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4103B - 一种在多小区中调度用户的方法及无线接入网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多小区中调度用户的方法及无线接入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4103B
CN101784103B CN 200910077217 CN200910077217A CN101784103B CN 101784103 B CN101784103 B CN 101784103B CN 200910077217 CN200910077217 CN 200910077217 CN 200910077217 A CN200910077217 A CN 200910077217A CN 101784103 B CN101784103 B CN 1017841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dential quarter
resource
dispatched users
user profil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07721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84103A (zh
Inventor
秦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 20091007721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841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84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41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841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41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多小区中调度用户的方法及无线接入网设备,包括:获取各小区可调度的资源信息及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将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通知相应的小区;各小区根据所述通知分配待调度用户在该小区使用的资源。本发明实现了集中调度多小区资源,可以用于协作多点传输。可以有效完成多小区的协调调度,避免资源的碰撞和冲突,提高调度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在多小区中调度用户的方法及无线接入网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在多小区中调度用户的方法及无线接入网设备。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采用了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后,通过正交的子载波区分用户,基本上不存在小区内用户间的干扰,小区间的干扰则成为了影响系统容量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小区边缘用户,受到邻区强干扰,频谱效率和性能较差。为了提高边缘用户的性能,在LTE系统中,采用了ICIC(Inter-Cell InterferenceCoordinate,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通过静态的部分频率复用,或者半静态的干扰协调来降低小区间的干扰。但是,这种静态和半静态的ICIC技术,干扰协调的能力有限,而且还影响系统的调度增益,不能很好的解决边缘用户的频谱效率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和边缘用户速率,在LTE-Advanced系统中,提出了COMP(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协作多点传输和接收)技术,其主要的方案包括:
1)、协作调度或者协作的波束赋形。
该方案中,一个用户的数据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小区传输;通过多个小区协作的调度来控制降低干扰。图1为智能天线波束赋形的系统中协作方式下的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在使用了智能天线波束赋形的系统中,通过协作的调度,让相邻的小区尽量避免同时在同一时频资源上调度同一方向的用户,这样,通过窄的波束,就能够有效降低小区间的干扰。
2)、联合处理和联合传输
该方案中,系统多个协作的小区同时为1个用户传输数据,用户可以是联合的处理或者独立的处理多个小区的数据,从而有效提高接收信号质量或者消除干扰。图2为智能天线波束赋形的系统中联合方式下的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多个小区为同一用户在同一时频资源上同时传输信号,用户同时接收多个小区的信号,用户可以通过联合的信号处理技术,有效提升有用信号质量,并消除小区间的干扰。
可以看出,以上两种方式,都需要多个小区能够联合协调调度小区中的用户。然而,现有的调度算法一般都是各个小区独立进行的,因此,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现有分布式的独立调度的方法,没有给出多小区协作传输时,如何协调分配资源,并不能满足ComP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多小区中调度用户的方法及无线接入网设备,用以提供在进行多小区协作传输时对小区资源进行统一调度的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多小区中调度用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各小区可调度的资源信息及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
将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通知相应的小区;
各小区根据所述通知分配待调度用户在该小区使用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包括:
资源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小区可调度的资源信息;
用户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
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
通知模块,用于将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通知相应的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包括:
资源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各小区可调度的资源信息;
用户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根据使用资源的通知分配待调度用户在小区内使用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又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网系统,包括:
调度设备,用于获取各小区可调度的资源信息及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并在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后,将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通知相应的小区;
