%,高粱酒的体积百分比为1%-5.5%,余量为重量百分比为15-35%的红糖水溶液。
本发明中所述的“米醋”为使用淀粉类物质经蒸煮、糊化、液化及糖化等步骤制得的含有醋酸的混合物,其制备方法包括:使淀粉转变为糖,再用酵母使发酵生成乙醇,然后在醋酸菌的作用下使醋酸发酵,将乙醇氧化生成醋酸,即可制得米醋;其中所述的淀粉类物质选自:糯米、大米、高粱、小米、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
本发明中所述的“高粱酒”是指以高粱作为主要原料,经发酵制得的常规高粱酒,可以通过市售获得,也可以高粱作为主要原料进行发酵制得,其发酵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本发明中所述的“水”可以为蒸馏水、自来水等。
本发明中所述的“发酵产物”包括发酵过程产生的菌体、代谢产物以及培养基等。
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的制备:
b)以所述工业发酵培养液作为培养基,对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进行发酵培养获得发酵产物;
c)将步骤b)中制得的发酵产物与复合香草醋萃取液混合后制得所述微生物清洁菌剂。
较佳的,所述步骤a)中,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纯菌种分离筛选;
2)利用分离筛选出的菌种分别制备细菌类混合菌系、酵母菌类混合菌系、丝状真菌类混合菌系和放线菌类混合菌系;
3)分别对细菌类、酵母菌类、丝状真菌类和放线菌类这四种混合菌系进行扩大培养,获得细菌类原种液、酵母菌类原种液、丝状真菌类原种液和放线菌类原种液;
4)将步骤3)中制得的细菌类原种液、酵母菌类原种液、丝状真菌类原种液和放线菌类原种液按比例混合后获得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纯菌种分离筛选的方法选自下述方法中的一种:(1)划线分离法,即用接种针挑取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划线,适当条件下培养,获得单菌落;(2)涂布分离法,涂布棒蘸取培养液,或先将少量培养液滴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用涂布棒再固体培养基表面涂布均匀;(3)稀释分离法,该法是将降至50℃左右的固体培养基与一定量的菌悬液混匀后,再浇注成平板以获得单菌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扩大培养的步骤为:使用常规液体培养基对上述混合菌系分别进行扩大培养,以红糖为碳源;各混合菌系分别在该类菌通用的适宜培养条件下进行。
所述“通用的适宜培养条件”为本领域现有技术,如:三角瓶摇床培养、密闭细口玻璃瓶静止培养或半密闭细口玻璃瓶光照培养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每类菌所通用的适宜培养条件进行自行选择。
较佳的,所述步骤b)中,以所述工业发酵培养液为混合微生物菌系的培养基,对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进行发酵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工业发酵培养液调至pH值为5-7,将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接入所述工业发酵培养液中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培养温度为15-40℃,发酵时间为10-15天,至发酵液中总菌密度达到1×108-10×108个/L时,停止发酵。
所述发酵过程的步骤可包括种子罐和生产罐培养,其中,所述种子罐培养和生产罐培养过程中所使用的培养基相同,均为工业发酵培养基。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发酵过程中,培养温度为32-35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发酵过程中,保持发酵罐中的相对湿度为80%-90%。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的接入量为工业发酵培养液体积的1%-10%,优选为2%-5%。
优选的,发酵过程中同时进行监测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以及除毒定性实验,待发酵液中总菌密度达到1×108-10×108个/L时,停止发酵。
优选的,所述发酵过程中,氮源为有机氮源,且在发酵过程中采取好氧和缺氧交替进行的间歇方式进行培养,如:好氧培养20min,然后缺氧培养20min,其中,好氧培养为32℃摇床培养,缺氧培养为静止培养,罐口不完全封闭。
所述发酵液中的活菌数的检测方法以及除毒定性实验的具体步骤为本领域已知技术,技术人员可参考现有技术进行;所述除毒定性的步骤优选为:在发酵过程中,利用混合菌完整细胞对鸡粪/猪粪进行处理以检测其除毒定性,该检测实验表明:当细胞浓度达20mg·mL-1时只需通气20min就可将氨、硫化氢气体完全去除。
本发明在除毒混合菌的培养过程中,为了迅速得到量大,价廉的高活性细胞,必须为之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比如:适宜的湿度、pH值、氧气含量、温度和营养成分等。试验中控制发酵罐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
本发明的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该功能菌剂经稀释至体积为1/5~1/300后,直接喷洒于空气中进行雾化扩散除毒气,即可去除城市废气、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废气、办公及公共场所的异味废气以及室内装修材料中产生的有毒害气体以及致病菌、致病菌分泌物等有毒害物质,应用领域涉及城市污水污泥、垃圾处理、工业废气净化、室内装修空气净化、新车室内空气净化以及养殖业的环境净化等。也可以将本发明中的微生物清洁菌剂直接加入到含有包括甲醛等有毒害物质的溶液中,即可有效去除溶液中的各种有毒害物质,且去除率较高。
本发明的微生物清洁菌剂去除毒害物质技术是利用能够转化或者降解多种毒气物质的特殊微生物菌系的高效吸附、吸收和代谢作用对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散发的含硫、含氨;家庭装修、汽车装潢等甲醛、苯、TVOC有毒害物质进行净化,将硫化氢、硫醇和氨气、甲醛、苯、TVOC、腐败菌分泌物等多种有毒害物质成分转化为无害无臭的物质,达到彻底改善空气质量、改变环境卫生状况、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目标。本发明的微生物清洁菌剂还可以用于去除致病菌,如:致病性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以及鞋内自然污染菌等,且皮肤刺激试验表明该样品对皮肤无刺激,可用于对鸡舍的消毒,以及对鞋袜的抑菌处理等。
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处理有毒害物质的基本原理是将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功能菌共生在一起,利用微生物把溶解水中的多种有毒害物质吸收于微生物自身体内,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其降解的一种过程。基本上分为三个过程:①有毒害物质的溶解过程,即由气相转变为液相的传质过程;②溶于水中的毒气分子通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被微生物吸收,不溶于水的毒气先附着在微生物体外,由微生物分泌的细胞外酶分解为可溶性物质,再渗入细胞;③毒气进入细胞后,在体内作为营养物质为微生物所分解、利用,使毒气得以去除。毒害物质的生物降解是该过程的限速阶段,可见微生物处于生物脱毒的核心地位。微生物消化吸收有毒害物质后产生的代谢物再作为其他微生物的养料,继续吸收消化,如此循环使毒气物质逐步降解。真菌生长速度快,形成的菌丝网可有效增大与气体的接触面积,适用于多种难溶性毒气。
附图说明
图1混合菌系的扩大化培养工艺流程。
图2微生物清洁菌剂制备工艺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1、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在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的发酵产物的制备:
1)纯菌种的分离筛选:
本发明的纯菌种分离筛选采用3种方法进行分离:划线分离法,即用接种针挑取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划线,适当条件下培养,获得单菌落;或,涂布分离法,涂布棒蘸取培养液,或先将少量培养液滴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用涂布棒再固体培养基表面涂布均匀;或,稀释分离法,获得纯种的几率较大,该法是将降至50℃左右的固体培养基与一定量的菌悬液混匀后,再浇注成平板以获得单菌落。进行菌株分离筛选时所使用的固体培养基如表1所示。
表1分离菌株所使用的培养基种类
  分离菌株   培养基成分/g·L-1
  细菌   常规牛肉汁固体培养基
  酵母菌   常规麦芽汁固体培养基
  丝状真菌   常规Martin琼脂培养基
  放线菌   常规高氏合成一号固体培养基
通过初选和复选共筛选出了24株具有较强除毒能力的菌株,其中细菌、丝状真菌、放线菌、酵母菌分别为5、5、6、8株。
分离到的除毒微生物菌系的主要微生物种属类别为:
(1)细菌类:根际细菌(Rhizobacteria)、产碱杆菌属(Alcaligeaes)、红假单胞菌属拉丁学名[Rhodopseudomonas(Kluyver and van Niel)Czurda and Maresch,1937](光合细菌类Rhodopseudomonas)、红螺菌属(光合细菌类PSB Rhodospirillum)、乳杆菌属(乳酸菌类Lactobacillus)、链球菌属(乳酸菌类LAB)、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醋酸醋杆菌(Acetobacter aceti)。
(2)酵母菌类:假丝酵母属Candida tropicalis(Cast.)、酵母属(Saccharomyces);
(3)丝状真菌类:根霉菌属(Rhizopus)、毛霉属(Mucoraceae)、曲霉属(Aspergillus);
(4)放线菌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a)、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e)、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本发明筛选的除毒微生物菌株主要是光合细菌类、醋杆菌类、乳杆菌类、芽胞杆菌类、假单胞菌属、酵母菌、丝状真菌以及放线菌类。
本发明复合微生物菌系的具体配方如下,以重量百分比计算:
细菌类20-26%(根际细菌20%、产碱杆菌属8%、红假单胞菌(光合细菌类)10%、红螺菌属(光合细菌类PSB)5%、乳杆菌属(乳酸菌类)16%、链球菌属(乳酸菌类LAB)13%、棒状杆菌属5%、醋酸醋杆菌23%);
酵母菌类16-28%(假丝酵母属40%、酵母属60%);
丝状真菌类15-25%(根霉菌属30%、毛霉属40%、曲霉属30%);
放线菌类18-30%(诺卡氏菌属25%、委内瑞拉链霉菌40%、链霉菌属35%)。
2)混合菌系的分别扩大培养:
分别对细菌类、酵母菌类、丝状真菌类和放线菌类这四种混合菌系进行扩大培养,具体流程参见图1,获得细菌类原种液、酵母菌类原种液、丝状真菌类原种液和放线菌类原种液:其中,在扩大培养过程中,使用如下液体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对上述混合菌系分别进行扩大培养:KH2PO4 0.5g,K2HPO4 0.6g,(NH4)2SO4 1.0g,MgSO4 0.2g,NaCl 0.2g,CaCl2 0.2g,酵母膏0.1g,NaAc 0.5~1.0g,Na2S2O3 0.1g,蛋白胨0.01g,MnSO4 0.0025g,蒸馏水1000M1,并以红糖为碳源,pH7.5。各混合菌系分别在该类菌通用的适宜培养条件下进行。
3)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的制备:
将步骤2)中制得的细菌类原种液、酵母菌类原种液、丝状真菌类原种液和放线菌类原种液混合后获得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其中,以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的总重量为基础计,细菌类原种液的重量百分比为26%,酵母菌类原种液的重量百分比为28%,丝状真菌类原种液的重量百分比为25%,放线菌类原种液的重量百分比为21%。
5)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的发酵:
以工业发酵培养液为培养基,对步骤3)中制得的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进行种子罐培养和生产罐培养获得发酵产物。