基站,用于根据所述通知分配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内使用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中,首先获取各小区可调度的资源信息及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然后根据这些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并将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通知相应的小区;最后各小区再根据通知分配待调度用户在该小区使用的资源,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各个小区独立进行资源调度的不足,实现了集中调度多小区资源,可以用于协作多点传输。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以有效完成多小区的协调调度,避免资源的碰撞和冲突,提高调度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总智能天线波束赋形的系统中协作方式下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智能天线波束赋形的系统中联合方式下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多小区中调度用户的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网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含调度功能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按调度分配资源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调度设备在基站中对该基站的三个小区的用户进行调度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调度设备在基站中对分属不同基站的三个小区的用户进行调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3为在多小区中调度用户的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在调度用户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各小区可调度的资源信息及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
步骤302、根据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
步骤303、将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通知相应的小区;
步骤304、各小区根据所述通知分配待调度用户在该小区使用的资源。
步骤301中,在获取各小区可调度的资源信息及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时,可以采用周期性的方式获取,或者,可以依设定条件触发式的获取。
获取的可调度的资源信息可以包括:小区可用于调度的资源数目、小区可用于调度的资源位置、小区最大允许的协同传输资源数目之一或者其组合。小区的资源信息通常是各个小区的频率、带宽、总的可用的时频单元数目、可用于协同调度的最大资源数目等
用户信息可以包括:用户ID(Identifier,标识)、归属的小区ID、用户业务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信息、用户缓存数据量、用户信道质量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其中,为了协作传输,信道质量可以包括用户和多个小区之间的信道质量信息等。
实施中,获取各小区可调度的资源信息及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可以由一个单独的功能实体来获取,也可以由某一个基站实体内的功能实体来获取,一种简单的获取方式可以是直接读取各个小区的信息动态数据库,从而获取到这些信息。
实施中,由于各种信息需要从各小区获取,因此,为了既达到统一调度的目的,同时还能够减少信息量,各小区可以先根据用户信息进行一定的调度预处理,如各个小区可以先根据用户QoS信息、信道质量信息、缓存(Buffer)数据量等信息,根据信道质量信息进行优先级权值计算。具体的,可以是:
在获取各小区可调度的资源信息及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前,小区根据用户信息确定该小区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需与该小区协同传输该待调度用户业务数据的小区、以及该待调度用户所需的资源。实施中,为便于表述,将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称为协同调度用户,不需要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称为独立调度用户,则在判断用户是否为协同调度用户时,一种区分协同调度用户和独立调度用户的典型的方法为:小区中心用户为独立调度用户,小区边缘用户为协同调度用户。同时,还可以根据缓存数据量和信道质量计算出用户最多需要调度的资源数目。通过这样的预处理,待调度用户中的协同调度用户的信息便包括了用户ID、用户权值、用户归属小区和协同小区、用户最大可用资源数目等信息。其中,用户权值是多个小区的所有用户进行优先级排队的依据,下面还会对权值的具体赋予原则进行说明。
则在步骤301中获取各小区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时,如果一个小区已经确定出协同调度用户的话,在该小区获取的便是协同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
在步骤302中根据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时,则进一步包括:根据需协同传输协同调度用户的业务数据的小区、以及协同调度用户所需的资源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
在步骤302调度用户使用资源时,将所有小区的用户统一排队,并按照顺序调度分配资源。如:调度权值从高到低,业务优先级从高到低等进行优先级排队。完成排队后,便可以按照优先级顺序,为队列中的用户分配资源。
在根据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时,如果确定是不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即,独立调度用户,则使用该待调度用户归属的小区的资源。
在将所有的用户根据信道质量等信息将用户分为独立调度用户和协同调度用户后,可以使独立调度用户只占用其归属小区的资源,当然,协同调度用户需要占用多个小区的资源。即,对于独立调度的用户,其调度小区为其归属的小区;对于协同调度用户,其调度小区包括归属小区和其他协同小区。
在调度用户使用的资源时,各个小区可以配置一个最大允许协同资源数目(或者比例),当某个小区用于协同调度的资源超过该门限时,则不再允许分配协调资源。实施中,如果各小区都是在一个基站内集中调度,则该门限值可以直接通过读取小区配置参数获得。如果各小区分属不同基站,需要在基站间进行集中调度的话,该门限可以在实体间通信接口(X2接口)建立时获得。
具体在资源分配时,还可以考虑小区的负荷信息、用户的Buffer数据信息量、QoS等属性。
在调度好个小区中用户使用的资源后,便可以执行步骤303,将相关调度信息发送给各个小区。
实施中,在向小区发送调度信息时,可以通过基站间接口来发送调度信息,具体实施中,调度信息的发送可以和其它完成协作传输所必需的其它相关信息一同发送。
实施中,考虑到基站间通信接口的时延,在集中协同调度时,需要考虑调度生效时间有一定的时延。因此,将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通知相应的小区时,可以进一步包括:将使用资源的时间通知相应的小区;
则各小区在根据通知分配待调度用户在该小区使用的资源时,可以进一步包括:根据通知中使用资源的时间使用资源。
实施中,调度生效的时间起点一般应有一定的时延,可以使调度生效时间的长度持续一定的时间。同样,调度的生效时间起点和生效时间长度可以通过基站间通信接口发送给各小区。
实施中,为了避免过于频繁的调度信息发送,可以增加一次调度生效的持续时间,或者采用半持续调度的方法。各个小区得到用户调度和资源分配信息后,按此执行其它相关处理和准备操作,在调度生效时间周期内为本区或者协作小区的用户发送信号。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及系统,由于这些设备及系统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在多小区中调度用户的方法相似,因此这些设备及系统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在赘述。
图4为无线接入网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用以示例的调度设备在基站外部,实施中,调度设备也可以在基站中,只要能实现二者之间信号交互的结构关系都可以实施,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容易理解的。则系统中可以包括:
调度设备401,用于获取各小区可调度的资源信息及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并在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后,将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通知相应的小区;
基站402,用于根据所述通知分配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内使用的资源。
实施中,为了减少交互的数据量,可以在基站先进行预处理,此时基站可以进一步用于根据用户信息确定小区内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需与该小区协同传输该待调度用户业务数据的小区、以及该待调度用户所需的资源;
所述调度设备则进一步用于在获取各小区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时,在确定出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的小区获取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在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时,根据需协同传输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的业务数据的小区、以及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所需的资源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
实施中,调度设备可以在基站内,此时调度设备可以通过与基站之间的内部数据接口或者以共享方式获取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
调度设备也可以在基站外部与基站相连,此时调度设备可以通过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接口获取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
图5为含调度功能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示意图,如图所示,设备中可以包括:
资源信息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各小区可调度的资源信息;
用户信息获取模块502,用于获取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
调度模块503,用于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
通知模块504,用于将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通知相应的小区。
实施中,用户信息获取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在获取各小区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时,在确定出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的小区获取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
调度模块可以进一步用于在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时,根据需协同传输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的业务数据的小区、以及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所需的资源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
实施中,调度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在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时,如果确定是不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则使用该待调度用户归属的小区的资源。
实施中,通知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在将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通知相应的小区时,将使用资源的时间通知相应的小区。
实施中,资源信息获取模块和/或用户信息获取模块可以进一步用于在获取各小区可调度的资源信息及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时,周期性的获取,或依设定条件触发式获取。
资源信息获取模块可以进一步用于获取包括:小区可用于调度的资源数目、小区可用于调度的资源位置、小区最大允许的协同传输资源数目之一或者其组合的资源信息。
用户信息获取模块可以进一步用于获取包括:用户ID、归属的小区ID、用户业务QoS信息、用户缓存数据量、用户信道质量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的用户信息。
图6为按调度分配资源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设备中可以包括:
资源信息发送模块601,用于发送各小区可调度的资源信息;
用户信息发送模块602,用于发送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
资源分配模块603,用于根据使用资源的通知分配待调度用户在小区内使用的资源。
实施中,接入网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预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用户信息确定小区内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需与该小区协同传输该待调度用户业务数据的小区、以及该待调度用户所需的资源;
用户信息发送模块则可以进一步用于发送小区内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需与该小区协同传输该待调度用户业务数据的小区、以及该待调度用户所需的资源。
实施中,资源分配模块可以进一步用于在根据使用资源的通知分配待调度用户在小区内使用的资源时,根据通知中使用资源的时间使用资源。
实施中,资源信息发送模块和/或用户信息发送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在获取各小区可调度的资源信息及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时,周期性的获取,或依设定条件触发式获取。
资源信息发送模块可以进一步用于发送包括:小区可用于调度的资源数目、小区可用于调度的资源位置、小区最大允许的协同传输资源数目之一或者其组合的资源信息。
用户信息发送模块可以进一步用于发送包括:用户ID、归属的小区ID、用户业务QoS信息、用户缓存数据量、用户信道质量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的用户信息。
下面再以实例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图7为调度设备在基站中对该基站的三个小区的用户进行调度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调度设备在基站中,基站包括3个扇区,在基站站内进行集中调度。
假设:10MHz带宽的LTE-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系统,频率上分为50个基本调度单元,命名为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考虑下行的集中调度。则可按下述方式实施。
1)、调度设备通过基站内部的数据接口,得到其归属的3个小区的用户信息和资源信息。实施中,也可以直接读取3个小区的信息动态数据库来得到这些信息。
其中,用户信息主要包括:小区1-3中各自待调度的用户ID、用户的调度权值P、用户为归属小区ID、用户期望协作小区ID,如果小区ID为-1,在实施例中表示不需要协作传输的用户,以及用户的待调度数据量T。
其中,小区资源信息主要包括:各个小区可用的调度单元PRB的总数N以及相应Index,各个小区能够用于ComP的最大PRB数目M。
2)、调度设备将各个小区的用户按照调度权值P从大到小排队。
假设小区1有用户集合{UE11,UE12,UE13},对应的调度权值为{P11,P12,P13};对应的协作小区为{3,-1,-1};可调度的PRB数目为50个,PRB1,1,PRB1,2,PRB1,3------PRB1,50,其中,最多用于ComP的PRB数目为20;