工业发酵培养基的选择应针对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中不同微生物的不同营养要求,培养基的成分对混合菌系的生长非常重要,因此培养基的配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1)营养物质应满足微生物的需要;(2)营养的浓度和配比应恰当;(3)适宜的pH;(4)符合培养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到培养基的黏度、原料中杂质的含量、消毒是否容易和彻底、消毒后营养破坏程度等,它们都对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产生影响。我们根据所用菌种和发酵目的物的特性,对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营养物以及促进剂、缓冲剂等添加物逐个进行了单因子试验,了解这些因子对菌体生长和产物特性的影响,综合了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正交试验,在对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进行种子罐培养和生产罐培养时,采用的工业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米醋的体积百分比为0.5%,高粱酒的体积百分比为1%,重量百分比为10%的红糖水溶液98.5%。
发酵步骤参见图2:将所述工业发酵培养液调至pH值为5-7,将活化好的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接入所述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经种子罐培养、生产罐培养的过程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培养温度为15-40℃,发酵时间为10-15天,至发酵液中总菌密度达到1×108~10×108个/L时,停止发酵,即制得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在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的发酵产物,同时在发酵过程中,进行监测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以及除毒定性实验。
2、复合香草醋萃取液的制备:
1)香料植物的萃取液的制备:
取六神花(止痒)、冰片(止痒)、丁香(止痒)、洋甘菊(杀菌)、薰衣草(杀菌)、香茅(杀菌)、茉莉(香味)、薄荷(杀菌)、柠檬(杀菌)、迷迭香(杀菌),以上香料植物各15克制成萃取液300ml与米醋200ml的混合液。其具体萃取过程如下:将上述香料植物用纯净水清洗干净,按照等份重量放入容器内,加入纯净开水,并保持30分钟的保温状态,至使香料植物中的有用部分充分浸透并使之溶解在水中,过滤制得的液体即得到所需要的香料植物的萃取液。
2)复合香草醋萃取液的制备:
将香料植物的萃取液与米醋按体积比为3∶2混合后即制得复合香草醋萃取液。
3、微生物清洁菌剂的制备:
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在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的发酵产物和复合香草醋萃取液混合后即可制得微生物清洁菌剂,其中所述发酵产物与复合香草醋萃取液的体积百分比为: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在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的发酵产物为45%,香草醋萃取液为55%。
4、在环保除毒气方面的应用实例
将实施例1制得的微生物清洁菌剂进行环保除毒气试验:
(1)城市废气方面的应用
针对烟味、汽车尾气等废气的治理,用50-200倍的产品液体稀释液直接喷洒空气中,一分钟内去除97.7%的有毒害物质的污染状况。
(2)在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针对家庭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及城市垃圾处理场,以产品液体200倍稀释进行喷洒除臭,1分钟之内可去除硫化氢、氨、烷类等有毒异臭味,去除率达到92.8%。
(3)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针对垃圾焚烧厂、造纸厂、饲料厂、化工企业、有机肥料厂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异味气体,使用该产品液体稀释50-100倍进行雾化扩散除毒气取得95%去除效果。
(4)办公、公共场所应用
对机关办公场所、专业会议室、购物中心、学校、医院、敬老院、幼儿园、洗衣房、影剧院、公共厕所、洗手间、卡拉OK房、娱乐场所、健身设施、高交会展馆、宾馆客房、酒店包间、装修空间、动物园、交通工具等,试验表明具有很好的除毒、异味效果,有效率达98%,并有效阻隔病毒菌传播途径,破坏病毒菌的生存环境。
(5)家庭卫生、个人生活方面的应用
该项目产品在用于家庭装修室内除毒害气方面,经试验对装修材料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戊硫醇、苯甲硫醇、甲硫醚、乙硫醇、硫化氢、二氧化硫、对-苯甲基硫醇、氨、二甲胺、三甲胺、二硫化碳等)有很好的分解转化作用,经检测甲醛去除率达92.4%、苯去除率达95%。对脚臭、动物腥臭有显著的效果,除臭率为96.7%,并有较好的腐败菌、病毒菌的抑菌作用。能破坏白蚁、蟑螂、老鼠的生存环境,驱除家庭害虫。
(6)新车室内方面的应用
在新购买的汽车室内直接喷洒,即可去除室内混合性有毒气体(甲醛、苯系列物、TVOC)及腐败菌产生的汗臭味,经检测甲醛去除率达92.4%、苯去除率达95%、TVOC去除率95.6%。
(7)养殖业方面的应用
针对养殖业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试验,①、以添加剂的形式加到饲料中,可增加饲料蛋白的消化吸收,减少臭气(氨、硫化氢等)排放。②、以产品液体稀释100倍-300倍进行饲养场地直接喷洒,多年的恶臭逐渐消失了,苍蝇密度大大下降,畜禽变得温顺、安静,产蛋、产肉率明显增加。
5、在甲醛溶液中的甲醛去除率方面的应用实例
实验对象:甲醛溶液中的甲醛
检验设备:甲醛检测仪
合成菌的去除甲醛的效果
试验方法:
1)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在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的发酵产物的去除甲醛效果:将发酵产物5ml倒入已测得的甲醛初始浓度为0.22ml/ml的甲醛溶液20ml中,摇晃均匀后静止30分钟,再测得甲醛浓度为0.06ml/ml,计算得出去除率为72.73%。
2)在甲醛溶液中,加入5ml由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在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的发酵产物和复合香草醋萃取液混合制得的微生物清洁菌剂后,甲醛初始0.22ml/ml,结束后浓度0.05ml/ml。去除率为77.27%
结论:与单独的混合菌系发酵产物相比较,加入复合香草醋萃取液以后,可以明显提高在甲醛溶液中对于甲醛的去除效率。
6、效果对比实验:
1)购买上海市面上出售的国产某品牌的除臭剂,在一居民生活垃圾周转站与本产品做对比去除氨气的试验中,该除臭剂的现场垃圾除氨率仅为74.3%,起效时间为十分钟以上,而本实施例中制得的微生物清洁菌剂对氨的去除率达92.8%,一分钟内氨气味基本消除。在对比甲醛的试验时,该品牌的除臭剂在30分钟内甲醛去除率仅为30.1%,而本实施例中制得的微生物清洁菌剂在30分钟内的甲醛去除率为90.5%,TVOC有毒害物质的去除率为93%。
2)在做工业化培养基的选择条件实验时,我们采用了各种方案,比如:
不同碳氮源对混合菌生长的影响:采用上述混合菌生长在合成培养基上,不同碳源选用:红糖、白糖、葡萄糖、蔗糖、乳糖、淀粉等;不同氮源选用NH4Cl、(NH4)2HPO4、NaNO3、(NH4)2SO4、酵母粉、牛肉浸膏、蛋白胨等.接种后30℃摇床培养15h,在460nm波长测OD值。发现最终的发酵液中的发酵菌密度有较大的不同,以红糖作为碳源的培养基可以达到要求的1×108~10×108个/L数量级菌数。
结果表明:作为碳源以红糖最好,其次为葡萄糖、白糖、蔗糖,淀粉最差.氮源中有机氮优于无机氮,各种无机氮相差不大。
3)在做不添加香草醋的纯菌剂的产品时,将该菌剂按照标准使用剂量100倍稀释后,与本产品的微生物清洁菌剂的标准使用剂量100倍稀释做去除甲醛的试验,时间为30分钟,试验标准依据为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06年版);GB/T18204.26-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
经实验室对比得出结论:不添加香草醋的纯菌剂100稀释液体的甲醛去除率为72.7%;本产品的微生物清洁菌剂的100倍稀释液体的甲醛去除率为86.3%。
4)对致病性微生物微生物的监测实验
①对养殖厂鸡舍主要致病性微生物致病性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霉菌的的监测及抗菌试验:采取实施例1中制得的微生物清洁菌剂,以1∶300稀释后,对照为高效广谱消毒药易克林(稀释1∶300),每周带鸡消毒3次,对污染严重的鸡舍每天消毒一次连续5d,两种消毒药交替使用。两个月后抽查了3个试验场6个鸡舍进行消毒后监测。
实验结果:消毒前后效果对比,该微生物清洁菌剂原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抑菌率分别为99%和96%。将原药稀释300倍后,对金黄色球菌抑菌率为99%。对白色念珠菌抑率92%。表明消毒后鸡舍空气中含致病微生物显著降低。一般认为鸡舍空气细菌杀灭率达80%以上为良好,证明微生物清洁菌剂对鸡舍空气中致病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达到预期环境控制目的。同时试验结果还表明利用微生物清洁菌剂与市售的高效广谱消毒药易克林具有同等的抗菌效果。
②微生物清洁菌剂对运动鞋的抑菌除臭试验:
1、对臭运动鞋内存在的对人体有致病作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采用喷雾法检测微生物清洁菌剂抑菌效果以及除臭效果。
具体操作如下:
在室温25℃条件下用喷雾法做试验,用0.03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分别制备成各试验所需含一定菌量的菌悬液。(1)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0.2ml涂布营养琼脂平板,4个重复,做抑菌试验用;(2)将该菌悬浮液稀释100X后,重复(1)过程。同样操作对白色念珠菌进行抑菌试验。只是改用沙堡氏琼脂平板。用微生物清洁菌剂菌液各喷5下,使药物均匀覆盖平板表层,作用5min,对照不喷药剂。同时,作同批次的PBS、营养琼脂平板、沙堡氏琼脂平板的阴性对照。将营养琼脂平板放37℃、沙堡氏琼脂平板放32℃培养48h,观察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喷雾法检测微生物清洁菌剂菌液(原液)抑菌效果
试验菌珠   对照组平均菌数(cfu/平板)   试验组平均菌数(cfu/平板) 抑菌率(%)
  金黄色葡萄球菌(Bb1150)   48100   2360   95.09%
  白色念珠菌(Bb910)   35200   2100   94.03%
2、现场试验
用微生物清洁菌剂原液作试验。试验为正在穿的各类鞋,试验菌为鞋内自然污染菌。分3次随机取样,共检测50双鞋。每双鞋在鞋内底部相应部位用5cmx5cm的规格板标定采样区。用1只鞋作试验,另一只鞋作对照。将液体剂型的抗菌微生物除臭菌系对试验鞋的采样区喷雾2下,作用3min,用浸有PBS的无菌棉拭子在采样区来回涂抹采样,并不断转换拭擦面,采样完毕,剪下棉拭子的棉花端投入10mlPBS采样液试管中。充分振荡,用PBS稀释。取适当稀释液0.5ml接种平皿,用普通营养琼脂作倾注培养,放37℃培养48h观察结果。同时,用PBS代替微生物清洁菌剂对另1只鞋采样,作阳性对照。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微生物清洁菌剂现场抑菌试验结果
  除臭剂浓度   阳性对照平均菌数(cfu/平板)   试验组平均菌数(cfu/平板)   平均抑菌率(%)
  原药   185000   380   97.95%
③皮肤刺激试验:
选健康大白兔8只,于背中线两侧脱毛,范围3.0cmx3.0cm。取微生物清洁菌剂原液0.5ml滴在2.5cmx2.5cm的4层纱布上。敷贴在每只家兔一侧脱毛区,然后用一层玻璃纸覆盖,再用纱布固定。另一侧用生理盐水作对照。6小时用温水去除受试药物。于4h、24h和48h观察皮肤反应情况。
在观察时间内,8只家兔皮肤试验区内均未见红斑、水肿等现象。皮肤刺激反应均值为0分,试验表明微生物清洁菌剂对兔皮肤无刺激。
实验结论:实验室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微生物清洁菌剂原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抑菌率分别为99%和96%。将原药稀释300倍,对金黄色球菌抑菌率为99%,白色念珠菌抑率为92%。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用原药进行喷雾,对鞋内自然污染菌平均抑菌率为97.95%,皮肤刺激试验表明该样品对皮肤无刺激。该产品适用于对鞋袜的抑菌除臭。