假设小区2有用户集合{UE21,UE22,UE23},对应的调度权值为{P21,P22,P23},对应的协作小区为{-1,1,-1};可调度的PRB数目为50个,PRB2,1,PRB2,2,PRB2,3------PRB2,50,其中,最多用于ComP的PRB数目为20;
假设小区3有用户集合{UE31,UE32,UE33},对应的调度权值为{P31,P32,P33};对应的协作小区为{-1,-1,2};可调度的PRB数目为50个,PRB3,1,PRB3,2,PRB3,3------PRB3,50,其中,最多用于ComP的PRB数目为20;
设最后排队的结果为:
{UE11,UE23,UE31,UE13,UE21,UE22,UE32,UE12,UE33}。
3)、按照优先级排序:
调度用户UE11,其归属小区1,同时需要和小区3协同,则占用小区1和小区3的资源PRB1,1-20和PRB3,1-20。
调度用户UE23,其归属小区2,不需要协同传输,则占用小区2的资源PRB2,1-30;
调度用户UE31,其归属小区3,不需要协同传输,则占用小区3的资源PRB3,21-50;
调度用户UE13,其归属小区1,不需要协同传输,则占用小区1的资源PRB1,21-50;
调度用户UE21,其归属小区2,不需要协同传输,则占用小区2的资源PRB2,31-50;
至此,所有小区可用的资源1-50都分配完成,结束本次调度;
4)、将以上调度的结果通过内部接口,传递给3个小区1-3,同时指出调度生效的起始时间为下一个周期起点,有效时间为1ms。
5)、各个小区得到调度信息后,在下一周期,在相应的PRB上为用户发送下行信号。
6)、完成发送后,各小区更新用户信息和资源信息,进行下一次执行。
实施例二
图8为调度设备在基站中对分属不同基站的三个小区的用户进行调度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调度设备在NodeB2中,小区(Cell)1属于NodeB1、小区2属于NodeB2、小区3属于NodeB3。
假设:10MHz带宽的LTE-TDD系统,频率上分为50个基本调度单元,考虑下行的集中调度。
1)、调度设备通过基站内部的数据接口,得到其归属的小区2的用户信息和资源信息。并通过X2接口,得到基站1的小区1和基站3的小区3的用户信息和资源信息。
其中,用户信息主要包括:小区1-3中各自待调度的用户ID、用户的调度权值P、用户为归属小区ID、用户期望协作小区ID,实施例中,如果小区ID为-1,表示不需要协作传输,以及用户的待调度数据量T。
其中,小区资源信息包括:各个小区可用的调度单元PRB的总数N以及相应Index,各个小区能够用于ComP的最大PRB数目M。
2)、为了得到另外2个基站的小区内的用户信息和资源信息,基站1和基站3可以周期性的向基站2报告。
3)、调度设备将各个小区的用户按照调度权值P从大到小排队。
假设小区1有用户集合{UE11,UE12,UE13},对应的调度权值为{P11,P12,P13};对应的协作小区为{3,-1,-1};可调度的PRB数目为50个,PRB1,1,PRB1,2,PRB1,3------PRB1,50,其中,最多用于ComP的PRB数目为20;
假设小区2有用户集合{UE21,UE22,UE23},对应的调度权值为{P21,P22,P23},对应的协作小区为{-1,1,-1};可调度的PRB数目为50个,PRB2,1,PRB2,2,PRB2,3------PRB2,50,其中,最多用于ComP的PRB数目为20;
假设小区3有用户集合{UE31,UE32,UE33},对应的调度权值为{P31,P32,P33};对应的协作小区为{-1,-1,2};可调度的PRB数目为50个,PRB3,1,PRB3,2,PRB3,3------PRB3,50,其中,最多用于ComP的PRB数目为20;
设最后排队的结果为:
{UE11,UE23,UE31,UE13,UE21,UE22,UE32,UE12,UE33}。
4)、按照优先级排序:
调度用户UE11,其归属小区1,同时需要和小区3协同,则占用小区1和小区3的资源PRB1,1-20和PRB3,1-20。
调度用户UE23,其归属小区2,不需要协同传输,则占用小区2的资源PRB2,1-30;
调度用户UE31,其归属小区3,不需要协同传输,则占用小区3的资源PRB3,20-50;
调度用户UE13,其归属小区1,不需要协同传输,则占用小区1的资源PRB1,20-50;
调度用户UE21,其归属小区2,不需要协同传输,则占用小区2的资源PRB2,30-50;
至此,所有小区可用的资源1-50都分配完成,结束本次调度;
5)、将以上调度的结果通过内部接口,传递给本小区2,通过X2接口将调度的信息发送给小区1和小区3,考虑到信息发送的延迟,指出调度生效的起始时间为下面第3个周期起点,有效时间为5ms。
5)、各个小区得到调度信息后,在第3周期,在相应的PRB上为用户发送下行信号。
6)、完成发送后,各小区更新用户信息和资源信息,进行下一次执行。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Comp技术通过多个小区的联合调度或者协作传输,提高用户接收信号质量,降低小区间的干扰,从而有效提高系统容量和边缘用户频谱效率。实现协作多点传输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让多个逻辑独立的小区实现资源的协作分配和调度,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集中式的多小区联合协作调度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实现了集中调度多小区资源,以用于协作多点传输。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以有效完成多小区的协调调度,避免资源的碰撞和冲突,提高调度成功率。
进一步的,通过各个小区预处理的方法,还能够有效的减少信息交互的量,降低基站间通信接口的开销。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0)

1.一种在多小区中调度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各小区可调度的资源信息及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
将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以及使用资源的时间通知相应的小区;
各小区根据所述通知分配待调度用户在该小区使用的资源以及根据通知中使用资源的时间使用资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小区根据用户信息确定该小区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需与该小区协同传输该待调度用户业务数据的小区、以及该待调度用户所需的资源;
所述获取各小区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在确定出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的小区获取的是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进一步包括:根据需协同传输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的业务数据的小区、以及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所需的资源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时,如果确定是不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则使用该待调度用户归属的小区的资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各小区可调度的资源信息及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时,周期性的获取,或依设定条件触发式获取。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度的资源信息包括:小区可用于调度的资源数目、小区可用于调度的资源位置、小区最大允许的协同传输资源数目之一或者其组合。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归属的小区标识、用户业务服务质量信息、用户缓存数据量、用户信道质量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
7.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资源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小区可调度的资源信息;
用户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