实施例2
1、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在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的发酵产物的制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其区别在于,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在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的发酵产物的体积百分比为45%;复合香草醋萃取液的体积百分比为55%。
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的重量百分比配方为:细菌类原种液20%;酵母菌类原种液28%;丝状真菌类原种液25%;放线菌类原种液27%。
复合香草醋萃取液中,香料植物的萃取液是将六神花、冰片、丁香、洋甘菊、薰衣草、香茅、茉莉、薄荷、柠檬和迷迭香加入到80℃的水中,浸泡10分钟提取有效成分,并经固液分离后获得。且香料植物的萃取液的制备过程中,以水的重量计,加入的每种香料植物的重量百分比为2%。且香料植物的萃取液和米醋的体积百分比为0.5∶1。
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米醋的体积百分比为5%,高粱酒的体积百分比为8.5%,重量百分比为40%的红糖水溶液的体积百分比为86.5%。
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的接入量为工业发酵培养液体积的1%,培养温度为15℃,发酵时间为15天,至发酵液中总菌密度达到1×108个/L时,停止发酵。所述种子罐培养和生产罐培养过程中所使用的培养基相同,均为工业发酵培养基。发酵过程中,保持发酵罐中的相对湿度为80%。
2、性质检测:
本实施例中制得的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以实施例1中的检测方法,直接加入到含有甲醛的溶液中,即有效降低溶液中的甲醛含量。
实施例3
1、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在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的发酵产物的制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其区别在于,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在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的发酵产物的体积百分比为50%;复合香草醋萃取液的体积百分比为50%。
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的重量百分比配方为:细菌类原种液29%;酵母菌类原种液16%;丝状真菌类原种液25%;放线菌类原种液30%。
复合香草醋萃取液中,香料植物的萃取液和米醋的体积百分比为10∶1。
复合香草醋萃取液中,香料植物的萃取液是将六神花、冰片、丁香、洋甘菊、薰衣草、香茅、茉莉、薄荷、柠檬和迷迭香加入到100℃的水中,浸泡30分钟提取有效成分,并经固液分离后获得。且香料植物的萃取液的制备过程中,以水的重量计,加入的每种香料植物的重量百分比为20%。且香料植物的萃取液和米醋的体积百分比为10∶1。
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米醋的体积百分比为2%,高粱酒的体积百分比为6%,重量百分比为10%的红糖水溶液的体积百分比为92%。
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的接入量为工业发酵培养液体积的1%,培养温度为15℃,发酵时间为15天,至发酵液中总菌密度达到1×108个/L时,停止发酵。所述种子罐培养和生产罐培养过程中所使用的培养基相同,均为工业发酵培养基。发酵过程中,保持发酵罐中的相对湿度为80%。
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的接入量为工业发酵培养液体积的10%,培养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10天,至发酵液中总菌密度达到1×108个/L时,停止发酵。所述种子罐培养和生产罐培养过程中所使用的培养基相同,均为工业发酵培养基。发酵过程中,保持发酵罐中的相对湿度为90%。
2、性质检测:
本实施例中制得的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以实施例1中的检测方法,直接加入到含有甲醛的溶液中,即有效降低溶液中的甲醛含量。
实施例4
1、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在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的发酵产物的制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其区别在于,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在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的发酵产物的体积百分比为50%;复合香草醋萃取液的体积百分比为50%。
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的重量百分比配方为:细菌类原种液27%;酵母菌类原种液28%;丝状真菌类原种液15%;放线菌类原种液30%。
复合香草醋萃取液中,香料植物的萃取液和米醋的体积百分比为10∶1。
其中,香料植物的萃取液是将六神花、冰片、丁香、洋甘菊、薰衣草、香茅、茉莉、薄荷、柠檬和迷迭香加入到100℃的水中,浸泡30分钟提取有效成分,并经固液分离后获得。且香料植物的萃取液的制备过程中,以水的重量计,加入的每种香料植物的重量百分比为20%。
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米醋的体积百分比为2%,高粱酒的体积百分比为6%,重量百分比为10%的红糖水溶液的体积百分比为92%。
2、性质检测:
本实施例中制得的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以实施例1中的检测方法,直接加入到含有甲醛的溶液中,即有效降低溶液中的甲醛含量。
实施例5
1、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在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的发酵产物的制备: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其区别在于,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在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的发酵产物的体积百分比为50%;复合香草醋萃取液的体积百分比为50%。
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的重量百分比配方为:细菌类原种液29%;酵母菌类原种液28%;丝状真菌类原种液25%;放线菌类原种液18%;且复合香草醋萃取液中,香料植物的萃取液和米醋的体积百分比为10∶1。
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米醋的体积百分比为2%,高粱酒的体积百分比为6%,重量百分比为10%的红糖水溶液的体积百分比为92%。
2、性质检测:
本实施例中制得的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以实施例1中的检测方法,直接加入到含有甲醛的溶液中,即有效降低溶液中的甲醛含量。

Claims (11)

1.一种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包括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在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的发酵产物与复合香草醋萃取液的混合物,且所述发酵产物与复合香草醋萃取液的体积百分比为:
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在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的发酵产物  45-55%;
复合香草醋萃取液                                  45-55%;
其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的重量百分比配方为:
细菌类原种液                                      20-29%;
酵母菌类原种液                                    16-28%
丝状真菌类原种液                                  15-25%
放线菌类原种液                                    18-30%
所述工业发酵培养液含有米醋、高粱酒、红糖和水;所述复合香草醋萃取液含有香料植物的萃取液及米醋;
所述有毒害物质选自:醛类、苯类、醇类、酯类、酚类、胺类、烷类、含硫类、TVOC、腐败菌分泌物、致病菌和致病菌的分泌物;
所述细菌类原种液为:含有根际细菌、产碱杆菌属、红假单胞菌、红螺菌属、乳杆菌属、链球菌属、棒状杆菌属和醋酸醋杆菌的混合菌系的原种液;
所述酵母菌类原种液为:含有假丝酵母属和酵母属的混合菌系的原种液;
所述丝状真菌类原种液为:含有根霉菌属、毛霉属和曲霉属的混合菌系的原种液;
所述放线菌类原种液为:含有诺卡氏菌属、委内瑞拉链霉菌和链霉菌属的混合菌系的原种液;
所述香料植物的萃取液是将六神花、冰片、丁香、洋甘菊、薰衣草、香茅、茉莉、薄荷、柠檬和迷迭香加入到80-100℃的水中,浸泡10-30分钟提取有效成分,并经固液分离后获得的溶液。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产物中,总菌密度达到1×108-10×108个/L。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米醋的体积百分比为0.5%-5%,高粱酒的体积百分比为1%-8.5%,余量为重量百分比为10%-40%的红糖水溶液。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的制备:
b)以所述工业发酵培养液作为培养基,对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进行发酵培养获得发酵产物;
c)将步骤b)中制得的发酵产物与复合香草醋萃取液混合后制得微生物清洁菌剂。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纯菌种分离筛选;
2)利用分离筛选出的菌种分别制备细菌类混合菌系、酵母菌类混合菌系、丝状真菌类混合菌系和放线菌类混合菌系;
3)分别对细菌类、酵母菌类、丝状真菌类和放线菌类这四种混合菌系进行扩大培养,获得细菌类原种液、酵母菌类原种液、丝状真菌类原种液和放线菌类原种液;
4)将步骤3)中制得的细菌类原种液、酵母菌类原种液、丝状真菌类原种液和放线菌类原种液按比例混合后获得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
6.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发酵培养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工业发酵培养液调至pH值为5-7,将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接入所述工业发酵培养液中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温度为15-40℃,发酵时间为10-15天,至发酵液中总菌密度达到1×108-10×108个/L时,停止发酵。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过程中,培养温度为32-35℃。
8.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过程中,保持发酵罐中的相对湿度为80%-90%。
9.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的接入量为工业发酵培养液体积的1%-10%。
10.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过程中,氮源为有机氮源,且在发酵过程中采取好氧和缺氧交替进行的方式进行发酵培养。
11.一种去除有毒害物质的方法,为将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稀释后喷洒至空气中或者直接加入含有有毒害物质的溶液中。