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
通知模块,用于将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以及使用资源的时间通知相应的小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信息获取模块进一步用于在获取各小区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时,在确定出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的小区获取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
所述调度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时,根据需协同传输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的业务数据的小区、以及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所需的资源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时,如果确定是不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则使用该待调度用户归属的小区的资源。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信息获取模块和/或用户信息获取模块进一步用于在获取各小区可调度的资源信息及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时,周期性的获取,或依设定条件触发式获取。
11.如权利要求7至10任一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信息获取模块进一步用于获取包括:小区可用于调度的资源数目、小区可用于调度的资源位置、小区最大允许的协同传输资源数目之一或者其组合的资源信息。
12.如权利要求7至10任一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信息获取模块进一步用于获取包括:用户标识、归属的小区标识、用户业务服务质量信息、用户缓存数据量、用户信道质量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的用户信息。
13.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用户信息确定小区内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需与该小区协同传输该待调度用户业务数据的小区、以及该待调度用户所需的资源;
资源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各小区可调度的资源信息;
用户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以及用于发送小区内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需与该小区协同传输该待调度用户业务数据的小区、以及该待调度用户所需的资源;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根据使用资源的通知分配待调度用户在小区内使用的资源以及根据通知中使用资源的时间使用资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信息发送模块和/或用户信息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获取各小区可调度的资源信息及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时,周期性的获取,或依设定条件触发式获取。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信息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发送包括:小区可用于调度的资源数目、小区可用于调度的资源位置、小区最大允许的协同传输资源数目之一或者其组合的资源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信息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发送包括:用户标识、归属的小区标识、用户业务服务质量信息、用户缓存数据量、用户信道质量信息之一或者其组合的用户信息。
17.一种无线接入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度设备,用于获取各小区可调度的资源信息及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并在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后,将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以及使用资源的时间通知相应的小区;
基站,用于根据所述通知分配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内使用的资源以及根据通知中使用资源的时间使用资源。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入网系统,其特征在于,
基站进一步用于根据用户信息确定小区内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需与该小区协同传输该待调度用户业务数据的小区、以及该待调度用户所需的资源;
所述调度设备进一步用于在获取各小区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时,在确定出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的小区获取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的用户信息;在根据所述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时,根据需协同传输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的业务数据的小区、以及需协同传输的待调度用户所需的资源确定待调度用户在各小区中使用的资源。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接入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设备在基站内,通过与基站之间的内部数据接口或者以共享方式获取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接入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设备与基站相连,通过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接口获取资源信息及用户信息。
CN 200910077217 2009-01-19 2009-01-19 一种在多小区中调度用户的方法及无线接入网设备 Active CN1017841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77217 CN101784103B (zh) 2009-01-19 2009-01-19 一种在多小区中调度用户的方法及无线接入网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77217 CN101784103B (zh) 2009-01-19 2009-01-19 一种在多小区中调度用户的方法及无线接入网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4103A CN101784103A (zh) 2010-07-21
CN101784103B true CN101784103B (zh) 2013-04-17

Family

ID=42523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077217 Active CN101784103B (zh) 2009-01-19 2009-01-19 一种在多小区中调度用户的方法及无线接入网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841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56675B1 (en) 2010-12-22 2017-06-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ordinated scheduling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network