CN2010100229987A 2010-01-19 2010-01-19 一种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 Active CN1017914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229987A CN101791421B (zh) 2010-01-19 2010-01-19 一种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229987A CN101791421B (zh) 2010-01-19 2010-01-19 一种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1421A CN101791421A (zh) 2010-08-04
CN101791421B true CN101791421B (zh) 2013-06-19

Family

ID=42584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229987A Active CN101791421B (zh) 2010-01-19 2010-01-19 一种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914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3937A (zh) * 2011-09-22 2012-11-28 澄思源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垃圾除臭剂及制备方法
CN102861350B (zh) * 2012-06-11 2014-04-30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一种用于公厕除臭的复合生物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769399B (zh) * 2014-01-10 2016-01-20 甘肃富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螺旋管壁的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CN103894061A (zh) * 2014-03-26 2014-07-02 秦路 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及其空气净化应用和空气净化装置
CN104312960B (zh) * 2014-10-24 2017-02-15 黑龙江大学 一种除甲醛除臭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
CN105749310A (zh) * 2014-12-18 2016-07-13 江阴昊松格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复合生物除臭剂
CN105749315A (zh) * 2014-12-18 2016-07-13 江阴昊松格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含有红螺菌和粪肠球菌的生物除臭剂
CN105368914A (zh) * 2015-12-11 2016-03-02 天津北洋百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降解生活污水的复合微生物筛选方法
CN105797573B (zh) * 2016-03-24 2018-06-19 大连晟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凝胶型酵素除甲醛除臭净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70945B (zh) * 2016-03-24 2018-05-22 大连晟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酵素除甲醛除臭净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007311A (zh) * 2016-06-30 2016-10-12 宾阳县东洋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猪粪便环保生态循环利用的方法
CN106007279A (zh) * 2016-06-30 2016-10-12 宾阳县东洋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猪粪便无臭处理剂
CN106345273A (zh) * 2016-08-23 2017-01-25 大工(青岛)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壳聚糖的微生物甲醛清除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2711A (zh) * 2016-11-29 2017-03-22 彭光简 一种能除臭味的微生物酶制剂
CN106983887A (zh) * 2017-03-18 2017-07-28 长沙协浩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酵素空气清新剂的配制方法
CN107281928B (zh) * 2017-06-28 2019-08-16 山东博华高效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除臭空气净化功能的环保酵素及其制备工艺
CN107213780B (zh) * 2017-06-28 2019-09-13 山东博华高效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新装修房屋环境的环保酵素产品及其制备工艺
CN107297135B (zh) * 2017-07-07 2020-02-07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利用絮凝酵母吸收降解甲醛的甲醛净化装置
CN107213784A (zh) * 2017-07-29 2017-09-29 安徽扬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家具甲醛清除液
CN107213783A (zh) * 2017-07-29 2017-09-29 安徽扬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高效甲醛清除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84921A (zh) * 2018-01-16 2018-06-22 山东航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驱避蚊蝇、净化空气的微生物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51425A (zh) * 2018-05-28 2018-11-06 沈柳敏 有机活性因子异味分解剂的制备工艺及分解剂
CN108744949A (zh) * 2018-06-15 2018-11-06 陈月爱 一种复合甲醛捕捉剂的制备方法
CN109833760A (zh) * 2019-02-27 2019-06-04 北京森家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除味的组合物及其制法
CN109966909A (zh) * 2019-04-04 2019-07-05 黑龙江省嘉泽复合酶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合伙) 一种超敏蛋白复合酶除醛除味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1969A (zh) * 2008-03-13 2009-09-16 王峰 一种微生物抗菌环保除臭菌系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1969A (zh) * 2008-03-13 2009-09-16 王峰 一种微生物抗菌环保除臭菌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1421A (zh) 201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1421B (zh) 一种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
CN101531969A (zh) 一种微生物抗菌环保除臭菌系
CN101186879B (zh) 农业废弃物堆肥化三元微生物复合菌剂
CN104667320B (zh) 一种用于处理生活垃圾的复合微生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8344B (zh) 两株除臭菌株及其在制备复合生物除臭剂中的应用
CN101974430A (zh) 一种去除家装污染的环保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12311B (zh) 毕赤酵母ypd-yl2及其在生物除臭中的应用
RU2437864C1 (ru) Способ микробиологической переработки птичьего помета
CN105859338A (zh) 一种功能性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13948A (zh) 一种复合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
CN101817709A (zh) 一种具有防病功能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2652A (zh) 一种无臭畜禽粪便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85512A (zh) 一种药肥两用土壤结构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01628A (zh) 一种农村生活垃圾发酵菌剂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CN106699474A (zh) 一种新型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0348A (zh) 基于活性微生物组合生物制剂的隔油池除臭方法
CN108531412A (zh) 一种ecmd高效环控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
JP3064221B2 (ja) 好気性菌及びそれを用いる汚泥処理法
CN108314522A (zh) 一种抗病杀虫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JP2004261714A (ja) 有機質物の無臭発酵分解促進液とそれを用いて有機質物を悪臭防止しながらコンポストに製造する方法。
CN1266266C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40613A (zh) 一种生物活菌剂的制备方法
JP3365527B2 (ja) 有機質肥料の製造方法
JP3406100B2 (ja) 有機質肥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485401B2 (ja) 動物性有機肥料の良質腐熟化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ANGHAI DSK BIO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I XIANKUI

Effective date: 201103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00092 ROOM 106, NO. 101, ANSHAN VILLAGE 4, FUXIN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TO: 200433 ROOM 1911-5, BUILDING 2, NO. 335, GUODING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329

Address after: 200433, room 2, building 335, No. 1911-5, National Road, Shanghai, Yangpu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Bi Xiankui

Address before: 200092, room 101, No. four, 106 village, Fuxin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Anshan

Applicant before: Bi Xiankui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