CN102065558B (zh) * 2011-01-07 2016-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码本多点协作联合波束赋型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86212A (zh) * 2011-04-08 2011-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间协作调度方法、系统和用户设备
CN102186178B (zh) * 2011-04-26 2013-08-2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用于协作多点系统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
CN102802194B (zh) * 2011-05-23 2017-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oMP的空口拥塞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932931B (zh) * 2011-08-11 2019-0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协作方法及装置
CN102281647A (zh) * 2011-09-09 2011-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联合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3199973B (zh) * 2012-01-04 2018-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点协作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4025694B (zh) * 2012-12-24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下行分离的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5058333A1 (zh) * 2013-10-21 2015-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方法及基站
CN104812071B (zh) * 2014-01-24 2019-01-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用于资源调度的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929817B (zh) * 2014-04-04 2018-03-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协作多点传输场景下的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6888510B (zh) * 2015-12-14 2020-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资源分配的方法和系统,及集中控制器和基站
CN106304393B (zh) * 2015-12-24 2020-09-04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接入方法、辅助接入方法、及其装置
CN109041125A (zh) * 2017-06-08 2018-12-1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负载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基站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4434A (zh) * 2005-12-12 2007-06-20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和小区切换方法
CN101304594A (zh) * 2007-05-11 2008-11-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及调度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4434A (zh) * 2005-12-12 2007-06-20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和小区切换方法
CN101304594A (zh) * 2007-05-11 2008-11-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及调度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4103A (zh) 2010-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4103B (zh) 一种在多小区中调度用户的方法及无线接入网设备
CN102098737B (zh) 一种基于小区优先级的协作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1778479B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1778428B (zh) 一种确定时频资源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820631B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之间的协作式调度方法和基站
CN102104963A (zh)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中的协作调度方法及系统
EP2120382A3 (en) HARQ process restric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non-scheduled control data via uplink channels
CN101583194B (zh) 基于虚拟小区的基站间协作的资源分配方法及其系统
CN102655677A (zh) 移动通信系统及其远端射频单元分簇方法
CN102460990A (zh) 经协调的多点小区调度协调的网络范围小区间干扰最小化
CN102158867A (zh) 协作资源调度及协作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917363A (zh) 一种基于联合多点处理的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2480737A (zh) 一种协作通信的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168656A (zh) 一种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1925185A (zh) 中继蜂窝网络的干扰抑制方法、基站和网络系统
CN102036250B (zh) 一种上行频带资源的动态分配方法及基站
CN101849420A (zh) 多基站mbs的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及占用信息发送方法
CN103209472A (zh) 一种进行协作调度小区间上行干扰协调的方法及系统
CN104105208A (zh) 一种同频全双工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2378363B (zh) 多载波技术中进行载波转换的方法
CN108471608B (zh) 一种d2d通信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2186248A (zh) 一种用于干扰协调的调度方法和设备
CN101965060A (zh) 一种多点协作发送和接收的方法及相应基站
CN103281792A (zh) 一种协作波束赋形方法及装置
CN102215594A (zh) 调度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4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26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3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